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6 二、法華宗要

(一)大小相融,同歸一乘

大乘佛教的經典,主張人人皆能成就佛道。《法華經》的「一佛乘」,引導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不但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連惡人、畜生道的龍女,也能成佛,更將聲聞、緣覺的二乘,迴入大乘。

有個人養了兩隻貓,一隻大貓,一隻小貓,兩隻貓常常要從此處到彼處去,但只要門被鎖了,就無法通行。這個人於是挖了一個大洞,給大貓走,又挖了一個小洞,給小貓走。後來,有人告訴他:「把小洞塞起來,這樣大貓、小貓都可以從大洞中過去呀!」這個故事正如同〈方便品〉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大乘即如大洞,小乘則如小洞;佛陀「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希望我們捨棄羊腸小徑(小乘),安穩步上康莊大道(大乘)中。

(二)一心法界,百界千如

心中剎那一念,速度有多快?一般人都以為閃光、雷電最快,其實,我們心頭一念,有過之而無不及。《法華經》以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類眾生,來說明十法界都在我們一心之中。

十法界從「十如是」中來,「十如是」是指探究諸法實相時應該把握的十種原則。譬如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長相,叫做「如是相」;依著不同的相,產生不同的性質,叫做「如是性」;如是相、如是性,所依靠的體,就是「如是體」;本體釋放出來的力量,使我們的五官能夠見聞覺知,就叫「如是力」;從「如是力」表現出來的種種造作,稱為「如是作」;從如是的行為造作中,形成了善惡業報的因,就是「如是因」;如是因中,加諸種種因緣的成就,就產生了「如是緣」;因與緣的結合,稱為「如是果」;依如是果,形成了「如是報」;從如是相一直到如是報,稱為「如是本末究竟」。

每一個「如是」都可以開展出十法界,十個如是合起來就有一百法界;每個法界中又有十如是,所以稱為「百界千如」。

我們的一生,都在「十如是」裡造業、輪迴;不僅「十如是」在我們心裡,「百界千如」也都在我們心中;這顆心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也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常常有人問起:「人,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宇宙人生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實「百界千如」就是最好的答案。

(三)由信入門,回歸本懷

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要件,也是神和人或人與佛之間,溝通的基礎。信,有信用、信賴、信仰、信念的意思。佛教中的「信」是實踐、入道之門;所謂「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法華經》更是以「信」而得入。

過去有一位老婆婆,每天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彌牛」,每次念時,就拈豆子來計數目,最後居然念到豆子會自然跳起計數。有一位法師經過,聽見他在念誦,就進去告訴他:「老婆婆!您念錯了,要念嗡嘛呢叭彌吽,不是嗡嘛呢叭彌『牛』。」老婆婆一聽:「啊!我念錯了,唉呀!怎麼這樣呢?我已經念了三十年了。」老婆婆很喪氣、難過,也只好重新念,可是豆子就不再跳了。這位法師,聽到老婆婆的失望聲音,突然覺悟到信的力量,返身進入屋裡,向老婆婆說:「老婆婆!您沒有念錯,是嗡嘛呢叭彌牛,我只是在試探你。」老婆婆一聽,歡喜不已,內心想:「我沒錯了,我沒有白費三十年的時間。」當他繼續念嗡嘛呢叭彌『牛』時,豆子又再次跳起來。可見「信力」是不可思議的。

而《法華經》要我們相信什麼呢?

1.相信「一佛乘」:菩薩乘也好,二乘也好,都只是佛的方便示現;而抵達佛世界的大道,只有唯一真理,就是指「一佛乘」。

2.萬善皆能成佛:這是《法華經》重視成佛不是困難的思想。如:〈方便品〉中提到以善良柔軟心,對待眾生,可以成就佛道。積土成廟,或童子戲的聚沙成塔,皆已成佛道。乃至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信」中,妙具戒、定、慧的三學,既然有「信」,即三業清淨,三業清淨即是佛,此也是《法華》與一般經典不同的特色。

3.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在《法華經》中,常提到聽聞經法的功德。如持觀世音菩薩之聖號,則可脫七難(火、水、風、王、鬼、枷鎖、怨賊),離三苦(貪、瞋、痴),滿二求(求兒、求女)。這也是相信觀世音聖號,能消除災難所致。

故相信一佛乘、萬善皆能成佛外,種種功德、利益,都是由聽聞、相「信」《法華經》而得來的殊勝。

(四)僧信二眾,同稱法師

一般我們見到出家的僧眾,都會稱呼他們「法師」,大家見面互相問候:「某某法師,您好!」「法師」已成為現代人對出家人的稱謂。在經典中,我們也常看到「三藏法師玄奘譯、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被稱為三藏、三藏法師,都是必須具有般若智,以四無礙辯,來宣說正法,始能堪其稱呼的。

在《法華經》中的「法師」,是指對《法華經》能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人,都可以稱為法師。甚至,法師是由菩薩轉化,落實在出家、在家、善男子、善女人乃至無限人等。即是說所有人等,只要受持、或讀、或誦、或書寫、或解說《法華經》者,都可以稱為法師。

又《法華經》中的「法師」是現實世間人群的歸依處,更是為教法弘傳的實踐者。佛教的觀音、文殊、普賢菩薩,不是現在家相弘法嗎?就人間佛教而言,國際佛光會的在家會員,可以做檀講師、檀教師,一樣可以弘傳佛陀的正法,度化眾生。所以,《法華經》的「法師」意義,深具時代性。

(五)行道修持,四安樂行

文殊菩薩請問佛陀,末世眾生要如何來受持《法華經》?佛告之要安住在「四安樂行」上,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乃能進行,故名安樂行,即指在〈安樂行品〉中所說的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又稱「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慈悲行」。

身安樂行,要受持戒法,閒處坐禪,修攝其心(定),不執取所做一切利生事(慧)。口安樂行,不說他人和經典過失,不令行者憍慢,不對人歎毀長短、好壞、不嫌怨。意安樂行,對一切眾生起大悲心,棄嫉諂、輕罵、惱亂等惡,對諸佛菩薩,生尊敬、大師之想,平等說法。誓願安樂行,對不聞、不知、不覺的眾生,發慈悲心誓願為說。

這四安樂行,其實就是佛光山所提倡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有人質疑人間佛教太世俗化,佛光山僧眾有十二條門規:1.不違期剃染;2.不私建道場;3.不夜宿俗家;4.不私交信者;5.不共財往來;6.不私自募緣;7.不染汙僧倫;8.不私自請託;9.不私收徒眾;10.不私置產業;11.不私蓄金錢;12.不私造飲食。又佛光山所提倡的三好、四給、五和,若能安住在歡喜中,就是安樂行;處處給人希望,就是安樂行;行三好,就是安樂行;奉行四給,就是安樂行。以上這些戒法,是六和僧團的依止,也是佛光山教團的修道行持。

(六)色身法身,無二無別

佛陀出生、修行、成道、說法、度眾、涅槃皆在人間,所以佛陀是人間的佛陀。雖然,他八十歲入滅,但他所證的真理,法身慧命,卻是無量無邊的。《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此中強調,所有的眾生都認為佛陀是在印度出生,在印度成佛,在人間教化;這些只是佛的方便示現,吾等應該要理解,佛陀的法身、智慧、法性,是常住不滅的。所以在以上字義裡面,顯示佛陀永遠不斷地在從事教化眾生的工作,他早已成就佛道,絕不是吾等所見歷史上的佛陀,非具有生理永續的意思,而是以精神面為佛陀「法身常住」的焦點。

唐順宗有一次問佛光如滿禪師道:「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如滿禪師:「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順宗皇帝:「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如滿禪師:「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順宗皇帝聽後非常欣悅,對禪師益加尊重。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在人間住世八十年,但法身的佛陀,則住在常寂光淨土。而常寂光淨土又在哪裡呢?世間人因為有心,看到的是生滅的世界,那是佛的應身;聖者無心,看到的是不生不滅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在常寂光淨土可滅除一切煩惱、差別、對待,得到絕對解脫快樂的寂滅世界,那就是佛的世界。

《法華經》所重視佛的法身壽命問題,沒有時間的限制,沒有空間的障礙。歷史上顯現的印度釋迦,為了方便教化眾生外,他早就成佛,沒有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生滅的現象。所以,在佛的壽命方面,這是《法華經》強調法身的特點。

〈如來壽量品〉的「久遠釋迦」說:「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宣說釋迦的壽命無量,是為了菩薩道的實踐,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七)生佛平等,無有高下

眾生與佛,本體不二,佛是開悟的眾生,眾生是未開悟的佛,二者並無任何差別。然而,眾生最大的愚痴,就是不敢直下承當。如同〈譬喻品〉所言:「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要一再地「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才能斷除疑惑,敢承認自己是佛。

有位信徒問禪師:「請告訴我,誰是佛祖﹖」

「我如果說了,怕你不相信。」

「禪師的話,我怎麼敢不相信呢﹖」 

禪師於是指著他說:「你就是佛祖啊!」

「我只是一個凡夫,怎麼可能是佛祖呢﹖」

禪師說:「因為你有『我』的執著,所以才不是佛祖。」

「我有『我』的執著,不是佛祖。那麼,禪師您一定是佛祖了。」

禪師說:「有你有我,更加見不到佛祖了。」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大專學校講演,結束後,有個學生問我:「我的脾氣很壞,請你告訴我,要怎麼改脾氣?」我說:「你怎麼找我?改你的脾氣,要你自己才有辦法!」我們常常忘記自己是有辦法的人,好可惜!

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證悟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即是說明人人都能成佛。但眾生不相信自己,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苦口婆心地說,一切販夫走卒、士農工商、賢愚不肖,儘管不同,但人人都有的佛性,卻是平等、無二無別的。

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提婆達多誹謗佛陀、殺害阿羅漢等,是造五逆重罪的惡人。但因為他過去無量劫,曾經布施《法華經》的功德,也被授記成佛;乃至畜生道的龍女,也因受持《法華經》的功德而成就佛道。

在〈常不輕菩薩品〉中,常不輕菩薩逢人作禮,稱歎大眾皆是未來佛,不敢輕慢把他們視為佛陀,而恭敬禮拜。若沒有平等心,怎會尊重一切人等皆有佛性,皆能作佛?

《法華經》站在一乘法的觀點,強調「人人都能成佛」。眾生生命是平等的,無論是二乘人、女人,甚至是惡人,只要有生命的自覺,為眾生的幸福而努力弘法,就可以得到成佛的授記,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圓滿覺悟的佛。

(八)大小菩薩,共入佛道

菩薩,是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而菩薩行是「成佛」所必經的歷程。菩薩的「慈悲誓願」與「智慧行證」,是彰顯大乘佛教積極入世的實踐精神。大乘經典中,有各類型的菩薩,如大家熟悉的文殊、普賢、觀音、常精進、彌勒菩薩等等。

而法華會上,就有八萬的大菩薩,皆是聞法受持、不退轉、辯才無礙,曾供養無量諸佛,積聚大福德的菩薩。

《法華經》的菩薩道不分在家、出家,強調一切眾生皆是菩薩,只要發起菩薩誓願,就是最究竟理想的解脫道。《法華經》的別名是《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表示《法華經》教義的重點是在教導菩薩行持。而要實踐佛陀教化眾生,讓所有眾生都能成就佛道的實踐行動,即是《法華經》的菩薩思想。今略舉常不輕、藥王、觀音等菩薩,救度眾生的菩薩行。

1.〈從地踊出品〉的本土化

《法華經》中,從地踊出的無量菩薩,是代表在人間修行的本土化菩薩,亦可謂現世行菩薩道的一切人等。說明實踐人間淨土者,能代表佛陀法身的本佛(內在佛性)。地踊菩薩的出現,正是求正覺修行的釋迦菩薩的普遍化。

鐵眼禪師是第一位發願雕刻日文版大藏經的人,為了籌募刻經的費用,他像乞者一樣沿門托缽,過了十年,才籌足了資金,準備開版。但不巧宇治川的河水氾濫,帶來嚴重的饑荒。鐵眼禪師不忍見災民饑餓流離,他把要印經的所有資金,全部用來拯救災民。

饑荒過後,鐵眼又重新為要印大藏經的經費托缽募款。經過數年,資金再度籌足,要開版之前,日本發生全國性的傳染病,鐵眼又把所有的錢用以濟助病苦的人。流行病過後,鐵眼第三度籌募印經的資金。又經過數年,終於把第一版日文大藏經印成,離他發願印經的時間整整二十年。

到現在,《鐵眼版大藏經》初版的雕版,還完整地保存在京都的黃檗山萬福寺,被當成鎮寺之寶。但是,鐵眼不只刻這一套大藏經,他的前兩套藏經,無形無相,更感人、更深入人心,這就是本土化菩薩的慈悲表現。

在二○○一年,我提出「本土化」的主張。所謂「本土化」,就是要讓佛教依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環境、風俗民情之不同,發展出各自的特色。佛光山的道場遍布五大洲,就是基於「本土化」的觀念,佛教才能在各地開花結果。人間的菩薩,也唯有在人間行道,建設人間淨土,方能成就佛道。

2.觀音菩薩無緣的濟度

〈妙音菩薩品〉講說妙音菩薩,能夠化現各種形象出入眾生之中,為眾生說《法華經》,解救眾生苦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敘述觀世音菩薩如果得知有眾生遭遇苦難,稱念他的名號,他便能「觀其音聲」,前去解救,並能根據場合,化作種種形象(有三十三應身)為各種眾生說法。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最高的道德觀念。《法華經》中〈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貫徹了菩薩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精神。現代社會,慈悲可以與人道主義相會通,應當大力提倡。在某些國家因遭遇自然災害、戰爭而面臨危及生存的困難、苦難時,我們更應以觀音、妙音菩薩的無緣慈悲救濟,不分國界、種族、宗教、性別、黨派、東西文化,積極展開救濟弘法的工作,哪裡有苦難,就往哪裡去。

如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災、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四川大地震……等等,都有賴各國人士,秉持同是地球人「同體共生」的理念,大家互助合作,為眾生的幸福安樂而努力。真可謂「慈悲無國界」!

3.藥王菩薩「以教為命」的捨身供養

〈藥王菩薩本事品〉記載,藥王菩薩曾修苦行,服諸香、飲香油,燃自身供養佛一千二百年,復再燃臂供養八萬四千塔。藥王捨身的燃臂之行,也為中國僧人為法捨身的典範。所以,歷代僧傳中,記載許多僧人為法捨身的事蹟,同時,也說明「捨身」是中國佛教早期信仰的實踐方式。藥王的捨身供養,即是象徵行菩薩道者,能去我執,捨身命,為眾生服務之意;並效法佛陀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精神。

經云:「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面對這樣的時代背景,人間佛教的行者背負具歷史意義的重任。實踐人間淨土的菩薩,積極為眾生、為佛教而努力,即是最佳實踐菩薩道的行徑。

就台灣而言,社會諸多亂象中,如何導正大眾的觀念與心態,利用各種管道弘法,淨化人心,是刻不容緩的事。只有以藥王菩薩「以教為命」的捨身供養,推動各種社教活動,實施全民教育,是最佳的時機。

4.人人當菩薩,處處做義工

《法華經》中「眾生能成佛」的思想,是大乘經典共通的教義。廣義的說,行佛所行,即是菩薩道。經中為了弘揚此思想,讓眾生能信受奉行,多寶佛、普賢菩薩、藥王菩薩、鬼子母等,皆表示予以護持。

在現代的環境中,如何在動盪不安的社會,實踐人間佛教、完成人間淨土的理想,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的「示教利喜」的服務精神,廣濟一切眾生。世間的苦難處,皆是菩薩的捨身命處。若能以《法華經》中諸佛菩薩護持佛法的精神,去護持一切眾生,人人當菩薩,處處做義工,娑婆即是人間菩薩實踐的道場。

我曾對菩薩與義工的關係提出:

⑴菩薩是眾生的義工,義工是人間的菩薩;

⑵菩薩倒駕為了度眾,義工修行為成菩提;

⑶菩薩永為苦海舟航,義工常作不請之友;

⑷菩薩修證階位不同,義工奉獻層次有別。

所以「菩薩的本願」是願意承擔眾生的苦難、不捨棄一切眾生。我們希望在此二十一世紀可以做到「人人發心當菩薩,處處發心做義工」,以佛法的慈悲精神,護佑普度一切眾生。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