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4 第一章 佛性平等 星雲學說的立論根本

大凡世間上任何一門學說,都有他最初立論成說的中心思想,以及最終所要達致的宗旨目標;人間佛教的星雲學說,主要是立論於「佛性平等」的根本思想,也就是佛陀當初證悟時所發出的「眾生皆有佛性」的平等宣言。

佛陀成道時說:「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釋氏稽古略》)星雲大師據此倡導「我是佛」。*64大師說:「佛性」是吾人永恆不死的生命,「平等」則是佛法的核心思想;離開佛性,難有平等,沒有平等,也無佛法可言。*65因此大師平日裡總是教人要直下承當「我是佛」,一者希望人人肯定自己本自具足佛性,從而自尊自重、自我覺悟,把自己內在的真如佛性開發出來,如此才能真正「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因此他矢志弘揚人間佛教,就是希望以「人間」為道場,幫助眾生透過「菩薩道」的實踐,把佛性開發出來,期能從「人道」漸次圓滿「佛道」,這才是生命的究竟圓滿。

另外,基於眾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大師更從「人權的尊重」而到「生權的提倡」,他主張世間上不但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甚至由人而及於一切眾生,要建立「同體共生」的思想,要平等對待每一個眾生的生存權;因為唯有尊重生命,彼此共生共榮,世界才能和平,人間淨土才有實現的一天,這也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的宗旨所在。

換句話說,星雲大師一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不但重視現世生活的幸福安樂,希望人人有生之年都能在人間淨土裡活得歡喜、活得自在,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更重要的是,人間佛教最終的目標,是要幫助眾生圓滿生命,也就是找回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真如佛性,這正是學佛最終所要追求的一個「常樂我淨」的圓滿世界。

*64星雲大師:〈我是佛〉,《往事百語》(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65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常樂我淨」&「苦空無常」

「常樂我淨」稱為涅槃四德,此乃悟道後所證得的一個「永恆、安樂、自在、清淨」的涅槃境界;相對於此,凡夫眾生因為業報感生的有漏世間,是個「苦空無常」、充斥著種種苦患與缺陷的世界。

學佛修行,就是希望從「苦空無常」的憂惱此岸,安度到「常樂我淨」的涅槃彼岸。這中間的過程,依照經典說法,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之實踐,通過「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修行來「培福增慧」,一旦「福慧圓滿」,自能「證悟成佛」。

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誠所謂「佛道長遠」;在漫長、悠遠的「成佛之道」上,首先必須要肯定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所以要「正見有聖有凡」。也就是說,我們要相信「眾生皆有佛性」,要肯定有個「佛道」可成,否則又何須辛辛苦苦的學佛修行呢?正因為「人人皆有佛性」,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性能,因此成佛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我們如法修行,最終都能成佛。

除了肯定「佛性」,相信有個佛果可證的「聖者」境界之外,同時還要認清「凡夫」所處的「世間實相」,如此才能坦然面對,繼而從佛法裡找出對治之道,透過生活的佛法實踐,開發出超越生死的智慧;這就如同一個人生了病,一定要接受生病的事實,繼而找出病因,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所謂「世間實相」,就是世間是「有漏」的,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我人的色身心念等,都是「四大」因緣和合所生起。因緣所生的世間萬法,隨著「緣生」而有,自然也會因為「緣滅」而散,於是在因緣生滅的無常變化下,世界有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色身有生老病死,乃至人事有聚散離合等種種的無奈與痛苦,正如《成佛之道》說:「有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流轉起還沒,何處是依怙?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66

有漏的世間並不究竟,也不圓滿,此中尤以「生死」是人生最大的苦患。所謂「有生必然有死」,人生世間,之所以會有「眾苦逼迫」的感受,主要就是我人的色身有「生死」問題。因為有「生」,為了生活,就必須百般奔波營求,不但要克服外在環境加之給我們的種種艱難困苦,還要突破內在心靈上的諸多橫逆挫折;因為有「死」,一旦生命走到盡頭,不但亡者要獨自面對死後未知的世界而驚恐憂懼,尤其要忍受「四大離散」、如龜脫殼般的巨大苦痛,乃至家人眷屬也會因為親人的永別而悲傷難過。

可以說,生死是人生最難忍受的痛苦,生死也是修道人最大的魔障,因此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脫死」;自古禪師們「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就是為了要「了生脫死」。

*66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妙雲集》。

「了生脫死」的真義

「了生脫死」既是佛教視為人生重要的修行功課,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當然也講「了生脫死」,他認為我們信仰宗教,不單只是暫時求得精神上的寄託及心靈上的安慰,最高的目的是了生脫死,離苦得樂。*67

只不過大師認為,了生脫死並不是自私自了,也非偷懶享受,了生脫死是心靈的昇華、精神的解脫,能「廣結善緣」,本身就是「了生脫死」,所以要了生脫死,應該先在人間辛勞播種,從生活上去健全身心,解決生死的問題,而不是當社會的逃兵。*68

大師此說,主要是感於過去傳統佛教,有些人才初學佛,便一天到晚將「了生脫死」掛在嘴邊,不知道要在人間廣結善緣、積福修慧,一心只想入山清修自了,結果不但自己無法獲得佛法的實益,也使一般人誤以為佛教是消極避世的宗教。

因為有感於此,大師對「了生脫死」一向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積極詮釋,他說:「生時滿足,死無畏懼」,乃至「生時助人,死留功德」,就是了生脫死;更高層次的「自然往生,乘願再來」、「不生惡趣,佛國現前」、「蓮花化生,不再輪迴」,當然是了生脫死,但是對生死最重要的,是能夠透視人生的真相,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下活得自在;並且認識死亡後的世界,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而無懼於生死、超越生死,這就是了生脫死。如能進一步幫助別人認清生死實相,同樣解脫自在,這就叫做「自覺覺他」,這就是大乘菩薩道的實踐,也是人道的完成。*69

從以上大師對「了生脫死」的註解,可以得出二個重要的結論:

其一,了生脫死的先決條件,當須認識生命的真諦,因此大師說:「人間佛教的信仰,不是迷信的膜拜,不是盲目的奉獻,而是從浩瀚的三藏十二部不朽經典中,覺悟出緣生緣滅等生命的真理。」*70

其二,了生脫死的必經途徑,當須落實菩薩道的實踐,所以大師強調:「佛教修行的目標,乃欲了生脫死,達到圓滿的涅槃境界;但是人間佛教則更進一步,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奉獻。」*71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一向不強調「成佛」,只重「行佛」的落實,也就是「菩薩道」的實踐。因為大師認為,學佛最終的目標雖然是成佛,但是「佛果」在「眾生」身上求,學佛唯有發「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通過「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菩薩道修行,才有可能完成「覺行圓滿」的佛果,所以從「人道」到「佛道」,中間少不得「菩薩道」的實踐。

*67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

*68星雲大師:〈如何建設人間佛教〉,《佛教叢書(十)人間佛教》,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69星雲大師:〈佛教與人生〉,《佛教叢書(八)教用》,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70星雲大師:〈我推動人間佛教〉,《百年佛緣(十二)行佛篇2》,高雄:佛光出版,二○一三年。

*71星雲大師:〈佛教與一貫道〉,《佛教叢書(八)教用》,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人間」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在十法界裡,人道是「上升下墮」的樞紐;在五趣六道中,唯有人才有機會聞法修行,進趨佛道。因為人不但「記憶、梵行、勤勇」三事勝諸天,尤其人間「苦樂參半」;人間雖然有一些苦,卻在人們「堪忍」的限度之內,所以不但不會障礙學道,反而會激發精進勇猛的向道之心,成為學道的增上緣。所以「人間」雖然不究竟,卻是實踐「菩薩道」最好的「道場」,因此諸佛都在人間成道。

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正如前述,大師希望以「人間」為道場,幫助凡夫眾生把握難得的「人身」,透過「菩薩道」的實踐來開發佛性;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真心本性找回來,所謂「明心見性,開悟成佛」,自能超越生死輪迴之苦,這才是真正的了生脫死。所以人間佛教雖然不強調「成佛」,只重「菩薩道」的實踐,但是只要如實奉行「菩薩道」,也就是透過「自覺與行佛」,則最終必然「成佛」有望。因此,所謂「人間佛教」,其實就是從「人道」到「佛道」的完成,也就是「菩薩道」的修行實踐;這也正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的核心價值與終極目標。

由於人間佛教重在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因此弘揚人間佛教的佛光山,一向被譽為大乘佛教的菩薩道場。多年前,《中國時報》記者吳鈴嬌小姐曾經撰文報導,他說:佛光山是個大乘菩薩道場,自了漢不要上佛光山。*72

誠哉斯言!「菩薩道的實踐」一直是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內涵,而「落實生活佛法」則是人間佛教重要的修行之道。大師多年來推動人間佛教,向來都是佛法與生活融和不二,他強調人間佛教是「度生重於度死」*73,他認為度死固然重要,度生則更為迫切,生者、死者都能度化,才是真正的了脫生死。

*72星雲大師:〈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佛光教科書(十一)佛光學》,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73星雲大師:〈我們應知的努力方向〉,《星雲大師講演集》(一),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解決「生死」之前,先要了然「生命」的真諦

在此前提之下,儘管人間佛教也重視「了生脫死」,但在解決「生死」之前,先要把「生活」的問題處理好,進而要對生命的本質、生命的真義,乃至生死流轉的真相認識清楚;不能了解生命的真諦,不懂得生死的去來與緣由,就無法達到真正的「了生脫死」之境。因此大師弘傳人間佛教的目的,主要就是希望把佛陀對人間開示的教法,落實在生活裡,透過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讓佛法成為生活的指南,成為體認生命、了悟生死的智慧;人生唯有洞澈生命的真相、通透生死的由來,才能超脫生死的流轉,活出生命的意義,因此如前所說,人間佛教其實就是一門「生死學」,就是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

說到生命,人活著就有生命,甚至死亡之後,生命還是存在。因為生命不是軀體,也不是靈魂,生命就是我們的真心,也就是我們的佛性。過去佛教甚少使用「生命」這個詞彙,佛教都是講「真如」、講「菩提」、講「自心」、講「佛性」,所謂「即心即佛」,所以佛教徒所關心的,無非是能不能成佛?至於「生命」一詞,是近代才有人提出,才對「生命」加以研究,甚至「生命教育」這個議題,也是近些年來才受到社會的重視。

現代人雖然提倡「生命教育」,大家熱衷研究「生死」,故而「生死學」已成為現代新興的熱門學科之一;但其實一般人對生命的真諦,乃至「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生死之謎,多數還是一知半解,甚至茫然無知。

對此大師明確指出,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在明示生命的真相。佛陀以「十二因緣」告訴我們,人所以有生死,是緣於最初的一念「無明」,因而造作種種「行」為,於是產生業「識」;隨著業識投胎而有「名色」,繼而「六入」成形,藉著六入接「觸」外境而產生感「受」,之後生起「愛」染欲望,進而有了執「取」的行動,結果造下業「有」,「生」命的個體就此形成;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

凡夫眾生於是就在「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十二因緣」的「生滅流轉」下,有了「三世輪迴」的生命,這就是生死的真相。*74

*74星雲大師:〈十二因緣〉,《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無明」是生死流轉的根源

從以上佛陀所開示的「十二因緣」法可知,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乃肇因於「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真理,也就是不懂緣起法。「緣起」是佛陀證悟的真理,也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說明,世間上所有一切事事物物,都不是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所以緣起而有的萬法,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其自性本空,並無恆常不變的實體。

然而一般凡夫不懂,不知道「緣起」而有的「假相」,其實「自性」本「空」的真理,因此平常總是在一些虛妄不實的生活事相上分別、計較、執著,於是產生無明煩惱,繼而起惑造業;造了業因,必然要受苦果,受了苦就更加迷惑而繼續造業,如此在「惑業苦」三重因果相續循環下,眾生因此輪迴生死,難有出期。

學佛就是為了「斷惑、消業、了生死」,所以首先要去除「無明」。也就是說,眾生因為一念不覺(無明),逐妄迷真,起惑造業,因此在生死裡輪迴;相反的,如果我們能通達「緣起」的真理法則,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透過因緣和合而現起的假有,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一旦因緣離散,一切復歸於無,故知萬法自性本空。「空」是萬有的本源,也是諸法的實相,吾人若能深入空性,就能見到真理,就不會執著於虛妄不實的假相,繼而懂得人生所有的際遇,都是自業自造,怨不得別人,因為「如是因」,必感「如是果」,這是最公平的真理法則;一旦我們能見到真理,當下無明頓除,不再起惑造業,如此不受「後有」,自然也就不再輪迴生死了。

由此可知,人生要想獲得解脫,除了發心利人、行善培福之外,還要聞法修慧,如此才能深入法性,才能了解空義;有了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空慧,才會知道任何現象的背後都是有因有緣,因緣是平等的,結果是公平的,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如此自能息下虛妄的不平之心。妄心一除,自能息滅惡緣,不再造作惡業,自然不感惡果,所以佛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要我們去惡行善,漸次淨化心靈,一旦「心淨」則國土淨,這也是人間佛教所要建設的理想世界。

成佛三部曲——超凡入聖、證悟無生、見性成佛

佛教所講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但修行起來卻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要通過「超凡入聖」*75、證悟「無生法忍」*76,最後才能「開悟成佛」*77。這個過程,每個階段都需要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也就是說,凡夫從發菩提心走上成佛之道開始,首先要經過「資糧位」與「加行位」的修福修慧,慢慢把「見思惑」斷除才能見到真理;一旦證見真理進入「見道位」,就能「超凡入聖」,這時就能解脫色身的「分段生死」之苦。

所謂「分段生死」,說的是三界內的「六凡」眾生,包括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迷界的有情,因為無明煩惱而起惑造業,於是感得在五趣六道裡生死輪迴的苦果。由於每一世所招感的果報不同,因此有形貌上的差異及壽命上的長短等區別,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之後,必定有一期生命的結束;因為有一期一期的死死生生,所以稱為「分段生死」。

就以人來說,不管貧富貴賤,乃至壽高百歲的人瑞,最終都難免一死。因為人在世間生存,所謂「世」者,即指遷流性的「時間」;「間」者,即具隔礙性的「空間」。人在世間,必須依憑時間與空間而存活,但同時也受到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和限制。

例如,人在此處,就不能同時分身他處;同一個定點也無法容許兩個人一起立足。因為人有色身的質礙,因此不能自在無礙的穿越空間,空間因此成為障礙。但另一方面,人又必須有空間才能立身,乃至要有空間才能生產各種生活所需的資生物用,沒有空間就無法生存,所以古往今來,國與國之間常常為了爭地而大動干戈,甚至人與人之間也往往為了一席之地而爭得你死我活,這都是為了空間。

另外就時間上來說,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壽命就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而逐漸老化,終至死亡;可以說,人在出生的當下,其實就已經一步一步開始走向死亡,因此禪師才會對喜獲麟兒的人家說:「你家多了一個死人。」

洞澈生死真相的禪師,知道生死是一如的,所以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因為生命包括生與死,死只是生命另一種形態的存在,所謂「此死彼生」,人死只是色身軀體朽壞了,然而我人生前所造的「身口意」三業,都會在阿賴耶識裡留下「業識」種子;有了業識,生命因此三世流轉不已,就像植物有了種子,生命得以繁衍不息。

我人的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也像電腦的記憶體,如實完整、絲毫無差的保存及記錄著我們一生的善惡功過。人死之後,就是依照生前的行為好壞來決定投生去處。惡性重大者,因為造作殺盜淫妄等種種惡業,可能下墮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受苦;反之,心性慈悲,常行十善,廣修布施、持戒、禪定等善行福業者,就有機會再到人間為人,甚至上生天道享受天福。

業是輪迴的主宰,迷界眾生隨著自己業力的牽引,生生世世在生死裡流轉,忽而地獄餓鬼,忽而天上人間,忽而驢胎馬腹,忽而張三李四,生命在五趣六道中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流轉不已,就如同在無邊無際的生死苦海裡載浮載沉一樣,所以佛教比喻「生死如海」。

眾生在生死海裡流轉,生命不斷,主要就是靠「業」在維繫。業有如念珠的線,線把念珠一顆一顆貫穿起來,不會散失;業有「不願生,強迫生;不願死,強迫死」的力量,業維繫著我人三世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生世世,永無休止的在六道裡輪迴不已,除非「斷惑證真」,不再造業,才能「跳脫三界」,轉迷為悟,才能「超凡入聖」,解脫生死。

所謂「超凡入聖」,這是三界內的凡夫眾生從迷界進入悟界的重要關鍵,為了這一刻,必須經歷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旦轉凡成聖,便不再受「分段生死」之苦。但這並不代表已經完全超脫生死,因此還須再經第二大阿僧祇劫「修習位」的「悟後起修」,等到「塵沙惑」斷盡而證得「無生法忍」,才能超越「變易生死」,從此不受「後有」。

在此之前,悟界的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菩薩(登地菩薩)等三乘聖者,因為「見思惑」已除、「煩惱障」已斷,因此跳出三界外而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輪迴之苦,但仍有「變易生死」未除。

也就是說,三乘聖者因為悲心、願力而以「意生身」迴入三界中修菩薩行,以至成就佛果;因為在修道過程中,「塵沙惑」與「無明惑」日漸消減,智慧、聖果日益增長,因此隨著迷悟的遷移,意境隨之不斷昇華,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一期進入後一期的變易,恰如經歷一度生死一樣,所以稱為「不思議變易生死」。

一般人談到「生死」,總是狹隘的以為眾生只有肉體上的生死。事實上佛教把生死分為肉體的「分段生死」與精神的「變易生死」,由此可見,真正要「了生脫死」,並不容易,何況即使真正「了生脫死」了,也還不算功德圓滿,所以還要再經第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修行,才能進入「究竟位」而圓滿佛果,這才是真正的完成佛道。

第三大阿僧祇劫是成佛與否的關鍵,也是大乘、小乘的分水嶺。因為大乘以佛果為究竟圓滿,小乘則以阿羅漢果為究竟解脫。因此,當完成第二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後,重視自了的聲聞羅漢便急於斷惑證入涅槃,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中阿含經》),這時因為已經斷盡一切煩惱,證得無漏智,所以身心俱滅,在未來也不再受到果報,而能享受自我解脫之樂。

但是胸懷慈悲度眾的菩薩,則「不住涅槃」而「留惑潤生」,因為菩薩如果脫離眾生,即不名為菩薩,所以留一點餘習才能倒駕慈航,返入娑婆,才有機會救度眾生;也唯有從利益眾生之中,才能成就佛果,這就是「佛果在眾生身上求」的道理。

不過,以上所說並不表示成佛要等到第三大阿僧祇劫才要行菩薩道,而是從發心學佛的那一刻起,就是初發心菩薩,就已經正式展開菩薩道的修學之路了。菩薩有五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屬第一大阿僧祇劫,十地中的初地至第七地,屬第二大阿僧祇劫,第八地至第十地屬第三大阿僧祇劫,如此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進入「等覺」、「妙覺」,才算究竟成佛。

*75三界內的六凡眾生,因為見到真理實相而證入聖者果位,從此不受「分段生死」,稱為「超凡入聖」。

*76諸法實相本來不生不滅,聖者對此真理有所體證,故能信受通達,安住不動,稱為「無生法忍」。

*77菩薩經過多生累劫的修福修慧,不斷「自覺、覺他」,直到進入菩薩五十二階位的「妙覺」之境,也就是「覺行圓滿」的究竟佛果,一般稱為「成佛」,或是「得道」、「證菩提」等。

成佛之路雖遙遠,佛性本具終能成

由於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因此一般人總認為「佛道長遠」,覺得成佛是遙不可及的事,根本不敢奢望。事實上,成佛雖然不易,但並不表示不能。佛陀曾經做了這樣的比喻:一根木材隨著流水順流而下,只要在過程中不被岸邊的障礙物所攔阻,而木材本身也沒有腐爛,那麼即使時間再久,只要方向正確,總有一天會到達終點。

成佛雖然需要多生累劫的修行,但只要自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廣修六度萬行,常行慈悲喜捨,不斷增上戒定慧三學,在修道路上依法而修、如理而行,總有一天一定能夠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終會有見性成佛的一天。因為佛陀成道時早已明白宣示:「無一眾生不具足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顯現。」(《華嚴經》)

這段話很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眾生與佛同樣具足佛性,所不同者,只在覺與不覺的差別而已。眾生因為一念不覺,因此「懷珠作丐」、「藏寶受貧」;佛陀因為覺悟緣起,因此見性成佛,所以說「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只不過眾生既然與佛同樣具足佛性,為何會渾然不覺呢?主要就是因為眾生「妄想執著」,也就是「無明」而不能如實知見真理,因此「執妄為真、執假為實、執無為有、執苦為樂」,所以起惑造業,流轉生死。

「我執」是生死的根源,我執不除,煩惱難斷;煩惱不斷,生死難了;生死不了,涅槃難證。所以佛陀開示「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我執,以引導眾生出離生死之苦,而證得涅槃之樂。因此《法華經》說:「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三法印」說明「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空即佛性」,這也正是佛陀證悟的「緣起性空」的真理。佛陀當初因為證悟「緣起」而成道,佛陀成道後發出「眾生皆有佛性」的偉大宣言,此一「眾生平等」的思想,不但打破印度種性不平等的階級制度,也為世間的苦難眾生點燃了一盞希望的明燈。

因為此一偉大的平等宣言,說明佛性之前,眾生是平等的,既沒有階級之分,更沒有男女、老少、種族乃至生佛之別,有的只是「迷悟」之差而已。所謂「迷即眾生,悟成佛」,因此不管聖凡賢愚,只要依法修行,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最終必能知「苦」斷「集」而進趣「涅槃寂靜」的解脫世界,這就是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所宣說的「四聖諦」。

不管「三法印」或「四聖諦」,其實都在說明,人生的實相雖然是「苦空無常」,但在苦空無常之中,有一個「常樂我淨」的涅槃世界。換句話說,凡夫的世界雖然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但只要我們證悟真如佛性,達於涅槃之境,就能享受永恆、安樂、自在、清淨的解脫之樂。

佛陀宣說「四聖諦」,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轉凡成聖」,如何由凡夫而證悟成佛的因果關係及修行之道;尤其佛陀宣告「眾生皆有佛性」,不但讓我們肯定自我,進而建立眾生平等的思想,不管對個人的解脫,乃至對社會的和諧,甚至對整個世界的和平,都有莫大的貢獻,都是為了創造人間的幸福安樂,都是在幫助眾生從痛苦的此岸邁向快樂的彼岸,這就是佛陀降誕人間「示教利喜」的本懷。

本諸佛心,明示「涅槃」之境

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一直都是本諸佛心、直探佛陀本懷;大師說法一向不重說苦,但期將涅槃的快樂之境示於大眾之前。因此他根據《涅槃經》、《雜阿含經》、《華嚴大疏》、《大乘義章》等各經論所說,對證悟之後的「涅槃」境界,做了如下淺顯易懂的解釋:

「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斷集後,由修道所證得的解脫境界。它是滅除了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無明,而獲得的一種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圓滿境界。」*78

「涅槃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也就是真實的自我。」*79

「『涅槃寂靜』是滅除貪、瞋、痴、慢、疑等諸煩惱,身無惡行,心無惡念,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80

「涅槃是不生不死、無為安樂、解脫自在的意思;涅槃是滅除我執、法執,滅除煩惱障、所知障,是度脫生死的意思。譬如一個犯人被杻械枷鎖繫縛時,是毫無自在可言的,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脫;眾生被貪瞋痴等煩惱所繫縛,也不得自在,如果修習佛法,斷除煩惱,便得解脫,解脫就是涅槃。」*81


經過大師以貼近生活的語言,做出平易淺白的詮釋,頓時讓人對「涅槃」的境界不再感到虛幻空無,而能真確的認識到,原來只要能夠證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就能超越時空的障礙,不再被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無明束縛而流轉生死,所以涅槃之樂不是死亡後才能得到,而是當下就可以體證的。

尤其大師說,人生在世,在時間上不過短短數十寒暑,在空間上也只有七尺肉身之軀,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可以突破時空的藩籬,超越生死無常的恐懼,將生命遍布於一切空間,充滿於一切時間,完成生命最圓滿幸福的境界。因此大師勉勵人,應該把「證悟涅槃,找回真實自我」視為今日之事,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精進修行。*82

過去一般人常把「涅槃」錯解為「死亡」,事實上涅槃是佛教最圓滿的世界,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證悟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脫;因為涅槃就是我們自己清淨的自性,就是真實的自我。

為了讓大家相信,人人都有清淨的佛性,人人都可以體證涅槃之樂,大師舉《金剛經》的「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說明佛陀所以度一切眾生而不覺得有一眾生可度,就是因為佛陀知道眾生本來都是佛,人人都有佛性,哪裡是我能度得的?

另外,大師引《大乘起信論》的「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真心與妄心,真心就是真如佛性,因為被虛妄覆蓋,因此迷而不覺;只要能離卻一切妄念,眾生就是自性清淨的真如佛,這就是所謂的「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的道理。*83

*78星雲大師:〈四聖諦〉,《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79星雲大師:〈奉行八正道〉,《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80星雲大師:〈三法印〉,《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81同註*80。

*82星雲大師:〈涅槃寂靜〉,《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83星雲大師:〈性〉,《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人生是一趟「尋根」之旅

眾生因為逐妄迷真,忘卻本心,因此三藏十二分教其實都是在教我們如何認識真心與妄心,進而對治妄心;當妄心去除,真心也歸於無,真妄泯除,佛性現前,當下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涅槃經》說:「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佛性就是我們的主人,就是我們的本源。現代人常說要「尋根」,要認祖歸宗,大師說,其實真正的「根」,就是我們內在本具的佛心佛性;不往心覓,向外攀緣,只會讓我們分別妄想,起惑造業,漸行漸遠,無有歸期;唯有明心見性,才能使我們在滔滔紅塵中找回本來清淨的面目,不再流浪生死。因為明心見性的人,了知萬法不離一心,所以能不惑於外相的變遷,能不受時空的限制,住於如如不動的佛性中,而能把握自己的立場,認清自己的價值。*84

學佛,就是要認識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因此大師勉勵人要用心去「發現」自己的佛性。他在一篇題為〈發現〉的文章裡說,古往今來,人類有很多偉大的發現,有了發現才有偉大的發明,例如富蘭克林發現了雷電,經過半個世紀之後,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讓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大大改變了世界文明的進程。此外,牛頓發現「地心引力」,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達爾文發現「進化論」,畢達哥拉斯發現「地球是圓的」,乃至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以及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等,在在都讓世界文明有了長足的進展。

相較於以上這些偉大的發現與發明,大師認為,其實世間上最偉大的發現,是釋迦牟尼佛發現了「真理」,證悟了「緣起」,並且告訴世人「眾生皆有佛性」的真相。大師說,如果我們能夠發現自己也是佛種,也有佛性,也有成佛的潛能,那麼這個發現比起前面所說的那些科學家、哲學家的發現,不是要來得更偉大得多嗎?*85

*84星雲大師:〈明心見性〉,《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85星雲大師:〈發現〉,《人間萬事》,台北:香海文化,二○○九年。

直下承當「我是佛」

發現佛性,這是我們人生重要的功課,要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有佛性呢?大師鼓勵人要勇敢承認「我是佛」,他說:「人人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性能,只要肯直下承認『我是佛』,就能改變思想、觀念、行為,也就是透過修道,最後必能與佛同等,證悟本具之佛性。」*86

為了說明承認「我是佛」的利益好處,大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他說:「回想我這一生受益於『我是佛』這三個字的地方非常之多。記得初入佛門的時候,想到自己應該做好一個佛教徒的樣子,所以我認真課誦,嚴守淨戒;後來想想這樣還不夠,我應該還要擔當佛陀的使者、佛教的法師,將真理的法音傳播給別人,所以認真研究經教,隨喜說法結緣;後來再過一些時候,我覺得做法師也是不夠的,我應該進一步做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我要努力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有一天,我突然想:『我豈止想做菩薩,為什麼不直下承擔我是佛呢?我應該行佛所行,為佛所為才對啊!』這樣一想,忽然間,心裡就豁然開朗了。」*87

直下承當「我是佛」,不但可以自我提升,尤其承認「我是佛」,自然「心中有佛」,那麼眼裡看到的必定都是佛的世界,耳朵聽到的必定都是佛的音聲,鼻中嗅到的必定都是佛的氣息,口裡所說的必定都是佛的語言,身體所做的必定都是佛的事情;如果人人如此,這就是一個佛的世界,那麼家庭自然和樂幸福,人際自然和敬友好,國家自然和諧富強,世界自然和平無諍,因此大師期勉人人當下都能自我期許「我是佛」,以此自我尊重,自我發掘本有的真如佛性。

*86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87星雲大師:〈我是佛〉,《往事百語》(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皈依「自性三寶」,建立「心中本尊」

其實佛教的信仰,本來就不是只叫人信佛,而是要人肯定自己、認識自己,進而對自己有信心。佛教主張「人人皆有佛性」,就是對人的尊重;「佛性平等」更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偉大思想。因為一般宗教都把人置於神的統治下,唯有佛教主張人人同具佛性,只要人能依道而行,都能與佛一樣,享有獨立自主的權利,不受神佛所主宰,所以佛教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要人信仰自己、皈依自己,也就是要皈依「自性三寶」。

根據《優婆塞戒經》說,皈依三寶是一切無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根本。為了讓社會大眾都有機會學佛聞法,繼而求證無上菩提,大師經常應邀在海內外各地為信徒主持皈依三寶典禮。每次典禮後,大師為大眾開示皈依三寶的意義,總是強調:「皈依的真正意義,是皈依自性三寶。」*88

大師說,經典上對於三寶,雖有「最初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緣理三寶、化相三寶」等多種分類,但皈依主要是皈依「自性三寶」:人人都有本自具足的佛性,就是佛寶;人人都有平等無差別的法性,就是法寶;人人都有喜好清淨和樂的心性,是為僧寶。*89

由於我人的自性當中,已經圓滿具足了三寶的無量功德,因此大師說,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座寶礦,皈依就是開採自己心內的寶礦;不皈依,就如同寶礦未經開採,黃金無法出土。所以皈依三寶無非是藉助佛力,引導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依靠自我,實現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寶,所以學佛第一步,一定要皈依三寶。*90

從「皈依自性三寶」,繼而大師要人「建立心中的本尊」,也就是信仰自己的佛性。大師認為,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每個宗教的教主都不同,儘管各人信仰的教主不同,但其實都是信者自己心中規劃出來的「本尊」,名稱雖然有別,意義卻是一樣,大家信的都是自己的心,所以每個人要把自己心中的本尊建立起來,否則一切都是外在的。*91

所謂「心中的本尊」,就是我們的「佛性」。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世間萬象儘管有林林總總的不同,但都是我們一心所製造出來的;我們的心製造出許多的不同,最後還是應該回歸到一心,在一心法界裡,一切都是一樣的。所以基於「佛性本具,眾生平等」的思想,大師希望宗教與宗教之間,應該彼此尊重包容,至少應該做到容許不同的存在,不要以自己心中的本尊去要求別人,大家能和平共存,才不會失去宗教追求真善美的本質,才能共創世界的和平。

*88星雲大師:〈皈依三寶〉,《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89星雲大師:〈皈依三寶〉,《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90同註*89。

*91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致力世界「和平」,踐行「平等」教義

和平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共同願景,「和平」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平等」的精神為後盾;平等與和平是一體兩面的真理,有了平等,才能達到真正的和平。

佛教是個崇尚和平的宗教,因為佛教有「平等」的精神。大師認為,在佛教裡,不僅人與人之間平等、眾生與眾生彼此平等,甚至眾生與佛也是平等的;當初佛陀成道時發出「眾生皆有佛性」的宣言,就是平等的思想;佛陀成立僧團,主張「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姓」,就是破除種族歧視的平等制度之落實。*92

平等是佛法的根本精神,如果沒有平等,就沒有佛法,因此早在四十多年前佛光山開山時,大師就提出「四眾共有」的「平等」理念。在佛光山,不但「男女平權」,而且「僧信平等」,早期佛光山的朝山會舘懸掛一副對聯,「一山五嶺天下少,兩院七眾世間稀」,就是最佳寫照。

大師為了具體落實「男女平等」、「僧信共有」,他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眾,不論在家、出家,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制度,讓比丘、比丘尼都享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大師主張,不分男眾、女眾,不管出家、在家,站在「佛性平等」的立場,大家應該平等互尊,共揚佛法,因此在建立佛光山僧團之後,大師又成立佛光會教團,希望僧信能如人之雙足、如車之雙輪,彼此互助合作,共同弘揚人間佛教。

*92星雲大師:〈問題答問篇・對種族衝突的看法〉,《佛教叢書(七)儀制》,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檀講師」制度,開啟佛教史上新紀元

大師不但成立佛光會教團,並且打破傳統,制定「檀講師」*93制度,授給在家信眾傳教的權利,讓信徒也可以加入弘法的行列。因為大師感於過去在佛教界裡,一般在家信徒縱使學佛幾十年,儘管學問、道德、佛法都足以為人師表,但永遠都是三寶「弟子」,從來不敢以「老師」自居。*94為了提倡「僧信平等」,因此大師在國際佛光會的章程裡規定,在家信徒可以做檀講師、檀教師,可以一起參與說法的行列,共同肩負起弘法的任務,此舉不但寫下佛教史上嶄新的一頁,也為人間佛教開啟了弘化史上的新紀元。

大師曾比喻,「佛光山」和「佛光會」的關係,就如同「人之雙臂」、「鳥之雙翼」,都是同等重要。因此凡是佛光山派下的寺院,都是「僧信共有」,出家眾管理法務,在家眾可以協助寺院行政,甚至出家眾以弘法為家務,佛光會檀講師也可以登台說法。大師希望所有佛光人,不管出家、在家,都能做到「僧信平等化」,達成理事平等、空有平等的真理,讓佛法普遍,光明普照。

為了落實「僧信平等」,大師身先示範,他在二○○一年四月十九日於南非召開的國際佛光會理事會議中,原本通過一條議案,規定「總會長必須是出家眾,且須出家受戒二十年以上始得擔任」。

大師當場力排眾議,否決此案通過。他說若要保障出家眾擔任總會長之權利,有違自己「僧信平等」的本懷,因此極力否決。他同時呼籲與會大眾,不要樹立個人的權威或利益,應該在民主時代的潮流下,讓佛光會領導著劃時代的佛教走上民主自由平等的未來。

大師一生力行民主、自由、平等,他不希望任何人享有特權;然而過去的社會一向都是男尊女卑,兩性無法平等,即使在佛教界,女眾比丘尼也是一直受到歧視,不能與男眾比丘受到同等的尊重,尤其南傳佛教根本不接受比丘尼受三壇大戒。

為了提升比丘尼地位,也為了恢復南傳國家失傳已久的比丘尼教團,大師特於一九九八年二月到印度菩提伽耶傳授三壇大戒。此舉受到南北傳佛教多位著名僧俗大德的熱烈支持,成為世界佛教的一大盛事。

大師本著「平等觀」,一直積極提倡「男女平權」、「僧信平等」,他以「僧信共有,眾生平等;兩序相處,和敬互尊」*95做為四眾相處的原則。大師舉出,佛陀開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陀主張「男女皆能為僧、四姓皆可出家」,佛陀要人「不輕後學」、「四小不可輕」等,處處都樹立了佛法和樂、平實、平等的風範。*96

大師指出,當初佛陀成立僧團時,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佛陀常說:「我不攝受眾,我亦是僧數。」佛陀常為有病比丘洗滌身體,替失明弟子穿針縫衣,向初學比丘懺摩;佛陀以平等心與僧團大眾相處,從未以統治者自居。這些在在都說明平等必須要人我共尊,平等不是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對方就範,而是應該顧及對方的尊嚴,唯有人我共尊,才能達到彼此平等的境地。*97

然而我們眼看今日世界,雖然舉世各國都在高唱和平,但是獲致和平的方法,都是用經濟制裁、武力侵犯、威力嚇阻等,這些以暴制暴、以戰止戰,甚至以大欺小的手段,即使能得到一時的效果,但是不得人心,當然不能達到真正的和平。

*93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七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佛光山召開「第二屆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會中大師正式頒授檀教師證書給時任監察院院長陳履安、立法委員潘維剛、日本佛教學者水谷幸正等四十人,成為第一批的「檀教師、檀講師」,開啟佛教僧信四眾共同肩負弘傳佛法的新紀元。

*94星雲大師:〈人間與生活〉,《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95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六日,大師於台北道場為佛光會輔導法師開示。

*96星雲大師:〈發揚佛教─為和平而團結〉,《星雲大師講演集》(四),台北: 佛光文化出版,一九七九年。

*97星雲大師:〈佛教與和平〉,《佛教叢書(八)教用》,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平等共尊,和平共榮

大師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佛光普照,世界和平」,他深知「和平」的前提先要有「平等心」;但看今日舉世的紛紜擾攘,包括政治上的以強欺弱,經濟上的貧富不均,宗教、種族的相互排擠,男女、地域的各自分歧等,這些不能和平解決的問題,都是因為彼此不能平等共存、人我不能互相尊重所引起,唯有人我共尊,立場互易,以不比較、不計較的精神平等相處,才能和平。

為此,大師在一九九六年於巴黎召開的國際佛光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特別以「平等與和平」做為大會主題,揭櫫「平等共尊,和平共榮」的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以佛法的「生佛平等」、「性相平等」、「自他平等」、「事理平等」、「空有平等」的真理,喚起地球人類的覺醒與共識,讓大家真正了解世間的混亂、動盪,處處充滿危機,問題在於我們自己。因此他呼籲世人應該建立平等心,不但大國小國要平等互惠,各種族之間要平等往來,尤其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強尊重弱、以有尊重無、以上尊重下」,唯有在平等的觀念之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進取世界和平。*98

其實,大師長久以來一直都有「平等與和平」的思想,並且一直致力於「世界和平」的促進。他為了把「人我一如」、「同體共生」、「法界圓融」的思想落實在人間,所以在歷屆佛光會會員大會中,先後發表了「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覺與行佛、心保與環保」等主題演說,他不斷倡導地球人的思想,告訴大家,我們都是同居共住在一個地球村上的居民,我們從緣起的法則來看,每個人都是互為因緣,都是生命的共同體,所以大家要互相幫助、彼此合作,要尊重包容,和諧共處,要「同中存異,異中求同」,能夠尊重很多不同的存在,大家才能共存共榮。

甚至早在國際佛光會成立之初,大師就為佛光會員寫了一首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大師說:「平等」就是一切佛法,佛教主張「生佛平等、事理平等、自他平等、空有平等」,佛法就是一個平等法,沒有平等,就沒有佛法,所以不能尊重平等的,都是外道。*99

大師強調,「眾生平等」是佛法的真諦,不由得我們違背佛法,各自另彈別調;他希望凡是佛光人,都應該明白「同體共生」的意義,都應該與人間和平相處,共同實踐真正的平等,共同創造平等的世界。*100

在大師的願心與信念領導下,國際佛光會自從成立以來,一直努力的不外就是促進家庭中的婆媳和諧相處,兄弟姐妹互敬友愛,乃至於人民與人民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大師希望未來的世界都能從平等、和諧上發展,今後的世界,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要平等互尊,宗教和宗教之間都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尤其國際佛光會是由四眾弟子所組成,凡是參與佛光會者,都如江、河、溪、湖,一旦流入海洋,均為一味,沒有誰高誰低、誰大誰小。*101

大師從人人皆有佛性的立場,強調眾生平等,所以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包容,要建立「同體共生」的思想。他認為「同體共生」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成就,因此期勉佛光人要落實「同體共生」的理念,要有「平等互尊」的思想。

平等的偉大,在於包容性,不只是男女平等、僧信平等、大小平等、貧富平等,甚至善惡也是平等,因為「真理平等」!真理就是佛性,佛陀不僅在成道時說「眾生皆有佛性」,佛陀在涅槃前也講「一闡提也能成佛」(即使斷善根的人也能成佛)!因為不管再怎麼惡性重大的人,也會有一念的善心和善性存在,善性就是佛性;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人人平等,這就是佛性平等的真理。

「平等」是人間佛教重要的思想內涵,人間唯有發揚佛教「事理平等、性相平等、自他平等、怨親平等、生佛平等」的思想,才能究竟獲得和平;人間佛教就是植基於「佛性平等」的思想立論,希望為舉世人類創造一個和平安樂的人間淨土,這也正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所具有的時代意義,也因此大師說:弘揚人間佛教的行者要有「平等心」。

*98同註*97。

*99星雲大師:〈人間與生活〉,《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00同註*99。

*101同註*99。

從「人權」到「生權」,落實「眾生平等」

早在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四日,佛光山慶祝開山三十週年前夕,《中國時報》及《聯合報》等報章雜誌,紛紛以大篇幅報導佛光山與人間佛教。其中《中國時報》特別提及:「平等」是民主自由國家努力以赴的目標,但是很少人知道,釋迦牟尼佛遠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經發出「眾生佛性平等」的宣言,而佛光山可以說是最能實踐「平等」教義的僧團了。*102

誠如所言,大師一生力倡「佛性平等」,他對「平等」教義的實踐,不只就「人人皆可成佛」的立場提倡人權平等,更從「人權的尊重」而到「生權的提倡」,徹底落實「眾生平等」的精神。他主張,我們能尊重一切眾生都有生命的自主權,都有生存的權利,這就是佛教的主旨所在。

他在《普門學報》發表的〈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一文說到:「佛教的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人人和佛陀共有的佛性,這就是民主的精神;受持五戒,就是對人尊重,不任意侵犯,這就是自由的意義;眾生生權的提倡,是因為諸佛與眾生一如,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就是平等的主張。」*103

另外,他在〈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一文裡,更是明白揭示:「佛教是一個倡導平等的宗教,所謂『人人皆可成佛』、『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成佛』,都是對於人格的尊重;這種特質經過持守戒律來實踐、昇華,最終達到不僅尊重「人權」,也能尊重「生權」,這是未來提升全人類人格素質的重要目標。」*104

大師對生權的尊重,不僅止於有情,更及於一切無情,他說:所謂「生命」,舉凡一花一草、一沙一石,乃至一件衣服、一張桌椅,都有生命。一件衣服本來可以穿上三、五年,你不愛惜它,糟蹋它,二、三個月就壞了,它的生命就結束了。所以不光是人有生命,動物、樹木花草等植物也有生命,乃至山河大地都有生命,甚至時間就是生命,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隨便浪費物品也是廣義的殺生,尤其現在提倡環保,重視生態,唯有尊重生命,平等對待一切生命,才有資格活在現代,如果不重視生命的尊嚴,就沒有資格稱為現代人。*105

大師期許現代人要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他說今日舉世已經走上自由民主平等的時代,容不得人類再走回頭路,所以他對未來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平等」的世界就要來到,這是必然的。*106

大師的信心,主要就是來自於對佛教的信仰,佛教主張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不僅對人要有愛心,對山河大地也要保護,所謂「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可見佛教不但最具有環保、護生的意識,也是最能徹底落實「眾生平等」的宗教。

*102星雲大師:《星雲日記》第卌一冊(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四日),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七年。

*103星雲大師:〈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04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05星雲大師:〈我們要尊重生命──二○一○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結營宣言〉。

*106星雲大師:〈人間與生活〉,《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乞貧乞富,心不均平

在佛教裡有一部深為大眾熟知的《金剛經》,經文開頭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這是說明佛陀時代的僧團,佛陀與弟子每天早晨要外出托缽乞食,藉此接近人群,弘法利生;托缽時,要不分貧富貴賤,依序一家一家的沿門托缽,稱為「次第乞食」。

「次第乞食」是平等精神的實踐,不過佛陀十大弟子中,苦行色彩濃厚的大迦葉尊者,他從來不到富有人家去托缽受供,因為他認為富貴是由於過去世懂得布施種福田所招感的果報;既然今生已經這麼富有了,何必再去錦上添花呢?因此他寧可到貧窮人家托缽,做窮人的福田,所以一直是「乞貧不乞富」。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正好相反,他覺得貧苦人家連自己的三餐都難以溫飽,何忍再去增加他們的困境;而富有人家布施少許財物一點也不為難,所以他是專門「乞富不乞貧」。

他們這種極端的行為被佛陀知道後,佛陀特別召集大眾開示說:乞貧乞富,都是心不均平,佛法應該建立在平等之上,儘管世間充滿了差別對待,但是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中,在平等法裡才能自受用、他受用。*107


大師藉用這則故事,說明「心不均平」正是今日社會紛爭的原因,因為人一旦有了比較心,就會有計較,有了計較,紛爭於焉產生。他感於:「一般人都是要求別人給自己公平的待遇,事實上世間沒有真正的公平,因為理上雖說『佛性平等』,但在事上卻有『因果差別』,我們每個人從過去到現在所造的業不同,每個人的福德因緣都不一樣,自然境遇果報也不盡相同,因此世界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能公平的,只有靠我們的心去製造平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自然能超越世間的差別對待,人與人之間自然和合無諍。」*108因此最後大師以《六祖壇經》的「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做為結論,意思就是說明,吾人唯有開發內在的真如佛性,徹底落實「佛性平等」的精神,世間才會有真正的平等。

*107星雲大師:〈平等乞食〉,《佛教叢書(三)佛陀》,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08同註*107。

「佛性平等」的思想,契應「佛陀本懷」

總說「人間佛教的星雲學說」之所以強調「佛性平等」,並且據此思想作為立論根本,主要就是因為人間佛教雖然強調「現證法喜安樂」,但世間不究竟、不圓滿,因為人有「生死」問題。生死來自於人的無明迷惑,因而造作種種善惡業,因為業報而感得六道輪迴的生死之苦,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華嚴經》)。佛教的業力論說明,人的幸與不幸,不是由佛菩薩或神明所主宰,而是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行為造作而定。

業是自作自受,但業並不是定型的,業有善有惡,善性就是佛性;世間上再怎麼壞的惡人,偶爾也會有一念悲憫之心生起,只要有一念善心在,就有成佛的可能,所以學佛就是要開發佛性,因此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說,只要行善去惡,一旦惡業消除,佛性現前,就能證悟成道,就能離苦得樂,這才是佛陀「示教利喜」的真正本懷。

人間佛教是佛陀一脈相承的教法,所以大師本諸「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讓人從建立自信、肯定自我,繼而由己及他,尊重別人也有佛性;因為佛性平等,所以應該平等對待一切眾生。

「佛性平等」的思想不但符合時代潮流,而且契應人間佛教「圓滿生命」的最終目標。因為真正的「生命」,就是眾生本具的真如佛性;根據佛陀證悟時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以及《法華經》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在說明,不只是人有生命,有情、無情眾生都有生命,都是人間佛教所要關懷、救度的對象。

只不過在十法界之中,人居於「上升下墮」的樞紐,人道最好修行,所以人間佛教還是以「人」為本;但是生命的存在要靠眾緣成就,生命不能獨存,所以人要懂得尊重生命,要有「同體共生」的思想,要與一切眾生互助、包容,彼此才能共生共榮。

由此得出一個結論:人間佛教不僅「尊重人權」,更及於一切眾生「生權平等」的提倡,一切眾生都在人間佛教的度化之列,如此不但符合「佛性平等」的核心思想,也不會落入「只重人間」的局限性。因為人間佛教旨在以「人間」為道場,希望透過「菩薩道」的實踐而漸次「圓滿生命」;正因為人間佛教最終的目標是「圓滿生命」,並且是及於一切「情與無情」都要「同圓種智、同證無生」,所以人間佛教不僅不會有「不究竟」的疑慮,尤其可以肯定的是,落實「佛性平等」的人間佛教,其實才是最能契應佛陀本懷,是最為究竟圓滿的佛教。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