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322 第十五講 僧門俗事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舉凡人的食衣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等都與佛教有關。因此,僧門裡的出家人,雖然過的是出世的修道生活,終究免不了會與俗事接觸。例如信徒家中,孩子出生、求學、成年、就業、結婚,乃至長輩過壽等,寺廟要給予關心;社區舉辦活動,寺廟經常要有人代表參加;偶爾社會各界來訪,出家人要出面接待;哪怕是寺廟的生活所需,都要有人去採買。寺廟與一般的社會團體一樣,要配合國家的法令規定行事,這不也都是僧門俗事嗎?
在諸多僧門俗事之中,僧團是如何應對、處理的呢?
一問:所謂「僧門俗事」,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禪門裡,許多高僧大德就是在日常俗事中修行、悟道的,例如惠能大師在磨坊裡,悟出無念、無相、無住的道理;百丈禪師主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趙州禪師以「洗碗去、掃地去」揭示學人修行離不開生活等等。所以,誦經、拜佛固然是修行,而搬柴運水、生活作務都是修行。
究竟佛教在世間上,需要接觸哪些俗事呢?人要維持生活,就需要有經濟的來源;要穿衣吃飯,就需要仰賴社會各界的供應,甚至國家政治的好壞,也會影響宗教的發展;社會上的各種人情世故,或為信徒開導、化解,或與各界交流往來等,也都是世間的俗事。
有句話說:「未著袈裟嫌事多,著了袈裟事更繁。」舉凡為社會服務、應大眾需要,這些都屬於僧門的俗事,雖是俗事,也都是為了要弘法度眾。
二問:一個寺院最起碼的生活所需,要怎麼處理呢?
答:無論寺廟裡住的是一百人、兩百人,或者是五百人,每日三餐要吃飯,一年四季要穿衣,每天的生活所需,哪怕是一支剃頭刀、一張衛生紙、一個碗、一雙筷,都要有人購買,乃至庭園花草要有人培植,殿堂裡的法器也要有人照顧。僧門的俗事,林林總總,負責起來,還真是很忙的。
在叢林裡,總理一寺生活所需的單位是庫房,因此,擔任庫頭的人,要負責供應全寺大眾日用所需,以及儲藏道糧等工作。過去叢林道糧的儲藏,米糧至少要能供應全寺大眾一年,油至少兩年,鹽至少三年,其他的物資則至少要在半年以上。所以,庫頭就要多費心了。
三問:佛門裡,善款都是來自信徒的捐獻,那麼僧團要如何將它做最好的利用呢?
答:過去的寺院也和世俗上的人一樣,有有錢的寺院,也有貧窮的寺院;有自己能生產的寺院,也有靠收田租、房租、靠事業維持經濟的寺院;有的寺院有信徒幫助,有的寺院是連信徒都沒有,要靠自己出去做經懺、化緣。
不管如何,在我的了解,寺廟裡的出家人,比較不會有人貪污,為什麼?因為他懂得因果,他曉得貪污一塊錢,因果會知道,佛菩薩會看到。所以,管理金錢的人,都會把錢財做最有效的運用,不會把錢拿回去奉養俗家親眷,也不會私自挪用。一般都是用在常住的弘法、寺廟的修繕、信徒的教育、供應十方僧眾所需,或是幫助社會的慈善工作上。像佛教過去設立油坊、磨坊、孤兒院,現在興辦學校、醫院等。寺院在錢財的應用上,無一不是為了眾生的需要而成立。
四問:出家人總還是世間上的一份子,對於信徒的婚喪喜慶,要如何幫忙呢?
答:出家人是世間上的一份子,不能離開世間法。所以,在人情世故上,對於平常護持寺廟,與寺廟有信仰關係的信徒,家中有婚喪喜慶,或者需要協助的時候,寺廟就不能斷然拒絕。
做為一個出家人,更應該懂得社會的人情世故,要做信徒的模範。倒也不是要給予特別的禮遇,只是正正派派、正正當當的往來,總也是應該的。例如信徒過壽了,寺廟要有人去祝賀,由住持親自前往道賀。不過,如果是年輕人,二十歲、三十歲生日,就不必大張旗鼓了。或者某個信徒家裡有喜事,子女結婚了,寺院也可以找一個信徒代表去道賀。乃至信徒家裡有人往生,需要幫忙處理後事,寺院也要給予安慰、助念,或是舉行告別式。
在南傳佛教國家,寺院裡有好多在家的淨人,寺廟若有一些世間的俗事要處理,就可以請淨人代表出面。至於中國的佛教,不方便由出家人出面的事情,也應該由道人,或者在家信徒代表去應酬。
五問:對於世間上的事情,比如一個人從出生、滿月、周歲,到成年、就業、結婚,乃至最後終老,佛教都能處理他一生的事情嗎?
答:過去,佛教徒總是在家裡有喪事的時候,才會想到採用佛教的儀式,家裡有喜事卻很少想到要以佛教的儀式來進行。因此,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都以為人死了才需要佛教。
其實,人的一生都離不開佛教。好比現在的南傳佛教,信徒家裡生個小孩,要供僧;滿月,要供僧;周歲,要供僧;入學,要供僧;結婚,要供僧,就是家裡有人往生,也要供僧。供僧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儀禮,信徒各個都覺得佛法才能為自己帶來幸福。
每一所寺院對自己的基本信徒都要有資料記錄。打從信徒出生起,寺院就應該關心他,他滿周歲,同他和佛像照一張相片;入學,為他舉行啟蒙典禮;弱冠、成年,為他舉行弱冠禮、成年禮;結婚,為他舉行佛化婚禮;出國留學,舉行聯誼會;就業、開店、新居落成,都要給他一個祝賀、灑淨安心的佛事。直到他百年離開世間,寺廟都有他這一生的記錄,那麼,信徒就不會離開佛教,甚至於也不會離開寺廟,永遠都是做佛教的信徒了。
把佛教的儀式、禮儀帶到民間,帶到家庭,帶到社會上每一個人的生活裡去,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發展到今天,要能掌握住佛教的群眾、佛教的信徒,各個寺廟的出家人要多辛苦一點。
六問:在社會上,許多事情的往來,都要訂定契約書,要負法律上的責任。假如佛教遇到這類的事情,應該用什麼態度去處理呢?
答:佛教和社會往來,訂定契約也是不得已的。過去,但非得事事都用契約與建築工人、信徒、工商界來往,因為宗教講的是信仰、道德。如果信仰不能維護彼此之間的信用、承諾;當道德的力量不能維持雙方的關係,而要靠法律來維持時,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但是今天的社會風氣卻不是如此,你有道德,人家說道德能算幾斤重;你有信用,人家又說信用能代表什麼?現代的社會,有些事情還是要靠法律來約束。例如房地產的買賣、田地的租賃,甚至借貸,只要與金錢、時間、利益有關係的,雙方能有個契約,保護彼此,也是不為過的。
七問:在許多俗事當中,政治與宗教也是有關係的。出家人對於政治,應該要有什麼態度呢?
答:關心政治就是關心社會,況且政治的好壞也會影響佛教的興衰,出家人關心政治就等於關心大眾、關心佛教的未來前途。
佛教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例如:國家要出兵,需要壯丁,也要求出家人去當兵;政府要課稅,也要求寺廟納稅;要攤派社會義工,也會要求寺廟派人加入義務勞動的行列;人民受難,寺廟也都全力幫助賑災,協助重建居所、日用所需、心靈輔導等。有時選舉的日子到了,選舉人也會到寺廟裡拜票,希望我們投他一票。
所以,並不是宗教利用政治來協助寺廟發展,反而是政府需要寺廟協助社會、公眾。不過,佛教與人為善,很願意幫忙。只是有時候政治也會迫害宗教,找宗教的麻煩,寺廟本身的條件還是要具足,不能沒有一點力量,不能沒有一點地位。
對於政治,太虛大師有一個主張,叫作「問政不干治」,可以說是最客觀中肯,最具有智慧的見解。
對於政府的法令、行事要關切,要表達意見,但出家人不做官,只對社會服務。出家人別無所求,只要政府能保護佛教,讓出家人能在社會上公平生存就好了。
八問:假如寺廟所在地的社區或政府,有些關於地方自治的事情,希望寺廟參與,佛教是否要參加?
答:參加還是必要的,因為出家也是這個國家的人民,當然要為國家盡一份國民的義務。所在地的社區或行政機關,有一些事情需要寺廟參與時,出家人應該抱持平常心,給予參加,給予贊助,給予倡導。要想一切置身事外,在今天的社會是不可能的,你就是躲到深山裡,人家開著直升機去搜索,還是能找到你;就是警察來查戶口,也是會追蹤到你的。
所謂「在哪山砍哪材」,是地方上的事情,出家人還是要與社區共同合作,共同發心。
九問:假如地方召開區民大會、里民大會,或者社區舉辦活動,邀請寺廟參加,需要出席嗎?
答:寺廟裡,除了出家人以外,總會有幾個信徒幹部,或是淨人、道人,那麼有一些事情,出家人不方便出面的,就可以讓在家眾代表常住去參加。例如里民大會、國慶典禮,乃至各種祝賀典禮,都可以請在家眾代表前往。
佛教自古以來,和政治是不對立的,政治舞台上的人,就如同董事會裡的委員,舞台下的人,則如同董事會下設立的工廠、公司、學校的工作人員,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不必去管董事會的運作如何。佛教徒也是如此,我們不去干預政治,只講究服務和奉獻,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就好。
一○問:現代社會,保險公司林立,而保險與大家的生活有很密切的關係。佛教對保險的看法是什麼?
答:關於保險,有國家給予的保險,叫作「全民保險」,這對每個人都有利益,出家人何必不參加呢?另外,還有私人的保險。許多保險公司推出終身保險、健康保險、產物保險……這也是社會上一個很好的制度,能給予人民生活的保障。
說到保險制度,佛教早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已經在做了,成立「無盡藏院」,向信徒勸化錢糧,再由寺院庫藏,遇有貧苦的信徒,或布施、或提供借貸,給予信徒保險。
無盡藏院的金錢借貸手續非常簡單,不須訂立字據,更不必收利息,不須抵押物品,到期償還即可。不過,那時候官府不懂,只曉得叫佛教不要涉足金錢,而加以取締,非常可惜。其實,對於社會的服務,出家人還是很專業的。
現在佛教已經沒有人在做保險了。不過,信徒倒希望佛教寺院能成為他們的保險公司。比方家裡有長輩過世,他不放心把靈骨送到殯葬公司,就送到寺廟裡奉安。寺廟裡有佛祖為伴,每天還有出家人燒香換水,感覺比較有保障。
所以,社會是少不了佛教的,佛教可以為社會做的事情很多。
一一問:中國人很喜歡過生日,而且很重視生日。假如出家人也不能免俗的話,該如何過生日,又怎麼看待過生日這件事?
答:出家人最好不要過生日,不要領導社會張揚這種俗事。生日是母難日,這一天,應該到佛前拜佛,祈求佛力加被父母。如果說自己年紀大了,七十歲、八十歲了,有很多的徒弟要替我們慶賀,也宜簡單,例如在佛前上個供、拜個佛,做個紀念,也未嘗不可。生日是母難日,為佛教寺院出家人慶賀,要節約、簡單。
一二問:過去佛教講究參學,出家人在名山大川之間尋師訪道,現在除了參學以外,還有旅遊參訪,也經常會有信徒參加。佛門對旅遊的看法是什麼?
答: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過去佛教出家人雲水行腳,到十方參學,是很普遍的事情。雲遊參學的自在逍遙,隨遇而安,就連清朝的順治皇帝也不禁要稱歎:「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這種以天下為家的無礙生活,確實不是日理萬機的帝王所能及,也難怪乎他要慨歎、羨慕了。
當然,出家人雲遊參學,並不是為了貪看優美的景色,而是為了尋求真理,走訪善知識,所以是一種砥礪身心的修行。
現在的社會,出家人經常要出外訪問或出國處理事情,有的信徒知道了,會說:「我們組團跟你一起去。」最後僧信四眾也就成群結隊地去參訪。
不過,到寺院參觀、旅遊,若是去的人多,最好交給旅行社辦理,不要打攪寺廟。畢竟人多,一哄而至,在吃、住方面,還是會讓他們難以應付,能有旅行社作安排,寺廟也好接待。
再者,到寺院參訪應該注意禮節,例如,知客師講解時,應專心聆聽;參訪地點有「禁止攝影」告示時,應當遵守;應隨時隨地保持安靜,不得大聲諠譁,以免破壞寺院寧靜的氣氛。就是有需要勞煩寺廟,也不要侵犯常住,還是要有供養心,添個油香,表示謝意。
一三問:寺廟為了提倡素食,為了方便度眾,可以附設素食館嗎?
答:信仰佛教或是接近佛教的人,經常會想到寺院裡吃素菜。所以,素菜是寺院度眾、與人結緣的方便之一。大家為了歡喜吃素菜,經常接觸寺院,漸漸地會成為信徒。現在的寺院,人來客去,如果能準備一些別有風味的,在家裡不容易吃到的素菜,一般人會很歡喜到寺廟裡用餐。
尤其寺廟經常要宴客,如果能附設素菜館,讓大家有地方吃飯,也會很方便。不過,素菜館的經營,要如同慈善團體,是以服務大眾為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開設。當然,不是說服務就不要收錢,而是價格要合理,即使收費在成本以上,也要以給大家方便、給大家讚美為原則。
一四問: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這一些世間的事情,出家人需要去關心嗎?
答:出家人與自己的俗家、父母之家,若要完全絕情地說互不來往,是過分了些,但是俗情太濃,出家之後,還要經常想念父母、兄弟姐妹,這也不太像話。所以,「家事宜淡不宜濃」,與俗家可以有來往,但是不必太頻繁。
至於國家的事情,到底出家不是出國,還是要關心,但不必涉足太深,要有限度,究竟你不是政治家,不是社會人士,而是一個出家人。
全世界的文化、環保、生態,都與我們有關係,怎能不關心?所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但也要超然。
一五問:現代社會很熱門的投資方法中,有所謂的股票投資、期貨投資。出家人可以為了常住的經濟,涉及股票、期貨投資嗎?
答:對於股票、期貨投資,我都不太懂,因為我一生沒有玩過股票,也沒有投資過期貨,我沒有積蓄,也沒有金錢,就是股票長什麼樣子,連看都沒有看過。不過倒是常常在報紙上、電視上看到股市開盤的報導,偶而走在大街小巷,或者在火車站裡,會看到一群人朝著牆壁電視上看,各個都在關心股票漲停板或是跌停板。
玩股票有點賭博的意味,很多人冒著風險玩股票,成功了,一本萬利,成為暴發戶,失敗了,傾家蕩產,自殺的也有,這就嚴重了。
但是現在也有一些佛教徒覺得,佛教不生產,長期依靠信徒捐獻,事難長久,認為寺廟要有一點事業,才有經濟收益。寺院還是依照過去的傳統,或者信徒添油香、點平安燈,或者出家人做法會,為信徒消災,或是附設素菜館,服務大眾。
總之,錢多就多用,錢少就少用,出家人還是不宜接觸賭博性的投資。假如寺廟有成立事業,例如辦學校,可以准許學校去投資,但是要本諸法令經營,謹慎小心;佛教是只能賺不能賠的,因為常住所有一切都是十方的、公共的、佛祖的,你賺錢了,沒有人講話;蝕本了,那就很麻煩。
一六問:信徒家裡的家務事,例如夫妻吵架鬧離婚、兄弟不合要分家,或者婆媳相處不和睦,這一類的家庭糾紛,出家人好不好介入排難解紛呢?
答:宗教師並不是只顧自己修行,不管他人好壞。所謂「菩薩發心」,就是先度人後度己。世間上的人,家裡兄弟不合鬧分家,來找出家人調解,這要給予適度的幫助。到底「師父」在他們看來是公平的,是大家所能信賴的。
如果是夫妻感情不好鬧離婚,抱著「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善意,出家人給予勸慰或許能和解。當然,能和解最好,如果實在不能,夫妻之間也要有適當的安排,好聚好散。
如果是關於金錢的糾紛,出家人就不宜涉入太深。例如股東投資或合作生意,雙方發生借貸糾紛,這是很麻煩的事情,出家人負擔不起這個責任,能客觀一點處理還是比較好。
一七問:為了維護常住的權益,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寺廟可以與對方進行訴訟嗎?
答:訴訟的目的,若只是為了維護個人權益,儘量地就算了,「吃些虧處原無礙,讓他三分又何妨?」如果是關於常住的權益,常住是千年萬古的常住,是大眾的常住,不是我個人的,我就要挺身保護它。
常住擁有的財產中,最主要的就是不動產,這是十方信施所貢獻,不能變賣。如果有人要侵占,當然是不被容許的。所以,為了保護常住的產業權益,必要的時候,可以把事情交由律師處理,雖然會有一點律師費的開銷,畢竟法律是公正的,會幫助我們保護寺院產業。
一八問:出家人可以與世俗上的人結拜為義兄義弟、義姐義妹嗎?
答:絕對不可以,你都能離開父母、兄弟、姐妹,到佛門裡出家了,怎麼能再認人家做義父、義母、結拜兄弟姐妹呢?這是是非顛倒的行為。出家人既然離開世俗,投身佛教,所有人等就都是你的道友、善友了,何必再結拜呢?
有的家族三、四代分別皈依佛門出家,彼此也只是以師兄弟互尊,不用世俗上的長輩、晚輩來分別彼此,甚至師徒之間,有所謂「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說法,更何況是把世俗的道友變成親人,這就太過俗不可耐了。
一九問:寺廟常住的錢,可以拿去做獎學金嗎?
答:如果常住的錢有結餘,可以代表常住成立委員會或基金會,讓經濟上有需要的人,能來申請獎學金或助道金。
獎學金制度,旨在獎勵在學的貧困青年,不論彼此是否相識,只要他符合領獎的條件,都可以申請。金額雖然不多,但是寺院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獎助,將來他成功了,也會回饋寺院。
過去由於安道誠贊助惠能大師十兩銀子,讓他有個安家費,好能到黃梅去學道,才有今日禪宗的六祖大師。因此,資助獎學金是好事,寺廟是可以做的。
二○問:佛教對地理風水有什麼看法?
答:社會上有許多人,結婚要看日子,喪葬要看時辰,建築也要看地理風水。佛教認為,地理風水就在我們心裡,只要自覺心安,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
所謂心正一切皆正,心邪一切皆邪,地理風水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就像同一條街道上,同一排的房子裡,有的人發大財,有的人卻面臨事業倒閉,就是同一戶人家的兄弟姊妹,接受相同的教育、擁有同樣的父母、家庭和成長環境,但是長大之後,成就也不一樣。可見地理風水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中國地理勘輿師認為,最好的地理是「前朱雀、後玄武;左龍蟠、右虎踞」,其實就是「前有景觀,後有高山;左有河流,右有通道」,以現代的生活環境來說,就是房子通風、向陽、有視野、有通道。更進一步說,只要住得歡喜、舒服,就是最好的地理。
二一問:現在是一個科技的時代,許多科技的設備,例如電視、電腦、網路、汽車、電話,佛教可不可以用來作為弘法的工具?
答:當然可以,世間萬物都是給我們運用的,只要用之得當,只要不浪費,只要對社會有利益,都可以成為弘法的工具。過去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到了現代,科技設備日新月異,當然也能推動社會進步。例如現在被廣為運用的「遠距教學」,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學員都能同步學習,不但突破地域的限制,也讓教學更為方便了。所以,佛教有必要配合社會的脈動,與社會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