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89-093往事百語(共5冊) /
 - 089往事百語1 /
 - p110 弟子談大師:慈心悲願
 
p110 弟子談大師:慈心悲願
        慈莊
六十年前,星雲大師踏上台灣的土地,舉目無親,生活無著,大師何能度過難關,把「人間佛教」推廣出去?我認為這與大師為人體貼周全、重情重義有很大的關係。
大師初期先在宜蘭弘法,許多人因為親炙大師而皈依三寶,相信感受過當時熱烈光景的人,都難以忘懷。後來頭城、羅東等地,也企盼大師親臨,於是大師帶著幹部,每週日一早搭火車趕赴頭城共修、開示,飯後又趕到羅東共修、開示,之後再搭夜車回到宜蘭。那時,大師法務繁忙,信眾愈來愈多,於是邀請成一法師到頭城主持念佛會,請真華法師到羅東帶領念佛會。如此,既滿足信眾聞法的需要,又喜於與同道分享成果,大師就是這樣無私大量、重視情義的人。
記得有一位法師想發心閉關,大師知道後,就請託旗山朝元寺當家慧定法師護持,竭力促成美事。法師修成出關後,赴日取得學位回來,又想到美國弘法,申請簽證時,因身分證上沒有載明父母而被拒簽,大師知道後,四處拜託相關單位,最後請託熟人收他為兒子,可謂排除萬難,幫助這位法師前往美國弘法。
類似這些全力助人的事情,不勝枚舉,而大師總是義無反顧。
大師剛到台灣時,很受長輩們賞識,許多佛教雜誌都要請他主編,其中一個是佛教的《人生雜誌》,社址設在新北投中華文化會館。創辦人東初老和尚是大師在學院時的院長,他自然義不容辭。但這差事沒有薪資,也沒助手,因此從寫稿、校稿、發稿給印刷廠,到編輯、排版、校對,甚而發行等,都要親力親為,然而大師卻樂意接受、負責。
一天,大師一早就到印刷廠校對,準備出刊,印刷完成時,也到了傍晚,午餐都還沒有吃,但為了讓老院長先睹為快,就將雜誌捆一捆扛上身,搭火車去到北投,再徒步到新北投山上。當時天黑又下雨,大師想說路上沒有人,就脫去長衫用來包裹雜誌,到達時,夜已深了,老和尚不曉得他還沒吃飯,看了新出爐的雜誌很滿意,說:「你今晚住下來,明天有幾位長老和作家要在這裡聚餐,中午你在這裡招呼他們吧!」師父:「好吧!睡個覺明天早上就有東西可以吃了。」就欣然成眠。
當時佛教界,有男客住宿時,房門會被從外反鎖,當時大師不知道這種規矩,隔天起來,發現房門被鎖,一向安靜的大師也不急著敲門。到了快十一點,才有人想到來開門,當然午餐客人已陸續到了,大師就幫忙招呼到上菜,最後發現沒有他的位置,他也不介意,忍著四餐沒有進食的飢餓,悄悄的下山。
諸如此類的事情,大師不曾為意,只發下宏願:「將來我有道場時,不管是誰,我一定要讓人家都有飯吃。」所以師父的第一個道場叫「普門精舍」,不管誰來都歡迎;而且普門寺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餐一定會多準備一兩桌用來接待突然來訪的客人,不論來客是為了拜佛還是參觀,都熱忱歡迎他們留下來吃飯。這就是大師的慈心,他為人的情義,讓親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悲願,所以願意追隨他弘揚人間佛教,經過多年耕耘,終於把正信佛教的種子傳播出去。
(本文作者為佛光山巡監長老)
    
- 089往事百語1
 - p026 【編者序】 跟隨智者的腳步
 - p030 【推薦序】 一部生命大書
 - p034 【初版序】 用心感受一句話
 - p040 再版序
 - p046 排難解紛不是閒事
 - p058 不要讓阿彌陀佛代替我們報恩
 - p070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 p082 永不退票
 - p096 有情有義
 - p110 弟子談大師:慈心悲願
 - p116 難遭難遇
 - p124 未來比現在更好
 - p136 心甘情願
 - p152 感動是最美的世界
 - p168 為信徒添油香
 - p178 弟子談大師:感動的世界最美
 - p184 歡喜與不歡喜
 - p198 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
 - p210 皆大歡喜
 - p222 將歡喜布滿人間
 - p234 不知道的樂趣
 - p244 弟子談大師:滿人所願
 - p250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
 - p262 面臨死亡,不要驚慌
 - p274 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
 - p288 一半一半
 - p302 有佛法,就有辦法
 - p316 弟子談大師:悲智雙運
 
- 090往事百語2
 - p006 【推薦序】 打開生命的另一「善」窗
 - p012 忍耐就是力量
 - p024 我就這樣忍了一生
 - p038 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
 - p050 我失敗的紀錄
 - p062 一切都是當然的
 - p076 弟子談大師:沙漠裡的駱駝
 - p082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 p090 小,不能忽視
 - p104 不要同歸於盡
 - p116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
 - p128 人我之間要跳探戈
 - p138 弟子談大師:一念之間化為光明
 - p144 懺悔錄
 - p152 要爭氣,不要生氣
 - p166 疾病就是良藥
 - p178 我們要做義工的義工
 - p192 忙,就是營養
 - p204 弟子談大師:因為願力
 - p210 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 p216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 p230 貧窮就是罪惡
 - p242 重新估定價值
 - p256 殘缺就是美
 - p268 弟子談大師:引領潮流
 
- 091往事百語3
 - p006 【推薦序】 惟願人間滿情義
 - p012 修行的真義
 - p020 不見不聞的世界
 - p032 一念之間
 - p046 無用與無明
 - p058 老二哲學
 - p070 弟子談大師:歡喜與慈悲
 - p074 願心的昇華
 - p088 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
 - p102 慈悲
 - p114 不要做焦芽敗種
 - p126 不要將歉疚帶到棺材裡去
 - p138 弟子談大師:把最美好的給人
 - p144 化緣化心,不一定化錢
 - p154 從善如流
 - p166 肌肉是要活的
 - p180 我們都在寫歷史
 - p194 滿樹桃花一棵根
 - p210 弟子談大師:「當下悟道」與「給人接受」
 - p216 愛,就是惜
 - p228 隨緣不變是最好的性格
 - p240 因緣能成就一切
 - p256 了不起與沒有什麼了不起
 - p270 學佛要學吃虧
 - p284 弟子談大師:讓人生,無限擴大
 
- 092往事百語4
 - p006 【推薦序】 邀請你來,聆聽閱讀生命的故事
 - p012 不比較,不計較
 - p026 被領導學
 - p036 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 p046 做什麼要像什麼
 - p058 先做牛馬,再做龍象
 - p072 弟子談大師: 慈悲是一切的根本
 - p078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 p092 結緣總比結怨好
 - p106 人學的重要
 - p120 圖利他人
 - p134 有播種,才會有收成
 - p148 弟子談大師:以無為有
 - p154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 p166 沒有待遇的工作
 - p180 千生萬死
 - p194 人生三百歲
 - p208 要利用零碎的時間
 - p224 弟子談大師:你做了,就會了
 - p230 勇敢的一面
 - p242 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
 - p258 佛陀也會被人毀謗
 - p272 認錯,要有勇氣
 - p286 錯誤不能一直下去
 - p300 弟子談大師:爭氣,不生氣
 
- 093往事百語5
 - p006 【推薦序】 人間佛法的動人一瞥
 - p012 有理想,才有實踐
 - p026 拒絕要有代替
 - p040 我是佛
 - p054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 p068 最高的管理學
 - p082 弟子談大師:非佛不作
 - p088 敢,很重要
 - p102 向自己革命
 - p116 不要做海豚
 - p132 面對問題,不要退縮
 - p148 不要錯失良機
 - p162 弟子談大師:心心念念有眾生
 - p168 以智慧來代替金錢
 - p182 行善與教化
 - p196 要空,才能有
 - p212 舉重若輕
 - p228 檢查自己的心
 - p242 弟子談大師:能捨,為了成就美好
 - p246 佛法所在,必為第一
 - p260 天堂地獄一念之間
 - p274 要知道慚愧與苦惱
 - p288 六根互用
 - p302 不能不信因果
 - p316 弟子談大師:心裡有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