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230 一、 慧的根本——般若緣起,人間慧本
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各位居士,大家好!
時間過得真快,三天的佛學講座今天已經進入最後一天了,今天的主題是「人間佛教的慧學」,這是一門開發般若自性的學問,也是「人間佛教戒定慧」三學的圓滿。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佛教裡有一位「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呢?主要的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從「般若觀慧」裡獲得自在的菩薩,他能自由自在的觀察人間的心意,解救眾生心理上的痛苦,拔除眾生身體上的煩悶,所以名為「觀自在」菩薩。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也不盡然全對,因為佛陀成道時曾經宣示過:「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自性,其實都本自具足「般若智慧」,只是被煩惱無明所覆蓋,因此不能顯發。現在如果我們能夠開發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以般若的慧眼洞徹世間實相,讓我們生活能夠超越一切好壞、得失、有無,不被世間的金錢所買動,不受感情的誘惑而妄動,不因權勢的威迫而盲動,能夠活出自己的尊嚴,過著不被外境所動的般若人生,時時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那麼人人都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就是人人都是「觀自在」了。
「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己在不在。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活得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但是誰能給我們自在呢?答案是:唯有自己開發般若智慧,找回般若自性,才能活得自在。因此,繼前面二天講過「人間佛教的戒學」、「人間佛教的定學」之後,今天所要講的「人間佛教的慧學」,就是希望幫助大家從佛法裡開發「真如佛性」,讓每個人都能像觀自在菩薩一樣,以「般若觀慧」來「照見五蘊皆空」,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
說到苦,人都怕苦,喜歡快樂,但是苦是人生的實相,人的內心有貪、瞋、痴三毒之苦,身體上有生老病死的無常之苦,乃至憂、悲、苦、惱、無明,甚至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苦苦」,都讓人生苦不堪言。
煩惱是苦的根源,雖說人生「苦樂參半」,偶爾也有快樂的時候,例如:金榜題名是快樂、事業有成是快樂、妻賢子孝是快樂、財源滾滾是快樂、大病初癒是快樂、喜獲麟兒是快樂、苦盡甘來是快樂……但是世俗的快樂,無論是感官或精神上的,都不究竟,也不長久,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短暫的快樂過後,還是會有失去的落寞之苦,甚至有時候因為耽於快樂,不知上進,往往樂極生悲,這就叫做「壞苦」。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求聞達於諸侯,是個安於平凡的人,既不貪愛權勢名位,也不羨慕高官厚祿,我能甘於澹泊,不被外在的物質有無,不受人事的好壞所動,因此能夠無憂無喜的過日子。然而一個人即使有此修養,只是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遷流不住,都是剎那生滅,無法常住安穩,因此身心仍不免受到無常的逼惱,而有「世事無常」的慨嘆,這就是「行苦」。
苦、空、無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佛陀所說的三法印,但佛陀同時也指示對「涅槃寂靜」的追求。因此「苦是增上緣,不是真目的」,佛教之所以說苦,主要是讓眾生知苦、離苦,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苦是人間的現實,但並非我們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要脫苦,尋求快樂;現世悲苦的實相不足以代表佛教,佛教的真相是禪悅與法喜,佛教其實是個歡喜的宗教。
然而過去佛教界的人士大多偏重「苦」的倡導,因此常令有心學佛的人望而卻步。我個人一向提倡人生要追求快樂,人人應該樂觀進取,不要老是把「苦」掛在嘴邊,應該徹底了解苦的形成原因,找到對治的方法,那麼我們就可以遠離痛苦的淵藪,享受真正快樂的人生了。
關於苦的原因,我曾經把它歸納為七點:
(一)我與物的關係不調和:苦的來源,第一個因素是我與物之間的關係不調和。譬如居住的房子空間太小,家裡人口又多,擁擠不堪,不能稱心如意,自然感到痛苦。晚上睡覺時,所用的枕頭高度不合適,一夜無法安眠,精神不濟,難免心煩氣躁,也會痛苦不安。
除了身外之物會帶來種種的不便與痛苦之外,甚至長在我們身上的毛髮、指甲等,如果不加以適當的修剪、洗滌,所產生的汙垢也會帶給我們困擾,因此古人常拿毛髮來比喻煩惱說:「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又說:「頭髮是三千煩惱絲。」沒有生命的物質,和我們的生活,其關係實在密不可分。
(二)我與人的關係不調和:人我關係的不調和,是苦惱的重要因素。譬如自己喜愛的人,偏偏無法廝守在一起,而自己討厭的人,卻又冤家路窄,躲避不了。這就是佛教所謂的「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
有時由於個人的見解不同,辦事方法千差萬別,彼此引起衝突磨擦,產生痛苦。有時自己小心翼翼做事,深怕得罪了人,但是看到一群人背著自己竊竊私語,心中就感到惶惶不安,以為別人一定是在批評自己。由於人我關係的不能協調,也會讓人感覺人生痛苦,日子難過。
(三)我與身的關係不調和:有人說「健康是第一財富」,假如沒有健康的身體,縱然擁有天下的財寶、曠世的才華,也無法發揮功用。偏偏身體的老病死是自然的現象,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再健壯的人,也有衰弱的一天;再美麗的容貌,也有蒼老的時候。年輕時,雖然可以逞強稱雄,但是隨著歲月的消逝,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器官也會跟著退化,眼睛老花了,機能衰退了,動作遲鈍了,完全不復當年的生龍活虎、叱吒風雲。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們纏綿病榻數日;一顆小小的蛀牙,就夠我們整夜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由於我與身體的關係不能調和,種種的苦惱也會接踵而至。
(四)我與心的關係不調和:心是我人的主宰,如一國之君,操縱著一切。古人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們的心如野馬脫韁,到處奔竄,不接受我們意志的自由安排。譬如當我們的心中生起貪瞋痴等煩惱時,雖然努力加以排遣,卻是那麼的力不從心,又譬如心中充滿種種的欲望,雖然極力加以克制,卻又事與願違,不能隨心所欲。這種由於我與心的不調和而產生的痛苦,實際上並不亞於身體不調和所帶來的苦痛。身體的病苦,依靠珍貴的藥材、高明的醫師治療,痊癒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心理的毛病,有時連華佗也束手無策。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埋怨別人說:「你都不聽我的話。」其實最不聽話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無法叫自己的心不起妄念,不生煩惱,自己的心實在是世界上最難征服的敵人,我們和心如果處於敵對的關係,每日干戈不斷,痛苦交迫也就是必然的了。
(五)我與欲的關係不調和:人不可能沒有絲毫的欲望,欲望有善欲和惡欲之別。好的欲望譬如希望成聖希賢、成佛作祖,或者希望創一番事業,服務鄉梓社會,造福人群國家,所謂立功、立德、立言等三不朽,佛教稱這些向上求進的欲望為善法欲。另外如貪圖物質的享受,覬覦官運的顯赫,眷戀愛情的甜蜜等,佛教稱這些可能使我們墮落的欲望為惡法欲。善法欲如果調御不當,會形成精神上的重大負擔,產生很多的痛苦,更何況惡法欲,如果無法善加駕馭,和我們的心保持良好的關係,其所帶來的痛苦,更是不堪負荷。
(六)我與見的關係不調和:見,指的是思想、見解。物質上的匱乏、欠缺,還能夠忍受,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思想上的寂寞、精神上的孤獨,古來多少真理的追求者,都是孤獨的行於真理的道路上。因此陳子昂有「獨愴然而淚下」的悲嘆,佛陀也有入涅槃的念頭。而令我們感到痛苦的思想是「似是而非」的邪知邪見。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些邪見外道,主張修持種種的苦行:或者倒立於林間,或者在火邊燒烤,或者在水裡浸泡,有的人絕食不飲,有的人裸形不穿,極盡能事使身體受苦,企圖藉著苦行以獲得解脫。但是由於這些外道的思想不純正、見解欠適當,徒然使身體受到折磨,增加許多無謂的痛苦。邪知邪見能陷我們於痛苦之中,是障礙我們追求真理的最大絆腳石。
(七)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從人類的文化史來看,人類最初的活動,就是和自然一連串戰爭的記錄。自古以來,自然界帶給我們的痛苦,舉凡地震、海嘯、風災、水災、旱災、森林火災等,真是不勝枚舉。任何一個天災,都會帶來嚴重的災情,譬如水量過多,氾濫成災,平地變成汪洋,無處安身;反之水量太少,乾旱成災,大地龜裂,無法耕作,都足以危害生存。所以,我與自然界的不調和,所帶給我們的苦惱,都是顯著而且直接的。
總說人生有無量無數的苦,而萬般痛苦,都是因為有「我」,如老子所說:「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人因為有「五蘊和合」的色身假我,因此有貪愛、執著、瞋恚、愚痴等輪迴生死的煩惱根本。
所謂五蘊和合,是說我們的生命,由物質的「色」和精神的「識」,加上心識活動所產生的作用──受、想、行三者所積聚而成。這五者只不過是條件的組合,是暫時的存在而已,如果因緣不具足的話,一切都將歸於幻滅。但是一般人的觀念認知裡,以為五蘊和合的色身是永遠不滅的,因此將它執著為真實的自己,於是產生種種的貪愛,因而流轉於痛苦的長夜。假如我們能夠洞察「我」的虛妄性,證悟本來無所得的「性空」妙理,自然能超越一切的痛苦。因此「我」是煩惱痛苦的根本,唯有「無我」才能解脫自在。
話說在一場超過十萬人觀賞的足球賽裡,有一位先生一邊抽菸,一邊觀看球賽。由於全神貫注,忘了手上的香菸,一個不小心,菸屑燃燒到隔壁一位先生的衣服。「噯喲!好痛!」抽菸的人一看,不得了!我的香菸燒到別人了,趕忙道歉說:「對不起!對不起!」被燒的人也聚精會神地看著激烈的比賽說:「不要緊,回去再買一件。」
兩人的對話才剛結束,不知不覺中香菸又燒到前面一位小姐的頭髮上,「噯喲!好痛!」小姐撫摸著秀髮,嬌呼一聲,抽菸的人一聽,糟糕,自己又闖禍了,忙不迭地又趕快道歉說:「對不起,我的香菸燒壞了你的頭髮。」小姐不假思索的脫口說:「沒有關係,回去再買一頂就是了。」說完又全神貫注地看起球賽來了。
為了看球賽,衣服燒了不要緊,連頭髮被燒也不介意,這就叫做「渾然忘我」。這還只是「忘我」的境界,就已經能夠不受外境所苦,可見如果能夠有「無我」的智慧,當然就更能遠離一切痛苦了。
苦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真理,而好樂惡苦是眾生的本性,現在舉世之間,各種學術、經濟、醫藥等不斷精益求精,乃至科學家多少的發明,無非都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希望將痛苦減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政治家的口號也都是為了替人民除苦。但事實上,一般社會上的濟苦助貧,解衣推食,只能方便的解救一時的困苦,不能徹底拔除痛苦的根本;唯有自己有了般若智慧,才能洞燭苦的來處,然後加以「應病與藥」,如此才有力量除苦。也就是說,有了照見五蘊皆空的「無我」智慧,才能究竟離苦得樂,這也是為什麼學佛要「勤修戒定慧」,要不斷「三學增上」的原因了。
今天針對「人間佛教的慧學」,仍然提出四點看法如下:
一、慧的根本──般若緣起,人間慧本
二、慧的開發──知識巧思,人間慧解
三、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四、慧的圓滿──同體共生,人間慧圓
一、慧的根本──般若緣起,人間慧本
世間上一般的宗教,大多重視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視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認為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所以「人間佛教的慧學」第一點提出:「般若緣起」,是為「人間慧本」。
談到般若,人生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謂「本來面目」,就是「般若自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佛陀成道時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凡夫眾生與佛一樣,都具足成佛的性能,可是為什麼佛陀早已證悟成佛,而我們卻還在生死輪迴呢?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把自己的般若自性發掘出來,就如月亮被烏雲遮蔽,所以不能放出光明。現在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的般若自性,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那麼在人間生活不僅富貴榮華,更是一種無上的解脫自在。
般若對人生的重要,從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所講說的內容有偈云:「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從這首偈語可以知道,佛陀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光是講說《般若經》就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可見般若的重要。
《般若經》講的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是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般若不是知識,不是學問,不是哲學,般若就是我們的法身、真如,般若是眾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裡,沒有生、佛的名詞對待,沒有自、他的形象差別。所以經中說:「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
般若甚深微妙,所謂:「般若自性無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測,等覺菩薩不能知,唯佛世尊獨能了。」般若是諸佛證悟的境界,本來不可說,也不容易說,但為了便於大家了解,我把它分為四個層次,即:眾生所能了解的般若是「正見」,聲聞、緣覺二乘人的般若是「緣起」,菩薩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只有三世諸佛知道,也就是要到成佛之後,才能真正認識般若。
首先從淺的方面來講,一般眾生的了解,總以為般若就是智慧,但智慧不能代表般若,智慧是一般的知識,「知」識生「病」會成為愚「痴」,以致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般若不能說是知識,也不能說是智慧。般若是我們永恆的生命,是不死的真如,但事實很難說得明白,勉強舉譬來講,例如我們用眼睛看外境,是山是水、是花是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能把萬物看對了,看正確了,就如照相機,把光圈、焦距調正,照出來的相片沒有走樣、沒有偏差,只要我們對世間的看法正確,這就是凡夫眾生的般若,也就是「正見」。
正見就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是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的智慧,是透過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的正確見解。就廣義來講,凡是佛教所認可的道理,都屬於正見,例如正見因緣果報、正見善惡業力、正見無常苦空、正見佛道永恆,這都是正見。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往往可以影響其一生;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過去不好的習性,改往修來,所以正確的觀念、見解,十分重要。有的人學佛,受到一些委屈,遭遇一些困難,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廢,甚至對佛教諸多怨言,責怪佛菩薩沒有好好庇佑他,這就是沒有正見。所謂正見,就是對於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論遭遇任何疑難,都不動搖信念,反而更加堅定信心,把持立場,為護衛公益、宣揚真理而奮勵不懼。也就是說,我們要明了世間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有聖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惡、聖凡、三世、業報的觀念,才知道攝護三業,行善止惡,而能免墮三途輪迴。
比凡夫高一點的聲聞、緣覺、羅漢等聖者,他們對宇宙人生的體會,對世間萬有的看法又更高超一些。他們看世間一切都是「緣起」而有,也就是認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性。緣起說明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世間萬法現起和存在的因緣,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緣;這種看似牽扯不清,複雜而綿密的互動關係,就形成了解釋宇宙萬法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中道不二、精深微妙的道理,這個道理就叫做「緣起」。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證悟成佛,他所證悟的便是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緣起法。
緣起法說明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係,也顯示人生苦樂的來源。從緣起法中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由因緣所成,所以要獲得快樂的人生,便須培植好因好緣,想要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就應廣結善緣。如果沒有植下善因善緣,一旦嘗到苦果,也要懂得改善因緣,而不是一味在果報上計較,乃至怨天尤人,徒使自己陷入重重的煩惱之中。所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關係,使我們懂得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隨順因緣。
比聲聞、緣覺再高一點的,是菩薩所體會的般若,那就是「空」。一般人談到空,總想到「四大皆空」,認為「空」就是空空如也,其實這是錯解「空」的意思。「空」是大乘佛教無限的意義,空在佛教裡是一個很深的哲理,空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謂「真空生妙有」,因為空才能有,宇宙世間因為有虛空才能容納萬有,就如皮包不空就不能裝東西,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鼻子不空就不能呼吸。
「空」就是般若智慧,從「空性」裡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種存有的真相;「空」更是一種正見,由現象界存有之中能發覺本體空無的真諦。「空」是什麼?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空」是因緣、是正見、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是無限,就如數字中的「0」,你把「0」放在「1」的後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後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後面,就變成了「1000」……它可以無限的增加至天文數字。「空」也像數學中的「X」,你把「X」擺在那裡,它就能解出什麼。
「空」無所不包、無限廣大。「空」也像「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代表萬千的意義,代表一切的攝受:你給我東西,我說一句「阿彌陀佛」代表感謝;你升官發財了,我用一句「阿彌陀佛」代表祝福;有人去世了,我念一聲「阿彌陀佛」表示哀悼。「阿彌陀佛」是真理,「空」也是真理。「阿彌陀佛」是萬有,你說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空」也是萬有,你說它代表什麼,它就代表什麼。
虛空孕育了萬有,就如空氣孕育了大地萬物一樣,所以「空」其實是建設「有」的,空與有的關係就如手掌與拳頭,手掌合起來是拳頭,打開就是手掌。「空、有」就和這個拳掌一樣:本來是「空」的,因緣聚合而成了「有」;本來是「有」的,因緣散滅便成了「空」。或有或空,都隨著因緣而成而壞,不停的變化,從這裡去認識「空、有」的關係,便會發現,「空、有」是二而一、一而二。
「空、有」又如女士身上佩戴的耳環、戒指、手鐲,還沒有開採提煉之前,我們稱它為礦石。它由礦場運到工廠,就搖身一變成為黃金;從工廠進入銀樓後,又變成了多樣的戒指、耳環、項鍊、手鐲。儘管形狀上千變萬化,其實黃金的本體依然不變。從這個例子來認識「空、有」的關係,可以知道,「空」是金,「有」是器;「空」是一,「有」是多;「空」是本體,「有」是現象。
「空、有」又像大海裡的波浪,海水本來是靜的,一旦風吹海水,起了波瀾,一波一波掀騰翻湧動個不停,海的面貌就變了;風平浪靜的海,是水,驚濤駭浪的海,也是水。波浪沒有離開水,「動」沒有離開靜,「有」沒有離開空;波水一體,動靜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空」如父,父嚴如日;「有」如母,母慈如露。父母結合而生育我們,空有的調和而成就萬法,因此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空」就是緣起,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是暫時的幻起幻滅。換句話說,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相界而說「性空」。因為緣起,才能顯示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
「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空」是無法推翻的真理。「空」是一項對人生很有貢獻的學說,能夠認識「空」的真理,可以讓人看破,進而從「空」中建設「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設「有」;有了「空」的人生觀,可以昇華人生的價值。把「空」與「有」融和起來,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就是中觀的般若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碰到結果就知道「果從因生」;知道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的道理,遇事自然不會怨天尤人,而懂得從原因上去追查,如此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能了解正見、緣起、空,已經不容易了,要認識般若就更為困難了。般若究竟是什麼呢?
般若是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但因為它的境界甚深如海,並非世俗的螢火小智所能比擬,所以通常直譯為「般若」。再者,智慧涵義較為膚淺,有善有惡,有正有邪;般若是純淨善美的,是真實無漏的,所以根據譯經「五種不翻」的「尊貴不翻」法則,古來都直譯為「般若」,而少用「智慧」來表達。
般若是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論》說:「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有了般若就能認識「緣起性空」,進而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種能透徹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是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是離一切迷情妄想的「清淨無分別智」,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本無所得的「真實無相智」。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見,就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但真正的般若則要到證悟成佛才能證得,因此《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大智度論》也說:「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
般若是佛陀的層次,是證悟了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所證悟的就是般若緣起。般若是萬物之本、萬眾之性,般若是吾人不死的生命,這就是般若的「體」;般若如花、如火炬、如光明、如慈母、如船筏,這就是般若的「相」;有了般若,就能善用智慧,幽默、巧妙地解決問題,這就是般若的「用」。一個人有了般若,凡事都能想得開,想得通,想得透;能夠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無、好壞的對待,這就是般若。
平常我們說地藏王菩薩在地獄度生,他到底苦不苦?不苦,因為有般若。窮苦人家,父母含辛茹苦扶養兒女,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不苦;慈悲、母愛,就是般若。監獄的管理員,抱著為人服務之心,不苦;如果以管人之心虐待人,就會覺得苦。監獄裡的犯人,如果有懺悔之心,藉機反省、改過,不苦;如果心生不滿,怨嘆懷恨,則苦。苦與不苦,分別在心境,心境也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般若,有般若就能處理一切事,看一切事都用平常心,例如智通禪師悟到「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能夠從一般平常的事裡看出佛法,這就是般若。
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隨著六根追逐虛妄的六塵,於是活在虛妄不實的世界,容易顛倒妄想,起惑造業,因此輪迴不已。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容易為外境煩惱所轉;有了般若,便可以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脫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羅蜜」。
般若的妙用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行六度波羅蜜時,以般若為首,則能「喜捨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離於我執,精進不生驕慢,禪修不戀定境」。所以經云:「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意思是說,五度是世間法,因為有般若才能成為出世間法。
例如:六度之布施,世間很多慈善團體,乃至一般人也在做,但是因為沒有「般若」,所以不究竟;有了般若就能「三輪體空」,泯除能施與所施的對待,所以是不共世間,不同於世間法。也就是說,「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輪體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饒益眾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無生法忍;「精進」而有般若,才能奮而不懈;「禪定」而有般若,才能證悟覺道。
般若能攝導五度趣入「波羅蜜」,因此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否則「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所以佛教所講一切法,凡無般若,皆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
般若能「導六度萬行以入智海」,這是般若的一大功用。般若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淵源,能夠度越生死之海,到達菩提彼岸,因此稱為「諸佛之母」。般若有三種:
(一)實相般若:是般若的理體,眾生所本具,離一切虛妄之相,是般若的實性,即一切種智。
(二)觀照般若:是觀照實相的實智,了知諸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觀照,即一切智。
(三)方便般若:是分別諸法的權智,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即道種智。
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斷一切諸法的差別相,觀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諸法的真實相,這兩種般若的妙用都發自於實相般若,所以說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光明。要開發這種智慧,需要從佛法中精勤修學,由淺至深,逐次前進。依其方式有:
(一)聞所成慧:由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或閱讀佛典,從文義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以聞慧為基礎,對法義深入思惟、觀察,深刻體會佛法妙諦所得的智慧。要成就思所成慧,應按照佛陀所說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來揀擇、審度,才能正確體會佛陀說法的究竟意義。
(三)修所成慧:依據聞、思二慧理解佛法後,依照法義,精勤修持與定心相應的觀慧,叫修所成慧。由此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實相慧,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
般若是通達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不是外來的知識,而是眾生的清淨光明本性,是眾生的本來面目;般若是法身、實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義詞。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得般若。
但是六祖大師也說:「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只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團心、妄想心、分別心,卻忽略了本自具足的靈知心,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
般若內容深細難了,不是語言所能解釋,勉強言之,可以取喻為「鏡子」。一個人不管胖瘦美醜,只要在般若的鏡子前一照,當下實相現前,見到本來真面目。佛弟子平時誦經拜佛、聽經聞法,做種種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鏡子,心淨則般若現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評毀謗、無理打罵,都可以視為消災;遭遇挫折、打擊、冤屈、侮辱,皆能視為逆增上緣,以之作為修道之養分,而能滋養菩提善根。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會不一樣,因此學佛除了要涵養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觀空的般若智慧,由般若最高的智慧才能親證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談到真理,世界上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其實所謂的「真理」,必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本來性、超越性、可證性等條件。例如:「空」不是因為我們發現它,它才存在,它是本來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還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恆性的真理;再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這些條件的真理。
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現象的三條定律,以此三條定律來「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像世間的貨物,蓋了印鑑的,可以確定它是真貨;沒有蓋印鑑的,便是假貨,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根據,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準。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法;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認為是佛法。
三法印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諸行無常:「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諸行無常」。
(二)諸法無我:「法」,是指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等,是有形無形事理色心的通稱。「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因為能稱之為「我」的,必須是恆常不變的實體,是獨立自主、永恆不變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並沒有這種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因為一切事物都是依因緣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世間上也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如此不變壞的,譬如我們的身體彷彿一棟房屋,僅僅供給我們暫時居住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會敗壞漏雨,等到大限來臨,我們這棟老房子也會隨著殞滅無存。不僅肉身如此,財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間上所有一切,都不能永恆存在,遲早都會捨離我們而去,因此說「諸法無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如果我們了解因緣的道理,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不執著無常、無我的世間法,而把身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出世間法當中,如此才能獲得究竟快樂的人生。
(三)涅槃寂靜:「涅槃」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名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涅槃經》也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可見「涅槃」是指息滅貪、瞋、痴、慢、疑等諸煩惱、生死、痛苦、人我、無明,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而不是如一般人以為的,人死了以後才叫「得大涅槃」,這是對佛教很大的錯解。
過去佛教也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相,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地追求究竟涅槃之樂。因此,我們對於三法印應有如下的認識:無常才有希望、無我才能和眾、涅槃才是究竟。
三法印所說的苦、空、無常,乃至涅槃寂靜,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識,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恆常如此,本來如此,所謂「法性法爾,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當初佛陀證道成佛,但是他並非真理的創造者,只是真理的發現者,所謂「法爾如是」,所以佛陀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當中,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緣起說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意義相通,同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自然就能與真理相應了。
至於什麼是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到底有哪些呢?廣義來說,佛陀一代教說,三藏十二部經典,契理契機的道理,都是真理。例如上述提及的「正見」、「緣起」、「空」、「般若」,乃至「三法印」等,都是佛教的真理。以下再就佛法的根本要義,略述數點如下:
(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們受到業、妄想、煩惱之控制,而有五陰熾盛的身心痛苦感受。所謂「苦受」固然是「苦苦」,「樂受」也會「壞苦」,「不苦不樂受」也會「行苦」。總之,四大、五蘊所積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實相,所以必須尋找滅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從憂悲苦惱中得到解脫,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才能離開苦聚。
(二)無常:即前述「三法印」的「諸行無常」,也就是指世間萬象,無一不是在剎那生滅變化之中,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所以說「無常」。但是「無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無常,窮困的人生也是無常;唯有超越世間無常,才能獲得永恆自在。
(三)無我:即「三法印」的「諸法無我」。因為世間萬法並沒有一個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賴的「我」。例如,吾人要求青春永駐、希望永遠不生病,追求永遠幸福安樂的人生,可是哪裡能如我所願呢!因為「我」作不了主,凡事由不得「我」,所以佛教講「諸法無我」,這是因為宇宙萬有都是因緣和合所生,不能單一、獨立或自我單獨的存在,所以人生要超越「假我」的執著,才能證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業感:業,是指「行為」、「行動」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體、語言、思想三業。「業」,無論善惡好壞,都會產生一種力量,能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而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如此行為生力量,力量又推動行為,輾轉相生,就形成了業力輪迴。所謂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轉的動力,由此形成了惑、業、苦,不斷循環,相互糾纏。
(五)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滅變化的法則,《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這揭示了佛教因果論的特點,說明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等待緣聚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攝,因緣果報形成了森羅萬象、無窮無盡的世界。
(六)四聖諦:是指苦、集、滅、道四種真理。「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的狀態;苦諦就是說明人生實相是苦的道理。「集」,積聚、招感的意思;集諦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而積集種種惡業,然後依照種種業報而招致種種苦果。「滅」,寂滅的意思,也是「涅槃」的異名;滅諦是指滅盡貪、瞋、痴等煩惱,而顯現出清淨的真如體性。「道」,是通達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道諦就是指從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所必經的道路,也就是證得涅槃的正道。
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道是因,滅為果。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宇宙緣起的真理,只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佛陀恐怕驟然宣說,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轉法輪時,佛陀再三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七)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由「正見」可以了然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這是八正道的主體。再由「正思惟」以增長真智。然後「正語」就是修口業,不作妄語等。其次「正業」以大智般若滅除一切邪業,使身心能夠安住於清淨正業之中。進而「正命」,使身、口、意三業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正精進」就是要發心修習涅槃之道。至於「正念」,則以真智憶念正道,並且沒有絲毫的邪念。最後的「正定」,即必須做到清淨的禪定。
「八正道」是教導我們脫離邪非的八個方法,所以是「正」;最後進至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道」。如果真能堅定信念,努力奉行八正道,就具足寶貴的知見了。
(八)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說明吾人三世流轉的生命,是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循環相續的結果。也就是說,有情眾生由於一念「無明」,因而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隨著業識投胎而有「名色」,繼而「六入」成形,藉著六入接「觸」外境而產生感「受」,而後生起「愛」染欲望,進而有了執「取」的行動,結果造下業「有」,「生」命的個體就此形成;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於是就在「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循環之下,有情眾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轉不已;構成有情生死的這十二個條件互為因緣,因此稱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顯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轉的因果關係,當中「無明」和「行」是過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識」、「名色」、「六入」、「觸」、「受」等現在世的果;再由現在世的「愛」、「取」、「有」再次種下未來世「生」、「老死」的果。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生命。生命究竟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呢?只要了解「十二因緣」,只要我們開啟般若的慧眼,就會知道生命的去來了。
有般若就能知道生命去來的實相,有般若也才有忍的力量面對現實的人生。人在世間生存,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才能化解一切困難,才不會被逆境打倒。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認識、接受、擔當、負責、處理、化解的意思。佛教講「忍」有三個層次,即: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生忍」就是對生存條件的認識,進而具備處理的力量;「法忍」就是對宇宙諸法的了解,從而直下承擔,轉化心境的作用;「無生法忍」就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不生不滅,進而自由自在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的世界觀。
所謂「生忍」,一個人要維持生命,必須要能忍。例如,為了工作上班,必須早起趕公車,必須忍受塞車、寒熱、睡眠不足等身體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見不和、愛恨情仇等。可以說,人要維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須忍耐,這就是「生忍」;生忍就是一種從生活中淬鍊出來的智慧與力量。
所謂「法忍」,就是吾人除了維持基本的生存之外,還要活得自在,所以心理上的貪瞋痴成見,都要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調適。也就是體認一切諸法和事物的實相為「緣起緣滅」,把心安住於此真理而不為生滅所動。例如,對於世間上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等,不但不為所動,而且要能真正的認知、處理、化解、消除,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種體悟「緣起性空」,明白因緣果報,通達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謂「無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滅,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這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一種覺悟無生之理,察見一切無生之法的實相智慧。
總結「忍」的意義:「生忍」是為了生存在人間所醞釀的耐力;「法忍」是在轉識成智,是用佛法所產生的智慧;「無生法忍」則是隨緣隨處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滅的自在境界。能夠擁有「生忍」,就具足面對生活的勇氣;能夠擁有「法忍」,就具備斬除煩惱的力量;能夠擁有「無生法忍」,則在在處處無不是桃源淨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多年來我在世界各地推動人間佛教,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以佛法來美化人間,也就是把佛陀對人間的教化、開示,一一落實在生活裡,透過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增加人間的幸福、快樂、美滿。所以我把「人間佛教」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舉凡「佛說的」三皈五戒、四攝六度、四無量心、緣起中道、無常苦空、五停心觀、三十七道品等有助於提升人性之「淨化、善美」本質,也就是人生所需要的教理,都是人間佛教所要弘揚的佛法。只是佛教的經典汗牛充棟,常令有心學佛的人望而興嘆,因此多年來我雲遊在世界各地,經常遇到信眾問我:「我們想信仰佛教,但是佛教書籍那麼多,不知道要看哪一本書,才能全盤了解佛教?」
對此,為了讓有心深入佛法堂奧的社會大眾,能夠有系統、有組織、有條理的了解佛法的全貌,我經過數十年的醞釀,編纂一套《佛教叢書》,把佛教的內容分為十類:一、教理,二、經典,三、佛陀,四、弟子,五、教史,六、宗派,七、儀制,八、教用,九、藝文,十、人間佛教。每一類編纂成一冊,以三十萬字為限,力求條目清楚,文字簡潔,內容不相重複而互輔互成。其中「教理」的部分,我更依照學佛的次第,以及學佛應該認識的根本教理,分門別類的簡單介紹,例如:
(一)怎樣做一個佛教徒:「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奉行八正道」。
(二)最初的根本佛法:「緣起」、「四聖諦」、「三法印」。
(三)佛教的真理是什麼:「空」、「業」、「因果」、「中道」。
(四)佛教的主觀與客觀:「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五位百法──百種心事的內容」、「轉識成智──成佛必備的智慧」、「一念三千」。
(五)真實的自我:「心」、「性」、「明心見性」。
(六)學佛的次第:「信解行證」、「五乘佛法」、「三學增上」、「止觀雙修」、「四禪八定」、「五停心觀」。
(七)學道者的魔障:「五欲六塵」、「三毒五蓋」、「生死煩惱」。
(八)三世流轉的生命:「十二因緣」、「十法界」。
(九)佛教的圓滿世界:「涅槃寂靜」、「解脫自在」、「法身實相」。
(十)佛陀的樣子:「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陀十號」。
(十一)佛教的時空觀:「時間──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空間──須彌納芥子、微塵容虛空」。
(十二)佛教的宇宙觀:「三界二十八天」、「天堂與地獄」、「三千大千世界」。
(十三)佛教的人生觀:「苦樂交集」、「五趣流轉」、「四大皆空」、「五蘊非有」。
(十四)佛教的淨土思想:「五乘共法的淨土──兜率淨土」、「大乘不共法的淨土──極樂、琉璃淨土」、「人間佛教的淨土──唯心、華藏、佛光淨土」。
(十五)人間佛教的建立:「從人道到佛道」、「從入世到出世」、「從自利到利他」。
(十六)人間佛教的生活:「四恩總報」、「食存五觀」、「三輪體空」。
(十七)如何實踐佛法:「慚愧懺悔」、「發心立願」、「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回向」。
(十八)佛學的組織法:「三藏十二部經」、「結集」、「判教」。
以上只是希望有緣閱讀此部《佛教》的人,都能對佛教的真理有完整的認識與了解。佛教的真理告訴我們:要離「苦」,才能得安樂;要知「無常」,才能有希望;要懂「無我」,才能融入大眾;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惡業」,才有美善的人生;要識「因果」,才能心甘情願;要透「緣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證「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圓滿「涅槃」,才能究竟人生。
總上所說,般若是佛教的主軸思想,尤其闡揚「緣起」,成為宇宙最高、最微妙的真理。般若的層次內容,說明真理要有平等性、必然性、普遍性,尤其「平等」是今日世界人類和平的一個重要軸心,我在〈佛光人四句偈〉裡就寫到:「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平等是和平的希望之所繫,現在舉世各界,包括學術界、政治界、宗教界等,都在倡導和平,但是大部分都只在利害關係上著眼,所以不能和平。唯有佛教的無我、慈悲、尊重、包容,尤其還要有般若的平等,才能克竟其功。因為世界所有偉大的、崇高的、深遠的、殊勝的事物,沒有一個不具備平等的內容,例如陽光普照大地、空氣普及一切、流水普潤萬物、大地普載眾生,所以佛陀證悟平等,他也倡導「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觀。因此,有了般若的平等,才有和平的希望,才是人類的光明;能以平等為基礎,和平才有真正實現的一天,而不會淪為空洞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