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344 第十六講 賓客往來
寺廟裡,每天往來的賓客很多。因此,每一個出家人都要學會當知客,要把每位來客當作是第一等人物,給予全心全力接待。或許接待對你個人而言,周而復始,已是稀鬆平常之事,但是對於來者,卻不平常,他可能是第一次來到寺廟。所以,人人都要有「我就是知客」的想法,面對來寺的賓客,要主動招呼,面帶微笑,態度和善、耐煩,讓來者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尤其客人來到寺廟,要讓他們帶回去什麼,更是每一個出家人的責任。因此,出家人平常就要自我充實,時時掌握社會脈動,不斷增加佛學素養,以便能對訪客應機說法,讓他們認識佛教、認識僧團,從中獲得法益。若能讓他們從一般的遊客,進一步成為信徒,成為護法、幹部,你就是一位成功的知客師。
一問:寺廟無論是在城市或鄉間,總是離不開和社會的密切關係。因此,寺廟除了信徒前來聽經聞法、參加活動外,還有哪些賓客與寺院會有往來呢?
答:一個家庭,就是貧窮的小家庭,偶爾也會有幾個朋友、幾個客人來訪。大家庭當然更不用說,來往的客人很多,甚至有的人好交際,朋友就更多了。
寺院是一個大家庭,除了信仰的佛祖以外,還有很多的信徒;信徒就是「佛教之友」,是佛教的好朋友。
即使有的人信仰其他宗教,他也是佛教的有緣人。仔細研究、追溯,不可否認地,每一個中國人的細胞裡都流有佛教的血液,因為我們的父母、祖先,哪一個不與佛教有關係呢?所以,無論是政府政要、富商巨賈,或是士農工商各界要和佛教來往,佛門都會給予平等接待。尤其在社會上,工作有職務等級的差別,因此有些人或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來到寺院裡,能受到公平對待,他會感到安慰,也就更歡喜來到寺院了。
二問:自古以來,許多文人雅士與佛教有密切的關係,尤其他們歡喜與出家人做朋友。請問現代寺院對於文人雅士來訪,應該如何接待,如何與他們建立友誼呢?
答:出家人是不容易做的!想想,文人雅士歡喜與方外之士往來,而你有能力做他的朋友嗎?你能與社會上的士大夫、學者名流應對嗎?一個出家人,若能與社會的知識分子應對得宜,就表示他在學問上、學術上是有基礎的。因此,要做好一個出家人,首先要學識豐富,除此之外,還要有道德,甚至文章也要能寫上一手,才能讓人看得起,才能受人尊重。
平常要多讀書,你不讀書,別的能力或許可以冒充得來,但是學問、知識不能冒充,有多少內涵就是有多少內涵。
總之,今後出家人在知識分子面前,要能經得起交往,那麼寺廟的社會地位才會提升,佛法的信仰才能受人重視,大家對佛教才會另眼看待。
三問:寺院中有許多事情,比方稅務、建築法規、慈善公益等,都會與政府官員有所往來,而這些政府官員當中,又有層級上的不同。寺院在接待他們的時候,應該如何結緣呢?
答:雖然佛教是出世的,但是一個寺院難免要與世俗的事情接觸。譬如買土地、稅捐、服兵役,乃至建築寺院,也要配合政府的制度、法令。佛教和政府機關是脫離不了關係的。作為一個出家人,尤其當家住持,對於這許多社會的常識、法規,不能不懂。即使小至水龍頭壞了,你也要會修;電燈的保險絲斷了,你也要會接;車子的零件壞了,電動鎖、彈簧故障,你都要會修。
現代的寺院不只有古代叢林的「四十八單」職事,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社會,生活上有很多的變化,出家人應該有相關的常識和能力。尤其面對政府各階層人員,他是主管教育的,你就要能與他談教育,何況佛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呢?他是主管財務的,雖然你認為佛教寺廟應該免稅,但是你也要能對他講出應該免稅的道理;他是主管工程的,你要能和他談工程;他是建築師,你要能和他談建築。總之,今日的出家人不能活在象牙塔裡,遇事不能不管、不會。
過去,有的出家人,一個人獨自住在深山裡,不和人接觸,這是不行的;人永遠離開不了社會,離開不了大眾,應該廣結善緣。
四問:寺廟裡經常會有賓客來往,除了接待以外,如何與賓客保持往來關係,讓他們以後也能來護持佛教?
答:對於來往寺廟的賓客,要能時時給他佛法。你給他一句佛法,他覺得受用,就會來做你的信徒;你給他利益,對他親切、友愛、慈悲、讚美,讓他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他會歡喜和你來往,歡喜來護持寺院。但是讚美也要適當,要有分寸,尤其態度要誠懇。
做一個出家人,態度莊重,舉止威儀,語言簡潔,做人處事知進退,都很重要。
五問:來往寺廟的賓客當中,有一些是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專家,例如:醫護人員、建築師、企業家,對於他們的來訪,寺院可以給予什麼樣的佛法,以接引他們呢?
答:出家人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一般人都希望聽到出家人關懷社會的話語。尤其來到寺廟的客人都是佛教的有緣人、有心人,因此,要以佛教四攝法中的「同事攝」來和他相處,他是哪一類的專家,就和他說哪一類的話。例如,警察來了,要能與他講治安;前線的軍人放假回鄉,來到寺院裡,要對他表示同情,雖然出家人不會打仗,但是傾聽他的心聲,和他講說戰爭殘忍,和平最好,也能讓他感到安慰。甚至面對因金融海嘯、財政問題而失業的人,也要能和他講說找尋職業,乃至生存的方法。來的是商人,就和他談管理;來的是教師,我就和他談教育,要應機說法,觀機逗教,讓佛法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六問:現在的世界,交通發達,國際的交流相當頻繁,就是寺廟也難免會有國際賓客,這些客人當中,有的是順道來參觀的,有的是專程來拜訪的,對於這些不同來訪目的、不同身分的國際賓客,應該給予他們什麼佛法,或如何與他們交流呢?
答:其實,對他講說佛法是次要的,最主要是你對他要先表達關心。例如關心他:「你從國外來,有地方住嗎?」「交通問題都能解決嗎?」「有什麼困難需要我的協助嗎?」他聽了當然是要感謝你的。如果他有了感謝你的心,那麼你對他講說佛法,他也就聽得進去了。
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於遠道而來的國際賓客,多一些關懷是很重要的。
七問:佛教界有許多諸山同道,對於這些同道,平時要如何往來呢?
答:在寺廟裡,平常因為個人修持、工作都很忙碌,總不能像世俗人串門子,今天你來明天我往。不過,出家人在人情的往來上雖然沒有世俗人的濃情厚意,但是既然大家都是同道,在佛法上的往來是必須要有的,比方寺廟開光落成、舉行紀念會、大法會、慶典活動,乃至住持晉山陞座,或者同道講經、做善事,我就給他一些支持,以表示友善,表示關懷,表示贊助。
八問:教界同道之中有職務上的不同,那麼,他們來訪時,佛門裡是否也有些不同的接待方法?
答:如果大德高僧、諸山長老,事前有通知要來拜訪,那麼由於他年高德長,具有聲望,寺廟就要撞鐘、擂鼓迎接,甚至集眾歡迎。這是應他的身分而有的恭敬法。如果他是為了寺務上的聯繫而來,當然寺廟就要有相關職務的人出面和他對談。或者他的弟子當中有一些人要到這裡來參學、拜訪,要來親近道場,都要給予熱情招待。無論是哪一位法師、大德來訪,大家都是同門、同事,都應該表示歡迎。
甚至寺院有佛書出版,也能作為禮物送給他;有一些教界的資訊,也可以告訴他。例如告知某寺設有佛學院,可以前往就讀;某處可以去參學;哪一個大德可以去請教……視他的需要,給予幫助,這是對待十方寺院同道、朋友應該要有的行為。
九問:逢年過節或者特殊日子,對於當地的長老大德,是不是有些禮貌性的拜訪?
答:「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出家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並不是逢年過節就送你月餅、送你粽子……沒有這許多繁文縟節。但是說人和人之間通通都沒有來往,那也不是,總是要適時給人一點禮品,表示禮貌,表達自己的敬意和關心。
如果寺院出版書籍、雜誌,寄上一本給當地的長老大德,或者看到有關當地寺廟的新聞在報紙上發表,就把它剪下來寄給友寺大德。甚至我有一個朋友來了,就把他介紹給某寺大德,讓他前去拜訪。乃至諸山長老過生日,主動前去致意;過年了,代表住持和尚前往送禮等等。
寺院彼此之間都會有一些來往,但不是像世俗上,太濃太厚的交友往來,而是僧情法意,道上的往來。
一○問:除了教界的往來,有時候,其他宗教人士也會前來寺廟作友好訪問。面對不同宗教,信仰、禮節上有所不同,應該怎麼接待呢?
答:不同宗教之間並不是敵人,我信佛教,你信天主教,他信基督教、回教,就好比是我研究文學,你研究哲學,他研究歷史、醫學,大家都可以是朋友,不必把對方當作敵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尊重對方的信仰。不但出家人如此,信徒也應該如此。
所謂「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在「不同」的宗教當中,要求一個「同」,例如要有「大家都是有信仰的人,心地都比較好」的觀念,無論是各宗教的領導人或是教友來到我們的道場,我們都要以禮相待。這就如同國際賓客來訪,到底他不是中國人,對人、對環境都很陌生,我們更應該對他友善。
宗教人士來訪,我們要禮遇他,對他尊重、客氣,但不是對他宣揚教義。
一一問:與不同宗教的人士談話,適合宣說佛法嗎?
答:不適合!你有佛法,就對佛教徒講。若是與不同宗教的人士談話,只能給予讚美:「你們基督教很仁慈、很博愛。」「你們都很熱心社會公益。」或是和他談說「宗教與社會的關係」,例如說:「今日社會需要宗教,社會的秩序需要宗教來維護……」或者說:「自古以來,宗教都是合作、團結的……」講說這些內容就好了。
一二問:社會上有些青年會想到寺廟裡讀書、參加活動、舉辦活動,或者借宿、開會,甚至請法,佛教對於這些青年,應該給予什麼待遇呢?
答:六十年前,我初到台灣時,還是個年輕人,但是我知道佛法的弘揚不能沒有年輕人,老公公、老婆婆們固然護持佛法,但佛教需要有青年的力量。那個時候,我只要看到一個年輕人來寺廟,就把他待為上賓,為他搬凳子、倒茶,給他讚美。
年輕人初到寺廟時,與佛法還不能相應,他會想:「你是出家人,我是年輕人,我們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就對他講「青年的為學與做人」,或許為學做人的道理,他也不歡喜聽,我就對他講說各種知識,他一聽,或者認為這些知識自己早就懂了,我就和他談喜好,你喜歡音樂嗎?你喜歡文學嗎?你喜歡藝術嗎?甚至跟他談唱歌、唱讚,談音樂、繪畫,漸漸地,他覺得彼此意見、理念差不多,也就願意和我們做朋友了。
所以,後來我就組織歌詠隊、青年會、學生會、弘法隊,讓這許多青年來參與。那麼青年多了,就會為佛教增加很大的力量。
一三問:除了青年,也有很多學校的小朋友到寺廟來,那麼對於小朋友的到訪,寺廟應該給予什麼樣的教育、教化呢?
答:小朋友到寺院來訪問,不要以為他只是個小朋友,不會拜佛,也不會添油香,又不懂佛法,只是來玩玩而已。佛經說:「四小不可輕。」星星之火雖小,可以燎原;小沙彌長大了,可以做法王、大法師;小姑娘將來或許做皇后、做國母、做貴夫人。小,不可以輕視。
同樣,今日的兒童是明日國家的棟梁,未來的大官高位、士農工商各界的領導,都將由他們擔綱。不可嫌他們小,光陰飛逝,幾年後一變,就和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我有很多六、七十歲的朋友,他們當初都是宜蘭慈愛幼稚園的學生,或是兒童班的孩子。那時候由於我和他們做了朋友,所以日後他們生養兒子,甚至添了孫子,也都共同信仰佛教,一家幾代都成為佛教信徒。如果當初我嫌他們小,哪裡會有現在這麼多的佛門子孫?因此,我們不能輕視小孩子,要愛護他們。
我們也都看到了媒體報導,很多的政治人物,他可以不理睬大人,但是看到小孩子,一定會親切地對他說:「小朋友!」可見他們對小孩子的重視。
寺院為了教化兒童,可以辦理兒童學校、星期學校、兒童班,讓小孩子們來道場玩耍、補習、唱歌……甚至設計多種遊戲,好讓他們歡喜參與。出家人陪小朋友遊戲,何嘗不能從中學得一點天真?
對於兒童教育,現在國際佛光會積極在世界各個國家成立童軍團。雖然童子軍經常出外旅行,舉辦活動,所需的費用很高,但是佛光會都肯給予支持、贊助。支持、贊助久了,他們的父母會和這些兒童一樣,成為佛教的信徒。甚至日後寺院裡舉辦活動,兒童喜歡來,父母也一定會來。倘若平時寺廟不和兒童往來,那麼即使父母喜歡來,而兒童不要來,最後做父母的就選擇不來參加。所以,寺廟要重視兒童的教化。
一四問:假如有賓客或者信徒到寺廟來掛單住宿,那麼在他退單離開的時候,寺廟有需要送個紀念品給他嗎?
答:可以送給他一串小念珠、一尊小佛像或者一幅字畫……寺廟送一點小紀念品給他保平安,他一定會很歡喜。
一五問:同樣是到寺廟來拜訪,可是有些人是因為生意失敗,窮途潦倒,而來到寺廟求助,這個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答:我想對人要有誠意,但不一定要給他金錢上的協助。出家人吃十方,當然我也不能讓這些求助者吃十方。出家人有錢,都是常住的,是佛祖的,不是私人的,我怎麼能拿公家的錢給他呢?寺廟不可以有錢,寺廟有錢,人家看了就會要求:「給我一點嘛!」
如果實在不得已,例如對方只是需要一點小錢坐個車子,那麼用私人的錢財幫助他一下無妨,但不能公款私用。
與信徒之間不要共金錢往來。就是好朋友,也不能有金錢來往,金錢容易引起糾紛。在佛教裡,人與人之間要以道往來,以佛法往來,要在超越金錢、人情之外,有佛法,有道義。
一六問:現在的社會講究行銷,有時候,寺廟裡會有人來拉保險,或者推銷家電用品等。面對這種訪客,寺廟應該如何應付呢?
答:我平常沒有遇到這許多事情,因為我沒有購買的習慣,就是百貨公司、商店裡的東西我也都沒有買過。
對於買賣的事情,我不大懂。不過,說到有人來寺廟推銷產品,個人能否代表常住買下,採買物品最好要讓常住負責採購的人統一購買。若不這麼做,萬一買到假貨或者買貴了,怎麼辦呢?或許你說:「這個人來推銷的東西,便宜又好用。」那麼你可以先向他要一張名片,索取產品相關資料,並說明將代為把資訊轉達給當家師知道,由他酌量情形。
來推銷的人,賢愚不等,他說得天花亂墜,或許是真的,且我們也很需要這項產品,可是若遇到假的,又能怎麼辦呢?因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寺廟的財物是屬於大眾的,大眾需要的東西,還是要慎重考量。
一七問:寺廟平常熱心公益,做了很多功德好事,可是這種善行,媒體往往很少報導,反而是偶爾有人在寺廟裡鬧事,媒體就大肆渲染。當寺廟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佛教永遠都是被人欺負,而它不會欺負人。其實,做善事不是佛教的主旨,佛教要負責的是傳教、淨化人心的工作。做善事應該由慈善家、由政府來做,讓他們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但是現在寺廟做善事做久了,反而被認為是應該的。究竟寺廟是應該做善事呢?還是應該傳教呢?連媒體也都不清楚了。
佛教以宣揚教義、淨化人心為根本,與慈善救濟是不同的。慈善救濟就好比小孩子吵鬧了,你給他一塊糖吃,他就不吵不鬧,然而它只是一時的救急。當小孩子吵鬧,你要教他有禮貌,要乖巧、不吵鬧,是不容易的,佛教要做的正是這種教化工作。
今日的社會,媒體老是歡喜播出打架滋事的新聞,宣揚壞事,對於正面的好事卻不報導;尤其認為寺廟做好事是當然的,沒什麼了不起,不需要報導,這實在是顛倒!媒體應該多讚美佛教在宣揚教義、教化人心上的努力,因為教育才是一切的根本。
一八問:有時候,社會大眾關心的一些社會事件、社會議題,或者攸關宗教的問題,媒體記者也會到寺廟來詢問看法,那麼出家人應該怎麼應對呢?
答:我講「僧事百講」,主要的目的就是鼓勵出家人要有學問,要有常識,要能應對今日社會、世界的脈動,不然出家人怎麼生存?怎麼領導人,怎麼做社會的模範呢?
每當社會發生事情,記者總要打電話來詢問佛教的看法。因此,發言要很慎重,若是一句話說錯,就要引起社會大眾的反感。所以,規模大一點的寺院都應該有個發言人,平常要關注社會動向,作好回答問題的預備,特別是立場要穩固。
比方記者詢問對某個地方發生車禍的看法,你只要回應:「雙方需調解」就好,不必表示誰是誰非;他詢問哪個地方發生地震、颱風,應該怎麼辦?你只要回答:「希望社會大眾發揮慈悲心,一起幫忙、救濟。」總之,說一些中性的話,比較不傷大雅。
一九問:假如寺廟要舉辦一些與社會有關的公益活動,可以召開記者招待會嗎?
答:如果寺廟舉辦的活動,需要給大眾知道,讓大家共同來參加,當然要召開記者招待會。甚至於發廣告傳單,來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
佛教本來就是一個擅於傳播的宗教,例如釋迦牟尼佛一再說:「若人以四句偈宣傳演講、披讀解說,猶勝過盛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以宣傳好事,功德無量。
二○問:還有一種特殊的客人。有時候神明出巡遶境,或者隨著進香團到寺廟裡參拜佛祖,我們應如何接待呢?
答:這種情形,我在佛光山遇過不少次。有的據說是神明托夢,要信徒帶祂來拜佛的。
神明拜佛跟人拜佛不一樣,神明一來到佛前,就開始跳起八卦陣,神轎在那裡不斷地起舞。許多年輕的香燈師看了,都說:「很難看!」我說:「不難看,人拜佛,有他拜佛的規矩;神拜佛,也有祂拜佛的規矩、儀式!」這麼一想,也就不感到奇怪了。我覺得神明拜佛,我們要表示歡迎,當然,人拜佛也要歡迎。
有時候,我從耶穌像、國父像面前經過,也會合個掌。甚至從自己的照片前走過,也會不自覺地合起掌來,跟隨在我旁邊的人就笑我說:「你怎麼自己拜自己?」我說:「彼此幫助,彼此互拜,互相愛護啊!」師父拜徒弟,徒弟拜師父;我們向佛菩薩懺悔,佛菩薩也在度化我們,彼此互有關係,就看我們如何建立往來的關係。
二一問:在寺廟眾多的訪客當中,與信徒的往來是最頻繁。寺廟是否要成立個什麼會,或者成立什麼組織,好讓這些信徒在學佛路上,能有因緣經常接觸寺廟?
答:佛教要走向現代化,組織是很重要的。因此,對於信徒,佛教要為他們組織居士會、婦女會、念佛會、禪學會、讀書會、大悲懺會、金剛經會……將信徒的力量凝聚起來,動員起來,不僅對佛教有所發展,且能對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力。
二二問:對於平時往來的客人,寺廟必須與他保持什麼樣的聯繫嗎?
答:寺廟裡有重要的集會,邀請大家來參加;有重要的事情,彼此互通訊息;社會上的好事,眾志成城,共同去協助、成就。
二三問:在寺廟的賓客往來當中,知客是個重要的角色,他必須具有豐富的常識、舉止要威儀端莊。今後的寺廟要如何培訓這些知客呢?
答:在叢林裡,知客的職務很大,權力也很大。一個知客所要負責的內容很多,例如:送往迎來、諸山往來、調解僧事、掛牌示眾、維護清規、照顧外寮、身外雜務等等,可說萬事都要應付。
知客就像政府的外交部長,經常要接待十方賓客。因此,平時就要多讀書,以便增加常識;每天的報紙、雜誌要看,以便了解社會狀況。一個出家人不了解人民的生活,不了解人民的需要,就做不好出家人。佛菩薩慈悲一切眾生,而佛弟子要弘揚佛法、效法佛菩薩普度眾生,怎麼能不了解佛法、不了解眾生呢?
二四問:佛教是屬於大眾的信仰,如大師所說,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把他歸屬為佛教徒。因為佛教是父母之教,從古以來,哪一個人的父母身心裡沒有流著佛教的血液?在這廣大的群眾裡,佛教徒要如何發揮影響力,來增加佛教的信徒呢?
答:現在的社會,要想發展成都市,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人口;要辦好一所學校,要設法增加學生;哪怕是開個小吃店、小麵店,要想生意興隆,也要想方法招攬客人。那麼,佛教乃至各個宗教要求發展,當然要增加信徒的人口。宗教在教義上的傳播,就要有方便、有特色。
現在社會不斷地進步,宗教要能適應社會、適應時代,如果趕不上時代的腳步,就要被社會淘汰了。所以,現在佛教積極辦大學、辦醫院、辦養老院、辦孤兒院、辦報紙、辦電台……主要就是要和社會不脫節。我們舉辦禪淨共修祈福法會、佛學講座、各種音樂會、歌唱比賽,就是要進一步接近民眾的生活,讓所有認同佛教、信仰佛教的人,都有機會聚集在一起,彼此了解,把了解化為發展的力量,那麼佛教一定會興隆。
所以,全體佛教的四眾弟子,或是七眾關係人,都要同心協力,共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