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 172 【附錄】《八識規矩頌》解釋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痴。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前五識是指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是我們感知外界的五種感覺器官。在三種所緣境中,前五識只能看見「性境」;在三種能緣的心量當中,前五識屬「現量」;在善、惡、無記三種性質當中,前五識統統俱備。

又三界九地中,眼睛、耳朵、身體這三個識,在色界初禪的「離生喜樂地」中還有作用;鼻識和舌識就不起作用了,因為色界以上屬於禪悅為食,不再需要舌頭品嚐食物,也不再需要鼻識來辨嗅香味。如果往上進入到二禪,常在甚深定中,眼睛、耳朵、身體的作用也就跟著不需要了。

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三十四個,包括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個善心所、二個中隨煩惱、八大隨煩惱,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痴。

前五識生起,都需要依賴「淨色根」,此根由清淨四大組成,只有佛眼才能看見,肉眼是看不到的。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九個條件中,眼識要九緣,耳識要八緣,鼻、舌、身三個要七緣,才能生起。由此可知,前五識所需要的因緣條件是差不多的。

鼻子聞香、舌頭嚐味、身體產生觸覺時,不能有距離,稱為「合中取境」;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時,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就叫做「離中取境」。根和識的功用不同,不但是凡夫、外道分辨不清,就是二乘人,也難以弄明白。

轉識成智之後,前五識只能算是「後得智」;後得智雖然無漏,但是有分別的,所以沒有辦法直接親緣「真如」,「真如」是無分別的。當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時,前五識才能轉為「成所作智」,能可以示現三種化身,來幫助眾生息滅輪迴之苦。三種身就是:千丈的勝應身、丈六的劣應身和隨六道眾生而示現的變化身。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六識有善、惡、無記(三性),也有現量、比量、非量(三量),及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境)。當我們在三界裡輪迴時,帶著什麼心、攀緣什麼境、是善是惡,很容易可以透過第六識知道。

不僅如此,所有的心所都和第六識相應,面對任何境界,第六識要善、要惡,輕而易舉,一遇上境界,馬上就能做主決定。尤其,六大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和十一個善心所等,都和第六識相應,使得第六識在善、惡、無記(三性),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苦受、樂受、捨受(三受)中,都能來去自如,伶俐應付。

第六識屬意業,和身業、語業比起來,意業的力量最為強大,能可以造作「引業」和「滿業」。引業是總報,滿業是別報;引業決定我們要往哪裡去輪迴,滿業則決定我們的長相、脾氣、人格特質等等。當第六識造作的引業與滿業達到一定的能量時,就會為我們招來一定的果報。

第六識的轉識成智,最初是在初地「歡喜地」時,但是只能暫伏「分別我執」,還沒有能夠調伏「俱生我執」。也就是說,第八識中,「分別執」的種子已經沒有了,但是「俱生執」的種子還「隨眠」其中,成為一種潛在的威脅。一直要到八地「不動地」時,第六識才有辦法破除「俱生我執」,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用圓滿明淨的心,觀察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的根機,給予適當的得度因緣。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三境中,第七識是帶質境──夾帶了第八識的本質,形成自己的「所緣境」,然後執其為「我」。此外,三性中,第七識屬「無記性」,但因為和四大根本煩惱相應,為其所覆蓋,所以是「有覆無記」。總體而言,因為執「八」為「我」,及與四大「根本煩惱」相應,使得第七識隨順每個因緣,就在其中,執著一切都是「我的」,所以成為八個識中,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關鍵。又因為被四大煩惱覆蓋,才使得「第七」執「八」為「我」,所以在「三量」中,第七屬「非量」。

除了「四大」,第七識相應的「心所」,還有八大「隨煩惱」、「五遍行」及「五別境」中的「慧心所」,計有十八個心所相應。由於第七識專心一意的執八為我,使得一切輪迴中的眾生,常處於無明中,不得出離。當四大根本煩惱、八大隨煩惱與第七識相應而起時,前六識就被牽連,受到染汙,所以第七識是決定前六識或染、或淨的關鍵所在。

第七識的轉識成智,開始於菩薩初地──極喜地,到了八地不動地時,「我執」才徹底被摧毀,成就「平等性智」。從初地至十地,隨著地地的增上,如來法身所現起的「他受用身」也會隨其增上,而現起不同的受用身,為菩薩說法,使其得到大乘法樂。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八識屬「無覆、無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遍行」。隨第八識中的「業力種子」的勢力,第八識作為輪迴的總報體,就會到「三界、九地」中的某一地去投胎。又因為二乘人「我執」雖斷,「法執」未除,無法理解到第八識的存在,因此常常引起大小乘之間的爭執論辯。第八識的境界猶如深廣無盡的大海,其中「能藏」、「所藏」和「我愛、執藏」的作用,是不容易了解的;前七識就如海面上吹起的波浪,一切外境則如風,海面上縱有任何風吹草動,第八識仍舊深不可測、隱微難知。

由於前七識的熏習,第八識中就同時熏進了許多種子,種子在未來成熟時起現行,成為一定的果報。此外,第八識還能執持種子──保持種子的潛在勢力,執持根身──保持我們根身的完整無缺,執持器世間──使器世間能為我們一期業報所用。往生時,前六識沒了作用,只剩下第七識執著的第八識去投胎受報。因此,就這一期生命來說,第八識最後離開;就新的一期生命來說,第八識又是第一個到我們的下輩子去報到。在生命的來與去之間,第八識都是主角,作主支配著我們何去何從。

第八識的轉識成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進入八地不動地時,完全破除了第七執八為我的習氣;一是到了十地之後的「等覺位」時,不再有業種子召感果報的作用存在。「妙覺位」時,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此智能普照十方世界,乃至一一微塵剎土中,都能受到此智的潤澤,能可以利益一切眾生,度脫輪迴大苦。

編按:大師曾發表〈談心的祕密〉﹑〈佛教對心識的看法〉二文,收錄於《全集.講演集》中,內容與本書《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呼應,可作為延伸閱讀之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