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05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二○一五年三月六日下午,大師應邀出席於本山傳燈樓會議室召開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計有福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如證法師、靈鷲山基金會董事長恆傳法師、普陀山寺住持聖化法師、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明光法師、中華佛教居士會名譽理事長黃書瑋、本山宗委會主席心保和尚、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慧傳法師、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陳聲漢、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等人與會。

大師說:「你們都很了不起,對於衰殘老邁的佛教,也想重新整頓它的歷史,所以來參與『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的會議。現在大家能有共同理念成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意義很重大。」

大師進一步說:「佛門有人信這佛、有人信那佛,信仰不集中;說的佛法,有世間法、出世間法、方便法門;宗派也有不同,有念佛、參禪、持咒、持戒、天台、賢首……,不統一;就是出家人,也沒有一個共主,師師有道。這是因為佛教徒沒有共識、沒有團結、沒有統一,沒有合作的性格,讓佛教的傳播也就發生了困難。

在我青少年時期,大陸叢林裡還會尊重諸山長老,寺廟發生糾紛了,都是請諸山長老公決。但是現在的佛教,這個觀念慢慢淡薄,讓佛教的發展就更加艱難。」

談到人間佛教,大師說:「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為什麼佛教就佛教,還要加個『人間』呢?因為過去的佛教,有人說是山林的佛教、寺院的佛教、出家人的佛教、老人的佛教、頑固的佛教、經懺的佛教、香火的佛教、辦旅遊的佛教……為佛教冠上很多分裂的名稱,慢慢地佛教的弘法利生也就不興了。

再有,在佛教裡,就是說有哪一個長老辯才很好,能有三、五百人聽講,很了不起。但是在今天這個時代,豈是三、五百個佛教徒就能擔當弘法的工作呢?所以,佛教必須重整一番。」

大師又說:「佛教的前途在哪裡?要有組織!佛教的前途在哪裡?要有共識!佛教的前途在哪裡?要團結!佛教的前途在哪裡?今後要統一!統一並不是說你是我的,只有一個,而是同中存異,異中求同。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成立以後,要有新的精神、新的風格,要能適合社會家庭。佛教必定要生活化、人間化,甚至本土化,這才是佛教未來的前途。」

大師舉例:「假如印度的和尚當初到中國來,賴在中國不走,我想中國的佛教一定發展很慢。所以在佛光山,我一再倡導,各地的寺院要慢慢地交給當地人住持。而佛光山在『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裡只是想出一點力幫忙,不敢領導。希望佛教裡能有更高明、更發心的人出來領導。我不希望太多佛光山的人參與『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也無意以佛光山龐大的力量來主導『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的想法。人間佛教要還給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人間佛教是大家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