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2 弟子談大師:能捨,為了成就美好

覺誠

跟隨大師學習二十年,明白了大師確實做到《楞嚴經》裡的:「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他一生奉行:一切行事沒有自己,一切都是為了佛教,所以他未曾說過:「這是我星雲的。」

舉例來說,大師的著作等身,版稅收入相當豐厚,徒眾問他怎麼處理?於是他成立公益基金。在我初任馬來西亞佛光山住持時,有次大師前來巡視,即指示說:「馬來西亞的青年這麼多,恐怕有些需要到台灣升學,貧寒家庭學子也都需要幫助。好!我撥一百萬(那時還未成立公益基金)把我的版稅撥過來。」我說:「師父,不好,不可以。」大師說:「我又不是給你,只不過是經過你這裡,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弟子的不敢要,但是一個禮拜後,大師打電話來追問:「怎麼還不把戶頭帳號給我?」從這點可以看出大師的能捨與金錢觀,他總告誡弟子說:「一分錢你都不能隨便浪費,要感恩每個信徒的布施,哪怕只是一分一毫。」

二○○五年巴西道場剛成立的時候,道場建設非常辛苦,同時又設立「如來之子清貧計畫」,要照顧兩、三百個小孩,每個人每天的餐費,一個月就需要兩、三千美金,真不知該怎麼辦。有一天,大師在飛機上說:「我看得出你很有心,想幫助這些窮人。」我點點頭。他又說:「我告訴你,以後你要開設電工班、木工班、水電班,讓他們學會技藝,培養他們到大學。」大師就這樣,把如來之子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做好了規劃,那時候小朋友才七到九歲,大師卻已經幫他們規劃到大學成人。不久,就請人轉達訊息說:「他匯來五十萬美金。」我回覆大師:「我不敢收。」他告訴我:「你拿著,辦教育非常重要。」我非常感動大師的喜捨,把金錢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除此之外,大師更喜捨親情以及這份道情法愛。他的弟子們,每個人都渴望留在大師身邊追隨學習,可是佛光山在亞洲、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地建立的許多道場,都需要能夠承擔、負責的出家眾經營管理,於是大師把這些弟子們喜捨出去,派駐外地後一服務就是十年、二十年,幾乎成為當地人了。難道大師不疼愛這些徒弟嗎?事實並沒有,大師把弟子喜捨出去,捨給當地人或是當地佛教。所以,大師的喜捨,全都是為了佛教。

(本文作者為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