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4 第四章 轉識成智星雲學說的目標圓成

佛陀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佛陀所開示的教法,稱為「正法」;學佛修行就是要依佛陀所開示的正法而修、依佛陀所指示的正道而行,如此才能走上「成佛之道」。

在《大寶積經》中,佛陀曾開示「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就是修道者所應依止的四種正法。此中「依智不依識」,說的是學佛當以無漏的般若智慧為依,不可依於有漏的分別意識,因此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

其實不只是修學唯識的人才需要「轉識成智」,凡是想要超越生死輪迴、獲得解脫自在的人,都要以「轉識成智」為目標。因為「識」是人間情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般若自性,是解脫的要道。平時一般人的生活裡,都是用世間的學問、知識在分別、判斷、決策,容易被假相所迷,因此起惑造業,以致生生世世在六道裡輪迴不已,故而凡夫眾生要想超越六道輪迴,由凡入聖,就需要開發人人本具的般若自性;唯有開啟般若的智慧之眼,才能看清人生實相,所以學佛不僅要「依智不依識」,還要進一步「轉識成智」,如此才不會被世間的幻象迷惑。

學佛旨在「開發不一樣的智慧」

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就是要幫助眾生「轉迷為悟」,因為人生處世,不是迷,就是悟,迷悟往往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愁雲慘霧;一念悟,慧日高懸。學佛正是為了「轉迷為悟」,也就是要「轉識成智」;能夠轉識成智,才能「轉苦為樂」、「轉凡成聖」、「轉煩惱為菩提」,才能免於生死輪迴。因此,幫助眾生「轉識成智」來圓滿生命,便成為「人間佛教星雲學說」的最終目標。

說到「轉識成智」,根據經典所說,學佛須要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圓滿佛果。成佛為什麼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主要的原因就是「轉識成智」不容易。因為凡夫眾生累劫以來都是透過六根在追逐六塵,於是在八識田中積存了太多雜染的業識種子,所以必須經過多生累劫的「福慧雙修」,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自覺行佛」的菩薩道之實踐,才能「轉染成淨」、「轉識成智」,才能圓滿生命,究竟解脫。因此,放眼於「轉識成智」以圓滿生命的人間佛教,一向重視文教弘化。

所以強調文教弘化,主要是因為長久以來,一般社會人士總把佛教定位在慈善工作上,總認為佛教之於社會的主要功能,應該是從事恤孤濟貧的慈善救助。對此大師表示,佛教最大的功能,應該是宣揚教義,是以佛法真理來化導人心,提升人性的真善美,帶動社會的和諧安定,繼而促進世界的和平,這才是佛教最終的職責所在,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救濟。*193

大師感於過去有很多人誤以為慈善事業就是財物的救濟,其實佛教將布施分為三類: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僅能救急,不能救窮,只有治標而不能治本,真正的慈善事業必須能徹底解決受難者的痛苦。而佛教基於世人迷昧因果,在煩惱苦海中輪迴不已,因而廣說緣起中道、因緣果報的道理,期望眾生在正知正見下,轉煩惱為菩提,化悲怨為力量,建立幸福快樂的人生。*194因此,大師弘揚人間佛教,雖然並不偏廢慈善、公益、共修、法會等利益世間的事業與活動,但凡有所作,都是為了體現佛法的精神內涵,都是為了宣揚教義,都是為了幫助眾生開發般若智慧。

所謂「般若智慧」,正確而言,「智慧」並不等同於「般若」,因為一般世俗的智慧,都是由外而來,是經由知識、學問所累積而成的世智辯聰;知識有好有壞,有善有惡,知識能成事也能壞事,甚至世間的學問再好,知識再淵博,一旦面對人生的生死問題時,往往一點也派不上用場,所以大師說,學佛就是要開發不一樣的智慧,也就是要發掘自性裡的般若智慧。*195

*193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194星雲大師:〈佛教與慈善事業〉,《佛教叢書(八)教用》,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95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般若」即眾生清淨光明的自性

什麼是「般若」呢?如前提及,般若是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的智慧;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因此大師強調,般若並非外來的知識,而是眾生清淨光明的自性,是眾生的本來面目,如六祖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因此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得般若。*196

般若既是眾生本來的面目,何以眾生不覺呢?大師說,般若是法身、實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義詞,佛性人人本具,但是凡夫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迷失自性,故而起惑造業,輪迴生死;般若對人生的重要,就在於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能,如《般若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197

從大師的開示可知,有了般若才能徹悟諸法空性,「空」是宇宙萬法的實相,能夠洞見諸法實相本空,就能認識我們的心當體即空;因為空,所以能生萬法,因此《入楞伽經》說:「心生種種生,心滅種種滅。」

心是生起萬法的第一因,《大乘起信論》據此主張「萬有歸於一心」,而眾生與佛都同具此心,只是因為有「覺」與「不覺」的分別,所以將「一心」分立為「二門」,也就是「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

從「心真如門」來看,心的本體沒有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等對待差別之相,是絕對平等的理體;此理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真實如常,這是「覺者」證悟的境界。但是凡夫「不覺」,心隨境轉,隨緣生滅,所以呈現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等對待差別的動相,這就是「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二者不一不異,正如水與波。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此為不一;離水則無波體,此為不異,所以說不一不異。為了讓人明白此中的道理,大師舉「慧可安心」的公案,說明未安之心就是心生滅門,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門,所以凡夫眾生只要識心寂滅,泯除妄想動念,真如本體自然現前,這時就能見到自己與佛同等的真如佛性,這就是「明心見性」。*198

*196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97同註*196。

*198星雲大師:〈問題答問篇・什麼是一心二門?〉,《佛教叢書(七)儀制》,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明心見性」&「轉識成智」

說到「明心見性」,曾有信徒問大師:「何謂心性?」

大師說:心和性不同,佛性人人本具!所謂「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問題是,我們的心被無明煩惱覆蓋了,就如烏雲蔽日,看不到光明。所以,如何看清自己的心?這才是學佛所要下的功夫;只要我們能夠明心,自然能夠見性!*199

過去一般人學佛,常把「斷煩惱,了生死,離苦得樂」掛在嘴邊。大師認為,如果我們能明心見性,則煩惱不斷而自斷,生死不了而自了,眾苦不滅而自滅,諸樂不求而自得,因此古人不惜草鞋錢,千山萬水參訪名師,尋找善知識,吃盡苦頭,無非是為了要明心見性。*200

既然「明心見性」這麼重要,那麼如何才能「明心見性」,如何才能從生滅不已的妄心中覺悟出自己的真心本性?在唯識宗來講,就是要「轉識成智」。唯識宗認為,宇宙萬法存在的根源,都在於阿賴耶識內所含藏的種子,因此以「阿賴耶緣起」為基礎,闡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及「識外無境」的道理。

簡單說,唯識宗認為,世間萬法都是「心識」作用所產生的結果,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心」對「境」生起的了別作用,「心」是「識」的本體,「識」是「心」的作用,如果沒有心識的了別,一切外境其實都不具有任何意義。所以,唯識宗主張「識外無境」,並非否定一切外境的存在,而是說明因為有心識的分別、執取、造作,才有輪迴生死的業識種子,所以「萬法唯識」的教義宗旨,就是要我們去除對心外之境的分別執著,來徹悟自性裡的「無分別智」,能把凡夫有漏的虛妄心識,轉成聖者無漏的真實智慧,這就是「轉識成智」。

為了闡明這個道理,唯識宗把人的心識分為八種,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此八識稱為「心法」,外加「心所法」五十一種、「色法」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無為法」六種,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為「五位百法」。

唯識講心含八識,表示心並非單一的元素,而是各種因的聚集。這些因來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作為,因此生起「六識」;又以第七末那識緊緊執持「我」的意識,片刻不斷,因此收集了各種心識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便成為輪迴的主體,伴隨著眾生在六道裡生死輪迴不已。

這個聚集多生累劫善惡種子的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大倉庫,收藏著我們今生已不復記憶的種種愛恨恩怨等情識,不但左右我們現世一切行為的抉擇,甚至當我們一期生命結束,重新投胎轉世時,過去種下的惡因種子一旦現行,就會障礙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生起無明煩惱而造作惡業,於是又成為惡因種子。相反的,當過去世所種的善因種子起現行時,會讓我們智慧明朗,心生慈悲,常做善事,如此善因種子回薰阿賴耶識,就會成為我們來生的福德因緣,這就是唯識學所謂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

由於第八阿賴耶識藏有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同時也藏有無漏智的菩提種子,因此才有機會「轉識成智」。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透過修道的次第,逐一把「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把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把第七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把第八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能夠轉「八識」成為「四智」,自然能證得無漏的菩提真智,當下就能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成「涅槃」,這就是唯識宗所謂的「轉識成智」。

*199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200星雲大師:〈明心見性〉,《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人間佛教「八宗兼弘」,不偏「空」,也不執「有」

唯識宗源自印度瑜伽行派,為了究明萬法唯識所變現的原理,以及如何將唯識所現的染法轉成淨法,因此建立種種「法相」,說明心識的作用與現象,藉以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又稱為「法相宗」,一向被歸類為「有宗」;另有中觀學派,主要宣揚「緣起無自性」的般若空義,是從「法性」上建構離於有無二邊的「中道」空觀,被稱為「空宗」,二者同為佛教重要的二大主流思想。

過去空、有二宗,由於對佛法的教義、思想,彼此看法、主張不同,因此時有論爭。對此大師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世間萬法乃至我人的生命,都是因緣和合而有,要靠因緣和合才能生存;因緣和合的一切,其本體是空,空與有是一體的兩面,認識空有一如,才能真正認識生命的本體,甚至發揮生命的功用,才能圓滿生命。因此大師的佛法思想,既不偏於「空」,也不執著「有」,甚至如前所說,大師主張一切佛法都是人間佛教,所以人間佛教一直是倡導「八宗兼弘」。

早在一九七七年,大師在台北中山堂,曾以「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為題,作了三天講演,分別把八宗的思想源流及修行方法,逐一介紹。大師以一首四句偈,扼要標出八宗的修行特點:

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所謂「唯識耐煩」,大師說,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耐煩,因為法相唯識的名相很繁瑣,義理層次比較複雜,如果不耐煩,一進入法相唯識裡面,就如墮入五里霧中,無法把它的頭緒搞得清楚,所以學唯識必須像學數學一樣,要耐得住煩,才能學得通。*201

*201星雲大師:〈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星雲大師講演集》(二),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唯識」說理縝密,堪稱「佛教心理學」

唯識學雖然名相繁瑣,不容易為一般人理解,但大師肯定唯識學所立的名相為佛學名相的基礎,說理縝密,分析心理過程透澈,雖有「俱舍八年,唯識三年」之說,然其主張與實際生活多所相應,堪稱為佛教的心理學。*202

再者,一般的心理學,只涉及到第六意識,而唯識學所說的識,不但第六識,還有第七識、第八識等非常微細的心識活動,因此儘管佛教的教義幾乎都在談心,但大師認為此中仍以「唯識學」對人類精神的分析,最具現代心理學色彩。*203

尤其,佛教的宗旨是在解決現實人間的迷惑與痛苦,而唯識宗就是以「萬法唯識」的觀點,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並且提供吾人如何循序漸進,斷除執障,趨向悟道證果的途徑,是以大師平時不管在講演開示,或是為文寫作時,對唯識學的義理、思想,總是多所闡述。

例如,唯識宗主張「萬法唯心造」、「心識變現一切」,大師唯恐一般人因此以為佛教是倡導「唯心論」的宗教,所以大師說,其實佛教既不偏於心,也不偏於物,佛教認為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世界是相互依存,而非絕對的對立;之所以強調心識的活動,是因為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站在主體「人」的實踐面,主張藉著淨化自己的心靈,來達到圓滿幸福的人生。*204

大師進一步說明,人之所以產生煩惱,究其原因,其實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於是五欲、六塵便像塵埃一樣覆蓋真心,產生無明,進而起惑造業。因此,學佛修行不但要「勤修戒定慧」,以期「息滅貪瞋痴」,尤其要「轉識成智」。*205

為了說明轉識成智的重要,大師引用《六祖壇經》所謂「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以及《攝大乘論講記》說:「佛法不外乎轉迷啟悟、轉染成淨的行踐;轉迷啟悟與轉染成淨的關鍵,即是知。」*206

所謂「知」,大師解釋:「知」就是明理,就是智慧,就是「轉識成智」,吾人若能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讓我們所做所為都是為眾生行善、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善於觀察諸法實相、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觀一切有情悉皆平等、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得離一切虛妄分別,則無明煩惱滅盡,自能開顯佛性,找回自我,因此佛法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乃大乘佛教之究極。*207

大師肯定唯識思想的發展,在佛教教理史上是一大邁進,從阿含、般若、中觀乃至瑜伽,逐漸開展,這是印度佛教思想愈趨縝密、圓融的過程,而在教理的組織與系統上,對於人類思想史的建設,更是偉大的成就之一。*208

*202星雲大師:〈法相宗〉,《佛光教科書(五)宗派概論》,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203星雲大師:〈佛教與心理學〉,《佛教叢書(八)教用》,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204星雲大師:〈一念三千〉,《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205星雲大師:〈煩惱〉,《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206同註*205。

*207同註*205。

*208星雲大師:〈唯識宗〉,《佛教叢書(六)宗派》,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八識講話」,闡明唯識要義

為了闡明唯識的思想要義,大師曾於一九九七年以「八識講話」為題,分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與台北國父紀念館,各做了三天的講演。大師說:認識了八識,才能認識自己,才會懂得如何跟這個「五欲塵勞」的世間往來,才會知道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來去之間的過程又是如何?

大師首先以一首偈語:「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諸事各持分;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眼觀耳聞鼻作探,舌味身觸心難安;末那執我作傳達,賴耶罪福怎能堪。」逐一把八識的內容、意義、特性,扼要的作了介紹。

大師譬喻人體就像一個村莊,村裡住著眼、耳、鼻、舌、身、意六個主人,第六意識是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的主宰,支配著他們如何「見聞覺知」。所謂見聞覺知,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外執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然後產生分別、認識。

由於前五識的特色是常與外境接觸,第六識則坐鎮在家裡作總指揮,所以說「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

前六識在平常的生活經驗裡,比較容易感受得到,再往上的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則不容易體會。第七識就像傳達室,只做傳達的工作;又像郵差,負責傳遞信件;也像傳真機,如實將寫下來的東西,傳給另一頭的主人─第八阿賴耶識,一點也不會改變,所以說「末那執我作傳達」。

第八阿賴耶識又叫做「藏識」,就像一個倉庫一樣,如實接收第七識傳來的種種訊息。由於第七識從來不曾分別前六識所造作的是好是壞,只是忠實的交給第八識去儲存;又因為第七識非常執著第八識,宛如一個忠實的僕人,所以事無大小,統統讓主人知道,一點也不隱瞞。第八識接收了所有造作下來的善惡勢力,只好被迫去流浪生死,所以說「賴耶罪福怎能堪」。

六根修行的重要

介紹過「八識」的特性與功能之後,接著大師針對八識之間的相互關係,作了簡要的說明。就「前六識」而言,大師首先談到「六根修行」的重要。大師說,「六根」對我們的影響可謂「禍福參半、功過不一」,因為六根雖然可以行善作福,也可以為惡造業;而凡夫一日之間,舉心動念,造作惡業的時候比較多,於是在眼耳鼻舌身意的種種分別、執著、造作之下,使我們沉淪生死,無有了期,所以老子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真正說來就像六個強盜,居住在人體的村莊裡,做盡種種惡業。如王陽明先生說:「捉山中之賊易,擒心中之賊難。」前六識如果管理不好,第八識生生世世都要牽連受累。就像開工廠,只要品管不好,不但會虧本,還有倒閉的危機,所以儒家常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佛教裡也有許多心地法門,例如:「發心」、「認錯」、「懺悔」、「發願」、「改過」等,都可以用來規範六根,使能止惡行善。

六根如同六個盜賊,固然讓我們受苦;更麻煩的是第七末那識,因為第七識是一個充滿我執的心識。「末那」是「思量」的意思,第七識長久以來不斷思量第八識為「我」,使得我們的思考方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第七識是一個非常本位主義,是純粹利己的心識。

第七識就像一個忠貞侍主的老臣與僕人,在歷劫輪迴裡,永遠把第八識當成生命的主宰,沒有半點懷疑;第七識又像郵差,將前六識所做的一切,毫不糊塗的交給第八識儲存,沒有絲毫懈怠。第七識之所以如此盡忠職守,除了對第八識的執著之外,同時又與四大根本煩惱「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終日糾纏,所以成為「我執」的根源,足以讓我們窮盡一生,煩惱不斷,也促使我們在此生將盡時,盲動的尋找彼生的處所。

第八識是生命的主體,人死之後到底投生何處,就是全憑第八識的善惡業種子來決定;而七、八二識是始終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只要生命不死,第七識對第八識的執著,就不會停止。第八識就像大海,平時海面平靜無波,但是一旦被第七識的無明風一吹,就會掀起波濤,則前六識也會跟著興風作浪,如此一來,累劫累世好不容易掙來的人道生命,從此也就永無寧日了。

為了降伏第七識,因此平常我們說「打佛七」、「打禪七」,實際上就是要打掉第七識的執著,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唯有放下成見,去除我執,第七識才能開拓心胸,放眼天下,才能看見「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妙諦」的真理世界。

八識與生命的流轉

八識之間彼此互有牽動,八識與三世流轉的生命,更是關係密切,對此大師也有精闢的說明。大師說,人的心識雖然有八,但真正生命的本體是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收藏、儲存的意思,因此第八識又名「藏識」,生生世世收藏許多善惡業識的種子,以便將來因緣成熟時,變成我們投胎轉世的力量。

第八識是生命的主體,是輪迴的根據地,所以又稱為「根本識」;它為我們執取出一段又一段的生命,所以又稱為「有取識」;它與前七識相依而存,互為緣起,所以第八識又叫做「因緣識」。

第八識就像一畝田,可以埋藏許多種子,即使幾年沒有耕種,它的生命力依然存在;第八識也像倉庫、保險箱,能夠收藏我們累劫以來大量的習氣業力,在還沒有現行受報之前,經久不失;第八識又像電腦,一般的電腦會當機,第八識卻從來不當機。

第八識更像一片汪洋大海,前七識則如雨水。海水在太陽照射下,蒸發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凝結成雨水,雨水流入百川,再流回海洋,所有的水滴在自然循環規則下,存而不失。意思是說,當第八識已經成熟的習氣種子生起現行時,前七識藉由現行薰習新的種子,而又回薰到八識田中;八識田裡的種子就在「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中,形成生命的主體,輪迴不已。

輪迴中的第八識,是「去後來先作主翁」;也就是說,人往生的時候,第八識最後離開,投胎時,卻是第一個進入母胎。從生命的「十二因緣」來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到了第四個階段,第八識帶著過去的無明業力投胎到母親肚子裡,這時胎兒的身體還沒成形,要等業識投胎,和父精母血結合,才有精神(名)和物質(色)的作用,之後慢慢在母親十月懷胎成長後,才會誕生出胎。

八識對於生命,有其三世因果的關係,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的生命,只要八識沒有轉染成淨,就會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無限的時空裡,就如淙淙流水,永不停息。因此唯識宗把第八識比喻為生命的瀑流,像瀑布一樣,前一滴水和後一滴水,本來是各自一滴,但整個瀑流連結在一起,生生世世,前前後後,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因此,如何把第八識從煩惱、生死裡解脫出來,達到不生不死的境界,才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誠如朱熹先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能夠轉識成智,有了般若智慧,就等於生命裡有了活水,就能妥善經營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個因緣。

最後大師結論說:有的人自己本身保守固執,不把生命、心靈跟大地眾生共同活躍起來,宛若一灘死水,無益於世;有的人讀死書,死讀書,都是沒有活用生命,所以讓生命變成了死水;有的人覺得做人難,人難做,這也是因為沒有發掘自己的潛能與專長,所以活水不來,就如同死的生命一樣。所謂「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我們唯有把自己的生命和真如佛性契合在一起,證得一個不生不死的生命,才是唯識宗所謂「轉識成智」的一個真我。

由此可見,學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懂得,人生不是只在這個身體上計較,這個房子裡的主人翁─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乃至最根本的第八識,都要好好認識它、轉變它,也就是要能「轉識成智」;能夠轉「八識」成「四智」,真如佛性才有現前的一天。

以上只是摘錄大師三天講演的部分內容。大師的演講,不管總論八識、分解八識,或是詮解萬法唯識,從頭到尾都沒有艱澀難懂的名相,大師只是用淺白平易的語言,把原本複雜難解的八識與生命流轉的關係,分析得精闢入裡,條理分明,簡潔扼要,尤其配合故事、譬喻、事例,把八識說得既生動,又好懂,讓人豁然有悟。

「轉識成智」的過程

此外,大師在《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以及《人間萬事》、《迷悟之間》等著作裡,也用很多篇章在闡述唯識的學說與義理。例如在《佛教叢書》的「教理篇」,大師針對如何「轉識成智」,做了極為簡要而完整的論述。

大師說,人生存在這流轉的世間,不斷地輪迴,不斷地受苦惱所困擾,要從這些煩惱中解脫出來,便要修行,要將第八識的惡種子轉化成善的種子;因為惡的種子會生出惡的行為,善的種子會生出善的行為,所以轉惡的種子為善的種子就是唯識宗所說的「轉識成智」。

大師引《八識規矩頌》與《成唯識論》,說明轉識成智的過程。

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前五識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種了別識。一般人每天無不任由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五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塵境;當根對境產生認識作用的同時,也達到聲色之娛的目的。

對於前五識所緣的外境,唯識學稱為「相分」。當我人尚未轉識成智時,對外境的誘惑往往缺乏自制力,只有隨波逐妄,執幻境為真實,因此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永無休歇。所以吾人要想出離輪迴,必須從「轉識成智」入門。

在《八識規矩頌》第三頌說:「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變相」是變有相為無相,轉有念為無念;「觀空」是觀我空、法空;「唯後得」是指「後得智」而言,此智是證得「根本智」後,對境再起分別,如明鏡鑑物,來去無蹤影,不受外物汙染,若蓮花之不染淤泥一樣,又名「後分別智」。

前五識因為觸境親緣相分的關係,在「變相觀空」之後,不能和第六識一樣,直緣無相的真如境界,所以在佛果轉識成智時,不屬根本智,而是屬於後得智。

其實嚴格說來,前五識才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因為第八識含藏的種子,都是透過五根執取、造作之後,再經由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於是有了六道輪迴善惡業種,所以禪門莫不訓示學人要「都攝六根」,以關閉生死之門。

不過,「閉門謝客」畢竟是消極之道,只是治標不治本。根本的辦法,就是要把前五識由有漏轉為無漏。而這個則必須等到第八識初轉為「大圓鏡智」時,前五識才能跟著轉為「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是成就世間的事務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用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因其了知世事無自性,所以不起執著,入「觀空捨執,執盡真現」的境地。當第八識轉為清淨的那一剎那,前五識也轉為成所作智。此時有漏變為無漏,六道輪迴之苦永息,同時又能顯現三類化身來圓滿「自覺覺他」的大願。

二、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

第六意識的作用,是遍緣「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生起「思惟」、「了別」的作用。當他與五根俱起時稱「五俱意識」,單獨現起時稱「獨頭意識」。

前五識的認識對象是具體的,有時空性的,屬於「現量」;而第六意識的認識對象是概念、理論或往事,屬抽象且無時空性,其作用較複雜。它可為善,可為惡,亦可為無記,三性都有;在「現量」、「比量」、「非量」三量中,也是三者皆備。當他與五十一個心所法相應而發生作用時,視所緣的境,起心動意,而成業種。

如何將這個會造業的意識轉成清淨的「妙觀察智」,有他一定的過程與次第。在唯識學的修行過程中,要歷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證得佛果等四十一階位。這四十一階位,是由資糧、加行、通達而「見道」,入十地位,就是修道的階位。

十地中的初地,名歡喜地,第六意識在進入歡喜地「入心」(通達位的異稱)的階段,「分別我執」雖然已經伏住不起作用,但「俱生我執」還是眠伏在第八識裡面,一直要到第七地「遠行地」之後,俱生我執的現行與種子才完全斷絕。這是因為七地以前,雖以得到「根本智」而能證入無漏的境地,但有漏的習氣種子仍須地地漸除,至第七地斷除修惑之後,才能進入純無漏的「妙觀察智」。

妙觀察智的功用殊勝,善能觀察萬有諸法的差別,善能運用無礙辯才,自在說法,善能覺悟一切有情,利樂一切眾生。諸佛菩薩所以能夠化導有情,可以說完全是藉助於這個智慧的效用。

妙觀察智的業用有三大特點:

1.圓:到第八不動地後,第六意識轉成純一清淨的無漏妙觀察智,其體具足一切功德,成為最圓滿的智慧。

2.明:八地後的妙觀察智,其體最為光輝燦爛,能明照一切。

3.淨:八地後的妙觀察智,其體最為無漏清淨,任何一個染法都不能與之相應。

因此,無漏的妙觀察智就如同中秋夜晚的月亮,體圓明淨,遠離塵垢,照耀大地,格外分明。

在《八識規矩頌》第六頌說:「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妙觀察智能攝觀自心,引生無量功德,觀有情心行差別說法,都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無遺漏,所以能圓滿明淨,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說一切法,斷一切疑,度一切眾生皆得利樂。

三、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人之所以有自我的意識,覺察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第七識所生出來的一種迷執,包含人生最根本的四大煩惱──我見、我慢、我痴、我愛。

第七識是介於第六意識與第八識之間的一種心識,它的機能是認識以至執取第八識裡的種子為自我。種子一方面是無量數的,另一方面它剎那生滅,毫無間隙,不斷地在變化,第七識卻將種子執為常住不變的自我。

由於第七識恆常的審察思量著第八識,執著一個自私自利的我相,才使有情眾生迷惑顛倒。所以,佛門裡所謂「打佛七」、「打禪七」,就是希望透過念佛、參禪,把「第七識」的我執打掉,我執去除,才能解脫。

所謂「打掉第七識」,其實就是轉為「平等性智」,當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前六識也會轉為清淨。因為第七識染汙,前六識也染汙,前六識雖行善,亦屬「有漏」,所以必須此識清淨,成為「無漏」,前六識才能成為無漏。

在《八識規矩頌》第九頌說:「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第七識轉識成智的次序,分別自初地、八地至佛果,做三次轉依。也就是初地──歡喜地:修二空觀,斷分別起二執,阻礙俱生二執的現行。八地──不動地:無相觀相續不斷,俱生我執徹底摧滅。佛果──第十地:常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俱生法執,直到此地金剛道,即菩薩修行到達將要成佛時,先起金剛心,由於觀智明利堅強,能斷所知、煩惱二障種習,堅固無上,猶如金剛,法空智果現前,方能達到頓斷俱生二執種子,成為純淨的無漏平等性智。

第七識雖在因中轉成「平等性智」,但要到佛果位始得究竟圓滿。當第七識證入平等性智後,由於自他平等觀念的孕育,故能產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境。

四、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第八阿賴耶識是宇宙人生的本源,能含藏一切色心諸法種子,變現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無始以來,恆常現起,以第七識為所依,以種子、根身、器界為所緣。它是決定眾生生命的整個內涵本質,不會隨著身體的消失而消失,它會一直傳續下去,轉移到另一個新的生命軀體中,展開新的活動,永遠不會停息。

根據第八識的此種特性,因此有諸多譬喻,例如:

1.如倉庫、保險箱,將我人所造善惡業全部貯藏起來。

2.如田,田地播什麼種子,就結什麼果。

3.如念珠的線,將過去、現在、未來貫穿起來。

4.如火,薪盡火傳,綿延無盡。

*5如水,蒸發成雨,永不消失。

第八阿賴耶識是吾人生死流轉的根本,當他轉染成淨到達正覺的時候,方得真正的轉智;其轉識所成的智慧,名「大圓鏡智」。

其實真正的轉識成智,主要是在第八識中進行,因為第八識儲藏了一切生命的質素,所以若要轉變,就要在此根源中用工夫,使得那些染汙的種子轉化為清淨的種子。

在《八識規矩頌》第八識頌說:「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這是說明第八識到了八地時才捨「藏識」之名,只存屬於善惡業果位的異熟識和相續執持位的一切種識。到了十地金剛喻定現前時,清淨的第八識俱起,也就是大圓鏡智現起,此智將無漏種子變現為佛果妙境,其變現猶如圓鏡映現萬物,所以稱為大圓鏡智。

以上只是將《佛教叢書》裡的「轉識成智」一文,做部分重點摘錄,旨在說明大師即使引經據典,還是力求簡明易懂,而且務把佛法與生活結合。尤其大師把本文的題目「轉識成智」,特別標為「成佛必備的智慧」,可謂一語中的。因為佛陀成道時,雖然宣告「眾生皆有佛性」,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轉識成智」,就無法開顯佛性,就容易為外境所迷。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迷悟往往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修學唯識,如果不能體認到這一點,那就真的是「空費草鞋錢」了。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大師舉了一則禪宗公案:

話說浙江的法眼文益禪師,往閩南參訪時,行腳途中遇雪,於是暫時借住在地藏院中。因為風雪多日,與院主桂琛禪師相談甚契。雪停後,文益辭別桂琛禪師,擬繼續行腳。桂琛想送法眼一程,兩人走到山門外時,桂琛禪師指著路邊一塊大石頭問道:

「大德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不知道這一塊石頭在你心內或心外?」

法眼文益毫不考慮的回答道:

「依唯識學講,心外無法,當然是在心內。」

桂琛禪師抓住了話柄,就問道:

「你不是在行腳雲遊嗎?為什麼要放一塊石頭在心內?」

法眼文益瞠目結舌,無法回答,因此就決定留下來解開這個謎團。

法眼在地藏院中的歲月,每天都向桂琛禪師呈上自己的見解,但桂琛禪師總認為法眼的見解不夠透澈。有一天,桂琛禪師就對他說道:

「佛法不是這樣子的!」

法眼不得已,再從另一個角度報告自己的心得,桂琛禪師仍然否定說:

「佛法不是這樣子的!」

法眼經過多次呈報,均不蒙桂琛印可,只得嘆道:

「我已經詞窮意盡了。」

桂琛禪師聽後,補充一句道: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

在桂琛禪師「一切現成」的這句言下,法眼文益禪師大悟,後來開創了法眼宗,門徒千餘,得法者八十三人。


大師詮釋道:在佛法裡,所謂馬上長角,頭上安頭,總是多餘的事;「若論佛法,一切現成」,這是多麼美妙的境界。吾人心上的負擔豈止一塊石頭,所謂金錢、名位、愛情、生活等,已經壓得喘不過氣了,另外還有那些是非、得失、榮辱、苦樂等,更是奇重無比。如果明白一切現成,何用勞煩於唯心與唯識?

禪機妙理,言下會意

大師一向善用禪宗公案,把一些深奧難懂的禪機妙理,透過禪師的對話,最後再經自己詮釋說明,讓人言下會意。這一點讓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趙東明博士深感佩服。

趙博士在《星雲大師唯識論──兼論一些相關的唯識學理論》論文中,不只讚歎說:「大師以非常活潑生動的故事,將唯識教理與禪話結合,讓人獲得如醍醐灌頂的日常生活智慧,這是筆者覺得星雲大師論述唯識學之慧黠與特色之處。」*209

另外,他還舉出四個「大師對唯識學教理解說特別突出之處」*210,包括:

1.大師曾以「田地、倉庫、大海、命根」這四種譬喻說明「阿賴耶識」。

2.大師曾以生動的「照相」譬喻,說明複雜的「四分」說(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3.大師以「有」和「非有」二個對反觀念,簡潔清楚的解釋「三性」與「三無性」。

4.大師對「轉識成智」的說明,簡易的解釋了有關唯識學成佛的修鍊。

趙博士所舉,正可看出大師通俗說法的功力。大師一生力倡「通俗佛法」,為了把「佛法通俗化」,他在年輕剛走上弘法之路的最初幾年,每次準備講演教材時,常常為了要把艱澀難懂的名相,用生活性的語言表達,或是藉由一則故事、譬喻來詮釋深奧的義理而挖空心思,每每找遍各類書籍,總要花費很多的心思和時間做講前準備,但是儘管如此,他仍不改初衷,因為他覺得「讓人能懂、能實踐、能受益,這才是人間佛教」。*211

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師說法一向不喜歡「以名相解釋名相」,他也不用「消文解字、逐字逐句解釋經文」的方式講經說道;大師開示佛法,善於提綱挈領,總是把整部經或一個佛法義理,經過自己消化融會後,提出大綱,再加以演繹、分析、解說、歸納、綜合,期能讓人全盤認識,掌握要旨,這是大師獨樹一幟的講演方式。

*209趙東明:〈星雲大師唯識論──兼論一些相關的唯識學理論〉,《二○一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論文集》。

*210同註*209。

*211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欲入「唯識」之門,先解佛學「名相」

大師在《佛光教科書・宗派概論》的「法相宗」一文裡,為了介紹法相唯識的義理思想,只見他把幾個主要的唯識學「名相」,簡潔扼要的加以解釋,從中就能讓人對整個法相唯識學的要義,有了梗概的認識。茲舉如下:

1.五位百法:「百法」是萬有的分類。研究唯識學,必須先了解諸法名相,這是進入唯識之門。世親菩薩從無著菩薩學習大乘法相教義後,造《百法明門論》,乃將萬法歸納為五位百法。

2.種子現行:百法中,除了無為法以外,其餘的有為諸法,皆從種子生起。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著產生「色」、「心」諸法現行的作用,稱為「種子」。當「種子」遇「緣」起「現行」時,就變現而成森羅萬象,因此說阿賴耶識是宇宙的總體、萬有的根源,此稱「阿賴耶緣起」。譬如喜捨心的種子現行時,見貧困者而心生歡喜,行布施,捨財物;看過巴黎鐵塔的相片,再見到實物時,會產生熟悉感。

3.萬法唯識:宇宙森羅萬象都是靠第八識──阿賴耶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阿賴耶識是一切諸法之所依,他含有清淨的種子,也含有雜染的種子,由於第七末那識不斷的妄執,引發第八識中的雜染種子現行,更由此雜染的種子現行回薰成為新的種子,而造作新的行為,世間的一切因此而層層不斷地變現展開。如果能夠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因而斷除妄執,就可以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4.四分說:唯識學者為論證「唯識無境」的理論,說明主觀精神對於客觀對象的認識作用,提出心所四分說,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所有心的作用,是由相分乃至證自證分四領域成立,且不離心識而存在,強調用心看心的原理。譬如照相,景物為「相分」,相機為「見分」,照相者為「自證分」,照相者調整焦距鏡頭要將景物清晰攝入的作用為「證自證分」。

*5三性與三無性:依「有」的觀點而言,一切諸法有三種自性,即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依「非有」的觀點而言,「識」有「境」無,故立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由以上三性、三無性之說,而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即三性、三無性具有不即不離的關係。

*6轉識成智: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一切的境界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能夠顯發佛性,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則能如實地了悟世間的實相,不被紛亂動盪、光怪陸離的現象所迷惑。如果我們能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因此,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是解脫的重要途徑。

此外,大師曾以種種譬喻來形容「阿賴耶識」,從而讓人認識其功能、特性與重要,從中亦可看出大師對唯識學義理的融會通透。相形之下,一般唯識學者往往只在「阿賴耶識」的異名上鑽牛角尖,強調何時該叫「心」,什麼時候應稱呼「阿陀那」,什麼情況下名為「所知依」、「種子識」,乃至「異熟識」、「無垢識」等,卻往往因此「執指忘月」。

生命的主人翁——阿賴耶識

大師認為,佛法不應該執著於名言假相,佛法重在讓人能懂、能實踐、能受用,所以在《迷悟之間》一書,大師曾以「阿賴耶識」為題,在一千字的短文裡,大師以四個譬喻說明「阿賴耶識」對吾人生死流轉的重要,希望讓人懂得注意身口意三業的淨化,以期轉染成淨、轉識成智。

首先大師談到,人有八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他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迴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裡,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接著大師用四個譬喻,傳神而貼切的介紹了「阿賴耶識」的功能與作用:

1.阿賴耶識像一塊田地:田地是生長禾苗的地方,你播了什麼種子,他就生長什麼果實。阿賴耶識帶著前六識所造的業,不管善的、惡的,經過第七識傳送給他,他都會一一接受。然後在八識田中隨著業力成長,是善是惡、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諸識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識像一塊田,讓種子發芽,成為果報。

2.阿賴耶識像一個倉庫:倉庫是存放東西的地方,金銀財寶可以存放在倉庫裡,桌椅條凳也可以存放在倉庫裡。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存放我貪、我執所造作的成果,在這間倉庫裡,都不會被人盜取,也不會爛壞。只要等到時機因緣成熟,他就會顯現報應,那就是我人在人間產生苦樂人生的主因了。

3.阿賴耶識像一片大海:在唯識家看來,阿賴耶識就像大海一樣,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會嫌棄、排拒;即使把骯髒的垃圾丟到大海,也不會汙染大海的清潔。就等於人在世間所造作的業力,儘管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要去受業報,但業報是有盡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恆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業報的現象;但是真實說來,生命主體的阿賴耶識,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他永遠與時空同在,與自然共存。

4.阿賴耶識像一條命根:阿賴耶識就是我人生命的主體,這個主體的命根就如木柴燒火,木柴燒了一根再燒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材儘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會一直延續。這就如同我們在五趣六道裡流轉,儘管張三、李四,豬、馬、牛、羊,生命的形體不一樣,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樣的燃燒,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最後大師說:所謂「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來有自,並不要神明創造,也不要上天給予,那是自然的循環、自然的業報。所以吾人在世間,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行善做功德,就算這些不是真實的,但是他會影響我們的主人翁阿賴耶識去受報,因此人生的幸與不幸,就看自己的業報了。

境・行・果

佛教有所謂「境、行、果」,「境」是我們觀照、信仰及理解的對象;「行」是由觀境而起信解的修行;「果」就是透過修行而證得的佛果。佛陀成道時宣示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們信仰的對象,成佛則是人所嚮往的「境」界;因為人人都有開悟證「果」的性能,因此給了我們學佛修「行」的目標與動力。

換句話說,凡夫眾生雖然一時煩惱迷惑,致使心中本具的佛性無法開顯;但是「煩惱即菩提」,因此只要能「轉識成智」,就能「轉迷為悟」、「轉煩惱為菩提」,而能免於生死輪迴。

生死輪迴的根本,如前所說,嚴格來講應該是前五識。因為第八識含藏的種子,都是透過「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執取、造作之後,再經由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於是有了六道輪迴的善惡業種。因此大師推動人間佛教,一直都很重視六根的修行;大師主張:「淨土不僅要建設在人間,更要建設在個人身心的淨化上;身心一旦淨化,則佛性自顯,當下就是佛國淨土了。」*212故而如何淨化六根,是學佛的要務。

大師指導人如何透過「六根修行」來淨化身心。大師說,如果我們的六根時時都能在真善美的境界中,自然不受染汙,自然能淨化;而世間上能達到真善美境界的,唯有佛教!佛教不但淨土很美,佛教的真理更美!佛教是一個真善美的宗教,佛教的緣起、中道、平等、和諧,乃至一句阿彌陀佛,都是美。佛教的禪,也是美;禪是智慧、是幽默、是靈巧,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我們的智慧,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所以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佛教講忍,忍是一種認識、負責、擔當、勇敢、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持戒就是忍,工作就是忍;忍也是一種心甘情願,在忍中不覺得苦,不覺得累;忍中具有道德、智慧,忍就是「真善美」,忍可以擴大及提升我們的境界。*213

*212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213星雲大師:〈我看生活美學〉。

善說法要,善於轉境

大師一向善於說法,一切事經他說明,都能變成真善美好;在大師的慧眼裡,再平凡的事,都具有無限的佛法意義,都能發人深省,啟人智慧,這就是「轉識成智」。

大師不但善說法要,導人轉迷為悟,其實大師自己更是善於轉化逆境為增上緣。佛教講,世間一切的成就,必須具備四種因緣,即: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大師一生的弘法大業,可以說都是從逆境中成就出來的;因為他善於把逆境、挫折轉化為增上緣,成為動力,因此有了今日的人間佛教。

在《百年佛緣》的〈佛教叢林學院的發展與成就〉一文裡,大師回憶起一九六一年左右,屏東東山寺圓融法師正要辦東山佛學院,他請了道源法師當院長、真華法師為教務主任,同時也邀請大師擔任教師。當時大師正在高雄興建壽山寺,因為高雄和屏東相距不遠,大師覺得每週花個半天、一天前去屏東佛學院授課,並非難事,因此欣然應允。

豈知數日後,圓融法師很正式的以佛教的禮儀,穿海青、披袈裟向大師頂禮懺悔,原因是道源法師不願意接受大師擔任教師。

大師聽了並沒有生氣,他覺得道源法師身為院長,當然有權利決定請什麼人教書,不過這件事情卻激勵了大師的雄心壯志。大師心想:「你不請我沒有關係,我可以自己來辦佛學院!」因此在一九六五年壽山寺初創不久,條件並不是十分具足的情況下,大師毅然決然創辦了壽山佛學院,後來遷到佛光山,更名為「東方佛教學院」,至今已經屆滿五十年,期間未曾中斷過,因而寫下佛教界辦理佛教學院歷史最悠久的紀錄。*214

另外,在《合掌人生》的「飢餓」一文裡,大師談到他一生的歲月,早期由於生活艱難,後來則因弘法忙碌,或因出門在外,飲食不便,因此日子經常是在飢餓、半飢餓中度過。尤其最嚴重的一次,是一九五五年他為東初法師主編《人生雜誌》時,有一天,他把當月出刊的《人生雜誌》送到北投法藏寺。抵達時已是晚間十點多,東初法師看過雜誌後十分歡喜,便好意要他留宿法藏寺。隔天一早,大師發現房門被反鎖,直到九點鐘才有人為他開門。

正當大師準備告假離去,東初法師又說中午要請客,要他留下來幫忙。好不容易等到下午一點多,二桌的客人才姍姍來了十個人左右。大師心想,東初法師陪主桌的客人,自己可以陪另外一桌的人吃飯。沒想到這時東初法師竟對大師說:「你這個孩子,怎麼不到廚房去吃飯?」大師一聽,不禁愕然,原來自己只能到廚房去吃飯!

就這樣,大師走到後面的廚房,看到裡面十分熱鬧,大家正忙著做齋菜。大師在門口張望一下,裡面的人一個也不認識。這種情況下,要開口對他們說「我要吃飯」這句話,大師說他實在說不出口,於是就從邊門悄悄下山了。

大師回憶當時的情景:「印象中,我當天的中飯、早餐都沒吃,前一天的晚餐、中飯也是粒米未進,一直都在忙著雜誌出刊,忙著幫忙請客。到了此刻,全身已經虛脫無力,身體搖搖晃晃,下山時的四百多個台階,就像踩在雲端裡,感覺像是騰雲駕霧一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下山的。不過我生性沒有想到要怨恨或是怪人,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將來我有能力建寺時,我要給人吃飯!」*215

果真,多年後大師終於有能力在台北創建「普門寺」;之所以取名「普門」,即意味著「普門大開」。大師希望任何人走進「普門寺」,隨時都可以吃得到一餐熱熱的飯菜。

大師一生不記仇、不懷恨,凡事總是往好處想;因為大師善於轉化,總是把逆境化為增上緣,因此能成就非凡的弘法事業,這就是「轉識成智」。

*214星雲大師:〈佛教叢林學院的發展與成就〉,《百年佛緣(五)文教篇1》,高雄:佛光文化,二○一三年。

*215星雲大師:〈飢餓〉,《合掌人生》,台北:香海文化,二○一一年。

心能轉境,不被境轉

「轉識成智」的目的,就是要將凡夫迷執煩惱的根源──妄情妄識,轉化成清淨無垢的圓滿智慧;一旦「轉識成智」,自能化苦為樂,體證唯心淨土、心淨則國土淨的法樂,從而破除自我的偏執,走向通達的生命觀。

大師有感於人生的一切苦樂,都是由心所生起;心能轉樂為苦,心也能轉苦為樂。因此他說:一個人心中如果天天有外境的塵勞掛礙,有人情金錢的壓力,有欲望煩惱的擾人;自己的心裡脆弱,沒有正念,沒有好心,沒有善意,如何能轉境呢?所以吾人要讓世間萬物都能為己所用,自己的心不能隨萬物而轉;只要「心能轉境」,還有什麼苦樂得失不能轉的呢?*216

大師遇事善於轉化,因此他說自己一生從來不覺得有壓力、有忙碌、有困難、有委屈、有灰心、有榮辱、有得失、有不平;相反的,他覺得自己有慈悲、有發心、有耐力、有勤勞、有隨緣、有坦誠、有合群、有惜福、有慚愧、有感恩、有明理、有擔當。*217

大師平時所言、所行,都能引導人向上、向善、向真、向美。例如他說,做人要「給人利用才有價值」*218,要「做什麼像什麼」*219,尤其要「爭氣,不要生氣」*220,他認為:「別人對我們不好,是我們成長的養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言談,有人批評、指正、督促,自己才會進步。」*221甚至他說:「別人欺侮我,我當修行;別人壓迫我,我當增上緣。一切醜陋不好的,我都把他當成是成長的肥料。」*222

大師強調,人的生活在於一個「轉」字,要能轉小為大、轉苦為樂、轉迷為悟、轉邪為正;儘管世間的山河大地,好像是一塊大染布,只要我們的心中有淨水,就能把人間的染汙給予漂白;心中能平等,就可以把世間的差別加以擺平;心中有慈悲,就能以世間的萬物為伴侶;心中有智慧,就可以洞察世間的來龍去脈;心中有禪定,就可以安定世間的動亂;心中有菩提力量,自然可以處理世間的憂悲得失。*223

因此,大師認為,修行的祕訣就是要能轉一切不好的境界為善美的境界。大師因為善於轉化境界,所以他的思想觀念,乃至他對佛法的闡述,都是積極、正向的。他認為美好正向的思想觀念,是「轉識成智」的第一步,因此他用自己的身行言教,為人間佛教建立了很多美好的觀念,例如:「人生三百歲」、「從善如流」、「與人為善」、「永不退票」、「有情有義」、「心甘情願」、「皆大歡喜」、「老二哲學」、「不比較」、「我是佛」、「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以享有代替擁有」、「錢用了才是自己的」、「忙就是營養」、「忍就是力量」、「結緣總比結怨好」、「給人就是給己」、「歡喜才有功德」、「要知道慚愧」、「要向自己革命」、「認錯要有勇氣」、「學佛要學吃虧」等等,乃至「三好」、「四給」、「五和」的提倡,這些都是人間佛教的重要修行。

大師的人間佛教,其實都是在播種善美淨化的種子,都是在建立積極正向的思想理念,都是在教人如何「轉識成智」、「轉迷為悟」,因此人間佛教是確實能夠讓普羅大眾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能夠幫助世人圓滿菩提自性、獲得解脫自在的佛教。所以綜觀人間佛教的星雲學說,不但重在體現佛陀的般若智慧,更祈幫助眾生圓滿生命。

*216星雲大師:〈心能轉境〉,《迷悟之間》台北:香海文化,二○○一年。

*217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218星雲大師:〈給人利用才有價值〉,《往事百語》(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219星雲大師:〈做什麼要像什麼〉,《往事百語》(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220星雲大師:〈要爭氣,不要生氣〉,《往事百語》(一),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221同註*217。

*222同註*217。

*223同註*216。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