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6 人間佛教與中國佛教的現代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中國佛教現代化的引領示範作用

楊玉輝 西南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教授

提要:中國佛教要在社會中發揮全方位的正能量作用,就必須現代化。中國佛教現代化有四個基本的方面,即佛教文化社會功能定位現代化、佛教事業發展現代化、佛教管理現代化、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現代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推動中國佛教的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包括:第一、對佛教文化社會功能定位認識的提高澄清作用;第二、對佛教組織管理體制的規範完善作用;第三、對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推動提升作用;第四、對佛教事業發展的拓展示範作用。

關鍵詞:中國佛教現代化 基本方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引領示範作用

前言


最近三十年來,隨著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中國大陸佛教事業得到迅速的發展,不管是寺院的數量,還是教職人員的數量,和信眾的數量,都有了顯著的增長,佛教在社會宗教事業中的重要且突出的地位,也已經確立起來。但我們也看到,佛教的發展仍然不能滿足社會對宗教文化的需求,佛教自身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和不足,還面臨來自基督教的嚴峻競爭。如何完善自身,如何在競爭中健康發展壯大,這是今天中國佛教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則是佛教的現代化問題。本文試圖探討中國佛教為什麼需要現代化,中國佛教現代化的幾個基本方面,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在中國佛教現代化過程中的引領示範作用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希望能有助於中國佛教走上現代的健康之路。不當之處,敬請批評。

一、中國佛教發展必須走佛教現代化之路

中國佛教發展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仍然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在一系列的條件存在不足,甚至嚴重的不足,尤其是在佛教文化的社會功能定位上認識不清,寺院組織管理體制落後於時代,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體制還停留在傳統的落後狀態,信仰事業發展不夠健康,社會事業基本沒有發展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佛教未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未能與時俱進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結果。比如:今天的中國佛教界還多半是從狹隘的信仰角度來看待佛教發展問題,未能從當代社會分工的角度看到佛教在道德教化、文化傳承、文化產業、慈善公益等社會文化上的多方面重要功能;大多數佛教寺院的組織管理還停留在傳統的個人獨斷的體制上,未能借鑑現代社會管理的先進經驗來加以提升和完善;佛教教育尤其是僧才教育,大多還是沿襲傳統的師徒制,或封閉單一的信仰教育模式,未能建立起現代科學的佛教教育體制;佛教事業還主要局限在信仰的範疇,未能像基督教那樣發展出教育文化、慈善公益等,多種滿足社會公眾宗教文化需求的社會事業。

要解決中國佛教所面臨的這一系列問題,最關鍵的就是要推進中國佛教的現代化。只有中國佛教現代化了,對佛教事業的發展才能站在現代的角度,從當代社會的宗教文化需求和功能定位上,來全面認識和規劃佛教事業的發展,讓佛教在中國社會真正發揮全方位的正能量作用。事實上,佛教的現代化不僅是中國佛教發展的方向,而且也是其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佛教現代化的幾個基本方面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宗教文化是最具有歷史傳承性的領域,否定了宗教文化的這種歷史傳承,也就等於否定了宗教文化。佛教文化之於中國社會也是如此。但這並不是說佛教就只能一貫遵從傳統而不能現代化。實際上我們說的佛教現代化,並不是要去改變佛教文化的核心價值和精神文化追求,而主要是強調佛教在形式和內容上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變化,向人們提供能解決現代人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精神文化服務,尤其是在事業的經營管理上做到科學有效,在佛教文化產品和專案的提供上,能讓今天的人們樂意接受,能夠接受。就今天中國佛教的現代化來說,作者認為以下四個方面是最為基本的:

(一)佛教文化社會功能定位的現代化

在當今中國社會,佛教文化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功能?還僅僅是滿足信眾信仰需要的功能嗎?顯然不應只是這種功能。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分化,佛教不僅承擔著中國社會最重要的思想價值、道德教化和秩序穩定功能,同時它還承擔著慈善公益、文化傳承、社會教育、社交聚會、精神充實、生死安頓、人格養成、環境保護和養生保健等一系列的社會功能。在這一系列的功能中,許多功能是作為中國社會健康發展和中國人健康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佛教文化,或佛教文化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正能量,中國社會就不再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社會,中國人的生活也必然被異化,甚至失去其健康的特性。可見,中國佛教的現代化,就是要明確佛教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事業中的核心地位,或核心地位之一,承擔起中國文化屹立於當代世界文化之林的特殊角色,為中國文化事業的振興和發展肩負歷史的使命,為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和獨立文化品格的養成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佛教事業發展的現代化

當代中國佛教事業發展的現代化,就是要使佛教的發展走出傳統信仰佛教、山林佛教、個人佛教的狀態,發展成為真正全面展現信仰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的信仰佛教、文化佛教、社區佛教、社團佛教、社會佛教。佛教事業發展的現代化,就是要適應當今社會對佛教事業發展的要求,不僅注重發展佛教信仰事業滿足佛教信眾的需求,還要注重發展佛教社會事業,滿足社會大眾對佛教文化服務的需求。要改變佛教寺院僅僅作為求神拜佛場所的狀態,使其成為真正佛教文化的教育、傳播、學習、體驗、實踐中心,成為中國社會宗教文化服務中心,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三)佛教管理的現代化

任何社會事業要獲得成功,管理是關鍵,一種事業只有有了科學有效的管理,它才能興旺發達。佛教事業也是如此。但在今天的中國,包括寺院在內的大多數的佛教組織,在管理上都還處於傳統的落後狀態,這是完全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要求的,也是阻礙中國佛教事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代中國佛教管理的現代化,就是要根據當代社會管理科學化和效率化的要求,根據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佛教協會、寺院、佛學院等各種佛教組織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教產制度、人事制度、組織機構制度、決策制度、領導制度、監督制度、財務制度等各種管理制度,尤其是要注意決策、執行和監督三個方面制衡體制的完善。只有佛教管理現代化、科學化了,中國佛教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良好發展。

(四)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現代化

任何事業的發展都要由人來推動,人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但當前中國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還停留在傳統而且狹小的領域,完全不能適應當代社會需要,更難以從教育和人才上承擔起振興中國文化的重任。當代中國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現代化,就是要按照當代中國社會對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事業發展的要求,運用現代教育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建立起完善的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大量培養高素質的各類佛教人才,同時藉助現代技術手段,向社會各界人士傳播和普及佛教文化,推動佛教文化事業的社會發展。

三、人間佛教對推動佛教現代化的引領示範作用

中國佛教要現代化是毫無疑問的,但如何才能現代化呢?毫無疑問,星雲大師幾十年人間佛教的發展,其實就是中國佛教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當今中國佛教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而沿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方向和道路走下去,中國佛教的現代化也就有了希望。事實上,星雲大師在其人間佛教的建設和實踐中,早就提出了佛教的前途在現代化,並具體闡釋了佛教現代化的五個基本方面,即:弘法布教現代化、文教資訊現代化、事業經濟現代化、組織行政現代化和會議禮儀現代化。*1而在〈人間佛教的藍圖〉一文中,星雲大師更是從倫理觀(居家之道)、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慈悲觀(結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死之道)、知識觀(進修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政治觀(參政之道)、國際觀(包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二十個方面,詳細闡述了人間佛教現代化的具體內容。*2正是星雲大師幾十年致力於佛教現代化的人間佛教,才有了人間佛教今天輝煌的成就。

事實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已經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現代化的成功範本,借鑑其成功的經驗,沿著其道路前進,中國佛教就有望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毫無疑問,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推動中國佛教的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這種作用在以下的四個方面都有所體現。

(一)對佛教文化社會功能定位認識的提高澄清作用

佛教在當今中國社會到底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對此,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事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答案。一九六七年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3的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建章立制,將佛教推向現代化歷程。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並創辦十餘所美術館和博物館、二十餘所圖書館、數家出版社、十餘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根據佛光山的宗旨,星雲大師明確指出,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定位,就是在社會中弘揚佛教文化、教育培養人才、推動慈善公益、道德教化人心。這一宗旨顯示佛光山佛教事業基於佛教信仰,而又超越佛教信仰的多方面社會文化功能定位。

人間佛教的這一社會功能定位,正是當代中國佛教應該確立的新的社會文化功能定位。從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實踐可以看出,佛光山已經不僅僅是信仰事業,更是文化事業;不僅僅是滿足佛教徒的需要,更是滿足社會大眾的文化需要。今天的佛光山也不僅僅是台灣的一個佛教道場,更是台灣的文化象徵和台灣社會的文化體現,其對台灣乃至對整個中華文化圈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意義。這對中國大陸佛教走出寺院信仰佛教,走向社會文化佛教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對佛教組織管理體制的規範完善作用

當今中國的大多數佛教組織,在管理上都還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佛教管理的現代化,就是要改變這種局面,按照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經營管理。在這一點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進行了許多有益而成功的探索,值得中國大陸佛教組織在管理上加以借鑑和推廣。比如:1.建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和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將世界各地的各種佛光山佛教事業實行統一管理、指導和運作,這就有利於佛光山文化品牌的確立和資源的整合,也有利於佛教事業整體的發展和管理運作。中國佛教當前的寺院各自為政的發展模式必須改變,需要借鑑佛光山模式,建立一個能有效整合資源,統一規劃,共同推進的體制和機制。2.在佛光山寺廟和其他組織中,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包括人事、財務、決策、組織、領導、監督等制度,以保證事業的正常有序運作。總之,佛光山是個注重制度的教團,舉凡人事獎懲、升等調職、財務會計、出家受戒、道場建築,乃至僧團清規及僧眾進修、福利辦法,皆訂有周密的制度。包括重要職事在內的退休,和正常更替制度在內的各種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正是今天中國佛教各種組織所急需建立的。

(三)對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推動提升作用

佛教事業要發展壯大,人才是關鍵,星雲大師在其人間佛教事業創立和發展過程中,始終將教育和人才培養放在首位。星雲大師從最初的文理補習班、幼稚園、佛教文化服務處,到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事業,不僅在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具有學校教育功能的道場,並創辦上百所的大中小學、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叢林學院,其目的和宗旨都是人才培養和佛教教育。正是星雲大師對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視,及努力推動建立具有現代水準的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才有了今天佛光山輝煌的佛教事業。

反觀今天中國大陸的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不僅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至今還是一種傳統的封閉的信仰教育模式,其人才培養不僅數量少,而且綜合素質也不高,更沒有多樣化的高素質佛教事業專業人才的系統培養。可以說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落後,已經成為阻礙中國佛教事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要使今天的中國佛教得到良好的發展,就必須在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上,借鑑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做法,不僅將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同時還必須使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走上現代化的道路,按照現代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規律和要求,建立符合現代教育科學的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全方位提升和改進佛教教育和人才培養體制,大規模推進佛教人才培養,以為佛教事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援。

(四)對佛教事業發展的拓展示範作用

佛教要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顯然不僅僅是滿足信眾的信仰生活需要,還必須展示其多方面的文化功能。在這一點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至今,佛光山佛教事業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建立了兩百餘所道場,為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提供佛教信仰服務;同時,還建立了一系列包括文化傳播、教育學術、慈善公益、養老保健、喪葬祭祀等各種社會服務事業。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不僅強調為信眾提供純正的信仰服務,而且致力於造福社會的多方面文化服務事業的推動,全面展示佛教多方面的社會文化功能,使佛教從全方位的事業發展上,由傳統走上了現代之路。

在這一點上,中國佛教的大多數組織還停留在傳統信仰事業的狹小空間,甚至不少寺院在信仰服務的提供上還摻雜商業化、功利化因素,嚴重影響佛教的健康發展。至於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等社會事業,中國大陸的絕大多數佛教寺院基本上沒有開展,這就嚴重影響了佛教的當代發展和社會認同。其實,當代中國佛教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就是順應宗教社會功能全面展示的現代趨勢,大力發展佛教社會事業,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則為大陸佛教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榜樣。未來大陸佛教組織應該借鑑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經驗,在發展信仰事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文化教育、慈善公益、衛生保健、養生養老、喪葬祭祀等各種社會事業,為社會大眾提供多方面的文化服務,以提升佛教的社會地位和文化影響力。

(刊於《二○一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下)

【註解】

*1星雲大師:〈佛教的前途在哪裡〉,《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頁七三一─七三八。

*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藍圖〉,《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頁三二一─四六○。

*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頁二九。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