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127 一、本經概說
《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略稱,全經的主旨在宣揚究竟的佛乘。了解此乘的絕對、圓融,即可理解人人本具的佛性;它不為世間煩惱所汙染,如同生長在濁泥的大白蓮華的清淨芬芳。
這部經約成立於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一五○年時的印度,屬於大乘佛教初期時所編纂的重要經典之一。《法華經》傳入中國後,在隋朝智顗(智者)大師的大力弘揚下,依此經創立中國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法華經》也成為天台宗的根本經典,廣泛流傳於中國。
其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是深入民間,人們之所以對觀世音產生堅固的信仰,而形成「戶戶觀世音」的深厚影響力,與《法華經》有極大的關係。雖然在此經出現之前,佛經中已經出現觀世音菩薩的記載,但後人奉行的經典依據,則是《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華經》中的行文,有散文、有韻文,是當時西北印度最優美的文學作品。為人所熟知的「法華七喻」,就是用七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展現出佛陀「三根普被」的慈悲教化,更巧妙地闡釋大乘佛教的甚深法義。
本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智者大師將前十四品立為迹門,後十四品立為本門。迹門,以〈方便品〉為主,意指垂迹此土的釋迦佛,開三乘的權巧方便,而顯一乘的真實義,此即是「開三顯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調和大小乘,主張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並說明當時之二乘僧眾悉皆授記作佛的事蹟。
本門,以〈如來壽量品〉為主,一切世間天、人皆以佛陀為伽耶城始成道的新佛,實際上則在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早已成佛,此即是「開迹顯本」,所以伽耶成佛之身只是垂迹此土而已。
而佛身有生身與法身之別,生身雖然滅度,法身則猶存。也有說生身即法身,意思是生身只有八十歲,而真身(法身)壽命本無生滅,報身壽命無量。這是《法華經》久遠成佛說的佛身觀。
迹門明一乘之因,本門顯證一乘佛果,本迹二門,原屬相資相成,所以有三句義:「從本垂迹」,是應眾生根機設施方便教化之事實;「開迹顯本」,是說明真佛之實理;「廢迹立本」,是由眾生來了解真佛。
人人本自具有「佛性」,終究能夠成就佛果。《法華經》將佛陀教說的真理,運用詩、譬喻、故事等文學手法呈現,讓深奧的佛法,轉化成通俗的語言,是一部蘊含文學、哲學、美學兼具生活實用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