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0 幸福第三道 怎樣能使親友相處和睦、家庭美滿?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得眷屬不壞。何等為四?一者、善能棄捨離間之語;二者、邪見眾生,令住正見;三者、正法將滅,護令久住;四者、教諸有情,趣佛菩提。

人在世間上不可能獨自存在,尤其眷屬是和我們共同成長、彼此照顧的至親,所以我們要慈愛眷屬,以愛來維繫關係,以愛來制定次序。家庭裡,老中青幼等分子,彼此之間相敬相愛,人人盡其在我,則家庭必然和樂美滿。

關於眷屬相處,如何才能和好友愛、和諧共處呢?佛陀告訴妙慧,要使眷屬不壞,就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不搬弄是非

何謂「棄捨離間之語」?即不說兩邊話、不搬弄是非,也就是不在這邊說那邊不對,不在那邊說這邊不對。

有一種人,為了離間他人,不惜一切地煽動挑撥,先是對這個人說某某人對他不好,再告訴某某人說這個人對你不好,使得雙方彼此懷恨。而在獲得兩人的信任之後,挑撥的人也就做起判官來了。

比方,甲和乙兩人是好朋友,有一個人見不得他們要好,心生嫉妒,就跑到甲這邊說:「你要小心,乙好像要對付你!」

甲一聽怒氣沖天,說:「哼!我對他那麼好,他還要這麼對付我。好吧!我們走著瞧,看誰對付誰?」

這個人聽了之後,又把這些話轉給乙聽,順便搧風點火說:「你可要注意,某人要讓你走著瞧!」

乙當然也是氣不過,就說:「走著瞧就走著瞧,我怕他什麼呀!」

兩個原本知交的好友,因為這番挑撥,可能自此之後,三年、五年、八年、十年……都不能釋懷,但對於離間他們的人卻百般感激:「啊!你真是我的知心好友呀!那個人對我不好,你叫我要小心,事先向我提出警告。」

不過,這般離間語是騙不了聰明人的。當他聽人說:「你要小心,那個人好像對你不好。」他不會輕易地就動怒,反而說:「對方是我的學長,他教導我、指示我是應該的。不過你要我小心,確實我是應該小心,要小心地跟對方學習。」

所以,一個人如果有正見,別人也就離間不了你,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知見和智慧呢?我常見許多人,天下本無事,卻自己製造出許多問題來,尤其許多糾紛,都是從聽信離間語而來的。

佛教裡,齋堂的門口多寫著一副對聯:「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背後話,唯恐當局者迷。」也就是在提醒我們慎言的重要。語言,有嘮叨、危言、狡辯、貧嘴、妄言、綺語、惡口、胡說、冷語、爭議等,語言容易犯的毛病何其多,所以有人把它形容成刀劍,所謂「唇槍舌劍」,也就更顯慎言的重要性了。

孔子是一位慎言之人,他待人誠懇謙恭,看起來好像不擅言辭,但在公開場合裡,說起話來卻是能言善道。尤其他經常陳說的一個道理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說話有理就能走遍天下,就能到處通行無礙;說話無理,即使是在家鄉本土,也是寸步難行。

東晉時代的王獻之,一日偕同兩個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拜訪名人謝安。徽之、操之二人放言高論,目空四海,只有獻之三言兩語,不肯多說一句話。三人告辭後,有人問謝安:「王家三兄弟誰優誰劣?」謝安只有淡淡地說道:「慎言最好!」

禪門倡導離言絕句,不著一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此,許多禪門高僧大德在教化後學時,經常不發一言。看似無言,實則無聲勝有聲‭ ‬。例如維摩居士在不二法門的辯論會上,不發一語,使文殊菩薩大為折服,稱讚老維摩是「一默一聲雷」。甚至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仍自謙說:「我沒有說過一個字!」所以,真正會說話的人,有時沉默是金也。

要使眷屬和合不壞,不但要不說離間語,更要能慎言,選擇智慧的話說,誠信的話說,包容的話說,寬慰的話說。

二、幫助別人得到正確的見解

佛教教導我們要過「八正道」的生活。八正道的第一個就是「正見」,所謂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有正見的人,對於因果的內涵道理,透澈明了;對於因緣的分合聚散,認識了然;對於事情的是非大小、先後有無,都能了然於心。

世間上的人,常常以自身的利害作為行事的出發點,以自己的得失有無作為行事的需要,乃至於對非法、對錯誤的認同,都是因為缺少正見。因為沒有正見,找不到理路,也就經常遇事怨天尤人、怪你怪他。其實錯誤都不是因於別人,而是由於自己不具正見。

比如家裡有人死了,怪老天爺沒有保佑;死亡本為自然不過的事情,為什麼要怪老天爺不保佑呢?金錢被人倒閉,股票貶值了,責怪財神不靈;運轉金錢,得失是當然的事,為什麼要怪罪於財神呢?乃至於眼睛老花了,要戴老花眼鏡;長短輕重不知道的時候,要測量,也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又何來怪罪呢?

所以,在事理迷糊的時候,尤應以正見認知,才得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苦惱。

在《譬喻經》裡有一則故事說:佛在世時,有一個婦人生養了二個兒子,一個善於游泳,一個不會游泳。有一天,不會游泳的兒子掉到水裡溺斃了,婦人並沒有哭;後來會游泳的孩子也不幸在水中淹死了,婦人聞訊,放聲大哭。別人覺得奇怪,問他:「你的第一個孩子死的時候,你一滴眼淚都沒有流,第二個兒子死了,卻哭得如此傷心,這是什麼道理呢?」

婦人說:「先死的兒子因為不會游泳,死了只能怪自己不懂水性;但是後來死的這個孩子,他懂得游泳,卻也溺死了,這不是很冤枉嗎?」

這個故事正是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倘若因為從未聽聞佛法而沉淪六道,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是既已聞法,又懂得要修行,卻因為沒有正見,以致受輪迴之苦,這不是很冤枉嗎?正見的重要由此可知。

世間上有很多人執著錯誤的見解,關於「不正見」,大致上可分為五種,稱為「五見」。例如:有的人以為四大、五蘊是實在、不變的,而不知道身體只不過是暫住的房舍,即使再堅固的房子,終有敗壞的一天,大限來時,每個人都得搬離,這就是「身見」。執著身見的人,認為有形的生命是實有的,所以不斷追求聲色犬馬的享樂,而不知道人生還有更高層次的生活。

也有一種人,執著一端的見解,名為「邊見」。認為世間是恆常不變的,生命是實體,人死之後來生會再做人,而不知生命是隨著個人造作的善惡業力流轉輪迴六道,名為「常見」。認為人不管行善做惡,死後什麼都不復存在,唯有及時行樂才是真實的,名為「斷見」。

乃至於執著世界是有邊的,為「有邊見」,執著世界是無邊的,為「無邊見」;執著身體與靈魂是同一境的,為「同見」,互為相異的,叫做「異見」等等,都是偏離中道的錯誤思想。

另有一種「見取見」的人,認為自己的學說才是唯一的真理,而不能見容別人的存在,甚至明知道自己的見解錯誤,卻企圖掩飾己非,積非成是,像這樣以邪為正、以惡為善的見解,對己對他都很危險。

至於「戒禁取見」的人,則是執著不正確的戒律、教條,以為能達到解脫或升天的果報。例如有些人認為只以水果或清水充飢者,道行高深,進而崇拜或效法,殊不知有道之人,並不在外相上刻意修為,而重於內在的觀照。

而在「五見」之中,就屬「邪見」之人最為可怕,他不相信因果,不尊敬三寶,對於佛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觀,有不同的解讀,例如人打死一隻老鼠,來生就會投胎做老鼠;只要打死一個人,來生就會投胎做人。邪見之人,就好似照相,鏡頭尚未取好角度就按下快門,自然會把真相給模糊了。

有個年輕人一心想要發大財,聽說王爺很靈感,就到廟裡懇求王爺保佑。一大早,他騎著摩托車到王爺廟燒香,禮拜過後,匆匆騎車揚長而去,一路飆車,好不暢快。但是正在得意忘形之際,一頭就撞上了橋墩,當場斃命。青年的父親聽聞噩耗,怒氣沖沖地跑到廟宇指責王爺:「我兒子那麼虔誠地禮拜你,你非但沒有保佑他,還讓他喪命,今天我非要打爛你的神像不可!」

站在一旁的廟祝一看不對勁,上前勸阻:「你不要生氣,其實王爺感動於你兒子的虔誠,也曾想要救他,可是令郎所駕駛的野狼一二五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王爺騎白馬努力地追趕,最後還是來不及趕上,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他不幸撞死在橋頭了!」世間上有很多人不明事理,自己違背因果,卻還責怪別人沒有幫助他,這也是一種見解上的錯誤。

邪見之人,往往以邪為正,還自以為是。例如有些人學佛,將宗教視為祈福求財、消災解厄、追求富貴名位的道具,而不知道信仰的真正意義在於奉獻犧牲、安身立命。像有人念佛一段時間之後,退失信心,就怨嘆道:「我再也不要念佛了,我念佛念了二十幾年,以為從此事業就會順利,財源就會廣進,可是我跟朋友合夥做生意,卻被對方倒閉了,佛菩薩一點也沒有保佑我發財,我何必還要念他呢?」

原來他把佛菩薩當成財神爺來奉侍,將佛菩薩當作保險公司一樣來經營自己的財富,這種貪婪的心態,怎麼能與佛菩薩布施行慈的心相應呢?

也有信徒說:「師父,我再也不持齋了,我吃素吃了幾十年,一樣體弱多病,不離醫藥。」

他吃素並不是站在慈悲護生的立場,只是為了自己延年益壽、常保健康。其實,身體要想健康,就必須生活規律,飲食節制,加上適當的運動,才會產生效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錯誤的見解會障蔽我們的智慧,甚而讓我們喪失性命,不可不慎。因此,人要如何具備正見呢?所謂正見,就是對於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論遭遇任何疑難,都不受動搖的信念。至於正見的內容,例如明白世間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有聖人有凡夫等等。

正見是深入佛法、獲得法益的重要條件,是人生重要的一步。所以,對於邪見眾生,我們要幫助他改邪歸正。一個家庭裡,如果人人都能有正當的思想、正派的觀念,彼此相處也就會融洽了。

三、護持正信佛法

前面提到,要得到端正的外表,方式之一是深樂正法,對正法歡喜信受;要使眷屬不壞,則要守護正法,不令消失毀滅。所以,正法是唯一幫助世人解脫出離的善法,我們應當護持,令其久住世間。

古來高僧大德深知正法的重要,因此為了匡扶正法不遺餘力。例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樓那說法度眾,不求恭敬,不圖容易,愈是偏僻,愈是難以教化的地方,他愈是熱心前往傳播。

又例如,印度初期中觀派論師提婆為顯揚正法,終其一生都在破斥外道邪說,最後連色身都犧牲了;印度大護法阿育王為佛教建塔廟、石柱,派遣傳教師分赴各地弘法;東晉慧遠大師著《沙門不敬王者論》,力爭佛法尊嚴;唐朝鑑真大師,幾次飄揚過海到日本弘法,都不能成功,但不曾退失志願,信心滿滿地說:「為大事也,何惜生命!」最後終於將佛法傳到了日本。

佛法僧三寶是正法久存世間的三個要素,所以佛教徒,無論在家、出家都應負起護法的責任。舉凡佛教推動的弘法事業,只要有益於社會大眾,都應發心護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慧貢獻智慧,促使佛法能夠流傳。

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學佛能讓人解脫煩惱,得到涅槃快樂,但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不應以成就自己下一世轉生人天或當一個阿羅漢為滿足,應該發菩提心,投入菩薩道,以成佛為終極目標,並且進一步幫助眾生一起成就菩提,一起走上成佛大道。

社會上有很多人把心住在金錢堆裡,金錢沒有了就悲傷;也有許多人把心住在愛情裡,愛情起變化了就難過。其實,一個人要想把心安定下來,應該安住在菩提道上。

什麼是菩提心?「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是菩提心,「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也是菩提心,乃至於「上弘佛道,下化眾生」,對上追求真理、佛法,對下普度眾生、服務世間,都是菩提心。菩提心能洗淨煩惱塵垢,消除眾生無明,菩提心一發,就會產生力量。

菩提心如種子,農夫種菜,要想有好的收成,就必須選擇好的種子,同樣的,我們若能把菩提種子種在心田裡,有朝一日必會開花結果。何謂菩提種子?舉凡「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都是成就佛果的資糧。

菩提心如道路,所謂「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從菩薩的因位而到成佛的果位,是經過多生累劫的發心利他,圓滿菩薩五十二個階位之後而成就的。有謂「人成即佛成」,人格健全,道德昇華,身心淨化,就能進一步成就生命的圓滿。因此,佛道雖然長遠,只要我們發恆常心,行菩薩道,終有一天,必能圓滿成佛的目標。

大乘菩薩道的實踐,即佛陀根本精神的實踐。菩薩道不僅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聲聞、緣覺的出世思想;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兩者融和為一,就是「菩提心」。《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優婆塞戒經》也說:「若有人發菩提心,諸天皆大驚喜,以為吾今已得天人之師。」所以,菩提心是成功立業的根本,是成就道業的基石,學佛者應發菩提心,發長遠心,追求佛道永不退轉。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捨離間言及邪見,正法將滅能護持,安住眾生大菩提,當成不壞諸眷屬。」

那時,佛陀說偈言:「如果我們能夠捨棄離間之語,遠離邪見,護持正法,使眾生安住菩提道上,就可以獲得眷屬和樂的生活了。」‭ ‬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