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3 組織的成就:同體共生

《雜阿含經》有一則比丘爭誦經唄的故事。

有一天大迦葉對佛陀稟報:「佛陀!有兩位比丘,心性剛強,一位是阿難的弟子難荼,一位是目犍連的弟子阿毗浮,兩人時起諍論,相互爭誦經唄。明日約定一決勝負,比賽誰誦出的經唄最多,誰說的法最勝!」

佛陀立刻派人喚來難荼和阿毗浮,問他們:「你們有聽過我的教誡中,有教導人彼此鬥爭,分別勝負高低的經義嗎?」

「我們不曾聽過佛陀有諍論勝負的經義。」

「真正勝利的人,是止息貪瞋痴的迷亂,能勤修戒定慧三學,殺掉六賊造作;能正觀五蘊如芭蕉不實,以八正道為指標,證入大般涅槃為寂樂。背誦千章萬偈,不明自心,於解脫何益?」

佛陀要我們心能正定,遠離人我彼此的諍論。《金剛經》強調「應無所住」,於人間的企業,就是要能不執著一個固定的市場,不對舊市場、舊產業緊抱不放;而能夠勇敢地另闢舞台、另尋市場、另做新的創意組合。透過「重新估定價值」,「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開展出一個企業能夠嶄新,而且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間。

重新估定價值

在《金剛經》中,佛陀要眾生不執著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要讓分別心阻撓我們的修行,人間的組織或企業若是能夠體貼人性,關懷大眾的需要,設立方便多門,便能創造新的價值。

過去人們聽經聞法得要前往道場,但是,由於道場的偏遠、交通不便,往往令人猶豫。而道場的硬體設備,不一定符合聽講的需要,有些初聞佛法者,勉強聽一、兩次,就打消了聞法的善念。

《法華經》說︰「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

《維摩詰經》也提到︰直心是道場,深心是道場,菩提心是道場,布施是道場,三明是道場,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

也就是說,在人間,應該處處都是菩提道場。為了讓佛法普及於人間,我們走入家庭、學校、工廠、農村、工地、軍營各地,並且持著「傳統與現代融和、信眾與僧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宗教與藝文結合」的理念,一直在推行人間佛法。

佛光山及各別分院的建築,都設有講堂、會議室、教室、談話室、簡報室、圖書館,並漸次增設佛光緣美術館、滴水坊等等。讓信徒不只能入道場拜佛,在講堂、會議室、教室,也有佛法開示,我們讓出世與入世調和,山林與社會結合,出家與在家,隨時隨處都能修行。

佛教出世的精神,入世的實用,便是以佛的慈悲智慧救度布施眾生。世間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也要時時因應外在條件的改變,有計畫、有組織、有效率地提供貼近人性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關於「集體創作」

組織、企業要創造新的價值,單憑一人獨撐大局、獨斷獨行是難有成就的,要集合眾人的創意與共同成就的意志。

佛光山早期一無所有,沒有現代化的設備,沒有當今流行的企管理論,但我們有群策群力、集體創作的共同默契。一九六七年,開山的工程,我帶著心平、心定、慈莊、慈惠、慈容等第一代弟子,胼手胝足,一草一木地開墾,一土一石地搬運。在荔枝園中描繪全山硬體的輪廓,在老慧明堂內討論弘化的宗旨。

從無到有的每個階段,大家偶爾或有見解上、看法上、判斷上的不同,但是,關係到佛光山的大方向、成就佛教的需要,步調馬上一致;從來沒有為了一己自私的爭執,只有一起克服困難、同舟共濟的用心。這是佛光山的開山精神。

「集體創作」不是由很多人支持一個人的獨裁,而是集體裡的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參與,為了能夠廣泛徵求各方看法及意見。佛光山創建至今,幾乎沒有一件事不是用民主開會的方式來解決。在「員工會議」、「職事會議」、「單位主管會議」、「各院院務會議」中,不分年資、職務,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和參與表決的權利。由我主持的會議,只要路過的人有興趣,可以隨時坐下來旁聽,不受資格限制。這種民主作風,不但減少做事的阻力,也讓佛光人從開會中學習溝通的藝術,並且共享成長的經驗。

提到佛光山的開山階段,我腦海裡就浮現了當年大夥兒從早忙到晚,挑磚、挑沙石、扛水泥,汗流浹背的情景;工人下工回去了,佛光山的弟子繼續工作。而護法信徒的幫助更是多得說不完,所以我常說「佛光山的成就歸於大眾」。

佛光山不是個人的,而是一千三百多位出家弟子、海內外數百萬信徒、諸多功德主,還有各界人士的;也不是一天、一時成就的;而是點點滴滴、持續累積、同體共生的成就。

關於「制度領導」

佛陀的時代,僧團十分講究組織制度:佛陀的布薩舉過(僧眾聚集做宗教生活省思的時間)制度、羯磨議事(開會決議)制度,甚至比現代國家的法律程序還要細密周全。佛陀通達人性的管理方式、權巧變通的律儀規章,通透靈活,一點也不輸當今許多成功的企業。

我這一生沒有刻意掛礙自己的前途,沒有特別想要去造就什麼功業,都是隨緣。五十八歲那年,我交卸佛光山住持職位,也只是按照「制度」退位,之後,直接下山去了北海道場,我要讓接棒的人好做事,所以不要待在山上。如同佛教「依法不依人」,組織或企業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明確且可執行的「制度」。

佛光會現在有數百萬會員,佛光山整體運作和諧,弘法的腳步遍及世界各地,凡此種種,都是依隨「制度」運作的成就,才能夠令佛法打破人種、語言、文化的隔閡,透過佛教梵唄、書法、美術、出版、結合表演藝術等等,將人間佛教傳布到世界各個角落。

佛光人的成就是無得而修: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歸」,是奉獻修為的無得。佛光人與眾生同體、和諧共生。

一磚一瓦起高樓

「蛋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飯未煮熟,不可妄自一開。」蛋還沒有孵化的時候,將它啄破,小生命自此夭折;飯沒煮熟就打開鍋蓋,飯就難以煮得熟軟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獲得就要付出。我建議,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虧,要不計報酬地磨鍊出實在的經驗,增長自己的閱歷和見識,無論是讀書、創業,或從事任何的工作,不要急於成就;太容易成就,則生輕慢,志願不堅,很快就會失敗、從高處跌落。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世上真正的成就都不是一蹴可幾,都不是僥倖而得,也都無法立竿見影,而是一磚一瓦,扎實地建起。正是大家常聽說的「大器晚成」,台灣諺語也說「大隻雞慢啼」。

事實上,速成還真不一定好,如同樹木,一年長成的只能當柴燒,三年、五年的可以做桌椅,十年、百年則成棟梁。所以,我們要無得而修,趁早擺脫急就章的得失心念,必須要「養深積厚,等待因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絕不能好高騖遠,不可懷有「念兩天佛號就心如金剛」的妄念。

禪宗六祖惠能從五祖弘忍手中得到衣缽,五祖送惠能到江邊,對他說:「日後的佛法將由你廣為傳揚,請一直向南走,不宜速說佛法。」

五祖告訴惠能,不要急於向外傳法,要緊的是等待合適的機緣。六祖因此隱居在獵人隊中,吃肉邊菜,等待機緣。機緣就是一切條件具備了,只要因緣具足,任何事情才容易成就,才能水到渠成。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

常有人問我:「佛光山僧團人多,事業龐大,究竟是如何管理,竟能上下一心,和合無諍?」我往往以一句佛門用語來作答覆,那就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也是一句描述「法身自性」的話。所謂「法身自性」,就是我們本自具有的佛性。在「橫的空間」上來說,世上任何一種東西的大小都有其限制,唯有般若自性和我們的法身慧命,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處不遍,無所不在,所以說「橫遍十方」;在「縱的時間」上來說,雖然我們的肉體有生死,壽命有時而盡,但我們的佛性慧命卻能超越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限制,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所以說「豎窮三際」。

當年我自佛光山的住持退位,每逢山上重大活動,繼任的住持心平和尚都會來問我:「今年如何做呢?」

「參考往例吧!」我總是這麼回答。

參考往例,便是力求與宗風相應。但是,隨著時移世遷,凡事也應有所改革創新,故言「參考」,而不說「遵循」。

為了弘揚正信佛法,從早年單車下鄉,到社會現代化以後的汽車代步、空中來回,深深感受到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確實給予弘法上諸多便利,然而適時的恪遵古制,也能使人認知佛教的真義。

例如:佛光山在一九八九年起,每隔一年舉行行腳托缽活動,不但將佛陀的慈悲與光明帶到台灣各個角落,給予善男信女供養種福的機會,對於出家僧眾而言,也是一項很好的體驗。

一九八○年後,我們在台灣北、中、南三區首創的「回歸佛陀的時代」活動中,利用現代的聲光化電,使數萬信眾有如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兩千五百年前的靈山勝境中,享受梵音的法喜。

「參考往例」,便是一種「豎窮三際」的表現。有所興革,就要商議協調,並且周知四方,開會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程序;有時,學生們要求參加,我也不拒絕,這就是「橫遍十方」的作風。

過去我在叢林裡擔任職事,從接待賓客中,培養了敏銳的覺知,凡事先從一個點考量到其他的點,然後由點而線,再由線考量到全面,如果對事能有一個整體的觀念,將時空拿捏得恰如其分,就不會掛一漏萬了。

既然佛性充滿法界,「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故就理體而言,我與佛陀具有同一尊貴的佛性,所以我不必為威武所屈,也毋庸為富貴所惑。而在另一方面,我與眾生一體,因此,有時我可以高踞獅子座,宣佛妙諦;有時我也可以為大眾做牛做馬,犧牲奉獻。於是,我能大能小,能前能後,能有能無,能樂能苦,能伸能屈,能飽能餓。我雖非生而萬能,但是「肯能」、「願做」。

因為,「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就是要我們大開普門,不要有族群掛礙、分別對待,要能接引各界人士、三教九流同霑法益,讓眾生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上,都能將得益於佛法的種種善緣,普施於社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