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6 二、 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觀心 

在佛教裡,說到修行,大都是指參禪、念佛、修密。有一句話說:「密富禪貧方便淨。」意思是說,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富有,因為密宗的壇場要布置得非常精緻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並且要樣樣齊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必須有相當空閒的人,才好修學。

另外,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不管什麼行業、身分,不論何時何地,時時處處都可以念佛修持,因此最方便的修行法門,非淨土宗莫屬。至於想要修學禪宗的人,沒有錢不要緊,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之處,只要雙腿一盤,就可以參禪了。

不過,參禪究竟是坐呢?還是臥呢?還是站呢?六祖大師說,禪非坐臥;坐、臥、立都不是禪。所以,六祖大師曾對志誠禪師說:「住心觀靜是病,不是禪。」

那麼,如何才是禪呢?紫柏大師曾經這樣說過:

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苦;

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禪不是閉眼打坐,閉眼打坐只是進入禪的方法之一。如南嶽懷讓禪師問:「譬如牛拉車,車子不走,是打車子呢?還是打牛呢?」

打車子沒有用,參禪,要緊的是觀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見性,光是用身體打坐,並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參禪打坐,用心第一。

唐朝瑞巖禪師經常自言自語:「主人公,你在嗎?在,在!」不知者以為他瘋癲,知者了解那是一種深刻的禪修功夫,用意在喚醒自己的覺性,片刻都不離開當下。

禪者參禪,心要專注當下,要懂得止息觀心。止息,就是不為外境所動;觀心,就是看到自己的心。中國禪宗以搬柴運水、出坡作務來修習禪定,藉事練心,就是要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因為「明心見性」才是禪定的最終目標。

不過,不能否認的,禪雖然不是坐,也不是臥,當然更不是立,但是如果我們想要體驗禪悅的妙味,想要透過修定來參究自己的真心本性,打坐仍是初學參禪的人應有的必經過程,所以參禪首先必須懂得一些坐禪的基本常識,掌握一些根本的坐禪要領。如天台《小止觀》說,初學坐禪,當調五事: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

以下就先將傳統的禪修方法與內容,略述如下:

(一)毗盧遮那七支坐法

「毗盧七支坐法」是坐禪調身的最佳姿勢,分為七個要點:

1.盤腿:端坐盤腿,跏趺而坐。

2.結印:安手結印,置於膝上。

3.直脊:背脊豎直,不可靠壁。

4.收頸:頭面要正,頸靠衣領。

5.平胸:雙肩應平,輕鬆自然。

6.抵顎:嘴唇抿合,舌抵上顎。

7.斂目:斂目平視,觀照自心。

(二)六妙門

「六妙門」為天台智者大師所作,是進入涅槃的六個禪觀法門,分別是:

1.數息門:數息(從一至十)攝心,為入定的要法,所以是第一妙門。

2.隨息門:隨息之出入而不計其數,如此自然容易引發禪定,所以是第二妙門。

3.止門:心止則諸禪自發,所以是第三妙門。

4.觀門:觀五蘊是虛妄的假有,以此破種種的顛倒妄見,可以開發無漏的方便智,因此為第四妙門。

5.還門:收心還照,知道「能觀」之心非實,則我執自亡,無漏的方便智自然明朗,所以是第五妙門。

6.淨門:心無住著,泯然清淨,則真明的無漏智因此而發,自然斷惑證真,所以為第六妙門。

此中最關鍵的是隨息,是從動到靜的過程;另一個是觀息,是從靜到動,從定發慧的關鍵。在觀息裡面,觀看到呼吸的進出,如同生命的輪迴,也像是生滅的交替,如此與佛法無常苦空相應,從中體驗到三法印、四聖諦的真理,就能破除我執,然後才能再到還淨的更高境界。

(三)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為禪修的基礎,當參禪打坐還未進入「定」境的時候,可以輔以「五停心觀」來治心:

1.用不淨觀對治貪欲心:不淨觀是指觀想自他肉體的骯髒、齷齪,以對治貪欲煩惱的觀法。

2.用慈悲觀對治瞋恨心:慈悲觀是多瞋眾生觀想由拔苦予樂,而得到的真正快樂,以對治瞋恚的觀法。

3.用因緣觀對治愚痴:愚痴的人就是因為不明白世間上的事物,都是因緣所成,因此產生執著;如果懂得因緣法,就會知道眾緣和合的奧妙,就能轉愚痴為智慧。

4.用數息觀對治散亂:我們的心妄想紛飛,透過數息觀,也就是數我們的出入息,讓心繫於一呼一吸,不但能夠使呼吸慢慢均勻,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亂,進而獲致輕安。

5.用念佛觀對治業障:念佛觀就是念佛的相好光明、功德巍巍、空寂無為,以對治業障的觀法。

(四)四念住

「四念住」為修持定慧的功夫,修持達到心神靜止,須進一步修習四念住的觀法:

1.身念住:觀身相不淨,同時觀身的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對治淨顛倒。

2.受念住:觀照欣求樂受中反生苦惱的原因,並觀苦、空等相,以對治樂顛倒。

3.心念住:觀「能求」的心生、滅無常,並觀其共相,以對治常顛倒。

4.法念住:觀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無有自性,並觀其共相,以對治我顛倒。

以上四念住是以不淨、苦、無常、無我四觀,來對治淨、樂、常、我四顛倒。

(五)九住心

當修行一段時日後,可以透過「九住心」,勘驗自己修行的進度。

1.內住:參禪打坐時,最初繫心一境,使心住於內,不外散亂。

2.續住:最初所繫縛的心,其性粗動,不能使它等住遍住,所以當心念對外在的對象起作用時,即於所緣的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令心遍住微細。

3.安住:心雖然攝持令內住、續住,但是仍然還會有失念、散亂的時候,所以當心一外散,立即察覺,攝心還住於所緣中。

4.近住:此時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為妄念將起,就能預先覺知,先將它制伏,不令此心遠住於外,稱為近住。

5.調順:深知禪定的功德殊勝,了知色、聲、香、味、觸及貪、瞋、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亂的過患,因此,能將心調伏,不使流散。

6.寂靜:以內心的安定功德,止息能令心擾動的惡尋思及隨煩惱,使心調伏,不再流散。

7.最極寂靜:由於失念的緣故,前面所說的各種不正尋思及隨煩惱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斷滅。

8.專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而定力得以相續。

9.等持:就是平等持心,由於數數修習的因緣,功夫純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運相續,無散亂轉。修定至此,已經是即將入定的階段了。

(六)四料簡

臨濟禪師的「四料簡」,是可以應機應時、與奪隨宜、殺活自在教導學人的四種規則:

1.奪心不奪境:忘記自己,但沒有忘記外境。

2.奪境不奪人:泯滅外境,但沒有忘失自我。

3.人境兩俱奪:人與境皆忘。

4.人境俱不奪:人境俱不泯,道不離世間。

無論「九住心」或「四料簡」,禪者都可以依此測試自己,檢驗自己究竟到達哪一個階段。

(七)破三關

禪者在修學的過程中,會出現種種不一樣的境界,因此過去禪宗有所謂「破三關」:

1.初關:要能超凡入聖。

2.重關:要能入聖回凡。也就是淨土宗所說的乘願再來,廣度眾生。

3.牢關:凡聖俱泯。就是不著有,不著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八)四禪八定

「四禪」是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境界;「八定」是指色界天的四禪境界,與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境界,合稱為「八定」,因此「八定」其實包括了「四禪」。

四與八並舉,是因為「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都稱為「定」,所以合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

四禪分別是:

1.初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也就是消除種種煩惱欲望,到達無憂無欲的境界,便是初禪。

2.二禪:離初禪之尋伺塵濁之法,其內之信相明淨,亦即無尋無伺,無覺無觀,自然得到一種「歡喜」,便是第二禪。

3.三禪:離第二禪之歡喜,只有一種心平氣和的靜妙之樂,故又稱離喜妙樂地。

4.四禪:連靜妙之樂都沒有了,唯有與捨受相應的意識活動,便到第四禪。

四無色定為:

1.空無邊處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禪,滅除與眼識相應的諸色想,與耳、鼻、舌、身等四識相應之有對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滅除障礙定之一切想而思惟空無邊之定相。

2.識無邊處定:以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復散,於是即捨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心定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隱,清淨寂靜,稱為識處天定。

3.無所有處定:捨識處,專繫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淨,怡然寂靜,諸想不起,稱為無所有處天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前識處為有想,無所有處為無想;捨前有想,名非想,捨前無想,名非非想。也就是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淨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天定。

四禪八定是世間定,也是禪定的基礎,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時,都曾依這些禪定功夫作為助緣,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九)止觀雙修

「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就是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於無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觀」是觀想、貫穿的意思,也就是止息散亂的妄想之後,進一步觀想諸法,以發真智,徹悟諸法實相的本體。

止息一切諸法妄念,為靜態、消極性的不造作,也就是禪定門;觀想緣境、觀想光明,為動態、積極性地再用功,為智慧門。此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為求道者修禪發慧之要門。

(一○)因緣觀

「因緣觀」是對治愚痴、啟發智慧的觀法。參禪打坐不是要貪求寂靜的享樂,在寂靜中要能觀照才能產生智慧。觀照十二因緣,一念中就具有十二因緣,好比當下現在的一念,也是由於前面一念而來,前一念和後一念,息息相關。生命中任何一件事情,也都是有前因後果的,都是一人與眾人相關,一事與他事相連,都有它的因和緣,前因造後果,後果又再成為其他的因,這樣不斷的繼續衍生。看清楚這些因緣,就能懂得世間的實相,所以觀因緣能生智慧。

一般人大都以為禪的修練,一定要如老僧入定,眼觀鼻,鼻觀心,這樣才叫「參禪」。其實,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又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禪,是不能從坐臥之相去計較的。你會禪,則行住坐臥,搬柴運水,乃至揚眉瞬目,一舉一動,都可以頓悟,都可以見性。如永嘉大師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對真正的禪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禪是觸目即是,無所不在。因此,人間佛教重視的是「生活禪」,我們主張:

1.禪修的思想:在於平常、平實、平衡的意境涵養,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2.禪修的內涵:在於信心、道心、悲心的長養增進,不變隨緣,慈悲喜捨。

3.禪修的生活:在於規律、簡樸、惜福的用心實踐,依戒生活,知足澹泊。

4.禪修的精神:在於承擔、無畏、精進的落實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擔。

5.禪修的運用:在於生活、生趣、生機的權變妙用,觸處皆道,機趣無限。

禪的精神,並不局限於打坐的禪堂,在二十四小時之中,舉手投足,揚眉瞬目,都充滿了禪的妙趣;禪的消息,並不僅僅在歛目觀心的禪定中,日常的著衣吃飯、走路睡覺,都透露著禪的妙機。

禪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平時的行住坐臥之間都有禪。惠能八月舂碓,親自作務,實為他進入悟道的不二法門。

有源律師請教大珠慧海禪師道:「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道:「飢時吃飯,睏時睡覺。」

源律師不解地說道:「那每一個人每天都在修行?」

大珠道:「不同!別人吃飯,挑肥揀瘦,不肯吃飽;別人睡覺,胡思亂想,萬般計較。」

有人問法華山的全舉禪師:「當初佛陀勉勵弟子們要發四弘誓願,請問禪師,你的弘願是什麼呢?」

全舉禪師回答:「你問起我的四弘誓願,我是『飢來要吃飯,寒來要添衣,睏時伸腳睡,熱處要風吹』,我肚子餓了要吃飯,天冷了要穿衣,疲倦時伸腿就睡覺,天熱就想吹吹風,你看如何?」

禪不是離開生活,也不是閉關到深山裡自我了斷,而是在言行動靜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現出平常心,不起分別妄念;能從瑣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個身心去參透宇宙的無限奧妙,則隨時隨地生活裡都有禪。

雪峰、巖頭、欽山等禪師三人結伴四處參訪、弘法。有一天行腳經過一條河流的路邊,正計畫要到何處托缽乞食時,看到河中從上游漂流一片很新鮮的菜葉。

欽山說:「你們看,河流中有菜葉漂流,可見上游有人居住,我們再向上游走,就會有人家了。」

巖頭說:「這麼完好的一片菜葉,竟如此讓它流走,實在可惜!」

雪峰說:「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們還是到別的村莊去乞化吧!」當他們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談論時,看到一個人匆匆從上游那邊跑來,問道:「師父!您們有沒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葉流過?因我剛剛洗菜時,不小心一片菜葉被水沖走了。我現在正在追尋那片流失的菜葉,不然實在太可惜了。」雪峰等三人聽後,哈哈大笑,不約而同地說道:「我們就到他家去弘法掛單吧!」

禪是遍一切處,參禪的方法很多,現在只舉四十法,供大家作為日常修學禪法之參考:

1.飲食禪:過去禪師每有學僧問道,總說:「吃飯去!」吃過飯就說:「洗缽去。」禪不在別處,只在行住坐臥,喝茶吃飯之中,因為離開了生活,就把禪定架空了。

2.隨他禪:有一位年輕女子到寺院參禪,忽然家中傳來訊息,說他考取國外留學,入學通知單已經寄來了,女子看也不看,說:「不管他!隨他去!」過不了幾天,又有消息傳來:「家中失火了!」他說:「不管他!隨他去!」一切都隨他去,火燒眉毛也不管他;不管他、隨他去,禪就在當下。

3.放下禪:有一個五通外道想跟佛陀請法,他手上拿著兩個花瓶去見佛陀。佛陀一見就對他說:「放下!」他隨即放下右手的花瓶。佛陀再說:「放下!」他趕快把左手的花瓶也放下。佛陀又說:「放下!」外道說:「我手上的兩個花瓶都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呢?」佛陀說:「我叫你放下的是心中的成見。」放下,就是禪。

4.觀佛禪:坐禪時,觀想佛像的姿態之美,例如佛的慈悲、微笑、說法的樣子,把佛像觀得歷歷在目,甚至觀想佛像的眼睛是睜開的,是有表情的,是會說話的活佛,這是觀「佛」,不是觀「相」而已。

5.光明禪:觀想佛像的通身放射光明,如《十六觀經》一般,觀到自己的眼前都是一片光明,影響所及,不僅走路、做事都有光明,甚至連睡覺都在光明裡。

6.茶藝禪:禪有禪的味道,茶也有茶的道,每次泡茶時,茶水的冷熱、多少、苦澀、濃淡,都能掌握得恰到好處,所謂「茶禪一味」,能夠把茶泡得爐火純青、清淡入味,就是有禪了。

7.獅吼禪:所謂「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有時候站上山頂高峰,一個人盡情的唱誦梵唄,或是隨意念佛,甚至獅吼一聲,胸中豁然以明,大地山河,宇宙世界,都在剎那之間與身心融為一體。

8.因緣禪:觀看因緣,了解世間一切都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具備地、水、火、風等因緣才能生起;因為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隨著緣生緣滅,來的讓他來,去的讓他去,心中無有掛礙,坦然自在,這就是禪的妙用。

9.生死禪:貪生怕死,人之常情,但是禪者對於生死有不二的看法,因為沒有生,哪裡會死?沒有死,哪裡會再生呢?了悟生死一如,就不為生死所動,這就是禪。

10.無我禪:執著「我」,當然沒有禪;把「我」去除,超越一切人我對待,當下就能見出一點消息。

11.公案禪:佛教雖然主張不要「拾人牙慧」,不一定要以古人的方法是從,但是對於一些初學者,也要有一些慧解的根據,才能找到一個下手處。

12.話頭禪:參一句「念佛是誰」,或是「父母未生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緊緊扣住,用心去參,參到天地闊然粉碎,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了。

13.行腳禪:古代的高僧大德,不遠千里尋師訪道,參訪雲遊,只為大事未明。例如,趙州禪師「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雖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但實際上還是有代價的。

14.作務禪:百丈禪師的「搬柴運水,無非是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禪不是不做事,日本禪師在庭院裡拔除草地上的枯草,他如果使用除草機,那就不是參禪了。禪就是一點一點的,從尋常作務中磨練出身心一致,內外一如,所以歷代禪宗的祖師如六祖舂米、臨濟栽松、仰山牧牛、玄沙砍柴,出坡作務,就是禪。

15.林下禪:林中參禪,如阿難在林間習定,須菩提於樹下宴坐,體會甚深的空義;甚至佛陀當初也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開悟成佛。能在叢林樹下參禪,與萬千眾生在一起,感受如樹木之不動的靜謐,心靈必能有另一番超然物外的體會。

16.山水禪:中國禪宗祖師以大自然的山林水邊為禪房,所謂「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只要心頭澄明,山林水邊,危崖火窟,何處不能參禪。

17.洞中禪: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山洞坐禪,雙腿一盤,看似與外界隔絕,其實三千大千世界都在胸豁之中,正是洞中別有天地。

18.專注禪:把身心融入在一個目標上,集中心念,專注用功,如《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19.念佛禪:念佛也是禪,如《阿彌陀經》說「一心念佛」。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亂,那不就是禪了嗎?

20.明心禪:參禪的目的,無非是要明心見性,我們千古以來在生死裡輪迴,就是因為不能明白自心,假如能參透一點禪的訊息,則「千年闇室,一燈即明」。

21.悟道禪:禪者不一定天天想要成佛作祖,禪者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悟道,南宋張九成參柏樹子公案,聽到蛙鳴,大大省悟:「春天月下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麼(這樣)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只要能悟道,就能擴大我們無限的心胸法界。

22.事理禪:「道」要在生活中求,理中不可廢事,才能理事圓融。世間上,有的人「通情不通理」,有的人「講理忽略事」,如能參透《華嚴經》的「事理無礙」法界,那就是一個禪者。

23.快樂禪:日本的坦山禪師,每日參禪都說:「快樂啊!快樂啊!」有一天,被人把他往水中一丟,他即刻說:「痛苦喔!痛苦喔!」後來有人把他救起,笑問他:「你不是很快樂嗎?」他說:「沒有快樂,哪知道痛苦呢?」同樣的,沒有痛苦,怎麼會知道快樂呢?

24.感恩禪:參禪就是改心,就是改變觀念。坐禪時,能夠每天心存感恩,感恩佛陀,感恩周遭一切人等;心中充滿感恩,心境自能昇華、提昇,而感時時與佛同在。

25.佛心禪:我心是佛,佛心是我,心佛一如。如果禪者能悟到「佛不離心」,直下承擔「我是佛」,則世間無事不能一肩擔待。

26.自在禪:參禪的目的,在於開悟、解脫、自在。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度一切苦厄」。禪者如何才能自在呢?只要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則無時無處不能逍遙自在。

27.安閒禪:生活中,懂得安閒、自在,就是禪。安閒不是生活中什麼事都沒有,而是在紛擾的世界裡,心能如如不動,如果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忙心不忙,忙而不亂,那就是禪。

28.靜中禪:禪者的氣質,如一朵花,如一株草,靜靜的開放,默默的成長,所表現出寧靜、祥和、安忍的氣質,這就是禪定的境界。

29.動中禪: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去除散亂的妄念,才能浮現清晰的智慧。平時在忙碌動盪的生活中,能夠安然自在,就是禪定力量的表現,所以禪要在「靜中養成,動中磨鍊」。

30.書中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能夠浸淫在詩書字畫裡,不斷變化氣質、淨化身心,那也能走進禪的世界。

31.詩文禪:禪雖然不立語言文字,但古代的文人雅士,他們的詩文,都能表達禪意,如蘇東坡、王維等,在禪師的禪詩裡,信手拈來,都有禪。

32.梵唄禪:梵唄就如現代的音樂,可以拉近人際之間的關係,尤其隨著如天籟般幽雅和婉的梵音,可以讓人胸襟開闊,心地澄澈,身心泯然與天地自然融和,所以古來不少人從佛教的梵唄中開悟,唄禪師就是一例。

33.棋藝禪:中國的圍棋、象棋,西方的橋牌,如果除去對勝負的執著,而能取其集中思想,深入分別中的無分別,那也是接近禪的境界了。

34.問道禪:參禪,要不斷的「問」,不斷的「參」,所以小參、普參,甚至千山萬水,到處參訪問道,從請法問道中,只要一開口,就知道有沒有。

35.人間禪:有一個禪者,在禪堂坐禪兩年,一日走到大街上,忽然悟道,他深刻體會到:「一個禪者,如果沒有頭頂青天,腳踩大地,在車水馬龍裡沒有心懷眾生,他就不配做一個禪師。」

36.義工禪:義工可以從事行善的工作,也可以做一個參禪的行者,如果在從事義工當中,心思集中,意念統一,人我雙亡,利害不計,所謂「欲作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為人服務,發心奉獻,福德因緣具足,自然就會有禪心了。

37.共修禪:一個人,在居家斗室裡可以打坐參禪,在團體的禪堂裡,也可以與大眾互相切磋砥礪,只要時間因緣一到,內外相應,也就不浪費生活供養了。

38.跑香禪:所謂坐也禪,行也禪,在禪堂跑香,人雖多而不亂,大眾行進安詳有序,舉足動作輕緩無聲,尤其跑香的時候,人人專心照顧腳下,真是每一步都在走向禪的世界裡。

39.禮拜禪:拜佛時,一心頂禮,心無雜念,把身口意集中一致,拜到我與佛無二無異,那也是初學入道的途徑。

40.無聲禪:禪者是住在無聲的世界裡,有聲的世界總是紛擾的,如果禪者鍛練自己,眼中無花花世界,耳中無喧呶雜音,心中無起伏妄念,則禪的消息已經接近了。

以上只是基於禪本來就很有人間性,古來的禪師莫不從生活作務中參禪悟道,但是後來慢慢走了樣,成為枯木禪、小乘禪,因此現在「人間佛教的定學」,重新又再提出一些生活的禪修法門,只是希望為人間散播一點禪的種子,祈願人間佛教的生活禪能如一把鑰匙,開啟世人迷濛的心靈。不過,佛教所謂八萬四千法門,豈只如此而已,只是法門再多,也要看大家如何心領神會了。

總之,古德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裡面,穿衣吃飯可以參禪,走路睡覺可以參禪,甚至上廁所都可以參禪。譬如《金剛經》描寫佛陀穿衣、持缽、乞食的般若生活風光,一樣是穿衣吃飯,但是有了禪悟,一個覺者的生活,其意義與境界,和凡夫就判然不同了。

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修禪也不需要離開團體,離開大眾,獨自到深山古寺去苦參;禪與世間並不脫節,如前所說:「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只要把心頭的瞋恨怒火熄滅,何處不是清涼的山水地?何處不能「熱鬧場中做道場」呢?

禪詩有云:「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若要紙上談人我,筆影蘸乾洞庭湖。」禪是需要去實踐,而不是在嘴上談論的。古代禪師的棒喝,那是在教禪;禪者的揚眉瞬目,那也是論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是在參禪;趙州八十行腳,這是在修禪。這些典型,都留給後人很大啟示。

我自己過去在叢林參禪,雖然不是很有心得,但在禪門宗下接受多年的教育,偶而也能接觸到一點禪意,因此平日生活也能用禪心來面對一些義理人情,例如:

1.佛光山開山初期,經濟拮据,一些徒弟想要補牙,送來報帳單,一些職事為了省錢,都主張要節儉,但是我說:「儘管不能說一口好話,擁有一口好牙還是需要的。」

2.多年前在榮總準備做心臟手術,開刀前醫生問我:「你怕死嗎?」我說:「死不怕,怕痛。」事後鄭石岩教授問我:「大師,您在手術的時候看到誰?」我說:「看到大眾!」

3.一九八九年我率領「國際佛教促進會大陸弘法探親團」到大陸弘法探親,大陸《苦戀》的作者白樺問我:「大陸現在最大的進步是什麼?」我說:「改革!」

4.有一段時間台灣社會亂象紛陳,電視《新聞廣場》節目邀請我上節目接受訪問,主持人李濤希望我用一句話說明「如何改善社會亂象」。我說:「人人心中有佛!」

5.二○○○年佛光山在澳洲的南天講堂落成,我前往主持佛像開光法會,當天應邀出席的澳洲國會議員羅斯‧卡麥隆(Ross Cameron)問我:「世界上的宗教領袖當中,哪一個最好?」我說:「你歡喜的那個,就是最好!」

6.二○○二年新春,我發起台灣佛教界共同從大陸恭迎佛指舍利到台灣,藉助宗教促進海峽兩岸的互動交流。當時香港鳳凰衛星電台王尚智記者問我:「今後您一定還會扮演重要的角色,您希望人們以後如何看待您?」我回答他:「看我是一個普通的和尚就好了,我只是一個出家人而已。」

同年三月三十一日,佛指舍利蒞台供奉三十七天後恭送返回西安法門寺。抵達西安咸陽機場時,記者問我:「您現在想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我說:「功德圓滿。」

7.平時有一些遊客到佛光山參觀,在看過大佛城後,常以不屑的口氣說:「佛光山都是水泥文化,佛像都是水泥做的。」我說:「我們只看到佛祖,沒有看到水泥。」

8.早在民國四十多年(一九五○年代),台灣戒嚴時期,民眾不能隨意集會,當時我每次下鄉弘法布教,總有一些警察前往取締。有一次我正在開示,警察又來干擾,他喝令我:「叫他們解散!」我回答他:「等我講完,他們自動會解散。」

9.有一次,澳洲一位鄒曉鷹先生問我:「不知大師的佛法是資本主義還是共產主義?」我說:「就是佛教主義啊!」

10.二○○二年,新聞局主辦「媒體環保日」活動,《聯合報》梁玉芳記者訪問時,問我:「對現代媒體有何看法?」我回答他:「有時不聽、不看,也是蠻快樂的!」

此外,也常有人問我:

「有外星人嗎?」

我說:「阿彌陀佛等都是!」

「你怎麼都不會老?」

我說:「沒有時間老!」

「世間上,愛情、自由、生命、財產,何者重要?」

我說:「佛法、因緣最重要。」

「四大菩薩在哪?」

我說:「觀音菩薩在慈悲裡,地藏菩薩在願力裡,文殊菩薩在智慧裡,普賢菩薩在實踐裡。」

其實,禪不是供我們談論研究的,禪是改善我們生活的。有了禪,就富有三千大千世界;有了禪,就能生活。禪可以當飯吃,禪也能當衣服穿,例如有名的大梅法常禪師說:「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株松花食有餘。」禪者棲身心於大千世界,敝衣蔬食都可以裹腹禦寒;禪師們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隨緣放曠,任運逍遙,禪,就是一個「自然」。

參禪,主要的就是要把禪活用起來,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能把禪活用的話,那就是我們的靈巧,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生活中如果能有禪、有智慧,人生的味道就不一樣了。

在禪門裡,修證是各人自己的事,修得一分,就真正體驗一分。如果只是在理論上說食數寶,或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是不會有效果的;唯有透過實踐,才不失去佛教的真實意義,才能把握到禪的風光。譬如牽引一匹飢渴的馬,到水源處喝水,如果這匹馬不開口,只有飢渴而死。同樣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只是指引我們通往真理的羅盤,我們「如是知」之後,就要「如是行」,才能喝到甘露法水。所以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了解什麼是佛法?什麼是禪?唯有親自去參證,實際去修行,別人是絕對無法如實告訴你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