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6 佛教對「喪葬習俗」的看法

時間:二○○六年三月三日

           晚間七點至九點三十分

地點:美國西來大學

記錄:滿義法師 英文翻譯:妙光法師

對象:西來大學校長、副校長、教務長,以及遠距教學位在世界各地幾十個地區的學員近千人。

人生有兩個大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生」,一個是「死」;人生也有兩個大謎團需要解答,一個是「生從何來」,一個是「死往何去」。

「生死」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但是多數人「生」的時候不知生命所為何來?生命的意義、價值何在?每天只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甚至憂悲煩惱、痛苦不堪的活著;到了「死」的一刻,不但臨命終人本身對死後的世界茫然無知而感恐懼害怕,就是在世的親人眷屬,也要面臨眾說紛紜的各種喪葬習俗而手足無措,真是「生固不易,死也艱難」。

為了化解世人「生死兩難」的窘境,二○○六年三月三日,星雲大師在美國西來大學主持遠距教學中,特別以「佛教對喪葬習俗的看法」為題,針對一般人對生與死的迷思,以及民間對喪葬禮儀的迷信,給予大眾正確的觀念與認識。

大師有感於「世間有很多風俗與迷信,而人本來就有很多的執著,若再被綑綁於迷信神權之中,則不得自由」。因此針對:人死後八小時之內不宜搬動遺體嗎?客死他鄉者,遺體不能返回家中嗎?燒「往生錢」、「房子」、「電器用品」給亡者有用嗎?乃至家人往生後,親屬應該為亡者做些什麼事,才是最有益於亡者等「喪葬習俗」問題,一一解惑釋疑。

另外,大師特別從佛教的觀點,提出對生死的看法。大師表示:「生死是一體的、自然的、無分別的;生死如燃薪、如換衣、如搬家、如出獄,吾人對生死應該要認知,但不要太介意。」大師尤其強調:「人生最重要的是,別人給我們因緣,我們也要給別人因緣,所以人生的意義應該是服務、奉獻、結緣。」

誠如大師所說,佛教旨在幫助人們解決生與死的問題;佛法能指導我們超越生死,達到不生不死、解脫自在的涅槃境界,而這正是佛法的尊貴之處。以下是當天的座談紀實。

一、凡人皆「好生惡死」,認為「生之可喜,死之可悲」,請問大師,佛教如何看待「生」與「死」?

答:生死是人生兩大課題,所謂「生死事大」;生死也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當人出生之時,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結果,所以「有生必然有死」。

一般人總把「生」與「死」看成是兩回事,事實上生與死是一體的兩面,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死如影隨形,生了要死,死了還會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只是一種循環現象,就如時辰鐘,從一走到十二,還會回到原點,繼續再往前走,所以生死是環形的,「生命」就在生死中輪迴不已。

生死循環,本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是古老的觀念裡,總認為「生之可喜,死則可悲」。當人出生之時,弄璋弄瓦,皆在慶賀之內;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萬分的感傷悲泣。其實在一個佛教的悟道者看來,生的時候應該就要知道生命終究會有死亡的一天。

有一戶人家老年得子,欣喜萬分,正在家裡高興慶祝的時候,門口來了一個和尚,對著眾人放聲大哭。主人很不高興,說道:「出家人,你要化緣我可以給你錢,幹嘛在我們家門口哭哭啼啼?你不知道我們正為生了個兒子在慶祝嗎?」禪師回答說:「我不是來化緣的,我是來哭你們家多了一個死人。」

人生,生了就會死,死了又會再生,「生死一如」,生死猶如一張紙,只隔一面而已。當人活著的時候,都有一個身體,一旦壽終命盡,物質的身體會朽壞,但是真正的生命,佛教稱為「阿賴耶識」,或叫「如來藏」、「真如佛性」,也就是世俗所謂的「靈魂」,會隨著業力輪迴轉生,不管驢胎馬腹,五趣六道,生命的形體有別,生命的本體永遠不變。就如金子做成耳環、項鍊、戒指等,相狀雖然不同,但金子的本質都是一樣。

人的身體,又如木柴;木柴燒火,一根接著一根,縱然木柴不同,但是生命之火仍會延續不斷。人的生命也如杯水,茶杯跌壞了不可復原,但是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裝回茶杯裡;茶杯雖然不能復原,但生命之水卻一滴也不會少。因此,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死亡朽壞的只是身體,我們的真如自性,法身慧命沒有生死。

人因為有一個身體,所以有老病死,有痛苦。有時候我們聽到有人說「生不如死」,可見生不一定快樂,死也不一定痛苦。甚至佛經說「三界如牢獄」,意思是說我們來到人間,就如住進牢獄一般;到了死亡的時刻,就好比刑期滿了,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人之死亡,又如住久了的房子,一旦朽壞,就要拆除重建,才有新屋可住;當新居落成之時,所謂「喬遷之喜」,應該可喜,不是可悲!只不過佛教雖然以「喬遷之喜」來形容生死,說明房子舊了必須搬一個新居,衣服破了應該換一件新衣,身壞命終也會賦予另一個新的軀殼。但是對一個尚未悟道解脫的凡夫眾生而言,生死確是人生最大的煩惱,也是輪迴的根本,「生、死」加上「老、病」,在人生「八苦」之中即占了一半,所以學佛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佛教其實就是一門「生死學」,佛教非常正視生死問題,例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就是解決生的問題;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決死的問題。佛教對生死的看法,如宗泐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水一漚,漚生漚滅,復歸於水。」道楷禪師示寂時更說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佛法教我們要認識生死,就是要我們改變消極的看法,透過修持,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死,處理生死,乃至解脫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擁有幸福的人生。

因此,對於生死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它,但不要太介意。如《佛光菜根譚》說:「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準備。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生,是緣生故有;死,是緣滅故無。無生也無死,無死也無生。」人生世緣已了,隨著自然而去;重重無盡的未來,也會隨著因緣而來。如果我們能把生死看成「如如不二」、「生死一如」,那就是深諳生死之智慧了!

二、生與死既是生命的循環現象,請問大師,我們要如何正確的認識生命的本質、生命的實相、生命的意義與生命的輪迴呢?

答:生命是由父精母血以及業識的因緣和合而來。眾生依過去善惡業因所感得的果報正體,有天上飛的,有水中游的,有陸上爬的,有山中走的;也有兩棲或多棲,乃至無足、兩足、多足等類別。

在各種生命當中,有的生命是獨活的,有的生命是共生的,有的生命是寄生的。甚至有的生命是有形的,有的生命是無形的;有的生命會動,有的生命是不動的。一切生命,都各有生存時空,並非人類所能全然了知。

生物學家為生命所下的定義是:凡經歷生長、繁殖、死亡過程的,都是生命。在此定義下,無論動物或是植物,都有生命。

從更廣義的層面來說,大自然裡到處都有生命,一片菜葉有生命,一滴水也有生命,都要愛惜。山川日月,蒼松翠柏,幾千年、幾萬年,時間就是生命。乃至佛教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時辰鐘錶,我用心、用智慧去製造它,時鐘裡就有我的生命。一棟房屋,因為我的設計、監工才能成就,房屋中就有我的生命存在。地球生態被破壞,海洋、空氣被汙染,環保人士用愛心來保護,給予愛心就有生命。

因此,所謂生命,都在時間之流,甚至在空間之流、在情愛之流中。生命的價值就是愛,生命的意義就是惜,例如一件衣服,一張桌椅、一架冷氣機、一輛汽車,你好好愛惜它,不隨便破壞,讓它多使用幾年,就是延續它的生命。所以不只人有生命,凡是有用的、活動的、成長的,可以說宇宙萬有都有生命。

若以人來說,生命也不僅止於活著的時候吃飯、穿衣等一切活動,即使死亡也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死亡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死亡只是這一期生命轉換成另一期的生命,就像把一粒種子播撒下去,它會發芽、生長、開花、結果,而後有了種子,再播種下去,又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因此佛教認為生命是不死的,死亡只是一個環節,死亡只是一個蛻變,死亡是另外一期生命的開始,生命的本體並沒有改變。

從佛教的緣起法來看生命的本體,生命是延續性的,生命是有傳承的,生命是有程序的,生命也是會變化的。例如六道輪迴就是變化;又如低等動植物慢慢發展成高等的動植物,甚至高等動植物也會慢慢退化為低等的動植物,這就是變化。

甚至佛教講,生命是「三世輪迴」的,也就是說,眾生無始以來由於身口意造作的業力,形成了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的生命之流,而現起了天、人、鬼、畜等六種多樣性的生命現象,佛教稱之為「五趣流轉,六道輪迴」。

生命之流不但在五趣六道裡流轉不停,而且佛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我們的生命不是突然而有,也無法單獨存在。例如,我們要仰賴農人耕種,才有飯吃;要有工人紡織,才有衣穿。甚至父母養我、老師教我、社會大眾共同成就之外,還要自然界的陽光、空氣、水分等宇宙萬有「眾緣和合」,我才能存在;如果宇宙萬有缺少了一個因緣,我就無法生存了。

也就是說,吾人的生命不是建築在自己的身體上,而是必須仰賴士農工商、社會大眾的眾緣成就;失去大眾的因緣,吾人的生命就難以維繫。尤其在眾多因緣當中,因為父母相愛,有緣結合,再加上我的業「因」和他們為「緣」,因此生養了我。所以,我們要研究生命從哪裡來?簡單說,生命是從因緣所生,人是從業感而來,由於我們的行為造下各種業,最後就會隨業而受報,所以生命就在「因緣果報」裡隨著業力流轉不停,這就是生命的去來。

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因此現在的生命學家也不能只是研究人類的生命,例如地質學家研究地殼變化,天文學家研究宇宙星辰,氣象學家研究大氣變化,生物學家研究動植物,微生物學家研究細胞分裂,考古學家研究古今淵源,歷史學家研究人文發展等,每個領域都有它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珍惜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別人給我們因緣,我們也要給別人因緣,所以人生的意義應該是服務、奉獻、結緣。例如,給人方便、給人救濟、給人離苦,乃至給人善因好緣,助成別人的好事等等。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留下能造福社會,讓子孫繼承不輟的「事業生命」;能傳遞知識、文化資產的「文化生命」;能有嘉言懿行,讓後代依循受用的「言教生命」,以及信仰的生命、道德的生命、智慧的生命、功德的生命、環保共生的生命等等。如此,能把自己的精神、智慧,都流入無限的時空中,才是真正發揮生命的意義。

三、死是人人必經的過程,過去一般佛教徒總認為人死後八小時之內,最好不要隨便搬動遺體,請問大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人死後八小時之內能不能搬動遺體?這就要談到「死」的認定標準:是腦死?還是心臟停止跳動?腦死,但心臟還在跳動,還沒有死;心臟停頓了,但身體仍有溫度,也還沒有死亡。

人死亡的一刻究竟要怎樣判定呢?在《四十二章經》裡說,人命在呼吸之間!沒有呼吸就算沒有生命了嗎?但是有的人呼吸停止了,透過人工呼吸,又可以把他救回;有時候心臟沒有停止,腦神經也有活動,可是分別意識沒有了,如此也可以算是死亡。

什麼時候才算是死亡?佛教認為意識離開身體、精神脫離軀殼的時候,就是死亡了。其實,何時才算死亡,時間的認定不是很重要,我認為讓病患死亡的時候不覺得痛苦而感到安然,要比時間的界定更為重要。

一般佛教徒,尤其依照淨土宗的說法,人死之後,如果神識還沒完全離開,你搬動他的身體,萬一他感到痛苦,生起瞋恨心,就不容易往生淨土。甚至人死的時候,不但不能搬動,也不能哭泣,如果親人在耳邊哭泣,他聽到哭聲就會留戀,一留戀,就會錯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緣,所以佛教徒主張為亡者念佛,希望亡者隨著念佛的音聲,於一念頃,往生佛國。

既然於「一念之間」就能往生淨土,為什麼說人死之後需要八小時才能搬動遺體呢?經常有人問起這個問題,依我的了解,佛經裡並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是一般民間習俗有這樣的說法。我想這可能是過去農業時代,一般人在外求學、工作,如逢家中有人往生,不能即時趕回,難免引以為憾,因此有「八小時以內不入殮」的習俗,以便讓親人見亡者最後一面。

但是,現在交通便利,一旦家中有人往生,只要一通電話,親人很快就能趕回,隨侍在側。在這種情況之下還需要八小時嗎?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觀念,現在的醫院可能會不歡迎這種人,因為你占用了病房,會讓醫院減少收入,不合經濟成本。

不過,如果病人一斷氣,馬上就送到太平間,甚至舉行火化,也不是很妥當,因為被送到太平間又活過來的人,不乏其例。因此,折衷之道,不要死後馬上入殮,但也不一定要等八小時,約莫兩、三個小時的觀察,應該算是中道。不過更重要的是,最好八個小時之內,親屬輪流念佛,不要哭泣、不要吵雜,這是對死亡者最大的幫助。

總之,八小時之說並非絕對,應該依時空人事權宜處理,例如:遇到意外死亡,身體受傷嚴重;或在醫院中往生,諸多不便;或者生前就已發心捐贈器官,希望遺愛人間者,都應該不必拘泥於八小時不可移動的禁忌,以免流於執著。

四、「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千古以來一直是人們不解的迷思,可否請大師再針對死亡後的現象、情景,多做一些開示。

答:前面講過,有生必然有死,生死是人生的實相,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甚至人以外的一切眾生,無論智愚賢不肖,最終都免不了一死。只不過死亡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各不同,依經典記載,死亡可分為四大種類:

一、壽盡而死:這是一般所謂的「壽終正寢」,如同燈油燃盡,燈火自然就會熄滅。一般人雖然莫不希望「延年益壽」,但總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間,到頭來還是免不了黃土一坏。所謂:「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雖有遲速,相去曾幾何時?」這是說明人壽有限,在劫難逃。

二、福盡而死:經上說:「世人無知生死,肉眼不知罪福。」一切眾生的壽命就像水上的氣泡,氣散則滅;一旦自己擁有的福報揮霍盡了,自然就會人死神去。這就如千金散盡的富翁淪為乞丐,經久會餓死、凍死,是一樣的道理。

三、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說的「橫死」,是指本來不應該死,因為遭受意外,迴避不及而身首異處。例如:戰死、車禍亡故、被人刺殺,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難以預知的。俗語說:「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就是形容這種變故。

四、自如而死:前三種死都是不可預料、不能自主的,而自如的死法,卻是可以把握,能夠自主的,也就是佛門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裡有很多修持功夫深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緣聚散及道法圓滿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其實,所謂生命,包含生和死。生固然是生命,死也是生命。死亡並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灰飛煙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裡,因此佛經對於死亡的觀念,有很多積極性的譬喻,例如:死如出獄、死如再生、死如畢業、死如移民、死如搬家、死如換衣、死如新陳代謝等。

死亡是軀殼形體從有形、有限,轉化為無形、無限,因此死後的境況與生前有所不同。從下面三點比較,可以知道一些死後的概況:

一、不受時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時間和空間的限隔,不能隨心所欲,萬里遨遊,也無法返老還童,縱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脫離形體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來去,穿越三界時空。

二、沒有肉體的負擔:《法句譬喻經》說:「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我們的大負擔,餓了要找東西餵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時要忍受病苦的痛楚。這個身體所帶給我們的煩惱,遠比帶給我們的快樂多。而死亡之後,神識不再受軀殼的牽制,不必再去侍候這個色身,也就沒有飢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沒有種種觸受壓迫的負擔了。

三、具有人天的神通:活著的時候,人的種種能力都受到軀體的限制,死後則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夠穿牆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聽到耳朵所聽不到的訊息。而且神識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的飛行,其運動的速度可以隨意念所生而無遠弗屆。除了佛陀的金剛座、母親的子宮不能穿越之外,其餘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礙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動即至」。

一般人總是畏懼死亡,尤其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死亡痛不痛苦?死亡以後到哪裡去?如果確知死亡的那一刻能夠不痛不苦,就如睡覺一樣;乃至知道死亡以後可以上天堂,或者再來人間,甚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此死亡不也是很美好的事嗎?

有一個老太太臨終之前,兒女、親戚、朋友都到醫院來看他。老太太的大兒子是個牧師,他說:「媽媽就快要去了,我們來替他祈禱,願他上升天國吧!」老太太突然張開眼睛,說:「在上升天國之前,你們弄一杯酒來給我喝好嗎?」這是媽媽臨死之前的願望,應該要滿足他,於是兒女們趕快找酒來給媽媽喝。喝過酒以後,他又說:「再有一支菸抽那就更好了。」這時小兒子說:「媽媽,醫生說,臨終的人不可以抽菸。」媽媽說:「什麼醫生?死的是我又不是醫生,我就是要抽菸。」想想,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因此趕快找一支菸來給媽媽抽。喝過酒,菸也抽了,老太太一臉滿足的含笑對兒女們說:「人生真是美啊!謝謝大家,未來再見!」

面對死亡,能夠這麼灑脫,死亡又何懼?因此,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死亡的真相,死亡對我們而言,就像領了一張出國觀光的護照,到處可以海闊天空,悠遊自在。死亡也像移民一樣,只要你有生存的資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財,即使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之後到哪裡去才是要緊的事。

五、中國的習俗中,對於客死他鄉者,認為遺體不能返回家中,甚至有拜「腳尾飯」,以及燒「往生錢」、「房子」、「電器用品」給亡者的習俗,請問大師,亡者真能收到這些東西嗎?佛教對這些民間習俗及禁忌有何看法呢?

答:中國人一向重視「壽終正寢」,認為客死他鄉,或是在外車禍死亡的人遺體不能返回家中,否則會不吉利。其實過去農業社會裡,人們多半一生守在自己的家園,客死他鄉的機率比較小;但現代工商社會,許多人外出謀生,橫死在外地的人愈來愈多。一個人死在他鄉已經很可憐了,為什麼不讓他回家?如果能換個觀點想:「他一個人死在外面很可憐,要趕快讓他回到家裡,他會感覺比較溫暖、安心。」那就沒有什麼忌諱了。

另外,中國民間有一種習俗,人死之後要燒金銀紙,也就是「往生錢」。現在更衍生出燒「房子」、「電器用品」,甚至「汽車」、「手機」等物品。這是源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人死必到陰間做鬼,親友唯恐其在黃泉路上無資可用,所以才有燒冥紙的做法,為的是要讓祖先在陰間的日子好過一點。

其實這種想法不但大錯特錯,而且是對父母長輩的大不敬。因為人死之後,會隨著各人的業力不同而有不同的歸宿。有的可以升天成聖,有的轉世做人;除非是作惡多端、罪孽深重的眾生,否則人死之後並不一定都會下地獄或變成餓鬼。如果我們想當然爾的把祖先認為死後必然為鬼,難道父母親人在我們的心目中是個大惡人嗎?我們為什麼不想:父母親人去逝,是到天界去享樂,或者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呢?

所以,佛教雖然承認鬼的存在,但並不是人死必然為鬼;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前往的地方也不僅僅是地獄而已,也許是往生淨土安養,也許是到天堂享樂,也許是再降生為人。而決定人死亡之後投胎轉世所依憑的業力,則可分為三種:

死亡如同枯枝再發新葉,生生不息。

一、隨重的業報:就生前所造的善惡業中,何者為重,何者先報。

二、隨憶念的業報:由八識田中的憶念種子決定去向。譬如有人出門,茫然來到十字路口,東西南北,不知去向何方?這時突然憶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去。人在臨命終時,也會隨憶念而受報。

三、隨習慣的業報:就各人日常的習慣而受報。譬如修淨土法門的人,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目的就是要養成念佛的習慣,一旦臨命終時,一聲佛號就能與佛感應道交,而得往生極樂淨土。

因此,人死不一定為鬼;即使是鬼,其能享用的資具也要依自己的福德而定。如果是沒有福德者,再多的冥紙對他也沒有用;如果是有福德者,就算沒有冥紙,也能得到供養。

不過,中國人向來重視孝道,為了慎終追遠,表達對亡者的思念、敬意及關懷,西洋人用獻花的方式,中國人則燒金銀紙,作法不同,心意一樣,也無可厚非。但是最好不要太鋪張浪費,甚至可以提升作法,例如建紀念堂、紀念像、紀念塔,設置獎學金、修橋鋪路、印經書、裝佛像,也是對先人很好的紀念方式。當然,若能趁著長輩親人在世時,好好的孝養,則比死後才燒紙錢、紙房子,要來得積極而且有意義多了。

六、中國人好面子,常在喪禮中大肆鋪張,諸如「五子哭墓」、「中西樂隊」、「電子花車」等,不但浪費,而且有失莊嚴。甚至喪禮中還要殺豬、宰羊來祭拜亡者和諸路鬼神。請問大師,有什麼辦法可以導正這些民間風俗呢?

答:「人死為大」,這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觀念,一般民間對葬禮都極為講究,認為葬禮辦得風光體面,才能表示對亡者的尊重與孝順,甚至還可藉此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增加自己的榮耀。因此一些有錢人家,遇有長輩往生,莫不極盡鋪張,不但請來「五子哭墓」、「中西樂隊」、「電子花車」等大做排場,而且殺豬、宰羊,大宴親朋好友。

其實,中西樂隊等熱鬧排場,對亡者毫無助益;宰殺生靈,宴請親友,則是替亡者造作罪業,加重其負擔。根據佛教的《地藏經》說:「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彊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又說:「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因此,家有喪事,切忌殺生祭拜,也不要鋪張浪費,喪禮應以簡單隆重、莊嚴肅穆為宜。如有需要,可以成立治喪委員會,一切依佛教的儀式舉行入殮、火葬,而後奉安寺院納骨塔。往生佛事則可以到寺院參加隨堂超薦,也可以自己在家誦經念佛,把省下的喪葬費用,以亡者名義捐助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福利事業,如此不但讓亡者德澤人間,也可以把功德回向亡者蓮品增上,可以說是自利利人,這是最值得提倡的喪葬典範。

七、一般人遇到家中有人往生,往往慌亂、不知所措,尤其喪儀的安排,也會有來自旁人的七嘴八舌,以及親朋好友的許多意見,讓家屬不知如何是好。請問大師,面對這種情形,家屬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答:在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裡,一家有了喪事,親友鄰居紛紛獻策,乃至一些三姑六婆,這個人說這種習俗,那個人說那種規定,搞得孝子賢孫不知如何才好。如果你是正信佛教徒,應該要有主見,依佛法而行。

我童年時,父親的死亡我並不知道,不過在我九十五歲老母親往生時,我不許任何人替我作主張,因為往生的是我的母親,別人不必七嘴八舌的亂出主意。

其實,中國民間的喪葬禮儀本來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尤其中國人重視倫理,從倫理裡也衍生出不少習俗來,例如人死後,孝眷為表哀思,幾天內不可以刮鬍子、不可以更衣、兒女要從門外跪著爬進屋裡等等,這些近乎整人的方法都沒有順乎自然。乃至生肖犯沖、生辰犯沖、八字犯沖的人不能送葬,甚至丈夫死了,妻子不能送上山頭,否則就表示想要再嫁,將被視為不貞等等。

此外,民間還有很多不合時宜的觀念、作法,也有加以淨化、改良的必要。例如:看風水、擇日、死後八小時以內不能入殮、出殯時安排電子音樂、花車、遊街、哭墓等,不但浪費,而且有失莊嚴。

佛教對喪葬禮儀的看法,主張要建立正知正見,不但不虛榮、不鋪張,尤其不能迷信。現在的人遇到喪葬事宜,大家競以虛榮心處理,不但要作得比別人盛大,還要比別人熱鬧。其實,尊重死者的心願,最是重要,因為治喪無非是求得死者安、生者孝。再說,喪葬本來就是個人家裡的事,何必勞師動眾?當然更不必顧慮別人的看法,而講究你有多少樂隊,我有多少花車;莊嚴肅穆,更勝於吹吹打打。

記得多年前,邱創煥先生剛上任內政部長不久,適逢其尊翁去世。他一時感到很為難,喪禮辦得太簡單,怕親朋好友批評自己不孝,身為內政部長,對父親的後事辦得如此草率;要隆重的舉行,又因當時蔣經國總統正提倡「新生活運動」,凡事崇尚簡樸。

當時我知道了邱先生的處境後,主動跟他說:這樣好了,佛光山佛教學院的學生都是出家眾,我帶二百個人去替你父親誦經,能有這麼多和尚念經,在台灣史上也不曾有過。另一方面,這麼做既不鋪張,也不浪費,又能響應蔣經國總統的新生活運動,可謂一舉二得。果然,此事後來傳誦一時,成為美談。

其實,不一定需要二百個人誦經,二個人、三個人念,也是一樣,甚至自己念就好了。自己父母的喪葬,由兒女做主,依自己的心意盡孝道、表哀思,最是妥當、切實。當然,一般人遇到家中有人往生,大部份的人都會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平時能有一個宗教信仰,這時候就會派上用場了。

八、生與死是人生兩件大事,尤其依照民間習俗,人死後所要處理的事情可謂繁雜瑣碎無比,相較之下,宗教的儀式,不管佛教或基督教,則顯得無比的簡單莊嚴,因此想請教大師,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說服他們用宗教的儀式來處理後事呢?請大師開示?

答:宗教是苦難者的救星,有很多人儘管平時都說自己不信仰宗教,但是遇到急難的時候,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常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或是「上帝」、「耶穌」等,可見信仰宗教的重要。尤其一般人遇到家中有人往生,更是很自然的就會想要找個法師誦經,或是請求牧師祈禱,所以人只要有生死問題,就會需要宗教。

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規模七點三的震災造成中部地區災情慘重,一下子死了二千多人。雖然各地很快就捐出許多棺木,光是佛光山便捐了四百具。但是很多人有了棺木,面對如何把往生的家人放進棺木裡入殮,卻是六神無主,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當時佛光山因應災民的需要,除在第一時間緊急捐款及提供物質救濟外,並有法師巡迴各災區,幫助往生者處理後事,以及舉行超薦法會以慰亡靈,同時成立十四所「佛光園慈心站」,以佛法幫助生者重建心靈,走出震災的陰霾。

人是宗教的動物,人在苦難的時候很自然就會想要找一個宗教為依歸。但問題是,有的人平時不覺得宗教的重要,總要等到有事才來「臨時抱佛腳」。或者有的人信仰不夠堅定,一會兒信仰天主教,一下子又信佛教;再不然就是信得太複雜,這個寺廟、那個道場到處跑,結果到最後真正需要的時候,卻發現「三個和尚沒水喝」。

有這麼一則笑話:有兩個人在旅途中遇到強盜,其中一人平常信仰很多神明,當強盜揮刀過來時,膀子被砍斷了;另外一人信仰觀世音菩薩,也挨了一刀,但這一刀正好砍中掛在脖子上的佛像項鍊,佛像被砍彎了,人卻毫髮未傷,因此他很歡喜雀躍的說:「感謝觀世音菩薩保佑,讓我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另外那個信仰多神的人抓住被砍的膀子,痛得直冒冷汗,並且忿怒的說:「我身上帶了那麼多神像、符咒,為什麼都不保佑我呢?」

這時,袋子裡的許多神明說話了:「對不起!當你遇難的時候,我們原本也很想來救你,可是在列位神明面前出來救你,是沒有禮貌的事呀!因此,當你要受難時,我們互相讓著:『玉皇大帝!請您去救他吧!』玉皇大帝客氣的說:『城隍老爺!還是您去救吧!』城隍又客氣的說:『媽祖娘娘!您去吧!』媽祖也說:『耶穌!您去吧!』正當大家推來推去不知請誰出來救你時,強盜的一刀已經砍了下來,咯嚓一聲,你的膀子也就斷了。」

雖然這只是一則笑話,但是卻意謂著信仰宗教要愈單純愈好,而且要把信仰落實在生活裡,才能獲得信仰的利益。

自古以來,佛教受到社會最大的扭曲與誤解,就是把佛教當成是度死的宗教,一般人總在喪葬的時候才想到要採用佛教的儀禮;其實佛教對於結婚、生子、祝壽、喬遷等人生各種喜慶之事,都有一套很周全的人生禮儀。例如,嬰兒彌月時,要到寺院中為子女取名;成年時,行成年禮,代表已能擔當家計,負擔社會責任;結婚時有佛化婚禮,接受法師的祈福祝禱。乃至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廠開工、房屋遷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儀禮,請法師證明、灑淨及說法。所以佛教儀禮的範圍涵蓋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目的就是要讓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歡喜安詳。就如西方社會,上至國王登基加冕,下至百姓從生到死,都會以宗教儀禮進行。

宗教信仰是發乎自然的精神力,一個人一生一世,吃飽了還有餓的時候,餓了再吃,什麼困難都有法子容易解決,生活就算苦一點也都還好;唯有宗教信仰,如果沒有信仰,內心就會覺得苦悶、無助。人和宗教的關係,就如同人和飲食、金錢、男女一樣,彼此是分不開的。因此,不管「生」時、「死」時,只要因緣成熟,人自然就會需要宗教。

九、請問大師,家人去世後,親屬應該為亡者做些什麼事,才是最有益於亡者的呢?是否一定要為他做七、放燄口、啟建三時繫念等佛事,才能幫助他投胎轉世呢?請大師開示。

答:根據經典記載,人往生後四十九天之內,如果陽上眷屬能為亡者誦經做佛事,仗此功德,能令亡者罪障消除,得生善道;如果亡者生前已多植善業,則可蓮品增上。因此,佛教徒每於親人往生後四十九天內,每逢七期舉行超薦佛事,稱為「做七」。

一般依齋主的時間、因緣而分,有的只做頭七、滿七,有的做頭七、三七、

五七、七七,有的則七個七全做。

做七雖然有超拔先人,表達孝思的深遠意義,但因傳統的作法費時耗財,實有改良的必要。例如:誦經佛事宜莊嚴不繁瑣,最好以半小時、一小時即可,不一定要半天、一天;做七也不一定要施放燄口,或是啟建三時繫念等佛事,只是上香、拜佛也可以,家屬應視能力、時間而為,不必勉強。

另外,七七日誦經是古老的傳統,不一定照辦,可變通為集合家人一次做完,即算圓滿;或是在短期的三至七天內做完七七。甚至幾十年來,我在佛光山一直推動「隨堂超薦」,也就是在寺院佛堂裡立一個牌位,利用早晚課誦時,隨堂誦經超度即可。

家人過世,為他念佛、誦經最好,而且不一定要出家法師念,親朋好友彼此互相助念也很好。不過根據《地藏經》的說法,誦經的功德,亡者能夠得到一分,而持誦的人可以得到六分,因此我們應該趁著自己身強體健的時候,儲備一些功德資糧,不要等到無常來臨,才勞駕別人為我們誦經超度,功德畢竟有限。

至於祖先親朋去世了,我們為他誦經超薦有功效嗎?能不能幫助他脫離輪迴呢?誦經、超薦對亡者究竟有什麼貢獻呢?有幾個譬喻可以知道誦經的功德利益:

一、好比鯉躍龍門,身價百倍;誦經好像依仗達官顯貴的親戚,人人欽羨、人人仰戴。

二、彷彿出門旅行的人需要攜帶身分證、護照一樣;誦經的功德讓我們方便往生諸佛國土。

三、一塊大石頭放在水中,很快就會沉陷下去,如果把它擺在船上,可以安然地運載至彼岸;眾生頑強如磐石的罪業之身,透過誦經功德的慈航普度,可免於在生死大海之中沉溺。

四、一畦稻田裡,如果長滿了豐碩的稻禾,縱然有一、二根莠草也起不了作用;誦經的功德可以使我們的善業禾苗增長,雖然有一些罪根埋在土裡,但是不容易滋長。

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兩手空空的來,又兩手空空的去,世間上的一切財富名利、榮華富貴,在無常到來時,任誰也帶不走,唯有所做的善惡業緣不離身。所以一般民間佛道混合鋪張的喪儀對亡者毫無意義;能夠為亡者誦經念佛、布施行善累積功德,才有益於亡者往生佛國淨土。因此臨命終時,身為佛教徒,都應該助亡者一臂之力,為其助念;如果能以亡者的名義成立獎學金或設立教育基金,乃至護持文化、慈善等公益事業,以此為亡者植福薦拔,更有意義。

一○、目前社會上吹起一股購買「生前契約」,或是「預立遺囑」的風潮,由自己在生前就把後事安排好,以便臨終的時候能夠心無牽掛的往生。請問大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所能預知或掌控的,尤其「生死無常」。但是,人雖然無法掌控生死,卻能為自己的身後事預作安排,例如,有人希望土葬,有人想要火葬,有人喜歡海葬,有人嚮往空葬,甚至有人發大願心,願意死後把遺體提供給醫學界作解剖研究之用。為了完成這項不能親自完成,卻又與自己最切身的最後一件大事,只好藉著「預立遺囑」來闡述心願。

另外,因應現代人希望為自己身後事預作安排的需要,社會上也興起了一種新興行業,叫做「生前契約」。所謂「生前契約」,就是趁著自己健在的時候,由自己或家人預先與殯葬業者簽訂契約,事先購買好死亡時的喪葬儀式,為將來的死亡預作準備,替自己的身後事買好人生的最後一張保單。

「生前契約」其實是「生涯規劃」的延伸,所謂「生死事大」,「生」的時候如何活得自在、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固然重要;「死」時能安心、放下,了無牽掛的走,也應該早作安排,預先規劃,所以「生前契約」就像一張「安全卡」,可以求得心安,未嘗不好。

但是,「生前契約」牽涉很廣,其中還有法律問題。例如,如何兼顧亡者的意願、家屬的習慣、宗教信仰、傳統習俗及業者的利益;執行時以誰的意見為主?乃至簽約後能否解約退款?這種種問題經常造成紛爭不斷。甚至不少不肖業者藉此吸金,捲款潛逃,衍生諸多的社會問題。所以,生前契約雖然有其時代性與需要性,相關業者也有公會的管理、約束,但總是賢愚不等、良莠不齊,還有賴自己的慧眼去選擇、判斷,擇定信用可靠的業者。

不過,相較之下,如果能依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管是付託基督教的教堂,或是佛教的寺廟,還是比較穩當。因為世事無常,銀行都可能倒閉,唯有寺廟是萬年常住,所謂「鐵打常住流水僧」,人雖然有去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所以最好是由宗教人士來辦理,不要用商業的行為來處理。因為世間上任何一種商業行為,難免有利益衝突,有了利益衝突,就會有紛爭。

其實,不管「生前契約」或「預立遺囑」,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死後有人埋葬、送終就是圓滿,人生應該要為社會留下貢獻,為自己留下歷史,為親人留下懷念。人雖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生命是永恆不死的。過去中國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有的人自己沒有生養,也總要想辦法認個乾兒子,或是收養個義女,以期老來有人孝養、送終。

但是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有的不肖子孫不但不懂得回饋奉養,甚至希望父母早一點死亡,以便早日分得遺產。所以老人不能太有錢,最好是有德、有智,尤其最大的保障是「結緣」。一個人只要自己生前多結緣,死後與你有緣的人自然會跟你結緣,這是最好、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與其透過生前契約來規劃身後事,不如廣結善緣最為圓滿。

一一、雖然「生前契約」已經漸漸蔚為風潮,但是一般人還是忌諱談死,尤其愈富有的人往往對「死」更是諱莫如深;由於不肯正視死後的問題,未能於生前預立遺囑,把財產妥善處理,導致死後兒女為了爭遺產而對簿公堂,反目成仇。請問大師,對預立遺囑及遺產的處理方法,是否有什麼看法?能否提供一些意見給社會大眾參考。

答:中國人向來有留遺產給子孫的觀念,子孫也都希望祖先能留下一些遺產給他。善於利用遺產的兒女,遺產能增加家族的榮光;不善於利用遺產者,則遺產反而貽害子孫。所以現代人已漸漸懂得要留道德、學問、知識、技能,甚至留信仰給兒女,不一定要留土地、房屋、股票、存款等錢財給後代。

話說有一位富翁新居落成,大宴賓客時,他把建屋的瓦木泥工都請上座,自己的兒女卻坐下座。有人覺得奇怪,就問富翁:「你的兒孫才是主人,為何不讓他們坐上座,反而讓瓦木泥工坐上座呢?」富翁回答:「因為瓦木泥工都是今日為我建屋的人,兒女子孫則是他日賣我房屋之人也。」富翁的話實在很值得深思、玩味。

另外,我們經常從報章雜誌上看到,一些富有人家死後,兒女為了爭遺產,喪葬後事都顧不得辦理,只忙著打官司。因此,現在一些有遠見的人,總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遺產捐獻給慈善機構或教育機構,他不想留太多遺產給兒孫。也有很多企業家,願把自己的公司、產業,傳給賢能的工作夥伴,並不一定非要留給有血緣親屬關係的人來繼承。甚至丹麥有一名八十三歲的老太太,死後遺囑指定,要把他的六萬零二百美元遺產,交由哥本哈根動物園的六隻非洲大猩猩繼承。

其實,遺產不一定是指有形、有相、有價、有限的金銀財寶、土地房屋;遺產也不一定都要留給子孫。有的子孫不肖,為了爭奪遺產,禍起蕭牆,反失前人的苦心;不如把遺產捐給社會公益單位,無形中也把自己的慈悲、智慧留傳後世,造福人群,更能發揮遺產的價值。

一般佛教信徒,在生的時候都懂得要行善布施,但是臨終時,總把遺產留給子孫;西方人,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大都把遺產捐給社會,捐給自己信仰的宗教。因為子孫不一定會善用父母的遺產,不一定能光大父母的遺德;而宗教必定能把聖財用之於社會,用之於眾生。所以,當我們能把留給家族的遺產,擴大為留給社會、留給大眾;能夠擴大遺產的價值,那就是人類的進步了。

另外,預立遺囑固然重要,如果凡事能在適當的時間及早安排、處理,就能減少很多紛爭。只是有人認為預立遺囑會觸霉頭,是不吉祥的事,因此生前不肯預立遺囑,最後造成子孫為了遺產而展開爭奪戰。其實對佛教徒而言,《佛遺教經》就是佛陀的遺囑;連佛陀都預立遺囑,因此佛教徒應該打破迷信,破除禁忌,早立遺囑,以免引生紛爭。

一二、現在很多醫院都設有「安寧病房」,專門為癌末或重症患者提供「臨終關懷」的服務。請問大師,佛教對「臨終關懷」有些什麼看法與做法,請大師開示。

答: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認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死並非生命的結束,只是另一場輪迴的開始,因此「臨終」是「昇」、「沉」最重要的關頭,它是決定「往生」最寶貴而且具有決定性的一刻。

過去一般人因為很少能坦然面對死亡,因此往往忽略了「臨終關懷」的重要。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由於醫學及人文思想發達,現代人終於意識到,生命的關懷應該從出生到死亡、從身體到心靈,因此有「安寧病房」的興起,並且將「臨終關懷」當成一項生命課題來研究、討論與推廣。

「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透過對死亡的認識,讓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坦然的面對死亡。

根據《佛說無常經》說:「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若苾芻、苾芻尼,若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若見有人將欲命終,身心苦痛,應起慈心,拔濟饒益。」經中並且具體提出照顧臨終病人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括:

一、注意環境的整齊清淨、光線的柔和、空氣的流通。

二、供養佛像,使病人觀相而生善念。

三、為病人宣說阿彌陀佛的慈心悲願及西方極樂淨土的種種莊嚴,使病人生起樂生佛土之心。

四、引導病人念佛,其餘探病者亦應為彼病人稱念佛號,聲聲不絕;病人命漸欲終,即見化佛、菩薩執持香花接引,心生歡喜,必無退墮惡道之苦。

五、若命終後,眷屬應止哀,不宜大聲哭泣,當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隨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禮請法師或自行誦經,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另外,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說,外國習俗中,一個人從出生至臨命終時,所作的善事平時都要一一記錄下來,等到往生前,由家屬為其講說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歡喜心,而不恐懼害怕死亡。

由此可見,佛教早就注意到「安寧照顧」與「臨終關懷」的重要。佛教雖然講「生死一如」,目的是要我們看淡生死,進而勘破無常;但是在大限將至之際,如何讓病者身心安樂,無苦而終,這才是最實際的做法。

當然,生命不是臨終的時候才需要關懷,生的時候就要給予照顧;甚至臨終關懷也不是只對臨終的病人所做的醫療照護,而是對廣大社會大眾施以一種廣義的死亡教育,讓人正視生死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逃避不談。因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臨終一刻是每一個人必然要面臨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遲要步入不同性質的臨終期,就應該早做準備,包括心理與生理上的準備。

甚至即使說「臨終關懷」是針對即將死亡的病人所做的關懷,也不應該只是在安葬遺體、處理完後事就算結束,而是應該對他的精神事業,以及後代子孫繼續給予應有的幫助,讓他能「死得安心」、「死得瞑目」。所以「臨終關懷」不在於關懷生命活得多長,也不只是關懷死時的情況或死後的安葬問題,應該關心的是死後的去處、死後的安心,這才是臨終關懷的真正意義所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