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6 幸福第八道 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能離法障,速得清淨。何等為四?一者、以深意樂,攝三律儀;二者、聞甚深經,不生誹謗;三者、見新發意菩薩,生一切智心;四者、於諸有情,大慈平等。

所謂「法」,廣義來說,指的就是宇宙萬有,舉凡一花一草、一人一事,乃至於一個念頭,都是「法」,但此處所指則是三寶中的法寶──佛法。

佛陀告訴妙慧,修持佛法要想遠離障礙,獲得身心清淨,應做到以下四點:

一、遵守戒律,清淨自在

佛教戒律分有通戒、別戒。三聚淨戒是通戒,凡發菩提心的僧俗四眾皆得受持;別戒則為七眾弟子各別制定的戒律。

所謂「三聚淨戒」,融合了止惡的攝律儀戒、行善的攝善法戒、利他的饒益有情戒,是聚集了斷諸惡、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其中,攝律儀戒,包括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遵守受持就能防止過惡;攝善法戒,即發心修習善法,以諸善為戒;饒益有情戒,即發心廣行利益眾生之事,以利生為戒。

在三聚淨戒中,佛教特別重視「饒益有情戒」,有時為了救人,即使要負因果,也不感畏懼。例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見一名盜匪要殺害五百個商人,為了救人,不得已而殺害盜賊。這是為了慈悲救人而殺,非瞋恨而殺,非好殺而殺,也就不能與片面之仁相提並論。

戒律是佛陀為調伏弟子的心性所制定的規矩,就像學生要遵守校規,軍人要服從紀律,國民要奉行法律一樣。身為佛陀的弟子,除了皈依三寶外,更要受持戒律,若能如此,身口意三業也就不會有差錯。

戒的意義是不侵犯人,尊重而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就是持戒守法的表現。所以,一個人說話若無益於人,則戒之莫言;舉心動念若無益於人,則戒之莫起;舉手投足若無益於人,則戒之莫行。

《佛遺教經》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戒能將人們的身心導入道德的正軌,進而讓人邁向自由、解脫的大道。但是一般人往往以為持戒是束縛的,這不能做、那不能做,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其實,持戒是最自由的,試想在監獄坐牢的人,不就是因為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的嗎?

持戒還要能把握住戒的精神,能用於自我管理、度人救世,才是戒的真正意涵,而不只是拘泥於戒相。就好比喝茶,不管你是用碗、茶杯或是瓢子,只要個人喜歡就好,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如果在團體裡面,你就不能有特權,例如我們都用茶杯,就不可以只有你一個人用碗,凡事要以團隊為重,這就是戒律。

持戒首重存心,若外表守戒如儀而內裡存心不良,陽奉陰違,也不算是持戒;若是外行方便而內猶守戒,則仍不算破戒,譬如六祖惠能大師在與獵人共住的十幾年間,儘管吃的是肉邊菜,並無礙於他的修行。

持戒有「防非止惡」的力量,但是也有的人因為害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實受戒而犯戒,只要有懺悔心,就有得救的機會。何況不受戒,並不表示犯了戒就可以不受罪業果報,反而是受戒知道懺悔改過,能減輕罪業。

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戒學居首,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發慧,有了智慧才能免於沉淪生死苦海,所以持戒是解脫的途徑之一。相對的,不持戒,卻希求解脫,正如《大智度論》所說:「就像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

持戒的功德在《長阿含經》中如此說:「諸有所求,輒得如願;所有財產,增益無損;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好名善譽,周聞天下;身壞命終,必生天上。」由此可知持戒的利益無量無邊,一個人能夠生活在戒法的規範之中,一切都將感到清淨、安然、瀟灑、解脫、歡喜。

那麼,在這個眾緣所成的世間,人們當如何將戒的精神運用在群我關係中呢?我與金錢,要能知善用;我與衣食,要惜福不奢;我與身心,要淨化莊嚴;我與朋友,要真誠對待;我與大眾,要慈悲相處;我與社會,要廣結善緣;我與世界,要注重環保;‭ ‬我與自然,要共生一體。

《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能昇華我們的人格,改變我們的命運;人人持戒,則社會必然祥和安樂。

二、聽經聞法,不生毀謗

所謂「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裡,唯有依靠「信仰」這艘大願船,才能安然度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信如根,信仰的重要就像樹根一樣,依靠信仰之根,在佛法中修行,才能奠定人生的根基,到達解脫的境界。

佛陀所說的法,都是他親證的真理,非常殊勝。不過,有的人聽聞甚深法義,非但不能珍惜,還要給予批評、毀謗,實在可惜。

有一天,舍利弗於鹿母講堂說法,現場大眾無不安靜聆聽。這時候,佛陀與阿難弘法歸來,為了避免干擾,便站在門口,等到舍利弗說法結束,才進入屋內。

事後,阿難非常感動佛陀對弟子的愛護,而向佛陀提起此事。佛陀便說:「阿難,我這麼做雖然是對舍利弗的愛護,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尊敬佛法啊!」

佛陀舉個譬喻說:「假如把一塊大石頭往大海裡扔,很快地,石頭就會下沉。但是如果把它改放在船上,由船隻來運載,則石頭也就不會下沉了。佛法如同慈航,能運載眾生渡過生死苦海,所以每一個人應該敬法如敬佛。」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得獲人身,又遇佛法,怎能不把握呢?聽經聞法,主要是教導我們如何了脫生死、斷除煩惱,開示我們如何得大涅槃,證得永恆的生命。所以,聽聞甚深經典應心生信解。

《金剛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佛陀之所以是佛陀,因為他證悟了法性,與法性融為一體。所以,法在即佛在,信法也就是信佛;不相信法,不恭敬法,又如何能識得佛的真身呢?

三、不忘初心,護念初心

本經所謂「見新發意菩薩,生一切智心」,什麼叫作「一切智」?《俱舍論》云:「於所欲知境,無倒智起,故名一切智。」也就是指了知一切世界、眾生界、有為、無為事、因果界趣之差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覺者。

佛教常教修行人要「不忘初心」,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護念最初的發心。《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初發心菩薩的心,就像佛心般清淨,所以吾人應予以尊敬。因此,無論做人處事或學佛修行,都應以發心為首,立願為先。發心才會有力量、有功德,才能不退轉;發願才會有目標、有方向,才能有成就。

初發心者,有的發心皈依,有的發心受戒,有的發心出家,心意真切,深具道心,勇猛精進,若能保持不退,必然成佛有餘。

可惜現代人心力不足,往往做一點好事,沒有獲得鼓勵讚美,就退心了;或者受到人家一點閒話、幾句毀謗,就心生厭倦。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修行若如此,又怎能成就呢?

有一個老和尚帶著一位沙彌外出行腳,兩個人走過了廣闊的叢林,越過了無數的山嶺,一路上彼此照應。有一次,小沙彌生起這樣的一念:「人身難得,還要經歷種種生老病死輪迴之苦,實在苦不堪言啊!既然我要修行,就應該立志當菩薩救度眾生,精進不懈!」

才想到這裡,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腳步,對沙彌說:「把行李放下,讓我來背,你人走到我的前面去。」

小沙彌對老和尚所說的話,感到莫名其妙,不過仍然依照老和尚的指示,走在他的前面。走著走著,小沙彌又想:「做一個菩薩,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要吃很多苦,且苦難的眾生又那麼多,我要到哪一天才能度盡一切眾生呢?我看還是獨自過著自在逍遙的日子,可能會比較好。」

才生起這樣一念,後面的老和尚就立刻喊了一聲:「你給我停下來!」

這時,老和尚又叫小沙彌把包袱背好,跟在他的後面走。

一個人立志發心,不能只有「五分鐘熱度」,不能像朝露般,太陽升起,就瞬間蒸發,所謂「露水道心」也。例如有的人染上陋習,發誓改過向善,可是過後不久就忘得一乾二淨;有的人聽到善行義舉,立刻發心參加,可是熱得快,卻冷得也快。花草樹木播種之後,況且還要經由陽光、空氣、水的滋潤,才能開花結果。所以,佛教講學佛修道要發長遠心,一步步修行,不退轉,終有一天才會成就。

世間上最寶貴的能源、最殊勝的財寶,不在地底下,不在深海裡,不在銀行裡,不在荷包內,而是在我們的心中。農田必須開發,才能播種、耕耘、收成;土地必須開發,才能建造樓房,發展事業。我們的心如田、如地,也必須經過開發,才能產生無限的功用。

例如,將慈悲心開發出來,就能人我一如,無怨無悔;將智慧心開發出來,就能深入法海,自利利他;將慚愧心開發出來,就能虛懷若谷,不斷進步;將歡喜心開發出來,就能利樂眾生,永不退轉。

甚至於發心吃飯,就能吃得飽足;發心睡覺,就能睡得香甜;發心走路,就能走得長久;發心做事,就能做得起勁。生活的一切都要靠發心,才能進步增上,圓滿完成。

但是所謂「初發心容易,恆常心難持」,縱觀世間上「久病床前無孝子」,乃至徒喊愛國口號而不付諸行動的人,多不勝數。其實,學佛修行乃至於從事任何工作,都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麻煩苦惱的挫折,耐得住千辛萬苦的磨鍊,才能有所成就。因此,修行不要想求速成,要老實薰習受教,儘管遭遇困難,也要以「不忘初心」自我勉勵;一個肯對自己的承諾負責的人,在學佛道上就不容易退心。

當年我年紀小出家,上課聽不懂,又不可外出、會客,更別說回家,所以心裡也就很苦,可是想到出家是我自己發心的,沒有人強迫我,無論如何,也要把苦給吞下。就這樣,數十年來,修行如一日,在「不忘初心」之下,一切酸甜苦辣都「想當然爾」,日子也就過得安然自得了。

有的人經營事業,一旦遭遇困難,就視為窮途末路;有的人讀書,剛開始立志發憤圖強,最後卻覺得辛苦而無法堅持;有的人開開心心結婚,最後卻因為個性不合鬧離婚。其實,想想當初自己為什麼要從事教育?為什麼要開創事業?為什麼要跟這個人結婚?最初的發心,如果能夠不忘記,也就不會被困難打倒了。

學佛也是一樣,要不忘初心,對道業要精進不懈,對學業要解行並重,對事業要克盡職責,才會有力量。

過去台北普門寺有一位護法金剛廖居士,發心要在普門寺當十年義工,後來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之下,舉家移民到加拿大去。可是眼看當義工已經九年了,還有一年就圓滿,他實在不甘心,於是就設想了一個方法,請來一位退伍榮民來接續他的義工工作,每個月給榮民三萬元薪資,一年三十六萬元全部付清,這樣他才放心地移民到加拿大去。

廖居士「不忘初心」的精神,實在讓人敬佩和感動。在這個世間上,一個人發財了,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財富於人有好、有不好,甚至於升官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一個人發心要做好人、行好事,必定對他的未來有幫助。所以,對於初發心要向真、向善、向美、向慈悲、向道德的人,我們要把他視為如佛一般地尊敬。

四、善待眾生,廣結善緣

「慈悲為懷」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卻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慈悲的真正意義。經典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又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慈悲心,因大慈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受苦,不能引發大慈悲心,沒有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無法成就、圓滿佛道的。」由此可見慈悲的重要。

慈悲是大乘佛法的主要精神之一。有人說慈悲就是愛,其實,世間的愛是有染汙的,處理不當就會變成痛苦的深淵及煩惱的來源。而慈悲則是昇華、淨化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濟助,是成就對方的願心,是不求回報的奉獻。

世間之所以讓我們眷戀,是因為有慈悲,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慈悲,即使布置得再富麗堂皇,也如同冰窖;一個公司如果沒有慈悲,待遇再好也留不住人才。為什麼一般家庭裡最好的位置,要讓出來供奉觀世音菩薩呢?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大慈大悲的精神,人人都希望能將慈悲帶入家庭裡。

慈悲有很多層次,有消極的慈悲,也有積極的慈悲;有熱鬧的慈悲,也有寂寞的慈悲;有直接的慈悲,也有間接的慈悲;有廣大的慈悲,也有微小的慈悲;有一念的慈悲,也有無限的慈悲;有有緣的慈悲,也有無緣的慈悲;有有情的慈悲,也有無情的慈悲;有有求的慈悲,也有無求的慈悲;有有相的慈悲,也有無相的慈悲;有一時的慈悲,也有永恆的慈悲。

其中,廣大的慈悲,是對大眾能無私地進行布施,能平等無揀擇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微小的慈悲,例如對人說一句好話,幫別人一點小忙,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卻足以造成一定的影響。

佛世時,有一位惡人叫做乾達多,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看見腳下有一團黑壓壓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蜘蛛,原本他一腳就要踩踏下去的,突然心生一念慈悲:這蜘蛛是個小生命,我又何必踩死牠呢?於是他把腳抬高,向前跨出一步,而救了蜘蛛一命。

由於乾達多生前做盡壞事,所以死後墮入地獄,接受刀剮火煉的痛苦。但也因為他過去的這麼一念慈悲,而得到了好的果報。當他正在地獄受苦時,空中突然飄下一條銀絲,仔細一看,竟是閃閃發亮,細如鋼絲的蜘蛛絲,他趕緊攀著蜘蛛絲奮力往上爬,哪裡知曉,地獄眾生見狀,都紛紛跟在他後面爬了上來。

這時,他突然生出一念:這根小蜘蛛絲怎麼能負荷這麼多人的重量?萬一蜘蛛絲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了嗎?於是,他就將尾隨在身後的人,一個個給踢了下去。可是當他用力踩踢同伴時,突然間,蜘蛛絲斷了,乾達多和所有地獄眾生一起掉入了無底的深坑之中。

乾達多原本一念慈悲,可以讓自己有得救的機會,卻由於不能行廣大慈悲,而又沒入生死苦海之中。

另外,有緣的慈悲,就是幫助跟我有因緣關係的親友;無緣的慈悲,就是我不認識對方,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看到別人受苦受難,也願意給予一臂之力。

再者,也有一種看似惡事,實為慈悲者。例如三茅道士中的小師弟,為了救度一位婦女,自願留下來照顧他一家人。表面上看起來,小師弟好像為五欲所動,實際上他對婦女一家人的慈悲,反而使得他比兩位師兄早得道,被供奉在神案中間,受萬民禮拜。

又例如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夫人,是一個持戒嚴謹的人,平時不喝酒也不打扮,聽說一位御廚因為得罪了波斯匿王,惹來殺身之禍。為了拯救御廚,末利夫人自願陪國王喝酒,以便提醒國王不應殺死長於燒煮的御廚。最終,由於他的這一念慈悲心,而拯救了御廚的生命。

看起來末利夫人喝酒好像破戒,但這種不顧己身利益,只為別人安危著想的胸懷,正是慈悲的菩薩行。

還有一種看似慈悲,有時反而不是慈悲的行為。例如放生是慈悲,但不當的放生反而成為間接的殺生。像有的人買食人魚去放生,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魚放在水中不僅會吃掉小魚、小蝦,還可能會吃人害生,破壞生態。甚至過去有人買了很多烏龜到佛光山放生池說要放生,結果害得池裡的魚都給烏龜咬死了;也有人拿了魚來放生,卻從此不管魚的死活,還要山上的法師天天餵養。

所以,慈悲很重要,但慈悲若無智慧導引,有時也會弄巧成拙。例如有的父母供給兒女金錢無度,看似慈悲,滿足了孩子的物欲,卻反而害了他,造成他日後吃喝嫖賭樣樣來。甚至有的孩子做錯事,父母出於疼愛,不但不加以管教,還放任他隨性作為,長大後行為浪蕩,這也都是濫慈悲的結果。

現在是科技發達、文明進步的時代,然而比科技、文明更為重要的是人際溝通。如何才能達到人際間的和諧呢?唯有人與人之間都能行「慈悲」,人際關係才能臻於美好。如何行慈悲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

有一個獵人歡喜捕捉動物,有一天迷了路,被野人抓走,野人把他吊起來,準備用火烤,這時他才想起自己平常也是用這種方式殘害動物,不禁感到驚恐。

古德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大地眾生皆是同體共生的關係,所有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只是身軀不同;殘殺吃食,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眾生的痛苦上,又怎麼能平等呢?

所以,為人要有同理心,換個立場替人著想,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慈悲心也就會油然生起了。

(二)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

在《八大人覺經》裡有四句偈:「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我們對於至親固然要照顧,對於不相識,乃至冤親債主,也要平等接納。佛陀拋棄榮華,捨棄王位,在修行的路上,他沒有武器,沒有權力,有的只是一顆慈悲心,卻能攝受當時全印度的百姓。乃至頑逆不道的提婆達多,因佛陀的慈悲,終於收斂了氣焰,乖乖地俯首懺悔;凶惡的狂象,看到佛陀慈悲的樣子,馴服地跪在佛前;喪智好殺的鴦掘魔羅看到慈悲的佛陀,終於放下屠刀,皈順在佛陀座下。所以,世間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刀槍武器,更不是權勢名位,而是慈悲的力量。

佛教一向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是無偏私的關愛,慈悲是無分別的包容。慈悲不是工作中的上下階級對待,也不是日常生活裡的有無計較,更不是社會上的貧富差別,而是眾生與眾生之間的融和與尊重。

佛教裡眾多的經典都強調慈悲的重要性,如《法華經》云:「願以大慈悲,廣開甘露門,轉無上法輪。」《華嚴經》亦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所以,只要我們能有一念的慈悲,萬物皆善;只要我們能有一心之慈,萬物皆慶。「一人慈悲,眾皆伴侶」,一個人能實踐慈悲,大家就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萬人慈悲,法界一如」,大家都能奉行慈悲,則普天之下的人便能如兄如弟般相親相愛了。

說到「怨親平等」,對眾生除了施以慈悲,還要輔以平等。

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二千六百年前,佛陀捨棄王位出家,正是感於生命的無常苦空、四姓階級的不平等,因而毅然出家修道。

佛陀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此等不但開啟了生佛平等、聖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自他平等的濫觴,更是宇宙中最徹底的平等主義。

在這個地球上,雖然有國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人人都是平等的。眾生是眾緣和合的生命體,相狀上雖千差萬別,但本體自性並無二致。所以,我們應該以悲憫的胸懷來看待眾生的苦難,以人我共尊的平等心來包容彼此的差異。

佛教所謂:「江湖溪澗,流入大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氏。」過去,剎帝利王孫難陀與阿難都將首陀羅賤民出身的優波離、拜火教的迦葉及好玄論的迦旃延等人尊奉為師兄。由此可知,佛陀是致力打破種族、階級差別的先驅。

時至現在,佛光山亦追隨佛陀「平等」的理念,於僧團中實踐僧信平等,以制度保障緇素二眾的權益,凡入室的在家弟子,男眾稱為「教士」,女眾稱為「師姑」,擁有與出家眾一樣的權益。

甚至我們極力推行「檀講師」制度,希望讓信眾從弟子晉升到講師,以擴大佛法的弘傳與影響。信徒當中,有不少人從年輕時就開始聽經聞法,至今已有四、五十年歷史,若以社會的學歷來說,早就具有博士資格,可以講經說法,但是他們始終自謙為弟子,不敢稱老師。其實,在家與出家都可以當老師,像維摩詰居士是多少大菩薩的老師;勝鬘夫人經常在皇宮裡為大臣說法;梁武帝不喜做皇帝,三次捨身同泰寺,並不時在宮中說法,都可以說是「檀講師」的先驅。

在佛光山,有來自海內外各國的人士齊集一堂。我有幾位南非的黑人徒弟跟隨我出家,他們都很歡喜佛光山,可是卻有苦惱,為什麼?他們來山學習幾年後,會說中國話,也會唱讚誦經了,就開始在常住裡服務。但是每當他們到雲居樓齋堂行堂,為大家添菜飯時,有的人看到是黑人,就說:「啊!怎麼是一個黑人?」雖然我們的僧團是平等的,但是偶爾用餐的遊客無心的一句話,也會讓他們感到難過:人家不喜歡我,我尊嚴受到了傷害。

《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心懷平等,禮敬一切眾生,常言:「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乃至在華藏世界裡的眾生,了悟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所以互相包容,彼此尊重,進而形成了光光相攝、圓融無礙的華藏淨土。凡此都說明了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是至尊至貴、平等無差的;般若性海裡,眾生的佛性都是清淨不染的。

有人說世間沒有完全平等的事,要想達到世界和平是很困難的。雖然不易,但是人人若能做到心裡上的平等,以平等心看待萬物,則世界必定會愈來愈和諧。

我自己也在努力做平等布施,過去我捨身捨命布施給佛光山,布施給佛教,布施給眾生,不過,這還不夠,我不能只顧念到我的佛教、我的佛光山,我也要努力對天主教、基督教所辦的慈善事業盡一分心力。所以,我學習不分別對方是不是跟我同一信仰,是不是我的同鄉,是不是我的同學,我都要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觀相待。

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如果大家都能視人如己,將天下的父母視為自己的父母,將天下的子女視為自己的子女,將眾生視為自己的眼耳鼻舌、手腳四肢,也就會更珍惜每一分因緣,心甘情願地為眾生付出一切了。

希望大家都能建立平等觀,在出家、在家平等,男眾、女眾平等,老年、少年平等,在人人平等的觀念之下,和平共存、和諧共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以深意樂攝律儀,聞甚深經能信解,敬初發心如佛想,慈心普洽障消除。」

那時,佛陀就說偈言:「如果能以甚深的歡喜心意,過著攝受身心的律儀生活,對於經典上高妙的佛教道理,都能信仰理解,對於初發心的人都能視為如佛一般地尊敬,能以大慈平等之心對待一切眾生,便能遠離法障,消除煩惱和業障。」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