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0 地宮

自從佛陀創立佛教以來,在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佛教在社會、政治的風險裡,時而安全順遂,時而存在危機,有時獲得帝王的護法,有時遭受政治的摧殘。佛教的興衰存續,始終沒有一個保障,全憑帝王個人的信與不信,左右著整個佛教的興盛昌隆,或是憂悲災難。不論是西方的宗教或東方的宗教,都是一樣的。

就例如在印度的佛教,遇到帝王信仰,佛教就盛行全國;遇到帝王摧殘,佛教就一下子被消滅。佛教傳到中國來,也經過所謂的「三武一宗」、「太平天國」、「文化大革命」等這許多的風雨。因此從古至今,佛教為了生存,就有地宮來保護佛教的文物,藉此延續佛教的命脈。

西元一千年左右,印度教和回教不斷鬥爭佛教,到處毀滅佛教。虔誠的佛教徒,一向崇尚和平,不會跟人鬥爭;不得辦法之下,只有用泥土將許多的佛陀聖地覆蓋起來,成為一座山丘,讓這許多好戰鬥的教派、帝王,無法完全消滅佛法。但是埋進地宮裡的佛教何時出土,時間是百年呢?是千年呢?是數十年呢?就難以料定了。

一千三百年前,中國的玄奘大師巡禮印度這許多佛境,著述了一本《大唐西域記》。書中詳盡記載了他從哪個聖地,走了多少路,再到哪個佛教的聖地。直到一八六一年,考古學家依著這本有如地理雜誌一樣的《大唐西域記》,將埋覆在地下的佛陀聖地,重新挖掘出來。

就像現今的菩提迦耶大塔、祇樹給孤獨園(祇園精舍)等這許多聖地,陸續被發現、修復。一九五六年,印度尼赫魯總理還在菩提迦耶遺址建設了國際佛教中心。假如沒有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就不會知道這些佛教遺址究竟在何處,也就沒有辦法與世人見面了。因此,憑著《大唐西域記》以及信徒的護持,讓印度的佛教聖地在蒙難之時,還能延續保存在地下。

就等於佛教裡,大乘小乘一再爭辯,佛陀自己都說過,多少年是小行大隱時期,多少年是大行小隱時期,多少時是密盛顯隱時期,多少時是顯盛密隱時期。人都有分別心,對聖教是「信則盛,不信則衰」,這也是世間自然的道理。

佛教傳來中國後,在南北朝時期,對北傳佛教的信仰比較虔誠,像北方的敦煌、龍門石窟,這許多有關佛陀的聖地古蹟,在帝王滅佛時就被封閉起來。直到一九○○年,一位看守敦煌莫高窟的王圓籙道士,發現了窟內的佛教文物,轉賣給西方人,這才讓封存已久的佛教藝術珍品,從地下又再出現。這些代表中華文化的瑰寶,從此獲得國際間的重視。

一九八七年,法門寺地宮佛指舍利的出土,是繼秦始皇兵馬俑在陝西出土後,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此外,像北京的《房山石經》,是為了怕佛法被毀滅,就鐫刻石經到地宮裡面;山西的《趙城金藏》,為的也是讓佛教慧命延續不斷,使我們後代弟子對世間無常知所警惕。

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同樣設立了小型的一座座地宮,共四十八座。每一座地宮裡,都收藏了數千件當代的文物產品,待百年後開啟一個,或者是二十年開啟一個,讓幾百年或幾千年後,後人能從地宮出土的文物,研究過往的歷史,承接文化的因緣關係,解決後世找尋歷史的困難。我們這一點愛教的苦心,也是為了中華文化生命的延長,我想大家都能了解其意義。

在中國有許多的高僧大士,假如再有地宮,必然更加相得益彰。就如佛光山目前藉助震旦行陳永泰居士的關係,也有了許多的地宮文物;希望今天大陸上很多的博物館,能夠在建設的時候,也不妨能有這種地宮的設立。讓文化的傳承,不要再受那許多無知暴戾的君主所摧殘,不要再因政治的暴虐而破壞,讓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永遠在世界上大放光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