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29 一、《華嚴經》的傳譯
要了解一部經的精神,首先可以從它的經題一窺其貌。
《華嚴經》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意指真理廣大無邊,包容周遍,一切宇宙人生、萬事萬物都含攝其中;「佛」是證悟的覺者;「華嚴」則是成就這個萬德莊嚴的菩薩行的種種因緣;「經」指的是上契佛理、下化眾生的言說經教。
「佛」是能證之人;「大方廣」是所證之法;「華嚴」是譬喻,用各式各樣美麗的花朵,莊嚴了佛果的甚難稀有,也同時莊嚴了因地裡所有難能可貴的菩薩道行。而《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主要內容,就在說明佛陀的因行與果德,如眾華莊嚴,璀璨耀眼,廣大圓滿,重重無礙。
據說,《華嚴經》是佛陀入滅六百年以後,才由龍樹菩薩在龍宮發現的。藏在龍宮裡的《華嚴經》有上、中、下三本,上本和中本不是凡夫可以了解的,所以龍樹菩薩只取出了下本《華嚴》。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內容。
事實上,在龍樹菩薩從龍宮取出《華嚴》之前,印度已經有〈十地品〉和〈入法界品〉的流傳。《華嚴經》是在四世紀到五世紀間,流行於西域的于闐地區,〈十地品〉和〈入法界品〉則以獨立經典的型態,流傳到了東南亞,在八、九世紀時,對印尼佛教聖蹟「婆羅浮屠」的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東亞一帶也受到大家的重視。
《華嚴經》的漢譯本主要有三種:
1.《六十華嚴》:在東晉時代,由來自印度的佛馱跋陀羅(三五九~四二九),根據支法領從于闐帶來的梵文本,在揚州道場寺翻譯,由沙門法業書寫記錄,譯出了《六十華嚴》(四一八~四二○)。由於是在東晉時代譯出的,就稱為「晉經」;又為了和唐譯本有所區別,也稱作「舊經」。是《華嚴經》的最早形態,共有七處八會,三十四品。為了紀念《華嚴經》的翻譯,道場寺還建造了「華嚴堂」,法業法師也撰寫了《華嚴旨歸》二卷,可惜已經失傳,他可以說是中國佛教最早推動,並且研究華嚴思想的僧侶。
2.《八十華嚴》:到了唐朝,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六五二~七一○)在武則天的支持下,於洛陽大遍空寺翻譯《八十華嚴》,又稱《新華嚴》。由於是在唐代譯出,就稱為「唐經」;又為了與《六十華嚴》有所區別,所以稱為「新經」。《八十華嚴》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譯完此經後,護持佛教的武則天大為歡喜,提筆寫下「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成為日後佛弟子們在誦經時必然要念的〈開經偈〉,影響非常深遠。由於《八十華嚴》的譯本比較完備,文筆也很流暢,所以流通最廣。
3.《四十華嚴》:唐般若三藏(七三四~?)翻譯出四十卷《華嚴經》,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普賢行願品》。由於是在唐貞元十二至十四年間(七九六~七九八)譯出的,就稱為「貞元譯」,或「後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的來源,是在唐德宗貞元十一年(七九五),烏荼國王手寫《華嚴經‧入法界品》,呈獻給唐朝王室,是《六十華嚴》和《八十華嚴》〈入法界品〉的別譯。其中,增加的「普賢十大願」與「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是新、舊二譯所沒有的,成為本經最大的特色及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