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2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第三講)

一、佛教應該人間化

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生在人間。佛陀,道道地地的是人間佛陀;佛教,道道地地的是人間佛教。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說明了佛法除人間以外,別無菩提可求。

佛教領袖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說明學佛「要從人乘行果完成大乘佛道」。

遺憾的是:佛教裡一直重視出世思想,忽視人間事業。假如一個二、三十歲的青年出家,從出家的第一天開始,師父就急急忙忙的要他了生脫死,好像人一出生,就應該忙死。生的問題尚未解決,怎能忙死?就是《彌陀經》鼓勵人念佛往生,也是「不可少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哪裡說有不先福利人間,就能了生脫死?

佛陀所以成佛,也是要在人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人間事業未能建成,人間佛教未能莊嚴,不服務社會,不福利人間,只想自己一個人了生脫死,這豈不太過自私?這豈不給人譏為自利?

更有甚者,除自己忙死以外,還為別人忙死超度,只要某一人家死了一個人,除念倒頭經外,還要入殮、殯葬、頭七、二七、直至七七,甚至百日、週年,真是人死時,才想到要僧侶念經。人死的佛教,或寄望死後的世界好一些的佛教,完全與人間脫節,佛教哪有生氣?僧侶哪有活力?

佛教除常為死者服務外,對生者也要他排除世俗的喜悅。如說發財是貪心,黃金是毒蛇;夫妻是冤家,相愛是罪惡;兒女是討債鬼,親人是魔眷;歡樂是放蕩,享受是罪業。所以,世間上的黃金寶物、眷屬親人、福樂享受、功名富貴,都該放棄。過去傳教徒鼓勵信者捨棄人間,拋妻棄子,入山修道,埋沒佛教的人間性,致使佛教衰微,了無生氣,是功?是罪?明眼人當可察知。

即使不閉關不入山者,居於道場,也是灰色人生。看那些面無表情,心無熱力,當說不敢說,當笑不敢笑的修道者,如何為人間增添歡愉喜樂?如何為社會帶來幸福祥和?

故此,吾人不得不提出佛教需要人間化的主張。佛教如何人間化?茲提六點意見:

(一)思想言行人間化

在思想上先為自己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華嚴經》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就是人間佛教的思想。從人間佛教的思想,必然會產生人間佛教的言行,歌頌人間的善美,讚歎人間的和樂,推動利他的工作,發起助人的服務。對賢能者不嫉妒而尊敬,對守分者不暴戾而友愛;感恩知足,喜捨為善,創造美好的人間。

(二)發心發願人間化

《勸發菩提心文》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我們每一發心,必為人間的利益著想;我們每一發願,必為人間的莊嚴用心。發向道心,健全自我;發慈悲心,普利群生;發頭陀願,努力作務;發菩提願,完成佛道。對人間有心,對眾生有願,必能有益於未來的人間。

(三)淨土極樂人間化

我們一提到淨土,就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其實淨土不只西方,離我們最近的彌勒淨土,比西方極樂世界更容易往生。還有我們所居的娑婆世界,也可轉為人間淨土,只要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惡人的侵擾,沒有政治的迫害,沒有經濟的缺陷,沒有情愛的糾紛,沒有交通的事故,沒有環保的汙染。有的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有的是善良同胞,相互敬愛。這就是人間淨土的實現,何必一定另求淨土?

(四﹚福樂財富人間化

我們有一個不解的疑惑,就是有些人輕視當前的福樂財富,把希望寄託在琉璃世界,或極樂世界,今生貧窮不要緊,只要將來生到他方世界,享受福樂財富。其實人間化的佛教,你可以擁有無限的福樂財富,佛教不是叫人不要錢財,不可享樂,佛教叫我們獲得淨財愈多愈好,享受禪悅愈妙愈好。即使世間上的福樂財富有限,我們也可以體會佛法裡的法喜,探索信仰裡的財富,享受心裡的世界,擁有全面的人間。那才是建設真正福樂財富的人間。

(五)修行實踐人間化

現在的人,一說到修行,好像即刻就要離開人間,火速往生到其他世界。念佛的人跪在佛堂,祈求彌陀的接引,假如阿彌陀佛真的現身在他面前,要帶他離開人間,不知他是否真能夠非常歡喜放下他的家產妻兒?否則,這不是互相矛盾?一面求生西方,一面留戀世間。禪宗歷代祖師,只求人間開悟,只求人間作佛,不求往生他方。所以人間化的修行實踐法門,是五戒十善,是四無量心,是四弘誓願,是六波羅蜜,是人成即佛成。

(六)戒律規範人間化

佛教中的僧眾,有僧眾比丘、比丘尼的戒律;信眾有信眾優婆塞、優婆夷的戒律。但佛教的戒律,太看重消極的止惡,缺乏積極為善的精神。在戒律中,大都不可這樣,不可那樣;我們今天需要的是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所以我們應該認為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萬行才是戒律,四攝法門才是戒律,饒益有情才是真正的戒律。人間化的戒律,一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止惡息罪;一面應更積極廣修善行,廣作善事。唯有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的戒行,那才是未來佛光普照的人間。

二、佛教應該現代化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在世間流傳了兩千多年的佛教,法久弊生,這是自然的現象。現在要緊的如何除弊更新,中興佛教。佛教應該現代化,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佛教現代化的阻礙,是一些保守的大德沒有衡量未來,沒有評估時勢,甚至捧出聖言量來:「我所說者,不可更改;我所未說,不可增加。」因此對一些創新的適應時代潮流的弘法方法,難以認同,牽絆扯腿,阻擋了佛教的發展。

南傳佛教,一直重視聖言量,自高自大,故步自封,信眾除了供養以外,別無他途為佛教奉獻力量,比丘尼教團一直不能成立,其他文教慈濟事業不見增長。好比從事政黨者,於既獲利益後,再不肯分享他人,如此怎能進步?怎有發展?怎能擴大?

其實南北傳佛教共遵的四依止中,「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就已經為我們佛教現代化做了原則性的指導。當初佛陀住世時,並未用鋼筋水泥建屋,現代寺院莊嚴堂皇,大都鋼筋水泥所建;過去並未有電器設備,今日道場都早已電器化。請問依聖言量的大德們,您們有打電話嗎?您們有乘飛機嗎?現在時代不同了,科技、環保、高樓、資訊,把時代整個都變動了。契理契機的佛陀,如果從常寂光中再現人間,他也一定要指示您和我們大家都要現代化!

佛教如何現代化?茲提六點意見:

(一)弘法布教現代化

過去弘法布教,只是大座講經,近代太虛大師講經用黑板輔助講說,竟給人譏為妖僧。現在講經,黑板已進步為白板,已進步為投影機,已進步為幻燈機,已進步為電視機,這不知該怎麼說了。

佛陀當初說法,觀機逗教,有時舉例,有時說喻,本事本生,神通無礙,這就是現在講究的實物例證。古代大德講經時,分科列表,復講小座,這也無非權宜要聽者能夠聽懂,故弘法布教的方法,不怕更新,不怕現代化。現代的弘法方法,現在有人在電台講經,有人在電視說法,有人發行雜誌,有人印贈佛書,有人監獄念佛,有人到軍中舉行皈依,有人學校登台授課,有人在工廠隨緣講道,有在街頭講演,有在會堂說法,體育館中法音宣流,中山堂裡出和雅音,有的用歌舞,有的用獻供,佛像供在國家會堂,鐘鼓響於都市民間,有的用麥克風作獅子吼,有的用無盡燈作光明藏,猗歟盛哉!佛教弘法布教的現代化,希望大德們再接再厲,因為有您們的辛苦,才有今日蓬勃的人間佛教;有您們的智慧,才有今日現代化的弘法布教。

(二)文教資訊現代化

常有人說:佛教的慧命在文教上面。現在應更進一步說,佛教的發展,應該重視資訊的運用。唯有文教資訊普遍現代化,則佛教的傳播,深入社會大眾中,將指日可待,不為難也。

在文化方面,從四十年前的琉璃精舍、台灣印經處,到現在多家的佛教出版社,多家的佛教書店;有佛教文化公司,有佛教百貨公司;有辦《佛教日報》,有出《新聞週刊》;贈送的經書到處皆是,定期的刊物各地皆有。學術性會議經常舉行,圖書館設立林林總總,尤以《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曾獲得教育部金鼎獎),更為佛教文化寫下新的里程碑!

在教育方面,從四十年前日治時代的佛教練成所,光復初期的佛教講習會,到現在的幼稚園、托兒所、慈濟護專、玄奘技術學院、華梵工學院、西來大學、佛學研究所,以及各寺院所經辦的中學、佛學院,總算起來不下百數十家之多。

在資訊方面,現在各寺院各佛教會,都在採用電腦作業,把信徒資料用電腦歸檔;傳真機、影印機,在各寺院已不算稀有;佛光山更和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等校合作,把大藏經輸入電腦。

不過,我們希望文教資訊現代化,這還不夠。因為文化方面的古本影印,盜版流通,濫寫濫印,精美不足,實有損佛教文化形象。我們希望佛教所有出版物,都能標點、分段、註釋、索引、題解;都能重新打字、排版、美工、精印、發行。

教育方面更應先從培養人才著手,辦中學沒有師資人才,辦大學沒有師資人才,辦佛學院沒有師資人才,未來就是行政人員也不容易一時儲備。尤以佛學院教材課本的編印,學生程度的分等,技能訓練的加強,信心教性的培養。資訊方面更應該注意、加強、普及,最好有一佛教資訊訓練班,訓練專門的資訊人才。因為唯有佛教文教資訊的提升,才能將佛教文教資訊帶上更現代化的目標。

(三)事業經濟現代化

佛教過去重視道業、學業,不重視事業。在宗教中重視事業的是天主教、基督教。可以說全世界都有天主教、基督教的醫院、學校、服務等機構;日本佛教比較提倡佛化事業,大學、中學、百貨公司、大飯店,可以說各宗派競相設立。可憐的中國佛教,由於過去不重視入世事業的現代化,佛教經濟靠田產收租,共產黨把田共產瓜分了,國民黨把田三七五也分了,沒有事業經濟來源的佛教,今後怎能服務社會?怎能福利群生?

近年來,台灣佛教由於信徒人口的增加、福田供養的普遍、法會油香的收入、經懺佛事的增加、共修集會的補助,雖然佛教經濟不成問題,但是若有事業更能為佛教經濟打好基礎。

台中菩提醫院是佛教醫院,但辦理得不見起色;花蓮慈濟醫院,為佛教爭取莫大光彩;佛光山雲水醫院送醫療到偏遠山區,成績也有可觀;全省佛教辦有很多幼稚園、托兒所,可以說有聲有色。

我們希望的不光是佛教的慈善事業、文教事業而已,現代化的佛教事業,應包括工廠、農場、保險、銀行、公司,所謂工農商等,佛教寺院可以鼓勵信徒設立,僧信合作,為佛教經濟的發展,為佛教事業的現代化立一個楷模!

(四﹚建築設備現代化

近年來各地寺院道場不斷翻新、擴建、增設,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想到三、四十年前,大陸的名山古剎不談,在台灣,教堂都建在十字路口,但你如到某一個寺院訪問,只要你走到無路的陋巷,環境衛生最差的地方,那寺院道場就到了。可是近年來,觀光勝地,大路高樓,都有寺院的建設,建材也採用現代產品,遺憾的是除正殿為佛座以外,其他的廳堂,大都用來供奉祿位,安座佛像,甚少注意到現代化講堂、簡報室、圖書館、會議廳、禪堂等的設立。因此,寺院道場再多,不足為佛教擔當現代化的任務。尤其寺院的設備顯得不夠高雅,不很實用,例如一個大型客廳,皆不多見。現在社會上的信徒,集合一部或兩部以上的遊覽車到處訪問朝山,比比皆是,各寺不是以大殿待客,就是齋堂茶點。其他庭院空間、活動場所、停車位置、衛生設備,在在都應注意。因為建築設備現代化了,才能接引現代化的信徒。

(五)組織行政現代化

過去的叢林寺院,非常重視組織。所謂四大堂口,四十八單職事,堂主書記,分有列職、序職,真是井然有序,上下互尊。遺憾的是政府法令破壞了佛門清規,《監督寺廟條例》多不合理;只認管理人不認住持,住持淪為雇員,破壞傳統,一個寺廟兩個頭,僧信爭端,糾紛時起,惡法惡行,莫此為甚!

當然,現在四十八單職事,在寺院中已不夠應用,例如現在寺院,多辦有養老育幼事業、心理輔導、護理醫療、水電總機、社教說法等,應有新的職事名稱安立,尤以現在社會變遷過大,設若沒有適應現代的組織,吃虧損失的仍然是自己。

現在寺院組織行政最大的缺點,就是住持沒有任期,一任住持,至死方休。職事沒有進修的機會,彼此沒有輪調的制度;濫收徒眾,濫受戒法,師道沒有尊嚴,倫理不受重視。更有甚者,經濟財物全憑個人處理,致使問題重重。寺院住眾,大都只憑道德良心,不重法制規章,行政經驗固然缺乏,公門常識又差,若不建立現代化的組織行政,混亂一團,可以想見!

(六﹚會議禮儀現代化

過去叢林寺院,只有上座開示,初學閉眼聆聽,很少開會議決。戒律中雖有三番羯磨、誦戒布薩,但已少人奉行;民權初步、會議常識更少人注意。現在時代進步,到處有里民大會,各種座談會、協調會,尤以寺院有信徒大會、佛教會有理監事會,如果不重視會議法規,不重視眾議公論,不守時守分,不敬你讚他,必然不能適應時代。

現代人的生活裡多了一項會議,另外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例如求法的禮儀、參訪的禮儀、殿堂的禮儀、共處的禮儀、行坐的禮儀、進退的禮儀、問答的禮儀、宴會的禮儀等,如果沒有活動集會的認知,如果不明白這現代化的常識,不是現代人,怎能弘傳現代佛法?

三、佛教應該大眾化

佛法往哪裡求?佛法在大眾中求。《維摩經》云:「眾生即佛國淨土。」佛陀經常說:「我是眾中的一個。」所以佛教是非常大眾化的。

《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可見佛陀說法大眾化的程度。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不捨棄一個眾生,可見佛陀對大眾的重視。

非常遺憾的是有人總想把佛法學術化起來,成為少數人研究的古董。談玄說妙,自得其樂,怎奈違背了佛陀的本懷,忽視了佛教根本以大眾為基礎的精神。佛法僧三寶,僧團即眾義,捨棄了大眾,則無佛法「以眾為我,以我為眾」。《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不是大眾化的佛教,不是與眾生有關的佛教,就已經不是佛教了。

常有人說,從政的妙訣:「民所好,好之;民所惡,惡之。」佛教傳教者也應有此契機的方便。當然,我們要化導社會,不應為社會所化。但世人皆愛金錢、愛情、名位、權力、眷屬、物質等等,但我們不能一概否定,一概要世人發出離心,放棄人間。我們應適當的引導大眾的正思,來過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義的政治生活,服務的社會生活,慈悲的道德生活,尊重的倫理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

因為世間金錢愛情不一定是不好的東西,「法非善惡,善惡是法」,好比金錢可以救人,但也可以害人;愛情可以給人幸福,但也可以給人煩惱。所以大眾化的佛教,當肯定的肯定,當否定的否定,不可把大眾所依靠的世間全部否定了它的價值。

佛教要如何大眾化呢?也提供六點意見如下:

(一﹚生活行為大眾化

佛門僧侶也有多種性格:有的樂於山林寧靜,有的喜好都市人多,有的性好禪坐獨修,有的鍾愛持名念佛,有的苦行發心,有的樂觀進取,有的弘法傳教,有的廣結善緣。不管怎樣,僧侶應有大眾化的性格,應有為大眾發心服務的願力。

我們見過不少的禪和子,人雖在深山古寺潛修,但當百年過後,仍把一生僅有的些許積蓄,拿出來請客堂為他布施「供眾結緣」,所以即使孤僧頭陀,最後仍不忘大眾的重要。

過去的禪者「飢來吃飯,倦來就寢」,就是大眾化最標準的生活行為,一個初學者乍到叢林,禪師總是叫你「吃茶去」、「洗缽盂去」、「掃地去」、「鋤地去」,這都是要你不可忘記生活行為,不可忘記生活行為大眾化!

大眾化的生活行為,就是不要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面,不要古怪,不要偏激,要面對現實,走向社會,靠近大眾。隨緣隨眾,為教為眾,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內要有大眾的功績,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大眾為我,我要為大眾。

(二)深入社會大眾化

要入深山容易,要入社會很難。入社會,化社會,有時沒有能化社會,反被社會化了。千百年來的佛教,就是因為不能深入社會,和社會脫了節,致使佛教和社會大眾疏離,不能在群眾中植根。

佛陀成立教團,最初用托缽乞食維持生活,這就是要和社會大眾結合在一起,在僧信之間,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維摩大士是一個深入社會的大乘行者,《維摩經》中介紹維摩大士說:「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政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佛陀到娑婆濁世度眾,觀音在各趣現身說法,地藏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語,維摩有隨緣度生的方便,所以我們提倡大眾化的佛教,要能深入社會。佛教僧侶不一定只在寺內清修,可以到軍營作軍中布教師,可以到監獄作監獄教誨師;可以擔任大專院校的講師教授,可以在各地醫院負責心理醫師;可以問政而不干治,可以參影而不演;可以協助勞工運動,可以幫助農民解決問題……唯有深入社會,佛教才能大眾化!

(三)文宣傳播大眾化

現在的社會,一切都靠文宣,公司行號開幕要文宣,選舉公職人員要文宣,圖書雜誌流通要文宣,各級學校招生要文宣;文宣文宣,一切都靠文宣。宗教的傳播,更要借重文宣。天主教、基督教,是最重視文宣的宗教,近來,連媽祖宮、一貫道都在注重文宣。其實佛陀最重視文宣的價值,例如對一切經義,一再鼓勵大家讀誦、披說、書寫、輾轉流通。可惜目前佛教界,自命清高,以為行善不欲人知,功德才大;其實為了影響力,為了廣度眾生,不可忽視文宣的大眾化。

中國佛教會支持的電視《光明世界》,慈明寺支持的電視《大法輪》,佛光山支持的電視《甘露》、《信心門》、《佛學講座》、《禪話》等,十多年來,台灣佛教日漸興隆,這不能不歸功電視的文宣傳播,和諸大德的講演弘法,以及書刊出版發行。

當然,我們佛教界的文宣仍然不夠,例如:通俗化的大眾讀物不多,文藝化的大眾讀物不多,婦女、青年、兒童等的專刊不多,布教學的專書不多,警世的標語不多,可讀的佛法手冊不多,深入社會的佛法文宣更是不多。

多少年來,台灣有一位陳居士,在各地電燈桿上釘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鉛皮牌,影響社會人心至深,假如能再多一些警世善語,文宣的意義就更大了。

(四)梵唄歌偈現代化

佛教的梵唄歌偈,本來是因為弘法傳教的,但不知怎樣的,現在都在作為讚禮修持。佛教的音樂不出山門,山門外怎有佛法呢?

佛教的梵唄歌偈莊嚴耐聽,但不通俗,一般信徒大眾不易學習,甚至有少數人不望改進,以為信徒難學,才成其專家可貴。基督教的聖詩,信徒兒童人人都會,青年們以參加聖詩班唱聖詩為樂,所以我們佛教的梵唄歌偈,不但要大眾化,更要通俗化、簡易化、普遍化!

六十年前,佛教兩位大師太虛和弘一,合作〈三寶歌〉,為佛教帶來了一些新氣象,但〈三寶歌〉的歌詞仍然嫌深嫌長,弘一大師有不少的清涼歌選,屬於藝術歌曲那一類的,不易普遍流傳。佛光山的〈三寶頌〉,自前年問世以來,短短兩三年內,錄音帶在美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地就已經流通了五十萬卷以上,可見通俗大眾化的音樂為人所需要了。

台大教授李中和、蕭滬音,工專教授吳居徹,宜蘭中學楊勇溥等都為現代佛教歌曲作了不少曲譜,星雲、煮雲、成一、曉雲、聖印、李炳南等法師和居士,都創作了一些歌詞,但這是不夠的!我們要以音聲作佛事,近年來,慈惠、慈容、心定、慧明、依空、依照等法師以詩偈弘法,效果輝煌,所謂「歌聲傳三千界內,佛法揚萬億國中」,我們呼籲寺院道場、十方大德,您們應獎勵佛教音樂的創作,您們應提倡佛教的梵唄歌偈通俗化,不要那麼艱深難學;您們應該加強佛教的梵唄歌偈普遍化,不要只在佛殿裡才能聽到;您們應該要發展佛教音樂不只是修行唱的,是隨時隨地可唱的,是大眾化的!

(五)經文說法大眾化

佛經難懂,這是一般社會人士的看法,所以經常聽到有人建議,應將佛經經文譯成白話文,其實佛經經文不難懂,只是義理不易明白罷了。如果將佛經譯成白話文,義理仍然不懂,因為像鳩摩羅什的譯經,《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彌陀經》等,都是上等的白話文。我們現在說的經文說法大眾化,是希望將經文中對人生有關係的、對生活有關係的、對做人處世有關係的、對修身安心有關係的……將這些經文節錄出來,供大眾信徒讀誦。如果經文需要解釋,也要給大眾能接受的,能應用的。

在目前有一種現象:經文讀來,似乎還有一些明白,但經過講解反而不明白了,因為講者賣弄他的研究學問,原本淺顯的佛法,他談玄說妙,硬是把經文講得離生活很遠,離現實很遠。所以我們經常有個看法,講經說法,給人不懂,是很容易的;給人懂得,那是千難萬難啊!「事要理顯,理要事明」,這是講經說法大眾化的不二法門。

經文說法大眾化,佛陀早有指示,所謂「契理」以外還要「契機」,契理容易契機難。我們為了契機,今後在講經說法的時候,運用的教材,不光是正本經文,我們應該為經文列表、分析、綜合、引證;我們將經文說明大意、解釋名相、意譯經義、列出習題;如果這還不足,我們運用實物教具、幻燈影相、電視實景、資料介紹。其實這一切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講經說法讓聽者聽了以後,得到實用,讓佛法與他的生活有關,與他的身心有關,在他接觸佛法以後,不斷的要讓他感覺到我明白了,我懂了,我覺悟了,這才是大眾化的經文說法。

(六﹚慈悲處世大眾化

說到慈悲處世,這是欲令佛法普及世間最重要的,觀音菩薩就是因為大慈大悲,所以能夠供奉在每一個人家的正廳。慈悲,人人需要,佛教徒只要有慈悲的形象給人,弘法利生,必定事半功倍。

令人……爭執、計較、冷漠、無情等,給予別人對佛教產生了最不良的印象。

當然,佛教弘傳者,多是慈悲有德之人,這些人大都在深山古寺中安居,甚少在社會上活動。我們希望要能把慈悲帶給各層社會,要能把慈悲給予一切大眾。明白說,就是將消極的慈悲,轉為積極的慈悲;將有緣的慈悲,轉為無緣的慈悲。

大眾化的慈悲處世,只要我們面孔有表情,有微笑;眼睛有眼神,有關懷;口中有好話,有讚美;手腳肯服務,肯助人;心裡有祝福,有尊重;當然繼之同事、利行、布施、愛語。把法喜給人,把禪悅給人,把信心給人,把方便給人,能夠如此,誰不接受佛法呢?

四、佛教應該生活化

佛教應該生活化,這是不爭的需要。因為人生就是生活最重要,沒有生活,何成人生?佛教為人最大的詬病就是不重視人間的生活,而人生最需要的就是自己擁有幸福的生活,快樂的生活,富有的生活,和諧的生活,情愛的生活,美滿的生活等。可惜出世思想濃厚的佛教,不重視人間豐富喜樂的生活。弘揚傳播的都是所謂清修、淡泊、苦行、絕情、止欲、觀死等的教義,人間已經是苦海,加之這些想法,把人間弄得更加愁雲慘霧。我們贊成出世的思想,但有出世思想前先要有入世的精神;有入世的精神,然後再昇華為出世的思想。其實入世出世、出世入世,二而一,一而為二,不宜分開,不宜偏廢。生活化的佛教,應該是不空不有、不冷不熱、不貪不拒、不執不捨的中道生活。

所謂佛教的中道生活,就是人我彼此的均等生活,就是精神物質並觀的生活,就是法樂世樂共有的生活,就是生活生死同重的生活。還有:感情是用般若智慧淨化的感情,財富是用合理方法求得的財富,事業是用道德精勤創造的事業,信仰是用正知正見體驗的信仰。

末法時代的佛教,有的重視生死,但不重視生活;有的重視生活,但生活裡沒有佛法。沒有佛法的生活,自私、貪婪、瞋恚、怨恨、邪見、愚痴、嫉妒、陷害……無所不有的罪惡,無所不有的業障,所以我們提倡生活的佛教,希望每個人從生活,從身心,都能做到從占有到奉獻,從怨毒到慈悲,從邪見到正思,從破壞到成全。因為生活化的佛教,才是正正當當的人間生活。佛教如何生活化?茲提供六點意見如下:

(一)每日課誦生活化

做一個佛教徒,在每日生活上總應該有些佛法,有些修持。經說:「二六時中,不忘佛法。」這是不易奉行,但早晚到佛堂上香禮拜,總是需要的。

出家的僧侶,朝暮課誦生活化確已做到,但在家信徒,常有人一提到修持,都推託說沒有時間,其實修行也不一定要多少時間,即使一個最忙碌的在家信徒,早晨持誦十念法、晚間禪坐五分鐘,這是很容易實踐的修行。

茲提供一份在家修行的時間表:

一分鐘的修行:早晨起床盥洗後,先到佛前點燃一炷香,頂禮三叩首。

五分鐘的修行:或早或晚,佛前三拜,《般若心經》一卷,四句回向文。十口氣念佛名號(十念法)。靜坐觀心(觀佛像亦可)五分鐘。

十分鐘的修行:早晨一卷《普門品》,晚間一卷《彌陀經》,不定時的〈大悲咒〉三遍。

十五分鐘的修行:禮佛十二拜,《金剛經》一卷。

三十分鐘的修行:禮佛二十四拜,《法華經》、《華嚴經》、《大般若經》等任何經典一卷。

一小時的修行:總合前面的或增或減,可互為運用。

(二)供養齋戒生活化

宗教徒在就食前對所信的宗教教主做一個祈禱或供養,這是非常應該的。回教、耶教都非常重視食前的祈禱,佛教在家信徒則少奉行食前的信仰,出家僧徒在食前的供養咒,唱誦時間又嫌長了些。我們建議無論僧信四眾,在食前應正正派派、恭恭敬敬的合掌,稱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或「供養佛,願修一切善行;供養法,願斷一切惡事;供養僧,願度一切眾生」,佛教食前的供養,比耶、回教食前祈禱要好得多。祈禱感謝上帝的賜給,這是貪心;供養三寶和十方眾生,這是捨心、敬心,每天實踐捨敬之心,對於每日生活有安定美好的幫助。

每天食前的供養以外,每月六齋日的齋戒更應熱心參加,現在各寺每週共修念佛會,每週金剛禪座會,有相似六齋日的意味,但八關齋戒,有完整的一日一夜的修行程序,對於貪瞋的世俗生活,能在每月有六天在寺院學習出家生活,對每一個參加者提升精神性靈世界,淨化身心安詳體驗,有非常大的效益。希望各寺院道場推行生活化的佛教時,能夠注意及此。因為做一個佛教徒,他生活裡沒有修行,沒有齋戒,他體會不出佛法的利益!

(三﹚量力捐獻生活化

佛法弘傳利生的事業,必然要仰賴信徒的捐獻供養,福田思想的價值很高,但信徒的捐獻布施,必須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形下發心。不自苦,就是自己捐出後不感到受苦為難;不自惱就是指捐出後不悔恨懊惱。信徒捐獻善款,這不只是功德,而且是自我教育,因為一個信徒有長期捐獻的習慣,他就不會自私、貪汙,深切明白錢多並不表示富有,樂善好施才是富者。信徒捐獻應以收入的十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為限,細水長流,才是合法的布施。但受者接受了捐獻,不可有聚集財富的觀念,應該依照施者的意願,把善款用在應用的地方,要知因果法則,施受之間,絲毫不能錯亂的。

佛教徒今日捐獻觀念已有進步,過去只知建寺、印經、放生、裝佛像等有功德,但現已知道教育、文化、慈善事業的重要。

福田,福田,你這塊福田,究竟能種些什麼?長些什麼呀!

(四)日行善事生活化

童子軍尚且日行一善,佛教徒更應該日行善事,愈多愈好,但什麼才是善事呢?

我們認為謙遜是善事,尊敬是善事,愛語是善事,微笑是善事,感恩是善事,報德是善事,助人是善事,服務是善事,憎惡(與人無關的私事)是善事,揚善是善事,惜福是善事,結緣是善事,節用是善事,喜捨是善事,隨心祝福是善事,隨心歡喜是善事……,總之,對人有益而無害的都是善事,做善事為什麼怕多呢?

佛教徒在生活裡行善成為習慣,自己每天舉心動念皆是善意,自己每天一言一行皆是善事,自然而然的自己是一個善人,起善心,做好事,還有什麼困難呢?

當然,善門難開,好人難做,這也是事實;所以有些人為善遇到挫折,就悔心退意,不能堅持下去,這不算真正的善事好人。真正的善心好事,是不怕魔難,不懼困危,因為世事顛倒,人心險惡,更是需要我們積極行善不能後退啊!

(五)道場效勞生活化

一般人以為信佛就要出錢做功德,其實到道場效勞出力更有功德。在道場裡效勞出力時,就要說好話,就要生好心,所以效勞的意義就更大了。怎樣到寺院道場裡效勞呢?

寺院的佛殿把它打掃得整齊清潔,庭園裡的花草樹木把它修剪得美觀幽雅,閱覽室的書報把它整理得井然有序,廚房裡的菜飯幫助燒得可口,客堂裡預備一桶香美的熱茶。寺院就是我們信徒法身慧命的家庭,和我們色身肉體寄住的家庭並無二致,所以到寺院效勞,是信徒的分內之事,寺院僧眾不但應該接受信眾效勞,更要鼓勵歡迎信徒的效勞,因為四眾弟子共同護持道場,道場才會發出更大的弘法利生的力量!

「國家興亡,人人有責」、「佛教興亡,僧信有責」,佛教的前途,我們僧信四眾都應該關心留意,都應該分擔責任。道場效勞生活化,就是要我們把佛教、寺院、弘法、度人的發心都能實踐在生活裡,則佛教的前途還沒有希望嗎?

(六)懺悔忍耐生活化

我們佛教的行者,在修道的生活,應該要日日懺悔,事事忍耐。

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我們每天不知要多少次懺悔才好,富蘭克林說:「犯過的是人,悔過的是神,過而不改的是魔。」懺悔是進德修業的必備條件,懺悔是淨化身心的必要過程,「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們每天都應該對佛陀、對師長、對父母、對朋友說「我錯了」、「我很慚愧」、「我不該說」、「我不該做」、「我不該……」,自然就會悔過滅罪!

說到忍耐,這是大家所應具備的力量,佛陀說:「布施、持戒,都不及忍耐的功德。」忍耐,不是消極的退讓,是更積極的擔當!

所以我們要忍耐自己的主觀執著,委屈自己尊重多數人的意見;我們要忍耐自己的成見私利,委屈自己重視多數人的所需;我們忍耐自己私怨情仇,委屈自己顧念佛教和大眾的利益,不要鬥爭;我們要忍耐自己的意氣和情緒,委屈自己放棄私心私見,為教要團結合作。

在生活裡有懺悔忍耐,就有力量改過遷善,就有力量擔當責任,全佛教徒人人如此,佛教還怕沒有前途嗎?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我們在這一篇論文裡提出四點意見:

一、佛教應該人間化。

二、佛教應該現代化。

三、佛教應該大眾化。

四、佛教應該生活化。

我們希望這四點意見,全佛教僧信四眾都能接受,則定然會有助於佛教的前途發展!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