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0 第三章 自覺行佛星雲學說的修行落實

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發展出大乘八宗,且於隋唐之際「八宗並起」,盛極一時。此中有以「義解」為主,有以「修行」為要,雖然各宗主張不同,各具特色,但是所弘所倡,都不出佛陀所說的教法,因此向來主張「佛陀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158的星雲大師,一貫倡導「八宗兼弘」,而且提出「解在一切佛法,行在一門深入」*159,以此做為佛光人「解行並重」的依循。

說到「解行並重」,佛教一向就很重視「慧解」與「修行」,只是過去傳統佛教對「修行」的看法,總是界定在參禪、念佛、持咒,乃至誦經、拜懺、抄經,甚至持午、禁語、住山、閉關等,認為這就是修行。然而大師主張,「修行」的定義應該不僅限於個人自我身心的調伏,而要廣及於對普羅大眾的攝受教化,因此他提倡「弘法利生」就是修行。

大師認為,「修行不是片面的個人解脫,而是全方位的弘法與利生」*160。為此他除了參酌傳統佛教修行法,配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與需要,設立各種人間佛教的修持法門,諸如「佛光三昧修持法」*161、「人間佛教生活禪」*162,以及「早起十念法,晚睡一炷香,飯前五觀想、飯後百步走」*163,乃至平時在佛前上香、供水、禮佛三拜、持誦《般若心經》一卷或是讀誦一篇《佛光祈願文》*164等,以此作為自我修行的密行之外,同時更創辦各種佛教事業與活動,藉此將佛教的四攝、六度、四無量心等精神內涵,化為具體實踐,期讓佛法徹底落實在日常生活裡,確實有益人生,以此做為佛光人的修行功課。

此外,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因此大師本諸傳統佛教的戒律精神,制定各種「人間佛教現代生活律儀」,以及創辦各種淨化人心的「人間佛教社會運動」*165,期將戒律融入日常生活,透過生活中的奉行佛法來自我規範,自我提升,並且利及於人,以此做為佛光人所應持守的戒法。

*158星雲大師:〈宗派〉,《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59星雲大師:《星雲日記》第十三冊(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四年。

*160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61星雲大師:〈佛光三昧修持法〉,《佛光教科書(十一)佛光學》,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6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63星雲大師:〈如何歡度老年生活〉,《星雲大師講演集》(一),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64星雲大師:〈修持常識〉,《佛光教科書(七)佛教常識》,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6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佛光教科書(十一)佛光學》,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倡導「自覺行佛」,提升佛教信仰

談到持戒,當初佛陀制戒,雖然依出家、在家對象不同,故有種種不同的戒別與戒條,但是戒的意義,不外乎「止惡行善」,一者自我淨化,同時普利眾生,此即「七佛通偈」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中說明,佛陀制戒的本意,無非為了「自利利人」、「自覺覺他」,最終達於自他「覺行圓滿」的境界,因此若能「學佛所學,行佛所行」,其實才是最究竟的持戒,這也是信仰的提升。

為了提升佛教的信仰,帶動佛教徒從過去的「信佛」而到「行佛」,大師因此提倡「自覺與行佛」。大師認為,能以「行佛」做為修行,在生活中確實奉行佛法,如此才能「自覺」;唯有透過「自覺行佛」,佛法才能落實在生活中,佛教才能走入人間,因此人間佛教以「自覺行佛」為修行。

「自覺行佛」不但是人間佛教的修行,也是人間佛教的戒法,因為自覺行佛其實就是菩薩道的實踐,也是菩提心的顯發。菩提心是大乘菩薩戒的重要內涵,菩薩戒雖有「十重四十八輕戒」,但重要的精神就在於「發菩提心」,也就是「饒益有情戒」。因此,一個受了三聚淨戒的菩薩行者,如果忘失「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就是犯戒。

人間佛教一向以菩提心為主,以菩薩道為行,因此發菩提心、實踐菩薩道利人,這就是持戒。故而大師提倡「自覺行佛」,目的就是希望人人從日常生活中行持戒法來發掘自我本性,這就是「自覺」;繼而時時發心利人,這就是「行佛」。「自覺行佛」因此成為人間佛教的現代律儀,也是人間佛教重要的修持與內涵。

「自覺行佛」其實也是「解行並重」的體現──「解」,就是信佛,「行」,就是行佛;有了慧解,才能自覺,透過行佛,才能覺他。大師推動「自覺行佛」,不但有佛法的思想理論為依據,更有融合傳統戒法與現代生活律儀的實踐之道。

「佛」乃「覺者」之謂

從佛法的理論來說,信仰佛教主要的意涵,乃在於向「佛陀」學習,所以學佛必須了解「佛」的意義。大師說:佛陀當初因為「自覺」而成道,佛陀成道後所說的教法,無非是為了讓眾生悟入「覺」的境界,導引有情悟入佛的知見,而能與佛平等;佛陀因為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自覺),而又本著無盡的慈心悲願,以真理來教化眾生(覺他),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166

自覺、覺他、覺滿是「覺」的三個層次,大師對此作了如是解釋:「自覺」是指對諸法實相有了正確的認識與覺悟,此乃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因為有別於凡夫的不覺與外道的錯覺,因此又稱為「正覺」。「覺他」則是菩薩們不但自覺,並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轉而覺悟他人,有別於二乘人的自覺,故又稱「等覺」。「覺滿」專指佛陀自覺、覺他的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又稱「無上覺」,有別於二乘及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但未能破盡見思、塵沙二惑。佛陀以無漏清淨的智慧破除根本無明惑,斷盡見思及塵沙二惑,圓滿菩提,成就佛道,因此才能成為「三覺圓,萬德具」的聖者,所以也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者。*167

了解「佛」的意義之外,學佛更重要的是要「學佛所學,行佛所行」,因此大師強調,信仰佛教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做佛;唯有行佛做佛,才是人間佛教的實踐,唯有自覺自悟,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168

大師這種思想理念的萌發,主要是感於過去一般佛教徒的信仰,都是停頓在「信佛」、「拜佛」、「求佛」的階段,佛教徒因為沒有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導致佛教衰微沒有力量。例如,佛教要人慈悲喜捨、佛教重視般若智慧的開發,但是有多少佛教徒是真正具有慈悲喜捨的性格?又有多少佛教徒是真正明理有智慧的呢?身為佛教徒而沒有佛法,佛教怎麼會不衰微呢?*169

為了興隆佛教,同時也是為了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層次,大師因此提倡「自覺行佛」。大師認為,「自覺」是修學佛法的一個重點,因為學佛的目的,不外是為了開智慧,求覺悟,而其關鍵即在去除煩惱障及所知障。煩惱的根本就是貪瞋痴,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無始以來的無明,此即「自覺」,正如禪宗的開悟見性;自覺之後進而能夠弘法利生以覺他,這就是行佛。*170

自覺是屬於修「慧」,覺他是屬於修「福」,福慧雙修就是菩薩;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當福慧圓滿具足,這時才是「萬德莊嚴」的佛陀,所以學佛要靠自己覺悟;一個人能夠「自覺」,繼而「覺他」,才能成就「覺行圓滿」的佛果,因此大師強調,學佛不是仰賴佛,而是要自覺與行佛。

*166星雲大師:〈佛的意義〉,《佛光教科書(一)佛法僧三寶》,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67星雲大師:〈佛的意義〉,《佛光教科書(一)佛法僧三寶》,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68星雲大師:〈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69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70同註*169。

「自覺」就是「自我教育」

人要如何才能自覺呢?大師說,所謂「自覺」就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學習、自我充實、自我健全,而不是凡事只想依賴別人,如佛經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自我教育,「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也都是自我教育。*171

自我教育其實就是凡事要「反求諸己」。大師認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父母的教導、老師的訓誡、社會大眾的幫助、長官的提攜、朋友的勉勵;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自覺」。大師舉譬說:如果自己不能「自覺」,光是依靠別人,就如自己的身體,血管裡的血液是自己的,是自發的營養,對增進健康有最大的功效與幫助;如果靠打針、注射營養劑,總是外來的,利益有限。*172

為了強調「自覺」的重要,大師進一步說明:平常我們講「皈依三寶」,其實是皈依自己的自性三寶;皈依三寶是為了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人的自性本來清淨無染,因為一念不覺,不能自知,故而忘失自家本來面目,所以沉淪苦海。學佛就是要開發自性,要覺悟自性;一個人如果忘失了自己,不管修學什麼,都是別人的。*173

大師此言,正是《禪宗無門關》所謂的「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因此學佛要靠「自覺」,因為「從心流出,才是自性」。

自覺的重要,亦如《優婆塞戒經》說:「雖有無量恆沙諸佛,悉皆不能度脫我身,我當自度。」因此大師強調:人要自覺,而後才能自度;學佛就是要開發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的面具,誠懇的剖析自己、認識自己,但是這一切不能依靠別人完成,唯有自覺,才能達成目標。*174

*171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72同註*171。

*173同註*171。

*174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禪者講究「自覺」,凡事靠自己參究

自覺是一條邁向自我解脫的道路,故而佛教一向很重視對有情眾生覺性的開發,因為有了覺性才能開發智慧,才能解脫煩惱,才能得證菩提。尤其在中國的禪門,一直都很講究「自覺」,凡事要靠自己去參,不能說破。為了明示此中的道理,大師特別舉智閑禪師開悟的公案為例。

話說有一天,溈山靈祐禪師問香嚴智閑禪師:「未出娘胎前,什麼是你的本分事?」智閑懵然不知所對,他請師兄為他道一句,溈山禪師說:「我說了,那是我的見解;對你,又有什麼益處呢?」

智閑禪師於是回到僧堂,翻閱藏經,希望從中透得消息。但是任憑他遍覽所有經卷語錄,始終得不到答案。最後他把所有典籍付之一炬,並且拜辭溈山禪師,到了南陽慧忠國師住過的遺址禁足潛修。這一天,正當他在割除雜草時,無意中瓦礫擊中石子,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就在那一瞬間,智閑禪師身心脫落,廓然頓悟。*175


大師說,正因為當初溈山禪師不肯一語道破,因此才有後來智閑禪師的聞聲開悟。

此外,大師也舉道謙禪師與好友宗圓結伴行腳參訪的故事,說明人要靠自己自知、自覺、自悟,才能成功,別人的幫助終究有限。因為「別人吃飯,我不能當飽;別人走路,我不能到達目標。自己有病了,別人更不能替我痛苦;身體疲倦了,別人也不能替我休息。開悟證果,修行成道,尤其要靠自己來,如趙州禪師說:像小便這麼簡單的事,還得我自己去做,何況成佛的大事,別人豈能代替得了?」所以大師結論說:凡事自我要求,一切從自我出發,才有成功的一天。*176

自覺是自我開發,自覺而又覺他是行佛之行;自覺可以自度,行佛能夠利人;能夠「自覺」與「行佛」,才能成就佛道,才能圓滿生命,因此懂得「自覺」之外,還要發心「行佛」。

*175星雲大師:《星雲禪話》,台北:香海文化,二○一三年。

*176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信受奉行就是「行佛」

所謂「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佛教的每一部經典,都是以「如是我聞」為開頭,最後則以「信受奉行」作為結束。大師說,能夠信受奉行佛法,就是行佛,所以佛弟子應以「行佛」為修持的標準。*177

為了推動「自覺」與「行佛」,大師不但於二○○四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中,以「自覺與行佛」為主題發表演說,並且訂定這一年為佛光會的「行佛年」,擴大發起「行佛」運動。大師希望佛光會員都能「用自覺心昇華自我,用本土化發展佛教,用新事業增廣淨財」,尤其要「用大願力行佛所行」,也就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確實實踐佛法,發展佛教。*178

大師指出,舉凡智慧明理、慈悲惜緣、禪淨戒忍、感恩發願等,都是人間佛教所應推動的佛法;人間佛教講究實用,不重清談,所以強調「佛法人間化」,凡是人間大眾所喜歡的慈悲、歡喜、金錢、財富,甚至尊重包容、同體共生、平等和平、圓滿自在等佛光會多年來所推動的人間佛教精神,不但佛光會員能受用,希望全世界的大眾也都能以「佛法人間化」的理念,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179

大師甚至希望,佛光會不只是要推動佛法走向世界、走向社會、走向家庭,更要走向人心。大師說:「人心愛之,佛法與之;人心惡之,佛法去之。真善淨美,人之所愛;真善淨美,皆人間佛法也!邪惡驕慢,人之所惡;邪惡驕慢,佛法應予去之!」*180總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舉心動念皆可修行,所以我們應本著「自他兩利」的精神,將「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大師又說: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行者」,意思就是要「修行」佛法,要依佛陀所說、所行去做,因此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181

行佛就是實踐佛法,行佛不但可以利他,也能自利。大師舉例,佛教講「回向」,所謂「回自向他」,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回少向多」,就是以芥子般的少許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回小向大」,就是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回因向果」,就是把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令一切眾生同證佛果。*182

「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以廣及法界一切眾生,因此大師認為,「回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之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這也就是在「行佛」。

此外,諸如慚愧、懺悔、忍辱、精進、惜福、結緣、感恩、知足、發心、立願、布施、愛語、利行等,都是行佛,甚至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吃虧委屈、忍耐接受、與時俱進、尊重包容、同體共生、胸懷法界、佛化人間等,也都是在行佛,這些都是人間佛教的修行之道。

*177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78同註*177。

*179星雲大師:〈人間與生活〉,《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80同註*177。

*181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82星雲大師:〈回向〉,《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全方位的弘法利生」就是修行

人間佛教以「服務奉獻,發心利人」為修行,因為唯有發心奉獻,在利他的當下,才能發揮生命的功用,才能成就自我,這才是生命的意義;能夠「自他兩利」、「自度度人」,生命才能圓滿。因此,人間佛教不以傳統佛教的閉關清修、自我了脫為修行,這種自私自了的修行,既不能利他,也無法自利,大大背離了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這也是傳統佛教所以不能為人接受的原因。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就是為了重整如來一代時教,就是要讓佛法落實在人間,發揮佛教的教化之功,使能對人有用。為了發揮佛教的功用,確實把佛法落實在人間,大師主張,舉凡著書立說、講經說法、設校辦學、興建道場、教育文化、施診醫療、養老育幼、共修傳戒、佛學講座、朝山活動、掃街環保、念佛共修、佛學會考、梵唄演唱、素齋談禪、軍中弘法、鄉村布教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所要推動的弘化之道,也是人間佛教的修行之道。*183

大師期勉佛光人都能真正落實「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184,在二六時中,不管行住坐臥、舉止進退,時時都能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所行」,如此自己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佛教也才能根植人間。

由於人間佛教的修行,不是只求個人的了生脫死,而更重視「行佛」的實踐,因此如前所述,大師強調「修行不是片面的個人解脫,而是全方位的弘法與利生」。另外,大師主張「工作就是修行」*185、「忙就是營養」*186,乃至倡導「三好四給」、「人生三百歲」*187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以「行佛」為修行的最佳明證。

*183星雲大師:〈我推動人間佛教〉,《百年佛緣(十二)行佛篇2》,高雄:佛光文化,二○一三年。

*184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台北:香海文化,二○○七年。

*185同註*184星雲。

*186星雲大師:《一池落花兩樣情》,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七年。

*187星雲大師:〈人生三百歲〉,《往事百語》(五),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佛教重在解決人生的問題

大師一向認為,佛教不能只是坐談理論,佛教更應該起而為人間解決問題,所以他在〈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的論文裡,明確指出,佛法不只以苦集滅道來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因此光是說明苦集滅道的真理,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願力、修行和實踐,這就如同「四聖諦」的內容──要斷集、除苦;要修道、入滅,從而達到人生的解脫之境。*188

大師據此進一步把大乘菩薩的「四弘誓願」與「四聖諦」的根本佛法相互結合,成為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內涵與實踐之道。大師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可以解決人間憂悲苦惱等問題(苦),「煩惱無盡誓願斷」,可以解脫人生貪瞋痴等無明業障(集),「法門無量誓願學」,可以引導大家走上成佛之道(道),「佛道無上誓願成」,可以成就眾生獲得圓滿的大解脫(滅),因此人間佛教積極從四聖諦延伸而開展四弘誓願、六度行門,不但是自我修行,也提供了人生解脫的方便,讓生命進入更上一層樓的境界。*189

*188星雲大師:〈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89星雲大師:〈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持戒」為佛教各宗共遵的修行

說到修行,在佛教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針對不同根器的修行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例如,傳統佛教的聲聞乘修四諦法,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菩薩乘修六度萬行,乃至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四攝法、四種懺悔、四念住、五停心觀、五戒十善、六念法、六妙門、八正道、九想觀等等,這些都是一般佛教的主要修行內容。

除此之外,各宗各派也有各自不同的修行法門,如:蓮宗以念佛為要,禪宗以參禪為主,密宗以持咒為尚;「禪淨密」是中國佛教常見的修行法門,但是不管參禪打坐、誦經念佛,或是持咒修密,都必須以戒來規範自己。就如前述所說,儘管八宗對佛教的義理思想各有主張,但是對於佛陀所制的戒律,則是八宗共持的,因為學佛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瞋痴」煩惱是人生最大的敵人,所以需要佛法的「戒定慧」三學才能降伏。

戒定慧三學也就是經律論三藏,經藏詮釋定學,律藏詮釋戒學,論藏詮釋慧學。戒、定、慧三學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佛教雖有「三藏十二部」經典,多如汗牛充棟,但是歸納起來,總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因此,佛教的僧信四眾,都要依三藏經律論、三學戒定慧為學習的主要內容;乃至佛教雖然有漢傳、藏傳、南傳之分,但是每一個地區的佛教,也都是以戒定慧為本。

明定「戒定慧」為行者勤修目標

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他感於人間佛教既然淵源於人間佛陀的開示,對於戒定慧三學,自然也應定為人間佛教行者根本的勤修目標。再者,人間佛教的傳播,一方面固然要迎合時代的需要,但也要有傳統的佛法為根據,所以人間佛教發展到了今天,不能不把根本佛教的戒定慧提出來,作為人間佛教的思想依據。*190

因此,大師根據傳統佛教的「三皈五戒」,為人間佛教提出「三好、七誡」;傳統佛教有「四禪八定」,大師也為人間佛教定出各種生活禪定的修法;傳統佛教注重義學的般若、中論、唯識、天台、華嚴等,大師也以傳統佛教的慧學,融合當代的文、史、哲、科技等學問,把佛教生活化於人間。*191

大師為了替人間佛教做古今映照、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工作,二○○六年值逢其在紅磡香港體育館連續講座二十年紀念之際,特別以「人間佛教的戒定慧」為題,做了三天的講說。

大師開宗明義指出,佛教的六度萬行德目雖然很多,但總括而言,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定、慧三學是佛教的實踐綱領,是學佛者所必修的課目,如《翻譯名義集》說:「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惡證真曰慧。」戒定慧三學可以對治貪瞋痴三毒,能克制人類自私無明的弊病,例如:持戒就不會自私,不自私,貪念就不會生起;禪定就不會損人,不損人,瞋恚就不會生起;修慧就不會無明,不無明,愚痴就不會存在。

戒、定、慧三學中,戒學居首,但其實彼此互有密切的關連,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趣入解脫」。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體,一切佛法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修習戒定慧三學,在思想和生活上就能實踐佛陀的教法,所以戒、定、慧是學佛不可缺少的資糧。

大師希望經過這次講說,不但把佛法做個古今融合,同時也希望當代研究人間佛教的佛子們,能以根本佛教的戒定慧為修學目標,並且發揚戒定慧的時代精神,讓他成為弘揚人間佛教的依據。

大師針對「人間佛教的戒學」,提出四個要點:

一、戒的制訂──因時制宜,時開時遮。

二、戒的精神──止惡行善,饒益有情。

三、戒的實踐──服務奉獻,自他兩利。

四、戒的終極──人格完成,菩提圓滿。

*19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序〉,《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91同註*190。

「因時制宜,時開時遮」為大乘戒律之特徵

所謂「因時制宜,時開時遮」,大師指出,當初佛陀制戒的本意,雖是專為攝僧而令正法久住,不過戒律並非只有出家眾才須要受持,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因此佛教依在家、出家、男女之別而制定有: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沙彌、沙彌尼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五○戒、比丘尼三四八戒的具足戒等,這是七眾弟子各別受持的戒律,因此稱為「別戒」。

大乘佛教認為「別戒」是小乘的「聲聞戒」,因此又另訂有大乘的「菩薩戒」,也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聚淨戒」,這是所有發菩提心的僧俗四眾都應受持,所以稱為「通戒」。

佛陀最初制戒,都是「隨犯隨制」,也就是針對弟子所犯的邪行非法而制,是屬於「隨緣制戒」。例如南傳佛教有「過午不食」的戒法,佛陀之所以制訂此戒,根據《五分律》記載,是因為迦留陀夷比丘在傍晚時進入羅閱城乞食,由於光線昏暗,有一名孕婦乍見迦留陀夷,以為是鬼魅,一時驚嚇過度而流產。佛陀覺得比丘午後到民宅托缽乞食,多所不便,因此才制訂比丘「過午不食」之戒。

佛陀制戒的目的,雖然是為了「防非止惡」、「不惱眾生」,但其實也有「利益眾生」之意,如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以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所以《攝大乘論釋》卷十一說:「如來制戒有二種意:一為聲聞自度故制戒;二為菩薩自度度他故制戒。」

由此可見,佛教的戒律不是只有消極的「防非止惡」以「自律」,更有積極的「行善益世」以「利他」的精神。也就是說,佛陀制戒,除了消極的「遮止」之外,另有「開許」的積極面,例如安住淨戒律儀的菩薩,若是見有盜賊想要殺害眾生,為了不忍惡賊造作無間罪業,死後受大苦報,因此以慈憫心斷彼性命,這就是「開殺戒」。

過去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便曾「殺一救百」,這就是菩薩的慈悲方便權智。這種本著大乘佛教慈悲願行,以及活用戒法的精神而「時或開許,時或遮止」,正是大乘戒律的特徵,也是人間佛教所強調的持戒意義。

深體佛心,從積極面詮釋戒律

大師所以特別指出佛陀「有開有遮」的制戒精神,主要是感於早期佛教界,常有一些守舊人士,以「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戒制,不可增加」為理由,阻礙佛教的創新發展,甚至因為對戒律問題的看法不同,堅持不同,造成佛教的分裂。尤其長久以來,由於佛教的戒律都是對生活的否定,都是消極的制止,缺乏大乘佛教積極向上的精神與作為,致使佛法不能應時興化,而成為佛教與時俱進的絆腳石。

大師因此提出例證,說明戒律並非不可改變,而是可以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的。例如早在佛陀時代,佛陀曾經為了讓阿那律尊者到南方調解紛爭,因此規定比丘可以多擁有一件僧衣;另外,佛陀也曾為了信徒供養阿難一個缽,而放寬「蓄缽」的規矩,可見在生活細節上的小小戒,即使在佛陀時代就已經「隨遮隨開」了。

有鑒於此,大師因而強調,佛教應該重視根本大戒的行持,對於小小戒,如佛陀所說,要隨時代的精神、隨社會風俗的不同而「隨開隨遮」,實在不必故步自封。大師認為,佛陀當初制戒,其實是充滿人情味,是很人性化的,只是現在一般人大都只研究戒條,而沒有研究佛陀的心。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他自覺自己懂得佛陀的心,所以人間佛教一直都是很重視人性化,很有人情味。人間佛教對於戒律,都是從積極面去詮釋,例如過去很多人不喜歡信仰佛教,因為學佛都要受戒,他們覺得持戒很不自由,故而排斥佛教,不願意學佛。大師說,其實持戒才能自由,我們看現在監獄裡的犯人,不都是犯了五戒才鋃鐺下獄的嗎?所以持戒不但可以讓自他都自由,尤其一般人都希望健康長壽,希望發財富貴,希望擁有和樂的家庭,乃至獲得善名美譽,以及聰明有智慧等等;這些不是想要就有,而是要有方法,沒有方法,光是妄想,或靠祈求,如何能發財,如何能長壽?就像一個人沒有播種,如何有收成?

因此,大師每每在主持三皈五戒時,都是告訴大家,只要受持五戒,這一切自然不求而有,因為不殺生而護生,就能長命百歲;不偷盜而布施,自能享有富貴生活;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身體、名節,自然家庭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來自「人生需要」,因此不在教理上執著,也不拘泥於刻板的教條。對於過去佛教戒律太注重消極的防非止惡,缺乏積極為善的精神,故而動輒「不可這樣」、「不可那樣」,大師認為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戒律,是強調積極面的「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所以人間佛教主張八正道是戒律,六度萬行是戒律,四攝法門是戒律,饒益有情是戒律,自覺行佛是戒律。

大師認為,佛教的戒律不必在戒條、戒相上執著,應該重視的是戒的精神、意義以及人間性,例如大乘佛教的「三壇大戒」,就具有人間佛教利濟眾生的精神。所謂「三壇」,就是:初壇沙彌戒要守好「攝律儀戒」,二壇比丘戒要具備「攝善法戒」,三壇菩薩戒要有「饒益有情」的精神;因為「三聚淨戒」具足,大乘佛教因此得以由此展開,這就是人間佛教戒律的特色。

大師希望人間佛教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止惡息罪,另一方面更應該積極廣修善行,廣作善事;唯有倡導菩薩道的戒行,才能使佛光普照人間,因此大師提出:戒的精神在於「止惡行善,饒益有情」,戒的實踐在於「服務奉獻,自他兩利」,戒的終極在於「人格完成,菩提圓滿」。

效法百丈禪師,另訂叢林清規

大師強調,制戒的原則要合情、合理,要尊重人情、人性,要因時制宜。大師從年輕時期就很佩服百丈禪師「避開戒律,另訂叢林清規」的智慧,他認為今日人間佛教也必須因應時勢所趨,凡傳統戒律合乎時宜者應尊重之,此外也應該依現代社會所需而制訂現代的生活律儀,以期展現佛教的時代性,使能更符合當初佛陀制戒的本意與精神。

為此,早在佛光山開山之初,大師就恪遵佛制,根據六和敬、戒律和叢林清規,著手為佛光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種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訂定:「序列有等級、獎懲有制度、職務有調動」,以及「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務運作的準則。

另外,大師為佛光山立下十二條門規:「不違期剃染,不夜宿俗家,不共財往來,不染汙僧倫,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做為徒眾行事的依循;並且隨著佛光山的發展陸續建立宗務委員會組織辦法、選舉辦法、留學辦法、進修辦法、退休辦法、序級辦法、獎懲辦法、調職辦法、請假辦法、巡監辦法、醫療辦法,以及制訂師姑制度、教士制度、員工制度、親屬制度等。

二○○七年值逢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大師更把歷年來訂定的組織章程、制度辦法、宗風思想,集結成為《佛光山徒眾手冊》(後更名為《佛光山清規》),內容包括:佛光山宗門清規、佛光山宗史、佛光山宗風等,以此做為佛光弟子行事的軌則。

除此之外,大師有感於自古以來,世間偉大人格的養成,大多是在宗教中完成;甚至各種藝術、戲劇、文藝創作,也都因宗教而登峰造極。可以說,宗教輝煌了人類的文明史,也提升了人類的素質。而宗教之所以能夠全方位的培養人格,高貴心靈,就在於戒律的制定。*192

大師希望把佛教戒律落實為生活律儀,讓戒律規範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以此匡救當今道德淪喪、社會失序的弊端。因此大師制訂了一系列的「人間佛教現代律儀」,包括:「生活律儀百事、人生百事、密行百事、示徒百事、人生卜事、人生二十最」等。

另外,大師有感於人間佛教不能不關心社會問題,因此自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成立後,就與佛光山發起一系列淨化人心的「人間佛教社會運動」,包括:「慈悲愛心人」、「七誡運動」、「三好運動」、「把心找回來」等,希望透過活動傳播佛法來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世道人心,同時也讓佛光會員藉著參與「淨化人心、佛化世間」的活動,以實踐利濟群生的菩薩道做為自己「完成人格,圓滿菩提」的修行。

每一次活動,大師都親自撰寫活動的宗旨、精神,以及提供會員實踐的一些生活性佛法,多年來已經成為佛光人實踐「以行佛為修行」的社會運動。由此亦可見出,人間佛教對社會人生的關懷,總是化為具體的行動;而正因為人間佛教是能確實「行佛所行」,因此有益於社會民生,因此能夠走入人間,成為人間真正需要的佛教。

為了見證人間佛教對「自覺行佛」的實踐,以下摘錄〈人間佛教現代律儀〉部分內容,同時簡介說明人間佛教的各項「社會運動」,從中亦足以說明,人間佛教是個最具人間性、生活性、社會性、時代性,以及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平等性的佛教。

*19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人間佛教現代律儀】

一、生活律儀百事


一般佛教徒發心學佛以後,除了受持淨戒之外,更需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廣修善業;大師認為,「八正道」正可以做為人間生活的依循,於是據此為人間佛教寫下「生活律儀百事」,做為大眾日常生活的行事準繩。

「生活律儀百事」內容分別有「僧信共遵」的八十條,以及「僧眾應守」的二十條。「僧信共遵」又分為社會律儀、居家律儀、人事律儀、生活律儀、自然律儀、國際律儀、教育律儀、信仰律儀等八類。列舉數則如下:

(一) 僧信共遵:

【社會律儀】

1.政治是一時的,信仰是永久的;信眾可以參與憲法中的政治活動,僧眾只可「問政」而「不干治」。

2.從事政治者,不貪汙舞弊,不假公濟私,不藉勢磨人,不欺壓善良,不兩面人格、兩種手段、挑撥離間,否則非為真正信者。

3.任公職者,應以服務人民為目的,不可官僚、霸道,刁難民眾;民意代表於國家廳堂問政,應以理相爭,不可咆哮、打鬧取寵。

4.無論僧信,不背叛國家、私通敵國、洩露國家機密、造謠生事,不陷國家於危機。

【居家律儀】

1.重視倫理,提倡孝道,居家和樂,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婆媳愛敬,即使至親骨肉,也應相互尊重個人的生存權利。

2.個人生活崇尚簡樸,養成清貧思想,衣食住行等日常資用,但求樸素,不奢侈浪費,不追求時髦,不講究或標榜名牌。

3.尊重每一個家庭成員個體,尤其愛護老弱婦孺,避免家庭暴力或不倫諸事的發生。

4.營造良好的居家品質,增加生活樂趣,提升精神層次。與社區、鄰居要敦親睦鄰,守望相助;對獨居長者要主動關懷、慰問。

【人事律儀】

1.尊重別人隱私,不可窺人私密,不可揭人之短,不可搬弄是非。

2.工作上應尊重制度,勤奮向上,樂觀進取,培養責任感、榮譽心,儘量與人為善,尤其不以情緒做事,不輕言說「不」,以免阻礙學習、結緣的機會。

3.主管應該愛護部屬,要能傾聽屬下的意見,尤其要健全自己。如:包容的心胸、承擔的勇氣、決斷的智慧、主動的精神、不看輕後學、不專權執著、不疑心猜忌、不爭功諉過,凡事與屬下共榮共享。

4.共事相處時,要相互尊重,分工合作,彼此謙恭禮讓,不製造事端,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生活律儀】

1.生活要有規律,不得浪蕩嫖賭,不得吸毒煙酒,要注重運動保健,要守時、守信、守道、守法。

2.出眾威儀要端莊,不蓬頭垢面、衣冠不整,尤其不可奔跑跳躍、嘻笑喧譁、爭先恐後、爭搶坐處,乃至遙相呼笑、比手畫腳、私下耳語,或在眾中以方言對談等。

3.講話要簡明扼要,措辭要文雅有禮,不說綺語,不可兩舌、惡口,尤其說話不可壞人信心,否則斷人慧命,也是如同殺生。

4.出門行車,要遵守駕駛禮儀,守法忍讓,不可違反交通規則,不得亂鳴喇叭,不要製造噪音,不排放廢氣汙染,不胡亂飆車。

【自然律儀】

1.不可濫墾濫伐、不得侵占國土、不要違章建築。

2.不可任意棄養寵物,不做不當的放生,應該積極護生,尤其給人因緣,放人生路,就是最好的護生。

3.日常資用,如水、電、衣食等,要節約用度,應知「滴水如金」、「一紙需費多少竹木」,所以要珍惜能源,不可恣意浪費;對於公共設施,亦應珍惜,不可任意破壞。

4.實施垃圾分類,不亂丟廢棄物,不任意燃燒有毒廢料,不汙染空氣、不弄髒水源、不糟蹋大地,要為普世人類留下乾淨美好的地球。

【國際律儀】

1.國家人民要和諧,不營私弄權,不黨同伐異,不製造分裂內亂,不計較前仇舊恨。

2.種族要平等,不可故意挑起族群對立,對少數民族要尊重,對弱勢大眾要愛護。

3.人權應該受到尊重,舉凡生存、參政、財產、自由、文化、智慧、信仰等,均應受到尊重與保障。

4.國際間遇有重大災難,應該本著人道精神,迅速提供救援,彼此相互幫助,要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共生共榮」的關懷。

【教育律儀】

1.家庭教育:父母對子女要照顧其生活,負起養育之責,同時應該給予善良的教育,包括語言、思想、行為、道德、人格等,都要有所規範,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生活作息規律、行為情緒正常、待人謙虛有禮、不看不正當的書刊、不沉迷網路、電視等,進而要經常進出圖書館,多看好書。

2.社會教育:人要學習各種謀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擁有三張執照,例如:檀講師、教師、醫生、護士、會計、駕駛、廚師、水電、縫紉、室內設計、農耕、園藝、書畫、編輯等。

3.終身教育:學習是一生的事,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要永續學習。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服務,學習奉獻,學習利人,學習尊重異己,學習共生和諧。

4.人格教育:以慈悲人格為學習目標,以諸佛菩薩為效法榜樣,以戒定慧為求道根本,以智仁勇為做人方針,心中要建立「聖賢偶像」的觀念。

【信仰律儀】

1.信眾與僧眾往來,應建立正確知見,如:僧事僧決、不任意留宿溜單僧侶,以免破和合僧,違犯五逆之罪。如果護持違反清規、背叛師門之僧侶,亦視同犯戒。

2.人間佛教生活佛法化,生活中要有信仰,舉凡婚喪喜慶、房子喬遷等,應以佛教儀式行之,不舖張浪費、不迷信執著看風水、時辰,應知只要心好,則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

3.人生應該及早規劃修道生活,如參加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短期出家、遊學參訪等,或投入義工服務的行列。

4.布施時,應該量力隨喜,要合乎不自惱、不自苦、不懊悔的布施,並且應該選擇從事教育、文化、慈善、修持等對舉世有貢獻的正信道場,做為種植福田的準則。

(二) 僧眾應守:

1.奉行四根本戒:不殺生而護生,不偷盜而布施,不淫欲而尊重,不妄語而誠實;應以「饒益有情」做為終生奉行之規範。

2.不可寄佛偷生,要發心普度眾生;俗情宜平淡,應將身心安住在慈悲、菩提、自在解脫之上。

3.要堅定「四不壞信」,不信邪教,不看邪書,不和邪人來往,不參與邪事活動。

4.要做一個有道氣的出家人,例如:去傲慢、受委屈;勤作務、惜福報;有悲願、愛佛教;要淨信、真修行;改習氣、養威儀;除嫉妒、寬心量;避譏嫌、遠世俗;勤學習、為度眾;應節儉、要知足;有自制、不放逸;不爭論、無怨恨;淡親情、求內證。

5.心量要寬大、人格要崇高、知識要豐富、道心要堅定,要把狹隘的感情擴大、超越、昇華為愛讀書、愛服務、愛修行、愛大眾、愛常住、愛佛教、愛弘法。

二、人生百事

「人生百事」是大師於二○○五年所作,旨在提供給社會大眾做為「人生座右銘」,希望大家每日以此自我勉勵,自我檢測,自我超越,並且自我進德修慧。內容分為「生活篇、立身篇、處世篇、群我篇、敦品篇、修行篇」等六類。列舉數則如下:

1.每天至少閱讀一份報紙,了解時事;至少閱讀一本好書,要做書香人士。

2.生活作息要正常,思想行為要正派;早晚起居要定時,每日三餐要定量。

3.因緣果報,不可不明;窮通禍福,不可不知。

4.懂得自律、自覺、自悟,具有恆心、毅力、樂觀、勤奮,並且樂於結緣施捨,前途就有光明。

5.改變陋習,創造前途,不要等待機遇。

6.去除私有的觀念,把自己付予公理、公義、公平、公有。

7.不要為逞己之快,而用口舌諷刺別人,要能給人歡喜、給人幫助、給人讚美,讓人認同。

8.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對朋友要肯不念舊惡,對好事要做不請之友,對社會要會不變隨緣。

9.能承受外境加予自己的壓力,而且不覺得有壓力的存在,因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10.經常不求回報的幫助他人,多作一些好事,做人間善美的義工。

11.遇事要有反省的自覺力,不怨天尤人,須知凡事都有前因後果。

12.提起善美好事,放下憂悲苦惱,讓自己的內心成為好的工廠。

三、密行百事

大師認為,所謂「正信」佛教徒,並不在於每天誦多少經、念多少佛,重要的是能夠在生活裡時時奉行佛法,用佛法來規範自我的身心行儀,進而利益他人,以此做為自己的日課修行,當成自己的密行修持。

密行,是增進品行、圓滿道德的不二法門,大師撰寫「密行百事」,就是希望佛教徒以此做為記錄善惡功過的對照表,做為自己端正言行的一面明鏡。內容包括「做人密行」、「生活密行」、「處世密行」、「修行密行」各二十五事。列舉數則如下:

1.忍一句,耐一時,退一步,饒一著,是為做人的密行。

2.遭惡罵時默而不報,遇打擊時心能平靜,是為做人的密行。

3.不為忌彼好而打擊別人,是為做人的密行。

4.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為做人的密行。

5.每日幫人作一些好事,不求回報,是為生活的密行。

6.睡前誦念懺悔文,反省一日過失,是為生活的密行。

7.每日將歡喜慈悲與人分享,是為生活的密行。

8.改心、換性、回頭、轉身,是為生活的密行。

9.恆順他人,重視民意,是為處世的密行。

10.隨力、隨分、隨喜、隨緣布施培福,是為處世的密行。

11.明因識果,是為處世的密行。

12.自己無理,別人都對,是為處世的密行。

13.心無亂想,正慧明了,是為修行的密行。

14.身無邪行,口無惡說,是為修行的密行。

15.知足淡泊,志樂寂靜,是為修行的密行。

16.不稱己善,不宣人過,是為修行的密行。

四、示徒百事

大師感於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能用度量衡來權衡、計量;佛光弟子也要有一個度量衡,測一測自己的度眾能量有多少?容人心量有多大?因此寫了「示徒百事」,希望徒眾弟子們藉此不斷自我提升、自我健全。列舉數則如下:

1.佛光弟子做人要正派,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

2.佛光弟子要有「我為佛教」的發心,不要養成「我靠佛教」的性格。

3.佛光弟子要能「非佛不作」、「非法不為」、「非禮不說」、「非道不言」。

4.佛光弟子對自己要「修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對他人要「修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5.佛光弟子要能忍貧、忍窮、忍苦、忍難,更重要的是忍氣─忍一口氣,海闊天空。

6.佛光弟子在弘法利生的工作上,要秉持「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的信念,要把「小我」融入「大我」,發揮「集體創作」的精神。

7.佛光弟子可以無錢無名,但不可無情無義;可以無權無勢,但不可以無道無願。

8.佛光弟子不以經懺為職業,經懺佛事可以用來為信徒結緣、祝福,但不可以交換金錢,成為職業。

9.佛光弟子可以沒專長,但不能沒有發心。

10.佛光弟子要能「胸懷法界」,要有與人「共生共榮」、「共有共享」的因緣觀。

五、人生卜事(後更名「人生一○八事」)

大師弘法數十年當中,經常有人請他給予「一句話」作為勉勵;因為感於一般人心中有了疑惑時,總是希望獲得「一句話」來指點迷津。因此大師以他的生命經驗,撰述一○八則法語,希望帶給大家正向的指引,並且明白「自業自受」,人生的禍福都是取決於自己的行為而定,希望人人都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列舉數則如下:

1.常作「難遭難遇」想,要把握當下的機遇。

2.世間事苦樂都是當然的,要能看破放下。

3.自我要把持正派的、善美的、淨化的心念。

4.生氣不能解決問題,要能爭氣才更重要。

5.結緣總比結怨好,要實踐三好、四給、五和。

6.能捨,必有得,有播種,才會有收成。

7.面對問題,不要退縮,心存善念,光明在前。

8.有情有義,情義是人生的基石。

9.先檢查自己的心,要知道自己的心是善是惡?

10.做自己的貴人,自己有力量,才能解決問題。

11.能承擔世間憂悲苦惱的萬事,才是人間行者。

12.想成功,要有通路,事通、理通、人我都通。

六、人生二十最

大師感於人生處世,不可能單獨生存,必須過群我的社會生活。尤其學佛更要注意人際之間的共處,因為「佛果在眾生身上求」、「佛法在恭敬中求」,每個人都不能忽視周遭成就我們的大眾。

所謂「寬可以容人,厚可以載物」,我們在社會上立身處世,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受到別人的歡迎,不能不先把自己修養好,因此大師寫下「人生二十最」,希望做為佛教徒修身養性的座右銘。內容如下:

1.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2.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3.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

4.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

5.人生最大的失敗是憍慢。

6.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

7.人生最大的無明是怨尤。

8.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

9.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

10.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

11.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12.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13.人生最大的收穫是滿足。

14.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15.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

16.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17.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

18.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

19.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20.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

「人生二十最」雖然是一種道德的勸說,實際上也就是人間佛教的戒條,如果無法做到,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

【人間佛教社會運動】

一、慈悲愛心人運動

一九九七年五月十日,國際佛光會在佛光山召開理事會議,因感於社會上不斷發生重大案件,造成人心不安,因此決議舉辦「慈悲愛心列車」活動。

活動以「心靈淨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安定社會」為宗旨,活動型態包括「環島街頭布教」、「帶動唱」、「現代善知識五十三參」等。所有佛光會員都是當然的「慈悲愛心人」,大家深入大街小巷,路邊廣場,甚至以街坊鄰居為對象,不斷散播慈悲、愛心的種子,喚起人人「日行一善,多講好話,多做好事」,期能為子孫留下人間淨土,共創「祥和歡喜」的社會,同享「圓滿自在」的人生。

內容:

慈悲愛心,走上街頭;救心救國,全民運動;

去除十惡,修身齊家;日行一善,共成淨土。


由於慈悲愛心人活動宣導的內容,主要是以效法過去菩薩精神的「五十三參行事」為準則,因此大師特別為活動寫下「現代善知識五十三參」,現在已經成為「慈悲愛心人」的傳家之寶。列舉數則如下:

1.悲天憫人,謹言慎行。

2.與人為善,心甘情願。

3.用心要慈悲,行事要方便。

4.常常買好書,天天看好書。

5.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6.視貧病如親人,視幼弱如子女。

7.大家來環保,汙染自然少。

8.器官要捐贈,大愛留人間。

9.包容無心過,積福遠災禍。

10.做人要認真,大家要共生。

二、七誡運動

一九九四年,大師感於當代人類因為過於追求物質享受,造成人性墮落與道德淪喪,尤其毒品戕害人心,以及色情氾濫、暴力橫行、偷盜搶劫等社會失序問題嚴重,幾乎人人自危,安寧無日。為了淨化人心、建立祥和社會、杜絕毒品氾濫、敦厚倫理道德、創造全民安和樂利的生活,國際佛光會特別舉辦「淨化人心七誡運動」。此運動是沒有期限的「掃毒淨心」、救國救民運動。

內容:

1.誡煙毒。

2.誡色情。

3.誡暴力。

4.誡偷盜。

*5誡賭博。

*6誡酗酒。

7.誡惡口。

「七誡」的內容,其實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外加不煙毒、不賭博。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因此如果違犯此七誡者,即非正信佛教徒。

三、三好運動

一九九八年,大師獲得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贈送一顆佛牙舍利,在恭迎佛牙舍利回台灣當天,特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廣場,舉辦一場「恭迎佛牙舍利顯密護國祈安法會」,現場共有十萬群眾參與了這場盛會。

大師目睹這麼多人因為佛陀的慈悲攝受而到會場共襄盛舉,感動之餘,想到佛陀雖然已經涅槃二千多年,但佛陀的精神、典範我們應該要學習、效法,這才是恭迎佛牙舍利的意義。

因此,大師現場即席發起「三好運動」,希望人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透過「三好」的奉行,也就是「三業」的淨化,祈能消弭人我之間的紛爭與對立,繼而建設和諧安樂的社會。

內容:

1.做好事──要做善行、懿行、美行、利行等有益於人間的好事;把侵犯傷害的惡行,換成利益大眾的佛行。

2.說好話──要說真語、實語、如語、不異語、不誑語等令人受用的好話;把瞋恨嫉妒的惡口,換成柔軟讚歎的佛口。

3.存好心──要存慧心、道心、悲心、願心等祝福別人的好心;把愚痴無明的邪心,換成慈悲智慧的佛心。

四、把心找回來運動

一九九二年,大師感於當時社會治安日益敗壞,倫理道德日益淪喪,為了把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慈悲喜捨、慚愧感恩的真心找回來,而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聯合舉辦「把心找回來」活動。

活動期間分別邀請社會的名人、學者,到全省舉辦巡迴講座,並於全國電視台、廣播電台訪問各行各業人士,同時拍攝國、台語宣傳短片,以及和《中央日報》合辦徵文活動等,希望結合各宣傳媒體,呼籲大家要尊重生命、關愛社會,尤其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回自性中的慈悲心、感恩心、慚愧心、菩提心,以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道為修行。

內容:

愛惜生命,慚愧感恩;自然保育,節約惜福;

知足不貪,擁有聖財;找回真心,無限美好。


五、佛光會員四句偈

一九九一年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成立,大師特別親手撰寫〈佛光會員四句偈〉,作為所有佛光會員每日三餐及早晚課誦回向時唱念的偈頌。

此四句偈的內容具足一切佛法,包括:首先要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再以「惜福結緣」來廣利人天;日常不管修學「禪、淨、律」等任何宗派的法門,都要有「平等心」與「忍」的智慧,同時要心存「慚愧感恩」,不斷發「大願心」來完成佛道。此四句偈是佛光人「內修外弘、圓成自他」不可少的修行。

內容:

「慈悲喜捨遍法界」──這是內修的自我涵養。

「惜福結緣利人天」──這是外弘的利生化世。

「禪淨戒行平等忍」──這是治學的思想方針。

「慚愧感恩大願心」──這是自他的人格圓成。


六、七滅諍法

佛光會員平時在佛法的指導下,大家相處和諧、融洽。但在人間生活,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會有是非,因此在佛光會成立之初,大師就訂下「七滅諍法」,做為佛光會員之間解決糾紛的準則,同時做為大家應守的戒律,若有會員不奉行此「七滅諍法」,即非正信佛教徒。

內容:

1.雙方各說一次,糾紛由上級教會或大德裁決。

2.若有人舉過,自說有無,只要對三寶、良知負責。

3.言行不正,精神異常,待其正心,著令佛前懺悔。

4.犯者自我發露表白,向當事者或本師表達懺悔。

5.犯者不服其過,亦無悔意,言行矛盾,令停與會乃至終身不得受獎及名位等職。

6.彼此互相爭論,是非難斷,在有德高僧五至七人前,以多數決其是非,如再不服,永擯會外。

7.雙方互道其錯,互為作禮,即視其恢復清淨。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臨涅槃時,囑咐弟子要「以戒為師」,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因此《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佛遺教經》也說:「若人能持淨戒,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大般涅槃經》更說:「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由此可見戒的重要。

人間佛教落實戒律於生活

戒不是用來「讀誦」的,而是要去實踐「奉行」。戒律的精神在於自發心的清淨受持,在於實踐菩薩道。人間佛教倡導「自覺行佛」,不但體現了大乘菩薩戒的精神,同時確實掌握了「解行並重」的學佛要諦。

學佛修行,從發心信仰到究竟證悟,必需經過「信解行證」的修學過程。此中解與行如人之雙足、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因為學佛如果不重慧解,容易盲修瞎練,走火入魔;但是如果只在慧解上著力,沒有修持的實證功夫,則所謂慧解也只是知識的增加,和一般世間的哲學研究差不多,並不能獲得佛法的實益。

所以,人間佛教的星雲學說,一方面著重在「緣起中道」的真理闡揚,同時不離於「自覺行佛」的生活修持;由於結合理論與實踐,同時落實戒律於生活,因此能夠發揮「化世益人」之功。相形之下,過去學佛的人常常未能循著正道,行解不合一,致使佛法與生活脫節,不但自己無法獲益,也讓佛教為人所垢病。

大師開創佛光山,致力於人間佛教的弘揚,乃至創辦佛光會,推動各項佛化世間的行佛運動,都是為了把佛法帶到社會上,走進家庭裡,讓每個人的心靈中都能得到佛光的照耀與啟迪,繼而把自己內在的佛性開發出來,如此才能在生活中享受法喜安樂,這就是大師所要弘揚的人間佛教。由此可見,人間佛教的星雲學說,其內涵既是「佛說的」,也是「人要的」,更是「淨化的」、「善美的」,正因為如此,佛教因此得以活潑潑的走入人間。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