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九類【佛光山系列】 /
- 322-323佛光山清規(共2冊) /
- 322佛光山清規1 /
- p052 第二章 佛光山宗風 /
- p053 宗門思想
p053 宗門思想
佛光人是──
為了佛教而信仰,
為了佛教而服務,
為了佛教而奉獻,
為了佛教而犧牲。
佛光山的宗風
1.八宗兼弘,僧信共有。
2.集體創作,尊重包容。
3.學行弘修,民主行事。
4.六和教團,四眾平等。
5.政教世法,和而不流。
6.傳統現代,相互融和。
7.國際交流,同體共生。
8.人間佛教,佛光淨土。
佛光山的宗旨
1.以文化弘揚佛法。
2.以教育培養人才。
3.以慈善福利社會。
4.以共修淨化人心。
佛光山的目標
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淨土;建設四眾教團,促進普世和慈。
佛光山的性格
1.人間的喜樂性格。
2.大眾的融和性格。
3.藝文的教化性格。
4.菩薩的發心性格。
5.慈悲的根本性格。
6.方便的行事性格。
7.國際的共尊性格。
8.普世的平等性格。
佛光山的門規
1.不違期剃染。 2.不夜宿俗家。
3.不共財往來。 4.不染汙僧倫。
5.不私收徒眾。 6.不私蓄金錢。
7.不私建道場。 8.不私交信者。
9.不私自募緣。 10.不私自請託。
11.不私置產業。 12.不私造飲食。
佛光人的精神
1.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2.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3.事業第一,自己第二。
4.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的理念
1.光榮歸於佛陀。 2.成就歸於大眾。
3.利益歸於常住。 4.功德歸於檀那。
佛光人的行事規範
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1.給人信心。 2.給人歡喜。
3.給人希望。 4.給人方便。
佛光山未來的方向與思想準則
1.繼承觀念,發展思想。
2.繼承制度,改進規約。
3.繼承宗風,認知歷史。
4.繼承傳統,重視人間。
5.繼承集體,團結大眾。
6.繼承善美,淘汰陋習。
7.繼承誓言,光大願力。
8.繼承過去,開拓未來。
佛光道場發展方向
1.傳統與現代融和。
2.僧眾與信眾共有。
3.修持與慧解並重。
4.佛教與藝文合一。
佛光山對佛教的影響
1.從傳統的佛教到現代的佛教。
2.從獨居的佛教到大眾的佛教。
3.從梵唄的佛教到歌詠的佛教。
4.從經懺的佛教到事業的佛教。
5.從地區的佛教到國際的佛教。
6.從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7.從靜態的佛教到動態的佛教。
8.從山林的佛教到社會的佛教。
9.從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10.從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11.從弟子的佛教到講師的佛教。
12.從寺院的佛教到會堂的佛教。
13.從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14.從行善的佛教到傳教的佛教。
15.從法會的佛教到活動的佛教。
16.從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佛光山對社會的貢獻
改善社會風氣,淨化普世人心;促進群我融和,建設和平世界。
佛光山的成就
1.建立現代教團—兩序有級,僧信四眾,事業基礎,文化教育。
2.發展國際佛教—佛光協會,跨國道場,國際會議,宗派交流。
3.闡揚人間佛法—生活法語,人生禮儀,家庭佛法,社會應用。
4.促進兩岸交流—平等共尊,和平共榮,佛法為緣,融和為本。
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的具體貢獻
1.世界佛教人口增加。
2.青年學佛風氣日盛。
3.在家弟子弘揚佛法。
4.人間佛教獲得認同。
5.傳播媒體重視佛教。
6.佛教文物廣泛流通。
7.佛教梵唄受到重視。
8.佛光人會蓬勃發展。
9.教育學界肯定佛教。
10.政黨人物實踐佛教。
11.演藝人員皈依佛教。
12.佛學會考成績輝煌。
13.監獄弘法成效卓著。
14.種族融和促進和平。
15.南傳尼眾恢復教團。
16.人間福報淨化社會。
17.佛教藝術普遍發展。
18.宗教對談尊重包容。
19.佛教典籍流通世界。
20.各種講習建立共識。
- 322佛光山清規1
- p028 編者的話
- p030 【自序】
- p034 第一章 佛光山宗史
- p035 佛光山傳承史
- p044 佛光山簡介
- p052 第二章 佛光山宗風
- p053 宗門思想
- 怎樣做個佛光人
- p062 佛光人第一講
- p068 佛光人第二講
- p074 佛光人第三講
- p082 佛光人第四講
- p088 佛光人第五講
- p096 佛光人第六講
- p104 佛光人第七講
- p112 佛光人第八講
- p120 佛光人第九講
- p128 佛光人第十講
- p136 佛光人第十一講
- p144 佛光人第十二講
- p152 佛光人第十三講
- p158 佛光人第十四講
- p164 佛光人第十五講
- p170 佛光人第十六講
- p176 佛光人第十七講
- p184 佛光人第十八講
- p192 佛光人守則
- p196 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 p218 第三章 佛光山教團組織章程
- p244 第四章 佛光山制度
- 佛寶山
- p245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和塔喜慶典禮辦法
- p247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小姐任用辦法
- p250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樓住宿辦法
- p252 佛光山電視弘法辦法
- 法寶山
- p260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行事簡則
- p264 人間佛教讀書會章程
- p270 佛光山勝鬘書院修學辦法
- p272 佛光山海內外中華學校設置辦法
- p274 佛光山大專青年夏(冬)令營辦法
- p276 人間菩薩尊選辦法
- 323佛光山清規2
- p006 第四章 佛光山制度
- 僧寶山
- p007 佛光山僧眾進級辦法
- p017 師姑入道進修辦法
- p020 佛光山短期出家修道會辦法
- p022 佛光山佛光人家辦法
- p024 佛光山家庭普照辦法
- p026 佛光山功德表揚會設定辦法
- p028 佛光山義工會辦法
- p033 佛光山說唱弘講辦法
- p036 佛光山所屬之各別分院可設立文化、美術、文物、展覽館等辦法
- p039 佛光山朝山會舘食宿管理辦法
- p044 佛光山海內外設置滴水坊辦法
- p046 佛光山臘八粥廣結善緣辦法
- p051 佛光山海內外設置養老、育幼設施管理辦法
- p056 佛光山雲水醫院施診辦法
- p059 佛光山萬壽園往生入塔奉祀辦法
- 祖庭宜興大覺寺
- p063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章程(北京)
- p076 大覺書院班簡章
- p079 大覺書院班辦法
-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
- p082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董事會施行辦法
- p084 西來大學董事會行事原則及規範
- p086 南華大學董事會行事簡則
- p090 佛光大學董事會行事簡則
- p094 南天大學董事會行事簡則
- p098 光明大學董事會行事準則
- 國際佛光會
- p100 檀講師辦法
- p104 佛光童軍總部組織簡則
- 基金會輔導委員會
- p108 《三好生命教育教材》編撰辦法
- p110 好苗子獎助學金申請辦法
- p112 佛學會考辦法
- p113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辦法
- p115 佛光山人間音緣徵曲辦法
- p117 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辦法
- 公益基金
- p119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行事準則(台灣)
- 友會組織
- p122 李母劉氏老奶奶紀念會設立辦法
- p124 中華古今人文協會辦法
- p128 佛光山體育弘法推廣辦法
- p133 三好體育協會辦法
- p139 佛光山巴西如來寺光明教育中心暨如來之子足球隊行事細則
- p142 第五章 開山大師語錄
- p143 一、出家之事
- p166 二、修持之法
- p218 三、為學之要
- p232 四、處世之則
- p254 五、度眾之方
- p262 六、領眾之門
- p276 七、大師著作系列—徒眾應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