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4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結緣的實踐)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佛說阿彌陀經》說:「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已經是在淨土世界的眾生,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從供養的修行做起,這說明廣修供養的重要。

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是「無限的奉獻」,服務奉獻的供養,是最好的結緣方法。在叢林中,住持的第一條件要有供養心,有供養十方的心,才能做住持;身為出家人,第一要務要有結緣、服務的性格,肯結緣、服務,才能福慧雙修。供養、布施、結緣,看起來是我給了別人,讓對方受用,實際上我們自己受用更多。

在修學佛法中,不論是供養父母、師長、三寶,供養都是最好的結緣溝通管道。有的人做事四處碰壁,障礙重重;有的人卻能順利無礙,到處受人歡迎,這就是從供養結緣中而來的。

(一)廣修供養的種類

諸經論對於供養的種類有多種說法,一般所謂的供養,是指將飲食、衣服等,供給佛法僧三寶、父母、師長,或是亡者等。佛教初期的僧團,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為主。也有信徒供養僧團塔廟、佛像、房舍與土地,成為僧團重要的經濟來源。隨著佛教的發展,各種形式的供養也就相繼出現。譬如:

二種供養:一種是以有形有相的物質為主,稱為「身分供養」,像果物、寶珠等;也有純粹以心意為主的供養,稱為「心分供養」,即所謂「心香一瓣,普遍十方」等。另外,《十住毗婆沙論》也有二種供養:財供養、法供養。財供養即前面提到的身分供養,專指實際、具體的供養;法供養則是透過講說、抄寫等,將佛法傳播出去、分享眾人的供養。《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裡分為理供養、事供養。理供養是透過修行,證得真實之理,以此為供養;事供養,即香花等供養。

三種供養,據《普賢行願品疏》所說,有財供養、法供養、觀行供養。觀行供養,是以某種特定的觀行為依據,深觀其中,以為供養,尤其指華嚴周遍含融觀、事事無礙觀等的觀法。《十地經論》的三種供養為:利養供養,指衣服、臥具等;恭敬供養,香花、幡蓋等;行供養,指修持戒定慧等的供養。

四種供養,諸經所說,各有不同,列舉如下:

1.《大日經義釋》:香花、合掌、慈悲、運心等四種供養。

2.《理趣釋》:菩提心、資糧、法、羯磨等四種。

3.《增一阿含經》:衣被、飲食、床臥具、醫藥等四種。

4.《無量壽經》: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等四種。

5.《善見律毗婆沙》:飲食、衣服、湯藥、房舍等四種。

此外,還有五種供養、六種供養等,象徵各種心意的供養。其中最普遍的,稱為十供養。佛經裡記載:如果能對佛菩薩、塔廟、佛像、教法、僧團等,布施供養十種物質,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報。

1.供養香花:處事如花,見者歡喜,身常香潔,歡喜真理。

2.供養清香:心神安寧,身體潔淨,三業清淨,多聞妙法。

3.供養明燈:眼睛明亮,事業順利,觀念正確,智慧圓滿。

4.供養塗油:身體芬芳,沒有病痛,手足柔軟,皮膚色美。

5.供養飲食:壽命綿長,相貌莊嚴,身心安樂,辯才無礙。

6.供養茶水:口齒芳香,身心清淨,遠離煩惱,人緣良好。

7.供養水果:遠離瘟疫,不受災害,享受快樂,早證佛果。

8.供養寶物:相貌莊嚴,風度美好,破除慳貪,連證聖果。

9.供養珍珠:事業圓滿,內心明亮,所有安全,不遭破壞。

10.供養衣服:懷慚愧心,皮膚潔淨,色澤柔美,具足財寶。

此外,《法華經》也有十種供養: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大藏法數》將繒蓋、幢幡合併為幡蓋,再加入合掌,成為十供養。《菩薩地持經》所舉的十種,則為身供養、支提供養、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自作供養、他作供養、財物供養、勝供養、不染汙供養、至處道供養等。

除了物質的供養,還有專門針對法寶的供養,稱為十法行,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諷誦、受持、開演、思惟、修習。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有供養中最上乘的供養,就是對法的尊重、珍惜、實踐和弘揚。因此,歷代祖師們努力翻譯、註釋典籍,讓佛法能夠流布世間,就是法供養的最好實踐者。

又就佛、法、僧三寶而言,供養佛,稱為佛供養、供佛;供養法,稱為法供養、行供養;供養僧,稱為僧供養、僧供。其中,設齋供養百僧者,稱作百僧供養、百僧供;供養千僧者,稱作千僧供養,或稱千僧齋、千僧供、千僧會。再如慶祝佛像開光者,稱為開眼供養;叩鐘慶祝者,稱為鐘供養;供養梵天、帝釋天、功德歡喜天等,則稱供天,或者天供;供於往生者前的,稱為追善供養;專供餓鬼的,稱作餓鬼供養。

(二)廣修供養的功德

種種供養中,不管供養什麼,最重要的應該是身、口、意三業清淨的供養,即:身業供養,至誠禮敬諸佛菩薩;口業供養,讚美諸佛菩薩的殊勝功德;意業供養,憶念諸佛菩薩的相好莊嚴。三業中又以意業為最,能隨緣隨分在每一種供養中,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來供養,都能獲得無量的功德。

佛世時,有一對貧苦的夫婦很想供養佛陀,但是太窮了,沒有東西可以拿來供養,無意間看到廢墟中有一株剛長出嫩芽來的葡萄樹苗,非常開心,每天細心澆水、照顧呵護,跟葡萄樹苗說:「請你一定要好好長大,長出好吃的果實,好讓我們拿去供養佛陀喔。」

過了三個月,葡萄終於成熟了,這對夫婦好歡喜,非常小心翼翼地摘了下來,恭恭敬敬地捧在手裡,等到托缽的隊伍經過,充滿虔敬的將葡萄放進了佛陀的缽中。然後慚愧的跟佛陀說:「弟子貧窮,沒有東西可以供養您,只有這串葡萄了,希望您不要嫌棄。」

佛陀說:「你們已經供養我三個月了!」 

原來,供養的意義,不在供養物的優劣多寡,而在供養的心意。從那對貧困夫妻發心要供養佛陀開始,三個月裡,他們的心一直在殷殷期盼中,一心一意,就是希望長出最棒的葡萄出來,能可以敬獻給佛陀,可以說,每一念都在供養,每一念都充滿了敬意。

《賢愚經》裡有一個女孩,叫作難陀,非常孤苦貧窮。他看見國王和百姓們常常燃燈供佛,也很想跟著做,於是便將身邊僅有的一分錢拿去買油。賣油的人問:「這麼一分錢的油,能做什麼呢?」

貧女說:「我想燃一盞燈,像大家一樣,供養佛陀。」

賣油的商人非常感動,這女孩都沒錢吃飯了,還想著要供養佛陀,就悄悄地將他的油燈多加了一點油。貧女難陀得到了油燈,歡喜地將油燈供在佛陀的精舍前,然後跪在地上暗自發願:「佛陀啊,因為累世造下的惡業,使我今世孤苦貧窮,希望能用這盞油燈供養您,讓我來世能獲得智慧,滅除煩惱。」

第二天,其他人供養的油燈都熄了,只有貧女難陀的油燈還在燃燒。目犍連尊者看見了,想把油燈給熄了,卻怎麼都弄不熄。佛陀就跟目犍連說:「這盞燈,就算你用整個大海的水去澆灌,也是無法熄滅的,它是發大心的人所供養的。」

所謂供養,一毛錢不一定是少,百千萬億也不一定是多,一切都要視你發心的動機,只要真心誠意,不可思議的善因好緣就會跟隨而來。如同貧女一燈,其功德之大,就是再大的風,也都無法吹熄。

(三)廣修供養的意義

傳統意義裡的「廣修供養」,主要是對三寶的供養;不過,從現代意義來說,就不僅僅只是感謝三寶如此而已了,還擴大到對一切眾生無限的奉獻、無限的布施和無限的結緣。一般人的供養結緣,都是基於跟我有緣、有關係才去做的,而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除了要有最好的供養之外,還要有普遍的供養,不管有緣無緣,都是我供養結緣的對象。

在生活中,隨時隨地以我們的身口意,都可以廣修供養。供養不一定要用金錢、衣服、食物,甚至用珍珠、寶貝來供養對方,而是心香一瓣,打從心裡釋出善意,對方可以感受到我的好意,就是接受了我的供養;或者我對你一個微笑,這個微笑也是供養;讚美他人兩句好話,對方聽了,有時候比有形的禮物更受用;又如我給你一點方便,給你一點幫助,這些都是供養。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承受著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導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國家的栽培之恩,以及士農工商所供應的一切衣食住行之恩。可以說,仰賴了無數的助緣,我們才能生存於天地之間;沒有了這許多的好因好緣,而想要安然活著,是不可能辦到的。現在我們學佛、成長了,應該要對社會有所回饋和奉獻。

以下,提出現代服務奉獻的「十事供養」之內容及作法,供大家參考。

(四)如何實踐廣修供養

1.對國家要能盡忠愛國

沒有國,哪有家?每一個人都要忠於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國家。我們對國家納糧、繳稅,對國土的維護,對法令的遵守,對社會秩序的維護,都是對國家盡忠的表現,甚至國家有了危機,需要我們的時候,也要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假如我們對國家不能忠誠、護持、保衛,當有外敵來侵犯,或是國家內部有了貪汙、腐化,有了風災、水難,我們都應該無限的奉獻自己,來為國家解除憂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他的祖國迦毗羅衛國受到琉璃王侵略時,他三次坐在馬路中間,想阻擋琉璃王消滅他的國家。琉璃王因為對佛陀的尊敬,便下馬走到他面前說:「佛陀,您不要坐在路中央,太陽很強烈,您坐到那邊的樹下,比較陰涼吧!」

佛陀回答:「親屬之蔭,勝一切蔭。」意思是,我連國家都沒有了,還有什麼陰涼可言呢?國家就是我們的庇蔭呀!

古人說「覆巢之下無完卵」,可見國家對我們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國家保護,我們又如何安居樂業?如何延續民族、文化?

所以對日抗戰期間,圓瑛大師因為抗日被捕,他在獄中受盡拷打、折磨,仍然不改其志。臨終前留下遺囑:「願我全國佛教徒同心同德,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致力於和平事業,應思利民護國、饒益有情,乃成佛之基、眾善之首。」這不正是體現盡忠愛國的供養精神嗎?

太虛大師在「七七事變」之後,號召全國佛弟子「英勇護國」。為了揭露日軍在中國的暴行,他領導「佛教訪問團」到緬甸、泰國等國家訪問,贏得了國際友邦的支援,使得抗戰的資源能夠藉由滇緬鐵路的運輸,解除了困局。甚至他還組織「僧伽救護隊」,直接參與抗戰。還有弘一大師提倡「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等等,這些都展現了佛教為了國家無盡奉獻的精神。

即便是在國泰民安時,不必拋頭顱、灑熱血,也可以努力為國爭光,在世界的舞台上為國家爭一席之地。譬如: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吳健雄,被國際科學界譽為「中國的居禮夫人」;「飛躍的羚羊」紀政,美聯社封他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女人」;繪畫大師張大千、齊白石等的作品,舉世讚歎;武俠明星李小龍等人,在世界功夫影壇上的表現,為人所傳頌。他們都是將自己的一生心血成就奉獻給了國家社會,是努力廣修供養的典範。

2.對社會要能盡心服務

一個佛教徒,能依照佛陀的言教去受持,同時影響周圍的人,共同淨化身心、受佛法薰陶,就是對自己、對社會、對眾生最好的供養。尤其若能宣說佛法,即便只是一個四句偈,都有無盡的般若智慧蘊含其中,能讓社會大眾常常思惟、念茲在茲的話,除了個人受惠無窮,影響所及,也能有助於社會民心的淨化與安定。

有一位商人在外面做生意,年關將近,急急忙忙趕回家過年。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一位老和尚在賣「偈語」,還說能解天下一切厄運。商人很好奇,付了十兩黃金,買了一首「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臨走前,老和尚還慈悲交代:「當你生氣憤怒難消時,就把這首偈語拿出來念一念。」商人雖然覺得受騙了,但看對方是個出家人,也就不計較了。

當他回到家時,正好深夜,走進房間,昏暗中看見床下除了他太太的一雙鞋子之外,竟然還有一雙男人的鞋子。這時商人怒從心起,氣呼呼地衝到廚房拿起菜刀,想要殺死床上的兩個人。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老和尚賣給他的四句偈,他一邊念,一邊向前向後走著,把老婆給吵醒了。一問之下,才知道老婆想圖個吉利好過年,所以在床前擺了一雙丈夫的鞋子。

這一首偈子救了一個家庭,這就是佛法智慧的力量。短短幾句話,帶給我們心靈的啟發,在抉擇判斷事情時,有了明智的決定。智慧,好像手杖,給人扶助;也像甘露,能除熱惱。

再如佛陀時代,城東有一位鹿母毗舍佉,施捨了價值九億錢的嫁裳,為佛陀修建大講堂,佛陀為了感謝他,就取名為鹿母講堂。另外,大愛道比丘尼帶領尼眾從事社會服務和賑濟工作,除了鼓勵婦女皈依,致力推動佛化家庭,也非常注重兒童的教育問題,讓佛陀的法義能深入民間,無形中就帶動了社會善良風氣的提升。

其他像波斯匿王的女兒勝鬘夫人,從小接受父母的薰陶,不只皈依佛門,也在宮廷裡為婦女、兒童講說佛法;東晉末年,道安大師在動盪不安的時勢中,依然講經不斷。現在這個時代裡,各個寺廟團體透過各種弘法的管道,為信徒的身心淨化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國際佛光會成立以來,幾十年不曾間斷地舉辦各種化世益人的講座,乃至佛光山發行的各種圖書、影音產品,或者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等等。凡此,都在說明佛教對社會所盡的一份責任和奉獻。

3.對國際災難要能救援

《八大人覺經》裡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無論是自然的,或是人為的,不時都有各種災難發生。這些災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都帶來傷害,甚至對整體的環境或生態,造成永久、不可逆轉的改變。雖說諸行無常,但是,能在無常世間,盡一份心,給人世間帶來多一點溫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好比近年來,國際間的重大災難,如: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世貿大樓的恐怖攻擊事件,不久我正好前往美國弘法,應邀率領百餘位弟子到現場為亡者助念,為生者祈福。那許多死裡逃生的受害者及家屬,承受著巨大的傷痛,需要大家的幫助,始能走出災難後的陰影。於是全球的佛光道場,就成為撫慰創傷與心靈寄託的加油站,給予精神支援與人道救援。

二○○四年十二月,印尼蘇門答臘九級大地震,引發海嘯,臨近的印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地區都遭受嚴重的災情,釀成二十萬人死亡,百萬人骨肉離散、家園盡毀的人間悲劇。當時佛光人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立即發動全球五大洲的國際佛光會,展開緊急災難救援,並成立募款專戶,用最快的時間,動員所有人力,走入災區進行救助,幫助南亞受災區度過浩劫。

此外,二○○五年美國颶風卡翠娜,造成上萬的人無家可歸,國際佛光會與佛光山發起「颶風殘害,佛光山送愛」的活動,發動佛光人協助當地政府的各項救援工作。

二○一五年四月,尼泊爾發生芮氏七點八強震,首都加德滿都兩座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倒塌,奪走八千多人的生命,一萬六千多人受傷,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在佛光山、國際佛光會統籌號召下,「人間有情‧同體共生」尼泊爾四合一救援總隊,很快的前往當地支援。

急難救助可以舒緩燃眉之急,長遠的建設,卻是未來活下去的擔當與能力。物質的重建固然重要,心靈的重建更是不能忽視。《法華經》說:「願以大慈悲,廣開甘露門。」希望我們佛子都能學習佛菩薩奉獻的精神,讓受難者免除災難帶來的恐懼不安,早日走出陰霾,重新面對未來的生活。

4.對偏鄉弱勢要能幫助

對偏鄉地區的人民,或是一些文化比較不發達的地方,應該多給予幫助。比方說,我們可以幫他們建學校、圖書館,給予他們更多的教育機會,充實他們在社會上立足的力量,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進步成長,這才是最究竟的幫助。

印度的阿育王,在還沒信仰佛教時,經常用武力征服弱小的國家。當他去巡視那些被征服的國家時,雖然街道兩旁都是熱烈歡迎的民眾,可是他們的眼神充滿哀怨。信仰佛教之後,他學習用佛教的慈悲、仁愛去幫助他們,當他再度巡視時,才真正的舉國歡騰,人民心悅誠服。

佛教的慈悲無遠弗屆,可以彌補政治無法關照的地方;佛教的忍辱無堅不摧,可以將世代的仇隙消弭於無形;佛教的感恩無願不遂,可以填補欲望的溝壑;佛教的智慧無事不成,能夠明白真理,遠離無明。

讓世界的種族、國家、人民,都能同體共生、平等互榮,這是地球上所有人類共同的責任。因此,對於偏鄉苦難的人們,我們更應該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給予幫助,讓大家都能生活在利益安樂之中。

5.對青年求學給予獎勵

教育是人類傳遞和開展文明的方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席狄洛曾說:「教育,是人類共同的成長基礎,教育方向正確,人類的真、善、美資質就得以發揚提升,世界的和諧進步就易達成。」教育的重要,由此可見。

而辦教育就必須先訓練人才。有一次,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問旗下的人事課長︰「假如有人問你,松下電器是製造什麼產品的,你怎麼回答?」

人事課長答道︰「我會說是製造電器產品。」

沒想到松下勃然大怒,其他人事主管也不知如何回答。

松下說︰「如果你們不是回答松下電器是培育人才,並兼製電器產品的公司,豈不表示你們對人才的培養漠不關心?人才是企業的基石,生產、銷售、資金等固然很重要,可是最重要的還是人才,缺少了人才,生產、銷售與資金都發揮不了作用。所以,如果連你們都不能努力培養人才,松下電器還有什麼前途可言呢?」

後來,這句「松下電器是培育人才的公司」,成為眾所皆知的名言。

現在每一個學校都有獎學金,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優秀的青年學子專心讀書,將來成為可以造福國家社會的有用之才。

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人士,也是靠著獎學金的資助而大放異彩,對社稷有所貢獻。例如:中國藉著「辛丑條約」的賠款而設立的「庚款獎學金」,前後送了一八○位中國學子前往美國進修,其中有曾任清華大學的校長梅貽琦與金邦正、曾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張廷金、將近代物理學引進中國的胡剛復、在南開大學創辦數學研究所的姜立夫、漢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以及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曾任中國北京大學校長的胡適先生等等,都是當時的受惠者。

還有,早期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以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名創設的「中山獎學金」,資助優秀青年黨員出國進修,為國家儲備人才。其中有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曾任考試院院長的關中,以及趙守博、詹火生、馮滬祥等人受惠。如果沒有這許多的獎勵,他們能有今日的成就嗎?

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因此,我們應該擴大心胸,視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誰有困難都盡力幫助他,讓有心栽種的和無意插柳的,都能綠樹成蔭,再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無限奉獻的精神。

前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最關心的問題,便是佛教人才的培育,他曾說︰「佛教最重要的有三件事︰第一培育人才,第二培育人才,第三還是培育人才。」因此,如果能有一批批人才培養出來,自然能弘法度眾,為佛教創辦各種事業;只有佛教的事業興盛,大眾學道的資糧豐富,佛教才能發揚光大,造福眾生。

近代像周宣德居士,他是「中國佛教會國際文教獎學基金董事會」的創辦人之一,他也以獎學金方式,獎勵大專青年研究佛學;吳修齊居士設立多種獎學金,回報社會大眾;嚴寬祜居士在大陸提供數百萬美金的獎學金,在各處設立「佛光希望小學」,又印贈經書;潘孝銳先生也常常支助大陸佛學院,設立各項獎學金。這些,不正是因為他們都具有無私奉獻的性格,才能為佛教培育這許多的優秀青年嗎?

6.對長者幼小要能養育

除了對青年學子要多所愛護和鼓勵之外,對於長者及年幼者,也不可以少於關照養育。有菩薩皇帝之稱的梁武帝,就曾設置孤獨園,濟助孤苦無依的老人和小孩;在北宋嘉祐之前,朝廷正式設有福田院,福田院就是救濟院,像現在的養老院、育幼院,收容、安頓老幼殘疾,以及失去依怙的人。

佛教早期,太虛大師與曉觀法師等曾在長沙發起創辦孤兒院,印光大師發起建立南京佛教慈幼院,熊希齡居士曾籌建香山慈幼院,中國佛教會也曾在南京設立佛教醫院,常州天寧寺創辦了佛教醫院,其他如佛教徒創立醫院、孤兒院、安養院、救濟院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不過,除了那些孤苦無依的老人和小孩,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更是對一切眾生的普同供養,沒有分別心、計較心、名利心,對自己的父母、小孩,乃至所有一切的父母與小孩,都加以敬仰呵護。

唐朝洞山良价在〈辭北堂書〉說:「聞諸佛出世,皆從父母而受身;萬彙興生,盡假天地而覆載。故非父母而不生,無天地而不長,盡沾養育之恩,俱受覆載之德。」我們也常說做人要「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想到我們在人間生活,承受著父母以及外來的種種恩惠,哪裡是「滴水之恩」而已,萬種的恩情都聚集在我的身上;從一出生,父母的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哪裡是我所能報答得盡的?

我們常在媒體上讀到一些青少年,由於家庭環境的因素,一面讀書,一面打工,靠著自己的力量孝養父母。也有單親家庭的母親,為人洗衣、打零工,辛苦照顧家計,培養兒女長大成人。還有些人省吃儉用,自己過得很簡單,卻將一生的積蓄捐獻出來,利益社會。

即便如此,社會上還是有許多長者或幼小,沒有生存的條件,得不到國家社會或是家人的養育和照顧,需要我們幫助。像我在早期也接辦了宜蘭縣的「仁愛救濟院」(即是現在的「仁愛之家」),後來和徐槐生居士一起創辦大慈育幼院,收養孤兒,現任院長是在育幼院服務三十多年的蕭碧涼師姑。我們還設立佛光診所、雲水醫院、施診醫療隊等等。

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醫療安養設施、技術日益現代化。佛光山秉持著「以慈善福利社會」的宗旨不曾改變,在各地我們配合現代人所需,辦有許多老人中心、老人公寓、老人學校等,幫助老人透過學習,充實晚年生活。佛光山開山之初,有位邰寶成居士,他曾參與挑沙肩土的建設,之後又發心承擔煮飯工作,長年無休的與大眾結緣。他以寺為家,終身奉獻給佛光山,年老時,我們請他住到佛光精舍,讓他能夠安心養老。

此外,佛光山慈悲基金會設有友愛服務隊,定期或不定期為孤苦無依的老人服務,幫他們清理打掃居家環境,為他們盥洗、剪指甲、縫補衣服、增添日用物品,教他們念佛修行……目的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夠「老有所安,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7.對動物生命要能愛護

所有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沒有分別的。差別的僅是形體,就如宋朝文學家黃庭堅的〈戒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所以,我們對動物也要能夠愛護、保護牠們,讓牠們免於恐懼。

佛教除了不殺生,更積極護生,護生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例如在印度,夏天雨季長達三個月,這時草木剛冒出新芽,許多地面上的小蟲都會出現。為了避免踐踏、傷害牠們,佛陀就訂定了結夏安居的制度,讓僧眾專心修道。這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種無形、無限的悲心的奉獻。

明朝蓮池大師在〈放生文〉中提到:「天下最慘者殺傷。是故逢擒則奔,蟣蝨猶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何乃網於山……使其膽落魂飛,母離子散。」又說:「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但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

〈戒殺文〉中,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獵人,晚上喝醉了酒,看到自己年幼的兒子,誤以為是樹林裡的「獐」,於是拿起鋒利的獵刀就將兒子給殺死了,竟然還剖開他的腸肚。隔天一早,酒醒了,獵人叫兒子跟他去市場賣獐肉。這時傷心欲絕的妻子告訴他:「你的寶貝兒子,昨天已經被你殺死了。」獵人五內崩裂,痛不欲生。令人唏噓感慨!

人類和動物雖然形體不一樣,但愛子之心其實都是相同的。所以父母愛護子女,應該從小教育他們「眾生一體」的觀念,培養他們仁慈護生的美德。

佛教對於動物,一直秉持著平等慈悲救濟的觀念,給予保護。在《緇門崇行錄》裡,記載了許多護生的故事。例如:南朝的法朗法師,將講經所得到的供養,除了拿來刻佛經、造佛像、建塔蓋寺、救濟生活窮困的人之外,看到待宰的牲畜,也會買回去飼養。唐朝的慧斌法師,每天出門前,深怕踏傷蟲蟻,都會先以掃帚輕掃地面,以示驅趕……他們這種精神,可以說都是奉行慈悲的具體表現。

提到「護生」,讓我們想起近代佛教居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書中內容除戒殺、護生、善行之外,還彰顯了因果報應、互助互愛的精神。《法句經》裡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世間沒有比生命更可貴的,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傷害了無辜的生命。護生,不僅是為對方延命,也是為自己延壽積德呢!

8.對山林水土要能保持

佛陀悟道緣起,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世間萬事萬物,彼此息息相關,互為緣起。在這個如網路的世界裡,牽一髮而動全身,每一個因素都對另一個因素有所影響。人類想要存活,要懂得尊敬、保護、熱愛我們的環境,對於山林水土的保持也應該作如是想。

佛教不僅注重內在心靈的淨化,對外在的生態環境保護,也非常關心。像睒子菩薩,心地非常柔軟慈悲,他走路的時候,不敢太過用力,怕踩痛大地;說話的時候輕聲慢語,怕吵醒了沉睡的大地。《須真天子經》也說:「視一切如身,若父母愛子,常持大慈意,照育諸人民。」

歷代以來的僧侶們,大多非常注重山林水土的保持,因此植樹護林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泗州開元寺的明遠法師,為了消除水患,種植萬株的松、杉、楠、檜等林木,改善了水土保持。後唐永淨法師,曾經開田三百畝,植松十萬餘株,對地方的水土保持貢獻很大。

唐代南嶽玄泰上座,曾因衡山被山民斬木燒山種田,於是作了一首〈畬山謠〉:「畬山兒,無所知,年年斫斷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嶽色,杉松利斧摧貞枝,靈禽野鶴無因依,白雲迴避青煙飛,猿猱路絕巖崖出,芝朮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罷仍栽鋤,千秋終是難復初。又道今年種不多,來年更斫當陽坡。國家壽嶽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皇帝看到這首詩很感動,下詔禁止燒山、砍伐森林。

臨濟禪師有一次到山上種樹,黃檗禪師問他:「山上已經那麼多樹了,為什麼還要種樹呢?」

臨濟禪師回答:「那些樹都是前人所栽種的,我們也要種一些,留給後代子孫做榜樣。」

古德這些慈悲的懿行,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佛光山一向注重水土保持。開山時,許多原生樹木,能保留的就儘量不砍。這幾十年來,更陸陸續續栽種不少樹木。我也規定徒眾不能隨意的砍伐,因為這些花草樹木,除了有水土保持的作用,也能清潔空氣,美化環境。尤其引來許多小鳥、蝴蝶、松鼠等動物來棲息,讓人行走其間,如置身公園一樣的舒適清涼,這也是一種環境的供養吧!

人的色身會生病,必須找醫師治療。大地如人體,如果沒有善加保護,也會生病。防止自然災害之道,在於水土保持,植樹種林,不濫開墾,疏通河道等。我們要擴大愛心,不但愛護自己、愛護社會,更要愛護整個大自然。如此,我們依存的世間才能長住久安。

9.對世道人心要能淨化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致力推動「三好運動」,希望每個人都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將侵犯他人的行為、話語、念頭,換成利益大眾的具體作為。例如將瞋恨嫉妒的語言,轉換成柔軟讚歎的語言;將無明愚痴的語言,轉換成慈悲智慧的語言等等。人世間如果充滿了善美的語言,就會是福慧圓滿的美好世界。

因此,世道人心要能淨化,必須從三業清淨開始。身清淨,就是修身,如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為非作歹,就是做好事;口清淨,就是修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改說慈悲的、明理的、智慧的、真實的語言,這是說好話;意清淨,就是修心,將疑心、嫉心、貪心、瞋心等等不好的心,改換成慈悲、發願、善良的心,即是存好心。所以行「三好」是淨化世道人心,改善社會風氣的正能量運動。

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如果一個國家的元首希望社會能夠富強、安樂,首先要匡正世道人心,推動有益的政策,如此才能上行下效,風行草偃。

一九九一年,我在台北成立了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次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當初創立佛光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倡人間佛教、淨化世道人心、建設人間淨土、實現世界和平的理想。所以自佛光會成立以來,各地協、分會都會舉辦各類有益於國家社會的活動。除此之外,每年我都以一篇主題演說,作為會員們的精神指標,與未來努力的行事方向,譬如: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幸福與安樂、信仰與未來等。一個主題,一個理念,希望藉由這些理念的落實,為國家社會提供一些奉獻,期盼全人類都能和合無諍、和平安樂。

我們更期待宗教的信仰能夠受到大家的重視,因為信仰不僅可以淨化身心,增進道德,昇華人格,更能開發內心的寶藏,像慈悲、信心、歡喜、智慧、自在、感恩等等,都是我們一生享用不盡的能源呢!

10.對一切眾生有所得益

如何讓一切眾生皆能得益?簡單來說,就是讓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好處,得到方便,得到利益。什麼是利益?什麼是方便?什麼是好處?就是讓一切眾生感覺到昇華和滿足,沒有恐怖,每天心滿意足,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佛光山自開山以來,一直以「給」作為工作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是一種布施,更是一種供養,雖然只是一點心意,但是給人因緣,給人微笑,給人對未來無限的憧憬,不是很美好嗎?你看,每天只要給花草樹木一點水分,它們就會長得青翠芬芳,同樣的,給人一點佛法,一點慈悲,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善因好緣。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接受大眾種種的「給」予,當我們有能力時,也應該要懂得付出回報。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裡說,要經常感念施主的恩德,因為日常所用的東西,早晚所吃的飲食,身上所穿的衣物,生病時所喝的湯藥……都是出自於他人。我們都是眾中的一個,和社會有著密切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懂得回饋社會,為社會服務。  

昔日有很多好的典範,值得我們後人學習。例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今日也有許多默默行善,不求回報的慈善家,例如:三十多年來做資源回收的趙文正,不但長期捐款,幫助失學的孩童,並認養海外貧童二百多人等善舉。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供養其實就是非常好的結緣方式;廣修供養,除了是廣結善緣的實踐,更是無盡奉獻的廣大心量。即便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每天晨起,也要「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何況人間的我們?不管是供養、布施或結緣,看起來是給別人,其實是給自己。

在無私、無我的奉獻中,不僅促進人我之間的和諧,同時也破除我執,進而擴大自己的人生,如果人人都能實踐廣修供養,無限的奉獻,你給我、我給你,我為你付出,你為我服務,人我之間不計較、不比較,這不就是解脫、自在的人生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