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0 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時間:二○○三年八月七日

          下午一點三十分至三點三十分

地點:三峽金光明寺

記錄:滿義法師

對象:中華佛光協會幹部、會員五百多人

人在世間生活,少不了衣食住行等資生物用,此中沒有一項可以離開經濟;所謂「一錢逼死英雄漢」,可見金錢對人的重要。人類從蠻荒時代就懂得以物易物,後來走出蠻荒,經過畜牧、農業、工業,乃至到了現在的資訊、科技時代,無一不與經濟有關。可以說,人類的生活運作,其實就是一部經濟史。

經濟強盛,必定帶動國力;經濟蕭條,人民出國都會遭人歧視。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乃至政治清明、外交順利、軍事強盛、教育提升,都會帶來國家的強盛壯大,所以每一個國家不只是個人生存要向「錢」看,國家的發展也莫不向「錢」看齊。因而國際間有所謂「經濟高峰會議」、「世界聯合貿易組織」、「國際關貿協定」等,無非都是希望共謀經濟發展、穩定國計民生,讓舉世人類都能安定生活。

佛教也非常重視經濟,主張發展淨財、善財,甚至推廣開來還有智慧財。佛教對財富的看法,非常重視均富、共有、施他、利濟。佛陀當初實施僧侶托缽乞食制度,主要是因為他對財富的觀念,主張「裕財於信眾」,讓僧侶藉托缽時,信徒布施飲食,僧侶施予教化,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佛教重視有形的財富,也重視無形的財富;重視外在的財富,也重視內心的財富;重視現在的財富,也重視未來的財富。佛教把財富從前世到今生、來世,看成是一體連貫的;財富不能只看一時,要看各種因緣關係,所以人在開發自己的財富之餘,更要創造全民的財富;唯有本著「同體共生」的觀念,共創一個均富的社會,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定生活。甚至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國與國之間更要本著互惠的精神,彼此互助合作,唯有互助才能共謀人類的福祉,共創世界的和平。

以上是星雲大師於二○○三年八月七日,在三峽金光明寺與佛光協會幹部、會員舉行「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時,所提出的一些觀點。以下就是當天的座談紀實。

一、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厚實的經濟做後盾,國家的各項建設就難以開展。請問大師,如何發展國家的經濟?如何創造全民的財富?

答:談到經濟,其實人類的生活運作,總括說來就是一部經濟史。舉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項可以離開經濟。甚至從上古時代,蠻荒未化,人類就懂得以物易物;後來走出蠻荒,經過畜牧、農業、工業,乃至到了現在的資訊科技時代,無一不與經濟有關。

經濟是一門「經世濟民」的學問,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厚實經濟,富國裕民,則慈悲道德也難以獲得重視,因此春秋時代管仲說:「倉廩實,知榮辱。」唯有經濟繁榮,才能建設「富而好禮」的社會。

經濟既是民生的命脈之所繫,一個國家要厚植國力,就是要發展經濟,經濟充裕,國防自然有力量,教育自然會提升,社會生產力自然增加,人民生活自然富裕。但是如何才能發展經濟呢?過去台灣曾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曾有過睥睨世界的經濟奇蹟,這就不免讓人想起數十年前,台灣曾經推行過「克難運動」,一時風起雲湧,紛紛響應,整個社會充滿了克難、儉樸的風氣。當初的克難運動,對數十年後的台灣經濟起飛,也不是沒有因緣。

只是近十餘年來,台灣不只在經濟上,乃至社會、政治環境都有驚人的改變,原來質樸的農業社會被繁忙、競爭的工商業社會所取代,現在更是進入科技的網路資訊時代,人人為了追求高所得、高利潤、高享受,或鑽營法律漏洞,或偷工減料,或官商勾結,或非法走私,或販賣軍火、毒品等。社會風氣敗壞,治安更是亮起了紅燈,殺人搶劫、綁票勒贖、縱火詐騙等事件無日無之。

另外,台灣的政治體制由戒嚴轉趨多元化,大家尚未承受民主之利,卻已受到自由放任之害。不僅舊有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念,乃至社會秩序相繼鬆弛或解體,對國家認同更是出現危機,這些其實都比經濟風暴更令人憂心。

談到這裡,其實一個國家的盛衰,民族的興亡,往往有所謂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教育問題、政治問題……但是總歸一句,就是「人」的問題,如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人心不善,自私自利,世界就永無寧日。所以目前大家急需努力的是,國家的政治要清明、制度要健全,在位的官員要勤政愛民,清廉而不貪汙;社會的士農工商要講信修睦,童叟無欺,人民要勤勞節儉,養成愛書讀書的習慣,並且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全民都是「三好」的實踐者,共同建立一個通財好義、富而好禮的社會,讓國民有所謂「真善美」的生活,如此社會一片祥和、安樂,每個人內心一片寧靜、自在,這才是國家發展經濟雄厚而有力的資源。

也就是說,國家的富強,「國」與「民」是分不開的,國不強,民不樂。是故未來朝野之間要有共識,不僅經濟要富有,尤其人民要安樂,思想要自由,文化要保存,教育要提升,環保要做好,政治要民主,人權要重視,對國家的建設計畫要用心,甚至各項預算要

合理,例如軍備武器的施設是國家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國防儘管要做,但國防與教育的預算如果比例過於懸殊,也非國家之福,所以要多多參考專家的意見,多方傾聽民意,一切以民意為依歸。相對的,社會大眾則要從建設性上努力,而非破壞性的傷害,例如:教育界要教好學生,傳播界要作正面報導,工商界要改良品質,增加生產,大眾對社會上有成就的人才要保護珍惜,因其成就是屬於全民的,不要輕易摧毀。

談到人才,一個國家的經濟資源,除了石油、礦產、海洋、林木等自然資源之外,人才最重要,有人才才能發展科技、工業、管理、生產,才能與時俱進,甚至更能超越當代。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先進國家莫不大力發展教育,以教育培養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能留住人才,讓人才能為國家所用,所以政府必須提高利民的建設,發展各種工程,提供人才發展的環境與條件。

在佛經中提到,一個良好的政府,治國之道首須導民以正,不但要注重民生經濟,以種種方法提倡生產,使人民豐衣足食,生活不虞匱乏,除此還應注意下列六點:

(一)尊重法治:政府應該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一切以法為首,並且努力守護正法不壞。

(二)優禮賢仕:政府應該尊敬德慧兼備的學者、專家、沙門等,並且常向他們諮詢國家大事,宜行則行,宜捨則捨。

(三)照顧弱勢團體:政府應該矜卹孤寡,照顧貧困無依的眾生。

(四)敦厚民風:政府應該以十善來治理國家,讓社會道德趨於純善。

(五)提倡融和交流:政府應該放寬心胸,悲智雙運,接應四方。

(六)施行民主政治:政府應以議會制度,推行民主法治來決定全民的利益。

另一方面,人民依附國家而生存,所以要與國家和合在一起,有力量者幫助生產,有技能者提升科技建設,有智慧者建言國是,有財力者善盡義務,每個人在自己崗位上盡忠職守,以報答國家覆護之恩。如此上下一心,同心同力,才能創造富強安樂的國家。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舉世都在關心經濟復甦的問題,然而社會的經濟繁榮、工業進步,有時並不一定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快樂。現在社會上有太多「富有的窮人」,因為生活上沒有滿足感,心靈上沒有資源寶藏,所以大家其實應該重新評估經濟的價值。經濟並非只有金錢財物,舉凡健康、平安、和諧、智慧、慈悲、信仰,都是財富,因此希望全民不要只重視金錢世界,要注重精神愉快、心靈富有;要追求內心的安樂和幸福感,同時以勤奮、信義、道德、慈悲來提升個人的財富,繼而本著「同體共生」的觀念,發揮普世的價值,建設共有的胸懷,創造一個祥和、均富的社會,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

總之,世間一切都有變數,台灣未來是要成為全球讚歎的珍珠,還是人人唾棄的垃圾,就看我們「一念之間」的抉擇。我們要的是和諧、安定,就要保有經濟發展的成果,不可破壞各方面的成長,全民應該繼續勤奮努力,重視社會秩序,淨化大眾貪心,尤其對環境保護應投下巨資,在種族和諧方面要以愛心消除怨恨,唯有在和平尊敬中,才能為我們的後代子孫建設一塊人間淨土,這也才是全民真正共有的財富。

二、剛才說,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經濟史,人生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金錢、財富的運用。請問大師,當居家發生經濟困難,或是公司的財務一時周轉不靈,乃至農業遭受自然災害,甚至工商企業遇到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時,該怎麼辦?

答:佛經講:「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上凡事都離不開「因果」關係。居家的經濟發生困難,或是公司經營不善,周轉不靈,這是結果,應該找出原因。為什麼別人都有辦法在社會上順利發展,唯獨我的財務發生困難?是我工作不夠勤勞嗎?是我沒有儲蓄應急嗎?是我計畫不周詳嗎?是我評估錯誤嗎?還是我沒有開源節流、不懂感恩惜福、缺少行善結緣呢?或者是我交友不慎嗎?是我貪心過度嗎?……總之必有一個原因使我的經濟發生困難,因此要找出貧窮的原因,如《三世因果經》說:「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能找出今生貧窮的原因,然後加以改進,為時不晚。

其實中國民間也有一句諺言說「一枝草一點露」,意思是說「天無絕人之路」,一個人只要肯勤勞奮鬥,公司經營不善,倒閉了,只要你勤勞,擺個地攤,做個小本生意,甚至從事資源回收,也能維持基本的生存所需。即使經商失敗了,只要改善自己營運的方法,重新再來,所謂「暴灰還有再發熱的時候」,一個人還怕會完全沒有辦法嗎?最怕的是自己的貪欲無限,跟人計較、比較,過去貧窮的果還沒有解決,又再增加新的障礙,例如失業的人如果貪求高薪,往往更加沒有機會,自然難以東山再起。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這麼一則故事:有個老年人在公路旁開了一家小吃店,當時正逢經濟不景氣的年頭。老人家眼力不十分好,耳朵又近乎全聾,但是他的運氣很好。說他運氣好,是因為眼力不行,所以不能看報讀書;耳朵又重聽,也難得和朋友們聊天,因此對外界的情況,他都不甚了解。因為他並不曉得經濟不景氣有多嚴重,照常幹得很起勁。

他把小店的門面漆得漂漂亮亮,在路邊豎起宣傳的招牌,讓人老遠可以聞香下馬,他店裡預備的貨色物美價廉,口味道地,常常吸引許多人不由自主的停下來在他那兒吃點東西。

老人家工作十分勤奮,賺了錢把兒子送進大學去讀書。兒子在學校中選了經濟學的課程,他對於整個美國經濟的情形之糟瞭如指掌。

那年過耶誕節,兒子回家度假,看到店中業務仍然很興旺,就對父親說:「爸爸,這地方有點兒不對勁,你不應該有這麼好的生意呀,瞧您的客人絡繹不絕,彷彿外面並沒有經濟不景氣這回事一樣。」於是他把經濟蕭條的前因後果費力的解說了一遍,並且說全美國的人都在拚命的節食縮衣。

這時,老人家受到消極思想的影響,他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今年最好也不再油漆門面了。外面鬧恐慌,我最好還是省下一點錢來。三明治裡的肉餅應該縮小一點兒。再說,既然人人都沒有錢,我又何必在路邊立招牌呢?」於是他把各種積極性的努力都停下來。結果後來生意果然一落千丈。當他那位大學生的兒子在復活節假期又回到家時,父親對他說:「孩子,我要謝謝你告訴我關於不景氣的消息,那是千真萬確的事,連我的小店也感受到了,兒啊,受大學教育實在太有用了。」

故事的最後,作者戲謔的說:「我們的國家也是被專家害慘的,所以說專家是『專門害人家』的。」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說明一個人有健康的觀念、堅定的信心、誠信的待人、勤勞的做事,這些都是成功立業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不過,世間上有的人靠勞力賺錢,有的人則靠智慧致富。曾經有一個牙膏製造工廠,因為產品滯銷,公司營業受挫,負責人昭告員工,如果有人獻出智慧的妙計,能使公司的營業額增加,就可獲得十萬元獎賞。有一個員工只提供了一句「牙膏出口,放大一倍」,當下就輕易的獲得了十萬元獎金,而公司的營業額也從此增加百倍、千倍以上。

佛教裡也有一個賣偈語的長者,他只記取一首四句偈,即價值十兩黃金。更有甚者,《金剛經》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其價值都比不過一句智慧的偈語。因為,財寶有用罄的時候,智慧的偈語則是生生世世,受用無窮。

智慧是人類最大的財富,慚愧也是財富,謙卑也是財富,知足也是財富。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他有知足的財富,佛門的苦行僧,樹下宴坐、洞中一宿,一樣生活得非常愜意。

貧富只是比較性的說法,真正貧窮的人,內心安貧樂道,也不差於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樂。

有一對年輕夫婦,同在一所小學裡教書,雖然待遇不高,但是每天夫唱婦隨的上下班,倒也愉快。隔壁的大樓裡,住了一位董事長,每天為錢苦惱,怕被偷、被搶,所以生活得很不自在。

有一天,他聽到隔壁傳來愉快的歌聲,非常不高興的說道:「他們住的如此簡陋,生活得如此清貧,還彈什麼琴、唱什麼歌?我住在高樓大廈,有地位、有財富,為什麼這麼苦惱呢?」

他的秘書忍不住開口:「報告董事長,如果您嫌苦惱的話,可以把煩惱送給隔壁的夫婦啊!」

「怎麼把煩惱送給他們呢?」

「您可以送給他們一百萬元,反正一百萬對您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董事長勉為其難的決定試一試。

這對甜蜜夫妻一夕之間得到一百萬,歡喜的不得了,整個晚上無法安眠,不知道要將一百萬藏在哪裡,放在枕頭下、床底下、抽屜裡、櫥子裡,到處都不安全。就這樣折騰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亮,這對夫妻終於有了一個醒悟,決定把這一百萬元還給董事長,並說:「這是您的煩惱,還是還給您吧!」

高樓上的董事長,天天憂煩股票的漲跌,天天計算支票的數字,天天掛礙金錢的有無,哪有陋屋裡的人唱歌說笑為樂呢?所以經濟沒有絕對的貧富,再多的錢財,不知足就是富貴的窮人;一無所有的人,他能知足,就是窮人中的富者。

財富,要靠自己去開創,不管用金錢、人力、智慧、結緣、儲蓄、置產、投資,或是將本求利做生意去賺錢。總之,人生要有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晴時要準備雨傘,以應雨天所需;白天要備妥手電筒,以便夜晚所需。解決家庭的經濟,要有預算,所謂「吃不窮,穿不窮,算盤不到一世窮」。

如果一時的經濟周轉困難,還是要本著自己勤勞的態度,對工作的熱誠,例如蒔花種菜,販賣小吃,為人幫傭,有淡泊物欲、節衣縮食的美德,自助而後自然有人幫助,也會度過難關。再者,能有克難精神,以及刻苦耐勞的毅力,則儘管人生路上風雨飄搖,任何苦難,都能安然度過。希望我們的社會,能讓「克難」的精神再度復活!

三、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千古不易的致富祕訣,那就是「開源節流」。請問大師,如何開源節流?

答:開源節流,這是經濟學上千古不易的致富祕訣。開源節流,到底要開什麼源,節什麼流呢?

首先我們要開佛法之源,佛法就是我們的源頭,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個人即使物質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會變得充實、富有。所以我們要有佛法,要點亮一盞歡喜的燈,點亮一盞信仰的燈,內心有了歡喜、信仰,比世界上有形的財富更為重要。

節流,節什麼流?我們要節省我們的用錢,節制我們的貪心,不要好買。我一生自覺自己不要錢,我也不好買;因為我不要錢,我不好買,所以我有錢建設世界,建設佛光山。我「以無為有」,淡泊就是我的節流,愛惜時間就是我的節流,每一個信徒的發心,我珍惜它、寶貴它,就是我的節流。

開源節流其實不一定只朝金錢上看,每一個人的生涯規劃裡也都不能少了「開源節流」。創新一種事業,先要評估,在這項事業上我能開源節流嗎?甚至國家政府一年高達千萬億元的預算,也不能只是把它當成紙上的數字,而是需要有人在實際情況裡,例如負責主計處和經濟部的人,要能確實有一套開源節流的方法,政府的各個部門才能順利運作。

開源節流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在家中的庭院裡,種上幾棵蔬菜,偶爾鍋中所煮,不必花錢購買,這是他「開源節流」的所得;有的人從山邊引水到廚下,無須動用自來水,一年也能節省不少開支。甚至製造家庭的和諧、熱情、幽默、讚美,使全家的每一份子都樂於工作;乃至人人奉公守法,不浪費社會成本,平時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節約用水,這都是開源節流。

現在家家幾乎都有冷氣機,懂得把冷氣設在一定的室溫下,不要經常動用開關,這也是節約能源的方法。團體裡人多,每日垃圾量大,如果能夠加以分類,不但減少處理垃圾的搬運費,還能資源回收,增加一筆額外收入呢?

開源節流也不一定只限於經濟能源上,平時多結交一些朋友,多發心擔任義工,多培養與別人互動的因緣,這也是社會人際關係的開源節流。

購買東西,分期付款,這是開源節流;不用的物品,能省則省,少了堆置的擁擠,多了空曠的簡樸,這也是開源節流的良好習慣。甚至於對自己不當看的東西不看,免得視力疲倦;不當聽的語言不聽,免得聽出是非煩惱;不當做的事不做,免得造業;不當想的不想,免得心煩意亂。節制我們的貪欲、瞋恨心,節制我們的口德,不要亂說話,這都是身體的節流。

此外,身體也可以開源。當看的人,不但要看,還要行注目禮,而且要看出個中的所以然來;當聽的,不但要聽懂,而且要聽出別人話中的弦外之音;應該想的,不但要思惟前後、左右的因果關係,而且要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把宇宙萬有、世界人生,都想在自己的心中。每天所思所想,都是道、都是德、都是學、都是擴大、都是普遍,這都是開拓自己能量的源流。

開源節流是管理財富的原則。在佛光山理財的人,不但有因果觀念,更可貴的是不貪不私,點滴都為常住。佛光山從開山來,在經濟方面每天都是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的情況下度過,常常是明年的預算今年就把它用了,所以常有人說佛光山很有錢,其實佛光山不是很有錢,只是很會用錢,懂得把錢花在弘法事業上。所以我曾說「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錢用了才是自己的」、「用智慧莊嚴,不用要金錢堆砌」。不過我希望未來佛光山還是能在有計畫、有制度的財務體系下,量入為出。

其實,開源節流固然是與資本、能量等外在的因緣條件有關,例如沒有高山,又何能開採出金銀寶藏;沒有沙漠、海洋,又怎能開採出原油?但是也有許多的修道者,他們不看外界,專看內心;不想他方,只是思惟本性。臥榻之上,一書在手,可以周遊天下;蒲團之間,未嘗不能開闢心中的天地?

說到開源節流,外在的天地,內心的世界,都可以開源節流。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智慧、信仰、毅力、能量,乃至通達因緣所成、明白共有關係,這些都是開發能源的條件。尤其佛教講「發心」,就是要開發我們的「心田」,我們的心田廣大,心裡的能量就會無窮,只要我們開發心裡的慚愧,慚愧就是我們的財富;開發心中的感恩,感恩就是我們的財富;開發心底的勤勞,勤勞就是我們的財富。乃至開發人緣、開發感動、開發自己的真如佛性、開發我們的佛法大海、開發我們的信仰的寶藏。最重要的,我們要開發「無」的世界,不要只從有形有相上去開發。「有」是有限有量,「無」才是無窮無盡。

四、每一個國家的發展,大都重視城市,輕忽鄉村,造成「城鄉貧富差距大」。請問大師,如何改善這種現象?

答:一個國家的經濟蕭條,人民所得偏低,國家太窮了,固然是社會制度不好;過份的貧富不均,也是社會制度有了問題,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都是不完善,這樣的社會型態,國家難以長治久安。

貧富不均,其實是古今中外存在已久的問題,根據經濟學家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為世界銀行進行的一項「世界貧富分化形勢」研究顯示,全球貧富分化情況有急劇惡化的趨勢,從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三年之間,全球貧富差距又增加了百分之五。目前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百分之一(五千萬個家庭)的平均收入是二萬四千美元(約一萬六千英鎊),他們的總收入要高於收入較低的百分之六十全球人口的總收入。全球貧富差距比人們以前所想的要大得多,當中最大的貧富收入差距出現在世界五個經濟大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全國人口,以及印度、中國和非洲的農村貧困人口之間。

這項調查並指出:百分之八十四的全球人口只有百分之十六全球人口的收入,全球最富裕的百分之十人口的收入是最窮的百分之十人口收入的一一四倍,而這些差距可能還會擴大。

貧富不均是國家的隱憂,尤其城鄉的貧富懸殊,一直是多數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例如根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過數年調查完成的《中國城鄉收入差距調查》顯示,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已是「世界最高」。中國的城市,除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幾個大城市外,一般的鄉村經濟落後,尤其西部地區先天的自然環境限制,加上人才外流嚴重,更難有所發展。

經常到大陸考察的台灣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曾說,每次他到大陸西部城市,都會聽到當地人民抱怨,西部的人才都跑到沿海地區去了;而到了農村一看,農村好不容易培養的少數人才也大多離開農村,這是西部和農村地區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溫先生也觀察到,在整個社會由農業轉型到工業時代的過程中,西部農村一開始就沒有來得及搭上「工業化的列車」,尤其現在舉世已經進入資訊網路化時代,更令農民們望塵莫及。農民因為沒有機會、能力獲得各種資訊,與城市相比,在知識、資訊和機會上不對稱,這也是造成他們繼續貧困的原因。

對此,溫先生想出了走資訊技術培訓的道路,著手培育當地「知識工人」,發展網路經濟,讓「農業社會」轉型為「網路社會」。於是他投資五千萬美元在大陸西部開展「千鄉萬才」計畫。首先他以甘肅河西走廊最東端的山村黃羊川做為這個計畫的第一個基地,贊助他們電腦,教他們如何利用電腦銷售產品,因為網際網路是與全世界連線,只要一上網,即可打出銷路,很快把產品賣完,慢慢就能改善經濟,達到城鄉均衡發展。

結果這項計畫從二○○○年七月開始實施,三年來,黃羊川靠著電子商務,已成功賣出三萬美元的農產品,成效斐然。這在千百年來貧窮而寧靜的小山村,可謂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黃羊川地區因為網路而走出貧窮,成為知識經濟下鄉成功的實例。這項成果於二○○二年秋在墨西哥舉辦的‭ ‬APEC 會議上,溫先生將之公諸於世,隨即引來泰國政府表示,希望有二十所泰國學校加入「千鄉萬才」計畫。

溫先生一手發展的「千鄉萬才」計畫,旨在把資訊網路科技引入農業社會的鄉鎮,促進當地發展知識型的經濟,達到「就地創造財富,就地改善生活,就地發展文化」為目的。他認為硬體設施的改善,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落後、偏僻地區所遇到的問題;唯有把最新的觀念和資訊給他們,輔導他們掌握適應資訊社會的方法,才能讓他們儘快縮短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另外,他覺得開發落後地區,建設的重點應該在「道路」與「網路」兩方面,因為「道路」可以把有形的資源送到落後的地區,而「網路」則可以把無形的資訊快速傳到落後地區,讓學習能力更加快速。溫先生的見解與作法,值得參考。

另外,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陳勁松先生對「貧富問題」的一些觀點,也值得深思。他說貧富分化問題在西方並不突出,這些國家早已有了良好制度化的解決方案。比如「稅收」便能有效的制約、平衡著貧富分化。愈是高收入的、富有的人,愈需繳納高昂的稅費,窮人則少交稅、不交稅、甚至由政府退稅予以補貼。國民納稅意識強,偷稅漏稅的現象,幾乎不存在。稅收政策也是歷來西方政壇候選人競選公職時的辯論焦點,不僅為了發展經濟,也為了制約貧富分化。

反觀中國,相關稅收政策法規不完善、不合理,而且得不到有效執行。偷稅漏稅現象嚴重。高收入者,本來應該繳納高額的稅費,打通門路之後,卻往往能安然逃脫;那些靠貪汙受賄而一夜暴富的廣大黨政幹部,更不可能對其非法收入報稅納稅;普通老百姓則普遍缺乏納稅觀念,與他們談納稅,被視為「天方夜譚」。

陳先生進一步指出,貧富分化之所以在中國如此嚴重,並日甚一日,與現行制度和當局的政策密不可分。其一,「人治高於法治」的中國,是權力與金錢勾結的最佳環境,腐敗盛行,愈是接近權力核心,腐敗愈是根深柢固。近權力者富,遠權力者貧,成為中國社會貧富分化的恆定公式和不二結論。其二,當局以戶籍制度、投資偏向和社會保障傾斜等一系列政策,公開歧視農民、歧視弱勢群體;歧視農村、歧視偏遠地區,造成惡性循環,即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其三,社會風氣惡化,道德淪喪,「笑貧不笑娼」使大多數國人對貧富分化視為尋常,視若無睹,導致貧富分化問題缺乏賴以扭轉的社會動力。

針對中國貧富懸殊的問題,多年研究中國社會和政治經濟的義大利學者周博(Joe Studwell)認為,政府應該提供更多平等機會,比如讓農村的孩子都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就是在西部大量投資,發展當地的經濟。

過去台灣因為地主與佃農貧富差距太大,所以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等措施,因而改善了經濟。在佛教有所謂「利和同均」,也就是僧團中如果有施主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常住集中處理,大眾共有,透過經濟上的均衡分配,大眾才能過著「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所以在佛光山,個人不要有錢,點滴歸公,讓團體有錢,才能有所發展。

這種利益共享的觀念,現在企業界也普遍有此共識,不少企業主也懂得把利益分享員工,例如依公司盈餘發放年終獎金,甚至有些公司讓員工持股,員工自然以公司為家,發奮工作,努力經營,自能提高效率,創造利潤,彼此共享。

「利和同均」的思想運用在社會上,讓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如此在沒有經濟的壟斷、勞資的對立、貧富的懸殊等社會問題下,人人得其所應得,自然可以建立一個民有、民享,而且平等均富的社會。

五、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為了保有自然的山水環境而拒絕發展工業,造成經濟落後,請問大師,環保與開發,兩者孰輕孰重?如何才能取得平衡發展?

答:現在是個環保意識抬頭,也是個民意高張的時代。關於環保與開發,兩者孰輕孰重?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多年前,毗鄰佛光山的擎天神公司,因為以製造工礦炸藥為主,有一天不慎發生氣爆,波及附近農宅,大樹鄉鄉民基於居住安全為由,群起圍廠抗爭。數日後,代表廠方的鄭健治經理及代表大樹鄉民的黃登勇鄉長等人,在前高雄縣長余陳月瑛的出面邀請下,到佛光山協議。

當天黃鄉長提出,希望擎天神公司三年內能全部遷廠,但鄭經理表示有困難,因為新的廠址覓地不易,談判因此陷入膠著。我了解情形以後,主動向黃鄉長表示,遷廠從評估、買地、開發、規劃到建廠,其中還要經過營建署、環保署等政府單位審核,三年期限的確太過倉促。之後我又對鄭經理說,允諾遷廠就應該有實際行動,否則別人無法相信廠方的誠意。最後,我提議雙方以五年為期,並且可以附加但書:若五年未能如期遷廠,則每延後一年,由廠方提供一定金錢回饋鄉民,如此逐年增加回饋金,直到遷廠為止。

至於廠址的選擇,有人主張「產業東移」,但是我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高雄縣不要而要求遷廠,其他縣市也不會歡迎,因此我向余陳前縣長建議,不如就在高雄縣的甲仙、六龜、桃源等偏遠山區另找地方建廠。雖然這樣的建議也許讓高雄縣陷入環保與開發的兩難,但凡事無法求得完美,只要對全民有利,將傷害減到最低程度,就是最好的方案。當時承大家不嫌我饒舌,一席話下來,三方面都欣然同意,歡喜而去。

我的意思是,世間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對與錯;有和空都是執著,都不合乎「中道」。這個世界,自然環境固然要保護,但人類也要生存,如果為了保護大自然,限制人類文化進步,也是一大挫折。不過由於過去人類過度濫墾濫伐,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對未來的子孫不利,因此人類進步發展的同時,要兼顧大自然生態的保護,每有所作,要詳細、周全的評估利弊,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在此原則下,視情況不同而作抉擇,並且儘量找出替代、補救之道,這才是明智之舉。

例如,有「人間淨土」之譽的紐西蘭,海洋、湖泊、森林、山嶽、河流、火山、冰河、峽灣,以及廣大的綠色草原,構成了它們特有的自然景觀,世界上很少有這樣地理景觀多采多姿的國家。紐西蘭為了保護如此天然美景,環保措施幾乎是零汙染,尤其政府規定,人民不得任意砍伐樹木,若有需要,必得先行申請通過,並且每砍一棵樹,同時要另種一棵樹代替,因此有人說,「綠」是紐西蘭致命的吸引力,不但天空格外蔚藍、湖水特別澄清,即便連呼吸都覺得清新愉快,因為空氣中隱隱約約飄散著綠草的清香。紐西蘭保有天然美麗的環境,每年也能靠著觀光而賺取不少外匯。

植樹造林,這是國家的珍貴資源,也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根據統計,一棵樹一天可以蒸發一百加侖的水量,它所調節的溫度,等於五個冷氣機開動二十個小時的功能。而林木對降雨有截流作用,能減少洪水,增加土壤孔隙,使水分容易滲透,補注地下水。但是種一棵樹要花十年的時間,砍一棵樹卻只要幾分鐘。甚至一名嬰兒從出生到二歲,所用的紙尿布,必須用掉二十棵樹;而每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少砍長八公尺,直徑十四公分的原木二十棵,若能以再生紙代替模造紙,每月可以少砍約四十萬棵的原木。

因此,現在的開發固然不能不做,開發之餘,如何節約更是重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一揉,都是在浪費大地資源,在不可避免的消耗下,若能積極配合「廢紙回收」,讓可用的資源再生,除可減少砍樹量,亦可間接救水源,也是功德一件。再者,如果大家都能節約用水、用電,就可以少抽一些地下水,少建幾座發電廠,不但避免地下水超抽,也可免去發展核能發電帶來的汙染問題。

總之,環保與發展,孰輕孰重?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重要的是,發展的同時,要注意水土保持及河川的疏導,如此才不會每逢雨季來臨,乃至颱風過後,往往一雨成災,甚至造成土石流的嚴重災情。尤其防範大自然的天災之外,人為的戰爭更要避免,因為戰爭對環保的傷害最為嚴重。因此,維護世界和平,這才是對人類生存空間最有利的保障。至於如何才能促進世界和平?唯有人人心中有佛,世界才有和平可言。

六、國際之間,常見所謂的「金錢外交」、「關稅互惠」等友好交流,但有時也會發生「經濟封鎖」、「經濟制裁」等交惡情形,這些對國計民生都會造成很大的衝擊,請問大師對這種政策與手段有何看法?

答:一個家庭裡,兒女不受教育,品行不良,行為偏差,父母無法管教,有時就用經濟制裁,以減少或不給零用錢來懲罰他。國家政治上的領導人,對慈善團體的補助、公益事業的獎勵、大學建校的補貼,也要求循規蹈矩,合乎法律,如果不合作,無法用武力對付,也會用經濟制裁。另外,國家與國家之間,有時利益衝突,有時因為某一國違反國際公約,例如伊拉克發展核武,美國不但發動戰爭,用武力對付,並且用經濟封鎖來制裁它。其他如古巴、緬甸、敘利亞等國,也都曾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

所謂經濟制裁,例如抵制貨品、限制進口、提高關稅、禁止通航等都是經濟制裁。經濟是國家的命脈,個人無錢,英雄也無用武之地,即使有再大、再多的理想,也不能有所成就;國家如果遇到他國的經濟制裁,內政就會發生危機,人民就會受苦。經濟制裁如同勒住對方的咽喉,讓你不能吃飯;也如扣緊對方的口袋,不讓貨幣進出。所以經濟制裁是強欺弱、大國壓制小國的手段,受到經濟制裁的一方也很難違抗,除非自己有實力,可以自力更生;力量不足,也不得不屈服。

只是,現在是地球村的時代,國與國關係密切,甚至全體人類都是「同體共生」的生命共同體,世界上富人太多,窮人不會放過你;窮人太多,富人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所以貧富要均衡,國家政治要為貧苦大眾爭取福利,讓大家都能富足安樂的生存在地球上,而不只是富人發財就好。

尤其現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已是時代的潮流,也是必然的趨勢,全世界的經濟早已走向全球化,例如紐約的道瓊股市、華爾街股市,股票的漲跌,影響及於全世界,乃至加拿大的股市,也為全世界所注目。經濟發展全球化,已不是哪一個國家對哪一個國家用經濟制裁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時代,所以應該用互惠平等來共謀人類的福祉。

因此,國與國之間透過「金錢外交」來鞏固邦誼,當然可以,這是對經濟落後國家給予救濟,也是人道精神的表現,但是不能另有企圖或目的。至於兩國交惡時就用經濟封鎖、經濟制裁,這就如小孩子,感情不好時就把以前給對方的東西要回來,這是幼稚、膚淺的表現。現在的政治人物要有政治家的風範,不要有侵略性,要發揮和平、尊重、友愛、互助的精神,因為這個世界不是你貧我富、你無我有就好,古今很多的革命都是為了貧富不均、糧食問題,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世界才能和平,否則戰爭不斷,絕非人類之福。

七、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由於社會福利制度太完善,反而導致國家的財政發生危機,請問大師對社會福利制度有何看法?

答:世界上愈是文明、先進的國家,政府愈是重視人民的公共福利。但是,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再好,有時還是很難周全的照顧到社會各個層面的需要,甚至綜觀目前世界上社會福利完善的國家,人民只靠政府救濟,往往養成好逸惡勞,不思自力更生,甚至使得人心因貪欲而逐漸墮落。這是因為國家對民眾只給魚吃,卻沒有給他釣桿,也沒有教他們釣魚的方法,所以福利愈好,反而養成民眾懶惰、貪心,不事生產,好吃懶做,只等國家救濟,到最後一個國家失去了生產力,只有坐等救濟的人民,國家當然會被拖垮,自然成為危機。

根本解決之道,要從教育做起,要教導民眾勤勞奮發工作,要過簡單樸實的生活,要有如佛教講「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惜福觀念,要懂「如蜂採蜜,不損色香」的安貧人生。做人不但不貪吝,而且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從觀念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人人發揮自己的生命能量去助人,而不是坐等政府救濟,能夠發揮全民的力量彼此互助,政府自然不會感到吃力。

其實現在各國除了政府主導的社會福利事業以外,也有很多公益事業團體,通常是由民間發起的各種基金會、社團、財團,乃至各個宗教團體所從事。公益事業的推動,所表現的其實就是人類互助合作的美德,也是人性善良面的發揮,在佛教來講,更是大乘佛教菩薩道的實踐。

佛教從古至今一直很積極的從事社會福利事業,從古代的植樹造林、墾荒闢田、鑿井施水、維護泉源、利濟行旅、興建水利、設置浴場、興建公廁、建立涼亭、經營碾磑、設佛圖戶,到現在的築橋鋪路、急難救助、施診醫療、養老育幼、監獄教化、社區服務,乃至設校興學等,真是不勝枚舉。

不過,一般人所謂的公益事業,大多偏重於救濟性質的社會服務,尤其社會各界總把佛教定位為慈善團體,所以政府對於直接從事慈善救濟的寺院團體,總認定其「功」在社稷,每年都會頒獎表揚。其實,宗教並非僅止於慈善事業,宗教的真正目的在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因此我曾建議政府,對於佛教的教育、文化事業,如人才的培植、書籍的出版、信仰的提升、風氣的改善、人心的淨化等,都應列在評估之內。否則如果社會各界把佛教局限在公益與慈善事業,如此佛教何異於獅子會、扶輪社等社會慈善團體呢?

遺憾的是,到現在一般社會大眾的認知裡,還是以為佛教慈悲為懷,因此總將佛教局限在慈善救濟的框框裡;殊不知佛教最大的功能,乃在於培養人才,並透過文化教育來傳播佛法,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這才是佛教對社會人民的貢獻與職責所在。

尤其,慈善救濟人人能做,但是推展教育來淨化人心,則非人人可為。一所寺院道場,其功能並不亞於一所學校。寺院不但是善友往來的聚會所、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是修養性靈的安樂場、是去除煩惱的清涼地、是採購法寶的百貨店、是悲智願行的學習處,更是一所療治心靈的醫院、維護社會正義的因果法庭、啟發道德良知的教育學校、提升文化修養的藝術中心。因此,慈善救濟雖然能夠拯救肉身生命,濟人燃眉之急,但是無法息滅貪瞋痴三毒;唯有佛法真理的弘傳,才能進一步淨化心靈,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斷除煩惱,了生脫死,其影響及於生生世世,是以佛教教育才是最徹底的慈善救濟。

基於以上的理念,佛光山長久以來,積極以教育、文化弘揚佛法,並且在世界各地建寺弘法,把佛教推展到世界五大洲,不但落實人間佛教,尤其對國家社會,乃至對世界和平的促進,均發生全面性的影響與貢獻,此與一般只著重推展慈善事業的團體,形成強烈而明顯的分野。

但是也有人質疑,佛教建築寺院,意義何在?如前所說,世間的錢財,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濟人燃眉之急,但是無法息滅貪瞋痴三毒;佛法的布施,則能進一步地淨化心靈,孕育法身慧命,使人斷除煩惱,了生脫死,其影響及於生生世世。因此,建造佛寺,等於建設學校,度眾萬千,這才是最徹底的慈善事業。

因此我常說,慈善是佛教的一環,甚至可以說佛教本身就是慈善事業;但是慈善工作並非佛教的全部,因為當一個人的信仰漸次升級以後,必定要從做善事修福中,進一步研究教義以求慧解,否則一個沒有佛法的人,將如同迷失在汪洋中的舟航,找不到停靠的港灣;而佛法的重要,則往往一句話就可以給人生起信心,找到方向,終生受用不盡。所以,佛教雖然不偏廢慈善救濟,但仍以弘揚佛法為本,以傳教為重,因為慈善救濟終非究竟,「泛濫」的救濟只會養成社會的貪心及虛浮偽善的心理。因此所謂的救濟,應該是「救急」而不是「救貧」,應該是「救心」而不是「救人」,唯有宣揚教義、淨化人心,這才是宗教的主旨所在。

是故,最好的慈善事業應該是與文教合而為一,因為文化可以淨化心靈,昇華人格;教育可以改變氣質,根除煩惱。因此希望政府今後在鼓勵慈善救濟的同時,也能兼顧文化、教育,發揮宗教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如佛教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我們要肯定「文教重於慈善,有道重於有財」,我們也期盼政府的福利事業能從文化、教育方面來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平,改善國民的生活品質,如此才是根本而究竟的福利事業。

八、中世紀歐洲的天主教會曾發行「贖罪券」,引人垢病,甚至成為後來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線。在佛教裡,也有一些人以非法取得的錢財來布施,藉此求得心安。請問大師,如果以不法所得的錢財布施,其功過如何?

答:佛教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人在世間生活,要靠許多的因緣成就才得以生存,所以平時要與人廣結善緣。結緣之道,首在布施。布施不一定要捐輸金錢財物,有的人雖然身無分文,但是一個真摯的笑容,可以令人生起信心;一個隨手的幫忙,可以濟人困難危急;甚至與人為善、一句讚美、一瓣心香等等,都是殊勝的布施因緣。

布施、結緣是人間最美好的事。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布施能令眾生安樂,是最容易修習的法門,有如大地一樣,一切萬物都依之生長,所以六度、四攝都以布施波羅蜜為上首。

布施可分為「有相布施」與「無相布施」二種。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希求果報,執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無相布施則與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當體皆空,而無所執著,因為能超越世間的有漏煩惱,所以稱為「出世間布施」。

佛教分有世法、出世間法,世法牽涉到社會、群眾、法律、道德、人格等問題,在社會上以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財物,就是違法,必須負起刑責;而以非法所得來布施,佛教稱為「不淨施」。

佛教講「淨財」、「善財」,這是合法的財富,淨財愈多愈好,有淨財才能從事各種弘法事業,有淨財才能布施結緣,但有的人以不當的所得來布施,例如「劫富濟貧」,雖然不好,但總比不救濟好。再說布施時當下的一念善心,雖然搶劫財富是不足效法,但布施的一念善念,或是一念慚愧之心,也不能說不可貴。

不過若要窮究以非法所得來布施的功過如何?只能說布施時依施者、受者、施物等,「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問題十分複雜。一般正常而如法的布施,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況下量入而為。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他們不知道布施種福田;但也有一些貧窮困苦的人,為了面子而強作金錢布施,這些都不是佛教所希望的。甚至有些人學佛,由於不合理的布施,導致家庭失和,譬如先生或妻子信佛以後,經常到寺院發心,布施做功德,卻不管家裡的生活,這樣很容易造成家庭失去平衡、快樂,這都是不合理的處理錢財的方法。

其實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金錢,只講金錢的布施也是不合理的。台灣有些信徒的信仰方式實在有待商榷,他們說起來的確很發心,跑這個寺院布施一點,跑那個寺院又布施一點。有一天,金錢沒有了,哪裡也不去了,因為「錢用完了,沒有錢不好意思到寺院去」。這種信佛的態度是不正確的。佛光山的所有道場,從台灣北端到南部,從國內到國外,很多信徒都是一信就幾十年,從來沒有聽說因為沒有錢不好意思到寺院來。因為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錢布施,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隨心、隨力、隨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信佛要真實,不必打腫臉充胖子;更不能為了信仰反而導致家庭分裂,這在佛法來講,都不是「正命」的生活。所以佛光山不募「不樂之捐」,而且主張要「儲財於信徒」。

佛法講布施,其實就是物我一如,同體共生的宏觀,我的財物可以與人共享。布施,表面是「捨」,其實是「得」。沒有捨去我們內在的慳貪,怎麼得到無有恐懼的自在?無求的布施,令我們所行純淨,端嚴高貴;無悔的布施,令我們身心清淨,人格昇華。

布施結緣,就像深井汲水,你愈捨得提起桶水,給人灌溉,給人飲用,井裡的水就愈是源源不斷。所以人生不要只看到黃金白銀,比黃金白銀更寶貴的還有布施的溫暖、結緣的感動。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布施貴在發心的真偽。布施如播種,要有拔濟奉獻的精神。布施財富除了要不自苦、不自惱,而且要不勉強、不比較、不計較,要能做到隨喜、隨緣、隨分布施,如此才不失布施的真義。

九、佛教的「八正道」裡,「正業」與「正命」都是強調合理經濟生活的重要。請問大師,放高利貸合乎「正業」嗎?佛教所認可的財富有哪些?相反的,什麼情況下所獲得的錢財是非法所得呢?

答:人生世間,不能不工作賺錢;要工作賺錢,才能維持生計。有的人用勞力賺錢,有的人用時間計薪;有的人出賣身體謀取所需,有的人靠語言賺錢營生。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無論以何種方法賺取生活所需,重要的是要合乎正當性。正當的財富,就是要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或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等,都是佛教所認可的經濟營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財富,例如:竊取他物、違法貪汙、抵賴債物、吞沒寄存、欺罔共財、因便侵占、藉勢茍得、經營非法、詐騙投機、放高利貸等。此外,舉凡違背國法,譬如販毒、走私、轉賣人口的職業,或者違反佛法的不當工作,例如屠宰、酒家、賭場等,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吸毒等根本大戒觸逆的職業,都是佛教所不允許。

在《善生經》裡也提到取財有六種非道,不可為之,即:

(一)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如賭博、競勝、比武等皆是。

(二)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非時行是指晝夜顛倒,不顧家庭眷屬,如玩弄娼妓,不務正業,即世間的浪蕩子。

(三)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酒能亂性,飲酒的人必多放逸,不事生產。

(四)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指親近惡友,不但不能得財,反而有傾家蕩產,甚至喪命的災禍。

(五)常喜妓求樂求財物者為非道:指性好歌舞娼妓,任意浪費。

(六)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指性好遊蕩,不喜作業,凡寒熱飢飽都有藉口,不肯做事。

以上六種都是消耗財物,不事生產,不但現世勞神喪財,身敗名裂,而且來生墮苦趣,失人身,所以說是非道,亦即非人倫善道也。

至於說到「放高利貸」是否合乎「正業」?佛教過去辦有類似今日的「當鋪」,只向百姓收取非常微薄的利息,甚至完全不取分釐,以幫助貧苦人士經濟上的周轉運用,譬如北魏的僧祇粟、南北朝的寺庫、唐朝三階教的無盡藏院,都是佛教為了便民利國的金融事業。只是佛教創典當制度,不同於今日一般當鋪的高利借貸,佛教是本著來之於十方,用之於十方的精神,把社會的淨財做一個集中,然後再一次發揮其整體的力量,回饋於社會,屬於服務大眾的慈善事業,而且具有繁榮經濟的功能。

現代社會已有正規的金融事業,寺院唯恐與信徒之間有金錢糾紛,應不與信徒共金錢來往。不過,人總有不時之需,當手頭不方便時,一般人會向銀行貸款,或是到當鋪典當應急。現在社會上還有所謂「地下錢莊」,從事放高利貸行為,以超高的利率賺取不道德的利潤,完全唯利是圖;因高利貸而衍生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不僅對社會無益,而且有害,應屬「邪命」的生活。

所謂「邪命」,就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錢財,用經營不正當的事業所得來生活。譬如前面提到的開酒家、賭場、賣釣魚器具、賣打獵的獵槍,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經濟生活。佛教不提倡看風水、擇日期,《佛遺教經》曾指示佛教徒不應去仰觀星宿、推算命運,因為這些都不是合乎因緣法則正命的經濟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許的。

民初的印光大師曾在普陀山一住許多年,後來日本軍閥侵華,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在家弟子,有一座寬大豪華的別墅要供養大師,請大師到香港弘法。印光大師看看因緣成熟,便想前往,但他知道那位信徒經營酒廠,是賣酒的,大師隨即決定不去,並且告訴這位弟子說:「你要我去,你就不要賣酒,因為賣酒是邪命的生活,我不好意思接受你不淨的供養。」

佛法雖然准許佛教徒經商開工廠、做各種事業,但是傷身害命、迷惑人性的事業是不准許的。所以八正道中有「正業」和「正命」兩種,就是說明做為一個佛教徒,必須從事正當的職業,過正當的生活,用正當的方法取得錢財。如《雜阿含經》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長阿含經》則說:「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總之,財富雖為人人所愛,但做人不要過分的貪圖金錢,要過合理的經濟生活。正常的經濟生活對人生非常重要,因為世間上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不正常而來,有了健全的經濟生活,才能建設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佛經提到,我們若想獲得現生的福樂,應該做到如下四件事:

(一)方便圓滿:不論是務農、做工、畜牧、經商,或者是公務人員、教師等,一定要有謀生的正當技能,憑工作而得到生活。

(二)守護圓滿:從工作中獲得的財物,除了日常生活支出以外,要妥善保存,以免損失。

(三)善友圓滿:要結交善友,切不可與兇險、放蕩、虛偽的惡人做朋友。

(四)正命圓滿:要量入為出,不可以奢侈浪費,也不可以過分的慳吝,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

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的不圓滿,生命的意義就是從缺陷中追求圓滿,佛教指導我們追求合理的財富,過著正常的經濟生活,這是圓滿人生的第一步,也是人生應走的坦途大道。

一○、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愛財既是人類的本性,請問大師,佛教對財富的看法如何?佛教對企業經營又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企業」是社會現代化的名詞,特別是強調企業內部的管理。為了更成功的經營企業,近年來衍生出「企業管理學」的顯學。若就一般人所認識的企業,通常是指經營營利事業的組織體。但是從企業家的定義來了解,是指「於企業體內,訂定一定的計畫,以實踐其創立該企業的理念和目的,並加以監督經營者」。可見企業的精神首重在理念的實踐,透過成功的經營,以分享利潤和喜悅。

愈文明、先進的國家,政府愈是重視人民的公共福利。

企業的種類有工業、商業、文化事業、慈善事業,有國家經營的公營企業、私人經營的私人企業,有個人企業、公司企業等,不一而足。我認為企業的意義是要有目標、有計畫、有組織、有辦法、有系統,是心智的活動,是理念的管理。企業不一定是指工商財務才是企業,企業應該是有計畫的組織體,如國家、社團、宗教、文化、慈善、教育等,用現代的意義來說,都可以說是企業體。

佛教是相當重視企業理念的,例如:佛陀當初創建僧團就是本著有組織、有計畫的企業精神而成立的;唐代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也是具有企業思想;近代太虛大師整理僧伽制度,也是企業精神的展現;乃至佛光山倡導人間佛教,也是以有組織、有系統、有規劃的企業精神,作為人間佛教事業的管理。因此,企業的定義不一定是指社會的工商企業。

記得一九七八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佛光山參觀,當時我跟他介紹佛光山,提到我們是用企業的精神在管理佛教事業。我的意思是,我們講究組織、制度、理念、企劃,結果媒體把企業管理當成「商業化」,認為佛光山是商業化的團體,後來有一些社會人士也不斷批評佛光山「商業化」,對佛光山造成很大的傷害。

其實佛教徒為了光大佛法,遠紹如來家業,常有一句話說:「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講究權巧智慧、方便法門;利生,要考慮社會大眾的需要。不論弘法或利生,都必須透過良好的組織與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地接引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出世的佛教雖然不以營利為弘法事業的目標,卻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業的成就和貢獻,因為人間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特別注重信徒現生的幸福安樂。縱然是不同的範疇,佛教與現代的社會企業,終究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人事物的管理。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恰為企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而佛教有組織、有制度、有規劃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業,不僅續佛慧命,更促進社會的祥和進步。所以佛教的企業精神,實在不可以將之與一般的「商業行為」等同視之。

一般的商業化經營,是以營利、賺錢為目的,但是佛教講究的是奉獻、服務、布施、喜捨。佛教認為人生的目的不在賺取個人有限的金錢財富,甚至財富不只是有形的金銀財寶,應該擴大來看。

佛教認為財富的種類有:狹義的財富、廣義的財富;有形的財富、無形的財富;現世的財富、來生的財富;個人的財富、共有的財富;人為的財富、自然的財富;有價的財富、無價的財富;物質的財富、精神的財富;清淨的財富、染汙的財富;合法的財富、非法的財富;一時的財富、永久的財富。

狹義的財富是指金錢、房屋、土地、股票等,廣義的財富包括健康、智慧、人緣、信用、口才等;有價的財富諸如聲望、名譽、成就、歷史等,無價的財富例如人格、道德、真心、本性等等。

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的智慧之財;不但重視一時的現世財富,更重視永久的來生財富;不但重視有形的資用財富,更重視結緣積德等無形的財富;不但重視私有財富,更重視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等。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佛教認為人生應該追求的財富,例如:明理、正見、勤勞、結緣、布施、喜捨、感恩、知足、道德等,這些才是真正的財富。因為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終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眾也可以受用。因此佛教認為我們不能只看一時的財富,要看永生的財富;不要只看一人的財富,要看共有的財富;不要只看聚斂的財富,要看活用的財富;也不要只看外相有形的財富,要看內心無形的財富。一個人擁有智慧、慈悲、信仰、歡喜、滿足等,這些都是無價的財富。

由於佛教對財富有另類的看法,因此在佛教看來,世間上沒有窮人,貧富只是從比較而來。例如,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這就是時間的富者;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這就是語言的富者;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這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就是有力的富者。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

佛教主張發展淨財、善財、聖財,甚至推廣開來還有智慧財。佛教對財富的看法,非常重視均富、共有、施他、利濟。佛陀當初實施僧侶托缽乞食制度,主要是因為他對財富的觀念,主張「裕財於信眾」,讓僧侶藉托缽時,信徒布施飲食,僧侶施予教化,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佛教認為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一切都有「因緣果報」的關係。因此寺院經濟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觀念與常住觀念,例如「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並且強調「要用智慧莊嚴世間,而不要用金錢來堆砌」,「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這都是佛教經濟觀的特色。

過去佛門裡有一些人,總認為貧窮才是有道行,談「錢」就是粗俗。其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除非不做事,要做事就離不開錢,金錢是學道資糧,是很現實的問題。因此佛教並不排斥錢財,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養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認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再說,佛教徒本來就有在家與出家二眾,一個在家修行的人如果沒有錢財,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的生活?何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需要豐實的國庫作為後盾,而佛教本身必須提供弘法利生、醫療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務來淨化社會,造福人群,如果沒有淨財,又怎能成辦這些佛教事業呢?因此,佛教認為如何將信眾布施的善財、淨財、聖財,好好用在佛化事業上,這才是值得關心的事。

一一、前面講了那麼多關於世間的財富,現在想請問大師,佛教有什麼樣的理財之道?佛教認為人生最大、最值得追求的財富是什麼?

答:錢財是物質生活的基本條件,一般人莫不希求安樂富有。在經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黃金,但也不反對以正當的方法賺取淨財,所謂「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錢財只要用於正途,都是累積福德的資糧。因此,佛教主張賺取正當的財富之外,更應進一步過合理的經濟生活。

「合理的經濟生活」包括擁有正當的職業、財富運用得當,以及懂得開源節流等。在《般泥洹經》、《雜阿含經》和《心地觀經》中都提到,智者居家應「恭儉節用」,合理消費,一分作為日常家用,一分儲存以備急需,一分幫助親戚朋友,一分布施培德。如果「懶惰懈怠、賭博嬉戲、喝酒放逸、飲食無度、親近惡人、邪淫浪蕩」,錢財便會很快的耗用殆盡。

此外,佛經也告訴我們,財富為「五家共有」,終有散壞的時候,能夠布施結緣,擁有「信、戒、慚、愧、聞、施、慧」,以及「六度」、「四攝」等法財,才是究竟的財富。

也就是說,學佛不一定要以窮苦為清高,佛教鼓勵在家信眾可以榮華富貴,可以營生聚財,如《大寶積經》說:「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非不如法。」只要「平直正求」,而且有了財富以後要「給事父母妻子,給施親友、眷屬、知識,然後施法」。

有了金錢財富,還要懂得怎樣處理自己的財富,這才是重要的課題。在《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意思是說,假如你每一個月有十萬元的收入,應該拿出四萬元來經營事業;兩萬元做為家庭生活所需;兩萬元儲蓄以應不時之需;剩餘之兩萬元用以布施,回饋社會,救濟貧乏。

此外,在《大寶積經》中,佛陀以波斯匿王為例,告訴我們財富處理的方法。由於波斯匿王已經不需要為生活計算,因此分作三分: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宗教;三分之一用來救濟貧窮;三分之一用來奉獻給國家作為資源。

在《涅槃經》中,對財富的處理方法則說,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分為四分:一分供養父母妻子,一分補助僕傭屬下,一分施給親屬朋友,一分奉事國家沙門。

以上是佛教處理財富的方法。至於我個人的理財哲學是:把錢全部花在必要的開銷上,沒有錢了再努力賺回來,否則錢太多就會怠惰。我個人從小在貧困的家庭中長大,但我很會用錢,我經常把一個錢當作十個錢來用,甚至我把明年的錢,今年就用了。我們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的生活下,將每一分淨財都用在培養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業上。因此佛光山並不矯情的視金錢為罪惡,也不濫用金錢、積聚金錢,使金錢成為罪惡的淵源,我們的信念是要藉著佛教的力量,把苦難的娑婆世界建設成富樂的人間淨土。所以錢財的處理運用,不在有無多少,而在觀念的正不正確,以及會不會用錢。有錢而不會用錢,和貧窮一樣匱乏,因此我常說「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

當初我創建佛光山的時候,一開始就先確立佛教處理錢財的方法。我告訴佛光山的徒眾,佛教振興之道,在於佛教有人才、有淨財、有道業、有事業,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淨財,無法成事。此外,我手擬佛光人守則,明訂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緣、私建道場、私置產業、私蓄錢財,而且申令管錢的人不可掌權,掌權的人不能管錢;大職事有權,小職事管錢;有錢,要為佛教和社會所用,不可以儲存。

很多人看到佛光山一棟棟金碧輝煌的建築,但很少有人知道佛光山經常無隔宿之糧,甚至一直舉債度日。三十多年來,我最高興的倒不是將十方信施淨財用於建設道場,我最歡喜的事是將錢財用來培養人才。一千多個僧眾,他們弘教說法,長於解除信徒疑難;他們住持道場,善於行政法務;他們在世界各地參學,通曉各國語言;他們把佛教帶向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國際化,這是對信徒布施淨財的最大回饋。

我也經常告訴信徒,應該追求另類的財富,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金錢。如果擁有了智慧、人緣、勤勞、信念、健康及平安也是財富;相反的,富裕的人如果煩惱很多、夫妻經常吵架,有錢又有什麼用呢?

話說有一個平凡的農夫,經常告訴人家,說他是全國最有錢的富翁。稅捐處聽到之後,就想扣他的稅,問他是不是自承為世上最富有的人?農夫確認之後,稅務人員就問他:「你有哪些財富呢?」農夫說:「第一、我的身體很健康;再者、我有一位賢慧的妻子,我還有一群孝順的兒女;更重要的是,我每天愉快的工作,到了秋冬的時候,農產品都會有很好的收成。你說我怎麼不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呢?」一個人即使錢財不多,但是孩子聰明、夫妻相愛,這也是人生的財富。

多年前,我曾應邀在日本市中心的朝日新聞紀念館(朝日ニュ─ス記念館)舉行一場以「人心、命運、金錢」為主題的佛學講座。當時我說,日本是一個經濟大國,物質生活極為豐富,人們普遍關心前途、命運、金錢,較少重視心靈淨化。其實這三者是互為因果關係的,心好命就好,命好錢就多,真正的財富在身體的健康、內心的滿足、正確的信仰、包容的心胸、前途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眷屬的和諧、靈巧的智慧及發掘自我本性的能源,只要心靈能夠淨化,這些內財自然具備。

這些觀念透過慈惠法師的日文翻譯,許多日本大眾同表大夢初醒,內心感到無比歡喜。其中,日中問題研究會矢野會長更表示:「過去時常自問,人生所為何來?不覺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如今聽大師一席開示後,知道命運操之在我,命運由自己創造,知道人生有輪迴、有來生,無形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說:「今生雖苦,但可以創造未來的人生。」一個人能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就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總之,佛教認為真正的財富,不一定要看銀行裡的存款,也不一定指土地、房屋、黃金、白銀,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人生唯有佛法、信仰、慈悲、發心、滿足、歡喜、慚愧、人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人生真正值得追求的財富。

一二、經過全球性的經濟風暴後,現在舉世都在盼望經濟早日復甦。請問大師,如何才能帶動全球經濟起飛?

答:二○○一年世紀交替之際,一場世界性的經濟風暴,像狂風一樣席捲了全球,讓舉世各國同受其害。在這段期間有很多人關心,全球經濟衰退對佛光山是否會有影響?我說當然有影響。不過我認為這也是好事,可以讓佛光山的人更有憂患意識,藉此學習突破困境,這樣對未來才有長遠的打算。

其實,佛教講「無常」,世間事就像潮水一樣,起落有時,榮枯興衰本是自然的循環。經濟發展也有週期性,時盛時衰;全球經濟衰退也是一時的現象,人民其實不必太過擔憂,過一段時期自然會有好轉。如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文衡博士的觀察,二○○一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雖然出現了一九六○年代以來首次的負成長,敬陪東亞國家的末座。但是他認為這只是台灣由「模仿」進入「創新」階段必經的轉型期,無須太過憂慮。他說這個過程即將結束,台灣也將啟動另一波的經濟成長。依他的初步推估,二○○五年左右將是新一波經濟成長的關鍵年代,而至二○二○年前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可達到兩萬美元以上的水準。

趙博士的理論依據是,雖然近來經濟成長停滯,但技術進步並沒有停滯。台灣在美國獲得的專利件數,由一九九七年的二五○○件激增至二○○一年六五○○件。在台灣經濟衰退最嚴重時,專利件數反而創下歷史新高,僅次於美國、德國與日本,高居世界第四位。同樣的,近幾年來,愈來愈多的台灣出口品是屬於高度技術密集的產品。雖然二○○一年台灣經歷經濟衰退,在所有的出口品中還有百分之四十六是高度技術密集的產品,此一比例甚至比二○○○年的百分之四十二還要高,不但優於英美日韓等國,並且也是歷史新高,因此他對台灣的經濟復甦抱持樂觀的態度。

雖然經濟專家看好台灣的經濟前景,不過由於現階段經濟衰退引發高失業率,造成很多人對前途感到茫然,因此在今年(二○○三)二月廿七日,《人間福報》特與《遠見雜誌》共同主辦一場「提升執行力,創造全民財富」的經濟高峰會談,邀請社會上有高度影響力的人士,以高度的思考層次為台灣的經濟把脈,共同為台灣找尋出路。

會中多位專家一致強調「執行力」的重要,如高希均教授說:「經濟衰退,造成高失業率,繼而引發許多社會問題,我們要想出各種辦法創造財富,使社會能更積極參與。但是再崇高的理想、願景,如果少了執行力,全成了誇大的空想。因此若問:『台灣的未來在哪裡?』這個問題或許要從『執行力』找答案。」

有人說,一個企業的成功,百分之三十靠策略,百分之四十靠執行力。「執行力」是什麼?建華金控執行長盧正昕先生說:「執行力的定義是『積極參與,全力投入』,全力投入是身口意總動員。執行力的落實首先要『用對的人才』,其次得『採取對的策略』,最後是『完成對的營運』。」他認為今天這個時代,單打獨鬥闖不出天下,一定要有一群具有共同目標、願景,加上有強烈企圖心和執行力的人,集合眾人之力才能創造財富。

另外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先生表示,過去一般人誤認為執行力是透過嚴格執行,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其實未來的趨勢是「執行、策略合一」,站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人,不是被動地等待高層裁示,而是自己要有規劃能力。他覺得今天若想發展經濟,創造全民財富,就得發展「台灣概念股」,利用台灣不會外移的優勢,例如自然的風光、氣候、文化、風俗習慣,加上知識、想像力、領導者的眼光,配合金融業、科技業的支持,這樣就能以知識創造價值,增加全民財富。也就是說,台灣如果能善用本身優越的條件,加上知識、科技、政策的指引,我們也能銷售高價位的產品,而能獲得外來消費者青睞,創造更多的外匯存底。

趨勢科技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怡蓁小姐也談了他的親身體驗。他說去年與先生到日本本栖寺,看到寺裡楓葉飄零,有位師姐不停地清掃,但是動作遠不及落葉快速,分明是愈掃愈多。陳小姐的先生忍不住勸對方別掃了,沒想到他幽了一默說:「愈多愈好,這樣福報愈多!」陳小姐認為這就是佛光山執行力的源頭,因為每個成員皆充滿熱誠、歡喜。如果每個企業的員工,都能如此熱愛自己的工作,所追求的不只是金錢回饋,而是成就感、滿足感,相信所展現的必是持續不絕的執行力。

幾位先生、小姐的發言,皆有所見,不愧為專家、學者。當時我也針對佛教把我們的心譬如田地,說明只要我們能開發心田,就有力量。所謂「願無虛發」,心願一發,所作皆辦。尤其做任何事都要給主其事者一個遠景、希望、未來,如此構想完成、步驟擬訂,執行起來就容易多了。像今年(二○○三)佛光山的國際花藝特展,引起花農的熱烈迴響。執行布置的工作人員不眠不休、輪番上陣,不以為苦,這是因為他們有理念、有願景。

甚至我在世界各地建立幾百個道場,這是我給他們必定成功的信念。像彰化福山寺重建,困難重重,他們以資源回收籌募基金,如今已近十億元款項,令我深受感動。因此「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都是執行力的具體展現。「給」才有力量,我以此實踐執行力,並且創造社會的財富。所謂「大塊假我以文章」,隨處皆可成為力量的泉源。我們的社會若想回復昔日風光,就要注重執行力的落實。

不過,講到這裡我又想到,現在台灣民眾處處愛講理由,光是講道理未必有力量。我認為有心才有力量,力量加上智慧,正確的方法才能為我們帶來執行力,能讓我們創造全民的財富。

最後我也談到,值此經濟不景氣的時刻,不但政府應該重新調整經濟政策,想辦法吸收外資,更要留住台商,別讓台商感嘆台灣設廠空間小,而讓資金外流;另一方面人民也要共體時艱,懂得開源節流,共同度過經濟的低迷。只是比較令人憂心的是,如前所說,各地的經濟縱然互有衰榮,就像潮水一般,具有週期性,不足為慮。反而大家所應該關心的是,由於經濟全球化,影響所及,一些小型企業漸為大集團所壟斷,一旦這些大的財團經營不善,造成骨牌效應,受害的何止千千萬萬人。所以,世界各國對於大集團應該要有所約束制衡,對於小企業則要加以輔助,讓大小共存,如此才能讓財富像活水一樣流通,繼而創造一個均富的社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