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01 三好四給/汪元仁

童年時期,常看到祖母閉著眼睛專注念阿彌陀佛,這個溫馨意象,對我影響很大。

我出生於東西六塘河流環繞的淮北平原,因對教職有興趣,所以進入省立淮陰師範學校就讀。一九四九年政治局勢極其混亂,學校當局對許多突發的狀況尚無應變計畫,在最亂的時代只有兩種選擇「走」與「留」。很明顯的,走的是少數,留下來的是多數;走是冒險的,前途未卜而多艱,走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與決心。

我們十幾個決心要走的同學,在宋月升老師的堅毅領導下,向校長和同學們揮淚告別,勇往直前踏上了流亡之路。在兵荒馬亂的道路上,我們背負著沉重行李,在走一步算一步的情況下,捨大道而走江南農村的小路。雖然春風拂面,綠草如茵、景色如畫,卻也無心欣賞;沿途餐風宿露,披星戴月、疲勞困頓。在上海我們決定投筆從戎。撫今思昔,我肯定當年的抉擇是正確的,在無望中絕處逢生。登上大江輪船啟航前往台灣,我悲從中來,想到苦難的雙親無人侍奉,遠離了這塊土地,何年何月才能重返。

從大陸到台灣,是我人生一個重大的分水嶺;數十年後,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皈依了佛門。我曾書寫回憶錄,付梓出書,承蒙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拙著撰寫序文,益增光采。

大師在序文寫道:「汪居士元仁與我蘇北同鄉,因而結緣認識,交往既久相知益深,他為人誠篤謙和自律謹嚴,來台後長期在海軍服務……由軍職轉任內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局長之後,一貫以身作則廉正不苟,在他任局長九年中,局中職員近千餘人,奉公盡職,從未發生違紀犯法之事,且便民利民年年獲獎。……退休離職之日,全局職工列隊送別離情依依,有因而淚下者,其得人心處,於此可見一斑。他學佛之後,領導如來分會參與佛法活動,傾誠向道深具心得,任佛光會檀講師,曾獲頒佛光山金像獎。」

學佛對我來說影響深遠,讓我在工作中懂得學習圓融之道。一九八六年我從海軍總部中將軍職外調到入出境管理局,據說當時境管局的同仁議論說,來的中將這個官,僚氣一定很重。我到任了之後,一有空就到辦公室、服務台,到處去跟同仁聊天談話,沒多久大家馬上改觀,都沒把我當長官,而是把我當親切的家長。

我從移民署長(入出境管理局長)退休後曾即興寫詩一首:「退休以後不忮求,皈依三寶沒煩愁,青山碧水常遊憩,洗滌塵囂樂悠悠。」將要退休的前三個月,我決定要皈依佛門,並向我崇拜的師父星雲大師表達心願。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我和如來分會會員在佛光山皈依三寶,由大師親自主持,我法名「普覺」,我內人法名「普明」。大師在典禮後特別對我說,從現在起是你第二生命的開始,誠然如果把整個人生里程來劃分,皈依前是一個階段,皈依後又是另一個階段,是另一個人生的境界。於是我潛心禪修佛學,研讀大師講詞,參與佛法活動、充實佛學知識、端正理念心性、塑造正知正見,更進一步去推己及人。

感謝會友陳必享居士送了我多冊佛學叢書,退休時如來分會劉會長蓬春代表全體會員又送我全部佛學大辭典,心中真是歡喜,這些好友太了解我的心意,之後又蒙大師推薦任佛光會檀講師,核頒極高榮譽的「金佛獎」,使我在退休之前就已踏上佛光之路,做一個快樂的佛光人。

我於一九九二年九月成立如來分會,即邀請大師到移民署開示,大師講演提示「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念舊惡」、「不變隨緣」,這四句話以及「三好」、「四給」的觀念影響我最深。大師親自主持如來分會成立大會,大師說如來就是佛。我在移民署,每天廣播對員工講話半小時,重點都是根據大師的著作。例如有一天廣播詞是這樣的「兩位副局長、各位主管、全體同仁大家早,今天早晨利用時間和各位談談星雲大師所說『離開痛苦煩惱的方法……』。」我在居住的一樓電梯旁掛上「星雲大師嘉言錄」跟大樓住戶們分享,也已二十幾年。

大師不但是一位宗教家、慈善家、藝術家,更是教育家,我們有幸遇逢了一代偉人,大師每年新春〈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我都畫上重點眉批,加以保存。二○一六年《人間福報》刊登大師的一筆字,我都細讀並剪貼成冊,要做為傳家寶傳給我四個孩子。(前內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局長、佛光會如來分會督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