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4 幸福第二道 怎樣能得到富貴圓滿的人生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得富貴身。何等為四?一者、應時行施;二者、無輕慢心;三者、歡喜而與;四者、不希果報。

很多人認為佛教徒不應該追求富貴,而應該追求心地上的開悟,所以要安貧樂道。但是為什麼佛陀在這裡要說「菩薩成就四法,得富貴身」呢?

此部經典,談的是世出世間的圓滿,前三講所提的「受端正身」、「得富貴身」、「眷屬不壞」,都是現世受用的圓滿。有了這樣的圓滿作為基礎,也就能讓菩薩在世間上沒有障礙,無後顧之憂地行菩薩道而成就了。

說到富貴,社會上有些人生活過得十分艱辛,心中不免怨嘆:世間上,有的人要錢有錢、要愛情有愛情、要事業有事業、要大樓有大樓、要官位有官位,我怎麼都要不到呢?人的福報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福報有福報的來處,福報不是偷來的,不是搶來的,不是妄想就有,更不是怨恨就可以獲得。福報從哪裡來?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的人勤勞節儉,所以福報便跟著而來;有的人歡喜跟人結善緣,凡事也就都有貴人相助,一切就都很順利。

你有播撒福報的種子嗎?如果沒有播種,又怎麼能開花結果呢?你對有利大眾的公益善事,都積極參與了嗎?如果沒有參與,怎麼會有你的一分福報呢?「廣結善緣」你實踐了嗎?有了善緣,好運就會隨之而來;沒有結緣,怎麼會有福報呢?一個人的福報有多少,是由自己決定的。

所以,要想得到富貴嗎?佛陀告訴妙慧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及時的布施

世界上,懂得布施給人的,最是富有;只會貪圖別人給自己的,最是貧窮。一般人,給自己很容易,給別人很難;但是,如果不播種,又怎麼會有收成呢?如果不給人,又怎麼會富貴呢?

也有很多人認為布施是施以錢財,窮人又怎麼有能力布施呢?其實,佛教的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是以衣服、臥具、醫藥等資身用物來幫助別人;法布施是用知識、技術、真理來教化人;無畏布施是維護正義法理,為社會除暴安良,給眾生精神安慰。

布施就是「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分心意,給人一點服務;善的「給」予,可以美化人生,淨化社會,維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所謂「應時行施」,也就是在恰當的時候做布施。在人家不需要的時候,你給他萬萬千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反之,人家需要的時候,你怎麼也不給,那可真是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所以,及時給人一點幫助,雪中送炭,才是布施的真義。

在我的理想,「各取所需」是人間最美好的境界,佛光山開山初期,我就是這樣奉行的。當初有二十個人跟隨我出家,每個月發零用金時,個人要用多少錢,都是任由他們各自取用,不固定金額多少。因為有的人自己就有幾千、幾萬元,這一百塊錢給他,他根本就不需要;而對沒有錢的人來說,做一件長衫要花一五○元,買一雙鞋要花一二○元,你給他一百塊錢還是不夠用,這麼做也就不是真正的平等了。

所以,平等是什麼?應各人所需,給予適當需用。於是我拿出二萬塊錢擺放在一道牆的背後,讓這二十個人各自去取所要花用的錢;當然,我不在現場看大家拿,你想要得到一百元的,就拿一百元;想要得到五百元的,就拿五百元;想要一千元的,就拿一千元。

因此,這些年我到大陸弘法,和人談起佛光山,常開玩笑說佛光山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各取所需,各取其用,讓每個人都感到無所匱乏,適得其有。

但是後來有人說這個方法行不通、不公平。原來有的人去取錢時,覺得反正沒有人知道拿了多少錢,師父也沒看到,就把兩萬塊錢統統都放到自己的腰包裡了。由此也就可以知道,菩薩道的修行還要有道德觀作為輔助。

佛教中,「應時行施」最好的例子,就是佛陀的弟子大迦葉。

身為頭陀第一的大迦葉,經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特別是他托缽的時候,總是遠避富豪而選擇貧窮之家。在大迦葉認為,貧苦之人由於經濟困難,雖然聽聞正法都很歡喜,卻無法得到行布施的福報,也就更應該給予布施的因緣。

在王舍城中,有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白天,從東街流浪到西街;晚上,則隨意睡臥在小巷角落。有時,富家的傭人會將不要的洗米水倒給老婆婆,飢餓的老婆婆則以破瓦片盛裝。大迦葉知道老婆婆的處境之後,有一天特別前往拜訪。

尊者來到時,老婆婆挺起病身,一看是位莊嚴的乞食比丘,心想:難道比丘比自己還窮嗎?怎麼會來向他乞求供養?所以就向大迦葉尊者請問:「在這國中,沒有比我再貧窮苦惱的人了,難道世間上已經沒有一個仁慈的人願意供養沙門了嗎?你來找我乞食是沒用的,我還得靠別人救濟我呢!」

大迦葉回答:「今天我就是為了救濟你的貧窮,才特地來向你乞食的。我若用物質幫助你,雖可以免你一時之苦,但卻會更增加你的貧窮,不如你隨意把身邊的一點東西布施給我,以此功德,來世你一定可以生在富豪人家或生到天上。」

老婆婆被尊者的說教和慈悲給感動,但一時卻找不到一樣東西可以布施,忍不住就傷心哭泣起來。

大迦葉說:「老婆婆!有意布施的人,即非窮人;知道慚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擁有這兩種稀世之寶,也就不是貧窮的人了。看那些在世上占有金銀財寶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慚愧,才是極愚痴、極貧窮的人。」

老婆婆聽後,歡喜無比,忘記自己汙穢的身體,便將瓦片裡剩下的骯髒米水,捧給了大迦葉尊者,尊者恭恭敬敬地把它接受下來,並且立即就把米汁給喝了。

不多久,老婆婆離開人世,由於布施供養米汁的功德,往生忉利天宮,做了美麗的天女。有一次他念起前生的福業,想起大迦葉尊者的恩惠,便降下人間,將天華散在尊者的身上。

曾經,我訓斥某個徒弟後,他心裡很難過,就傷心哭泣起來。這時,另一個徒弟卻跑來跟我談話,還有說有笑。於是我就訓斥他說:「某某正在傷心,你為什麼不去安慰他,跟他講講話,給他鼓勵呀?」

他說:「師父!您沒有叫我去啊!」

所謂「應時行施」,這個「應時」很重要。見人受到責備,應及時主動前往安慰、鼓勵;對方心裡難過痛苦,而你卻顧著自己談笑風生,就不恰當了。所以,吾人應學習大迦葉尊者,「應時」安慰人、鼓勵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把握住最好的一刻。

有一個人,一個月後要在家中請客,由於宴客當天需要大量的牛奶,他想應該先做好準備,才不會到時手忙腳亂,於是異想天開認為應該先把牛奶存在牛腹裡,等到宴客的日子到了,再一起取用,這樣不但省事,客人也可以喝到新鮮的牛奶。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把母牛及小牛分開,也不再天天擠牛奶。一個月後,宴客的時間終於到了,他把牛從牛棚裡牽出來。然而正當他要擠牛奶時,卻無論如何使力,一滴奶水也取不著,讓客人當場大笑不已。

佛教講「照顧當下」,所以,發心、實踐要及時。所謂「人生三間」,對於時間的控制、空間的安排、人我之間的處理,都要恰如其分。

雲居禪師曾說「十後悔」:「逢師不學去後悔,遇賢不交別後悔,事親不孝喪後悔,對主不忠退後悔,見義不為過後悔,見危不救陷後悔,有財不施失後悔,愛國不貞亡後悔,因果不信報後悔,佛道不修死後悔。」所以,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懂得掌握機緣,適時而行,才不致後悔莫及。

二、沒有輕慢心的布施

接下來的三點,「無輕慢心」、「歡喜而與」、「不希果報」都是在講布施時的心態。

布施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不輕視受施者,既無布施的我,亦無受布施的人及所布施的東西,也就是「三輪體空」的境界,那就不容易了。真正的布施,應如《金剛經》所說的「無相布施」,才是最高的境界。

過去出家人會到施主家裡化緣,但是有的施主總是口氣很差地說:「好啦!好啦!這次給你一萬元,下次不要再來了!」事實上,布施不在於錢財的多寡,而在於心意的真誠。布施時,不應以有對無、以富對貧、以上對下,而應以平等心布施,甚至還要感謝對方給我們修福修慧的機會。就如同齋主到寺院打齋,卻還要拜齋的道理一樣,我供養你吃飯,還要感謝你讓我有布施植福的因緣。

一個人要養成尊重他人、恭敬他人的態度,需要靠平時的修身養性來培養。這個社會,往往你好、你大、你富,他就嫉妒你;你愚、你小、你貧,他就看不起你。你行善,他就要批評你不是;你待人慈悲,他就要說你慈悲心不夠,諸如此類的惡習,皆由於輕慢心的造作。所以,吾人要想養成高尚的品德,對於任何人應該謙虛有禮,常說「請」、「謝謝」、「對不起」,並且時時讚美人、鼓勵人。

有一天,奕尚禪師從禪定中出定,恰巧遠處傳來陣陣悠揚的鐘聲,便專注地豎起耳朵聆聽。待鐘聲一停,禪師忍不住召喚侍者,問道:「早晨司鐘的人是誰?」

侍者回答道:「是一個新來參學的沙彌。」

於是,奕尚禪師就要侍者將沙彌叫來。沙彌一到,禪師就問道:「今天早晨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在司鐘呢?」

沙彌回答:「沒什麼特別的心情,只是為了打鐘而打鐘而已。」

奕尚禪師說:「不見得吧?你在打鐘時,心裡一定念著些什麼?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鐘聲,是非常和諧響亮的,那是正心誠意的人,才敲得出的聲音。」

沙彌想了又想,說道:「報告禪師!其實也沒有刻意念什麼,只是我初出家時,家師時常告誡我,打鐘的時候要想到『鐘即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鐘如敬佛,用如如的禪心和恭敬禮拜之心來司鐘。」

奕尚禪師聽了沙彌的話,非常滿意,再三提醒:「往後處理事務時,不可以忘記保有今天早上司鐘的禪心。」這位沙彌也就是後來的森田悟由禪師。

森田沙彌雖小,但是司鐘時曉得敬鐘如佛,難怪長大之後,能成為一位大禪師。可見得,凡事帶著尊重,心懷慈悲,視眾生、萬物如佛,則何事不能成?

恭敬是學佛、做人不可或缺的要素,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我們不僅對佛菩薩要心存恭敬,更要有不輕後學的雅量;傲慢自大者,要想獲得佛法寶藏,則困難矣!

三、喜悅的布施

做任何事情,帶著歡喜心很重要。一個人做事不歡喜,敷衍了事,則什麼功德都得不到,反之,做事做得歡喜,歡喜也就是最好的回報,甚至不需要什麼功德了。就好比至聖先師孔子,即便飯疏食、曲肱而枕之,依然享有「樂亦在其中」的歡喜。

歡喜心是一種正面的力量,一個人心裡有滿足,心裡有包容,心裡有智慧,心裡有信仰,就可以製造出歡喜的泉源。甚至歡喜在真誠裡,待人以真、待人以誠,真心誠意就有歡喜;歡喜在相互提攜中,朋友之間照顧提攜,就有歡喜;歡喜在看破解脫裡,看淡世事,接受無常,從憂悲苦惱中解脫出來,就是歡喜。

「歡喜而與」也就是「喜捨」。除了錢財物質的贊助、心靈上的安慰、知識上的傳授、事業上的助緣,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句好話,也都是喜捨的行為。所謂「捨得」,有「捨」,才有「得」。所以,做人處事應有喜捨的性格,如此,不但表示自己富有,也是廣結善緣的良方。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是菩薩摩訶薩若行檀那波羅蜜時,自行布施亦教人布施,讚歎布施功德,歡喜讚歎行布施者,以是布施因緣故得大財富。」也就是說,不但自己歡喜布施,若教他人布施,並歡喜讚歎他布施的功德,自己也會因為這個歡喜讚歎而得到大功德。

佛陀時代,有一位提婆長者,家財萬貫,但每天吃的食物卻十分粗糙,所穿的衣服垢穢不淨,所乘的車騎極為瘦弱,生了重病命終之後,也因為沒有子嗣,所有財產全數充公國庫。當時,波斯匿王對提婆如此的果報遭遇感到十分好奇,就將他這種有財卻不能享用的情況請教佛陀。

佛陀回答說:「因為這位長者生性慳貪,不是捨不得布施,就是布施後,立刻就後悔,今天才有這樣的果報。」

所以,真正的布施,要心生歡喜,要尊敬受施者,不要感到苦惱或為難;喜捨才是福慧增長之道。

四、不求回報的布施

世間的快樂,往往是愛著、貪求的快樂,然而在佛教裡,真正的快樂,則是無著、無求的快樂。以空為樂的人,只想將慈悲歡喜施予人,而不企盼回報,所以,縱使他人不報答,也不會因此耿耿於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得到一塊美玉,獻給做官的子罕,子罕堅辭不接受。那個人以為子罕不識貨,就明白地告訴他:「這是一塊寶玉啊!」

子罕道:「你以玉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美玉,我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寶貝,不如各守其寶吧!」

貪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所謂:「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猶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羨稱王作帝時,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世間上的金錢物質是有限量的,而欲望是無窮的。貪欲的人即使再富有,都是富貴的窮人,唯有知足常樂,才是真正富有之人。

誠拙禪師弘法利生時,法緣非常殊勝,每次說法,聽眾都把寺院擠得水洩不通,因此有人建議把講堂擴大重建。

當時,有一位信徒帶了一百兩黃金來送給誠拙禪師,並說明是要捐建講堂的。禪師收下了捐款之後,就要去忙別的事,這位信徒看到禪師沒有任何表示,態度不甚友善地說:「一百兩不是小數目,怎麼禪師拿了款項,連一聲謝字都沒有呢?」

禪師淡然地應道:「我知道了。」

信徒見狀,更加生氣地說:「師父,我可是捐一百兩黃金呀!難道您連聲謝謝都沒有嗎?」

這時,禪師剛好走到殿堂,就停下來說:「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跟你說聲謝謝,從此你與佛祖,銀貨兩訖。」

我們布施做功德,不要希求人家惦記、回報。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候拋卻有所得的心助人,反而收穫更多。

不望果報而做的善事,就是無相布施;為求名利,為求聲譽,為怕墮入惡道,為求自身的健康而行布施,也就是有相布施。「不希果報」是一種最高境界的布施,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布施時沒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

爾時,世尊而說偈曰:「應時行施無輕慢,歡喜授與不希求,能於此業常勤修,所生當獲大財位。」

那時,佛陀以詩偈言:「適時布施,不生輕慢;歡喜給人,不求回報,如此精進修行,就會獲得財富地位。」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