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70 幸福第一道 怎樣能得到端正美麗的外貌
佛言: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受端正身。何等為四?一者、於惡友所不起瞋心;二者、住於大慈;三者、深樂正法;四者、造佛形像。
一個人相貌端正莊嚴,容易取得他人好感,進而攝受度化對方。就好比我們所看到的佛菩薩像,都是法相莊嚴,散發慈悲之美,讓人看了不禁要心生歡喜。而這都是由於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成就了以下四法,所感得的果報。
一、不起瞋恨心
佛教講「怨親平等」,遇到不友善的人、不如意的環境,聽到不入耳的語言,要能給予包容。學佛要先學處世,所謂「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事情難做,交由我來做,就是能承擔;不好相處的人,與他融和無礙,就是會做人。處世能有這種大丈夫的氣概,人生就會有進步。
過去,有一間禪堂裡遭小偷,同參向堂主報告,希望堂主能開除他,沒想到,堂主只是輕聲回應:「喔!」並沒有採取任何動作。
過不久,小偷又再偷竊,大家開始起鬨,再次報告堂主,但堂主還是沒有開除他;而後小偷又再偷,大眾實在忍無可忍,就對著堂主高喊:「堂主既然不開除他,那就我們離開吧!」不得已,堂主只有答應讓他們統統都離開禪堂,並淡淡地說道:「你們人格都很健全,到哪裡都可以生存,小偷心志不健全,如果連禪堂都不能接受他,社會如何容納他呢?」小偷聽了非常慚愧,從此以後便改過自新。
面對世界上不健全的人,只要我們心量寬大,就可以感化人。所以,包容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給別人一點空間、一點諒解、一些包容,對自己、對他人都會有幫助。用包容的心看待一切,一切就在我們的心中,世界就是我們心裡的世界,眾生就是我們心裡的眾生;反之,不能包容,心生瞋恨,也就要紛爭不已。
說到「瞋心」,綜觀生氣的人,哪個是美麗的?他們面露兇光,口出惡言,看起來就像鬼魅一般,令人不喜,當然就談不上所謂「端正」了。
《大智度論》云:「瞋恚其咎最深,……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心是心病之一,尤其是心病中第一難治。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大自然界中,地動是可怕的,風動也很可怕,但心中的瞋火一動更可怕。人的瞋心一起,往往失去理智,顧不得人情義理。
《佛遺教經》說:「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瞋恨心猶勝過猛火的威力,不但使人無法得到端正之身,甚至毒害法身慧命,燒盡善根功德,實為障道因緣,所以人人都應謹慎防護。
有一天,舍利弗見到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甚為驚訝地說:「哎呀,你是怎麼了,面相怎麼變得這麼兇惡?」
朋友回答:「我最近正在雕刻羅剎鬼面。」
所謂「誠於中,形於外」,由於不斷地揣摩羅剎青面獠牙的形狀,面容也就逐漸變得兇惡起來了。後來,這個人在舍利弗的建議之下改刻佛像,因為時常憶念佛像的莊嚴,人漸漸地就變好看了。之後他和舍利弗再見面,舍利弗歡喜地說:「哎呀,你現在變得好莊嚴啊!」
所謂「萬法唯心造」,心可以改變人的形相,一個人經常起瞋心,就會面露兇相;心存柔軟,則也會給人慈祥的感覺。經上也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能將自己雕塑成賢聖或凡夫,因此,要想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只有靠自己去塑造。
有一個小姐要跳河自殺,剛好給一個老和尚看見了,把他救上岸來。
小姐傷心地說:「你不要救我,我活在世間一點意義都沒有,父母把我生得這麼難看,村裡的百姓都不喜歡我,閒言閒語實在讓我受不了呀!」
老和尚就說:「人的生命有兩個,一個是自私的生命,一個是為眾的生命。凡事只想到自己的人,就是自私的人,剛才那個跳河自殺,自私的人已經死了,從現在開始,你要做第二個生命,不要只想到自己,要多為別人設想。」
這位小姐聽了老和尚的慈悲開示之後,欣然接受老和尚的教導,從此,只要見到老弱殘障,就會主動前去服務,因而博得大家的讚賞:「你好有愛心!」「你好發心!」「你對人這麼好!」
他一聽,心懷歡喜,漸漸地,面相也改變了,精神顯得飽滿,氣質變得優雅,村莊上一位有為的青年開始對他展開追求,後來兩人結為連理,鄉長還特地前來為他們祝賀。
一個人若能減少瞋心,生命就會隨之昇華。所以,遭人怨怪時,不必急於怪罪世間人待我不好,換個角度想:是我的慈悲心不夠、我的柔軟心不夠、我的恭敬心不夠、是我太過自私……心念一轉,態度一變,心胸就會變得寬闊起來了。
二、安住在慈悲中
如何得到端正身相?除了不瞋,還要住於大慈之中。慈,是給予眾生快樂;大慈,就是隨時隨地給予一切眾生快樂,沒有親疏遠近之分。不瞋,是消極不生心病的方法,住於大慈,則是積極治療心病的藥方。
所謂「心猿意馬」,平時我們的心總是如猴子般跳來跳去,像馬一般躍動不停,要如何才能安住身心呢?
《金剛經》中,長老須菩提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言:「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也就是要我們不以六塵的境界來安住自己,因為六塵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是會改變的。好比看戲,戲有落幕的時刻;又如美色,美色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逝去。那麼,應該安住在哪裡呢?《入菩薩行論》有句話:「眼看眾生時,誠慈而視之。」就是要我們安住在慈悲中。
俗話說:「仁者無敵。」在佛教來說,也就是慈悲沒有敵人。瞋心生起時,慈悲是最好的對治方法,慈心能降伏一切惡事。惡人以棍棒打擊我們,用拳頭揮打我們,若再回以棍棒、拳頭,不就和他一般見識?反之,一個人能展現慈悲的風度,同情、寬恕惡人,才能真正地降伏對方;所謂「柔能克剛」,慈心才可以降伏一切邪惡的力量。所以,我們要在慈悲上安住,在仁愛上安住,在恭敬上安住,在和平裡安住;有佛法之處,就是我們安住的所在。
慈航菩薩曾對我說過一個關於他自己的故事。當年他在鼓山擔任衣缽(叢林中的職事名稱)時,有一次上廁所忘記帶衛生紙,就向隔壁如廁的一位茶房頭索取,這茶房頭是個壞心眼的人,竟把用過的衛生紙遞給慈老,弄得他一手骯髒。茶房頭這樣捉弄人,換作別人一定很生氣,可是慈老沒有,過了也就算了。
有一天,慈老正在搬寮房,那位茶房頭來了,慈老對他說︰「你來得正好,請你幫我看守一下東西,我把這條棉被先搬過去,馬上就來。」
不一會兒,慈老回來,發現他抽屜裡的壹百元銀洋少了六、七十個,正當覺得奇怪時,心裡想:這若不是茶房頭,還會有誰呢?但想到揭穿了他的惡行,必然對他的名譽會有很大的影響,錢少了會有再來的時候,但失去名譽的人,又怎麼恢復清白呢?想到這裡,慈老也就裝做不知道。
過了一會兒,茶房頭向慈老告辭,臨別時,慈老拿出十五塊銀洋送給他,茶房頭卻不肯接受。於是慈老就說:「人生要互相幫助,現在我當上了衣缽,每月可以領到二十元的單銀,你拿一點去用沒有關係。」這麼一說之後,茶房頭才願意接受。
不久,寺中很多人紛紛懷疑茶房頭哪來這麼多的錢,但是茶房頭逢人就說是慈航法師送給他的。當中有人就跑去問慈航法師事情的真假。如果換作別人,早就揭發茶房頭的竊盜惡行了,但寬宏大量的慈老,始終不肯說一句茶房頭的不好。
佛法的根本是慈悲,古云「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慈悲。慈悲,不一定你是我的親眷,或是我的同鄉、同學、同事,我才對你好;沒有任何因緣關係的人,我也要對他慈悲。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慈悲,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
三、歡喜有益於人的正法
在佛教裡,宇宙萬有,無論是大如三千世界,或是小如芥子微塵,都稱之為「法」。正法,即正確的法,不偏不倚、中道之法,也就是能讓人開法眼、生智慧、得涅槃的佛法。像是因果輪迴、緣起性空,乃至苦、集、滅、道(四聖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三法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等等。
簡而言之,有益於人的,就是「正法」;無益於人的,就是「非法」。一個人的未來如何,是正是邪,關係重大。人之所以煩惱痛苦,往往由於自己經常在「非法」之中打轉,例如貪財、貪名、貪利等等。欲壑難填,人生又怎麼會不苦呢?
雖說吾人應樂於正法,可是許多人不僅在非法中打轉,還歡喜聽聞邪法。像現在的報章媒體,每天盡報導些胡作非為、八卦緋聞等負面新聞;你做好事,他不替你發表,你做壞事,他就大肆報導。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得到的答案都是:觀眾喜愛!
過去,有一位記者為了佛光山和山下農民過路的糾紛,特地上山來採訪。當時,我們準備了許多的剪報和資料提供給他參考,並且告訴他,佛光山最初是沒有這條道路的,因為佛光山是私有地,一般人不能隨意進出,不過由於我們是佛教徒,基於慈悲的精神,也就在邊界開了一條便道給農民出入。
可是第二天,文章一發表,這位記者竟然寫說佛光山要把路堵起來,不給人方便,山下的農民也就紛紛前來向佛光山抗議。事後,我問記者:「你怎麼可以這樣報導呢?」
他說:「我報導佛光山好,沒有人看,一定要說佛光山不好,大家才比較愛看呀!」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心最壞的就是歡喜聽人說壞,不歡喜聽人報好,但是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歡喜聽到人家做好事,歡喜聽聞正法,而不歡喜邪法、邪道。
過去有一位沙彌晚歸,不得進入城中,便在城外的樹下打坐,等待明日到來。三更半夜,突然來了一個面目猙獰的惡鬼,要將他給吃掉。
沙彌面臨生命危險之際,鎮定地說:「我和你沒有冤仇,又相隔這麼遙遠,你為何要吃我呢?」
惡鬼一聽,心生疑慮,就問沙彌:「為什麼說你和我相距很遠?」
沙彌回答:「我是修道人,你吃了我之後,我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你的惡念惡行,卻一定讓你墮入地獄。這不就相隔遙遠了嗎?」
惡鬼聽了沙彌的話之後,知道邪不勝正,便慚愧離去。
一個人不能奉行「正」道,走入了「邪」道,也就很危險。所以,在佛教裡,所謂的「八正道」,就是教人要奉行八種正法:正見,即正確的人生觀;正思,即正確的思考;正語,即正直的言語;正業,即端正的行為;正命,為正當的工作;正精進,是正當的勤奮努力;正念,是清淨的意念;正定,是正確的定力。
「八正道」是生活中,人人應當遵行的道德準則,吾人若能深樂正法,便能建立圓滿的人生了。
四、恭敬諸佛 即心即佛
為什麼要造佛的形像?難道是佛要大家到處打造他的形像、膜拜他的形像?其實,造佛形像並不是樹立偶像崇拜,而是提醒我們「即心即佛」,人人都有佛性;是為了提醒我們經常憶念佛陀的德行,進而顯發內在的佛性。
說到「造佛形像」,最早的佛像是怎麼流傳下來的?經典上說,有一年結夏安居,佛陀忽然不見了,大家都不知道他上哪裡去。有人就請問阿那律尊者,阿那律以天眼通觀察,發現原來佛陀為了報母恩,上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去了。
四眾弟子中,最想念佛陀的莫過於俱曇彌國的優填王,因為過度想念佛陀,而生了一場病。所有大臣為了治療國王的病情,紛紛商量醫病之道,最後大家一致通過聘請有名的工匠來雕刻佛陀的聖像。
優填王聽了大喜,立刻請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帶領工匠上達天宮,前後歷經三次,最後終於完成了史上第一尊以旃檀雕刻的佛陀聖像,優填王也因此病癒了。
我們修行,瞻仰佛陀聖像,可以啟發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的修持;禮拜佛陀慈悲莊嚴的聖容,可以止息我們心中的貪瞋妄念,而使行為端正不放逸。
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我們對聖像心生恭敬,自然就會有所感應,但是有些人卻誤以為佛教崇拜偶像,其實,最沒有偶像觀念的正是佛教徒,禪宗著名的「丹霞燒佛」公案,就是最好的證明。
話說丹霞天然禪師在一間寺院裡掛單,當時正值嚴冬,大雪紛飛,丹霞禪師取下佛殿上的佛像要來烤火取暖,糾察師見狀,大聲斥責:「你膽大妄為,竟敢將佛像拿來燒火?」
丹霞禪師從容不迫地回應:「我是在燒取舍利,不是烤火。」
糾察聽後更加生氣,大聲怒斥:「木頭怎麼可能燒出舍利?」
丹霞禪師淡淡回應:「既然是木頭,何不再多拿一些來燒?」
由於糾察師沒有認識佛性,而認為丹霞禪師燒佛不應該。其實丹霞禪師覺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才是真正認識佛陀的人。
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偶像觀念」還是必要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偶像,又如何「見賢思齊」呢?所以,外在的偶像是我們與佛接心的過程與方便,可以啟發我們心中的佛心佛性。經常看佛、拜佛,心中沒有雜念,無形當中,氣質改變了,身相也會隨之變得端正。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瞋壞善根勿增長,慈心樂法造佛形,當獲具相莊嚴身,一切眾生常樂見。」
佛陀悟道後,為了讓眾生了達宇宙實相,而將深奧的真理,以十二種體裁深入淺出地宣說。即:長行、重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等十二部經。
所謂「重頌」,是將教義用詩歌方式寫出的偈語。我們常說「唱的比說的好聽」,一方面韻文體的歌詠比較悅耳好記,另一方面,則是為免聽者不解,而用詩歌體裁重複述說一次。
此處佛陀以偈言,再次叮囑:「瞋心會毀壞我們的善根,千萬不要讓它增長。將身心安住在大慈悲中,深樂正法、護持正法、造佛聖像,使之流傳於世,供人瞻仰,如此必能獲得莊嚴身相,所有眾生都將歡喜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