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3 五月

*5月1日

說喻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之一

有一個富翁,覺得生活過得沒有意義,就去找一位哲學家,希望哲學家能減少他心中的愁苦。

哲學家就帶富翁到窗邊,對他說︰「你看到些什麼?」

富翁︰「我看見男男女女,還有小孩子。」

哲學家又帶他到一面鏡子前,問他︰「現在你看到些什麼?」

富翁︰「我看到我自己。」

哲學家︰「窗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可是鏡子的一面鍍上一層水銀,因此你看不見別人,只看見自己。」富翁聽了,恍然大悟。

之二

唐太宗李世民曾對玄奘大師說︰「我很想供養僧眾,但是聽說現在的出家人,大多數沒有修行,應該怎麼辦呢?」

玄奘大師︰「崑山雖產玉,但都含有泥沙;麗水雖然產金,也都摻有瓦礫;泥塑木雕的羅漢,對它恭敬就有福報;銅鐵鑄成的佛像金容,破壞它就會遭受懲罰;用泥土塑成的龍雖不能降雨,但是祈雨還是需要泥龍。僧眾不一定能降福給人,但是修福還是需要禮敬僧眾。重要的是供養的人,能因塑像而引發出來的一顆慈善尊貴之心。」

唐太宗恍然大悟︰「今後無論碰到什麼樣的僧眾,一定用禮敬佛的態度來禮敬他們。」—選自《星雲日記》

*5月2日

香林掃塔

清 金農(一六八七~一七六四)

佛門以灑掃為第一,

執事自沙彌至老衲,

無不早起勤作也。

香林有塔,掃而洗,洗而又掃,

舍利放大光明,不在塔中,而在手中矣。—選自蘇州博物館「香林掃塔圖」

憫農

唐 李紳(七七二~八四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選自《全唐詩》

*5月3日

詠懷詩(其三十九)

三國 阮籍(二一○~二六三)

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

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

垂聲謝後世,氣節故有常。—選自《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石壁立招提精舍詩

南北朝 謝靈運(三八五~四三三)

四城有頓躓,三世無極已。浮歡昧眼前,沉照貫終始。

壯齡緩前期,頹年迫暮齒。揮霍夢幻頃,飄忽風電起。

良緣迨未謝,時逝不可俟。敬擬靈鷲山,尚想祗洹軌。

絕溜飛庭前,高林映窗裡。禪室棲空觀,講宇析妙理。—選自《謝靈運集》

*5月4日

一片陽光(節錄)

林徽因(一九○四~一九五五)

將午未午時候的陽光,澄黃的一片,由窗欞橫浸到室內,晶瑩地四處射。我望著太陽那湛明的體質,像要辨別它那交織絢爛的色澤,追逐它那不著痕跡流動。看它潔淨地映到書桌上時,我感到桌面上平鋪著一種恬靜,一種精神上的豪興,情趣上的閒逸;即或所謂「窗明几淨」,那裡默守著神秘的期待,漾開詩的氣氛。

我們既然無疑的珍惜文化,即尊重盤古到今種種的藝術—無論是抽象的思想的藝術,或是具體的駕馭天然材料另創的非天然形象—則對於藝術所由來的淵源,那點點人的感覺,人的情感智慧(通稱人的情緒),又當如何的珍惜才算合理?

房間內有兩種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緒緊張如同花開,趁著感覺的微風,深淺零亂於冷智的枝葉中間。一種是燭光,高高的台座,長垂的燭淚,熊熊紅焰當簾幕四下時各處光影掩映。那種閃爍明艷,雅有古意,明明是畫中景象,卻含有更多詩的成份。另一種便是這初春晌午的陽光,到時候有意無意的大片子灑落滿室,那些窗櫺欄板几案筆硯浴在光靄中,一時全成了靜物圖案;再有紅蕊細枝點綴幾處,室內更是輕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觸到一種靈性。—選自《林徽因文集》

*5月5日

不如小丑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我們常常將悲歡掌控在他人的一顰一笑間,

將幸福建立在五欲的幻化世界中。

為一句話耿耿於懷,為一件事困坐愁城,

為一個人失魂落魄,為一念之差懊悔終生。

對外境增一分定力,就減去一分痛苦,

能放下一分是非比較,即能遠離人事煎熬。

無心,日日如沐春風,時時清涼無憂。—選自《星雲說喻》

一念之間

日常生活裡,許多人習慣與人計較、比較,心中充滿猜疑忿恨,整天被貪瞋愚癡或煩惱憂傷所繫縛,就像生活在地獄裡。如果我們能夠時時保持一顆明淨的心,開闊胸懷,包容一切,使心念趨向正道,當下就是活在天堂裡。

成佛希賢,端賴一心;墮落輪迴,繫乎一念。一念之間,聖凡立現。—選自《人間佛教語錄》

 *5月6日

自惕語

明 黃宗羲(一六一○~一六九五)

以禍福得失付之天,

以贊毀予奪付之人,

以修身立德責之己。—選自《明儒學案》

良知與自信

章太炎(一八六九~一九三六)

良知:一種細微的,平靜的聲音,

它讓少數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誅暴必用武。

人須有自信之能力,當從自己良心上認定是非,不可以眾人之是非為從違。—選自《章太炎全集》

克己明理

治怒為難,治懼亦難;

克己所以治怒,

明理所以治懼。—選自《宋元學案》

*5月7日

《孟子》選

戰國 孟子(西元前三七二~前二八九)

告子篇(節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離婁篇(節錄)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

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

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

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選自《孟子》

*5月8日

參禪三境界

宋 青原惟信(生卒年不詳)

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參禪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參禪悟道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選自《續傳燈錄》

人生四喜

宋 汪洙(生卒年不詳)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選自《神童詩》

三境界

清 王國維(一八七七~一九二七)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選自《人間詞話》

*5月9日

遊子吟

唐 孟郊(七五一~八一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回鄉偶書二首

唐 賀知章(六五九~七四四)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選自《全唐詩》

長安羈旅行

十日一理髮,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選自《全唐詩》

*5月10日

母難日:矛盾世界

余光中(一九二八~二○一七)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妳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妳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妳以大哭

而妳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妳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妳一笑

而幸福終於妳閉目—選自《余光中詩選》

隱身衣(節錄)

楊絳(一九一一~二○一六)

英美人把社會比作蛇阱(snakepit)。阱裡壓壓擠擠的蛇,一條條都拚命鑽出腦袋,探出身子,把別的蛇排擠開,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斷地掙扎鬥爭。鑽出頭,就好比大海裡坐在浪尖兒上的跳珠飛沫,迎日月之光而生輝,可說是大丈夫得志了。人生短促,浪尖兒上的一剎那,也可作一生成就的標誌,足以自豪。

然而,有人企求飛上高枝,有人寧願「曳尾塗中」。人各有志,不能相強。

我愛讀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慕莊子所謂「陸沉」。社會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還有飛鳥;「蛇阱」之旁,池沼裡也有游魚。古往今來,自有人避開「蛇阱」而「藏身」或「陸沉」,消失於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於海水之內,如細小的野花隱藏在草叢裡,安閒舒適,得其所哉。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對觀眾的藝術表演。—選自《遇見散文:二十世紀名家經典一○○》

*5月11日

百歲感言(節錄)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鍊,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選自網傳「楊絳老人百句經典」

*5月12日

佛陀,您在哪裡?(節錄)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佛陀,您在哪裡?

七十五年的出家歲月,

天涯海角,我四處尋找您;

我八去印度,在佛陀您的祖國,

我想,可能會遇到您,

我匍匐在菩提迦耶金剛座旁,

高聳的迦耶大塔莊嚴雄偉,

但我沒有見到您的示現啊!

我經常匍匐在大雄寶殿的地上,

我經常挑燈夜讀您的法語,

我在晨鐘暮鼓中,渴望能聽到您的音聲,

佛陀,您可以現身給我看一下嗎?

從童年到青年到壯年,

如今,我已是衰殘的老人,

我不能找到您,我真不甘心啊!

所以,我周遊世界,

我想在世界上的哪裡可以巧遇到您;

我坐火車、高鐵、磁浮列車,

窗外樹幹的移動,草原田野的奔馳,

在那裡,能看到佛陀您嗎?

我坐飛機,在朵朵飄浮的白雲中,

佛陀,您現身一下好嗎?

我航行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海水濤濤,一片茫茫,

我左顧右盼,佛陀,您在何方?

哦!終於,

《金剛經》給了我消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原來,不應該在事相上見到您,

也不應該是在幻象中見您,

您是無形無相,您是在宇宙大化之中,

原來,您已經走進了我的心裡。

我吃飯,您與我同餐,

我行走,您與我同行;

甚至睡覺時,

我「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啊!

終於,我知道了您在哪裡?

您安住在每個人的心中。

從此,我已不必一再尋覓,

在我心中已經有了您,

即佛即心,即心即佛。

原來,把人完成了,才能和您相應哦!

原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天下唯心,法界悠然,

盡未來際,佛在心裡。」—選自《詩歌人間》

*5月13日

雲棲法彙(節錄)

明 蓮池袾宏(一五三五~一六一五)

心本無念,念起即乖,而眾生無始以來,妄想慣習,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此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選自《阿彌陀經疏鈔》

寄庫來生,不如現在作福念佛。

許願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

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選自《雲棲法彙》

*5月14日

勝鬘夫人十大弘誓(白話解)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佛陀!從今日起,我不再毀犯一切戒律。

佛陀!從今日起,我不再輕慢一切尊長。

佛陀!從今日起,我不再瞋恚一切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我不再嫉妒他人福樂。

佛陀!從今日起,我不再慳吝自身財寶。

佛陀!從今日起,我願廣施財物,成就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我願以四攝法,攝受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我願廣宣佛法,饒益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我願維護正義,開導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我願攝受正法,終不忘失。—選自《人間佛教系列》

*5月15日

金縷衣

唐 杜秋娘(生卒年不詳)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選自《全唐詩》

勸學

唐 顏真卿(七○九~七八五)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選自《讀書聲:中國古代讀書勸學詩選》

春宵

宋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選自《東坡詩集》

偶成

宋 朱熹(一一三○~一二○○)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選自《朱子全書》

*5月16日

佛光會員四句偈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佛光人工作信條:四給

人生的意義,在於增進人生的真善美,在於懂得永恆的生命力。「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份心意,所以佛光人奉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選自《人間佛教語錄》

*5月17日

舉足皆道場

宋 永明延壽(九○四~九七五)

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華終怯下輕霜;

滔滔一點無依處,舉足方知盡道場。

四料簡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

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山居詩

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無私處處通;

舉世豈懷身後慮,誰人暫省事前空?

門開巖石千山月,簾捲溪樓一檻風;

羸體健來知藥力,緣心寂後覺神功。—選自《蓮修必讀》

*5月18日

讚僧詩

清 順治(一六三八~一六六一)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朕本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成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日清閑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喫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選自《聖地清涼山志》

四句偈

東晉 鳩摩羅什 譯(三四四~四一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5月19日

諸相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選自《金剛經》

【案】

一對新婚夫妻,原本感情和睦。為了慶祝結婚週年,先生請太太到地窖取酒,太太打開酒缸時,猛然大驚,發現先生竟在酒缸裡藏了美女。她氣呼呼地責備先生:「怎麼酒缸中藏著女人?」先生否認,親自跑去檢查,看見藏在酒缸裡的其實是個男人!於是兩人爆發衝突,吵的不可開交,只好找來師父評理。師父瞭解原委後,拿起石頭將酒缸打破,酒缸一破,酒水傾瀉而出,剎時裡面的男人、女人都沒有了。

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生活中,如果我們時常執取假相,執幻為真,自然煩惱叢生。《金剛經》主要講述「空」的思想,「空」是正見,是緣起,能讓我們看見真相,不被眼瞞。

*5月20日

愛就是惜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愛就是惜,惜情、惜緣、愛惜青春;愛就是惜,奉獻、喜捨、發揮熱情。

愛就是惜,無怨無恨,甘願為眾生;愛就是惜,時時享受,感恩的人生。

愛就是惜,愛惜今生的相逢;愛就是惜,愛惜你我的緣分。—選自《人間音緣》

慈悲與淨愛

慈悲就是情愛的昇華,佛陀的弘法利生、示教利喜,就是愛;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愛。愛就是為了你好;愛你就要成全你,要尊重你,要給你自由,要給你方便。愛是美的,愛是善的,愛是真的,愛也是淨的;佛教本質上即是慈悲與淨愛。—選自《人間佛教語錄》

*5月21日

有力大人

北魏 般若流支 譯(生卒年不詳)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善惡隨逐

火刀怨毒等,雖害猶可忍;

若自造惡業,後苦過於是。

親眷皆分離,唯業不相捨;

善惡未來世,一切時隨逐。

隨花何處去,其香亦隨逐;

若作善惡業,隨逐亦如是。

眾鳥依樹林,旦去暮還集;

眾生亦如是,後時還合會。—選自《正法念處經》

*5月22日

警世詩

明 唐寅(一四七○~一五二四)

措身物外謝時名,著眼閒中看世情;人算不如天算巧,機心爭似道心平。

過來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覺再生;說與明人應曉得,與愚人說也分明。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幾回缺月還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

但凡行事要知機,斟酌高低莫亂為!烏江項羽今何在?赤壁周瑜業更誰?

贏得我時何足幸,且饒他去不為虧;世事與人爭不盡,還他一忍是便宜。

舉世不忘渾不了,寄身誰識等浮漚;謀生盡作千年計,公道還當一死休。

西下夕陽難把手,東流逝水絕回頭;世人不解蒼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選自《六如居士全集》

*5月23日

戲台

二月河(一九四五~二○一八)

癡子,世界原是大戲台,毋須掬淚;

傻子,戲台本來小世界,且宜佯瘋。

人生好比一口大鍋,

當你走到了鍋底時,

只要你肯努力,

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是向上的。

每寫一部書,

就等於穿越一片大沙漠,

確實感到寂寞而空寂,

自己完全是一個獨行客,

但繞過去就有一片綠洲在等待著自己。

磋跌磨折苦,欲行不宜行,欲往更難往。

電光石火裡,翻多少筋斗,

乃知蒙昧意思,最難悟。

此岸彼岸何處,煙雨茫蒼行客孤,

只向妙善公主,漫天徹地悲憫心,

修幾劫恆河沙數,

方植出長生果、菩提樹?

真難堪是俗子凡夫,焉說得我「壽者無」,

恍然間心無施處。

噫!洪波險,孽海遙,慈航度。—選自《二月河語》等

*5月24日

五和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和」是普世價值,是世間最可貴的。擁有金錢、財富、感情,若沒有「和」,等於沒有一切。和諧,就像人的面孔,五官儘管不同,但和諧就會美麗;腸胃五臟不同,和諧就很健康。第一個「自心和悅」,便是從自己開始做起,所謂家和萬事興、人和萬事通,社會和諧了,自然就能世界和平了。—選自《人間佛教語錄》

*5月25日

遺偈

寄諸佛子

唐 鑑真(六八八~七六三)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選自《宋高僧傳》

奉勸徒眾

慈航(一八九三~一九五四)

奉勸一切徒眾,時時反省為要;

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

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

望爾廣結善緣,自度度他宜早。—選自《慈航法師全集》

天心月圓

演音弘一(一八八○~一九四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選自《弘一大師全集》

*5月26日

三好歌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人間最美是三好,學會三好最自豪,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無比好。

你看!做好事,舉手之勞功德妙,

服務奉獻,就像滿月高空照;

你聽!說好話,慈悲愛語如冬陽,

鼓勵讚美,就像百花處處香;

你想!存好心,誠意善緣好運到,

心有聖賢,就像良田收成好。

大家一起來,身做好事,口說好話,

心存好心,三業清淨真正好。

你做好事,我說好話,他存好心。

你也好,我也好,他也好,

大家一起好,平安就是我們的人間寶。

人間最美是三好,實踐三好最重要。—選自《人間音緣》

【案】

說好話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身口意三業健全,人生必定圓滿;「智」,般若也、「仁」,慈悲也、「勇」,菩提也,智慧、慈悲、菩提,也是人生的三達德,能讓社會更加祥和。

*5月27日

奮鬥的人生

巴金(一九○四~二○○五)

奮鬥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進。

金錢並不會給我增加什麼,使我能夠活得更好的還是理想。

光輝的理想像明淨的水,洗去我心靈上的塵垢。

要做一個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裡煮,

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一點溫暖。

支配戰士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戰士永遠追求光明,他並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陽光,卻在暗夜裡燃起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使他們走向黎明。—選自《巴金全集》等

*5月28日

人生嘉言

蔣經國(一九一○~一九八八)

最猛的風浪,汩沒不了一個有信心的人;

最大的障礙,阻擋不了一個有勇氣的人;

最逆的環境,困擾不了一個有抱負的人;

最難的任務,壓抑不了一個有擔當的人;

最苦的遭遇,折磨不了一個有志氣的人;

最狠的敵人,打敗不了一個有決心的人。—選自《蔣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

*5月29日

琦君散文選

琦君(一九一七~二○○六)

(節錄)

人世間,什麼是愛,什麼是恨呢?母親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終歸走向同一個渺茫不可知的方向,她現在的光陰,比誰都寂寞啊。

我怔怔地望著她,想起她美麗的橫愛司髻,我說:「讓我來替你梳個新的式樣吧。」她愀然一笑說:「我還要那樣時髦幹什麼,那是你們年輕人的事了。」

我能長久年輕嗎?她說這話,一轉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輕。對於人世的愛、憎、貪、癡,已木然無動於衷。母親去我日遠,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

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又有什麼是值得認真的呢?—選自《紅紗燈》

珍珠(節錄)

生命的歷程是多麼悲苦,卻又是多麼壯麗!牡蠣如不努力排除障礙,就不會產生光澤的珍珠;眼睛如不排除砂子,就不會有那麼多淚水來洗滌。我相信每個人心靈中都應當有一粒珍珠,它就是排除困難的毅力與智慧。這粒珍珠是隨著人的年齡、學識與修養而逐漸長大,逐漸變得更晶瑩圓潤的。—選自《細雨燈花落》

吾師(節錄)

「留予他年說夢痕,一花一木耐溫存。」這是夏承燾先生的詞,他說人生固然短暫,而生活卻是壯美的。生涯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都當以溫存的心,細細體味。哪怕當時是痛苦與煩惱,而過後思量,將可以化痛苦為信念,轉煩惱為菩提。使你有更多的智慧與勇氣,面對現實。—選自《琴心》

*5月30日

馬雲智慧語錄

馬雲(一九六四~ )

一、領導比員工多什麼?

領導永遠不要跟下屬比技能,下屬肯定比你強;如果不比你強,說明你請錯人了。

1.要比眼光:比他看得遠。

2.要比胸懷:領導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

3.要比實力:抵抗失敗的能力比他強。一個優秀領導人的素質,就是眼光、胸懷和實力。

二、年輕人必須思考的四大問題

1.什麼是失敗?放棄就是最大的失敗。

2.什麼叫堅強?經歷許多磨難、委屈、挫折,你才知道什麼叫堅強。

3.你的職責是什麼?比別人多一點勤奮、多一點努力、多一點理想,這就是你的職責。

4.聰明是智慧者的天敵,傻瓜用嘴講話,聰明人用腦袋講話,智者用心講話。

三、別把抱怨當習慣

1.人是退化最嚴重的動物。跟獸比人很「弱肢」,和狗比人很「聞盲」,但人類「進化」了抱怨。

2.我感謝這個變化的時代,我感謝無數人的抱怨,因為在別人抱怨的時候,才是你的機會,只有變換的時代,才是每一個人看清自己有什麼要什麼該放棄什麼的時候。

3.偶爾為之無大礙,但當抱怨成習慣,就如喝海水,喝的越多渴得越厲害。

4.最後發現,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些不抱怨的「傻子們」。

5.世界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但一定不會忘記你做了什麼!

四、談創業

1.一個好的東西往往是說不清楚的,說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東西!

2.創業要找最合適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3.這世界最不可靠的東西就是關係。

4.免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

5.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後天的太陽。—選自《馬雲的人生哲學:創業人生》等

*5月31日

玫瑰或荊棘

佛光星雲(一九二七~二〇二三)

改變一生造化的原因很多,像為一段感情的來去生滅,為一句話的冷暖好壞,為一件事情的看法見解,甚至為了書本裡的詩偈文章,影響了我們未來的因緣,最後不可思議改變我們原本運行的軌道。

外在的緣,起滅不定,禍福難料,主要的因還是源於自己的心,面對人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的吹搧,能否安然不動,甘之如飴?要改造命運時,不如先增加我們內在的定力和慧觀,為自己創造一個好鳥歌詠,清涼無惱的心靈淨土。

在命運的田地裡,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你想種植甜蜜芬芳的玫瑰,還是雜亂叢生的荊棘?—選自《星雲說喻》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