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08 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時間: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地點:佛光大學光雲館
記錄:滿義法師
對象: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全體師生一百餘人
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宗教融和」,祈以宗教的力量實現「世界和平」。二○○三年六月二十日應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全體師生之請,於該校光雲館暢談「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大師首先表示:「自古以來,有人類便離開不了宗教。宗教的重要,在於能領導生命的大方向,能將生命之流的過去、現在、未來銜接,所以人人都應該有宗教信仰,有信仰才有規範與目標。」
談到宗教之間未來如何發展?大師認為彼此應該建立「同體共生」的關係。大師說:現在科學發達,交通咫尺天涯,乃至電話、電視、電腦網際網路的發明,使得人際之間的關係真是天涯若比鄰。但是世間的智慧有利有弊,科學發達雖然帶給人類許多富樂,但相對的也造成人際疏離,甚至製造許多交通事故、電腦犯罪等問題。可以說,科學帶給人類福利,但也引生許多弊端,所以單純的發展科技,並不究竟。
大師進一步談到,比科學發明更重要、更偉大的事,就是現在人類的思想要相互交流、相互關懷;唯有人類彼此互相來往、互相聯誼、互相了解、互相幫助,世界才會和平、人民才能安樂。因此,「世界大同」不是關閉的,而是「同體共生」,彼此要互相尊重、互相來往,大家才能共存共榮。
大師舉喻說,人體的眼睛、眉毛、耳朵、鼻子、舌頭等五官,要相互共生,才能共存;絕不能說耳朵不是我,就讓你聾了;眼睛不是我,就讓你瞎了;鼻子不是我,就不讓你呼吸……這是不行的!五官同是我身上的一塊肉,宇宙也是一樣,與我都是息息相關,所以儘管世界上的民族、國家、宗教再怎麼多,彼此都應該建立「同體共生」的關係。
大師語重心長地表示,假如美國又再一次發生像九一一的事件,至少屆時旅行又再受到限制、航空飛機又不能飛、進出海關也很困難……總之最終受害的是全世界的人們,因為現在是地球村的時代,大家都有密切的關係,既然有關係,就應該讓彼此的關係保持良好、和善,大家才能歡喜融和的共同存在。
大師對宗教之間抱持崇高的理想與寄望,希望宗教之間要「同中存異、異中求同」的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大師認為「同體共生」的理念雖然一時難以普遍被理解,不過人類總要努力,因為實踐理想,未來的世界才會更美好。
大師獨到的見解與崇高的宗教情懷,令全體與會師生深受感動,不但當下有茅塞頓開之感,並且咸認這是一堂超越宗教之外的人生大課題,值得深思與品味。以下是當天的問題座談紀錄。
一、世界上的宗教很多,有的人信仰天主教,有的人信仰基督教,或是佛教、一貫道,甚至一般的民間信仰等。請問大師,人一定要信仰宗教嗎?
答:人是宗教的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有宗教。宗教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過去在東西方國家的憲法裡都明文規定「信教自由」,你想信仰什麼宗教,可以自由選擇;如果你不願意信教,共產黨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可以說都已經說得非常明白。
至於說人一定要信仰宗教嗎?站在我是一個宗教人士的立場,毋庸置疑的,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因為有信仰,人生才有目標,心中才有主。早期人類的宗教信仰,是出於對自身和大自然中不可解的現象和力量,所產生的畏懼和尊崇的心理;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對生命、真理信仰的崇拜,未來必是真理信仰時代的來臨。所以,社會愈發達,民智愈開化,人們就愈需要信仰宗教。
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離開水而生活;宗教如藝術,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美感。因此,儘管有很多人平時不信仰宗教,但是一遇到急難的時候,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便是「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可見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在西方國家裡,他們認為沒有信仰是很可怕的事,如果你沒有宗教信仰,別人就不跟你做朋友;在日本,你沒有宗教信仰,女士也不願意嫁給你,他覺得你沒有信仰,就無法給人安全感。
信仰是道路,信仰是紀律,信仰是秩序;宗教代表真理、代表真善美。但是若說有宗教信仰的人就全都是好人?這也未必!人,總是賢愚不等。只是有個宗教信仰,就有目標,就有一種規範的力量,在自我的心中就有一個主。很多平時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中國人,很奇怪,當災難來臨的時候,遇到颱風、地震來的時候,他應該趕快稱念「上帝、上帝」才是,不過因為他是中國人,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一到了危險的時候,還是很自然的就喃喃自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他稱念阿彌陀佛、祈求觀音菩薩,這就是習性。
文學家司馬中原先生說,儘管中國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不過每一個人的身心裡,都流著佛教的血液。因為幾千年來,從祖父、祖母流傳下來,只要有了疾病的時候,或是面臨苦難的時刻,都找佛教。有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先生,到了人生的最後,也是找廣欽老和尚皈依。他表示,總要找個去處吧!平常又沒有信仰基督教,既不能上天堂,那麼要到哪裡去呢?就到極樂淨土去吧!
人到了苦難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要找一個宗教為依歸,所以我們常說,宗教是苦難的救星。問題是,有的人平時不覺得宗教的重要,都是「臨時抱佛腳」;但是不管怎麼樣,到了某一個時候,尤其是要緊的那麼一刻,人和宗教的關係就如同人和飲食、金錢、男女一樣,彼此是分不開的,很自然的就有這種密切的關係。
話又說回來,一般人因為把信仰建立在「有求」之上,所以使得中國人的宗教情操逐漸墮落。舉例說,佛光山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有一個別分院,原本是王永慶先生的機要秘書所有。他住了幾年後不想再住,由於房子必須分期付款,想賣也賣不出去,於是他說,算了,乾脆就送給佛光山西來寺吧。我們想到當地也有很多華人,就決定接受下來。剛開始時,派了一位法師去管理,兩年後他只度了一家信徒。我說這樣不行,就改派另一個會講廣東話的徒眾,才去了半年,就度了五千家的香港信徒。他跟我報告說,每次法會都是幾百人參加,連警察都來取締。我問他怎麼有這個功力?他說:「香港人和台灣人不一樣,台灣人到了國外,先問:『哪裡可以賺錢?』香港人每到一個地方,先問:『哪裡可以拜拜?』」香港人把拜拜看得比賺錢重要,他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遠比外在的物質世界還要重要。
另外,我們到泰國的金三角、熱水塘去弘法救濟,當地有一些來自雲南、貴州等地,因抗戰期間跟隨共產黨打仗的第三軍、第五軍的軍人。我們到那裡弘法,他們虔誠地對我們說:「師父,我們寧可沒有飯吃,但不能沒有信仰!因為信仰是二十四小時,隱隱約約,即使在夢中,我也要有信仰。」
一個人一生一世,吃飽了還有餓的時候,餓了再吃就好。什麼困難都有法子解決,生活就算苦一點,也都還好;但是沒有宗教信仰,內心就會覺得苦悶、無助。
當時我聽了他們的那些話,心裡就有一個強烈的感覺,當民族需要宗教的時候,宗教就很重要。所以現在舉世發展各種宗教,不管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甚至一貫道,這是人民的自然需要。有的人即使沒有信仰,這也只是一時的,是信仰的時候還沒有到;一旦因緣成熟,人必定還是離開不了宗教信仰,這是不容置疑的。
二、延續上一題所說,目前世界上的宗教已經夠多了,最近又有許多的「新興宗教」,宗教到底是多一點好呢?還是少一點比較好?大師您認為世界上的宗教當中,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好呢?
答:世界上哪一個宗教最好?「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這是自然的心態,哪一個人會說自己的宗教不好?但是哪一個宗教最好,也不是自己說好就好。信仰宗教,基本上所謂信仰「真理」,「真理」是要經過評鑑,真理是有條件的。在佛教裡講到真理的條件有四:
(一)普遍性:例如「花開,必然會謝」,這個道理不管你在佛光大學講,或是到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山大學去講,大家都能認同,這就是具有普遍性。
(二)必然性:必然性是指不能更改的,是必然如此的道理,例如一加一等於二,你就不能說等於三。
(三)平等性:平等性就是男人說了有理,女人說了也有理;中國人說了有理,美國人說了也有理,它是普遍通於各種人等,不能因為這個人權力大,他說了就有理;同樣的話,別人無權無勢,說了就無理,這就不合乎平等性。
(四)永恆性:一個道理,過去講、現在講、未來講,都能讓人信服,他是放諸四海而皆準,是亙古而長新,是永遠不會更易的道理,這就是有永恆性。
譬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古人如是,現在、未來的人也無法跳脫這個生死的定律,這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任何人都不能推翻這句話,因為這是真理。
生死是必然的定律,不管你在台灣頭,或到台灣尾,生了就有死;你是中國人,即使在外國出生,最後也必定會死。古今中外,無論是男人、女人、貧富貴賤,一旦出生就會有死。所以,真理一定要經得起驗證,要由大家來評定。
至於說很多的宗教當中,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好?我在澳洲曾經遇到一位國會議員菲利普‧羅達(Philip Ruddock),他跟我共同主持一項儀式時問我:「世界上哪一個宗教最好?哪一位宗教大師最偉大?」我說:「你歡喜的就是最好、就是最偉大。」
「歡喜」很重要!佛陀降誕世間,目的就是為了「示教利喜」。不但信仰宗教是為了歡喜,甚至人到世間上來也是為了歡喜。我歡喜土地公,你歡喜城隍爺,他歡喜媽祖、耶穌、觀世音、釋迦牟尼佛,你歡喜哪一個,哪一個就是最好的,你對於他所講的每一句話,也一定都會「對、對、對」地加以肯定。如果你不喜歡,怎麼會相信他呢?你當然喜歡你所歡喜的,只要你喜歡的就是最好,只要你相信的就是最好。
所以,世間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所信仰的人,就是神、就是佛;我不信仰他,他就是魔、就是鬼。不過從善惡好壞的角度來看,究竟是佛、是魔?當然還是會有一個標準。
甚至我也曾經說過,在世界上的各種宗教當中,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雖然彼此信仰的對象有別,但是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的各種神祇等,其實都是信者自己心中所規劃出來的「本尊」,名稱雖有不同,意義卻是一樣。
由於各人心中各有本尊,所以不管耶穌、穆罕默德、孔子、上帝、關公,認定就好,不要互相排斥,也不要以自己心中的本尊去要求別人,宗教之間應該要融和,大家和平共存,才不會失去宗教追求真善美的本質。
至於現在的新興宗教那麼多,到底宗教是多一點比較好?還是少一點比較好?太少了,如同我們所穿的衣服,如果只有一個顏色,太單調了;有色彩變化一下,就會比較美麗。但是如果色彩太多,花花綠綠,就太複雜了,所以宗教太多,也不必然就好。
宗教太多,所產生的問題就和黨派太多一樣,造成民眾的分裂。你是天主教,他是基督教,我是回教或是本土宗教、佛教……這種種的分別,要想統合起來很難,如果能夠給予有限制的平衡,還是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新興的宗教太多,好不好?這不是站在宗教好不好的立場來探討,而是應該站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來說。宗教不是個人的,應該是眾人的,所以不能因為一個人喜歡就成立一個宗教。再說,宗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產生,它要有時間、歷史。基本上,對於新興的宗教,我認為應該先從成立團體開始,有組織、有專職人員辦一些活動,慢慢醞釀成型,讓大家認識、接受後,大概經過一個世紀、二個世紀,自然形成宗教,我認為這樣比較好,而不是一下子想成立就成立。像現在的「法輪功」,其實可以定位為「體育協會」,而不必當成宗教來處理。
宗教太多,首先就會出現分裂的問題,以基督教來說,單國璽樞機主教告訴我,基督教有五千多個教派。光是一個基督教就有五千多個教派,你說怎麼能團結合作呢?因為「派」太多了,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事,力量就分散了!
從宗教的歷史來看,每個宗教都有不少的教派,有的以「人」為派,有的以「教義」主張分派,這都很麻煩,無法團結合作。就是佛教,也有各種宗派,像大乘、小乘、空宗、有宗,它是以教義為主,這還容易溝通。現在社會倡導民主,每一個人都可以去作教主,但是宗教太多,對當代社會、國家、民族究竟有利、無利,這個問題倒是值得各宗教領袖來研究。
基本上我不排斥新興宗教的產生。例如,在幾十年前一貫道向政府申請登記,但是政府皆不同意。當時他們想藉佛教幫忙,但是佛教人士都反對,認為它是外道,怎麼可以稱為宗教?我說,沒有關係,一貫道其實也已流傳很久了,只要它有教主、教義、教史、教徒,不要跟佛教混雜在一起,不要念佛教的經書、穿佛教的衣服、拜佛教的佛祖就可以了,否則它就不要稱為「一貫道」,乾脆就叫佛教好了!
我們不是不贊成其他宗教的成立,只是既然成了一個宗教,必定有和其他宗教不同的教義、儀規和內容;就如同文學當中的散文、小說、詩歌,一定也有各自不同的內容。所以,宗教其實是可以多一點,但是還是須要規範。如同雨水很好,可以滋潤萬物,但是天天下雨,就會氾濫成災;和風讓人清涼,但狂風就會把大樹吹倒。所以,對於新興宗教,能夠加以有限度的節制,還是有其必要。
三、基督教常批評佛教拜觀音菩薩、拜佛祖,是拜偶像的宗教,大師您認為人有偶像的觀念到底好不好呢?
答:佛教一向被基督教譏評為拜偶像,其實拜偶像不光是佛教徒。每個人天生下來就有偶像的概念,例如:父母就是子女的偶像;讀書求學,聖賢就是我們的偶像;我們崇拜一些偉大的人物,這些偉大人物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偶像!
人要有偶像的觀念,有偶像才能見賢思齊;如果沒有偶像觀念,則沒有學習、效法的對象,就如同沒有地標,前面的路不知道怎麼走。
其實,即使基督教本身也不能說他們不拜偶像。比方「十字架」,你叫他們教堂裡不要豎立十字架,他會說「不行」。這十字架不就是偶像嗎?天主教的耶穌、聖母瑪麗亞也是偶像啊!
偶像觀念,人皆有之。例如有人把你父母的照片撕下來,放在地下用腳去踩,你一定會上前給他一拳,質問他:「為什麼侮辱我的父母?」「咦?那只是一張紙、一個偶像,計較什麼?」他會說:「不行啊!他是我的爸爸、我的媽媽。」因為他具有一個代表性,有了另外的象徵意義。所以佛祖、觀世音,不管是木刻的、紙畫的、銅鐵雕塑的,在我心中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過去有人到佛光山參訪,走到大佛城,看到阿彌陀佛的像都是用水泥做的,便批評佛光山是「水泥文化」。其實,我們在佛光山幾十年,並沒有看到水泥,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佛祖;怎麼你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只看到水泥,而沒有看到佛祖?這也太可惜了,真是枉費草鞋錢。所以,人要建立心中的價值;世間的事物無所謂貴賤,但是心目中的價值會有貴賤。因此,凡事不要只從相上去看,而要看他在我心中所顯現的價值,那才重要。
我常舉例,同樣一塊布,做成鞋子就穿在腳上,做成帽子就戴在頭上;如果有人反將鞋子頂在頭上,一定覺得很髒,這也是偶像的觀念。甚至一塊布,做成國旗,就有人願意為它犧牲生命,因為它代表的不再是一塊布,甚至不只是國旗,而是一個國家民族。這絕不是崇拜偶像,而是因為心中的價值不一樣了。好比一張紙、一塊木材,雕成佛像,它就是佛像;雕成桌子,它就是桌子,即使你把它拿來當柴火燒,它的價值還是不一樣。
唐朝的丹霞天然禪師,有一天在一座佛寺裡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紛,丹霞即將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來烤火,寺中糾察師一見,大聲怒斥道:「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取暖?」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子!」丹霞禪師從容不迫地回答。
「胡說!木刻的佛像哪有舍利子?」糾察師仍是大聲斥責。
「既然是木頭,沒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來烤火!」丹霞禪師從容地去取佛像投入火中。
這意謂什麼?糾察師所認識的佛像,只是木刻的;而「丹霞燒佛」欲取舍利,他所認識的佛像才是有靈性的。在丹霞禪師的心目中,佛陀的法身遍於整個宇宙世界,那尊佛像早已超越了形質。宇宙真理才是佛陀法身的整個表徵!此與禪宗的「魔來魔斬,佛來佛斬」,雖然看似謗佛,實際上是讚佛,他們所看到的不是表相上的佛像,而是佛的法身。
所以,對於一些人常引用《金剛經》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來指責佛教徒不應該執著一尊佛像。對此我也引用一個譬喻:「一個人要渡河,不能沒有船;一旦過了河,當然不需要把船揹著走。」
「不著相」是指果位上,是菩薩悟道的境界,是要在得度以後才說的;沒有得度之前,這尊佛像是很重要的,就像渡船一樣,沒有它就到不了彼岸。所以不可以用「不著相」來要求因地修行的佛教徒,否則不著相,又何須上教堂,又何須佩戴十字架呢?
還有一則公案。唐朝宣宗皇帝尚未即位時,曾經因為避難而隱居在佛寺叢林裡,擔任鹽官禪師的書記。他對禪門所謂「不立文字」、「不著形象」、「不假外求」那種天真灑脫的禪道,頗為欣賞。
當時該寺的首座為黃檗禪師。有一天,這位天子書記看到黃檗禪師以七尺之軀,五體投地的禮拜佛像,便問道:「首座禪師!你過去一向教誡我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現在你這麼虔誠地禮拜,你究竟所求為何?」
黃檗禪師聽後,立即呵斥道:「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應該要如是求,你懂嗎?」
宣宗聽後不服氣,用譏諷的口吻責問道:「既然如此,那禪師禮拜又有什麼用呢?」
黃檗禪師聽後毫不客氣地用力打了宣宗一個巴掌,這位天子書記愣了一下,便非常不高興地批評道:「還虧你是個修道人,怎麼這樣粗暴呢?」
黃檗禪師又是給他一個耳光,說道:「這是什麼地方,你居然敢在這裡說粗說細!」
宣宗不甘示弱地抗辯道:「你能拜佛、拜法、拜僧,我為什麼不能說粗說細?」
黃檗禪師聽後非常歡喜,笑道:「你說得不錯,我可以拜佛、拜法、拜僧,你也可以說粗說細。」
語言文字雖係工具,不是目標,但就剛才所說,河尚未渡,何能捨船?一旦到達彼岸,自當捨船而去。黃檗禪師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作如是求!」此一句「當作如是求」,實是著力之處。
總之,佛教徒拜佛,這不是盲目地崇拜偶像,而是與佛接心的過程與方便;當他藉著香與佛菩薩來往,「香」就如現代的電話,形式是表達情意的最好方式。因此,關於偶像觀念,對一個不懂得宗教與信仰意義的人,是不值得一談的啊!
四、道教曾經主張「三教一家」,甚至後來又有「五教同源」的言論。請問大師,您對宗教的分合有什麼看法?
答:禪宗有一則公案:有一天,傅大士身著和尚的袈裟,頭戴道士的帽子,腳穿儒家的鞋子去見梁武帝。
武帝見他一身奇異的打扮,問道:「你是和尚嗎?」大士指一指帽子。
武帝又問:「你是道士嘍?」大士指一指鞋子。
武帝再問:「那麼你是方內之士了?」大士又指一指袈裟。
武帝終於不耐的說:「你到底是哪一家之人?」
傅大士於是作詩曰:「道冠儒履佛袈裟,會成三家作一家。」
「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的說法,由來已久。明末四大師之一的蓮池大師,曾在他的《竹窗隨筆》、《竹窗二筆》、《竹窗三筆》裡提到「佛儒相資」、「三教合一」的說法。之後憨山大師又把蓮池大師的「相資論」、「合一論」,進一步推演成儒、釋、道「三教同源論」。
所謂「三教」,釋教即指佛教,為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儒教其實是指孔、孟重倫理、禮治等儒家的教化而言。道教則以貴生為主旨,含括以丹鼎、齋醮、符籙、積善、經戒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儒、道屬於中國本土文化,佛教則傳自印度,因此,三教不論在教義思想或信仰儀禮方面,多有差異。
只是三教歷經時代文化的融會後,修行的立論、濟世的宗旨難免會有相互比附之處。比如:儒說「正心」,釋說「明心」,道說「煉心」;儒以「治世」,釋以「治心」,道以「養性」;儒近「人道」,釋近「佛道」,道近「天道」;儒曰「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佛曰「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道曰「清淨安然,無為而治」等。
如果仔細探本溯源,三教說理的淺深,陳義的歸趣,還是迥然不同。儒教說:「未知生,焉知死。」舉凡有關宇宙來源、神祕現象、生死問題皆置之不理,一切順天由命。道教則以「一氣化三清」的理念,將宇宙的生成與神仙思想結合,並認為天地萬物皆由三清尊神所化,這是唯物思想的體現。佛教則揭櫫「緣起性空」之理,以解答宇宙成、住、壞、空的因緣觀,並以善惡因果、三界輪迴的學說,打破人們對生死的迷惑。
所謂「五教同源」,則是延續「三教一家」之說而來。內容即指「佛教的慈悲,道教的無為,儒教的忠恕,耶教的博愛,回教的清真」。根據馬宗德先生的《台灣民間信仰論集》讀後感說:「五教原為一理所生,雖分門別戶,但皆以勸化人心為主宰,普唱仁風而立基,以正心、修性為悟道之本。從『心』『性』處多下功夫,以蓄養至大至剛的人格,雖然功夫不同,但是化殊而旨同,其理『一』也,即『真理』。」
其實,「五教」泛指世界各大宗教,都是以善為出發點,舉例說,儒家思想可綱維人倫,等於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穌教主張生天,等於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淨無為,任性逍遙,等於佛教的聲聞、緣覺乘思想。各宗教在多元化的人間,均扮演著導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為身教,或為家教,或為含容各門學科的心靈教育。而當代人間佛教的提倡,乃重視當下的淨土,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問題,所謂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業」,屬於菩薩乘的思想,主張「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聲聞、緣覺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業,進而實踐菩薩道的慧業。
以上是將各大宗教匯歸為五乘佛教,皆可引導眾生到達理想世界,其根本究竟乃覺行圓滿的大乘佛道,故曰「五教同源」。
談到宗教分合的問題,從古以來,經常有附佛外道「寄佛偷生」的現象,主要是佛教的發展並不是靠神通、靈異,佛教有組織、有教義,像「因果報應」的道理,便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舉凡世間任何事物,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的定律,所以很容易取得一般大眾的信仰。
然而,有些宗教因為本身教義不太俱全,所以很容易依附到佛教的身上,像剛才講的「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甚至豈是「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的說法而已,現在還有不少的附佛外道,不下幾十種。
這許多的宗教基本上可合可分,有些地方可以合,有些地方必須要分。記得有一次,天主教的羅光主教曾在台北天主教的公署舉辦一次「宗教聯誼會」,大家針對「三教一家」、「五教同源」進行討論。基本上我也是贊成宗教之間要和諧、尊重,彼此要包容、交流,但有時也不能一概而論。
那天,羅光主教擔任主席,我做主講人。當與會人士都講過以後,我問羅光主教:「如果現在把釋迦牟尼佛、耶穌、孔子、穆罕默德、老子,一排供在這個地方,您願意拜嗎?」他說:「我拜不下去!」可見宗教事實上是難以混合在一起的。
如果再問:「既然合不起來,那麼就彼此分裂、鬥爭嗎?」也不見得。凡是一個宗教的成立,必定有它應具備的條件,也就是要有教主、教義、教史,再發展到信徒。
例如一貫道,當初就是苦於沒有自己的教主,教義也是蒐羅、引用各家之說,如果別人不准它用,它就沒有內容可說了。加上他們本身的一些制度、儀禮也還未俱全,所以不容易被人接受。不過,現在他們慢慢有了人才,也做得相當進步。
我的意思是說,教主不能合,耶穌就是耶穌,佛祖就是佛祖;教義也不能合,就好比文學就是文學、科學就是科學、醫學就是醫學,天文、地理,性質也不一樣,根本就不必合!但是教徒可以互相來往,彼此可以做朋友,你信天主教、基督教,我信佛教、道教,我們可以在一起談話做朋友,彼此可以互相來往。
也就是說,你儘管信你的教主,但我不能信,因為那是你的爸爸,不是我的爸爸!我把你的爸爸當成是我的爸爸?這就不倫不類了,所以是行不通的。
因此,各人的爸爸,就歸各人去禮拜,不必一定要「同」,你讓它各自存在,各具特色,不是更好。甚至各家的教義就歸各家去信仰,你要相信、不相信,你要這個、要那個,你要空、要有,你要三論、要唯識……所以教義也不一定要合。
我的主張是「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在「同」的裡面,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目標一致;但是「同」中也有「不同」,各個宗教各有教義,彼此說法也有不同。正如交通,飛機、船筏、火車、汽車,都能當交通工具,但功能性不同;宗教也是一樣,所以佛教有五乘,大小乘、人天乘等,包容性強。
佛教的「五乘共法」,其特色就在於人乘、天乘、出世的聲聞、緣覺乘之間,還有一個「菩薩道」,它把出世與入世調合起來,當然人生就更加圓融了。
過去天台宗、華嚴宗都講究「判教」,現在我對各種宗教的看法,覺得不應該去分誰大、誰小、誰高、誰低,彼此各有所專。就像現在的兒童文學、青年文學、婦女文學,不要分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各有特色。所以,最好就是建立「能分能合」的宗教觀,這才合乎中道。
五、宗教有所謂「正邪」之別,請問大師,「正邪之間」到底要如何分辨?佛教對正信宗教與邪教有什麼樣的定義?
答:平時我們做事講求效率,有益處的事才做,無益之事自然不做。同樣的,有益處的宗教才去信仰,沒有益處的宗教絕對不去信仰。
談到信仰,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了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邪信」。比邪信好一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是至少他沒有走錯路,沒有中毒,將來再選擇一種正確的信仰,還有得救的機會。
另外有一種信得很虔誠、不知分辨而「迷信」的人;迷信比不信又好一點,因為雖然迷信了,但總還有一種信仰。像老公公、老婆婆們,手裡拿著一柱香,虔誠的跪倒在神明面前,口中喃喃有詞,在我們看起來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他們那一片純真的心,是非常可貴的。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已深植在他們的心中,因此即使是迷信也比不信好。當然,比迷信更好的還是「正信」,能夠對佛法生起正確的信仰,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所謂「正信」宗教,「正」是正常、正當、正確;「正」就是對的、好的、善的。例如我們建一棟房子,要強調「正」,棟梁要正,門窗要正;寧可「正而不足」,也不可「斜而有餘」。「正」的重要,由此可見。
信仰宗教,尤其要選擇「正信」的宗教。所謂「正信」的宗教,必須:
(一)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
(二)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
(三)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
(四)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這是說,我們所信仰的對象,必須是歷史上經得起考據證明的,必須是經過舉世共同承認確實存在的,必須是具有高尚品德與聖潔人格的,必須是能夠自度度人、自覺覺人的大善知識,如此才能引導我們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皈依的對象。
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明確記載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誕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他所成立的教團是舉世公認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他的道德是圓滿清淨的,他具足智德、斷德、恩德,是功行圓滿的覺者;他所宣說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義,及因果、業力、緣起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導我們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所以值得信仰。
信仰宗教的層次有種種的不同,就如同學校的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階次的分別。宗教的上等者,以正知正見指導我們的生活,以六度萬行開發我們的佛性;中等者,以教條儀規約束我們的行為;下等者則淪於神通、靈異的外道邪說,使人迷亂心智,產生恐懼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別正邪之道,不可不慎!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的「邪教事件」,如美國的「大衛教派」,自稱上帝,能死後三天復活,造成八十多名的教徒被活活燒死;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以基督自居,要求教徒膜拜他的肖像,花數十萬的日幣買他的洗澡水,謂之「神水」,藉此加強功力,由於麻原的心理扭曲,最後造成五千多人死傷的東京地鐵毒氣事件;台灣的一些神棍則或以放光分身、靈異相片,炫惑民眾;或以消災避祟,巧立名目讓人產生畏懼服從的心理而藉以斂財騙色,也造成一些社會亂象。
所謂「邪教」,就是怪力亂神,甚至假借宗教之名,意圖達到斂財、圖利、騙色、求名等目的。邪教所散播的異端邪說,都是違背正知正見的思想與見解,如撥無因果、談玄說異、賣弄神通、否定輪迴等四顛倒和六種邪見,使得我們光明的本性被障蔽,所以《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正見即八正道、三法印、四聖諦,使我們正見緣起法,了解宇宙萬法生、住、異、滅的實相。
一個人一旦錯信「邪教」,就像吃錯藥,不但病無法治癒,甚至有中毒斃命之虞;又像一個人要到遠方去,結果走錯了方向,永遠也達不到目的地,所以信仰要正信,「正」很重要。
我發覺現在皈依三寶的人很多,不管到哪裡舉辦皈依,都有幾千人報名參加,他們好像在卡位一樣,想要趕快找佛教卡一個位子,表明:「我是正信的。」
其實,在佛教裡還是有很多人「迷信」。只不過迷信也不要緊,迷信只是「我不懂」!因為不懂,我拜媽祖、拜城隍、拜土地公,我信仰民間宗教。雖然我不懂,至少求神拜佛,發心向善、做好事,所以也無傷大雅。
有個笑話,有一位地理勘輿師,一天不小心被倒塌的圍牆壓住,整個人動彈不得,只好大聲對著屋裡的兒子大叫:「趕快來救我啊!」只見兒子慢條斯理的拿出黃曆,對著爸爸說:「爸爸!請您忍耐一點,不要急,讓我查看一下黃曆,看看今天適不適合動土。」
基本上人是很迷信的,例如,過去有人喊:「我們為某某主義犧牲!」「我們為國家犧牲!」下面再問一句:「為什麼要為某某主義犧牲?」「為什麼要為國家犧牲?」國家為什麼要我去犧牲?國家為什麼不保護我呢?有時候是禁不起一問的。但是,人就是要有為國家、為民族、為主義犧牲的這種信仰。
迷信不要緊,怕的就是不信,不信則什麼都沒有。邪信更糟糕,信錯了就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現在台灣的邪教橫行,政府也不管,任憑它們披著「信教自由」的外衣、打著這樣的旗幟,到處散播邪說歪理,這是很可怕的。所以今後佛教要「驅邪顯正」,正派最好,凡是具有教育性,能引導人向上、向善、向美、向解脫的目標邁進的,就是最好的信仰。
其實認真說來,佛教徒也很辛苦,一面要行正,一面還要驅邪;就如一個修行人,一面修行,一面要和煩惱魔軍戰鬥。你看,多少貪、瞋、痴等煩惱統御了我們的心,多少我慢、嫉妒在我們心裡蠢蠢欲動。做人不但很辛苦,而且很可憐,一不小心就會被煩惱擾亂、打敗,所以要修行,要行八正道、六波羅蜜、四攝法,要訓練很多的正規軍,才能壓制許多猖狂橫行的魔軍。
可以說,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爭,心裡充滿矛盾、衝突,常常在天人交戰、正邪交戰。所以人要學會轉,心中要會轉,不要執著,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認為「我已經信了」、「我已經改不了」、「我已經認定了」,這是不行的,人要順從真理,真理才是人生的道路。
六、佛教經典常常提到「外道」,外道是什麼意思?佛教對友寺、異教、外道,乃至「附佛外道」,到底是如何分別?
答:「外道」不是罵人的話,也不是標榜自己,排斥別人;外道是表示「我的道之外」的其他宗教。因為佛教乃心內求法,佛陀在各經論中,都說佛法只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國禪門也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可見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談法論教,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視為「外道」。
在佛陀千百萬弟子中,大多數是從外道轉投佛陀座下,如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將涅槃時,最後皈依三寶的須跋陀羅也是外道。其實,揆諸佛教歷史,初信外道的人,更容易進入佛教之門,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諦之後,就堅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證悟佛道之前精通科學的「五明」及哲學的「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學。
關於外道的種類,在佛教的經論中所舉甚多,有九十六種、九十五種外道的說法,但一般都以「六師外道」為代表,即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舍梨子、刪闍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師。另外,在《摩訶止觀》裡提到有三種外道: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學佛法成外道。
佛教崇尚和平與融洽,對於其他宗教一向採尊重的態度。不過現在有些宗教,以佛陀為教主,教義中也揉和了佛教色彩,卻別立其名,這就好比認他父為己父,當然會引起爭議;更有些宗教打著佛教的旗幟,卻另立邪說,自封尊號,「未得謂得」,無異「以盲引盲」,信者非但不能見到真理,反而誤入萬劫不復之地,豈不枉哉!
所以,原本「外道」只是一種說法,並無貶抑之意。外,指外人、外賓,從外面來的,也沒什麼不好。不過後來慢慢有了「附佛外道」,也就是依附到佛教裡、託佛教的名維生,這就不太正派了。因為如果你是正派宗教,為什麼不獨立呢?
什麼是外道?有的人自稱「活佛」,怎麼不是外道?因為人怎麼能稱活佛?佛是別人稱的,豈能自稱?自己稱「佛」,就是「未證謂證」,就是大妄語,就是貪求名聞利養,這就是外道。
另外,也有所謂的「真佛」,可見有假的成分,不假,何必強調真。還有許多人都是為了自己的貪心私欲,想在宗教裡擁有群眾,因此藉機哄抬自己,這就容易產生許多外道了。
在佛教裡也有外道,例如有的人講經說法和佛教的教理相違背,就是「內外道」。內外道包括附佛法外道、學佛法成外道等,如小乘之犢子部、大乘之方廣道人等,僅習得佛法之一見,即起執著不知精進,未識佛法之中道真髓,亦無法證得涅槃解脫。甚至有的人連「佛」都想要推翻,如提婆達多以神通惑眾,教唆阿闍世王弒父篡位,乃至提出頗多不合正道的主張,還對佛陀說:「你應該退位了,我來。」他就是大外道。
人很奇怪,也很迷信。我用一句台灣話形容:「有人講,就有人信。」無論是壞的或好的,你講我就信。
所以,對於這許多外道,基本上要靠社會的法律來規範。雖然說宗教是神聖的,不可以用世俗的法律來管理,不過因為這是世間,一些不正派的人,在俗世中行走,與俗世的人接觸,接受世人的供養,有的甚至以不正當的手段詐欺、騙人,還有神棍藉機斂財,像這許多問題,政府也沒有過問。政府問的只是打擊政黨的宗教,因為邪信、迷信會讓人民無知,政治人物就比較容易統治,但如此,反而讓迷信、邪信的宗教氾濫。
宗教應當同中存異,異中求同。
就如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就是推動拜拜,提倡神權的宗教;他讓群眾把錢花在拜神明上面,就沒有精神力氣來造反。用迷信來統治台灣,這是當時日本人的手段。
過去台灣的政府也是一樣,台灣的青年學子哪裡敢選讀政治系、哲學系、心理學系?政府不准人民有思想,怕引起反動,所以人民要信仰正當的宗教,他不准,因為正信宗教會讓人有思想、有懷疑。
尤其佛教,佛教主張從理性入門,從信心入門,從懷疑也可以進門。禪門主張「提起疑情」,要你疑惑,「為什麼?為什麼?」不斷地參究下去,所以佛教是智信的宗教。
俗語說:「寧在大廟裡睡覺,不在小廟裡辦道。」寧可在正教裡游走,也不在邪教裡作領導。甚至寧可以不懂,但是不能邪信。
另外,關於佛教對異教的看法,所謂異教,是表示跟我的信仰不同,例如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天理教、軒轅教、統一教等。我認為不管任何宗教,只要迎合人心,適合大眾,就有人信仰;宗教彼此間應互相尊重而非反對,在弘揚佛法的前提下,對異教要有包容心,甚至必要時給予輔導、感化、攝受,而非排斥、對立。
至於談到「友寺」,就是友好之寺。我認為世間上,人都可以有朋友,寺院間也有同宗同派的師門關係。只是交朋友有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朋友還是要有所選擇。
過去叢林裡稱直系道場為「派下」、「下院」,在日本稱「本山」、「末寺」,是指分支出去的寺院;法系道場是指結過「法」的,並以宗派宗風為依止,繼承此法統。又「法系」是經由傳法而來,沒有經過正式接法的人則不能傳法。
有人說,佛光山的門風很高,別人不容易親近。其實在佛光山創建後不久,經常有許多神明要到佛光山拜佛,佛光山殿堂的香燈師認為神轎搖搖擺擺、敲敲打打,太不威儀,不許他們進入大殿。我說:「人都可以進來拜佛,為什麼神不可以進來?」所以有一段時期,到佛光山拜佛的神明很多。
現在,佛光山雖然是倡導「八宗兼弘」的道場,但有時一些藏傳、南傳,或是一些新興宗教想跟佛光山來往互動,有時候徒眾也會有「對不起!我不了解你」之慮。人同此心,不過我想只要彼此多交流,問題自然會改善。
七、佛教對於密教裡的「活佛」、「灌頂」,或者是「當生成就」、「即身成佛」這樣的儀式以及主張,有什麼看法?
答:宗教裡騙人的法術很多,我自己是一個出家人,看到宗教裡有好多異想天開的邪術、異術、騙術等,深感無奈。例如現在有些人自稱是密教的「活佛」,可以替信徒「灌頂」,或是透過「持咒」,就能「當生成就」、「即身成佛」。
其實,學佛沒有捷徑,修行沒有特效藥;凡事「一步一腳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世間上的人想要求得一個大學畢業,尚且需要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你想要成佛做祖、杜絕煩惱,哪裡能經由上師加持、誦咒,就能即身成佛、當生成就?這未免太討巧了吧!
所以,我對現在一般人把信仰建立在貪求上,覺得很不可思議。例如,有的人拿一包餅乾,帶幾個蘋果,到神明前面拜拜,「神明啊!請你賜給我平安、帶給我發財。」幾塊餅乾、幾個蘋果,就要求神明帶給你平安、幸福,這不是擺明了賄賂神明嗎?
基督教過去講「祈禱」,近來也有人在研究祈禱的影響力。在《阿含經》裡有個譬喻,說明石頭是應該沉到水裡面去,如果你祈求「神明啊!神明啊!讓石頭浮起來吧」,這是白費力氣;相反的,油是浮在水面上的,你也祈求「神明啊!神明啊!讓油沉下去吧」,這也不合因緣果報,所以祈求也不一定有用。
當然,有時祈求還是有力量的,但也要配合因緣條件。你說你的手痛,問我有什麼藥可以治療?我為你擦藥,再為你祈福,希望你趕快消腫,快點痊癒,這可能有用,因為它合於因緣果報。因此對於現代人講「信佛」,佛要你信他做什麼?「學佛」,佛也不要你學他;「求佛」,佛有什麼讓我們求的?「拜佛」,佛也不一定要你拜。總之你先要知道:佛要我們做什麼?「行佛」!大家要重視「行」字,你不播種,哪裡有收成?你不行佛,怎麼能成佛?
所以,我們倡導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行佛的慈悲,具有佛的智慧,跟佛一樣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乃至廣行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具備「無我」的風度、寬宏大量等。能夠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如此信佛、學佛,才能有所受用!
再回到剛才談到「即身成佛」的問題,沒錯,佛教也不是沒有「頓超法門」之說,如《摩訶止觀》有云:「利根者,圓教下一生頓超十地。」《宗鏡錄》說:「一念成佛。」《景德傳燈錄》說:「若悟道,現前身便解脫。」《楞嚴經》則說:「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如同世間上的學校,有的人才剛入大學,因為成績優異,就直接跳級升到研究所。但這畢竟不容易,縱使有,也不值得一談。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的事,都要「一步一腳印」。念佛的人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人以為當生可以成就;果真如此,佛教何以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甚至光是一個信心就要修一大阿僧祇劫呢?
當然,佛門對時空的看法,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有時候從一粒沙就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雖是一剎那,其實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但這是從理上說的,所謂「理上有頓悟,事上要漸修」,所以事、理要分清楚。
再說,修淨土法門的人雖然可以「帶業往生」,但是帶業往生只是靠近淨土;就如考試,考取不一定就是畢業。所以,密宗雖然有其次第嚴謹的修持法門,但仍必須以顯教為基礎,如果忽略顯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頂咒法,或迷信雙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將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偏離佛陀教法的本懷。唯有顯密佛教共同發揚,才能為全世界人類的福祉帶來貢獻。
八、以整個佛教來講,全世界有南傳佛教、北傳佛教、藏傳佛教,乃至現在日本的佛教也有自己的形態。請問大師,佛教未來應該走哪一條路線來統一世界的佛教比較好?
答:宗教的意義,旨在宣揚教義,教人明理,導人向善。因此,世界上的宗教都希望傳教,莫不認為自己的教最好,哪一個人信了我的教就比較安全。甚至為了顯示自己的宗教很大、很有力量,因此都喊出「國際化」的口號。其實,佛教早已是國際化的宗教,不是等到今天才要國際化,歐美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有了他們所信仰的佛教。而現在的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甚至中國的佛教,在各個國家經過當地風俗、習慣、文化、氣候、土地等種種不同的環境塑造下,也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內容。例如,過去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都是抱著佛教的原典在研究;近半個世紀,大陸則以中國秦漢隋唐的哲學思想,以及社會主義來評論佛教;台灣不少學者則以現代科學來對佛教做比較研究。
甚至天主教的丁松筠神父曾經跟我說:「如果大師您生長在西方,一定是個出色的神父;如果我出生在東方,也一定是個和尚。」信仰往往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而影響。這些現象本來就無可厚非,因為宗教到了某一個地方,為了求得生存,為了要在當地落地生根,必然會有一些配合的措施與政策,這是自然的發展。
至於談到未來的佛教應該要走哪一條路線好?如果要佛教走南傳的路線,南傳的佛教以供養為主,只要僧人住到這個地方來,信徒就要供養,所以南傳佛教建立了供養的制度,僧侶外出托缽,家家戶戶都會主動拿出東西來供養,這已經成為他們的風俗習慣。
但是這種供養制度在中國可行嗎?不能!如果僧人走到信仰基督教的人家門口,他不但不給你供養,還可能把你打出來,因為中國的宗教很複雜,所以不能走泰國南傳的路線。
你說走藏傳的路線,藏傳的佛教因為地處荒涼偏遠的西藏,人民生活在冰天雪地裡,養成堅忍的精神。他們外在的物質很缺乏,只有往內心世界去追尋,所以他們的精神世界很豐富,信心也很強。但是,中國人到了西藏去,三餐生活都覺得困難,還談什麼宗教信仰?因此並不容易。
再說,藏傳的密教太過重視供養,現在密教能在全世界發展,都是華人的貢獻;沒有華人,藏傳佛教很難在世界生存。不過,華人也很歡喜好奇,總覺得我跟活佛在一起、我替活佛揹一個包包、我是活佛的侍者,就覺得是自己一個很大的安慰,很容易自我陶醉。
基本上,西藏因為過去受英語的教育,他們的英文程度,以及對佛教義理的鑽研,的確有很深的造詣,像格西就等於我們的博士學位。但是不可諱言的,專研佛學的人確實不少;到處招搖撞騙的,也不是沒有,只是一般信徒分不清楚。若說要走藏傳佛教的路線,也是行不通。
那麼,走日本佛教的路線吧!日本佛教雖然在歷史上經過了多少王朝、多少磨難,但現在日本佛教各大宗派,都凝聚了很深的勢力。現在日本和尚,尤其在明治維新的時候,他們可以跟在家人一樣,有宗教的福利,也有社會的自由,他們可以穿在家的衣服,可以當首相,像過去鳩三一郎就是個和尚;京都市、東京市的市長,也都曾經由和尚擔任,和尚具有精神的感召力,廟大,信徒也多。
不過,現在日本的政治已慢慢步上軌道,並不怕宗教亂政。像現在的創價學會、公民黨,過去被批評為附佛外道,但是現在他們的勢力很大。日本的新興宗教比台灣多,例如立正佼成會、靈友會等,所發揮的力量更大。日本人對宗教也是一種狂熱,日本人曾批評台灣人沒有宗教情操,不忠於宗教。他們的教性很強,我們常常看到日本人,身上掛一個袋子,上面都有一個記號,這個記號就表示我是這個宗派,當他看到你的袋子跟我不一樣,連話都不跟你講,他們對宗派就是如此的劃分界線,彼此涇渭分明。
現在日本的佛教,基本上寺廟已經不成為寺廟,而是成了祖師的宗廟。他們不再是信仰佛教,而是信仰祖師。有一次,我在日本的一個寺廟裡參觀,看到大佛殿裡怎麼把一個祖師的相掛得那麼大,卻把佛像做得那麼小?他們說,這不是比大小,等於我們在頸項上都會掛一個佛像當護身符!我們的祖師很大,而佛像只是我們的一個護身符,所以佛像不需要很大。
日本佛教從佛祖的佛教變成了祖師的佛教,基本上已經走了樣,所以日本佛教的各個教派,並不是由佛來統一。日本的和尚在日本很有地位,甚至日本的女性要嫁人,他選擇嫁給教授、嫁給醫生、嫁給和尚,為什麼?因為和尚有廟,和尚有財富,嫁給和尚,馬上就可以當幼稚園的園長,就可以當百貨公司的老闆娘,就可以跟上流社會接觸,像皇家的東本願寺、西本願寺,都是由王公大臣出家當和尚。
現在如果要中國的佛教走日本的路線,事實上也不行,因為基本上中國的佛教是靠戒律在維持形象。比丘、比丘尼不可以結婚,這一條日本人都認同,一般在家信徒之所以向出家人禮拜,就是覺得你們跟我們不一樣,你們沒有結婚,我們是有家庭的,不如你們。
所以,今後的中國佛教要走什麼路線?應該走「人間佛教」的路線!人間佛教就是:在家眾有在家眾的護教空間,出家眾有出家眾弘法的崇高地位,僧與信、出家和在家,如人之雙臂、如鳥之雙翼、如車之兩輪。所以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我創建的僧團以佛光山為主,教團以佛光會為主。但是未來的歷史不是某一個人說的,也不是某一個人做得了的,這要看後來的佛教僧信大眾有沒有這種理念,有沒有這種大菩薩、大發心的人,才能有所建樹,把這種宗風、規模建立起來。這不是用強迫,或用政治力量可以達成,這是信仰,是要經過時間和歷史慢慢形成的。我祝願佛光山的僧團與教團,未來在人間佛教的發展上,能真正帶給人間和平與福祉,帶給人類幸福和安樂,這一切還有待我們繼續努力!
九、一般人容易把民間信仰當成是佛教或道教,因此「佛道不分」。請問大師,民間信仰到底是佛教還是道教?乃至神鬼的觀念算不算也是宗教信仰呢?
答:民間信仰到底是佛教?還是道教?主要是看他們自己,他要認為自己是佛教,就是佛教;他要說自己是道教,就是道教。
其實,現在的民間信仰,說穿了是「寄佛而生」。例如,過去一般的台灣人,你問他:「你們是信什麼教?」沒有人會說他是信道教,都說是信佛教。實際上他拜的是媽祖、城隍,嚴格說來並不是佛教徒,但是佛教也沒有把他們排斥在外,硬說他不是佛教徒。不過他們也很肯定佛教,佛教建廟,他們樂意出錢;你是出家人,他們也歡喜供養;佛教的事業,他們也發心參與,所以佛教也沒有放棄這許多民間信仰的信徒大眾。
不過,到了現在百家爭鳴、萬花齊放的階段,民間宗教這塊大餅也不只是佛教能吃,有的道教徒也站出來說:這是我們的道教。其實台灣沒有道教,因為沒有道士,哪裡會有道教徒呢?不過近幾年有一些神廟的廟公,他們也說:「我們是道教。」其實,宗教須要提高水準,神職人員要有神職人員的風範。你看天主教的大主教站出來,那種氣派;反觀神道教,哪一個廟公走出來有這種氣度?
所以我一直鼓勵道教要辦道學院,要成立道教會,要成立道教教團,要培養人才,我們也很歡喜有道教出來和佛教良性競爭。不過恐怕不容易,必須要有好的人才,幸好道教是民間信仰,比較容易發展。
道教的行天宮,它的力量比佛祖還大,拜拜的人更多,因為基本上求神比較容易,行佛比較困難。信徒到神明面前禮拜,求福報、求平安、求升學、求婚姻等等,神明有沒有給他什麼答案?沒有。不過他心裡覺得我求過了,我已經擁有這個,至少他會得到一時的安慰。
佛教現在面臨的危機,一方面是人才很少,再方面是保守的力量很強,愚昧的人士很多,真正有知識、有理念、有思想之高層次的信徒也少。許多信徒並不是看你的專業,或是你有知識,乃至你是一個大法師他就來拜你,反而看你穿得破破爛爛,一付苦行僧的樣子,他就相信你。
所以,把佛教的信仰建築在這種無能、無知、無用的上面,這是很讓人憂心掛念的現象。如何把佛教的層次提升,把信徒的信仰昇華,把佛法義理加以深入研究,尤其要提倡為教殉道、為教犧牲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祈求神明庇佑,那是低級的信仰,果能建立這種觀念,則佛教的前途才有希望。
現在佛光會一直鼓勵信徒要跟天主教、基督教徒一樣,能為教會奉獻。因為基本上,以我幾十年來對佛教出家人的認識,他們需要錢,但不貪汙;平時雖然接受信徒的布施,但也只是想到要在這裡建個大雄寶殿,要在哪裡建個藏經樓、建個寶塔,他不會拿回家用,因為他沒有妻子、兒女。即使偶爾拿一些回去孝敬爸爸媽媽,也只是當成行善救濟,多少給一點也不要緊!所以出家人在財務上,雖說還是難免有不肖分子,但多數的人還是很有因果觀念。
再來,談到神鬼觀念算不算也是一種宗教信仰?甚至信神到底是民間的宗教?還是佛教?或是道教?現在就看佛教的本意如何?如果能把他們轉化成為佛教徒,這一轉是很重要的!
基本上,佛教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人的宗教。我們提倡人間佛教,並不是不承認神,也不是否認鬼的存在,只是各有各的世界。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過去基督教也曾批評佛教:「你們是人,不是神。」神是什麼?神是無形、無相的,似有似無;神是神話的、神奇的、神怪的、神通的。我們一般說,正者謂之神,下一級的就是鬼。神有正神、邪神之分,鬼也有好鬼、壞鬼之別。基本上,神和鬼跟人的世界不一樣,人間的邪人比神鬼更可怕。此話怎麼說?我們常說黑道、幫派不好,幫派是不好,不過有些朝代,到了求神、求官都求不到的時候,他只有求黑道幫忙。黑道人士胸口一拍:「沒有關係,有老子在,我來。」他有那種義氣,現在有些做官的人,連義氣都沒有了,把你的錢貪了就不睬你了,不是比黑道還不如嗎?
鬼有鬼的世界,神有神的世界,跟人沒有關係。就如虎豹很兇,但牠在山林裡;鯊魚、鱷魚很兇,但牠在海洋裡。所以真正的神鬼,跟人之間河水不犯井水,可是人間的邪人很可怕,我們常見許多人用些不正當的各種技倆,專門詐財騙色,害人不淺。乃至許多的菸鬼、賭鬼、酒鬼,不都是鬼嗎?可以說,邪人就是鬼。不過人也很矛盾,你說鬼不好嗎?酒鬼、賭鬼當然不好,但是你看,太太罵先生:「你這個死鬼!」小孩子很可愛:「小鬼,來。」把自己親愛的人當成鬼,可見鬼也很可愛。
其實,佛教講「一心十法界」,就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等十種。鬼在心中,佛也在心中,甚至我們的心忽而在天堂,一下子又到地獄去;一天在天堂、地獄裡,不知來去多少回。所以,信仰就是規劃自己,讓自己有力量,讓我們容易到達佛的世界,而不會落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受苦,這才是信仰的最終目的。
一○、世界上有許多戰亂都與宗教有關,例如有人說「美伊戰爭」實際上是「宗教之戰」,一般來講,宗教都是和善的,為什麼宗教也好戰呢?
答:宗教人士基本上有一個性格──排他性,你不同我,我就不和你來往。例如,回教徒從小就被訓練出強烈的衛教性格,提倡戰鬥力量,對於不同的宗教不是共存,而是毀滅。他們所信奉的《可蘭經》規定「聖戰」是回教徒應盡的義務,鼓勵信徒為阿拉而戰,相信為聖戰而死者,靈魂可以升天,反對回教者,阿拉必將懲罰。他們最初目的雖是為護教或反對異教徒迫害,但後來演變為回教軍事制度,乃至為鞏固政權鎮壓異己、擴大疆土、反抗外敵入侵等行動,皆稱為聖戰。
歷史上有名的「十字軍東征」,就是回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宗教戰爭,彼此為了聖地──耶路撒冷,而於一○九五年開始,到一二七○年,前後發動八次戰爭,最後於一二九一年回教徒攻破十字軍所占領的最後一個城市,終於結束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是典型的宗教戰爭,乃至最近的「美伊戰爭」,也是耶回之戰。因為彼此信仰不同,基督教和回教一千多年來都在打仗,都在戰爭。名義上,都不敢說是宗教,而用國家名義,實際上就是民族戰爭,就是宗教戰爭。
由於宗教信仰不同而演變成民族戰爭,這很可怕。就以美國攻打伊拉克來說,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因為九一一事件,恐怖分子賓拉登藏在阿富汗,於是發兵攻打阿富汗,伊拉克支援阿富汗,轉而攻打伊拉克。
事實上,這是一場宗教戰爭,但名義上是打擊恐怖分子。然而誰是恐怖分子?你說恐怖分子駕駛飛機,把美國一百多層的雙子星大樓衝倒了,死了很多人。難道美國用飛機、航空母艦、大砲,公然地攻打伊拉克,就不是恐怖分子嗎?
甚至像當初大陸上的土匪打家劫舍,把人吊起來燒、烤,逼迫你拿出錢來,那不就是恐怖分子?到了台灣,貪官汙吏搞得人傾家蕩產,還有作奸犯科的歹徒綁票勒索,不也都是恐怖分子?二二八白色恐怖,一般平民百姓平凡過日子,但是主事者說抓就抓,因為遭別人檢舉為匪諜,不但坐牢,甚至槍斃,那不恐怖嗎?現在舉世公然發動戰爭,當然就更恐怖了。
有人問:世間有沒有和平的一天?看來世界是很難有和平的一天,除非佛教普及,大家實踐佛教的「無我」、「慈悲」,才能使世界趨向和平。因為除了佛教以外,世界上的戰爭皆與宗教有連帶關係。
宗教為什麼會互爭?其實就如政治人物,為了實現理想,當別人與我的目標、理念不同,尤其彼此利益衝突時,自然就會有政爭,這就是「我執」作祟。
宗教徒之間,雖然有的人「我執」已除,但「法執」未遣,就如佛教的阿羅漢,雖已證果,我執不再,但是那份對真理的執著仍然存在;因為執著,沒有包容性,所以爭執不斷,甚至不得不發動戰爭。
其實,宗教最大的意義,就是追求解脫;執著存在,如何解脫?所以宗教要有包容性。佛教的包容性最強,在佛教裡,不管藥師佛、彌陀佛、彌勒佛,都是「佛佛道同」,甚至關公、媽祖,在佛教裡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佛教容許異己的存在,在佛教二千多年的歷史裡,從未有過戰爭或衝突。佛教把儒家當成人乘的佛教,把基督教看成天乘的佛教,把道教的出世無為當成是聲聞、緣覺乘的佛教,彼此都是圓融無礙,互相尊重包容。
其實宗教本來就是大家的,佛教不是一神教,但佛教講真理是一個,所謂「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每一個人信仰的對象,都是自己心中衍化出來的,實際上只是程度、內涵上的差異,站在信仰的立場來講,他們應有共同性。
因此,我現在倡導一個人可以信仰兩個宗教,就像過去一般民間信仰的人,多數也都是同時信仰媽祖與觀音。在佛教來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謂「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不過信仰還是單純為好,也不能信得太複雜,好比研究文學,可以涉獵歷史;研究科學,也可以深入宗教,但不能複雜,否則就是「過猶不及」了。
宗教在世界上一向是最和平、最受人尊重,但是和平也不能沒有力量。例如過去羅馬教廷提倡世界和平,蘇聯的史達林就問:「你身為歐洲的教皇,有多少軍隊?」你要提倡和平,就要有力量;沒有力量,有什麼資格談和平?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雖也主張修行要降魔,但降魔非指跟別人戰爭,而是跟自己的煩惱戰爭,修行就是要能降伏其心,用慈悲忍耐來莊嚴自己。但是如果碰到必須加以制裁的惡魔,有時也要殺一儆百,這也是佛教的降魔精神。
邪惡的力量應被制伏,正義應加以維護,若姑息養奸,不加以制裁,則世界永無安寧。現在我們宗教要和平,我們沒有力量;我們唯一的力量就是因果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但是這個力量需要時間,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總之,戰爭是殘忍的,也是不得已的;戰爭的發生,是人類智慧的失敗。戰爭最後當以和平為歸宿,這才是積極的慈悲。
一一、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有所求,請問大師,信仰、祈禱,這就是宗教的生活嗎?
答:人在世間上生存,首先要有物質生活。因為每個人每天都要穿衣吃飯,要有房子住;物質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當物質生活滿足了以後,就需要有精神生活。所謂精神生活,例如:讀書、旅遊、品茗、下棋、蒔花、運動、爬山、談情說愛等。當精神生活也能享有以後,還是覺得不夠,這時就需要追求藝術的生活。所謂藝術生活,諸如音樂、繪畫、雕刻、建築等,所以寺院、教堂都以「形相」之美,以及「音聲」讚頌來淨化人心。
當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藝術生活都擁有以後,還是感到不滿足,這時就需要有宗教信仰的生活。
講到信仰的生活,過去一般的佛教徒「信佛」,信了以後就「求佛」,求佛要「拜佛」、「學佛」,我認為這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行佛」。我們信仰宗教,不能像兒童一般,天天跟爸爸、媽媽要巧克力、要冰棒;真正的宗教信仰,是犧牲奉獻,是為眾生服務,所以我覺得「行」佛之慈悲,「行」佛之智慧,「行」佛之普度眾生,這才是信仰的真義。
至於「祈禱」是不是就是宗教生活?祈禱是宗教的修持儀式之一。世界上的各個宗教都有它專屬的宗教儀禮,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齋戒、天主教的望彌撒等,唯有「祈禱」是一切宗教所遵行。
一般的祈禱多以求福袪禍為目的,將信仰的對象視為「有求必應」的萬能之神,人們相信用膜拜、獻祭、讚頌等,能夠得到神的恩惠和賜與。然而佛教的祈禱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儀禮,而是建立在「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的基礎上,藉由祈禱的橋梁,與佛、菩薩親近往來,令人知過遷善,學習聖賢的願行。
所以,佛教的祈禱實際上含有「祈願祝禱」的另一層深刻意義,信徒透過和佛、菩薩的感應道交,與聖賢往來親近的宗教儀式,令人心生慚愧,改往修來,立下濟世的宏願。祈禱對佛教徒來講,是神聖純潔的宗教禮儀,是日常生活的密行修持。
談到宗教生活,全世界所有正派的宗教,對物質生活都講究節制,所以對物質生活都是求其樸素、求其簡單,對於精神生活則講究解脫、安然、自在、擴大。佛教在追求精神生活更昇華的方面,有另外一些方法,例如參禪、入定、念佛、輕安、歡喜、懺悔、淨化、放下等,這種精神上的昇華,就如同是枷鎖的解脫。
解脫,是學佛最終的目的,所以我們鼓勵信徒要從「名聞利養」中解脫出來、從「人我是非」中解脫出來、從「情愛執著」中解脫出來、從「無明煩惱」中解脫出來、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
至於如何才能求得解脫,就是要過宗教的生活。宗教生活就是把修行生活化,例如每天早上起來念一篇「祈願文」,大概四分鐘,念得慢的話可能十分鐘。你不念也不要緊,每天晨起,不要忙著下床,可以在床上打坐一下,集中精神、統一意志,人生的境界會不一樣。如果不會打坐,也可以念佛,依自己的時間規劃,可長可短。
上班之後,中午如果沒有時間午睡,也可以盤腿打坐,效果比睡覺還好。晚上可以看一些佛書或是宗教的報章、雜誌,如《人間福報》、《普門學報》等等。臨睡前再做個晚課,也可以播放錄音帶,聽梵唄,躺在床上當作催眠曲來聽,聽到想睡就關起來,也能有助於安然入睡。
此外,在經濟生活方面,可以規劃一個月所賺的薪水當中,多少錢留給父母子女家用,多少錢儲蓄起來做為疾病醫療,或是旅行參訪之用。另外每月至少有十分之一,用來做善事、供養、布施等宗教用途。
我覺得,修行倒不一定要到佛前去拜願、誦經、念佛,能夠當然很好;重要的是,平時要懂得反省、慚愧、知苦惱、發道心,從服務奉獻中,忘記自我,擴大生命。如《金剛經》說:胎、卵、濕、化,皆入無餘涅槃,而無一眾生可度;從利濟眾生中,發揮生命的價值,才是最大的修行!
總之,信仰宗教不是靠迷信的膜拜、裝飾的念珠或盲目的奉獻來建立,而是由深入義理經藏,從中覺悟出生命的真理,進而由理論而實踐,由自我而大眾,由煩惱而清淨,由生死而生活。能夠以宗教生活來充實心靈的內涵,繼而站在人道的立場去關懷一切眾生,必定能讓人性的光輝發出耀眼的色彩。
一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宗教師(神職人員)的職責就是宣揚教義,傳布真理。對於負有教化社會、導人向善之責的宗教師,請問大師,他們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答:一個宗教的形成與發展,除了要有德行圓滿、於史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義之外,弘傳教義者,也就是宗教師的培養,更是不可或缺。若無人才弘化,即使教義再好,也不能普及。
宗教師,一般稱為傳教士,意謂「負有使命的人」。所謂使命,即在於宣揚教義,傳布真理,其功能猶如老師一般,負有教化社會、導人向善之責。
身負弘法教化之責的宗教師,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條件?首先他對自己的信仰要堅定,要有度眾的悲切之心,以及學識的充實、應世的方便、道德的增長、威儀的涵養、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尤其要有「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使命感,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優秀而稱職的宗教師。
此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群體大眾中,更是宗教家的本色。所以從事宗教事業者,必須要有「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觀念,才能無愧於自己的身分。
我將宗教師應具備的條件,規劃成八條,姑且把它稱為「八正道」,就是:至誠的信仰、犧牲的精神、正當的道德、豐富的常識、樂說的性格、慈悲的胸懷、共生的性格、宗教的體證。不要說別人,就拿我來說,你們來評鑑我,看我合格不合格?(大眾:合格)
其實合格不合格,不是口頭說了就算,我們看西方國家,他們十分尊重專門機構,連美容業都設有政府認可的學院;在台灣,社會上的老師,乃至醫生、律師等,也都必須由師範學院、醫學院、法律系畢業,經政府考核通過,取得合法資格者始能從事。但是政府對於身負萬千信徒教化之責的宗教師,一直沒有嚴格的資格認定;如此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任何人都可打著宗教的招牌,到處建寺、傳教,勢將產生層出不窮的異端邪說。
因此,我曾經建議政府,對於宗教團體的管理人或主持人,應該經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機構畢業;甚至宗教團體的負責人與主要成員,也應該有該宗教的教育單位或教會組織所頒發的資格證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借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實。
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則應該正式承認佛學院、神學院、基督書院等宗教研修機構的地位,使其能正常發展,並可公開招生,以培育出優秀的宗教師,進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對宗教法及教育法均應有明確的制定,以昇華宗教信仰的層次。
再者,過去政府一直鼓勵宗教從事社會慈善救濟,其實宗教的價值在於淨化人心,寺院有功於公益者,不僅只是捐款而已;政府一般只獎勵捐資慈善的團體,下焉者,會使宗教淪為紅十字會一般的慈善機構,不能發揮宗教淨化社會人心的功能;更有甚者,不肖者可藉受獎之匾額做為斂財工具。因此我曾建議對於文教有功者,應該納入獎勵對象。
宗教與社會、人生,都有密切的關係。根據普度大學醫學社會長肯尼斯‧費拉所主持的一項研究顯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其身體要來得健康,因為宗教大都勸人禁菸、禁酒,力促生活節制,故能減少情緒緊張或家庭糾紛,這些都有益於身心健康。
另外有一項報導更指出「宗教人口明顯增加,有助於社會祥和」。宗教對於社會的關懷、人權的維護、民眾的福祉等工作,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宗教師除了資格的認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見解、高尚的道德修養、廣博的學識才能、無私的悲心願力等,都是宗教師應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