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9 第八大願、常隨佛學(智者的追隨)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增一阿含經‧善知識品》提到,一位好的善知識可以為我們帶來信心、聞法、布施、智慧、持戒。相對的,如果遇到惡知識,則是種下不好的惡因緣,永世都會在黑暗之中,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因此,學習佛法,能夠常隨佛學,就像茫茫的生死大海中,出現了指引目標方向的燈塔。

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佛在世時,向佛學;佛滅度後,我們向誰學?佛在哪裡?要怎麼常隨佛學呢?廣義而言,每一個人都是「佛」,都值得我們跟他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愚者千慮,也有一得」。狹義而言,我們要跟隨的對象,要具備道德、智慧、能力,才是我們追隨學習的對象。當然,更進一步,我們自己也要做自己的貴人,做自己的善知識,開發自己的慈悲、勤勞、服務奉獻的精神,開發自己的真如自性,活出自己生命的如來。

(一)向人間佛陀學習什麼?

二千六百年前,十大弟子以及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隨眾,由於經常跟隨佛陀左右,所以多能有所成。人間的佛陀,一生弘法四十九年,足跡遍及五印度,他為誰說法?如何教化?我們又要怎樣跟他學習呢?

佛陀是誰?佛陀,是「人」不是「神」,是經過精進修道,證悟成佛的。佛曾說自己在眾中,和其他比丘一樣,屬於僧團的一分子,他並未以領導者自居。不過,因為他已經福慧圓滿,成為「三覺圓、萬德具」的聖者,大眾自然以他為依歸,向他學習。

從經典裡,我們可以看到佛陀以他的身教和言教,給大家在生活、修行、工作各方面的示範教導。如《金剛經》一開頭就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是佛陀在生活上的身教。他的日常作息是,用齋時一定衣冠整齊、有威儀,舉止安詳有序;手持瓦缽,次第乞食,不分貴賤、不揀精粗,平等隨緣;吃完飯,自己整理衣、缽、具等,然後洗足,準備接下來的禪修、說法。看似平常平凡的作息,實際上卻是融入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修持。可以說,佛陀是「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表率,以下列舉數則佛陀平易近人的生活觀:

1.慈悲

弟子生病了,佛陀會親自去探視、撫慰,給予開導。在《四分律》寫道:「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淨,拭已洗之,洗已復為浣衣曬乾……」可能有人會疑惑:佛陀真的這樣做嗎?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還特別記載了「給孤獨園東北有窣堵波,是如來洗病苾蒭處」,可作證明。

其他如:佛陀為雙眼昏花的老比丘穿針、為瞎眼的阿那律縫製三衣等,都是佛陀同體大悲的身教。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佛陀以他莊重的威儀舉止,悲憫一切眾生的心懷,為弟子們樹立了出家修道,修行就在生活中的最好典範。

2.精進

在《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雜事》記載:「世尊在逝多林,見地不淨,即自執帚,欲掃林中。」舍利弗、目犍連等弟子,看到佛陀親自掃地,趕緊主動拿起掃帚,一起打掃園林。

世間人都以為深奧難懂的才是佛法,孰不知掃地也是一種佛法,也是一種修行。對於生性愚昧、駑鈍的弟子周利槃陀伽,佛陀耐心的教他一邊掃地,一邊認真念「掃塵除垢」,使他因掃地而悟道。可見,掃地不但有學問,更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佛經在流傳的過程,弟子們為了增加大家對信仰的虔誠,將佛陀具有神通的部分過分強調,讓人誤以為凡事都只要神通變化,就可以滿其所願。其實不然,《十誦律》言:「佛在阿羅毗國,見寺門楣損,乃自修之。」雖然,佛陀是一位悟到宇宙人生,解脫煩惱的智者,但是,即便只是一個門楣損壞,他也得自己來。可見,佛陀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他是一位落實生活智慧的力行者,事無大小,不分貴賤,當為則為之。

3.認錯

有一次結夏安居結束,佛陀故意離開他的座位,和弟子一樣敷草而坐於地下,然後說了三次:「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意思是告訴弟子,僧團裡的大眾都是平等的,有錯就要起來舉過,向大眾道歉,連佛陀自己也不例外。聽了這些話,弟子能不去除驕慢,深切自省嗎?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錯,有時候錯誤只是自己的一時疏忽所造成,並不構成太大的得失;但如果不認錯,一錯再錯,後果更不可收拾。所以一個人的際遇安危、成敗得失,往往和自己能否「認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趙國名相藺相如能夠「相忍為國」,固然贏得後人尊敬;但廉頗勇於認錯,登門「負荊請罪」,同樣流芳千古。

4.平等

佛陀不僅以自己的身教、言教,為弟子們示範如法如儀的言行舉止,上至國王,下至百姓,佛陀無一不隨緣教導。像尼提是古印度階級制度的賤民,平日以替人清潔糞便為業。有一天,挑糞途中,與佛陀相逢,因自覺卑賤,有意避開。佛陀輕聲叫喚他:「尼提,不用躲藏,你擔糞辛苦了!我替你挑上一程好嗎?」尼提深受感動,跪地流淚,當下皈依佛陀,成為弟子。

另外,十大弟子當中,苦行色彩濃厚的大迦葉尊者,從來不到富有人家去托缽受供,因為他認為富貴是由於過去世懂得布施種福田所招感的果報;既然今生已經這麼富有了,何必再去錦上添花呢?因此他寧可到貧窮人家托缽,做窮人的福田,所以一直是「乞貧不乞富」。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正好相反,他覺得貧苦人家連自己的三餐都難以溫飽,何忍再去增加他們的困境;而富有人家布施少許財物一點也不為難,所以他是專門「乞富不乞貧」。

他們這種極端的行為被佛陀知道後,佛陀特別召集大眾開示說:乞貧乞富,都是心不均平,佛法應該建立在平等之上,儘管世間充滿了差別對待,但是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中,在平等法裡才能自受用、他受用。

5.和平

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因與北方鄰族跋耆國交惡,想要發動戰爭,特地派遣雨勢大臣前往請示佛陀。佛陀了解雨勢的來意,不著痕跡的藉著與阿難的對話,說明跋耆國具有七種「必興不衰」之法。雨勢聽完,心領神會,作禮而去。後來,阿闍世王聽從了佛陀的意見,沒有發兵攻打跋耆國。佛陀以「七不衰法」,消弭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戰爭。

佛教是最和平的宗教。佛陀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緣起法,一法一切法,生命是共同體,彼此互為緣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來自於其他生命的互相滋養,如《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在平等的佛性中,要能互相愛敬、互不侵犯,那麼和平便指日可待了。

可以說,出生在人間的佛陀,他的說法都不離人間。佛陀十號中有「正遍知」、「世間解」,意即他能正遍了知一切法,能徹底認識理解世間、出世間的實相。所以,對長者,他會談「長者之德」;對兒童,他會說「四小不可輕」;對朋友,會以「友有四品」作為選擇朋友的參考;對夫妻,會以「共命鳥」比喻夫妻之間生死相依的關係。此外,對於商人,佛陀跟他們說「經營之道」;對國王大臣,則說「治國之道」;對於農夫,又能談「耕種之道」。

總之,除了修行中各種斷惡修善的法門之外,舉凡家庭人倫、護生環保、管理教化、理財、交友、養生等等,佛陀無一不知,無一不解,因此能應病與藥,觀機逗教,讓前來請教、學習的人,都能歡喜獲益。

常隨佛學,我們要向佛陀學習什麼呢?從佛傳、從三藏十二部中,佛陀講說的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等佛法,都是讓我們認識生命、圓滿生命所必須學習的義理。從四面八方、各行各業來向佛陀請益的眾多事例中,我們也可以觀摩、學習到佛陀貼近生活且實用的智慧。這些放到今日社會,都是人間佛教的典範啊!

我從出家以來,因為信仰,也很自然的一直以佛陀作為學習的對象。學他的以身作則,學他的廣學多聞,學他的慈悲喜捨,學他的以眾為我,學他的有教無類,學他的誨人不倦,學他的善巧方便……這種種,不敢說已經全然學會,但是,它們已化成我生活、行事的養分。相信自己懇切、精進、認真的學習態度,應當不愧於一位佛弟子的本分!

(二)向古今善知識學習什麼?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此佛的意思,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善知識都是佛,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智者。至於怎樣的人才稱得上善知識?《法華文句》說:「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可以說,能引導眾生修行善法、遠離惡法的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如何找到自己的善知識呢?《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所有佛教徒求法的最好典範。告訴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要虛心卑下,親近善知識,而且所學的對象不必固定一師一處,只要有任何長處,即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學習。因此,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的啟蒙教導中,從功德雲比丘開始,陸續參訪了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醫師、船夫、國王、王妃、淫女等,最後獲得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這種開放、寬廣的求學心態,實在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華嚴經》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能見。」正因為善知識在我們的修學路上非常重要,有如大海中的燈塔,能指引正確的方向,因此經典中,對於善知識有很多的說明和事例。《瑜伽師地論》裡說善知識的條件有八種,即:

(1)安住禁戒:言行舉止要能如法如儀。

(2)具足多聞:學識廣博,善於開演法要。

(3)能有所證:有實修實證,能慈悲喜捨。

(4)性多哀愍: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5)心無厭倦:為大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

(6)善能堪忍:遭遇困難時,能安忍不怨。

(7)無有怖畏:有膽識氣度,能處眾無畏。

(8)語具圓滿:善於言說,能令聽者歡喜。

以下,試舉幾例來說明善知識的重要:

1.高僧的弘化風範

開創法相唯識宗,且為印度大乘佛教史上重要論師的無著菩薩,他的弟弟世親原本修習小乘,提出「大乘非佛說」,一再造論抨擊大乘佛教。無著心裡著急,就偽裝生病,請世親來探望他,無著便懇切的說:「我病在心,因你而起。你不信大乘也罷,竟還造論毀謗,將來不知要遭受怎樣的果報?我怎能不為你擔心呢?」

世親聽了很感動,就留在無著身邊。有一天夜裡,聽聞無著的弟子讀誦《十地經》,才發現大乘佛法是如此深遠、殊勝、微妙,不禁喜極而泣,慚愧過去的偏見,從此捨棄小乘,轉為弘揚大乘,成為佛教史上的偉大學者,有「千部論師」之稱。從無著對世親的善巧接引,可以看出他不僅是重情義的兄長,也是世親回小向大、法身慧命上的善知識。

中國禪宗始祖達摩初到中國時,因為和梁武帝言談不契,就北渡到河南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禪坐。九年之後,慧可前來參謁,請他出來開示甘露法門,廣度眾生。剛開始達摩並沒有因為慧可前來求法而說法,最終見到他立雪地不動、積雪過膝仍屹立不搖,表達出求法的渴切,才收他為徒。後來達摩將衣缽及《楞伽經》傳給慧可,而有了東土的禪宗二祖。

這兩位禪師的傳承,非常重要!達摩是慧可開悟、得法的善知識;但是如果沒有慧可的懇切求法,達摩依然繼續面壁靜坐,就不會有禪的弘揚,也就不會有後來六祖惠能大師的「一花開五葉」,乃至後來的發揚光大,傳至世界各地了!如此看來,慧可也是達摩弘法、禪門弘傳的大善知識。

再說到提倡「人間佛教」思想的惠能大師。他本來只是一位賣柴維生的平凡人,因為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心有所悟,開始了學佛向道之心。後來,到湖南黃梅縣參禮五祖弘忍大師,對談中,弘忍驚訝他的非凡根機。八個月後,惠能以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讓弘忍確定傳授衣缽之人。於是半夜喚他至法堂,為他講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豁然開悟,說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五祖傳法給了惠能,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慧眼識英雄,千里馬還須有伯樂來賞識。無可置疑的,弘忍是惠能「開悟得法」的善知識。另外,最初在旅店,見惠能渴望求法,贊助十兩銀子,作為他安頓母親及路費的安道誠,也是惠能「求法」的善知識。還有,惠能在獵人群中隱居十五年後,前往廣州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師知道他是五祖的傳人,即為他剃度,並以師禮奉事。不久,惠能就在法性寺開始說法,闡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同時高舉「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因此,印宗法師也是惠能「弘法」的善知識了。

善知識,不一定都有著和善的面容,都能耐煩的循循善誘,有時也會以看似不合理的方式來接引學人。例如:臨濟義玄禪師在黃檗禪師那裡參學三年後,首座教他去向黃檗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義玄去了,但是他話未講完,黃檗劈頭就打下來,如此三次發問,三次被打。

義玄心想,或許自己修學的因緣不在這裡,便想離開到別處參學。黃檗沒有挽留,反而指引他去參洪州的大愚禪師。大愚聽他敘述求法過程,說道:「黃檗怎麼那樣老婆心切,為了解除你的困惑,還讓你來這裡問有沒有過失!」這一說,義玄當下大徹大悟!後來得到黃檗的印可,開創了臨濟宗。

有謂「臨濟兒孫滿天下」,臨濟宗的法脈,是禪宗五宗裡流傳最廣最遠的。臨濟宗教導學人的方法,大都單刀直入,機鋒峻烈;揚眉瞬目、一棒一喝,都是為了讓學人斷除執著,有所覺悟。由此可知,善知識不只有「慈眉善目」型,更有「怒目金剛」型,都是為了覺迷啟悟、導人向善。

少年出家的玄奘大師,十三歲即被朝廷破格選入僧籍。由於大家對許多漢譯佛典的義理解釋不一,於是他發願西行求法取回原始經典。他歷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途中遇到盜匪、流沙、氣候的困難,在茫茫無邊際的沙漠中,還不小心打翻水囊,人馬滴水未進,在生命垂危的當下,仍然信心堅定的說:「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向東土一步生。」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歷時十七年,帶回了近七百部珍貴的經典。

玄奘大師才學卓越,精通經律論三藏,又集佛學家、譯經家、外交家、地理學家於一身,尤其他不畏艱苦、西行取經的堅忍精神,不就是可資學習的善知識嗎?

一生致力講律傳戒的鑑真大師,應邀到日本傳授戒法。因為當時渡海困難重重,眾人反對,鑑真大師仍慨然說道:「為法事也,何惜身命!」堅決東渡。過程中,經過誣告、弟子攔阻、皇帝阻撓和氣候惡劣等五次的失敗,終於在第六次東渡成功,前後經歷了十二年的奮鬥。

鑑真大師不僅將佛教戒法傳入日本,而成為日本律宗的祖師,還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對日本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和貢獻。他這種為法忘軀的精神與堅強意志,就是我們可以學習效法的典範。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畢生弘揚淨土,淡泊名利,自己刻苦儉樸,但慈悲濟世,凡有信徒供養,都代為轉作賑災之用。後來又成立「佛教慈悲義賑會」,為各地慈幼院、救災會、抗日救國會等勸募善款。

一九三五年,全國教育會曾提議要將寺廟改成學校,寺產充當教育基金。也由於印光大師的衛教周旋,才解除這場教難。他對淨土思想的宣揚和以法為重、以道為尊的崇高德行,被弘一大師讚為「大德如師者,三百年來第一人」!他也是值得後人學習的善知識。

再如太虛大師,他是民國以來佛教革新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教理、教制、教產三大革命,也撰文鼓吹佛教復興運動,建立新的僧團制度。為了培養僧才,他提倡僧伽教育,建立了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等,也創辦《海潮音》、《佛化報》等雜誌來弘揚佛法。他一生倡導人生佛教,致力興辦佛教事業,雖然沒能完成宿願,但其影響仍然極為深遠,是我相當敬佩的一位善知識。

2.居士的護教行誼

除了以弘法度眾為己任的僧人,是饒益世間的善知識,許多在家居士,他們護法衛教、利益社會的菩薩行誼,也是令人欽佩的。

近代的楊仁山居士,出生於書香世家,因為讀了《大乘起信論》、《楞嚴經》,開啟他一心向佛、傳播佛法的一生。清朝末年,因為戰亂,經書佛像幾乎蕩然無存。為了佛法的延續,他捐出自宅,創辦了「金陵刻經處」,所刻印的經典有兩千多卷,流通的經書有百萬餘卷,印刷的佛像則有十餘萬幅。

後來他又創立「祇洹精舍」、「佛學研究會」,親自教授佛學,培育佛教人才,啟動了學佛和研究佛學的風氣。由於他不遺餘力的奔走推動,而促進了近代佛教的復興。仁山居士這種公而忘私,盡其所有奉獻佛教事業的精神,是佛教的功臣,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大菩薩。

還有,如弘揚淨土的李炳南,他是台灣光復後首位結社念佛的人。尤其難得的是,他將淨土思想落實到人間化的事業,像他講經說法、著述立說,推動教育、慈幼、醫病、敬老等各種利益眾生的事業。李炳南為人正直嚴謹,生活簡單樸素,心心念念只在弘法利生。他雖志在淨土,但是所做不離菩薩行,特別是對於青年的教育著力最多,現今許多法師、教授,當年都曾以李炳南為老師、為善知識,跟著他學習。

其他如:積極重建寺院、興辦佛學院、挽救中國佛教、推展各項佛教事業的趙樸初居士;致力以文化教育,延續佛教薪火的嚴寬祜居士;一生護法衛僧,長年熱心公益、真誠為佛教奉獻服務的孫張清揚女士;協助建寺,發大心以淨財幫助佛教文教事業的張姚宏影女士等人,都是現代菩薩的典範,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善知識。

昔人已遠,但是典範常存!而在生活裡,時時處處也都有能讓我們學習的善知識,像父母養育我們不求回報,就是我們的善知識;師長春風化雨,也是我們的善知識;親朋好友諄諄規勸,是我們的善知識;義工為社會無私奉獻,也是我們的善知識。甚至歷史讓我們明古鑑今,無疑的就是我們的善知識;現代科技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給人方便,科技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一件好事,能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能提升淨化心靈的,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小狗的忠心、小貓的自在、蟬鳴鳥啼、粉蝶翩翩……這些能帶給我們喜悅、溫暖的,不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嗎?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朝陽、和風、雨露等,能滋潤我們,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善知識呢?

由此可知,人生不可能沒有善知識,善知識無所不在,端看我們能否用心去體會。「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優點長處的人,固然值得我們學習;有缺點陋習的人,也是一面鏡子,藉此讓我們反觀自照,改進自己。

以上所舉的古今善知識,無論僧人或居士,他們各自以不同的能力、專長和方式,在教化眾生,在奉獻佛教。追隨這一個個德行崇高的善知識,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護法衛教的心念、無我為眾的精神、堅忍無畏的毅力、提攜後學的氣度……。

(三)學習的精神與態度

人生在世,不論是生活、工作、修行,都不能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相助;善知識就如同我們「生命中的貴人」。善友、貴人何處尋?我們又應抱持怎樣的精神和態度來追隨學習呢?

1.要慎選明師

世間是一半一半,有白天有黑夜,有好人有壞人,有善知識,必然也會有惡知識。白天、黑夜是大自然的循環,無法改變,但是親近善知識或惡知識,卻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不同的選擇,人生就會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佛世時,有位青年鴦崛摩羅,又稱「指鬘外道」,他拜摩尼跋陀羅為師。由於他很聰明又凡事尊重順從,很得老師的喜愛。不料有一次師母誣衊他對其侵犯,摩尼跋陀羅很生氣,為了教訓他,故意說有一法能成就佛道,就是去殺一千人,並取下每個人的一根手指,串成花鬘,掛在頸上,如此就能成道。

信以為真的鴦崛摩羅於是到處瘋狂殺人,殺到九九九人時,恰巧母親送飯來,鴦崛摩羅想加害母親,湊成一千人。佛陀知道後,即刻前往。見到佛陀走來,他馬上拿起刀要殺害佛陀,卻始終無法接近佛身。佛陀悲憫的為他開示說法後,他才懺悔改過,皈依佛陀。可見,跟隨邪師、惡知識學習,比不學更嚴重。

現代社會的誘惑更多,人心浮躁,許多人在迷茫、慌亂中,往往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只求有個寄託,於是成為狐群狗黨的一份子,或結交了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趨炎附勢的阿諛之友、見利忘義的勢利之友、花言巧語的奸佞之友……這類的損友,不僅損害我們的品格,長期下來也必定敗壞我們的人生。

親近惡知識的果報,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涅槃經》裡,將惡友形容如醉象,親近惡知識的危害,比一頭醉醺醺的大象還要來得大。因為發狂的大象能奪去的,只是我們的生命,但是損友、惡知識迫害的,不僅是我們的身體,更會毀滅我們的善心。

2.要真誠謙恭

「佛法在恭敬中求」。佛法本來存在,如如不動;佛陀、聖者、賢者,也本來具足,我們是否虔誠、恭敬、禮拜,對他們而言,其實不增不減,沒有任何影響。只是,學法者、求法者本身,若恃才傲物、貢高我慢,沒有真心誠意、謙虛尊重的態度,怎能顯示學習的迫切,又怎能和佛陀接心、和善知識相應,而得到尊貴的法寶呢?

善財童子參訪每位善知識,在頂禮合掌後,總是非常恭敬的說:「我先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請問要如何學菩薩行?如何修菩薩道?」由於他的誠懇謙恭,每位善知識自然敞開胸懷,把自己所專長的法門傾囊相授,並且告訴他可以再找哪位善知識、學習哪個法門。

「誠於中,形於外」,唯有內心真誠,表現在外的言行才能感動人,才能引起共鳴。有的人明明有事要請教,卻抱著不信任、猜疑的心態在掂量、觀望。或許他們謹慎的求法也沒錯,佛教也不怕人懷疑,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過佛教所謂的「疑」,是指提起想要參透生命本質的各種疑惑,而非對善知識、對自己、對他人的猜疑。

在《華嚴經》裡,一再提到能遇見善知識的殊勝,以及學習的態度,如:「善知識者,難可得見,難可得聞,難可出現,難得奉事,難得親近,難得承接。」「由善知識見一切智,於善知識不生違逆,於善知識心無諂誑,於善知識心常隨順。」「應發如傭作心,隨所受教無違故;應發如除糞人心,離憍慢故。」因此,我們向善知識學習,應該誠懇、恭敬、謙虛受教。

3.要不畏艱苦

我們向善知識學習,要有不怕困難,不懼挫折的精神;即使遭受打擊,也要能不忘初心,鍥而不捨的勇往直前。佛教裡有許多精進勇猛學習的例子,如:

宋朝的浮山法遠禪師,曾經和義懷等人前往河南歸省禪師那裡參學。歸省禪師一見這些人,就破口大罵:「來這裡做什麼?我哪有多餘的飯養你們這些閒漢?」大聲喝斥,叫他們離開。

大家沒有因為斥罵而改變心意,禪師就拿水潑他們,再用廚房的灶灰丟向他們,弄得大家灰頭土臉,全身濕漉,非常難受。最後,大家忍受不了無理的對待,都悻悻然離開了,只留下法遠、義懷兩人。

歸省禪師問:「大家都走了,你們兩個怎麼還不走?」

法遠說:「久仰和尚道德,不遠千里而來,豈是幾盆水、幾把灰就能趕走的?」

歸省說:「既然真為法來,此間無人燒飯!」

法遠當了典座,每天燒飯供養大眾。由於平日吃的簡單,有一天,歸省外出,大眾請求法遠為大家加菜。這件事被歸省知道後,怒罵法遠是侵盜常住物、假公濟私,趕他出山門,法遠只好在門外廊下暫住。不過,每次歸省禪師上堂說法,他便隨眾聞法。過了一陣子,被歸省禪師撞見,追著法遠交房租。法遠不得辦法,只得化緣還了房租,再搬到縣城居住。但是每每有佛法開示,法遠總會回來座下聽法,每次見到歸省禪師,也更加恭敬有禮。又隔段時日,歸省見時機成熟,便派人迎請法遠回寺,親自上堂傳法給他。

法遠禪師虛心求法、不屈不撓的精神,實在是追隨善知識最好的模範。

4.觀德莫觀失

雖然人人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在還沒有成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陀之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貪瞋痴慢疑等各種缺點、習氣。這是向善知識學習時,必須有的心理準備。

親近善知識,要如《成佛之道》所言:「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佛說滿梵行,學者應尊敬。」意思是對於善知識,我們只要觀察學習他的道德、長處,不要計較在意他的缺失、短處。如果習慣「雞蛋裡挑骨頭」,常常用放大鏡看人,說這個人這裡不對,那個人哪裡不好,那麼這一生要找到一個善知識都是很難的。

何況眼見耳聞,往往不一定是正確的。善知識有時候表現在外的言行,他的深意,不是我們以管窺天所能知曉的。如同前文所舉例的黃檗對臨濟、歸省對法遠的無理對待,還有「師父房間藏女人」、「一休揹女人過河」等,其實都是善知識們的苦口婆心、善巧方便呀!

有一次,阿難向佛陀說:「修行過程當中,因為有了善知識的引導,我們才能遠離惡友,成就善法,因此有了善友,我們的修行就成就一半了。」

佛陀聽了,指正阿難:「你說有了善知識,修行就成就一半,這是不對的。善知識能引導我們遠離惡見,不造諸惡,常修眾善;只要能跟隨善知識如實修行,便能得到利益,所以善知識能圓滿我們所有的修行啊!」

從這段話可知,善知識的重要。像過去佛陀的十大弟子及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由於經常隨行在佛陀的左右學習,因此能速證聖果。孔子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親近善知識久了,耳濡目染,像是走進充滿芝蘭香草的屋子,我們也會全身沾滿香氣。

(四)做自己的善知識

《六祖壇經》說:「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需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可見,常隨佛學,最應該跟誰學呢?跟自己學啊,自己就是智者,自己就是善知識啊!

有了困難,有了挫折,自己檢討反省,你就是自己的善知識;你明理、仁慈,就會得到別人的尊敬,你就是自己的善知識;能夠勤勞、廣結善緣,必定會有很多人來幫助你;肯得腳踏實地、努力學習,不斷創造自己的價值,你就成了自己最好的善知識。

台東菜販陳樹菊多年來以個人名義,共捐出近一千萬元作為慈善用途,幫助兒童、孤兒、建立圖書館等,被稱為「愛心阿嬤」、「慈善英雄賣菜阿嬤」。美國《富比士雜誌》還將他選入亞洲慈善英雄人物之中,美國《時代雜誌》也將他選入二○一○年最具影響力、時代百大人物的英雄。

網路流傳一則故事: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旅館大廳,想要住宿一晚,但房間都客滿了。飯店的服務生很抱歉的說:「房間都滿了,如果不嫌棄,可以住我的房間,雖然不豪華,但還蠻乾淨的。」年輕人極為誠懇的態度讓老夫婦非常感動,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議。隔天早上,老先生前去結帳,年輕人不收錢,因為他們住的不是旅館的房間。

幾年以後,年輕人收到一封老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裡附上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前往一遊。原來,老先生蓋了一間豪華旅館,希望交給年輕人來經營。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華爾道夫飯店,在一九三一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象徵,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人間有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高峰,不要輕忽任何一個人,也不要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我們就會是自己最重要的善知識。

佛教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追隨善知識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己。佛就是我,我就是佛,自己能勇於承擔嗎?我們整天向外追逐,忘了自己也是佛,忘了自己也應該做自己的善知識。如果我們能向自己學習,把自己的慈悲擴大,把自己的般若智慧擴大,不斷鼓勵自己、提升自己,我們就是自己最好的善知識。所以,跟別人學習,更要向自己學習,因為,我──就是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