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71 在佛光山不必問前途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晚上,大師於本山法堂與發心出家的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學生及青年接心。

大師說:「七十六年前的此時,有人問我:『要出家嗎?』我應答一句:『要!』兩天後,農曆二月一日就剃度出家了。但是不要輕易地出家,出家不是三年、五年,是永恆一生的。像我在出家的道路上,雖有很多美妙的奇遇,卻也遭受不少打罵的錘鍊。不過,我並不覺得辛苦,也不覺得艱難,就這麼逍遙地走過來了。因為我視它為『當然的』,委屈也好、冤枉也好,都是教育。出家的路,不論崎嶇或寬敞都要學習接受。像我剛到台灣時,雖然前途一片茫茫然,但是我未曾想過要離開佛教,在我的念頭裡,不是『明天會更好』,而是『今天會有辦法』。」

大師又說:「過去想要到寺院裡出家,必須給多少錢、請人拜託、做保證,寺院才會收留。但是佛光山不是這樣,只要你帶一樣東西來──心,其他所有的陳年舊事、恩怨情仇、好的壞的,一律放到山門外,不要帶進佛光山,也不要帶進出家的生活裡。出家是再生的人生,『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好比今日生』,等於重新投胎,重新出世,重新成長,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

談及出家了,前途在哪裡?大師說:「這個問題問得不對。出家不就是前途嗎?你已經找到前途,就在這個前途上努力就好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安住身心,修習道業,廣結善緣,慈悲喜捨,每天快快樂樂的、簡簡單單的,這就是佛教的生活。在佛光山不必問前途,前途已經在眼前。你們的前途在全世界,全世界都需要大家,不怕沒有前途。有智慧的,做計畫、寫文章;有口才的,講經說法;心地好的,做慈善事業,為人服務。『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要肯得用自己。世界上偉大的人物,他們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受哪一個人賜給,都是靠他們自己創造的。出家最重要的是『人和』,與師兄弟相處要和平、要忍耐。忍耐是我們的力量,忍耐是我們的功夫。」

「大家發心做本山的弟子,大家就是本山的骨肉、血脈。我為佛教,就是為你們,大家也要一師一道。」大師如是勉勵新發心菩薩。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