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6 五、識的三能變

我們所覺知的世間萬相,無非是由心識活動而變現出的相狀,因此,世親菩薩在《唯識三十頌》裡說:「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他更進一步將心識的活動分為三類:

初能變──異熟能變──阿賴耶識

第二能變──思量能變──末那識

第三能變──了別能變──前六識

(一)初能變──異熟能變──阿賴耶識

「異熟能變」指的是阿賴耶識。由於阿賴耶識含藏一切萬法的種子,所以不管是客觀的對象或主觀的心識,其實都是阿賴耶識變現而來,所以阿賴耶識又稱「一切種子識」,是為該識的因相。而「異熟」則是該識的果相,含有三種意義:

1.變異而熟:指「因」成熟,轉變為「果」,其性質、外相必有所變異。好比鳳梨,由一粒種子到長成果實,由最初的酸澀到甜美的滋味,可以說由內到外都起了變化。由於因果不同,所以稱為「變異而熟」。

有一個小偷到別人的椰園偷採椰子,被主人逮個正著。小偷和主人在警察面前辯論起來。小偷說:「我沒有偷他家的椰子!」主人指著他手上的椰子怒斥:「這不是人贓俱獲嗎?還說沒有?」小偷狡稱:「我摘的是樹上的椰子,你種的是地下的種子,樹上的椰子和地下的種子怎麼會一樣呢?」

樹上的椰子和地下的種子,一個是因,一個是果,雖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但是就它的外相和內涵而言,的確也有了變異。阿賴耶識也是如此,所含藏的種子一旦遇「緣」,起「現行」,而生「果」,由種子輾轉變現為果報,就具有「變異」的特質了。

2.異類而熟:指由因到果,屬性不同。眾生造作諸善惡業因,雖然可能有時看起來「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但苦樂的果報是屬於「非善非惡」的「無記性」,換句話說,善或惡的行為,還要追溯「起心動念」的初衷,在過程上也可能有所改變,否則惡者恆惡,善者恆善,就沒有接受薰習的可能,也就斷絕成聖成賢的希望了。好比江湖河海,鹹淡不同,清濁有異,但流入大海之後,純是一色一味。所謂「因有善惡,果是無記」,對於有善有惡的「因」而言,無記性質的「果」是異類,故以「異類而熟」名之。

3.異時而熟:指由因到果,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眾生造作業因,有的是今生報,有的是來生報,有的是多生報。好比植物在播種後,有一年以內結果的,有二年之後結果的,有多年之後結果的,由造業到結果的時間不同,所以稱「異時」。

(二)第二能變──思量能變──末那識

「思量能變」指的是末那識。《唯識三十頌》說:「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指出末那識與阿賴耶識之間有三種關係:

1.依止阿賴耶識

2.攀緣阿賴耶識

3.恆以阿賴耶識為審慮思量的對象

阿賴耶識是第七轉識的根源,也是前面七轉識之所依,但第七末那識的特性則在於它不僅依止於阿賴耶識,隨著阿賴耶識轉現,並且以阿賴耶識為所緣的對象。由於阿賴耶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如同瀑流一般無有間斷,因此也常被末那識視為「常我」,因而追隨不捨。

由於末那識誤認阿賴耶識是恆常不變的「我」,一昧執著,頑強難化,而成為眾生我執的根源。佛門裡有所謂「打禪七」、「打佛七」的修行功課,或簡稱「打七」,以七天為一期,固然是為了剋期取證,但「打七」,也意味著打去「第七識」的我執。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唯有徹底鏟除「第七識」恆常執著第八識為「常我」的劣根性,才能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

(三)第三能變──了別能變──前六識

「了別能變」指的是前六識,因前六識是以「了別」、「對境」為特性。

一般而言,八識都有「了別」的功能,為什麼獨以前六識為「了別能變」呢?我們可以從下列三方面得知:

1.從行相方面來看:

前六識的了別活動十分明顯;相對於此,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雖有了別的功能,卻細微幽渺,難以察覺。

2.從性質方面來看:

前六識通於善、惡、無記三性,而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均屬無記性。

3.從感受方面來看:

前六識通於三受,即苦受、樂受、捨受(即不苦不樂受),而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只與「捨受」相應。這是因為七、八識是潛意識,向內攀緣,沒有情感上的反應;前六識活動就比較明顯,且大多是向外攀緣。

為什麼要將「異熟能變」放在「三能變」的首位?又「三能變」──異熟能變、思量能變、了別能變,如何和宇宙人生發生關係呢?

作為異熟能變的阿賴耶識裡,含藏諸法的種子,因此從果上看,可分為兩類:其一,是作為親因緣的「等流種子」;其二,是作為增上緣的「異熟種子」。

所謂「親因緣」,指一件事物生成的主因;「增上緣」,是它的助緣。例如果園裡的種子,是成長果實的主要原因,這是親因緣;陽光、空氣、水分、土壤、養分等助緣則為增上緣。由於增上緣的不同,例如陽光在北方和南方就有不同,空氣的厚薄好壞在高山、平地、鄉村、都市也不一樣,而水分的多寡、土壤的豐瘠、養分的質量,也在在影響著果實的甘苦。

阿賴耶識與七轉識「種生現,現薰種」的情況也是如此。親因緣絲毫不會錯亂,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絕對不會生出豆子來,種豆也絕對不會生出瓜果來。前六識的種子雖然都含藏在阿賴耶識裡,但眼睛的種子不會生出耳識的現行,耳識的種子也只能生出耳識的現行。餘此類推,隨八識而現起的心理活動,也只能就自身的「種子」與「現行」念念不停,前後相續而生,決不會產生不同性質的活動。

這種由本身意識的「種子」、「現行」相生的現象,便是「親因緣」,而這類種子就稱「等流種子」。等流,是比喻因與果像流水一樣,相似相類的流動而無間斷,因此它所產生的果報就稱「等流果」。

至於「異熟種子」,顧名思義,指的是產生異熟果的種子,最主要是由前六識中,「有漏」善惡的心理活動所生起,因為它在諸識中最強而有力,尤其「動身發語獨為最」的第六識,最能影響將來「異熟果報」的生起,例如造作善業則得生人天,造作惡業的結果是墮入三惡道,因此,相對於異熟果而言,便屬於增上緣了。

好比瓜果成長,是由瓜果自己的種子生起,但其間的肥瘦甘苦,則因陽光、空氣、水分、養分的多寡而有不同。眾生的「根身」及「器界」,雖是由阿賴耶識自身的種子所生起,但根身的美醜智愚,乃至一生的貧富貴賤,宇宙的好壞淨穢,乃至成住壞空,是屬於異熟種子的增上緣所致。

總之,八識就是這樣透過「種生現、現薰種」的過程,體現出宇宙萬有的現象,而與我們發生密切的關係。「三能變」則是依八識在「能變」方面的不同特性──異熟、思量、了別,予以分類。

舉例來說,「三能變」好比瞎子、聾子和啞巴,三者各有所長,只要齊心著力,必能遠離三界火宅。又如同生命歷程的三個巨頭,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美國、蘇俄三巨頭,在雅爾達舉行會議,本來是希望能藉此讓世界邁向和平,無奈人性的私心作祟,以致無法一舉成功。而我們的「三能變巨頭」,則是立足於精神理念的最高源頭,如果能以整體的宇宙人生為大局前提,攜手合作,必能引領我們走向幸福的未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