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2 弟子談大師:非佛不作

依空

大師將佛教這盞燈從棲霞山傳過來,最大的原則即「非佛不作」,他認為佛教可以人間化、社會化、普遍化,但都應該緊扣佛法。在大師的理念下,佛光山秉持「非佛不作」原則,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正統的佛教僧團,而不是佛教救濟單位或世俗團體;甚至由在家眾組成的國際佛光會,亦奉行「非佛不作」原則,這是大師理念清楚與立場堅定的成就。

佛光山的創建,其中一個重點即「文教傳家」,冀以文化傳播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大師主張「佛教的慧命在文教」,也就是文化教育。因此,佛光山與其他佛教團體最大的區隔,就是重視文化教育。甚至大師一九八五年退位時,也曾表達:「我退位以後,最想做佛教的文教義工,比如《佛光大藏經》的校對,或是到佛光山的雜誌、報紙、出版社撰寫文章。」是以,佛光山投注許多心力培養文教人才,也投入眾多財力、物力推廣文教事業,雖然文教事業沒有辦法像慈善救濟那樣立竿見影,但這是佛光山的原則。

為了推動這些工作,大師的身影形象如同〈人生三百歲〉裡所說的:好比蠟燭兩頭燒,甚至中間也在燃燒。《大寶積經》裡有一段話:「菩薩常做佛事,永不休息。」所做的佛事,不是往生時的經懺佛事,而是關懷眾生、弘揚佛法之事。大師就像《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裡的常精進菩薩一般,是位不休息的菩薩,跟隨這樣一位常精進且不休息的大善知識,只能在後面亦步亦趨,雖然無法跟上腳步,但「取法乎上,雖不中亦不遠矣」。

大師的願力恢宏深遠,而實踐是腳踏實地,就如同古人所說的「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一樣。只要心有定見,總是耗費數十年光陰也要去實踐。大師二十四歲時曾撰寫〈佛教需要什麼〉一文,裡面提到佛教需要電台,大師隨後就在電台開設弘法節目,數十年後又創辦「人間衛視」,可以說一直走在時代的尖端;當佛教需要一份報紙,他也以四、五十年的出版經驗,創辦《人間福報》;當佛教需要大學時,他更以堅忍踏實、一步一腳印的態度,陸續創辦南華、佛光、西來等大學。大師以寬大恢宏的氣度,堅定完成這些劃時代的壯舉,一路走來都很踏實,理想雖然高遠,但是實踐很實在,心中的想法既不抽象,也不會一廂情願、理想主義,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事。

大師心中抱持一個觀念,即:「你不一定要贊同我的看法、我的想法,但你不要反對。」譬如開創佛光山時,曾有一整車隨行的人,在山下不願隨他上山,大師覺得:「沒關係!我還是要把它做出來!」後來包括創辦大學、開辦報紙,大師也都是一本初衷,如實去做。其實大師的人生觀,認為世間上不可能有人百分之百同意我們,「但求無愧於心,豈能盡如人意!」所以大師有個「一半一半的人生觀」,只要有二分之一的人贊同,五十加一就是多數。

(本文作者時任西來大學執行董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