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57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人格的尊重)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人是群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是大眾裡的一分子,人與人之間,是同體共生的關係,彼此互為因緣、息息相關,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在人我之間,和諧愉悅、皆大歡喜,獲得好人緣?在人生的旅途上,好事多一些,障礙少一點,首先要能做到「禮敬諸佛」。

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古德云:「佛是悟了的眾生,眾生是還在迷的佛。」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禮敬諸佛,不僅要在殿堂禮敬、感謝諸佛菩薩給予我們的教導和啟發,更要在生活中落實禮敬一切大眾。平常的行為舉止,要做到:語言要溫和、往來要誠摰、待人要恭敬、處世要謹慎、舉止要謙遜、人我要尊重。在社會群體的生活中,落實禮敬諸佛的精神,發揚人性真善美的可貴。

(一)禮敬諸佛的意義

「禮」,就是恭敬心的意思。

中國人是一個好禮的民族,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還常聽到「禮義廉恥」、「禮賢下士」、「以禮相待」、「先禮後兵」、「禮為情貌」等。一個國家的人民,能夠崇尚禮儀,就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沒有了禮,則長幼不分、社會失序,國家就會動盪不安。因此,禮就個人來說,是自我的修養,是心意的傳達,是處眾的準則及家庭的倫理;就團體來說,禮是社會的和諧,更是人間溝通的橋梁。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過去古人以禮來規範自己,藉以都攝六根,進德修業,長養浩然正氣;現在的社會,反倒是愈沒有禮者,愈引起注意。尤其立法院,常於國家殿堂之上,叫囂謾罵、拍桌擲物、上演鬧劇,不良示範於眾目睽睽之下,這樣的社會怎麼會有禮呢?恐只落得自我醜化而已。

再者,禮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譬如:軍人以敬禮為禮,職場以握手為禮,觀棋以不語為禮,看賽以擊掌為禮,學生以鞠躬為禮。有的叩拜為禮、讚美為禮、歌頌為禮,有的注目為禮、舉槍為禮、舉手為禮;有的以物相贈為禮,有的金錢祝福為禮;東方人習慣打躬作揖、三跪九叩、拜天祭塔,西方人喜歡擁抱接吻、貼臉碰鼻、親額貼頰。

日常生活中,認真諦聽、專注凝視、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衣冠整齊、談吐高雅,也是一種禮。此外,還有君臣之禮、父子之禮、朋友之禮、男女之禮、行走之禮、見面之禮、入座之禮、餐桌之禮、慶賀之禮、拜師之禮、交談之禮等,都是不可不知的禮。

佛門中人,常以合掌問訊為禮,其他如右膝著地、胡跪叩首、頭面頂禮、散花鋪地、散髮接足,乃至繞佛繞塔、瞻仰頂禮、圍繞經行、一瓣心香、上殿排班、過堂用齋等,都是一種禮;出家人「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更是難能可貴之禮。此外,捻香時走「十方禮」,聽法時行「注目禮」,參學時有「求法禮」,禮拜諸佛時要「普禮」,常住慰勞大眾辛苦時叫「普茶」……都是佛門裡既殊勝又獨特的禮。

禮,實在是立身處世一大學問,各行各業、各種時節因緣場合,凡舉衣食住行、婚喪喜慶、行住坐臥、社交往來,都要行之以禮,才有規矩;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尤其,禮要適中,要合時合宜、合情合理。雖說「禮多人不怪」,但繁文縟節,作的太過,矯情干譽,也不合適;馬馬虎虎,隨隨便便,敷衍了事,更不妥當;要發自內心,表裡如一,恰到好處,所謂「禮輕情意重」,心意的友善、交流、溝通,才最重要。

有句話說「禮尚往來」,交情不同、場合不同、身分不同時,禮就不同,人與人之間,要能相稱對等,真誠以待,才是好禮。另外,禮的回贈,也有很大的學問。送禮不得當,叫人不知如何是好,更有甚者,風紀敗壞,貪汙熾盛,都讓人不勝唏噓。送禮的用意,其實是表示友誼、表示關心、表示尊敬、表示感激。因此,傳頌別人的好話就是送禮,讚譽別人的美德就是送禮,給人一點助緣就是送禮,給人意見也是送禮。送禮不一定是物質的,有時是精神上的,有時是佛法的,有時是義理的,尤其心香一瓣,更是無上好禮。

「佛」又是什麼意思呢?

佛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是充滿覺性、慈悲與智慧兼備的人。佛好比光,光能破除黑暗,溫暖人間,成熟萬物。同樣的,佛的光能破除我們內心無明煩惱的黑暗,溫暖我們的心,圓滿我們的人生、人格、未來,成就一切功德。

佛在哪裡?佛不能從形相上來看。《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華嚴經》也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佛無處不遍,無處不在。心中有佛,佛就在我心裡,使我眼裡看的,都是佛的世界;耳裡聽的,都是佛的聲音;口中說的,都是佛的語言;手中做的,都是佛的事情。只要心中有佛,所謂「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三世諸佛都與我們同在,難道我們還會是凡夫嗎?

因此,誰是「佛」呢?佛原來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因為心中有佛,佛即我心,我心成佛。我有慈悲時,慈悲就是佛;我有智慧時,智慧就是佛;我做好事時,好事就是佛;我說好話時,好話就是佛;我存好心時,好心就是佛。肯得直下承擔,我自己就是佛!承認了「我是佛」,我還會和人吵架、還會罵人、還會抽菸喝酒、還會說謊不認錯嗎?

平常我們信佛、拜佛,其實更重要的,佛是要我們信自己,相信自己有佛的能量、有佛的願力,能可以行佛所行,作佛所作。佛慈悲,我就待人慈悲;佛給人歡喜,我就給人歡喜;佛有大忍耐、大勇敢的力量,我也能有忍耐、勇敢的力量。我心中有佛,佛所有一切,我都能奉行,我不就是佛了嗎?

(二)如何禮敬諸佛

李炳南老居士在〈禮敬佛陀──入門須知〉中提到,禮佛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雕刻佛像、供養佛塔及佛菩薩形象、歌頌佛德等,其中又以跪拜禮佛,功德最大。如果能夠常常以五體投地的方式行叩首禮,還可以強健體魄,具有立竿見影之效。至於禮佛的方式,一般來說,在佛殿、靜室,或者安置有佛菩薩聖像的廳堂等,都可以禮拜;沒有佛像的地方,面向西方,合掌問訊,十念佛號即可。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念念不離佛號最好。

至於禮佛的儀式,顯教、密宗各有不同,隆重、簡約自有巧妙。一般來說,可以先洗手捻香、虔誠合掌,一邊觀想,一邊拜下,不急不徐,凝神專注,再緩緩起身,三禮之後,問訊作結。這是就身體的動作上來說。如果就心態上來說,人拜下,心昇華,與佛交流,才能感應道交,不是只有磕頭如搗蒜而已。

《法苑珠林》記載,禮佛有七種禮:

1.我慢禮:有人禮佛,身體是拜下去了,心裡卻不以為然,不覺得佛有什麼好拜的,不過是木頭或泥塑雕像而已。這種人禮佛,只有形式,沒有內心。

2.求名禮:有些人拜佛,只為了別人能看見他很有修行,做做樣子而已。就像唱梵唄,有人起腔,就跟著哼,實際上有口無心,所以又叫做「唱和禮」。

3.身心禮:禮佛時,心念無雜,虔敬專一,連帶使身體跟著輕安舒適,融攝在佛的相好光明和莊嚴威德之中。

4.發智清淨禮:禮拜時,內心與佛的境界合而為一,禮一佛等同於禮一切諸佛,禮一切諸佛也就等於禮一尊佛,無二無別。

5.遍入法界禮:觀想自己雖然還是凡夫,但心性從本以來都沒有離開過法界,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心裡,我禮佛的心意,從此盡虛空遍法界,悠揚遠傳。

6.正觀修誠禮:禮佛時,把心安住在正念中,將佛的聖像拜入心裡,與自性中佛合而為一。

7.實相平等禮:能禮之人、所禮之佛,以及禮佛本身,三者相互交融,禮而不禮、不禮而禮,凡聖一如,體用不二,稱得上是禮佛的最高境界。

五台山的清涼國師,又進一步將以上所說的七種禮,再加上三種,成了十種禮,記載在《華嚴經疏》裡。即:我慢禮、唱和禮、恭敬禮、無相禮、起用禮、內觀禮、實相禮、大悲禮、總攝禮、無盡禮。

大悲禮是指拜佛時,心裡觀想著無量無邊的眾生,造業受苦,輪迴五趣,我以佛之大悲,在禮拜中為一切眾生誠心懺悔,祈福回向;總攝禮,除了前面的我慢禮和唱和禮之外,其餘的六種禮統統含攝在一起;無盡禮,無量無邊的法界,每一法界中無量無數的佛,全部一起,虔誠禮敬。

七種禮或十種禮中,我慢禮和唱和禮是不如法的;其餘的禮,由淺入深,代表了不同層次的禮拜,都是我們可以仿效學習的。

此外,佛教裡還有許多不如法的禮拜,包括路上不可以禮拜,客廳裡不可以禮拜,吃飯時不可以禮拜,參禪時不可以禮拜,剃髮時也不可以禮拜……如果不懂這些,以為想拜就可以拜的話,不但造成當事者的尷尬,也會給旁人看笑話。甚至像帶著兒童到佛堂裡去拜佛,他如果不拜,堅持把他的頭壓下去禮拜,反而嚇到他,可能使他一輩子都不願意拜佛了。

所以佛門裡有所謂的「學佛行儀」,就像一般社會上的「禮儀須知」,教大家認識佛門裡的規矩。例如:看見大法師、大和尚來了,要對他禮拜,必須聽從招呼,說:「大和尚,等下我們要到大雄寶殿為您接駕,跟您頂禮。」迎接的大眾就聽得懂,會照佛門禮儀到佛堂禮拜。一般會喊:「頂禮老和尚三拜。」老和尚會說:「一拜。」按照規矩,禮佛才三拜,對人禮敬,一拜就好。

唐宣宗年幼時曾經當過沙彌。有一次,他看到黃檗希運禪師在佛殿禮佛,他問道:「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禪師禮拜,所求為何?」

黃檗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

沙彌又問:「用禮何為?」

黃檗便不客氣的摑了他一巴掌,沙彌抗議說:「你好粗魯喔!怎麼可以打人?」

黃檗呵斥他:「這是什麼地方,豈容你在這裡說粗說細?」

確實,一般人禮佛總想著要跟佛祖祈求個什麼,就像「海豚」,貪求有小魚可以吃,所以賣力演出。黃檗禪師不過是想打掉沙彌的執著罷了。禮佛時如果帶著執著,就將自己的心和佛分開來了。所以,禮佛拜佛,最重要的是將佛與我們的心連結在一起,不要起分別,分別不生了,我們與三世諸佛又有什麼兩樣呢?

(三)禮佛的意義及功德

禮佛是許多佛教徒們每天必做的功課之一,甚至一天固定拜幾千拜作為定課的,也大有人在。但重要的不是一天幾拜,而是在禮佛的當下能夠誠心誠意,就能增長福慧、折伏我慢,拜出謙虛、拜出包容、拜出慈悲、拜出智慧、拜出光明清淨和歡喜感動,讓身心從此清淨莊嚴。尤其,應該要把佛拜到自己心裡來,佛不在外面,佛在我心裡,能可以拜出自己的心中之佛,才是真禮拜。

尤其,禮敬諸佛的同時,其實也是對自己人格的提升。像我們以虔誠的心禮拜佛菩薩聖像時,身體跪彎下去,頭磕到地下,可是人格卻昇華了,心量也擴大了。因此,禮拜的主要意義,在於以我心與佛心接觸,體會當下「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又好像是在打電話、寫信、點頭,彼此交流在一起。

《增一阿含經》裡,記載了恭敬禮拜可以獲得五種功德:容貌端正、音聲嘹亮、富貴無虞、生長者家、生善處天上。《業報差別經》裡,也有禮佛一拜,可以獲得十種殊勝功德的記載:妙色好聲、出言人信、處眾無畏、天人愛護、具大威儀、眾人親附、常能親近諸佛、具大福德、命終生天、速證涅槃。

因此,禮佛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身體做個動作而已,要進一步昇華自己,用一顆殷重懇切的心,學習佛菩薩的言行,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才能獲得學佛的益處,成為一個行事端正、心意善美的人。能可以再擴大心胸去幫助他人,讓大家跟我一樣,一起圓滿人生,就更有意義了。所以禮佛更重要的,是要「學佛」,更要「行佛」。

(四)禮佛的感應

古聖先賢通過禮拜諸佛得大成就的例子非常多,而他們的感應道交也不是一般人能隨便附會、道聽塗說的。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曾在天台山拜《楞嚴經》,他也是觀音信仰的提倡者,在其著作《觀音義疏》中引用了十七則靈驗記作為例證。

但是,禮佛的感應也好,禮拜任何一位菩薩或禮拜經典也好,從禮拜中無非是要學習佛陀的般若空慧,和菩薩的大願大行,並引導眾生入於究竟,從「有相的感應門」進入「無相的真實門」,體會「法身無所不在」,佛陀在虛空之中,無所不在啊!

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專修禮拜法門,日日三千拜,長達三年之久,又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三年才完成。再有中國佛教史上,專修念佛法門的王龍舒居士,除念佛之外,每天禮佛一千拜,臨終時,站著往生,非常灑脫自在。《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也是專修禮拜法門,命終時更增壽命,得到佛陀的親自指導,證入法華三昧,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因為禮拜而與佛感應道交,是個人的心證,實不可說的。不過,希望給大家一些信仰和信心,我也藉此說說自己禮拜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的經歷。

在我十五歲受戒時,家師志開上人可能認為我年幼出家,擔心將來是否能經得起考驗,就請戒師在燃燒戒疤時,把我的戒疤燒大一點,留下明顯的印記。當香珠燃燒到頭頂時,戒師就往我頭上用力一吹,香珠的火一旺盛,把我的頭蓋骨燒得凹了下去。十二個香疤連結在一起,彷彿下陷的盆地一般,也破壞了腦神經細胞。原來還算靈巧的我,竟然從此失去了記憶力,變得笨拙不會念書。

由於記憶奇差,過目即忘,記不住課文。有一天,老師拿起戒尺,打我的手心,還一面責罵:「你這傢伙!怎麼不會背啊?太傻了,你要拜拜觀世音菩薩,求智慧呀!」

「啊!禮拜觀世音菩薩,就會有智慧嗎?太好了!」為了求智慧,我每天晚上等到大家都熟睡了,就悄悄的起床,去佛堂禮拜觀世音菩薩。大約連續了三、四個月,雖然沒有菩薩摩頂授記、甘露灌頂等等感應,但是卻有另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發生,從此之後我的記憶力忽然好了起來,過去念了二、三十次的文章,還是無法背誦,現在只要兩、三次就可以背了。我想,這也是禮拜的感應道交吧!

(五)禮敬諸佛的現代意義──人格的尊重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時,說道:「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縱然未悟,本自具足的佛性,卻與佛一樣廣大、莊嚴、無礙,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敬與重視。

所以禮敬諸佛,並不只是禮敬佛陀的聖像而已,應該擴大為對一切眾生的尊敬,尊敬每一個的人格,乃至最終達到不僅尊重「人權」,也能尊重「生權」,讓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力。

因此,當時在規劃佛陀紀念館時,就將進山門第一棟建築物取名「禮敬大廳」,一來表示追求真理要從禮敬諸佛開始,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二為禮敬所有來館的大眾,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禮敬不是口號,而是要能實踐佛教慈悲的精神,因此,凡是生活、生理上必需品,想要上淨房的、口渴想要喝水的、肚子餓的、需要食物的,佛館的禮敬大廳都有提供。等到所作皆辦,身體舒坦、有力氣了,再繼續參觀佛陀紀念館,走上追求真理的成佛大道。

禮敬諸佛的現代意義,要能時時在生活中,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試問:你肚子很餓,你是選擇先拜佛,還是吃飽後,才去好好拜佛?你急著想要大小便,你會想要去拜佛,還是先去上淨房?當年佛陀放棄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就是提示我們,修行要重視身心平衡、和諧、中道,不是虐待自己的身體,要能有健康、愉悅的身體,學佛的道路才能長長久久。

傳聞日本有一位則前憲章,原本只是個守門的侍衛,每到冬季,天氣都非常寒冷,而日本人習慣進門就要脫鞋,於是他就準備了一種在屋子裡很方便就能穿上的毛鞋,並且常常將毛鞋放在胸前搓熱,讓人穿上以後即刻就很溫暖不會受涼。正因為這種對人的體貼與尊重,後來成為日本非常傑出的諸侯人才。

佛陀的僧團裡,有一位陀驃比丘,負責照客、知賓等接待工作,凡是有遠方的僧人要來掛單,陀驃比丘就會提著燈籠,帶領大家前去休息。他對每一個來客都很恭敬尊重,一做就是三十年。到了後來,只要他一念真誠專注,手指就立刻會發光,再也不必打燈籠,就能引導僧客去到住處。

《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遇到傷害汙辱他的人,不但不怨恨,反而尊敬禮拜,說「吾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汝等皆當作佛」的這句話,正是對於別人人格的尊重,能夠尊重別人的人格,自然就不會對人生起驕慢瞋恚的心。

《華嚴經》裡也有一個善財童子,受到文殊菩薩的啟發,決定往南遊歷諸國,參訪善知識。而這些善知識中,有菩薩、仙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夷、婆羅門、國王、醫生、航海家、童男、童女、妓女等,可以說,各行各業,各種身分、種族階層的人,善財童子都一一禮敬、虛心受教,沒有絲毫分別。到了自在城,彌伽大士還下座頂禮,迎接善財,說善財童子是久遠劫前已發菩提心之人,應當禮敬。老師和學生,互相尊重禮敬,成就了五十三參永遠的典範。

另外,像是經典裡常常提到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的主張,佛教僧團裡,「江湖溪澗,流入大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宣言,乃至觀世音倒駕慈航,地藏王地獄救苦,睒子菩薩愛惜山河大地,乃至聲聞羅漢遙拜八歲龍女,鳩摩羅什與盤頭達多大小乘互相為師,維摩居士酒肆說法,挑水和尚與乞丐為伍等等,都是人格尊重的一種示現。

佛教叢林裡,也有所謂的「四十八單職事」,其中的職稱,非「主」即「頭」。例如:管理藏經的,稱為「藏主」;管理寺地田產的,稱為「莊主」;管理庫房的,稱為「庫頭」;負責煮飯的,叫「飯頭」;負責燒水的,是「水頭」;負責田園種菜的,稱「菜頭」;管理園圃的,稱「園頭」;甚至連打掃廁所的,也稱「淨頭」。可見,佛教對僧眾人格的尊重。

有一句話說得好:「若要千人頭上過,還須萬人腳底行。」意思是,想要做人上人,從千人的頭上經過的話,必須先要學習在萬人的腳下行走。西方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宇宙有多高?只有五尺高。因此我們六尺之軀,生存在五尺高的宇宙裡,必須要低頭才能生存。」低頭,降伏了自己的慢心,就能廣結善緣,與人為善,匯集更多的好因好緣。

至於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對人格的尊重呢?轉換立場,為人設想,假如我是對方,要不要大家的尊重呢?換個角度,就會體會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因此我們理應由自己做起,尊重別人,就等同於禮敬了諸佛,這就是生活裡的修行。

「禮敬諸佛」在現今社會的意義,就是要我們不可傲慢、目中無人,為人處世要低調、謙虛。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人際之間的來往,如果能多低頭、多點頭、多微笑、多說好話、多給人歡喜、多尊敬他人,對人多一分的尊重,則一切事業、願望就比較容易達成。

因此在生活中,夫妻之間能相敬如賓,手足之間能兄友弟恭,父子之間能上慈下敬,朋友之間能謙恭禮讓,鄰居之間能守望相助……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禮敬。在職場或官場中,下對上的報告、服從,上對下的愛護、體恤,也是一種禮敬。能抱持著「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乃至「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等的處世態度,更是我們學習尊重別人的一帖妙方。

佛教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在一次齋僧大會中,遇見一位小沙彌,很想向他禮拜,但想到自己是堂堂一國之君,又有許多大臣跟隨,在大眾面前向一位小沙彌頂禮,實在有失威嚴。於是就把小沙彌請到沒有人的地方,向他禮拜,並且小聲叮嚀:「請不要告訴別人,我阿育王今天向你頂禮的事哦!」

只見小沙彌默然不語,一躍而起,跳進了缽裡,然後沿著缽緣嬉戲。結束以後,小沙彌拉著阿育王的手說:「也請大王不要告訴別人,今天看到我在缽裡跳進跳出的事哦!」

阿育王聽了萬分羞愧,當下豁然悟道:即使是個小沙彌,都不容輕視啊。

此外,對人噓寒問暖,對社區參與關懷,對社會盡心竭力,對災難施以援手,是對人間的關懷,也是一種禮敬。如軍人保衛國家,大家也要尊重他們的生命;學者教授為人傳道授業解惑,除了精神的禮敬,也須關心他們的經濟生活;士農工商為社會奉獻服務,他們的行業及人格,要能給予尊重;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們也應給予關心與尊重。所謂人窮志不窮,那些貧困者或身體有殘疾者,他們的道德慈悲可能比一般人好,不能因為外表而輕忽鄙視。

徒眾告訴我兩則網路流傳的故事:一位富商出外散步時,看見一個瘦弱的年輕人擺地攤賣舊書。寒冷的冬天裡,他縮著身子啃著發霉的麵包,富商憐憫地將八美元塞到年輕人手中就離開了。沒多久,富商又突然返回,從地攤上撿了兩本舊書,並對他說:「對不起,我忘了取書。其實,您和我一樣也是商人!」

兩年後,富商應邀參加一個慈善晚會時,一位年輕的書商跑過來緊緊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說:「我一直以為這一生只有擺攤乞討的命運,直到您對我說『您和我一樣都是商人』,才使我奮發圖強,創造了今天的業績。」一句尊重鼓勵的話,使這位年輕人的人生出現轉折,這就是人格尊重的力量!

另一則故事:一位媽媽帶著小孩搭車,司機先生恰巧是黑人,就問媽媽:「為什麼司機先生的顏色和我們不同?」

媽媽說:「你看!窗外有綠色的樹、紅色的花、藍色的天,漂亮嗎?」

小孩回答:「很漂亮!」

媽媽又說:「因為有許多的顏色,所以世界看起來好漂亮。如果有一天,其他顏色都不見了,只剩下一種顏色時,世界還會美麗嗎?正因為世間有黃的、白的、黑的不同顏色的人,世界才會美麗。」

下車時,司機先生回頭謝謝這位母親,這是他聽過最好的詮釋與人格的尊重。

說到人格的尊重,對於能力知識都不如我們的人,一般人很難生起尊重的心。禮敬諸佛在現今社會上的意義,就是要我們不可以目中無人,為人處世要低調謙虛。「至聖先師」孔夫子的學問很好,但是他見到農夫,就說「我不如老農」;見到菜農,也說「我不如老圃」。人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學習去尊重每一個人,欣賞每一個人的長處,是做人處事的首要之道。可見「諸佛」,也不一定是要在神案上供著的才叫諸佛,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佛,只要肯得直下承擔,用佛的發心、佛的能量來做一切事,這樣的人就值得我們禮敬、效法。

因此,對於能力比我們強,比我們能幹的人,我們當然要向他學習,多多尊重他,彼此就容易相處。相對的,如果我不重視他、忽略他、嫉妒他,對方也會看不起我,無視於我們的存在。只要我們有心,是真心的要以他為師、以他為榜樣,那麼對方也會傾囊相授,表示友好。

總而言之,與人相處,互相尊重包容,是禮敬諸佛;平等交流往來,是禮敬諸佛;凡事為人著想,也是禮敬諸佛。只要能落實對每一個人人格的尊重,就能建立和諧的人我關係,促進社會的祥和進步。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