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53 一、識的意義與功能
八識的「識」,是認識的識。好比:你認識張先生嗎?你認識路怎麼走嗎?因為認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才能認識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下就八識的意義與功能分別說明:
(一)前六識──認識、分辨、了別
前六識,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認識作用。為什麼將它們歸為一類呢?因為它們都是「根發之識」;眼睛可以見物,耳朵可以聞聲,鼻子可以嗅香,舌頭可以嘗味,身體可以感觸,心識可以分別諸法。
在六識裡面,意識最具有主導作用。縱使前五識有了障礙,只要擁有健全的心識,一樣可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如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貝多芬雖然耳朵聾了,但是他用心耳來傾聽音樂,譜出多少內蘊深厚的樂章。海倫凱勒雖然耳聾眼盲,他用心耳、心眼來努力學習,不但和常人一樣行住坐臥,還成為一流的演說家、教育家。世界知名模特兒王曉書雖然從小失聰,卻無礙於他走上國際舞台,並以自傳《我看見聲音》,說明他能用心眼「看得見聲音」。知名物理學家史帝芬‧霍金雖然罹患帕金斯症,全身癱瘓,卻因為他有一顆靈慧堅強的心,不但在科學上擁有傲人的成就,而且壽命遠超過醫師所宣判的年壽。
從以上這些殘而不廢的例子,可以想見心識力量的強大,無怪乎佛經說「意業為大」、「意業力勝身口業」。因此,我將身比喻為一座村莊,村莊裡住了眼、耳、鼻、舌、身五個村民,心為村長。心好,就如同村莊有了一個賢達能幹的村長,能領導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村民做種種好事;心不好,就像村莊裡有了一個素行不良的村長,會率領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村民做種種壞事。此外,心也像一座工廠,好的工廠生產的產品質地優良,不會導致環境汙染;壞的工廠生產的產品不但質地劣等,而且破壞環境,成為社會髒亂之源。
我們還將人的身體視為一個小型的聯合國。「聯合國」的構想,來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為避免戰爭再度發生,於是提議成立一個聯合國組織,藉著彼此之間的合作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民福祉。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好像由不同國家、種族組織成的聯合國,它們互助合作,彼此幫忙。例如,眼睛看的,有時候也需要耳朵幫忙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視聽教育」就是在這種理念下的產物;鼻子感受到的氣味,舌頭可以幫忙嘗一下;眼睛看到遠處的東西,手會伸出去接觸,腳也會走過去靠近;身體破了一塊皮,馬上眼睛看一看,雙手摸一摸,各種感官都會給予幫忙。
五識之間的互相幫忙,關鍵就是在於心識的作用,心將眼睛所傳來的訊息在瞬間指揮耳朵去聽聞,或用舌去辨識鼻所嗅到的香味。但是,「心」這個村長並不是長久的,等到人往生時,眼耳鼻舌身再也無法生起作用,隨著色身敗壞了,心的功能也同樣的跟著失去,無法再分別指揮。
如果我們平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我們的生活之所以多采多姿,前六識的活動,功不可沒。
(二)第七識──恆審、思量、傳達
第七識稱為「末那識」,它有一項獨特的功能,就是「恆審思量」。為什麼「恆審思量」被視為末那識特有的功能呢?難道前六識和第八識就不用審度思量了嗎?
其實,我們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看起來好像能審度思量,實際上它們只是直接領納外境,必須藉助第六識來幫忙,才能發生認識的功能。以上是就前五識的功能來說。若依活動的相狀而言,前五識的活動是間斷的。例如,眼睛閉起來的時候,就看不見事物的青黃赤白;充耳不聞的時候,任憑再怎麼好聽的聲音,也無法攝入耳際。餘可類推,因此我們說前五識是「非恆非審」。
第六識雖然有審度思量的功能,但不是恆常現起,例如人在睡眠、悶絕等狀態下,就無法生起作用,它是「審而不恆」。第八阿賴耶識的活動雖然恆常相續,無有間斷,但它只像倉庫一樣,毫無分別的收藏前七識運送進來的種子,沒有思量審度的功能,所以是「恆而非審」。
唯有第七識──末那識,才同時具有恆常追隨第八識,並且事事以第八識為主而產生審度思量的功能,因此說它是「恆審思量」,這就是「我執」的來源了。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固然為自己帶來了保護作用,卻也造成人我之間的隔閡,乃至世間的戰爭、紛亂,無不由此而起。
第七末那識還有一項勝用,就是傳達的功能。第七識十分執著,能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作的善惡,毫不遺漏的傳達給第八識,因此又稱「傳達識」。
由於第七末那識不辨善惡,十分執著的將前六識所有的善惡行為所形成的種子,全部傳送給第八阿賴耶識,當人的大限一到,前六識不再發生作用時,只有讓第八阿賴耶識自己去承受業報,第七識卻要鞠躬謝幕了。有時想想,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三)第八識──種子、薰習、現行
第八識阿賴耶識好像一座倉庫,專門收集前七識的種子。種子,其實只是佛法的施設譬喻,目的在讓人了解八識的內容,不可將它視為實有。種子是行為過後遺留下的影響,因此又稱「習氣」。它具有薰染作用,無論是善或惡的習氣種子,都能影響本有的種子,這種情形就好像過去的人,喜歡以香薰附在衣物裡,以留其香氣,因此在佛法裡又稱「薰習」。
佛教很注重薰習的功能,佛經有謂:「以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就是藉由聽聞、思惟、修學的薰習作用而進入「正定」、「等持」的過程。又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也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薰習過程,能讓我們滅除貪瞋愚痴,進而成聖成賢。可以說,佛法裡的一切修為,如誦經、拜佛、禮懺、禪定、六度、四攝、五戒、十善等,莫不是藉著「薰習」的作用,讓我們的身心得以轉染為淨。
阿賴耶識接收前七識的種子,遇緣則生起「現行」,稱為「種子生現行」,「現行」再回薰種子,又會成為新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之中,這樣的行為稱「現行薰種子」。這種「種子、現行、種子」的活動過程,往復循環,是同時而起,所以又稱為「三法輾轉,因果同時」。而在阿賴耶識本身,種子也受到情境影響,會自己活動成長,稱「種子生種子」,這是因果不同時而起的現象。
由此可知,在我們內心深處的阿賴耶識,看似平靜,實則像瀑流一般持續流動著,即使我們眼不見,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身不觸,心不去分別,過去見聞覺知所遺留下的潛在勢力,就像海底的暗潮推排洶湧,無有間斷,一旦因緣際會,就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我們每個人正是藉由這幽微難知、變化萬端的心理活動,與自己、與他人、與周遭環境,乃至與整個世間,發生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