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8 【代序】《佛教聖歌集》序 星雲大師

【《詩歌人間2:歌集》.代序】

《佛教聖歌集》序  

佛教從印度流傳到中國來,最古宣傳弘揚的方法,只是翻譯佛經。後來,聰明的古德覺得光是靠佛經的翻譯流通,不夠使佛教在廣大的群眾中推廣和普及。因之,又多採用了弘化的方法:一是經文的朗誦,二是梵唄的歌唱,三是經文敷演成通俗的故事。

在這三種弘化的方法中,經文的朗誦,梵唄的歌唱,就是現在大眾所知道的音樂。

音樂的功用是很大的,可以陶冶性情,修養身心,尤其在宣傳佛法上面占著極重要的價值!

我們要宣傳佛教,我們更要對佛陀功德的讚仰,對佛教儀式的維繫,對個己身心的安慰,音樂無論如何不能夠忽視。

因此,在課誦本上,有很多可以歌唱的佛讚和偈頌,在寺院中,放著很多鐺鈴魚鼓的樂器。可是,遺憾的也就在此,因為佛教徒從此把音樂用來作為自己的修行,而在向外宣傳的時候,忽視了音樂。

為了讓佛教流傳,我們得提高了喉嚨大聲的吶喊,我們的希望是:

一、佛教音樂今後不能給寺院和僧團所專有,佛教的音樂應走向大眾去!

二、佛教音樂今後不能光是讚偈之類,佛教的音樂需要創作再創作!

三、佛教的弘化者,今後要多多提倡音樂,要用音樂來接引青年的信仰!

四、佛教弘化的道場裡,最好都能有佛教歌詠隊或聖樂團的組織!

五、希望今後佛教的歷史上,多出現幾位音樂家的馬鳴菩薩和弘一大師。

宜蘭念佛會,就是因為感到時代和眾生對佛教的需要,所以,組織了佛教歌詠隊。除了讚偈以外,佛教的歌曲很少,我們很感到歌詠隊練習的材料不夠,不過,〈三寶歌〉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太虛和弘一二位大師,已為我們指出一條大路,我們可以努力來創作呀!

民國四十三、四十四(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兩年間,廣慈、心然、若水、煮雲、心悟、成一等諸法師,都曾努力的作詞,李炳南居士也有歌詞在《菩提樹》上發表,名音樂家楊勇溥居士更是功德無量,他的曲譜應了當前佛教急切的需要。

民國四十三年(一九五四)十月,宜蘭念佛會曾油印過一種《佛教歌集》,後來澎湖佛教梵音隊、台北佛教青年會,曾以油印翻印,但數量究竟有限。宜蘭念佛會歌詠隊隊員楊錫銘、周廣猷二君,花了很多寶貴時間,把所有的歌讚重新寫出,由宜蘭念佛會影印過一次。第二次由楊錫銘居士增寫一些,交由佛教文化服務處影印發行,因歌唱聖歌者日多,雖然再版數次,仍嫌不敷流通。這次更蒐集增補,由佛光出版社印行流通,以應廣大佛教徒的需要。

這本歌集的印行,完全是拋磚引玉的意思,歌聲傳於三千界內,佛法揚於萬億國中,這是要大家來努力的。更願,佛陀賜福慧給歌唱此歌集的人!

《法華經》云:「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九七七年六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