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0 第七大願、請佛住世(聖賢的禮遇)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請佛住世,就是請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菩薩,能不入涅槃,住於世間,為一切眾生說法。所謂「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從形象上見到釋迦牟尼佛了,只能見到佛像,那要如何像普賢菩薩那樣,表達自己請佛住世的心意呢?

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其實,「請佛住世」並不是真的要請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再到這個世間上來說法;而是對於有賢能、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我們都要把他們視為諸佛,禮遇、護持他們,請他們在這個世間上廣結善緣,讓他們有很好的因緣、方便,能可以教化眾生,也讓佛法可以廣為流傳,這就是請佛住世了。

(一)請佛住世的緣起

關於請佛住世的記載,《長阿含經》卷一中的《大本經》提到,毗婆尸等過去七佛成道時,梵天前往勸請,三轉法輪;過去七佛,因梵天的勸請而悲憫眾生,住世說法。《佛本行集經》也記載,世尊成道時,梵天亦前來勸請轉法輪;佛入涅槃時,弟子則勸請久住世間。

《涅槃經》裡說,佛涅槃前曾經對侍者阿難說:「獲得四神足的人尚且能夠住世一劫,何況如來具有大威神力,難道不能住世一劫嗎?」世尊說了三次,阿難都沒有反應,也沒有請佛住世。

後來魔王波旬出現了,魔王對佛說:「佛陀啊!您剛成道時說正法尚未流布,四眾弟子尚未具足,所以不能入涅槃;如今正法也流布了,四眾弟子也已經具足了,可以入涅槃了吧?」在魔王的殷勤勸說之下,世尊答應入涅槃。

佛陀出現世間,為了度眾;佛入涅槃,又有什麼用意呢?原因有二:一是因為眾生得度的因緣已盡,二是為了防止弟子懈怠放逸,所以要示現涅槃。佛一入涅槃,人間沒有了偉大覺者,《法華經》中形容,無佛住世時,世間滿是三惡道的眾生,得不到光明的指引,只好在罪惡的深淵中繼續流轉生死。佛住世間,有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照大千,指引著眾生,脫離生死苦海,趣向光明。

因此《四十二章經》才會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之一就是「生逢佛世難」。所以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之一,才要「請佛住世」。人間有了佛陀,眾生才有得度的因緣,像《賢愚經》裡說的,如來所說之法,為世出世間的真理,能令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得證涅槃大樂。佛陀萬德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令眾生見而生喜,勤修聖道。阿難尊者就是看見佛的相好,心生渴仰,才隨佛出家的。

大家會疑惑,佛陀不是在拘尸那娑羅樹下安詳入滅了嗎?我們要請哪尊佛住世呢?其實,廣義的佛,是遍滿法界虛空的,不曾有來去,就像佛光山大雄寶殿的對聯:「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琉璃安養左右同尊大法王。」來去是世間的應化所現,佛的法身是沒有來去生滅的。時間上,有三世一切諸佛;空間上,也有十方無量諸佛。

今佛雖已入滅,若能禮請高僧大德常為我們說法、教授,作世間之明燈、人天之眼目,讓眾生的修行有所依循,也等於是「請佛住世」了。因此,請佛住世的現代意義,就是聖賢的禮遇,禮請一切賢聖僧、有德長者、教授學者,為佛教、為一切眾生,繼續弘揚佛法,領導大眾出離生死茫茫的大海。

(二)聖賢的禮遇

韓愈在〈師說〉中談到:「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段文章告訴我們,只要是德性高於我,術業高於我,都是我們的老師,大家要能打開胸襟,向他們學習,不要以向人求學問道為恥。

從古至今的領導者都知道要禮賢下士,所以廣納天下人才,希望他們能為自己所用。有些領導人,知道賢達之人的可貴,所以接受他們的教誨,不計較一些小節,最後得以成功,如:劉邦能善用張良、蕭何、韓信等漢初三傑,所以成就帝業;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漢族謀士劉秉忠為「緇衣宰相」,劉秉忠為世祖的稱帝出謀擘劃,並定國號為元。

但是,也有一些領導人剛愎自用、貢高我慢,縱有賢能之人願意輔佐,卻不能發揮作用。因為,他只想聽讚美的話,忠言逆耳,他不想聽建言或規勸,因此,即便身邊有賢良之士,最後仍然以失敗收場。比方說,項羽不能重用范增,所以兵敗自刎烏江;東晉苻堅不聽道安大師之勸,故有淝水兵敗,導致亡國。可見禮遇聖賢、接受聖賢意見的重要。

「佛世難逢,大善知識難遇。」如何把握和聖賢相處的因緣,在平常生活中,落實禮敬聖賢?以下我提出四點,和有德之士相處之道:

1.尊敬

讚美、宣揚聖賢的功德、美德,是尊敬;來時歡迎,去時相送,是尊敬;有事弟子服其勞,是尊敬;聆聽聖賢教誨,在生活中落實知行合一,是尊敬;在行為上,要能主動親近、請益聖賢,這也是尊敬的表現。

戰國時代,有一位士人名叫顏斶。一天,在上朝的時候,齊宣王就說︰「顏斶,過來!」顏斶聽了,也對齊宣王說︰「大王,過來!」朝中群臣對於顏斶的態度深感不以為然,大家就問他︰「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

顏斶回答道︰「王呼『顏斶,來!』如果我上前是我羨慕王的地位、畏懼王的權勢,而不得不趨炎附勢;假如我說『王,來!』王真的來了,便說明了他禮賢下士,尊重百姓,雖然是同一句話卻有不一樣的意義。」

如何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重?態度要謙卑,嘴裡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社會的光明、善良、可愛,就因為人類有服務、為他人著想的性格。比方說邀請有德之士來授課,要主動關心、安排他的交通接送;他抵達以後,如果是三餐時間,要為他準備餐飲,讓他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當然,要受人尊敬,自己平常為人要能懂得先付出服務奉獻、尊敬愛護他人,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尊敬我,我愛護你,人才會安住在自己的崗位,發揮自己的才能,社會就會進步發展。

2.供養

一般說到供養,會以為要準備金錢或上好的飲食,有一個形式、程序才是供養,其實,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隨時隨地就能做到身口意的供養,比如舉手之勞,為人分憂解勞;口頭說好話、讚歎他人;發自內心尊重他人,這些都是供養的實踐。

供養一般是對上、對長輩、老師的,過去很多修行人要拜師,老師也要和他幽默一下,探問他:「你以什麼來供養我呢?」學生、弟子都是說:「我以身口意三業供養。」

密勒日巴尊者到處訪師尋道,終於尋訪到大善知識的馬爾巴上師為傳法師。上師問他:「你拜我為師,我問你,你有什麼東西供養我?」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頂禮:「我把身口意三業奉獻給你,作為我的供養。」上師於是答應收他為徒。

在訓練密勒日巴的過程中,馬爾巴上師不但罵他,還拿棍子重重的打他,打得痛苦,難免哭出聲,師父不但沒有半句安慰的話,反而厲聲喝斥:「你哭什麼?你當初來的時候跟我說,你要把身口意全部奉獻給我,我現在打的是我自己的東西,罵的也是我自己的東西,你哭什麼?」

多少年後,密勒日巴終於成道了,證得大阿羅漢果。當他開悟的那天晚上,師父抱著他痛哭失聲:「我為了你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奇才,才不惜用種種最艱辛困苦的方法來磨練你,讓你早日得道。當師父責罵你、鞭打你,對你無情無義的時候,師父的心裡也很痛苦。但是,為了你的將來,師父只有忍下心來一再地鞭策你……」像這種看起來不近情理的嚴苛行徑,其實也是聖賢愛惜人才的至高情愛。

密勒日巴「將身口意三業供養師父」的精神,都是求法、禮遇聖賢最具體表現。口頭的讚美、身體的禮拜、心裡的思念,讓他供養無缺,都是禮遇聖賢的方法。比方說,我們對長輩、師長、善知識,在口頭上要能讚美他,傳播他的善行,安排他去旅行,在生活裡要去奉養他,讓他生活沒有後顧之憂,老有所終,這些都是我們對禮敬聖賢的供養之道。

3.雅量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缺點,就是聖賢也有他性格上的缺失,或有不會、不懂的地方。我們希望成就大事,就要能用對方的專長,包容別人的缺點,接受和我們不同意見的人,所謂「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高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

艾森豪將軍曾有個參謀,經常與他意見相左,看法迥異。有一天,這位參謀決定請辭,艾森豪問他:「為什麼突然要走呢?」參謀老實地回答:「我和你常意見衝突,你大概不喜歡我,與其等著被你開除,還不如我另謀出路算了。」

艾森豪聽後很驚訝,說:「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如果我有個跟我意見一模一樣的參謀,那麼我們兩人當中,不就有一個人是多出來了的嗎!那還有什麼意義呢?」最後,艾森豪把參謀給勸留下來。

每一個人的專業、個性、經驗不同,思考的面向也會不一樣;一個團體裡,要能夠接受各種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所謂「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大家在溝通過程中達到共識,如此,才能面面周到,避免掛一漏萬。

4.虛心

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為一個領導者,不一定是全能的,但是,要能虛心接受各種不同的聲音指導和批評,如果一味地只想聽好話,自以為是,那就必然會成就有限,甚至惹來麻煩了。

《戰國策》記載,有一天魏文侯同他的老師田子方,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樂師演奏鐘磐音樂。魏文侯聽著聽著,忽然有所發現的說:「這口鐘的聲音,不太協調吧,左邊的聲音,稍微偏高!」這時,田子方笑了。

魏文侯納悶的問田子方:「老師,我說錯了嗎?你為什麼發笑?」田子方回答說:「我聽說過,賢明的君主,他的興趣在於理國利民,了解和教育部屬,整頓吏治;而昏庸的君主,則沉醉於聲色犬馬之中。現在,大王對聲樂識別得那麼清楚,我擔心大王是把心思、精力過分專注於聲色,這樣就會對國家、對部屬疏於管理,缺乏了解與教育啊!」田子方用笑引起君王的注意,藉機說明他的想法。

魏文侯認真的聽了,並同田子方說:「老師,你批評得好!我一定虛心接受你的意見。」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能向他的優點看齊、學習他的好處,這就是禮敬聖賢。有一次,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圃。」孔子承認自己的不懂,坦率自己不如老農,不如老圃,表現一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自在灑脫。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求教,並不會矮化自己,而正可以表現出我們求才若渴,學習向上的精神,因此,虛心可以讓我們進步,相對的,傲慢會讓我們目中無人,失去人才,也失去人心。

(三)如何請佛住世

如何請佛住世呢?對外,我們要禮敬聖賢,對內,我們要能承擔「我是佛」,負起淨化自己、淨化世道人心的責任義務。因此,我提出幾點提供大家參考,如何「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我們在希聖希賢之餘,也期許自己能如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人發願光大佛教,續佛慧命。

1.遵守僧團的清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二千六百年前,佛陀為了維繫僧團的倫理、穩定、秩序,讓大家安心辦道,依照當時的時間、空間及當地的文化民情,隨宜制定了適合當時的戒律。在入滅前,佛陀教導後世的弟子說:「以戒為師。」戒是我們的老師,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因此尊重戒律、持守戒律,讓正法久住,就是請佛住世。

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適合二千六百年前印度時代的戒律,不一定適合其他的時空,而後世弟子在經律論結集的過程,也增加了一些不合時宜、匪夷所思的戒律。所幸,佛陀有先見之明,曾經交代阿難尊者:「小小戒可捨。」

戒律是僧團的管理制度,戒律的制定精神,在於能夠維護僧團的倫理、秩序、弘法的發展以及保障大家的法身慧命,因此,因應不同的時空因緣,要能夠與時俱進,在《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記載:「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佛陀提出戒律要能夠隨緣調整,不要墨守成規,障礙佛教的弘法。

佛教傳到了中國,「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他為叢林另立清規來代替戒律,開創屬於自己管理佛教僧團的規範。所以,戒律在過去的諸大叢林裡,已經形同虛文,每一個叢林都有自己的清規,清規就是他的戒律、他的管理。

規矩的制定,首先要能把握「殺、盜、淫、妄」四根本大戒的原則,加上不喝酒、不吸毒,這些是僧團維持秩序、清淨,讓人人都能安心修行。其他規矩,則視時代的趨勢、當地的民情、這個團體本身運作的需要來制定。制定的清規,僧團大家要有共識,佛教信眾要能接受遵從。

其實,僧團的戒律如同國家的法律。國家的法律保障大家生命、生活的安全;戒律的精神,則是保障大家法身慧命的長養。隨著時代的改變,法律的制定也會調整,比方說:馬路上增加的紅綠燈號誌。過去的時代,人們的交通是靠人的雙腿走出來的,現在的交通則是汽車、摩托車來代步,因此,設立紅綠燈的號誌,保障過馬路的行人。我們可以說現在設有紅綠燈的法律是錯誤的嗎?這是因應時代調整建設的智慧,保護了我們大家生命的安全。

但是,有些不知變通,不知要發展佛教的人士,執意要「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制戒,不可增加」。這樣的定見執著,一來違背佛陀本懷,二來不能符合佛法緣起性空、無常的真理,三來不能順應不同時代的文化、氣候、生活、語言、習慣等來制定適合的戒律,因此障礙佛教傳播的發展,也讓不明就裡的社會大眾,聞之怯步不敢學佛,這是大家要省思、深思的。

2.承擔「我是佛」

諸佛遍滿虛空,眾生卻無緣能見。所謂「身口意三業清淨,佛住世間;身口意三業不淨,佛入涅槃」。佛是不生不滅的,眾生隨著自己的善根、業緣,而決定了自己能否見到諸佛的因緣。可見,只要我們不斷淨化自己、昇華自己,作一切眾生的楷模,讓眾生見到我們就如同見到諸佛般歡喜,那就是一種請佛住世。

禪門裡有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信徒問禪師:「什麼是佛?」禪師十分為難地望著信徒,說道:「這,不可以告訴你,因為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信徒說:「師父!您的話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誠懇地來向您問道的。」禪師點點頭,說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那我告訴你:你就是佛啊!」信徒驚疑地大叫:「我是佛,我怎麼不知道呢?」禪師說:「因為你不敢承擔啊!」

一個人肯得承認「我是佛」,愛吃香菸的人就不會再吃香菸。為什麼?因為佛祖不吃香菸。愛喝酒的人就不喝酒,因為佛祖不喝酒;喜歡動手打人的人就不會打人、罵人,因為佛祖不會打人、罵人;心中有佛,也就不會竊盜、胡亂作為。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因為不肯承擔「我是佛」;能勇於承擔,不僅一切問題都能得到解決,自己也會成為住持正法的一尊「佛」。

3.憶念正法

佛菩薩應緣示現人間的事蹟,歷代都有一些記載。

像峨嵋山,相傳曾有普賢菩薩在此示現說法,所以古來即被奉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在普賢菩薩的應化事蹟中,又以拾得大士最為人們稱道。相傳,唐朝天台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世稱阿彌陀佛化身),有一天路經赤道城,看見一個小孩在路旁啼哭,心想是個無家的棄兒,就將他帶回國清寺撫養,取名「拾得」。

拾得長大後,在寺院裡負責香燈及行堂。有一次,大眾過堂用齋,拾得擅自登上大座,與佛像面對面吃飯,並衝著憍陳如尊者的塑像說:「你只不過是個小果聲聞。」

國清寺廚房裡的食物,常被烏鴉啄食。有一次,拾得看到滿地狼籍,知道烏鴉又來偷吃,就生氣的走到伽藍殿,指著伽藍護法神說:「你連廚房裡的食物都看不好,又如何保護好道場呢?」順手就用木杖鞭打伽藍神像。

當天晚上,全寺的僧眾都夢見伽藍神告狀說:「拾得打我!」

第二天,大眾說起昨晚的怪夢,都議論紛紛,他們來到伽藍殿一探究竟,入殿一看,果真伽藍神像身上有多處的杖痕,不禁嘩然歎道:「人不可貌相,原來拾得不是普通人!」

拾得,以他特有的方式教化世人,他與寒山大士之間留下了很多精采語錄,成為我們立身處世很好的準則。譬如:寒山曾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常常思惟祖師大德們留下來的智慧法語,使我們能夠安身立命、遇事豁然,也是一種請佛住世。

4.親近善知識

善知識能增加我們的信仰、智慧、布施等各種善法。親近善知識,就是要我們建立心中修道的典範,作為自己效法、學習的對象;如果沒有建立起來,就如同沒有地標、沒有方向,前面的路就不知道要怎麼走。能可以向古聖先賢多多請益,時時放在心中,久而久之,我們也會成聖成賢,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像我年輕的時候,最敬仰的,就是太虛大師。他一生倡導佛教改革,致力佛教事業,自謂「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薩瑜伽戒本」,我在焦山佛學院時,他曾經對我說了「好、好、好」三個字,至今言猶在耳。我的得戒和尚若舜長老的勉勵「好好學習,要做個好和尚」,我發願生生世世也都會做好和尚。我也曾在有「僧中勇猛無畏者」之稱的仁山長老座下聽他講說《華嚴經》,其中有一句話「不忘初心」,至今都使我未敢稍忘,不僅親身奉行,也廣為傳播。我要離開生活七、八年的棲霞律學院前,卓塵長老對我說:「人最重要的,是心要能轉境,不可隨境界而轉。」離開棲霞以後,到了常州天寧寺參學,後來又轉到焦山佛學院就讀。卓老的這句話的確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在面對未來困境時,都能不斷自我提醒,不可隨境而轉,穩住陣腳。

此外,我在焦山佛學院就讀時,最崇拜的就是教我國文的聖璞法師,還有許多師長,像太滄老和尚、大醒法師、塵空法師、融齋法師等,都是當時非常重要的長老大德,他們的風範,對當時在叢林裡參學的年輕學僧來說,影響都很大。

我們請佛住世,就是要禮請這些有德的長老們,請他們的智慧法語繼續普照世間,請他們的修道德行繼續住持世間,請他們的慈悲道德繼續潤澤世間,就能法輪常轉,正法永存了。

因此,我也要鼓勵現在的僧青年們,要能可以主動親近長老大德,不要一出家就有了門戶之見,閉門造車,放棄了很多參訪學習的機緣,實在可惜。一個佛門的學道者,沒有經過各家叢林參學訪道,沒有經過許多善知識給他千錘百鍊,沒有參學過五十到一百位長老大德,可以說是不能成功的,就如《華嚴經》的善財童子還要五十三參呢。

5.提供助緣

唐朝六祖惠能大師,受了劉志略的鼓勵、安道誠的獎助金,安頓家中老母之後,前往黃梅跟五祖弘忍求法、悟道,從此「一花開五葉」,代代相續,分燈無盡。一本《六祖壇經》膾炙人口,至今仍然影響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弘傳。

可見優秀的人才,是佛法得以常住世間的根本,要請佛住世,關鍵在於「佛」的培養、聖賢的禮遇。因此,我們要提拔優秀的人才,要推崇、擁護優秀的人,讓有能力、能幹的人在佛教裡有所發揮,這也是一種請佛住世。

譬如:培養優秀僧青年,提供各種弘講因緣,贊助他們出國汲取經驗,使其具有弘法特長;設立佛教青年獎助學金,讓優秀青年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同時舉辦各種活動,讓有專長的青年能發揮所學;舉辦各種學術活動,提供佛學研究與發表空間;邀請優秀佛教學者參與講經弘法;提供有德有學人士獎勵學金,讓他們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等等。唯有培養人才,才能續佛慧命,光大佛教。

例如,沒有正式進過學堂讀過書的武訓,他能「行乞興學」,成為教育界的聖賢,就鼓勵著一些沒有顯赫學歷的人,也能熱心公益,作育英才。在演藝圈,湯蘭花、金素梅、張惠妹,他們的成就不但是原住民的榮耀與希望,無形中也在鼓勵大家,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實現理想。

以上內容,是請佛住世、禮敬聖賢的一些態度、觀念和方法。《華嚴經》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佛,是悟了的眾生,眾生是還在迷的佛,佛教最為殊勝可貴的,是眾生平等的觀念。因此,我們不僅要禮敬聖賢,更多愛護尊重一切眾生。

在《六方禮經》裡,佛陀同善生說道:「善生!在我的聖賢法中,亦當禮敬六方,是那六方呢?一、父母為東方,二、師長為南方,三、夫妻為西方,四、親朋為北方,五、僮僕為下方,六、沙門為上方。善生!禮拜父母、師長、妻子、親友、沙門,乃至僮僕,則行為端正,心離頑愚,努力工作,精進行道,能可以更廣交善友,親近善知識,這才是真正的禮遇聖賢之心。」

佛陀教導我們,所謂聖賢是在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每一個人,不論對方尊卑貴賤的身分,我們都要保有慚愧、謙卑的心,以共生共榮的慈悲心,平等禮敬一切眾生,如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所謂愚者千慮也有一得,就是兒童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如:八歲龍女受持《法華經》之功德而即身成佛、妙慧童女向佛陀提出十大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等,所以,只要不輕慢任何一個人,就能得到善知識的啟發。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