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68 佛教的生活學

佛教有所謂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內容多為佛世時由弟子們提出問題,再由佛陀為大家解答,日後所結集而成,就好像是現在的座談會。而這一篇的主題「佛教的生活學」,不同於前兩篇的形式,採用的方法是十二部經裡的「無問自說」,像《阿彌陀經》,就是沒有人發問,而由佛陀自己宣說的。

打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已經在過生活,生活了幾十年,誰還會不懂得生活呢?但今天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生活,談生活裡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學習」。

所謂「活到老,學不了」,人從呱呱墜地以後,就得學習吃奶、學習走路、學習被愛;稍長以後,學習讀書、學習交朋友;及至成年,開始學習技術、學習尊師重道等等,生命就是這樣一連串學習的過程。

佛光山有一位徒眾,他得到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後,興高采烈的回來,拿著學位證書來給我看。他說:「師父,你看!我拿到博士證書了,以後要做什麼?」回想過去,他還在念書時,每次寒暑假回來,我身邊的人都會說:「我們的準博士回來了!」並且鼓掌歡迎他,如今他畢業了,前來問我要做什麼,我只說:「要學習做人。」

做人很難,有謂「人難做、難做人、做人難」,正因為做人難,所以更要學習。以下提供學習上的一些經驗,貢獻給大家。

第一、學習認錯

現在的社會,青年學子們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認錯」,甚至到了成年,開始有了一點學問、身分及地位,更是不輕易認錯。其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錯就要改,這不但是美德,而且自身才會進步。

佛門裡常說要知慚愧,知慚愧才會認錯改過。常有人會問,佛陀會不會罵人?其實是會的,只不過他罵得很有藝術。就如佛陀經常教訓弟子「不知慚愧」,不知慚愧就等於儒家所說的「不知羞恥」,而慚愧心就是一種羞恥心,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別人,例如「啊!我太糊塗了、我沒有好好待你、沒有熱心幫助你,實在太慚愧了,對不起」,這無非都是一種認錯。

認錯有什麼好處?如小孩犯了錯,爸爸媽媽要打的時候,小孩子只要趕快認錯:「我下次不敢了。」那麼父母多半就不會再打了。我常說一個故事:

有二戶人家,張家經常吵架,李家卻非常和睦,張家就問:「為什麼你們家都不吵架呢?」李家回答:「因為你們都自認為是好人,總認為自己都是對的,所以常吵架;我們家都自認是壞人,認為都是自己不好,所以不吵架。」張家就問:「這是什麼道理?為什麼好人的家常會吵架,壞人的家卻不吵架呢?」

李家人就說了:「你們家的人都要做好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正是吵架的原因。舉例來說,有人將茶杯擺在桌邊,若是你家有人不小心弄破了,打破杯的人馬上就罵:『是誰把茶杯放在這裡的?』一點都不肯承認是自己的錯;而放的人也說:『誰叫你把它弄倒的呢?』由於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錯的都是對方,想不吵架也難。可是這發生在我們家就不是這樣了,不小心打破杯子的人,會趕緊說:『對不起,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放的人則說:『不怪你,是我不該把它擺在桌沿。』所以,我們家的人都是自行認錯,當然就不吵架。」

處世做人,首要學習認錯,才不會將芝麻小事變成大事。懂得認錯的家庭才會和諧,懂得認錯交友才會融洽,如果真要鬥嘴,也僅止於一句,否則,一來一往將永遠無休無止。

甚至於父母向兒女認錯,老師向學生認錯,這也沒有關係。過去多少的聖賢大德,之所以能做聖賢,就是他能掌握認錯的好處。例如幾年前,美國柯林頓總統犯了一次嚴重的錯,但是因為他肯認錯,因而能獲得全國民眾的原諒。

我在高雄辦了一所普門中學,有一位在學校任職二十年的老師,結婚後生了好幾個小孩。他說:「養兒育女很難,每次吃飯的時候,小孩老嫌菜飯不好吃,父母難為啊!」我告訴他:「以後不要在孩子面前提父母很偉大,你要學習向兒女們認錯。」他果真照著我的話去做,吃飯時,當兒女又嫌菜色不好,他就說:「孩子們!真對不起你們,爸爸沒有用,沒能賺很多錢,讓你們吃好的、穿的好。」小兒小女一聽,每個都說:「爸爸,你很偉大,飯菜好吃!」從此兒女愛挑剔的毛病就改變了。所以能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自己很有心量。

二千多年前,印度有一位阿育王,他暴虐的性格與中國的秦始皇相似,身處的時代也差不多。他統一了全印度,每次他巡視敗國的時候,所有的男女老少,無不扶老攜幼地來歡迎,可是他卻能感覺百姓們的眼光裡,其實充滿了仇恨。他雖然征服了他們的國度,但並沒有征服人民的心,所以不是真的勝利。後來阿育王接觸了佛教,開始以慈悲仁政愛護人民。所以,當他再一次巡視之時,所有人民才心悅誠服地來歡迎他,阿育王這才說:「力的征服,不是真的勝利;法的勝利,才是真的勝利。」後來阿育王成為印度史上的一位明君。

阿育王每年都舉辦一次齋僧大會,供養全國的高僧大德,不但請吃飯,還到每名僧人的面前禮拜,以示自己的虔誠。當他依序禮拜的時候,忽然看到一個小沙彌也在現場。他心想「我今天是供養長老大德,怎麼來了個小沙彌?我是王,怎能向個小孩子禮拜?可是若不禮拜,會不會被說不懂禮節;若拜了,又有失王的尊嚴,這該如何是好?」

於是他把沙彌帶到無人之處,說道:「我是王,我向你禮拜,但是你不可以告訴別人喔!」突然間,沙彌大顯神通,在缽上跳舞,甚至跳進缽裡去,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然後,沙彌也附在阿育王耳邊,小聲地說:「大王,剛才的事太神異了,我是為了恭敬大王才這樣做,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小沙彌以神通教示了阿育王,阿育王也當下慚愧認錯自己的傲慢。

做錯事、說錯話,並不嚴重,知錯改過才重要,所以聖賢不講「無過」,而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佛教的戒律裡,比丘受二五○條戒,比丘尼受三四八條戒,在家信徒受三皈五戒、菩薩戒,若說「不犯戒」,這比較不容易,只能說戒持得較清淨,細微的地方,難免做得不如法,不必過分耿耿於懷。破了戒可以懺悔,但破見就不通懺悔,這種見解上的錯誤比較嚴重。

有人一提到「戒」,就覺得很難受持,認為戒律必定是「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其實戒有自由的意思,就拿五戒來說,不侵犯他人的生命、財產、名節,不但自己能自由,也是尊重他人的自由。再說五戒中的不殺生,主要指的是不殺人,殺人是波羅夷重罪,我們不可犯這個戒,至於打死老鼠、打死蟑螂,屬突吉羅小小罪,這是可以懺悔的。受過戒的人,即使不小心打死一隻老鼠,就會驚覺:「罪過,罪過,我打死老鼠了。」可是沒受戒的人,或許就會說:「殺得好!」打完後還很得意的告訴旁人:「我今天打死一隻老鼠,還打得挺準的咧!」二者之間,就在於有沒有認錯的心態。

過去我曾講過,有學佛的人喝酒,他因喝酒所犯的罪過,要比一般沒學佛的人喝酒要輕得多,怎麼說呢?學佛的人,絕不會在人前喝酒,他會躲在沒人的地方偷喝,同時也不敢喝得爛醉如泥,喝了之後,還會懺悔地說:「慚愧,我學佛了還喝酒,實在罪過。」他有了懺悔心,罪過就輕了。若換成一般人,要不就勸酒,甚至是酗酒、醉酒,因喝酒而犯的罪過就重了。所以常懺悔認錯,對我們的道德人格必能增上。

現在的年輕人,有錯都會找理由。例如開會遲到了,不但不認錯,還說:「才剛要出門,就來了一通電話,或朋友突然來訪,又遇上下雨塞車……」死不認錯的態度,令人搖頭。人生若能懂得學習認錯,天下必然太平無爭。

第二、學習柔和

明末憨山大師說:「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一個人的性格若過於固執剛強,就會被人說:「你的心真是比石頭、鋼鐵還要硬。」正如牙齒是硬的,老年會掉光,但是人就是死了,舌頭還是存在著,因此柔軟容易存在,剛強容易損壞。

幾十年前,有一次發生颱風,我們去救災,看到很多磚造的瓦房都倒塌了,但是茅草搭建的房子卻屹立不動,原來柔軟可以耐強風,可以抵抗外力。

有一次,我集合禪堂的徒眾講話,問他們:「你們進到禪堂裡面,有什麼進步、有什麼心得嗎?」開悟很難,不過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會說:「這半年,我覺得心地柔軟了。」這一句話聽了真叫人高興。坐禪坐久了,就會感覺到,不必爭一時之氣,不必剛強,不必跟人比較,心地就會變得柔軟,心胸就會比較開闊。好比稻穗成熟了,就會垂下來;楊柳枝好美,為什麼?因為它柔軟。

心地變柔軟了,這真是修行最大的進步。如果我們的人生要進步,以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就能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憨山大師說:「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所以不要以為鋼刀快斬,其實是很容易斷的。做人也是一樣,要「以和為貴」。

拳頭伸出去,就會失去力量;不伸出去,才能保存力量,所以凡事不要衝動,不能一點小事就跟人計較。性格急躁固執,很容易吃虧,舉例來說,中國五代有一個宰相,叫做馮道,是一個性格很急躁的人,有一次人家幫他買一雙鞋子,買回來一雙是一千八百個銅錢,這時同事和凝也買了一雙鞋子,馮道就問和凝:「你那雙鞋子多少錢?」和凝舉起腳來就說:「九百塊!」「什麼!你才買九百塊,我怎麼買了一千八?來人啊,把買鞋的人叫來,我要罵他一頓。」這時,和凝慢慢舉起另一隻腳又說了:「別急嘛!這一隻也是九百塊。」所以合起來也是一千八。因此,性情太過火急、粗魯,是非常吃虧的。

交朋友時,都希望所交的知己是愛好和平的,或許有人會說:「今天這個社會,不兇一點、不狠一點會吃虧,會被人欺負啊!」不過那也是一時的,所謂「善有人欺天不欺,惡有人怕天不怕」,時間久了,誰是勝利者,誰是失敗者,自有公論,單靠匹夫之勇、靠蠻力,不見得能一帆風順。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若能「只從柔處不從剛」,對我們還是很有用處的。

第三、學習生忍

佛教有所謂的「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生忍與一般的忍耐不同。所謂「生忍」,生,就是生存、生命、生活,而生命、生存、生活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忍」。忍是什麼?不是你罵我,我不開口;你打我,我不還手。佛教所謂的忍是指:一、能認識:一件事情的前後因果、是非得失,都能認識清楚;二、能接受:不論是好的、壞的,都能接受,因為忍就有力量,就有智慧;三、能擔當:比如你只能擔當二十斤,我能擔當一百斤。此外,「忍」還有能負責、能化解、能處理、能消除的意思。

比方說爸爸下班回來了,小兒子很高興地說:「爸爸,你回來了,趕快跪下來給我當馬騎。」爸爸不會不高興,反而說:「好,趕快來騎!」因為他把兒子看成是最心愛的寶貝,所以不管什麼要求都能接受、能擔當,倘若換成不相干的人,哪裡可能做得到呢?因此,凡事心存「與我有關」,就不覺得丟臉、不覺得可恥。

大家可以學習修行忍耐,學習生忍。學習生忍有什麼好處?你能了知彼此之間的深厚因緣,好比知道父母生養的辛苦、夫妻是因為情投意和才結合的,就會懂得珍惜、忍耐。所以生活要能美滿,要能頂天立地,要能與人好好交往,「忍」是做人處世的第一妙方。

有時候「講時似悟,對境生迷」,明明知道應該要忍耐、應該要改脾氣、應該不要計較,可是境界來了,對於人家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卻是放不下。好比很多上法院打官司的人,都不是為了什麼嚴重的事,而在於忍不下一口氣。忍苦、忍難、忍飢、忍寒、忍熱都不要緊,但是要忍一口氣,卻忍不下去。其實忍一口氣又算什麼呢?俗語不是說:「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寺院裡供奉的佛像,有的是木頭刻的,有的是水泥鑄的,有的是石頭雕的,甚至於是紙畫的,只是過去的佛像多數是銅鑄的。

有個信徒到寺廟裡拜拜,每拜下去,就敲一下磬。大磬很不高興,就向佛祖抗議:「佛祖呀!你我都是銅做的,為什麼人家來拜你的時候,都給你香花果品,我不但沒有份,還要來敲打我,太不公平了!還說什麼『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

佛祖聽了就說:「大磬!你不要難過介意。當初人們將我鑄成佛祖的時候,我的耳邊上多了一塊,他就敲呀打呀,我的鼻子多了一塊,他就挖呀刻呀,我是經過千錘百鍊才成為佛祖的,所以大家也才願意向我禮拜呀!像你一點忍耐力都沒有,人家才輕輕敲你一下,你就『嗡、嗡』叫,怎麼能給人崇拜呢?」

有首詩說:「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這首詩,是描寫石灰的一生,最初「千錘百鍊出深山」,自深山的礦脈,開採礦石;「烈火焚燒莫等閒」,然後運送到窯裡用烈火焚燒,經過強度的熬燒後,石變成灰,才能用來粉刷牆壁。石灰「粉身碎骨都無怨」,只為「留得清白在人間」,它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世間。

所以忍不是吃虧,而是一種力量、生命力;忍是一種智慧,就是我能認識、我能了解、我能明白,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能清清楚楚。

說到現在的管理學,好比管理錢財,除非犯了貪汙,不然不會有什麼很大的過失,更何況錢不會講話,其他如管理事物,好比把桌子從這邊搬到那邊,桌子不會反抗,任你擺布。所以管錢、管事很容易,但是管理人就麻煩了,因為人不一定會聽話。可是如果能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管人也不難,反而是管理自己的心比管理人還難。

舉個例子說,大將軍在戰場上,發布一個命令,沒有人敢不服從的,但是大將軍回到家裡,遇到太太河東獅吼,倒是嚇得不敢動了。所以,有法治的權威,管理起來就容易。平時不講法、不講理,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又怎麼辦?這時候就只有忍讓了。兩個人槓起來的時候,總要有一方願意忍讓,才能平息爭執。所以,能有忍讓的智慧,要解決問題就容易了。

第四、學習溝通

溝通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現今這個時代,雖然發明了很多東西,但是人文素養還是很重要,比方學習尊重,學習包容,學習和諧,學習溝通,國際之間,不要動不動就打起來,動不動就劍拔弩張。人和人之間如果能做好溝通交流,世界和平才有希望。光是發展武器科學,只會讓世界戰爭不已,不會有和平的一天。

例如海峽兩岸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溝通。但是溝通也要講要領:談判要雙贏,要互相尊重,要皆大歡喜,要能平等和諧。如果每個人都抱持著「你大我小」、「你富我窮」的心態,何愁談不攏。

有一戶人家,兒子要討老婆,但是媽媽不贊成,還說:「如果你要娶他,以後就不要回來了。」愛情的力量很大,兒子選擇了結婚,於是搬到外面住,十多年都沒有回家過。這個媽媽氣也不消,心想:「不回來就不回來,死了我也不管,反正我就是討厭那個女人!」

後來有人對老太太說:「老太太不要這樣啦!柏林圍牆都倒了,南北韓現在也互有來往,時間都過了十幾年,還不把心中這道牆拆除?就讓他們回來吧!」媽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心想「是啊!都已經十多年了,還計較什麼呢?」由於朋友的化解,就讓兒媳回來團圓,所以總是要有一方先行讓步。

還有一個故事。婆媳之間為什麼互不相容?因為這個男人,一來是媽媽的兒子,二來又是太太的丈夫,兩個女人,一個要爭兒子,一個要爭丈夫,當然難以和諧了。兒子夾在中間也很為難,既要孝順母親,但也不能不要太太,所以就很痛苦。

有一天,兒子想出一個很高明的辦法,他跟媽媽說:「媽媽,這個媳婦真不好,不過已經結婚了,也沒有辦法,我求你只要半年待他好一點,半年後我就叫他離開。」媽媽一聽,「半年很容易過嘛!好,沒有問題。」然後兒子又對太太講:「太太,我知道你很委曲,不過我求你對媽媽好一點,只要半年,我們就搬出去住。」太太也答應了。

從此以後,媽媽為了對兒子遵守諾言,就想方法討好媳婦、愛護媳婦;而媳婦也為了丈夫討好婆婆。婆媳之間因此相處融洽。沒想到,半年以後,婆婆反而要求兒子不要讓媳婦離開,太太也要求丈夫不要離開婆婆。

一句話可以給人歡喜,也能讓人生氣,所以佛教說不兩舌、不惡口。與親友相處要常常互相說好話。萬一有人對我不好怎麼辦?如果對方批評我,我也批評他;他毀謗我,我也毀謗他,如此下去,則無了時,所以要能在適當的時候講好話、讚美他,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就傳到他的耳中,久而久之,對方就不再說你的壞話了,彼此之間的嫌隙、隔閡就會消除。

我的外婆是一個吃素念佛的修行人,但是很不幸,討了一個兇惡的媳婦,常常「一哭、二鬧、三上吊」。可是後來這個媳婦卻改過了,怎麼改的呢?有一個人跟我外婆說:「你這個媳婦是怎麼怎麼不好……」外婆一聽就說:「你不可以這樣說,我的媳婦對我很好。」外婆就開始舉例媳婦的種種好處,剛好媳婦從後門走來,聽到這番話,感到非常慚愧,「婆婆對我這麼好,對外人都講我的好話,唉,真慚愧!」所以,慈悲能降伏人的瞋恨心。

人與人之間溝通不良就是由於「我執」的關係。有一面盾牌,一邊是白色,一邊是黑色,有兩個武士射箭,都射穿了這面盾牌。甲武士就說:「盾牌是白色的。」乙武士卻說:「盾牌是黑色的。」兩個人爭執不下。後來兩個人互相調換了位子,一看,其實是一邊白、一邊黑。因此,執著就好比是一面盾牌,立場不同,認知就會不同,所以應該常常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佛光山常有一些困難的事情,有的徒眾不敢承擔,於是來找我:「師父,你來幫忙好嗎?」

「什麼事?」

「有一個員工,做事不規矩,常常亂講話,應該把他撤職,師父你來跟他談談好嗎?」

我說:「好,我來。」

事後徒眾問我:「師父,這麼棘手的問題,為什麼到了你那裡就輕而易舉了?」

我不是三頭六臂,可是我會讚美對方:「你來這裡幾年了?大家都稱讚你勤勞、很有貢獻,不過現在因為種種原因,工作需要做調整,這樣好了,加你兩個月的薪水,你再到別處找一個工作,找到工作之後再回來告訴我。」大部分的人都會歡喜地說:「感謝大師,謝謝!」

所以溝通其實不困難,只要能留給人家一條路,給人家一個機會、一個歡喜。又好比婆媳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若能「跳探戈」,彼此有進有退,兩全其美,也就相安無事。

有關海峽兩岸三通的問題,如果彼此有誠意,就能兩面都雙贏,在經濟上、生意往來上,大家都有好處,大家都發財,不是很好嗎?當然,溝通要有溝通的條件,比方學養要豐富,懂得舉例,熟諳歷史,或者舉證明確,或者語言簡單扼要,或者具有幽默感,或者態度誠懇,這都是溝通的基本條件。如果我執太重,老是說「我的意見」、「我認為」,一點都不讓步,溝通就會發生障礙。要知道「我」以外還有別人。

有一年我在洛杉磯講《金剛經》,我九十多歲的母親在後台聽我講經。結束以後他就批評我:「你不會講經耶!」我一聽,就問:「我哪裡講得不好啊?」我母親就說了:「『無我相』可以,怎麼能『無人相』呢?」意思就是說,心中要有眾生,心中要有大眾,目中無人當然就不對了。當然,《金剛經》所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另外一層的意思,不過母親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值得思考。

一朵白色的花,對一個患有眼疾的人,或者放在顯微鏡下看,就不是白色的了。如果對世間認識不清,就會產生執著,佛經裡的「四攝法」,其實是個溝通的好辦法。「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能攝受人,甚至可以讓對方成為自己的朋友、合夥人。例如布施:給人一句好話,讓人歡喜;給人一個笑容,讓人歡喜;給人一點方便,讓人歡喜。

說到「同事」,以一個譬喻來說,母親餵嬰兒吃稀飯、吃麥片的時候,會先張開自己的嘴巴,讓嬰兒感受到母親這份愛心,感受到彼此是一樣的、是有關係的。

「利行」,就是給人方便、給人空間,隨時隨地利益他人。

而「愛語」,一天如果能寫個三句、五句的愛語,一百天就有三、五百句了。愛語也不能光是說「我愛你」,夫妻之間可以這樣講,但是如果對別人講,也許人家聽了不高興,所以說話要適當得體。

有一些年輕的法師,不會稱讚信徒,只會說:「你好發心布施。」難道布施以外就沒有別的了嗎?其實可以說:「你很有正見、很勤勞、很正派、談吐很優雅、家庭很和諧、熱心公益。」

過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吳伯雄總會長提倡「三好運動」,也就是身口意清淨──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這對整個社會風氣幫助很大。常常把好話、讚美人的話掛在口邊,說愛語,既不花錢,也不費力氣。

不過,也不能隨便亂稱讚,人家聽了會不高興,以為在諷刺他。例如有人的脾氣很大,若讚美他溫和,他會覺得是在罵他,所以可以改說真可愛、性情很耿直,他也就能夠接受。所以說話、做事都要讓人能夠接受,如此,溝通就不困難了。

第五、學習放下

今天的社會,一聽到「放下」兩個字,就會害怕,想到要將功名放下、金錢放下、愛情放下、所有利益都放下,都放下了以後,還擁有什麼呢?

其實放下不是沒有,放下才能自在,放下才能解脫。該提起的時候就提起,該放下的時候就放下。好比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就提起,不需要用的時候還提在手上,那不是很累贅嗎?

有一個外道前來訪問佛陀,為了增進友好,他帶了兩盆花。佛陀一見到他從門外進來,就說:「放下!」於是他把一個花盆放下來。佛陀又說:「放下!」他又放下另外一盆花。但是佛陀卻又再說:「放下!」外道就問了:「佛陀,花都放下了,還要放下什東西?」佛陀回答:「放下你的知見、放下你的執著、放下你的狐疑。」所以不放下,就算是功名、富貴、金錢、愛情再多,也會成為壓力。

常看到許多大老闆、董事長、總經理,天天玩股票會沒有壓力嗎?他們一定不能像我們一樣安心地睡覺,他整個心緒都在今天行情如何、匯率怎麼樣,而有很多的掛礙。很多有錢的人,都不能像平民一樣生活得自由自在,每天在高樓大廈裡,所看到的都是支票,不論上面寫了幾百萬、幾千萬,都只不過是一張紙。反倒是小老百姓還可以看到花花綠綠的鈔票,一佰塊、五佰塊、一仟塊,還比較有意思一點。

有錢未必就好。以前有一對年輕的夫妻,下班回到克難的小屋,一個拿出二胡來拉,另一個開始唱歌。他家隔壁是一棟大樓,住了一位很有錢的董事長。董事長說:「那兩個男女真不知道死活耶!住在那樣克難的房子,還能唱歌彈琴,而我天天坐在高樓上,倒是煩惱重重!」

秘書就說:「董事長,你不喜歡煩惱嗎?那你拿一百萬給那對年輕的小夫妻,讓他們去煩惱好了。」董事長說:「給他一百萬!這太便宜他們了吧?」秘書再說:「董事長,不妨試一試嘛!」後來董事長真的給了他們一百萬。

小夫妻得到一百萬,歡喜得不得了。但是接下來,就想「這一百萬要放在哪裡呢?放到抽屜裡面,不行,不安全,萬一有小偷怎麼辦?放到枕頭下面吧!可是睡覺枕頭太高又不舒服。唉!到底要放到哪裡去呢?」兩人一整夜,就在煩惱錢應該要放哪裡。到了天亮,夫妻倆就說:「我們錯了,上當了,人家把煩惱給我們了。」於是他們拿著一百萬去找董事長,說道:「我們要把煩惱還給你,我們不要這一百萬。」

過去我受過許多人的傷害毀謗,我不去管它;也曾受過很多人的讚美,我也不太介意。不過,有一位老師讚美了我一句話,這句話讓我很欣賞,想貢獻給你們。

當時,我擔任佛學院的院長,那位老師說:「我們的院長啊!舉重若輕。」當時,多少的弘法責任要去完成,多少的房子要去蓋,早晚課誦也要參加,每天人來客去,很忙啊!但是我是師父、我是院長,我也不能忙得很緊張,不能讓人家看到我匆忙的樣子,應該要忙得很從容,好像若無其事。所以我在忙的時候,還是悠閒的樣子,即使是很重的擔子,到了我這裡,也變得輕而易舉。

不過,大家在社會上必然有很多的壓力,不論是家庭的或是職業的都有,所以對於生活上的人情是非,只有放下一點,舉重若輕,才能過關。

第六、學習感動

當看到好人好事,會感動嗎?有的人並不會感動。比方說,有的人見到人家布施,他就說:「那有什麼了不起?那麼有錢卻只出那麼一點點!」

人家受難了、受苦了,像南亞大地震引發海嘯,許多人罹難,你能不關心嗎?假如換作是我,又會怎麼樣呢?

常有人告訴我:「慈悲心很難生起來。」那麼,如何對人慈悲呢?必須人我調換。假如我是他,我受苦了,難道會不想人家對你慈悲嗎?

所以說到感動,不如說人要有互動。見人做好事,我要感動;見人受苦難,我也能同情。除了別人給我感動,我也要給人家感動。例如我能說多少好話,讓人家感動?我能做多少好事,讓人家感動?所做所說,若不能讓人感動,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給人感動,是很美的一件事,而人家給我感動,也同樣很美,所以美麗的世界,就是感動的世界。我們看電影、看戲,看到某些情節,會不自禁流下眼淚,為什麼?因為裡面的情義讓人感動啊!甚至有的人聽到梵唄的清淨音聲,也會不自覺地流下感動的淚水。

我舉幾個感動的例子。

禪堂裡有很多人參禪,忽然出現了一個小偷,被人發現了,大家議論紛紛:「禪堂是多清淨的地方,你怎麼可以偷竊呢?」「報告堂主,開除他。」禪師點點頭,應聲:「喔!」可是沒有開除他。後來禪堂少了東西,又是他偷的,有人就說:「開除他。」禪師又點頭說:「喔!」仍然沒開除。就這樣他連續偷東西,全禪堂的僧人都向堂主抗議:「你再不開除他,我們統統都離開。」

禪師就說:「你們統統離開,他留下來。」「你讓我們全堂的人都離開,卻把小偷留下來,豈有此理!」禪師就說:「你們都是健全的人,離開禪堂到社會上去,在哪裡都能生存,而他是小偷,到了社會怎麼生存呢?如果連禪堂都不能容納他,天下之大,哪裡才能容納他呢?」

小偷雖然惡性難改,可是給禪師這麼一說以後,感動得痛哭流涕,下定決心:「我不再偷竊了!」後來他成為一個很優秀的禪者。所以「感動」對自己、對別人都很受用的。

有個禪師在佛殿參禪,正好小偷進來偷東西,以為禪師在打瞌睡,就這裡找、那裡翻,偷完正要走,才跨出門檻,禪師出聲了:「站住!」把小偷嚇了一大跳。禪師說:「你拿了我的東西,拿了我的香油錢,不說一聲謝謝就走嗎?」小偷聽了禪師的話,趕緊說了聲「謝謝」,就揚長而去了。

後來這個小偷被警察捉到,自己招供說偷過禪師的錢,於是警察就把他帶來問禪師:「他有偷你的錢嗎?」禪師說:「沒有偷啊!」警察說:「可是他自己招供說某年某月某日偷了你的香油錢。」禪師笑笑說:「那不是偷啊!是我給他的,不信你問他,他走的時候還跟我說一聲『謝謝』。」小偷聽了禪師的說明,內心感動,刑期滿了以後,就跟隨禪師出家,成為一個很有名的禪者。所以,要常常給人一些感動。

佛光山在外辦大型活動時,場外都會有一些其它寺廟的出家人站著化緣。早期的出家人化緣,都是坐著不動,任由人家隨喜布施,不過,現在都是直接走到你面前要你布施。這種情況不是很好,為什麼?佛教講正派、講清淨莊嚴,強行索取是不正當的方法。

過去我聽信徒講過蠻有道理的一句話,他說:「真齋主不怕假和尚。」過去假和尚化緣,他會說:「你們佛光山活動辦得那麼大、信徒那麼多,大家都幫助你們,你們有肉吃,就不能留一點湯給我們喝嗎?」我想:「對的,應該留一點給人家,不要把所有的都吃盡。」

報紙曾刊載,有個小孩看到媽媽買了水果回來,他想把水果留給外出未歸的家人,但因為不會寫「爸爸」、「哥哥」、「姊姊」這幾個字,所以就在水果上刻了他們的模樣,媽媽一看,非常生氣,以為小孩惡作劇,就打了他一頓,責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小孩哭著說:「媽媽,我怕別人把水果吃光了,所以要給爸爸的,我就刻個爸爸的像;要給姊姊的,我就刻個姊姊的像;要給哥哥的,我就刻個哥哥的像。」媽媽一聽,非常感動。

白隱禪師有一位信徒是個商人,商人的女兒和一位年輕人私下來往,懷了身孕,讓商人十分生氣,痛責女兒,女孩心想:「以爸爸火爆的性格,一定會把男友打死。」於是趕緊叫男友逃走。因爸爸不斷追問孩子的父親究竟是誰,女孩想到爸爸平常最尊敬的就是白隱禪師,為了把事情簡單化,就告訴爸爸:「小孩是我跟白隱禪師的。」

爸爸一聽如山崩地裂,心想自己最信仰的偶像,平時敬拜如佛祖,竟是如此畜牲不如。就跑到寺裡,不分青紅皂白,將白隱禪師打得頭破血流,白隱禪師也不辯白。小孩出生後,商人將小孩抱到白隱禪師住處,說道:「這是你的孽種,給你!」

一個和尚憑空多出了個小孩,只好不分陰晴風雨,天天出外化緣奶水。外邊傳說紛紜,說老和尚不正經,小孩是私生子。更有小孩子拿石頭打他,罵他壞和尚。

一個月、二個月過去了,逃到外鄉的年輕人回來,他聽女孩說了事情的經過,心裡很愧疚,就打定主意,向商人自首。做爸爸的雖然生氣,但是一聽真相原來是這樣,於是一家扶老攜幼到寺廟裡,向白隱禪師磕頭懺悔,白隱禪師一句話也沒說,就把小孩還回去了。

是非止於智者,凡事要先理清楚,才不致錯怪了別人而後悔莫及。

第七、學習生存

人要活下去,必須要有防禦的力量,比如防範大自然所造成的災害,又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如何學習生存呢?比方勤勞、禮貌、樂觀、積極、能結緣、幫助人、說好話、有抗壓力。

我小的時候,雖然家裡三餐不繼,但是我很歡喜做家事,協助打掃、洗碗,那時候雖然還很小,但是我自信將來會有辦法。為什麼?因為我很勤勞啊!

因為家裡很窮,所以有時候盛了一碗飯,捨不得吃,因為家裡養的貓狗都吃不飽。於是我就讓狗子跟著我走,走到大人看不到的地方,把飯倒了給牠吃。那時候不只家裡窮,鄰居也很窮,所以家裡偶爾有一點什麼東西,我就把它拿出來,分給小孩子吃。雖然小時候不懂,但是也感覺自己有愛心、待人好,將來一定會有辦法。

在生活裡,學習待人好,人家自然待我好;學習勤勞,自然會有收成;學習慈悲,就會有回報。我一生都覺得自己很富有,即使自己沒有的,我也不計較;看到人有,我也很歡喜,不會多心害人。

我來台灣五十六年,過去的幾十年都是給人欺負、給人傷害,但是我從來沒有想找他們算帳,也從來沒有報復的心態。有一次,外國來了邀請書,邀請我去訪問,那時候出國很不容易,感到非常歡喜,「哇!有出國的機會了。」當時我人在高雄,必須到台北開出國的會議,一路坐夜車趕到台北,已經是早上七點多,到了開會的地點正好是九點,會議剛剛開始,主持人就說:「你來幹什麼?開會決議你不能去,現在你可以回去了。」我一看對方是長老,就說:「對不起,我沒有資格參加,我這就回去。」回程中,心裡很難受,心想:「既然不准我去,當初就叫我不要來就好了嘛!」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過我都忍耐了下來,忍一次就是生死一次,千生萬死才會找到一個生存的機會。

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生存。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的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一種孝親、和諧家庭的行為。為了生存,我要學習勤勞、學習積極、學習待人的禮貌,大家才能接受我。為了生存,金錢的處理、愛情的處理、生活的處理、做人處事等,都要有方法,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國家要能「民心之所向」,才會安全;個人也是一樣,要讓人家接受我們,才容易生存。

人為了生存,就必須讓人願意接受你,所以彼此相處的因緣很重要。倘若所行所做,都不被人接受,生存就有障礙了。如何順利的生存?正如人人都希望凡事順遂如意,但是你有給人順利、給人如意嗎?你有改善自己嗎?因此,要在世間上生存,必須先得到別人的歡喜、別人的認同、獲得別人的欣賞,必然能獲得自在。

第八、學習靈巧

大家靈巧嗎?當然,有的人會說「我很靈巧」,有的人就說「我比較遲鈍」,但是靈巧是可以學習的。有的人與生俱來就靈巧,但是後天的學習也很重要。只要你注意聽、注意揣摩、用心思惟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久而久之,熟練了,自然就靈巧。倘若不注意聽,做事漫不經心,自以為是老大,老是「我以為、我認為……」則永遠學不會。

什麼叫靈巧?我舉一個禪宗公案。

有二座寺廟,分別在東街、西街,每天都派沙彌出來買菜,二個沙彌經常在市場門口相遇。東街寺廟的沙彌比較不靈巧,西街寺廟的沙彌比較靈巧。見了面,東寺沙彌就問西寺沙彌:「今天要到哪裡去啊?」西寺沙彌回答:「我的腿跑到哪裡去,我就到哪裡去。」東寺沙彌一聽,不知如何再問,回去告訴了師父,師父說:「笨,你可以問:『假如沒有腿,你要跑到哪裡去?』這不就有禪機了嗎?」

第二天,他們又在路上遇到了,東寺沙彌又問西寺沙彌:「你今天要到哪裡去啊?」西寺沙彌就說了:「風吹到哪裡去,我就到哪裡去!」東寺沙彌一聽:「糟糕,問題變了!」回去後又告訴師父,師父就說:「你好笨喔!你就繼續問:『假如沒有風,你要到哪裡去呢?』」

第三天,兩個沙彌又在路上遇到了,東寺沙彌再問西寺沙彌:「請問你今天要到哪裡去啊?」西寺沙彌回答了:「我要到市場買菜去啊!」東寺沙彌一聽,心中茫然。

禪門講究靈巧、隨機應變,窮則變、變則通,缺少了靈巧,就不容易應變。

據說民國初年,有一個靜普老和尚,為人很幽默,他的寺廟裡常常收些江洋大盜、土匪來出家,但是他卻能平安無事,實在是領導有方!有一次,他帶著信徒在寺院裡參觀,那時有個徒弟受不了誘惑,買了牛肉乾,正偷偷地吃,吃到一半,突然看見靜普老和尚和信徒走來,一慌之下,把牛肉乾掉在地上。靜普老和尚一看是牛肉乾,遠遠地就說:「你掉下來的大頭菜,還不把它拿走!」一句話就解決了當時的困窘。

後來他又帶信徒到禪堂參觀,禪堂裡一片寂靜,大家正在打坐,老和尚指著禪堂裡的人,幽默地說:「這裡面的人都是我管的,他們都很聽我的話。」這時候,維那師不清楚外面到底是誰在講話,就說:「哪一個那麼大膽,講話那麼大聲?」靜普老和尚一聽,話鋒一轉,笑著對信徒說:「大家都聽我的話,就只有他一個人能管我。」

所以,人要有幽默感、要有靈巧,這是可以學習的。

除了這八項學習,另外要告訴大家:

一、在物質上,要學習簡樸。

人要依靠物質來生活,但是在物質的生活上,要能學習簡單、樸素。

二、在生活上,要學習技能。

生活上要學習很多技能,學習一點專長是生存的要領。比方會煮飯、會炒菜、會泡茶,不管是男人女人都要學會,所謂「家財萬貫,不如一技隨身」。

三、在語言上,要學習幽默。

語言如香水,又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好話,讓人聽了很歡喜。有一個女孩子,三十多歲了還不嫁人,媽媽就來找我,說道:「師父,你鼓勵他出家好了。」我說:「這個不行,出家怎麼能用叫的?」我就對小姐說:「小姐啊!怎麼不嫁人呢?」他就說:「唉!現在男人都沒有幽默感。」過去女孩子要嫁人,都是看男方的家世如何,有錢沒錢?身體好不好?學問怎麼樣?現在不是,要有幽默感。

所以,男士們不要自以為賺錢回家就很了不起,錢財不一定能帶給家庭幸福,幽默感才能讓滿室生春。

四、在做人上,要學習藝術。

有藝術才美,才有氣質,才會受人歡迎。生活上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做人。我認為,做人要學習藝術,才能過一個有藝術、昇華的人生。

五、在處事上,要學習低調。

處事要圓融、謙虛、含蓄。禪門裡有許多公案都是不說破的,為的就是留一點餘地、留一點空間讓人想一想。

六、在工作上,要學習勤勞。

人在工作上要學習勤勞、學習誠實。有一句話說「有志、沒志就看燒火、掃地」,人如果不勤勞、不努力,就不會有進步。所以,佛教講發願,有願,就會勤勞,就會有力量驅策你向上。

七、在志趣上,要學習奮起。

學習飛揚,就是學習樂觀。人要有志趣、要有志願。志願不是憑空妄想的,志願是要能實踐的。在志趣上,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奮起、學習飛揚、學習擴大、學習發展,如此,人生才會有生命力。

八、在學佛上,要學習發心。

發心吃飯,飯一定吃得飽;發心睡覺,覺一定睡得甜蜜;發心做事,事就會做得好;發心寫文章,文章就能寫得好。「發心」兩個字很微妙,心如地,心如田,要去開發才能種植,才能長五穀,你開發它,地上才能起高樓,就像海埔新生地、山坡地不就是開發出來的嗎?我們心內有許多寶藏,但是要靠我們發心才能採取。

人生要學習的有很多,活到老,學不了啊!就如我有很多徒弟得到博士、碩士學位,一到我面前,說起話來都奮起飛揚:「啊!師父……」我就專心地聽他們講,我也是在跟他們學習,因此我們師徒之間的相處,比親人更加友好,我雖然快八十歲了,可是和徒弟們沒有代溝,我們是「三分師徒,七分道友」,這讓我可以察納雅言,廣集眾議。

因此,為人父母者,若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認知,則子女不僅是自己的骨肉,更是自己的朋友,可以分享成長的喜悅;為人師長者,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涵養,則弟子不僅是自己的晚輩,更是自己的同參,可以互切互磋;為人長官者,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體認,則部下不僅是自己的袍屬,更是自己的同事,可以共同承擔苦樂;夫妻之間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觀念,就能彼此包容,互相尊重。能做到「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緣分,是多麼美妙!

總結「佛教的生命學」、「佛教的生死學」及「佛教的生活學」這三個論題:生命為「體」,作為本體的生命,是不增不減、永恆存在、絕對、無限、真常的;生死為「相」,每個生命所顯露的現象,是有生有滅、變化無常、相對、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從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身心活動等等,無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體、相、用,三者密不可分。

我們既來到世間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體的,其關係極為密切。因此,人間佛教的「行解」可以用「生命學」、「生死學」及「生活學」來涵蓋。

它們像「鼎足三立」缺一不可。有了寶貴的生命,要善用它,讓它發揮光熱,利益社會大眾,善用生命,那麼生活即能安樂富有,面臨生死的關頭,也就無所畏懼了。

(係二○○四年十二月廿六日,大師於台北國父紀念館所發表之專題演說。)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