字級大小:

A-

A

A+

219 佛光祈願文1:p026 【自序】祈願,是一種修行



六十年前,就是一九三九年的春天,我在棲霞山剃度,那年是十二歲。我經常在更深夜靜的時候,獨自跪在佛堂裡,向佛陀及觀世音菩薩祈求聰明智慧、祈求加持護助,感覺「祈願」的修行,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增長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出家六十多年來,一個甲子的歲月,「祈願」一直是自己每天必有的修行。

「祈願」又稱「祈禱」,「祈禱」本來就是各個宗教都有的儀式。我從小在叢林古寺裡,初一十五也有正式的「祈禱」。只是當時的「祈禱文」,文長意深,實非初學者所能領會。因此,自己只有依照老師的指導,在早晚祈願:「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從此在我心中就許下了一個心願,我願為全佛教、全社會撰寫一套能夠普為大眾所通用的「祈願文」。

多年來,我曾經試著在盛大的法會中,以及在喜喪婚慶的典禮時,甚至在「家庭普照」的時候,經常都為當事者祈願。因為感於過去大陸對佛菩薩宣讀的「文疏」,以及台灣的「表章」,都是要有腔調來朗誦,非一般人所能為。因此,我採用口語化的「祈願」,一直都覺得效果很好。後來在世界各地,佛光弟子們紛紛抄錄,用來做為各種集會的祈願,一般人都說「感人至深」。

梵唄經聲,本來就是佛弟子與諸佛菩薩溝通的橋梁;「祈願」也是佛子們表達心中諸多感動的方法。「祈願」就是對信仰的希望,生活中要靠發願,人間才有希望,人生才能增上,人格才能圓滿完成。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菩薩們不都是靠願力才能完成佛道的嗎?

一般人祈願,莫不為自己而求。我在二十歲以前,也跟一般人一樣,總是祈求佛陀加持我,讓我聰明,讓我進步;讓我能衝破一切難關,讓我能順利學佛求道。

到二十歲以後,我從佛學院結業出來,忽然覺得每天都是為自己向諸佛菩薩求這求那,豈不太自私了嗎?自此以後,我就改為替父母師長、親朋好友,乃至為有緣信徒而祈求,願他們身體平安,福慧增長。

慢慢地,到了四十歲以後,有一天,我反觀自照,發現這仍然是一種自私的貪求。因為所求都是「我的」師長、「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不盡如法。於是從四十歲到五十歲,我的祈願又有了一番突破,我就為世界和平、國家富強、社會安樂、眾生得度而求。這個時候,自覺自己是在實踐《華嚴經》所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當五十歲過去的時候,我又忽然心有所感:每天都要求佛菩薩為世界、為社會,那我自己是做什麼的呢?所以,五十歲以後,我開始祈求諸佛菩薩,讓我來代替天下眾生負擔業障苦難,讓我來承受世間人情的辛酸冷暖,讓我來實踐佛陀的大慈大悲,讓我來學習如來世尊的示教利喜。

發心立願不是口號,是一種修行、實踐。當初發願撰寫的「祈願文」,經弟子滿果、滿義、滿濟、覺了、妙廣等協助收錄。如今終於「完成所願」,即將出版流通了。

目前澳洲南天寺已經率先用來做為早晚課誦,新加坡的佛光緣則製作成 CD 流通;其他世界各地也都紛紛蒐集印行。為了統一版本,今請佛光山宗務委員會責成香海文化永均法師,經由香海文化錄製發行,方便有緣人運用。

希望大家每天不拘什麼時候,尤其能在早晚各誦一篇,藉以自我昇華信心、增進慈悲道德,能和諸佛菩薩交流,體會社會大眾的需要。當然,我很希望這本《佛光祈願文》,能成為居家修行的課本。今因流通在即,故錄其緣起如上。

二〇〇〇年六月於佛光山法堂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