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6 財布施

金剛般若智慧,旨在不取法相、非法相,從中知如來設諸方便,皆是借筏渡岸的一片真心!我借用一則公案來說明。

一個嚴寒的冬天,大雪已落了三天。有一個乞丐去敲榮西禪師的門,顫抖地說:「禪師,我和妻兒已多日粒米未進,連日的大雪又使舊疾復發,請求您幫幫忙!」

但是寺裡沒有多餘的食物和錢財,如何能幫助呢?忽然想起有一些準備替佛像塗裝用的金箔,於是毫不猶豫地施予乞者應急。

座下的弟子不滿禪師的決定,抗議道:「老師,那些金箔是替佛像裝金的,你怎麼輕易送人?」

禪師平靜的回答:「我是為了尊敬佛陀才這樣做的。」

弟子們反駁道:「老師,你把佛陀聖像的金箔送給人,還算尊敬佛陀嗎?」

禪師大聲喝斥:「佛陀累劫修道,為眾生捨血肉骨髓,在所不惜!佛陀怎麼對待一切眾生?你們只看到金塑的佛像,怎麼看不到佛陀的心?」

《金剛經》雖然強調無相布施才是無限的功德,也認為財布施比不上法布施,因為,色身的飽足很容易布施,要讓眾生懂得開發自己內在的智慧,就不能只靠金錢物質。財物的施予,畢竟能令眾生的生存得到暫時的幫助,佛陀要我們不住相、不住法布施,並不否定財布施。

要怎麼進一步讓物質資糧在現代生活不住相布施?例如,透過物質資糧,在窮鄉僻壤的偏遠地區興辦學校,這樣是不是也讓財布施不僅只於解救暫時的身口暖飽需求?

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稟告:「佛陀!舍衛國內,有一位長者,名叫摩訶男,他擁有金銀珠寶數千萬億,無法稱量,並且有許多房舍田產也難以計算。摩訶男坐擁財寶千斛,良田萬頃,如此富有,他卻無法享用。每天吃粗糠米渣,殘餘腐酸的食物;穿著粗劣的布衣;乘破舊的車。他從不供養沙門、婆羅門,更不施捨貧苦的乞丐。每到吃飯時,一定要把門窗鎖緊,恐懼有人上門向他乞食。佛陀!富裕的摩訶男,卻過著如此貧窮恐懼的生活,我們對於財富要如何運用,才合乎正道?」

佛陀對波斯匿王說:「大王!如摩訶男等人,內心充塞無知的邪見,雖得到豐富的財利,卻不能自己受用;又不知孝養父母及供給妻兒、宗親;也不救濟奴婢僕役;不施予知識朋友;更不知供養沙門、婆羅門,以此種植福田,長受福樂。摩訶男不懂廣為應用財富,藉此得到世間的喜樂和出世的功德。

「大王!慳貪的人就如一塊鹼地,雖有少許池水,但由於本質鹹苦,沒有人願意飲用,最後乾涸枯竭。能夠布施的人,譬如聚落裡的一泓清泉,流出好水,令周圍的林木繁茂,並生長柔軟的香草及種種鮮花和果實。一切眾生,都能在水池洗浴,渴乏時可以擷取清泉和美果。林間的鳥獸,也能無懼的快樂嬉戲。大王!擁有財富者,要如瀅澈的泉水,使人得到歡喜飽足的受用,如此,生活自然富足自在,死後能生於天界,享受福樂。」

人的一生有多長?不過如晨間的露水、空中的電光、水中的泡影、瞬息的火焰。我們如何以有限的財富,充盈精神性靈,做一個能夠無住布施、永續經營的智者?我建議:

一、經營人情不經營利益。

二、經營分享不經營個人。

三、經營善友不經營錢財。

四、經營知足不經營五欲。

有形的財富,終有散盡毀壞的時候;無形的財富,如人與人的情義布施,彼此分享成果的交流互動,善友的護念提攜,聞法知足的安適等等,都是能夠讓我們永續經營的內在財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