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2 第二章 緣起中道 星雲學說的真理闡揚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佛教與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並稱為世界四大宗教。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宗教;構成一個宗教的基本條件有三,一是教主,二是教義,三是教徒。當我們決定要信仰哪個宗教時,首先應該對教主有所認識;教主本身,他的家世是否有史實可考?他的道德是否圓滿無缺?他的能力是否能導人解脫?能夠符合「信實、信德、信能」三個要素,加上所主張的「教義」合乎「真理」,這才是值得信仰的正信宗教。

說到「真理」,雖然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但是真理也有他必備的條件,就是必須合乎「本來如是、必然如是、普遍如是、恆常如是」四個法則,如此才能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才能經得起時空的檢驗。

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因為證悟「緣起」而成道,緣起說明宇宙萬法,包括我人的生命,乃至一花一木,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因緣和合而有的萬法,一旦「因緣離散」,一切復歸於無,這就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這個說明世間萬法因緣所生的「緣起」法,是宇宙萬有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個本質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宇宙所有一切法,都離不開因緣,過去有因緣,現在有因緣,未來也有因緣;因緣就是「法爾如是」,所謂「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有其必然的因緣與果報,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也是亙古今而常存、歷萬劫而彌新的道理,所以稱為宇宙人生的真理。

體證「緣起」是佛教信仰的根本

信仰佛教,就是建立在對此恆常不變的「真理」之信解、行持與如實的體證上!因此,佛教是個「智信」的宗教,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如星雲大師說:世間一般的宗教,大多重視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不但講究慈悲,尤其重視般若智慧的開發,因為「唯有開發般若智慧,才能把『貪瞋痴』的煩惱轉為『戒定慧』的功德」*109;「唯有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110。因此,前面提及,大師主張:人間佛教的信仰不是迷信的膜拜,不是盲目的奉獻,而是從浩瀚的三藏十二部不朽經典中,覺悟出緣生緣滅等生命的真理。

什麼是「緣生緣滅」等生命的真理?簡單說就是「緣起」。「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形成的法則,緣起說明世間一切有為法,包括自然界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沙一石等森羅萬象,乃至眾生界的有情生命等,都不是突然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而是必須「依因託緣」才能生起。

就拿一朵花來說,要有種子的「因」,加上泥土、陽光、空氣、水分、肥料,乃至人工照料等助「緣」共同成就,才能發芽、茁壯、開花;沒有這些因緣和合,也就沒有花的存在。因此,眼前看是一朵花,其實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是暫時存在的假「有」,它的自性其實是「空」;正因為花的自性本空,因此會有花開花謝的現象,甚至同樣的玫瑰花,可以透過品種改良而繁衍出上百種不同花色、花型的玫瑰花,這就是因為「性空」,故能隨著「因緣」改變而產生不同結果的明證。

*109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10星雲大師:〈般若〉,《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萬法「緣起」而有,自性本「空」

換句話說,「緣起」而有的萬法沒有自主性,也沒有獨存性與永恆性,所以說「性空」;正因為萬法性空,因此世間上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故說「無常」;也因為諸法「性空」、「無常」,所以才能隨著緣生緣滅以及因果的輾轉相生,而有變化無窮的宇宙森羅萬象生起;如果自性不空,就不能緣起萬有,這就是龍樹菩薩《中論》所說的「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

「空」是一切法之所依,如果沒有空性,萬物將不可能存在,因此物質的「有」,必須依「空性」而成立,這就是「緣起性空」,也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論根據。

「緣起性空」的關係就如「拳」與「掌」,五個指頭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這叫「緣起」;拳頭鬆開變成手掌,這叫「性空」。換句話說,從萬法因緣和合所生起的「事相」上說,稱為「緣起」;從諸法自性本空的「理體」上講,稱為「性空」。

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故知本性是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萬法。由此可見,「空」是成就一切萬有的要因,所謂「空不礙有,有依空立」,「空有」其實是一如的,因此《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我們能從「緣起性空」的真理法則,體證到「空有一如」的「中道」實相,就不會被「因緣和合」所現起的「假相」迷惑,也不會為「性空」所示現的無常而感傷,如此才能過著「不執有無、不偏苦樂」之兩邊的「中道」生活;有了這種中道的般若智慧,才能遠離顛倒妄想,才能解脫生死煩惱而走上成佛之道,這就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所以著重於「緣起中道」之真理闡揚的主要原因。

「般若」即「佛性」,是成佛的要因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如前所述,目的是希望建設「五和」的人間淨土,以「人間」做為修行道場,幫助眾生透過「菩薩道」的實踐來漸次圓滿「佛果」;而在實踐「菩薩道」以完成「佛果」的過程中,則少不得要有「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才能貫徹始終,有以致之。

所謂「般若」,大師說,般若不是知識,不是學問,不是哲學,般若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是佛陀證悟的境界*111。般若本來不可說,也不容易說,因為「般若自性無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測,等覺菩薩不能知,唯佛世尊獨能了。」但是大師為了幫助大家藉由「文字般若」,多少也能嗅出一點「觀照般若」,乃至「實相般若」的氣息,因此分為四個層次來說明般若,即:眾生所能了解的般若是「正見」,聲聞、緣覺二乘人的般若是「緣起」,菩薩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則要等到成佛之後,才能真正認識。*112

換句話說,般若是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的智慧;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如《大智度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故知般若是一種能透澈宇宙真相的智慧,有了般若就能認識「緣起性空」,進而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諸佛之母,是成佛的要因;沒有般若,就無法成佛,故而學佛首要之務,就是開發般若智慧。

大師感於眾生雖然「佛性」本具,亦即每一個人的自性裡其實都本自具足「般若智慧」,但是因為被煩惱無明所覆蓋,因此不能顯發;現在如果我們能夠開發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以般若的慧眼洞澈世間實相,讓我們生活能夠超越一切好壞、得失、有無,不被世間的金錢所買動,不受感情的誘惑而妄動,不因權勢的威迫而盲動,能夠活出自己的尊嚴,過著不被外境所動的般若人生,時時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那麼人人都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就是人人都是「觀自在」了。*113

*111星雲大師:〈般若〉,《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12同註*111。

*113同註*111。

體悟「緣起中道」,才懂「人間佛教」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活得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但是誰能給我們自在呢?大師說:答案就在於自己開發般若智慧,找回般若自性,如此才能活得自在。*114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就是希望透過「緣起中道」的真理闡揚,幫助眾生開發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讓每個人都能像觀自在菩薩一樣,以「般若觀慧」來「照見五蘊皆空」,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

因此,「緣起中道」是佛教重要的義理思想,也是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內涵。因為如前提及,人間佛教一向重在菩薩道的實踐,而一個發菩提心、誓願實踐菩薩道的行者,必須信解「緣起中道」的真理正法,要能觀照「空有無礙」,如此才能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所以大師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用生命體會「緣起中道」之理,不懂得發菩提心為眾生服務,不能明白眾生一體、彼此共存共有、人間一切都是因緣關係的存在,如此就不能說真正懂得人間佛教。

所謂「中道」,大師說:「『中道』其實就是一種『能量』!『能』者,能大能小、能早能晚、能有能無、能前能後、能苦能樂、能上能下,無所不能;『量』者,就是包容,就是心量,就是無量的生命力。做人要能容、要有量,能量就是佛性,所以總結『中道』,就是發揮佛性,就是什麼都能,什麼都是無量無邊,此即中道義。」*115

在此還要附帶一提的是,大師透過「緣起中道」,闡明人與人、乃至人與一切眾生都是因緣關係的存在,彼此是「同體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所以要「平等」對待一切「生命」,不僅人與人要「歡喜融和」,人對一切眾生更要懂得「尊重包容」,因為從緣起法來看,法界是一如的,人我也是一體的;唯有本諸「法界圓融」的思想,泯除人我與自他的界線,彼此互尊互重、互依互助,才能共生共榮,世間才有「和平」可言。

相對的,眾生唯有通達「緣起中道」的因緣觀,才能開發「般若智」,才能建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心」,進而落實為「化世益人」、「自覺行佛」等菩薩道的實踐,最終才能實現「法界圓融」的圓滿境界,這就是大師歷年來佛光會主題演說的思想依據,也是大師為什麼強調人間佛教的行者要有「因緣觀、般若智、平等心、菩提願」的主旨所在。

*114同註*111。

*115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緣起中道」即「佛道」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性;「中道」則為佛教的根本立場,也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特色之一。能夠體證「緣起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義,就能見性成佛。

當初佛陀就是因為證悟「緣起」而成道,「緣起」說明宇宙萬法都是由因緣和合所生起,其自性本「空」,因此稱為「緣起性空」;「緣起性空」也就是諸法實相,懂得「緣起性空」的諸法實相,就不會偏於「空」,也不會執著「有」,這就是「中道」的般若智慧。所以「緣起、空、中道」其實是同一個意義,都是在說明「諸法實相」,也就是佛陀所證悟的法身般若,故而《稻稈經》說「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這裡所謂的「見佛」,並不是指一般佛教徒修行感應,見到佛陀靈異現身,而是說如果我們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就會知道「緣起」而有的一切法虛幻不實,如此就能從緣起法中見到諸法的「空性」,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陀的法身,其實就是眾生個個不無、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換句話說,能夠見到佛陀的法身,就能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就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禪宗所謂的「見性成佛」。由此可知,欲成佛道,必須諦觀「緣起」,這也正是大師雖然主張「一切佛法都是人間佛教」*116,卻重在「緣起中道」之真理闡揚的主要原因。

再者,佛教雖然有浩如煙海的千經萬論,但其實都是從「緣起」開展出來的;如《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佛教的經典雖然多如汗牛充棟,但是佛陀一代時教所說的空有、無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教法,可以說都是為了詮顯「緣起」思想所作的方便教說。

例如,當初佛陀雖然是證悟「緣起」而成道,但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佛陀成道後,為恐驟然宣說,會使一些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轉法輪時,佛陀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117

四聖諦與緣起、三法印,是構成佛教教義的三大綱領,名稱雖然不同,意義卻是相通的。因為緣起論的主要內容是十二緣起,而三法印是緣起論的思想基礎,四聖諦則是緣起論的具體型態;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以後的經論,莫不由此開展而來,因此大師在《佛教叢書》裡,特將緣起、三法印、四聖諦,歸類為「佛教的根本佛法」*118,並且分篇介紹。大師認為,若能理解三者,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116星雲大師:〈宗派〉,《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17星雲大師:〈四聖諦〉,《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18同註*117。

「緣起」與人生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向來秉持佛陀本懷,他深體佛心,深解佛法要義,尤其深感「緣起」與人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人生的各種關係存在,可以說都離開不了「緣起」的道理。例如,從緣起法可知,世間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由因緣所成,所以我們要想獲得快樂的人生,就必須培植好因好緣,要想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便須廣結善緣;如果沒有植下善因善緣,一旦嘗到苦果,也要懂得改善因緣,而不是一味的在果報上計較,乃至怨天尤人,徒使自己陷入重重的煩惱中。所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關係,能使我們懂得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隨順因緣。*119

換言之,「緣起」法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有因果關係,所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此個人的窮通禍福、幸與不幸,並非有一個神明可以主宰,也不是別人所造成,一切都是自己身口意三業造作的結果;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懂得慎防於因,以免造業而「自作自受」。萬一不幸過去造作的惡業現前,也要平心靜氣、心甘情願的坦然受報,如此「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憤恨不平,這才是真正的「自心和悅」。因此,若是人人都能了悟「緣起性空」,明白「因緣果報」的定律,那麼大師所倡導的「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人間淨土,自然會有實現的一天。

另外,大師說:緣起法啟示我們,世間萬法是「無常」的,好的有可能變壞,壞的也有可能變好,因此縱使遇到困難、挫折,只要我們堅忍不拔地朝向正確的人生目標努力,一切的困難挫折終會成為過去,因為因緣所生的萬法,有賴於諸緣,一旦因緣散失,所生的諸法自然亦趨於散滅,所以「無常」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120

再者,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我們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通達無礙,遠離一切愛欲、煩惱;煩惱是繫縛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121

由於大師深切了解緣起對人生的重要,為了幫助世間大眾確實把握「緣起」的奧義,因此他以「果從因生、相由緣現、事待理成、多從一有、有依空立、佛是人成」*122等六條因果法則來詮解「緣起」,希望「藉事顯理」,有助於大眾容易通達明了。

1.果從因生:緣起的先決條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緣」,條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萬事萬物主要的、內在的條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緣」是外在的條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間接力。所以,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這就是「果從因生」的理則。

2.相由緣現:「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這個「境」就是因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相,本身並無自性,所以說「緣起性空」;由於無自主性,所以能隨著緣生而現,緣滅而散,因此說「相由緣現」。

3.事待理成:宇宙萬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緣,但是在因緣果報的生起上,還有著普遍的理則,也就是因果的法則。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違背了這個「理」則,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說「事待理成」。

4.多從一有: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是有很多個;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從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種子埋到泥土裡,經過灌溉施肥,而後長大開花,結出一樹纍纍的果實,這都是由一粒種子而來。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種,「一文施捨萬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樣的,這也正是「多從一有」的理論根據。

*5有依空立:世間上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空是沒有。在佛教裡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腸胃不空,我們怎麼能生存?我們口袋不空,東西放到哪裡?世界虛空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安放?因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經》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龍樹菩薩在《中論・觀四諦品》中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論根據。

*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經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顯佛性,自能證悟成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淨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此中,對於「有依空立」的道理,大師特別以生動的生活事例來說明。大師舉譬說,一張桌子,它是由木頭做成,木頭來自大樹,而大樹又是由種子的「因」,加上泥土、空氣、陽光等眾「緣」結合而成,所以一張桌子,眼前看它是「有」,其實它只是靠著各種條件,也就是眾緣和合所生成的假相,既然是依條件因緣而成,因此說它的自性是「空」。

但是這個「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而是萬法的「空性」;事物本身如果不具備空,就無法顯出它存在的價值與作用,這個作用就是「空用」。譬如,沒有空地就不能建房子;人體的構造,如耳朵、鼻孔、排泄系統等,如果不空,就不能呼吸、排泄,乃至活命;袋子如果不空,就不能裝東西,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諸法就是建立在這個空義上。*123

*119星雲大師:〈緣起〉,《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20星雲大師:〈緣起〉,《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21同註*120

*122同註*120。

*123星雲大師:〈佛教的特質是什麼〉,《星雲大師講演集》(一),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肯定「空」,才能建設「有」

「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一切佛法雖然是從「緣起」所展開出來的,但是緣起的另一面就是「性空」。「空」是無法推翻的真理,大師認為佛教講「空」,是一項對人生很有貢獻的學說,能夠認識「空」的真理,可以讓人看破,進而從「空」中建設「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設「有」;有了「空」的人生觀,可以昇華人生的價值。*124

但是長久以來,一般人錯解了「空」,總以為「空」「有」是相互對待的兩個境界,凡事沒有了才是「空」、毀滅了才歸於「空」,所以講到空,都很害怕,都會心生排斥。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他總是從積極面去引導人認識佛教、了解佛法,因此針對一般眾生不喜歡「空」,而喜歡「有」的根性,總在平常開示時,使用淺顯易懂的譬喻來說明空與有關係。例如,大師說「空」是因緣,是正見,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是無限,就像數字中的「0」,你把「0」放在「1」的後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後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後面,就變成了「1000」……它可以無限的增加至天文數字。「空」也像數學中的「X」:你把「X」擺在那裡,它就能解出什麼,所以「空」無所不包、無限廣大。「空」不但不是破壞「有」,而且是成就「有」、建設「有」。

「空」,可以說是最富有建設性的真理,因此大師強調,「空」建設了「有」,建設了人生,建設了宇宙萬法,因為「空」才生出宇宙萬物。「空」與「有」的關係就像拳與掌、水與波,看似兩個,其實理體是一,如《般若心經》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以說「空有」是一如的。

既然空就是有、有就是空,那麼佛教最讓一般人產生誤解的「四大皆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也可以說是「四大皆有」嗎?既是如此,大師因此一反傳統的說法,乾脆把「四大皆空」說成「四大皆有」。

當然,大師說「四大皆有」並非表示四大不空,他只是權巧的從「緣起」的角度來說「有」,所謂「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大師先讓人肯定假有的存在,從「有」上去體認「空」義,之後再從「空」上建設「有」,如此調和「空有」之後,才能過著空有不二的圓融生活。

*124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事待理成,果從因生

空有融和,就是一種中觀的般若智慧。大師認為,生活中懂得「空有一如」,日子才會過得安樂自在,因為有了「空有一如」的中觀般若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碰到結果就知道「果從因生」;知道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的道理,遇事自然不會怨天尤人,而懂得從原因上去追查,如此才能根本解決問題,才能發揮能量,才能顯現佛性。*125所以「緣起中道」、「空有一如」的思想闡述,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很重要的精神內涵。

其實當初佛陀宣說「緣起」,本來就是為了對治眾生執於空有二端的弊病;唯有離於空有二邊,才能印證「中道實相」,也就是「空有一如、真俗不二、色心並舉」的真諦。

所謂「色心並舉」,大師指出,《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宗主張三界都是一心所作,也就是說,客觀的世界,須有主觀的心照射之,方能現出客觀事象。而且客觀的世界映入我人眼中,由主觀加以認識,全憑心智,所以《般若經》說:「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生。」離卻心識,則無萬象可談,所以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法以一心統攝諸法,並不落於一邊,而是借現實以啟發心靈,本心靈以照見現實,這就是不偏唯心、不偏唯物,色心並舉的中道觀。*126

所謂「真俗不二」,大師說,佛法分真、俗二諦,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是出世間法;俗諦又名世俗諦,是世間法。佛陀的一代時教,不出此二諦法門,《中論・觀四諦品》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二諦是佛法的綱要,所謂空、有,都是依此而開顯的。佛說二諦的本意,是為了引導眾生趨向中道,但後世論師由於見解、觀點上的不同,強分空有、真俗,而有「真空俗有」與「真有俗空」的說法。事實上,二諦是從不同的認識而安立的兩種真實,雖然不是彼此無關,但卻是各就所見而說,如同一現實的世界,凡夫見之,視為實有,這就是世俗諦;聖者灼鑑,知其是空,這就是真諦。所以,即真即俗,二諦無礙,這就是中道的旨趣所在。*127

所謂「空有一如」,大師認為,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我們不要從假相上執有,應該從假有中認識空性,但是也不能從空性中執空。因為儘管緣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並非虛無,我們可以從空性中看到妙有,所以真正了解緣起法的人,不會在一切法上執著實有,所謂「色即是空」;也不會在一切法上執著虛無,所謂「空即是色」。如此悟入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中道。*128

綜上所述,可知「色心並舉」為不偏唯心,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觀,因此大師一向對「真常唯心、虛妄唯識、性空唯名」等各宗各派的主張,都是兼而弘之。此外,「真俗不二」就是既是真諦,亦是俗諦的中道思想,因此對於過去有人質疑,人間佛教所從事的各種弘法事業與活動,是世俗諦的佛教;對此大師認為,「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因此強調「第一義諦是人間佛教,世俗諦也是人間佛教」*129。至於「空有一如」,則是指不執空、不執有的「真空妙有」。

*125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126星雲大師:〈中道〉,《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27星雲大師:〈中道〉,《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128同註*127。

*129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通達「空有一如」,人生無比富有

大師對「空有一如」的通達、體悟,可以說早已流入到他的身心血液裡,融會到他的思想言行中,成為生命裡重要的養分與智慧。如他在《往事百語》的〈要空,才能有〉一文寫到,自己剛出家時,奉師父志開上人之命到棲霞律學院就讀。有一天,教授國文的覺民法師在黑板上寫了「以菩提無法直顯般若論」十個字,要大家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當時大師才十二歲,自從上課以來,他從沒聽懂過一句經文,面對這十個字更像天書一樣,叫他摸不著邊際,於是只好東抄西湊,糊里糊塗地交了卷。及至後來,大師歷經世事滄桑,又講說過多次的《心經》和《金剛經》,當他再度回憶起當年這個題目時,這才恍然大悟:「菩提無法」是「空」,「直顯般若」是「有」,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要空,才能有。」

大師說,世間上的人往往將「空」與「有」劃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認為「空」的不是「有」,「有」的不是「空」;但其實佛教講「空」,是要「空」諸執著,「空」諸兩邊,「空」諸假相,「空」諸對待,以還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因此「空」不但沒有破壞性,反而是建設宇宙人生的本體。

大師回憶他剛到台灣時,身無長物,但並不覺得窮,也不覺得苦,因為十年叢林的「空」慧教育,讓他感受到一個人不必以擁有物質為滿足;因為天空中,星月交輝可以供人自由欣賞;公園裡,花樹繽紛可以讓人恣意觀看;市街上,各種道路可以任人行走;自然界,鳥獸蟲魚可以隨人結緣。由此大師深深感受到,自己實在是個擁有三千大千世界的富有之人。

由於大師人生的歷練豐富,對佛法的體悟深刻,尤其對「空有」的義理領略很多,因此也讓他領悟了人生的另一個哲理:「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他在《往事百語》的〈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一文裡,談到自己生長在戰爭頻仍的大時代,曾歷經北伐、中日之戰、國共之爭;後來到了台灣,為了弘揚人間佛教,他從南到北走遍了整個台灣。這一路行來,大師說:「麗日風雨,兼而有之。」因此讓他對宇宙萬象有了一番不同的體認,他覺得「如果用入世的眼光來看,什麼都是我的,其實什麼都不是我的;如果用出世的態度來看,什麼都不是我的,其實什麼都是我的」。*130

大師認為,人生在世,太過執著於擁有的人生固然辛苦,太放棄、太空無的人生也未免過於晦澀,最好是能將兩者調和,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以享有而不占有的觀點來奉獻社會,才能為自己、為大眾鋪設一條康莊的人生大道。

「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這就是「空有一如」;能夠洞悉「空有一如」,就能「既能有,也能無」;能有能無的人生就能歡喜布施、喜捨給人,就能懂得感恩知足而享有「另類的財富」,所以大師說:懂得空有一如,世上就沒有窮人!‭*131

*130星雲大師:〈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往事百語》(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31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以無為有,以眾為我

因為大師懂得空無的妙用,所以他對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他覺得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放曠,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了。因此,他對弟子開示說:「我一生奉行『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退為進,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我出家弟子,都應該本諸出離心,須知『佛道遍滿虛空,真理充塞法界』;法界一切,都是我的,但形相上的無常,一切都不是我的,不要對世俗有太多留戀。人間佛教雖然不捨世間,但是『猶如木人看花鳥』,一切不要太去著意,不要有太多分別,凡我徒眾,擁有佛法就好,金錢物質,儘量布施給人。」*132

大師一向言行一致,對於自己所立下的人生準則,都是如實的徹底奉行。例如,大師一生從來沒有個人的擁有,在他名下,沒有一座寺院,沒有一間房子,也沒有一部車子,甚至沒有一張屬於自己專用的桌子,連一個抽屜、一把鎖匙都沒有,更別說私人的存款了。

大師不要錢,也沒有錢;正因為他沒有錢,也不要錢,所以才能建設佛光山,才能成就各種弘法事業。因為大師說:如果他很有錢,還有誰會願意捐錢來護持他呢?如果他要錢,有了錢就留為己用,如何建設佛光山,如何推動佛教事業呢?因此,「無」並非「沒有」,因為「無」、因為「不要」,反而得到更多,所以大師一生的成就,都是因為「以無為有」,都是因為「不要而有」。

大師奉行「以無為有」的人生觀,這是他多年修行體驗所得的佛法智慧,而他也總是把個人修行的心得體悟,化為一句句的智慧法語,如他在《佛光菜根譚》說:

以謙虛忍讓養深積厚………即空

在無求無得中享有三千大千世界………即有

以犧牲奉獻融和人我………即空

在泯除對待中得到無量法喜禪悅………即有


這就是一種「空有一如」的修行境界,這也是大師一生最佳寫照。

*132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空有妙詮,信手拈來

大師通透「空有一如」的佛法要義,因此在他的開示及著作中,信手拈來,處處可見。例如:

大師說:「佛教的真理,用二個字表達,是『緣起』;用一個字表達,是『空』。有人問:什麼是『空』?我們可以告訴他,電視機本來什麼都沒有,但是開關一開,一百多個電視台,裡面有話劇,有歌舞,有世界史,有山川河流,萬有俱全。」*133

大師認為:「人生懂得緣起的道理,就能認識『空有一如』;建立『空有一如』的人生觀,則來的隨他來,去的任他去,就能不受世間的無常變動所左右,就不會執著於苦樂、有無、榮辱、去來等世間虛幻的現象而受其干擾,而能過著解脫自在的人生,這就是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最佳詮釋。」*134

大師表示:「懂得把『空有』融和,就是一種『中觀』的般若智慧。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隨著六根追逐虛妄的六塵,於是活在虛妄不實的世界裡,容易顛倒妄想,起惑造業,因此輪迴不已。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容易為外境煩惱所轉;有了般若,便可以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度到解脫的彼岸,這就是『般若波羅蜜』。」*135

大師指出:「『空有不二』的調和世界,是絕生佛之假名、超生死之對待、泯自他之差異,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真理世界。懂得『空有不二』,生活中就能隨緣而放下,自在而不執著。譬如錢財被人倒閉了,有了空的涵養,『看得破,有得過』,把它當作是前生欠錢,今世還債;或者進一步視為行布施供養,表示自己是個有辦法的人才能給得起別人,如此轉念一想,便能心平氣和,快樂過日子。這種空雖然不是佛法的空,但是已經有如此的成效,如果能體證真正畢竟空的境界,其中的自在逍遙,真是無法言喻。」*136

大師開示:「認識『空有一如』,即知世間法雖然是『緣起』而有,所以是『無常苦空』;無常苦空雖然是人生的實相,但在無常之中,人人皆有一顆不變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命本來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體。例如茶杯破了,想將茶杯復原不可能,但是杯裡的水流到桌上、地上,用抹布把水吸起來,一滴也不少。因此,身體雖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生命的水是永恆不滅的。」*137

大師認為:「了解『空、有』是求得解脫之道,但是『空、有』的真諦並不容易理解,沒有透過勇猛精進的大修行而體認『空』的真正道理,縱然有所認識,所認識到的『空』是對立於『有』的假空,而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是超越有無對待,是絕對的絕對。」*138

大師感於:「凡夫眾生的妄心執假為真,總是想要擁有愈多愈好!其實,『有』就是住著,『有』就是有限,一旦生起『有』的觀念,比較、計較之心隨之生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樂趣。《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真心只有在『無住』之中才能生起。『無』,是無限,是無爭,所以體證了『無』的無限無爭,就可以在無邊的法界中乘興遨遊,隨遇而安,而能怡然自得,不為外境所染。」*139

*133星雲大師:〈空的真理〉,《迷悟之間》,台北:香海文化,二○○一年。

*134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135星雲大師:〈般若〉,《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36星雲大師:〈談空說有〉,《星雲大師講演集》(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37星雲大師:〈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台北:香海文化,二○○八年。

*138同註*137。

*139星雲大師:〈明心見性〉,《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隨緣應機,談空說有

大師曾連續三十年,每年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一次佛學講座,他曾以「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為題,透過《金剛經》的主旨、《金剛經》的空理,教人逐步從有上認識空,繼而在生活中體證「空有一如」的般若空慧。*140

另外,大師的著作《金剛經講話》、《成就的祕訣:金剛經》,以及同為般若空系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等,內容都是透過經典的故事、譬喻,以及一些生活的事例,深入淺出的把深奧的空義顯發出來,希望讓人在行住坐臥中實踐佛法,體會「空有一如」的妙用。

大師除了依據經典來闡述空義,平時更常直接以「空有」為題,靈活生動的「談空說有」。例如,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大師就是以「談空說有」為題,在彰化縣政府大禮堂,對著滿堂信眾暢談「空有的意義」,教人如何「從有了解空」,如何「從空建設有」,以及如何過「空有不二的生活」。*141

另外,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五日,大師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講說「空與有」,他從「緣起中道、因果法則、業力潤生、空有一如」等四個方向來詮釋「空與有」的義理思想。*142

除此之外,大師在他編著的《佛教叢書》及《佛光教科書》裡,同時對「緣起」、「空有」、「中道」作了專章的論述,因為這三者都是佛教重要的根本教理,而且彼此有相通的一貫性,如龍樹菩薩在《迴諍論》說:「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

大師說明此中的道理,在於「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形成的法則,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但是「空」並不否定「緣起」的假有,而是在萬法現象上,觀察其無自性的空。因此,「緣起」(有)與「性空」(空)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的兩面。

換句話說,我們若能由「緣起」而正見自性「空」的真義,便不會落入執「無」的邊見;了知「緣起」為自性「空」的道理,便不會落入執「有」的邊見。所以佛陀說「緣起性空」,主要就是為了讓眾生因「空」而知「有」,因「有」而達「空」,目的是要對治眾生「空」、「有」兩端的執著,所以我們若能真正通達緣起,對諸法便不會執著實有,也不會執著全無,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體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

*140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講演集》(一),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41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講演集》(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42星雲大師:《星雲日記》第二十冊,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四年。

「緣起中道」貫通「真俗二諦」

如前提及,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的極端與邪執,是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不但貫通了「空有」,同時也連繫了「真俗二諦」。

「真諦」就是不生不滅的「空性」,「俗諦」則是緣生緣滅的「假有」。從世俗諦來講,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有;因為是因緣所生,所以隨著緣聚而有、緣散而滅,因此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是「空」。

相對於世俗諦的諸法無自性而言,若從勝義諦來看,「空」就是諸法的自性,因為有「空」,所以才能生成萬法,因此才有世間萬有的種種假相,所以「空不礙有、有依空立」,因此「空有一如」,空就是有,有就是空。

「空與有」不但把出世間、世間法貫穿起來,同時也為凡夫眾生搭建了一條成佛的康莊大道。學佛所謂要「理解真理」,就是要懂得「空有一如」,如此才能「真俗圓融」,才能把握佛法的真實義,如《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佛陀一生說法,都不出真俗二諦,也就是世俗諦與第一義諦。世俗諦是世間法,是凡夫的世界;第一義諦是出世間法,是聖者的境界。站在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因為是「緣起」而有,所以生滅「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有「苦」受;苦也是因緣集起的,並沒有一個單一不變的實體存在,所以說「無我」;因為無我,所以「空」無自性;空就是「佛性」,也就是「常樂我淨」的真如本體,這是無為法,是佛的境界。

換句話說,儘管佛教講世間無常、世間是苦,但還有一個「空」;「空」就是佛性,只要我們證悟空性,就能獲得一個涅槃寂靜的真實世界。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從凡夫無常苦空的此岸,走向悟道後永恆安樂的彼岸,所以要了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所謂「煩惱即菩提」,煩惱是緣起而有,佛陀因為證悟緣起而成道,所以不入煩惱大海,就沒有佛果可證,此即「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的道理。

佛教因為有勝義諦與世俗諦,因此能圓融的解釋世間所有問題,且能提供解決之道,而居中貫串真、俗二諦的主要義理,就是「緣起性空」,也就是「空有一如」的「中道」,這也就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所以著重於「緣起中道」之真理闡揚的主要原因。

凡夫愚迷,易為假相迷惑

懂得「緣起中道」,才能建設「空有一如」的思想,才能融合「真俗二諦」,才能把握佛法的真實義,才能看清世間萬法的實相,如此也才能認識生命的本體與真諦。只不過凡夫愚迷,世間的眾生一向習慣在虛幻不實的假相上執取,因此隨著「緣生緣滅」的虛妄假相而起伏妄動,所以不能了解佛法的真諦。如僧肇大師在《物不遷論》說:世間大眾面對人生的生死交替、四季的寒暑更迭,總認為有個東西在遷流變化;事實並非如此,人們肉眼所見的遷流變化都是不真實的假象,因此說「物不遷」;但若因此說世間一切都是靜止不動,也非事實,真正說來應該是「動靜一如」。

「動靜一如」的根本道理,要想說得清楚,並不容易,因為世間大眾的見解往往與佛教的真理相抵觸,因此如果順應真理而說,難免與世俗的見解相抵觸,如此就無法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如果違背真理,就會誤導大眾,迷失真心,這也有違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所以當初佛陀證悟後,很快就想進入涅槃,就是有感於此。

佛陀成道之初,發現自己所證悟的道理,與世人所認知、追求的,完全背道而馳。世人認為涅槃佛性是虛無空幻的,財富名利等五欲六塵才是真實的;世人覺得解脫自在的禪悅法喜是遙不可及的理論,世間的聲色之娛才是實在的。佛陀有感於此,故而萌生涅槃之念,所幸後來有帝釋天請佛住世,今日人間才有佛法可聞。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最初宣講《華嚴經》,說的是佛陀自己證悟的境界,因為佛果甚深不可思議,只有普賢、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薩才能承受法益,其他小根小器的行者不解其義,個個如聾若啞。佛陀為了方便接引眾生,因此不得不改為宣說三根普被的阿含、方等諸經。

及至到了最後八年,佛陀講說《法華經》,雖然強調「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佛陀還是方便施設了「化城」,以「會三歸一」、「化權顯實」,漸次引導眾生走上佛道。所以佛法有「權實二教」,也就是「究竟真理」之外,還有「方便法門」,因此有「第一義諦」和「世俗諦」。

真諦俗諦,都是人間佛教

所謂「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人間佛教就是要把世俗諦與第一義諦融和起來,循序漸進的引導人認識人生,繼而從人道通往佛道,所以大師說:第一義諦是人間佛教,世俗諦也是人間佛教。

只是「真俗」之間,所謂「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如何達到不違佛說的真理,又要符合人要的利益,這就是一大智慧。大師的人間佛教所以能成功受到世人接受,就是因為他的說法「真俗一如」。

大師說法,一向不太喜歡引經據典,他不像過去傳統的講經,都是以經解經,或是說文解字、照本宣科;大師講經說法,總是把經典的要義,乃至根本佛法的義理思想加以融會後,再用一般人能聽得懂的語言表達出來。

尤其大師對於傳統的法師講經,常常都是否定人間現實的需要,例如談到金錢,就說「黃金是毒蛇」;談到夫妻,都是「不是冤家不聚頭」;講到兒女,則是「一群討債鬼」;論及世間,凡事都是「無常」的。如此充滿出世、厭離的思想,讓人對佛教望之卻步。

對此大師認為,佛教其實並非全盤否定金錢,佛教對於取之有道的金錢,稱為淨財;淨財可以推動各種事業發展,使社會安和樂利。佛教認為妻子兒女、親戚眷屬,只要彼此尊重、互敬、互諒,可以成為道友法侶,建設和樂的佛化家庭。佛教雖然講世間無常,一切都在不停的變化,但正因為變化,所以壞的才能變成好的,惡的才能變成善的,凡夫也才能成為聖人。

因此,大師呼籲佛教界的人士,不要一味的把出世的思想完全加諸在每一位佛教徒的身上,造成他們有消極、厭世的想法;大師主張應該宣揚樂觀、喜悅的佛教,以增進家庭的幸福安樂,提升人類的慈悲、道德,帶動人間的生活更和諧美滿,這才是佛陀示教的真諦。*143

大師因為深諳「欣樂厭苦」是人之本性,尤其「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因此他詮釋佛法,都非消極的制止,而是教人積極的實踐,以獲得法益。他在「如何建設人間佛教」一文中,明白指出,人間佛教所要建設的是「生活樂趣、財富豐足、眷屬和敬、慈悲道德、大乘普濟、佛國淨土」的人間佛教。

大師一方面隨順現實人生的需要,不否定世俗生活對物質、感情的追求,繼而又提出人間佛教的財富觀、感情觀、道德觀等,以引導人進一步充實心靈的生活、擴大精神的世界,讓人懂得「外財固然好,內財更微妙」,讓人過著「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的佛化生活。

當人心經過佛法的薰陶,把追逐五欲六塵的染汙欲,轉化為欣慕解脫自在的善法欲,把自私小我的情愛,昇華為人我一如的慈悲大愛,這種「淨化的」、「善美的」佛性之顯發,當下就是人間淨土的實現,這才是人間佛教所要達致的最終目標。

過去有人質疑,認為人間佛教是「人道」,不契合第一義諦的「佛道」,但是大師說:「太虛大師講『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不就說明了人間佛教也是第一義諦嗎?」

「真俗圓融、空有一如」,這是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內涵,不能「真俗圓融」,就無法弘化人間;不懂「空有一如」,就不能認識人間佛教。因為有「空有一如」的體證,才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如此才能融入世間,而不被世間的五欲六塵所染,也才能借假修真,發揮生命的功用,利用難得的人身,透過菩薩道的奉行,在自利利他的同時,開發自己本具的佛性,同時創造人間淨土,這就是人間佛教重在「緣起中道」,也就是「空有一如」之真理闡揚的目的所在。

*143星雲大師:〈如何建設人間佛教〉,《佛教叢書(十)人間佛教》,高雄:佛光出版,一九九五年。

大師「悲智雙運」,說法「事理圓融」

所謂「佛說一切法,而無一法可說」,菩薩度眾,若是只有慈悲還是不夠的,因為如果不懂「緣起性空」的真理,就容易著相,所以要「悲智雙運」,才能度眾無礙。由於大師通透「真俗二諦」的佛法精髓,因此說法總能「事理圓融」,不但深入淺出,而且生動活潑。大師對「空有一如」的義理宣揚,不會刻板的引經據典,也不是只講深奧的理論,他總是引用一些生動的故事、譬喻及事例,甚至以自身的體悟來引導人進入「空有一如」的不二法門。

以無勝有

大師最常以道樹禪師「以無勝有」的故事,來說明順應自然,實踐「空」理的好處:

道樹禪師所建的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們因為放不下觀旁的寺院,所以每天作法來擾亂寺眾,時而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時而風馳電掣,魔影幢幢,果然把不少年輕的沙彌們都嚇跑了。道樹禪師卻不為所懼,在這裡一住就是十多年。最後道士的法術全都用盡了,只好將道觀放棄,遷離他去。

有人問道樹禪師:「道士們法術高強,你是怎麼勝過他們的?」

道樹禪師答道:「我沒有什麼法術,我是用一個『無』(空)字勝了他們。」

「『無』,怎能勝過他們呢?」

「他們有法術,『有』是有限、有窮、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無窮、無盡、無量、無邊。所以,我『無』變,當然會勝過他們的『有』變了。」


最後大師詮釋說:「有」就會有得有失,「有」是有限、有礙的,因此找真「有」,不能在幻有中找。如果你能擁有「空」的思想,即使遭遇到迫害危難,也不會有所失落,反而更能顯出你磊落的胸襟。這就好比抽刀斷水,無法阻撓河流的暢通;如果你能抱持「空」的態度,即使生活在五欲六塵當中,也不會有所影響,反而更能體會出豐富的內涵,這就如同鏡面無塵,便能清楚地映現萬物。*144

*144星雲大師:〈要空,才能有〉,《往事百語》(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無不是真無,有不是真有

懂得「空無」雖然可以為人生帶來妙用無窮,只不過一般人還是習慣在有無上分別,總是認為「有的不是無」,「無的不是有」,有與無是不一樣的。大師為了說明「無不是真無,有不是真有」的至理,他也常舉智藏禪師與徑山禪師的「有與無的比較」,說明有無之間,既非對待,亦非分別,而是純然如一。

有一位在家居士問智藏禪師:「有沒有天堂地獄?」

禪師回答說:「有。」

「有沒有佛菩薩?」

禪師仍然答道:「有。」

總之,不管信徒問什麼,智藏禪師都答:「有。」

這位居士聽了以後,說道:「奇怪!我以同樣的問題問徑山禪師,他都說:『無。』」

智藏禪師問他:「你有老婆嗎?」

居士答道:「有。」

「你有兒女嗎?」

居士仍回答:「有。」

「徑山禪師有老婆嗎?」

居士回答道:「沒有。」

「徑山禪師有兒女嗎?」

居士答:「沒有。」

智藏禪師正色說道:「徑山禪師沒有老婆兒女,所以對你說『無』;我跟你說『有』,因為居士你有老婆兒女啊!」


大師為徑山禪師與智藏禪師的說法作了註解:徑山禪師所表達的是悟者體空的境界,在絕對空無的世界裡是不容許說是非、講人我、論有無,不容許議論任何一物,也不能勉強說「空」說「無」;而智藏禪師則是站在眾生的立場,故有是非、人我、有無的相對世界。

換句話說,「有」,是世法,是生活的發用;「無」,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體。佛法,就是空有相融的中道之行,是真空妙有的圓融中道。*145

佛教有僧俗四眾,在家信眾的生活是從「有」的上面去著力以獲得需要,出家僧眾的生活則是從「無」的上面入道。

「無」就是「空」,空觀的建立,對於現實人生有著積極向上的正面意義,因此大師一向主張要建立與「空觀」相應的人生觀,也就是「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捨為得、以眾為我、以教為命」的人生觀。大師認為,從承擔、體證解脫中,徹見「同體共生」的生命價值,才是圓滿自在的人生觀。*146

「空」本來是佛教很偉大的思想,但是一般人錯解「空」義,因此陷入頑空,認為既然世間一切都是空,何必執著什麼做人應有的誠信道義,什麼人格道德、什麼品性操守等,因此把人間美好的價值觀都給空掉了,這就是不能真正理解空義的可怕。

反之,有的人過於執著有,不能淡然處世,凡事喜歡比較、計較,甚至見不得人好,放不下人我是非、名利權勢等,如此容易造成人際關係的對立,人我之間也將爾虞我詐,彼此互不信任,甚至因此自私自利,為了一己之私利而危害大眾的權益,造成社會動盪,由此可見能空能有的人生何其重要。

*145星雲大師:〈佛教奇理談〉,《星雲大師講演集》(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46星雲大師:〈三論宗〉,《佛光教科書(五)宗派概論》,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十無」與「十有」

為了幫助大家過著「能有能無、空有一如」的生活,大師在一九九一年於佛光山為參加三壇大戒的出家新戒開示,特別提出佛教僧伽應有「十無思想」,即:一、無財之富;二、無求之有;三、無情之慈;四、無欲之樂;五、無住之家;六、無安之處;七、無人之眾;八、無悔之心;九、無聰之慧;十、無功之事。大師希望出家新戒,能從佛法的無盡寶藏裡享受「以無為有」的法樂,能在佛法的生活裡安住身心。*147

另外,同年大師一樣在佛光山,為參加「短期出家」的新戒開示,大師提出「十有思想」:一、有宇宙之心;二、有度眾之慈;三、有弘法之勇;四、有修道之恆;五、有正覺之慧;六、有出世之性;七、有護教之忱;八、有容人之量;九、有忍辱之力;十、有菩提之願;希望短期出家後即將回歸居家生活的大家,能在「有求」的生活中,有自在,有寬廣,有淨化,有滿足。*148

「十無」與「十有」,看起來是兩個極端,但大師說,其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和有之間並不存在鴻溝,空和有只是一物的兩面。為了說明「空有」的關係,大師比喻,「空、有」就像嚴父慈母,父嚴如日是「空」;母慈如露是「有」。父母結合而生育我們,空有的調和而成就萬法,因此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煦日放射光線,看起來好像空無一物,卻傳布了生長的能源,是理,是性,是精神;雨露滋養水分,有實實在在散播甘霖的功效,是事,是相,是物質。這兩者都是萬物生長的必要條件,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在萬有的上面,有一個「空」的理體;由於眾緣和合,在「空」的理體中顯現萬有諸法。*149

*147星雲大師:〈佛教僧伽的十無思想〉,《星雲大師講演集》(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48星雲大師:〈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星雲大師講演集》(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149星雲大師:〈談空說有〉,《星雲大師講演集》(三),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七九年。

「空」能包容,「有」能創造

為了把理論落實到生活層面裡,大師強調,認識了「空、有」的關係之後,如果應用到我們的社會上,「空」就是要具有包容性,「有」就是要具有創造力,只要全國人民,大家都能具備包容性和創造力,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和諧,國家的前途必然更光明。*150

因為人我之間彼此原本就是一個平等自性──「空」的存在,只是大家不明白「空、有」不二的妙義,硬是把你我的關係分開,我的不是你的,你的不是我的,因此生起千般煩惱萬種無明。就好像社會的法律、道德、秩序,原是為了大家的安樂而設立的,一定要大家共同維護,大家才能有安和樂利的社會環境;如果硬要把社會國家和民眾分開,使法律紛歧、道德對立、秩序紊亂,讓「空、有」不能在一起,這樣的損失是很大的,也會引起很多的糾紛。

為了說明眾生不明事理,妄生是非的可笑,大師說了一則故事:

有一座寺廟,殿中央供奉了一尊觀音菩薩,旁邊另外供奉了一尊媽祖神像。有一天守廟的廟祝認為台灣媽祖的信仰普遍,信徒眾多,應該把媽祖擺在中間才對,於是把媽祖的神像請到中央,把觀音聖像移到了一旁。

事有湊巧,一天來了一位出家人,一看弟子的媽祖正坐在殿中,而師父的觀音菩薩卻屈居在一隅,違背了倫常,就不發一語把兩尊聖像調換回原位。但是第二天廟祝一看,又把神像搬到中間,如此你搬我移、你移我搬地,把原本雕刻精美的聖像都給碰壞了。

後來觀音聖像和媽祖神像終於忍不住說話了:「我們兩人本來關係和諧,由於他們不懂得空有不二的道理,弄得我們坐立不安,把我們的衣服也給損壞了。」*151


人,有了「空」的包容性,才能隨遇而安、隨緣自在;有了「空有一如」的智慧,才能體證生命的真諦。因為「空有」就如蠟燭與燭光,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蠟燭最後雖然化為灰燼,沒有了,但蠟燭的價值因此得以體現,這才是蠟燭真正的生命。所以生命的本體是「空」,「有」只是一時因緣和合的假相;因緣和合的假有要能發揮用途,才有生命。

換句話說,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有,要靠因緣和合才能生存;因緣和合的一切,其本體是空,空與有是一體的兩面,認識空有一如,才能真正認識生命的本體,甚至發揮生命的功用,才能圓滿生命,所以大師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有用,生命的價值在於利他。*152

大師經常以現在的資源回收為例,說明垃圾都還可以給人再利用,人如果不能對世間、對人類有所貢獻,不是比垃圾還不如嗎?所以大師強調:「給人利用才有價值!」這真是懂得生命真諦的智者之言。

*150同註*149。

*151同註*149。

*152星雲大師:《如是說》,現存佛光山法堂文書室檔案館。

佛陀的教化

除此之外,大師也經常以佛陀的故事為教材,從中不但可以體會空義的深奧,也可以看出佛陀教化的智慧。

有一次,佛陀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過三個月之後返回人間,弟子們聽說此事,爭相迎接。蓮華色比丘尼運用神通,搶先到達佛陀的面前,恭敬地行接足禮,並且說道:「弟子蓮華色第一個來向佛陀接駕。」佛陀卻說:「第一個來迎接我的不是你,而是在王舍城巖洞中宴坐觀空的須菩提。能夠見到『空』的真理,才是真正見到佛陀的人。」*153

又有一次,佛陀在靈山會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四方天王看了之後,有說是青的,有說是黃的,有說是赤的,有說是白的,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他們:「我現在手裡的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天王們不解佛陀心中所指,不約而同地回答說:「佛陀!您現在手裡根本沒有東西,哪有什麼摩尼寶珠呢?」

佛陀告訴四大天王:「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的寶珠在你們面前時,你們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啊!」*154


佛陀所說的「摩尼寶珠」,其實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佛性;但是一般人不懂自性珍寶,因此迷失自己。所以大師說,世人顛倒,執著幻有,迷己逐物,當有所收穫的時候就歡喜雀躍,有所失落的時候就憂悲苦惱;諸事順遂的時候就興奮無比,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垂頭喪氣,自己的情緒完全被外相所主導而不知。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世間一切的事物皆為無常不實,從而用「空」的真理來調和統攝這些對待的觀念,那麼無論有也好,無也好;苦也好,樂也好;難也好,易也好;榮也好,辱也好,在在處處,都能做到《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就能無所不住,這樣的人生不是很灑脫自在嗎?*155

過去禪宗有所謂「破三關」,就是「初關」要能超凡入聖;「重關」要能入聖回凡,亦即淨土宗所說的乘願再來,廣度眾生;「牢關」要能凡聖俱泯,也就是不著有,不著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由此說明,人生要想擁有「空有一如」的平等智,就必須經過不斷的修鍊、不斷的突破重重關卡,才能有所體證;一旦生活中有了「空有一如」的體證,就不會被假相迷惑,而能了知一切法空相,人生就能通達無礙。

過去常有人說,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都是一樣的。大師說,其實宗教雖有共通處,但也有不共之處;就好比世間的學問有哲學、科學、文學、醫學等各種學科,對人類都是有益的,但這些學科也各有其不同的特質。大師指出,在各個宗教之中,佛教具有四點特質:一是具有因果的理則,二是具有緣起的中道,三是具有業感的潤生,四是具有空有的一如。*156

不管「因果」、「緣起」、「業感」、「空有」,都是佛教重要的義理思想,歸結起來其實就是「緣起性空」,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緣起」是佛陀的根本教說,儘管影響中國佛教最深遠的思想有「空宗」與「有宗」兩大系統,但如來一代教法,所說皆不出空、有二義,因此不論空宗、有宗,其思想淵源都是來自於「緣起」。

*153星雲大師:〈要空,才能有〉,《往事百語》(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54星雲大師:〈要空,才能有〉,《往事百語》(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155同註*154。

*156星雲大師:〈佛教的特質〉,《星雲法語》(三),台北:香海文化,二○○九年。

安身立命於「中道」

「緣起」是宇宙萬有生、滅、變、異的因果法則,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是暫時的幻起、幻滅。

換句話說,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相界而說「性空」。因為「緣起」,才能顯示「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

「緣起」與「性空」不但不是對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體現真空」,如此不偏「頑空」,不偏「執有」,就是「中道」。離於空有二邊的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特色之一。

佛陀成道之初,就教誡弟子,不可行於極端的兩邊,要離於苦樂兩邊而行中道之行,也就是八正道。因為佛陀在雪山修行時,曾歷經六年的苦行生活,他深體「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157因此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時便為五比丘揭示:「離於偏執,履中正而行,這才是解脫之道。」

離於苦樂二邊的生活,就是中道的生活,也就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太好是一邊,太壞是一邊,凡是落於一邊的,就不能平衡,就有偏差。

一般人因為常把好壞、有無、苦樂、得失、恩怨、你我、生死,分得很清楚,因此不能活得安心自在,這就是缺乏中道的圓融智慧。

如果我們能認識中道,有了中道的生活,不僅不會被「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之「八風」所吹動,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所以離於二邊而行中道,這就是「空有不二」的智慧,就是佛法!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就是希望以佛法來引導世人,從紛雜動盪、無常變化的世間萬象中,看到萬法如如不動的真如理體;從各種虛妄、分別的對待中,找到本無生滅、本無差別的真如佛性,讓我們找回自心,從而認識自己、肯定自己,這就是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主旨所在,也是人間佛教星雲學說所以著重於「緣起中道」之真理闡揚的主要原因。

由此亦可見出,人間佛教星雲學說最能把握佛陀的思想,最能契應佛法的真理。

*157星雲大師:〈要空才能有〉,《往事百語》(四),台北:佛光出版,一九九九年。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