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0 第四章 觀音管理

現在最時髦的學科,就是「管理學」。

當今每一個行業都在積極尋找各自領域裡的管理專家,如學校管理、工廠管理、醫院管理、財務管理、圖書管理、資訊管理、人事管理等等。可以說,世間無一不要管理,世間諸多管理,列舉六事:

一、關於財務的管理:財務管理不是只有收支登載而已,必須有成本概念,還要懂得投資,甚至轉投資之道,尤其要開源節流、量入為出。懂得管理財富,也要運用財富;財富如水,有其性格,從哪裡流來,要從哪裡流去,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即是這個道理。

二、關於人事的管理:財務沒有聲音,不會抗拒;相對地,人事就較難管理了。因為人有思想,有利害,有要與不要,有各自的立場。人事管理雖然不易,但只要公平、公正、公開,只要能對人尊重,於人有利,讓人保有尊嚴,其實也不難管理。

三、關於身體的管理:每天一早,起床漱洗更衣,就是一天身體管理的開始,乃至寒暖飽飢也需要安排妥當,忙閒動靜也要有一定節制,身體能為我們服務多少、支出多少,主人翁自己也得計算清楚,現代自然醫學尤其重視身體的自我管理,吸收、支出都能平衡,身心無掛礙,寒暖動靜適宜,就是最好的管理。

四、關於心理的管理:人最不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心,貪瞋愚痴,疑忌妒恨,雖然佛法裡有很多方法可以對治,如五戒十善、五停心觀、六妙法門等,但事實上能把心管好的高手,在世間並不多見。

五、關於情緒的管理:EQ(情緒)管理是近年熱門的管理學,所謂情緒管理就是在不該怒時不要發怒,不該氣時不要生氣,情緒會影響別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但替別人留有餘地,也替自己留有迴旋轉身的空間。冷靜、中道、忍耐、放下、看開,都是很好的情緒管理。

六、關於因果的管理:因果雖然難以管理,但我們可以掌握,「如是因」必有「如是果」,你想要有怎麼樣的結果,就要種什麼樣的因;你種了什麼因,也必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如〈因果十來偈〉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不種惡因,自然不受惡果,這就是最高明的因果管理。

管理學最重要就是管好自己,一切自然能循序漸進。然而,現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每日翻開報紙,無不有弒親劫財的事件,在此世情澆薄、物欲橫流的社會,實在要有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才能挽救愈來愈糜爛、愈來愈墮落的沉淪世間。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除了大城市有類似現今社會維持治安的警察人員外,其餘的鄉村農鎮,幾百里內可能都沒有一個官兵在守護地方的秩序和安寧,都是依靠幾個寺院庵堂、幾尊佛菩薩的聖像和幾句善惡因果的佛理,來維持正義。

人與人之間,再有什麼不平,倘若訴訟的事情發生,若是心存善解、慈悲,線香一把,佛菩薩像前一跪,也就可以化解得煙消雲散了。所以說,單靠政治、法律和軍警,不足以維持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安寧,假使每一個人都有宗教的信仰,都明白因果的報應,都把自己皈依在諸佛菩薩的座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理,會是安定社會的最大要素。

惡人與聖者,往往存乎一心,就像日本有一位鬼平兵衛,原本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地方惡霸,後來因受兒子善心感動,明白善惡因果,終於一改過去,虔心行善,成為了「佛平兵衛」。人究竟是魔鬼呢?還是佛祖呢?就看自己是學魔,還是學佛?

觀世音菩薩無非是最好的管理專家,因此,管理的開始,要從皈依信仰觀世音菩薩,明白善惡因果開始,乃至學做觀世音菩薩,才能創造真正富而好禮、安和樂利的群體社會。

工作的責任

談「觀音管理」之前,先談一段有關於「工作責任」的小故事。

一九九三年七月中旬,我到俄羅斯莫斯科成立佛光會,正好逢遇該國通貨膨脹危機,物價飛漲得令人難以置信。以大學教授而言,每個月薪資十一塊美元,一大早趕去排隊買麵包,排上三、四個小時,只能買到剛好配給的分量。

當年之行很感謝莫斯科的佛光會會長,為我安排了一位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話十分流利的保爾教授擔任隨行的導遊。保爾教授非常盡忠職守,總是寸步不離地緊跟在我身邊。

有一次,我於某處脫離既定行程,急著趕回飯店赴一場重要的約會。在五個小時的車程中,我們彼此交談得十分愉快。

即將到達飯店時,我想到他連日來,一直隨著我辛苦奔波,心中十分過意不去,於是說道:「回飯店後,我沒什麼特別的事了,你就早一點回家休息吧!」

但保爾卻堅持說:「不行!照顧您是我的責任,只須讓我離開一小時,回家看看中風癱瘓在床的父親即可。」

念及一位孝子在物質貧乏的國度裡,還需要照顧重病的老父親,實在令人感到心酸,且又感動無比!我立刻從身上掏出六百美元給他,保爾久久說不出話來,可以看出他那交織著激動而高興的心情。

這是我莫斯科之行中,感覺最愉快的一天。

因為保爾讓我看見,就算薪資再如何微薄不足,生活再如何困頓不堪,工作再如何艱難辛苦,都要完成被託付的「責任」。

在任何的管理學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責任」二字。

不管是職場、家庭,乃至一國之邦,所有主其事者,乃至置身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要有責任感。觀世音菩薩若無責任感,那麼他且自在快意做佛去了,又何必自找麻煩,處處尋聲救苦。而一個人來此人世,要對得起自己和此生的意義,也是要肩負起「責任」。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不抱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責任。

觀世音的管理法

有人問我:「佛光山這麼多的信徒,你是怎麼管理的?」

我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管理法則;管理人,我倡導法治、人治、無為而治,因為最好的管理,莫過於自己內心的管理。

談到管理法,佛教自有一套不同於世俗社會的管理法,像戒律有戒律的管理法,叢林有叢林的管理法。佛教自釋迦牟尼佛那時流傳到現代,也有現代的管理法,甚至過去的諸佛菩薩、歷代的祖師大德,也建立各種符合當時代所需的管理法。其中觀世音菩薩慈悲圓融的管理法,是最值得參考的管理法。

和合無諍,以讚美代替批評,以正面代替負面,凡事往好處去想,歡喜助人,以平等心、柔軟心善待每一個人,就是觀世音菩薩圓融無礙的管理法。

一九六一年,我在雲林虎尾念佛會主持佛七時,益妙尼師神色憂戚地前來對我說:「恐怕下一次不能再見到你了,因為我染患大腸癌,醫生說我只有兩個月的生命……」

當時我還很年輕,雖然心裡相當難過,但是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有說道:「出家人應該將生死看淡,你要多做些歡喜助人的事,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其他的事就不要想得太多。」

沒想到他聽了我的話之後,收起悲哀的情緒,在雲林廣播電台開闢《佛教之聲》節目,想以餘生度眾利生。而為了籌措每個月的製作經費,還到處奔波勸募,後來,當我再度和他見面時,他的臉上泛滿紅潤的色彩。

二十年過去了,《佛教之聲》不斷地給予聽眾莫大的信心與力量,益妙尼師的生命也繼續發揮著光與熱。

有許多人問我:「為什麼佛光山有這麼多的佛教事業,都是以『普門』為名?」

這句話將我的思緒帶回六十多年前:

一九四九年,我初來台灣時,曾經度過一段三餐不繼、顛沛流離的日子。記得在台北南昌路某寺,曾被一位長老責問:「你有什麼資格跑來台灣?」

到了中正路某寺掛單,也遭拒絕。因夜幕低垂,我只有緊緊裹著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在大鐘下躲雨露宿。第二天中午時分,在善導寺齋堂裡,看見一張八人座的圓形飯桌,圍坐了十五、六個人,我只有知趣地默然離去。

在走投無路下,想到或許可以去基隆某寺找我過去的同學,當我拖著疲憊冰冷的身軀,冒著寒風細雨,走了半天的路程,好不容易到達山門時,已是下午一點多鐘。

寺裡的同學聽說我粒米未進,已達一天之久,趕緊請我去廚房吃飯,可是就在這時,旁邊的另外一個同道說話了:「某法師交代,我們自身難保,還是請他另外設法好了!」

當我正想離開之際,同學叫我等一等,他自己拿錢出來買了兩斤米,煮了一鍋稀飯給我吃,記得當時捧著飯碗的雙手,已經餓得不停顫抖。向同學道謝後,在淒風苦雨中,我又踏上另一段不知所止的路程。

由於這段刻骨銘心的經驗,我當時立下誓願:「日後我一定要普門大開,廣接來者。」

二十年以後,我實現了願望,先後在台北成立「普門精舍」、「普門寺」,教導所有的徒眾都必須善待信徒香客,讓大家滿載歡喜而歸。直到現在,佛光山的各個別分院仍然保持一項不成文的規定:每一餐多設兩桌流水席,方便來者用齋,對於前來掛單的出家人,則一律供養五百元車資。

此外,我又在佛光山開辦中學、幼稚園,乃至佛教雜誌,都是以「普門」為名,凡此都是取其「普門示現」的意義,希望徒眾都能效法「普門大士」──觀音的精神,接引廣大的眾生。

以前擔任住持時,每年大年初一,我都約略算出今年春節大概會有多少人上山;在某些寺院待上一兩天,我也能知道該寺油香的多寡,徒眾輒感驚訝,其實我並無特異功能,只是留心注意車流量的多少,並主動去了解每個地方的人文經濟,由於我心中有數字概念,在管理寺院時,無論行政、財務、工程、總務各方面,能從大結構和小細節預事而立,面面俱到。

一九六○年代,我初創佛學院,即使「出坡」這麼一件例行事情,我都親自說明意義,並且身先表率,挑磚擔水;多年後的今天,想為我做事的徒眾何止千萬,但我未曾以命令口吻,叫人做事,還經常為徒眾解決問題。最好的管理,不一定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是深入群眾,與對方建立休戚相關、生死與共的關係,才能發揮最大的整體力量。

管理的妙訣在於將自己的一顆心管理好,讓自己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層次,有數字的統計,有做事的原則;尤其重要的,讓自己的心裡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

「一心」的管理法

世間上的管理,主要是站在「人」的立場來管理,目前各種的管理中,最難管理的就是人的這一顆「心」。

其實真正的管人,如果能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還是好管理。因為在慈悲的面前,人人都樂意接受;在慈悲的面前,人人都不會反抗,所以觀世音菩薩不是管理人而已,他更重視的是如何管理人的這一顆心。

因此,我們信仰觀世音菩薩,要學習佛教的管理法,應先了解佛教管理「心」的法門。

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我們的心就好像工廠一樣,設備良好的工廠製造出良好的產品,人見人愛;設備不好的工廠,只會增加環境的汙染,自惱惱人。如果我們正本清源,打從自己的心製造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與他人共享,則能擁有豐美的人生。

佛教經典,不僅僅是用以誦經求功德,更可以深入了解經文大義,應用於做人處事的管理上,必然受用無窮無盡。

一卷〈普門品〉,就是觀世音菩薩最好的「管理學」。

我們的心有愚痴的心,有顛倒的心,有貪婪的心,有嫉妒的心,有這麼多不好的心,觀世音菩薩又是如何來管理人的那麼多種心呢?

1.一心稱名

以〈普門品〉而言,觀世音菩薩對世間、對人,是以「一心稱名」來管理「心」!

在觀世音菩薩的管理中,不是說你是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毛病,他就要用什麼藥來治療你;不管是什麼心,都是教你要「一心」。

所謂的「一心」,即是教導我們要保有「真心」,以真心待人,對方必定回以盛意。當你以「真心」一心稱名,就不會有嫉妒心;以「真心」一心稱名,你還需要和人家處處計較嗎?

所謂的「一心」,即是沒有二念;觀世音菩薩的心,就是我的心,我的心與觀世音菩薩的心合而為一,自然能脫離我執所受的苦惱,這時候就能「一心慈悲」,而這樣的「一心慈悲」,就是真正的智慧。

所謂的「一心」,亦是一念的清淨之心;當人們與我作對、交惡、排擠、欺壓時,我總能以甘露水般的清淨心視之,並滌洗淨化隨之而來的無明煩惱,退一步海闊天空,以「清淨心」一心稱名,便可遠離貪瞋痴三毒惡業。

此外,在「一心」的管理上,更要效法觀世音菩薩──以捨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而且,「一心」也要無畏如觀世音菩薩,才能夠承受六種人生的「經得起」:

(1)經得起貧困苦難:有的人立志,但因貧窮,直讓英雄氣短;有的人經不起苦難的煎熬,因此改變想法,改變意志。

貧窮苦難是人生成功的試金石。印度的甘地,經得起貧困苦難的折磨,所以能帶動印度民主風潮,爭取印度的獨立自由;明太祖朱元璋因為經得起貧困苦難的磨鍊,立志上進,所以能開創大明盛世,登基為帝。

青年學子,從小發憤圖強,也要不斷地念茲在茲:「我經得起貧窮,我經得起苦難;貧窮苦難打倒不了我,貧窮苦難不能改變我的意志。」

經得起、衝得破貧窮苦難,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

(2)經得起挫折打擊: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發明幾乎都是經過多次的挫折、失敗;如果經不起,如何能成功呢?一些政治家如果經不起宦海浮沉,不能衝破挫折打擊,怎麼能成功呢?

我們看到別人的成功,就應該想到,在風光的背後,必然付出過努力,甚至經歷多少的挫折、打擊,能夠經得起,才有成功的一天。

所謂「叮叮噹噹,久鍊成鋼」,鋼鐵要成器,必須經得起千錘百鍊;同樣地,經得起挫折磨鍊的人,才能成才。

(3)經得起批評毀謗:世間上,幾乎沒有一個人只有受人恭維讚美,而沒有被人批評毀謗。

所謂「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一個好人,君子認同,小人必定會批評毀謗;如係小人,壞人會認同,君子只會不屑。世間永遠是佛與魔的對立、君子與小人的消長,好壞善惡一直都會糾纏在一起,這就是世間的實相。

經得起批評毀謗的人,就好像瓦罐瓷器,必須經得起火燒鍛鍊,或是日晒水浸,才能成器。

(4)經得起壓力傷害:一株小草被壓在大石下,它能接受壓力煎熬,一旦大石被搬開,就能冒芽茁壯;一朵小花,經得起風吹雨打的摧殘,等到風停雨歇的時候,就能再度展現美麗的風姿。

經得起壓力傷害的人,就能像小草傲然挺立,就能如花朵散發芬芳。

(5)經得起人情冷暖:人都要經過很多的人情淬鍊,所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這個世間永遠如一把秤,你重了,秤砣就輕;你輕了,秤砣就重,所以人難免會被人看得起、看不起,這是正常的世道人情,問題是你能經得起人情冷暖嗎?

其實,儘管世間人情冷暖,令人傷感,只要自己健全,自能受人尊重;自己條件不夠,受人冷眼歧視,也要能經得起。韓信曾受「胯下之辱」,後來不是仍能「築壇拜將」嗎?

(6)經得起寂寞孤獨:人生在熱鬧場中日子容易度過,在寂寞孤獨的生活裡,很難捱過。

自古以來,所有成功的英雄好漢,都有他刻苦自勵的經驗,都有他孤獨寂寞的歲月。即使黃金白玉,也要經得起在深山曠野中寂寞淒涼的歲月,一朝被人發掘,就能閃耀光芒,呈現價值。

所以,人不但要能耐得住寂寞孤獨,還要能從寂寞孤獨中奮起,才是最重要的。

大自然裡,梅花經得起冰霜雨雪,愈冷愈開花;蓮荷經得起炎炎夏日,愈熱蓮蕊愈芬芳。高山經得起踐踏,海洋經得起航行。

心若能「經得起」外境苦與樂、衰與榮、紛亂與和平的種種考驗,便能立足社會,安身立命。而一心,更可讓一個家族、一個公司、一個政權凝聚共識,成就繁榮盛景,這也是觀世音菩薩最好的管理「心」法。

2.「慈悲」的管理法

俗話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

每個人都把家中最好的正廳,用來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呢?因為觀世音菩薩有慈悲的功德。因為慈悲,才能走進每個人的家庭;因為慈悲,才能受到每個人的尊重;也因為慈悲,才能真正降伏人心,讓大家心悅誠服、恭敬供養。

在〈普門品〉中,最殊勝的觀世音菩薩管理法,就是經文中提到的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慈悲」是最高等的管理法。

例如:甲公司向乙公司的某員工挖角,甚至開出高一倍的薪水條件,縱使待遇優惠,乙公司員工卻仍不為所動。高薪當前,何以不動心呢?原來乙公司的主管能讓下屬信服,不僅愛護員工、關懷員工,且逢人微笑、語帶讚美,凡事鼓勵,又注重員工身體健康、福利,以及未來的發展,更進一步用心改善工作的環境和品質。就員工的立場和心態衡量,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嗎?

又因為觀世音菩薩慈悲之故,所以他願意處處「救苦救難」。當工作夥伴遭遇困難時,我們也應該立即施以援手,盡己所能地全力協助,因為唯有替對方解決難題,他在無憂無懼之下,才能有心思做事;主管協助部屬解決困難,部屬對主管表示感激,工作時願意全力以赴,往後主管領眾行事,自能舉重若輕而輕鬆自若。

〈普門品〉中記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談到觀世音菩薩「救三毒七難」,亦即觀世音菩薩可以解除我們內心的貪、瞋、痴三毒和火難、水難、風難、刀難、鬼難、囚難、賊難等七難。觀世音菩薩也能滿足人「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的願望,甚至變現各種不同身分來度化你。

不過,我們也要懂得「求人不如求己,自助才有人助」的道理,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任何的困難麻煩,除了他力的救助外,還是要靠自力,失敗之人,往往等待別人伸出手來;而成功之人,則常常是伸手給別人,與人為善並從善如流!

3.「七巧」的管理法

觀世音菩薩為了將他世界裡的眾生「管理」好,所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讓眾生得以無憂無懼,例如你有貪欲的,他布施喜捨來幫助你;你有瞋恨的,他以慈悲來教化你;你是愚痴的,他用智能來引導你;你有疑嫉的,他賜信心來攝受你;求生兒子的人,他能幫助你生下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兒的人,他能幫助你獲得端正有相之女。

如果你是軍人,他為你說軍人法;如果你是工商人士,他對你講工商管理法;即使你是一個童男或童女,他也會以童男童女的教育布施給你;因為觀世音菩薩善應諸方所,能隨類應化,觀機說法,所以他走進了每一個人的心中,而信者們也將家庭裡最好的地方供奉給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信仰及領導。

觀世音菩薩善應諸方所、隨機應化的權宜巧妙,運用在生活中,則要有「七巧」,才能有好的管理。

何謂「巧」者,即是「隨機應變,識得大體」的靈巧之人,在為人處事上,必能表現「堅守原則,圓融變通,隨緣便利」。

有一名弟子問師父:「人生的價值何在?」

有一天,師父拿了一塊石頭,叫他到街上待價而沽,但是只要知道別人出價多少就好,不要出售。

弟子照做,到街上問價,有人出價一元,有人喊價兩元,有人要價五元,最高出價十元。

弟子回寺告訴師父,師父第二天又叫弟子拿到百貨公司估價,百貨公司有人見石頭光澤亮麗,於是一百、兩百、五百,到最後有人出價一萬元。

後來,師父又要弟子把石頭帶到珠寶博覽會去估價,會中有人一看,晶瑩剔透,馬上出價十萬,跟著有人五十萬、百萬、千萬……

弟子回寺告訴師父,師父說:「你問我人生的價值,答案就像這塊石頭,看它放在什麼地方,就是什麼價值!」

人的價值儘管各有不同,但是做人就是要創造自己的價值,才是人生的意義;而一個「巧」者,更是懂得創造生活的價值。

何謂「生活七巧」:(1)說話要有技巧,(2)做事要懂善巧,

(3)反應要能敏巧,(4) 思想要達智巧,(5)學習要用心巧,(6)做人要夠靈巧,(7)凡事要會活巧。

(1)說話要有技巧:一句話能讓人歡喜,也能讓人生氣,就看說話者的技巧;善於說話者,必能注意「態度誠懇、說話語氣、表達方式、情理兼顧、對方反應、說話時機、情境安排」等技巧之運用,存乎一心。

(2)做事要懂善巧:做事情,有時候一個人能獨力完成,有時候要靠眾人群策群力。不管是個人或眾人完成之事,都必須善用技巧,比如以個人之力能完成之事,不宜勞師動眾,應化繁為簡;而眾人之力完成之事,必須要事先計畫、分配,且凝聚向心力,不求個人表現,才能順利完成。

(3)反應要能敏巧:遇事反應要靈敏果斷,掌握先機;若反應遲緩猶豫,將費比別人更多的心力善後。尤其危機處理時,更要反應靈敏,才能快刀斬亂麻,化危機為轉機。

(4)思想要達智巧:一個人的思想要清楚靈活,要能事先設想多種可能性、影響性、正反性及有利性,行事時才能時時通暢無阻。

(5)學習要用心巧:「學無止盡」,讀書時要學習,工作時更要學習;學習並非死背教條、枉讀書籍,而是心要巧,保持好奇,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如此活到老、學到老。

(6)做人要夠靈巧:做人的各種角色扮演,要能恰如其分,主管要有主管的樣子,部屬也要有部屬的樣子,靈巧地實現倫理之道;先學會當人的部屬,吸取豐富的經驗,將來才能當好主管。

(7)凡事要會活巧:「智人做難事,難事也好做;愚人做易事,易事也變難」,事雖有難易之分,端視主事者,能否靈活運用科學方法。活巧的前提就是與時俱進,和時代之輪一起邁進,而非倚老賣老,自以為是。

4.「施無畏」的管理法

人在和人相處中,最不安的就是畏懼和恐慌,所以觀世音菩薩不但救苦救難,而且布施給人「無畏」。

施無畏是什麼?

此中的意義,就如有力量的人和有辦法的人,對於一些弱小無助者,給予保護說:「不要怕,有我。」而此種布施的精神至為重要。

在布施中,有財布施、法布施,還有無畏布施。

無畏布施,是幫助眾生去除恐懼害怕,得到身心安穩,例如有人發生事故,心生恐怖,你以一句真誠話語或是實際行動,使他受益,減少恐慌,就是無畏布施;年輕的阿兵哥為國家服役,給予社會安定的力量,也是一種無畏布施。

財布施,可得錢財富貴功德;法布施,可得聰明智慧功德;而無畏布施,可得長壽健康功德。

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給予眾生布施「無畏」,所以在觀世音菩薩的諸多名號當中,又名「施無畏者」。

我們要發願做眾生的保護傘,不受雨淋;要做眾生的手電筒,消除暗夜恐慌;要做眾生的舟航,讓大眾能離開苦海;要做眾生的家園,讓他免於餐風露宿,正如觀世音菩薩的施無畏。

在這個世間上,雖然到處有聖賢善良之人,但是不可諱言的,許多貪瞋愚痴的地獄、餓鬼、畜生也和我們同居一處,所以我們處世,也應該學習膽量和智慧。所謂「勇者無懼」、「仁者無敵」;尤其重要的是「平日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只要自己日常遵守綱常紀律,待人處事慈悲正直,自當能夠磊落做人而「應世無畏」。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句鼓勵的話,可以給信徒安心,舉手之勞的服務,可以讓信眾歡喜,這即是「施無畏」。所以,我們建寺、說法、獻燈、法會、梵唄、浴佛,都是安信眾的心,也是以真理、佛法、體悟、感動,讓信徒歡喜。

一個沒有恐懼、害怕的人,就是能安心,就是能歡喜的人。

人間最寶貴的不是金錢、物質、名位、權勢,而是每一刻都安心、歡喜;即使擁有世間的一切,但如果心不安、不歡喜,那也沒有意義。人能安貧樂道,那是因為知足心安,無欲歡喜。

佛光山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做為每一位佛光山弟子的座右銘,也是期勉每一個人都成為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的施無畏者──把佛像雕塑得很莊嚴,讓信徒見到了,生起信心;把道場打掃得清潔乾淨,讓信徒禮拜得身心清涼自在,而生歡喜;以親切和藹的態度接引信眾,給予希望;把經典現代化、語體化,在海內外設立道場別分院,也是給信眾方便閱讀、共修。

一個會做人、會做事的人,不是以脾氣、聲音大,就是代表有力量能降伏他人,而是要有施無畏的慈悲,不要讓對方怕我們,要做到人家不怕我們,這才是真正的會做人、會做事的人,也是最高的管理精髓。

5.「學觀音」的管理法

有信徒問我:「師父,既然觀音管理這麼好,我們應該如何來宣揚,或者是勸導大家來學習觀音,管理自己、管理事情?」

其實,在佛門裡,我們天天就在宣揚「觀音管理」了。

所謂的「朝觀音,暮彌陀」,我們每天早上要誦念「觀世音菩薩」,晚上晚課誦念「阿彌陀佛」,平常到了哪個地方,我們大家都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奉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既要利人,也要健全自己。

而我們信奉觀世音菩薩,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管理,最終極的目標是:「念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觀音。」觀世音菩薩能施與眾生無畏,我們也要提升自我的能量,做一個具有「慈悲心、智慧力、勇猛力」的眾生保護者。

對於意志消沉,灰心失志者,應效法菩薩給予鼓勵;

對於被人加害,災難臨身者,應效法菩薩給予解救;

對於遭受挫折,險阻艱困者,應效法菩薩給予助緣;

對於誤入歧途,迷失方向者,應效法菩薩給予指引。

當然,學習觀音管理,首先就是要自我健全。一旦自我健全了,則無論什麼事情都能成辦,一切也都能完成、都能圓滿。

怎樣才能做到「自我健全」呢?

一天傍晚,佛陀的弟子阿難在花園獨自靜坐,忽聞到一陣陣的花香,隨風而至。平常,風吹花香時,由於不夠安靜,不見得能聞到花的芳香。或者心靜下時,卻不見得有風經過,而嗅聞到花香。

這個黃昏,靜坐中的阿難,心格外地寧靜,加上此時正是繁花盛開的春季,春天的風也自然地一陣陣吹拂而來;於是,阿難聞到了有生以來最芬芳而美妙的花香氣息,令他感動得從黃昏一直坐到夜裡,不捨離去。

坐著坐著,他的心,也跟著花香飄動了起來,生起一個又一個問題,這些問題讓他出神離定,接連數日裡,心都沒辦法平靜下來。

這一天,阿難又捲入花香和那些問題中,心被吸引而去。

佛陀經過時,便問他:「阿難,你的心如此地波動不已,究竟是為什麼呢?」

於是,阿難將自己苦思不已的問題,提出來問他的老師:「敬愛的佛陀,所有的花朵,都需要開花才能有芳香,究竟有沒有不開花就有芳香的花呢?花香的產生,經常局限在短暫的因緣中,有沒有常保芳香的花呢?而花香飄得再遠,也有一定的範圍,有沒有瀰漫全世界的花香呢?所有的花香,總是順風飄送,有沒有在逆風中也能飄送的呢?」

面對阿難一連串的問題,佛陀微笑回答:「持戒的人,不一定要開花才能有芳香,即使沒有智慧之花,也會散放芳香;而有禪定的人,他的內心永遠保持喜悅的花香,絕不僅止於短暫的因緣中;至於智慧開花的人,他的芬芳更是瀰漫整個世界,不受時間和範圍所限制。一個透過內在開展戒、定、慧的人,即使在逆境中,也可以飄送人格的芳香呢!」

佛陀又和藹地說:「阿難,一個修行的人,不只是聞到花園的花香,最重要是讓自己心的花園開花,飄送德行的芳香。如此,不論他住在城市或山林,所有的人都會聞到他的芬芳!」

一個透過內在開展戒、定、慧的人,就是一個自我健全的人,他能在內心的花園裡,綻放最美麗也最芬芳的花朵。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