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49 二、 戒的精神—— 止惡行善,饒益有情
一般人提到佛教,總認為信仰佛教必須受戒,於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能,很不自由。其實,佛教的戒律,其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身體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進而不去侵犯別人。
不侵犯別人,進而尊重別人,則自他都能自由;反之,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就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就是犯了偷盜戒;強姦、拐騙、重婚、妨礙風化,就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就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
運毒、吸食菸酒等,就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繫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受戒才能自由;不受戒而行非法,國法也不會放過他,甚至因果道德也會制裁他,因此不要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其實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在佛教裡,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都應該進一步發心受戒。受戒是一種發心,心一發,任何邪魔外道都會遁形,因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大智度論》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船。」能夠受持清淨戒,自有大力量、大功德。只不過我們對於戒的精神,應該要有正知正見,這比持戒更為重要。
關於「戒」,有幾個觀念必須釐清。
破戒與破見:破戒是違犯戒法,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可以懺悔糾正;破見是謬解真理,是根本思想上的錯誤。一個破見的人,在見解上無法再接受佛法真理,就永遠與佛道無緣,因此破戒可以懺悔,破見不通懺悔。
所謂「破見」,例如有的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比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得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沉淪三途惡道。
因此,在佛教裡,一個人破戒並非可恥,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這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過比較嚴重。在佛教的戒律上,錯誤的思想見解,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昧於因果的邪惡見解,都是煩惱的根源,也是障道的根本,所以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知正見,須知受了戒,行為有了依循的標準,懂得自我約束,縱有所犯,也能懺悔,因此戒不可怕,有戒才和平,有戒才安全,有戒才有保障。
止持與作持:佛教的戒律,不外「止持」與「作持」二門,舉例說,七佛通戒偈中,「諸惡莫作」就是止持戒,「眾善奉行」就是作持戒。也就是說,對於一些違法亂紀的壞事,你不去做,就是持戒;你違犯了,就是犯戒。相對的,對於一些有利於人的善事,你發心去做,就是持戒;你逃避不為,就是犯戒。由此可見佛教的戒律不僅只有消極的防非止惡,更要積極的奉行眾善,因此除了消極止惡的七眾別戒聲聞戒以外,還有積極行善的菩薩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是大乘菩薩戒的代表,包括:
1.攝律儀戒,即遵守佛教制訂之各種戒律,防止過惡。
2.攝善法戒,即誓願實踐一切善法,以修習諸善為戒。
3.攝眾生戒,即發心教化眾生,使得利益。
攝眾生戒又稱「饒益有情戒」,其饒益眾生的方法,根據《菩薩地持經》卷四舉出有十一種,即:
1.眾生所作饒益之事,悉與為伴。
2.眾生已病、未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
3.為諸眾生說世間法、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知恩報恩。
5.救護眾生種種恐怖,開解諸難,使遠離憂惱。
6.見眾生貧窮困乏,依其所需,悉能布施。
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蓄眾。
8.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之善語等,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9.對有實德者,稱揚歡悅之。
10.對犯過行惡者應以慈心予以呵責,使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之心。
此「三聚淨戒」說明,佛教的戒律不僅只消極的禁止做一切惡事(止持),更要積極的行一切善事(作持),也就是要淨化自己,利益他人,因此有時當作而不為者,也是犯戒,這是佛教戒律既單純又廣大的不可思議之處,也是實踐菩薩道的行者應該把握的戒的真正精神。
此外,佛教裡有很多戒律,如「沙彌十戒」中的「不捉持金銀戒」、「不故往歌舞觀聽」、「不非時食」、「不坐高廣大床」等,依現在的社會形態來看,都很難清淨受持。乃至日本佛教娶妻生子、寺廟傳子,以及西藏的僧侶隨緣食肉,甚至寺院使用皮製品的佛具與現代化用品,以及一些經常惹人爭議的「素食葷名」等問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它呢?
其實佛教的戒律,不必在形相上刻板的執著教條,應該重視的是戒的精神、意義以及人間性。例如,中國大乘佛教的「三壇大戒」,就很有人間佛教利濟眾生的精神。所謂「三壇」就是:初壇沙彌戒要守好「攝律儀戒」,二壇比丘戒要具備「攝善法戒」,三壇菩薩戒要有「饒益有情」的精神。因為「三聚淨戒」具足,因此大乘佛教才得以由此展開,這就是人間佛教戒律的特色。
戒要能對人生、對未來有所增上,可惜南傳佛教一向只受比丘戒,缺少菩薩饒益眾生的人間性。加上過去佛教的戒律太看重消極的止惡,缺乏積極為善的精神,因此一講到戒律,大都「不可這樣,不可那樣」,除了上述所舉以外,其他如僧眾不能布施財物給信眾、在家眾不能聽比丘(尼)戒、比丘不可接近女眾等。甚至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然而過去一般人常依《梵網經》的戒條,如「以手觸酒,五百世無手」來解釋戒律;由於過分的威脅恐嚇,反而失去說服力,只有使得有心學佛的人望而卻步。尤其千百年來,為了一條「八敬法」,障礙了多少優秀的女眾出家,所以我們今天需要的是「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因此我們應該將戒律規範人間化。
所謂人間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止惡息罪;一方面更應積極廣修善行,廣作善事,發揮菩薩戒服務奉獻的精神,以期自利利他。因此,今日佛教界實在不宜再以佛世時的社會背景來要求現代人,因為佛陀雖如法律專家,他依當時印度的民情、風俗、文化等因緣制訂各種戒律,但隨著時移事異,很多戒律已不適合時代的演進。例如:
1.偏袒右肩:印度屬熱帶氣候,此戒若是強要寒帶地區的人遵守,不合情理。
2.不捉持金銀戒:過去印度不使用錢幣,現代人出門在外,不管食衣住行,都離不開金錢。
3.不與女人接觸:過去佛陀為健全僧團,因此立下嚴峻戒律。但是現在是兩性平權的時代,男女接觸機會頻繁,例如:開會時,先到先入座;乘車時,男女依序排隊,都是很平常的事。因此,現代男女往來,只要能劃清公私,不多做私密的一對一交往,平時正常社交往來,也是時代的發展所趨。
4.譏嫌戒:此戒有時行之過分,導致因為害怕被譏嫌,於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能;因為顧慮過多,而使佛法失去本來應有的擔當,以及應有的積極利眾行為,而使佛教弘化於現代失去力量。
故此我們認為,制戒的原則要合情、合理,要尊重人情、人性。如前所說,當初百丈禪師避開戒律另訂叢林清規,到了現代,人間佛教更因應時勢所趨,主張凡傳統戒律合乎時宜者尊重之,此外則另依現代社會所需而制訂現代生活律儀,期能展現佛教的時代性,以更符合當初佛陀制戒的本意與精神。當然,我們也希望世界各地佛教對「戒律」的精神與本懷,要有透徹的認識,否則只知依佛世時一成不變的戒律,佛教的發展會受到限制;今後唯有彼此尊重各國的風俗、民情、社會習慣以達成共識,才能促進世界佛教的團結與發展。
總之,佛教的戒律講究修身利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戒律從外相的修持清淨,到內心的不動念,層次有所不同。尤其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小小戒已不適用於各國不同的民情及現代時空,因此我們主張應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廣五戒、菩薩戒,方能匡救當今道德淪喪、社會失序的時弊;唯有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攝六度為戒律的內容,才能饒益眾生。所以,人間佛教主張,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萬行才是戒律,四攝法門才是戒律;具有饒益有情的內容,才是真正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