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58 二、識與根、塵的關係
在佛教裡,經常將根、塵、識一起講,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根」,有增上、生長的意思,指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的認識能力。自然界的草木因為有根,可以深入土地吸收養分,並能繁衍枝葉花果。同樣的,人的六根助長了六識了別對境,如果能善於利用,則有助行者的證悟。例如:觀世音菩薩藉著耳根圓通的修持,從而證悟菩提;香嚴童子透過鼻根圓通的修持,而能明心見性。所以,修行不一定要關閉六根才能修行,尤其作為一個人間的行者,更需要頭頂青天,腳踏大地,時常用雙眼去關愛眾生的憂苦,用雙耳去傾聽眾生的煩惱,用口舌愛語去撫慰眾生的傷痛,用雙手去解除眾生的苦難。
前五根,又分為「扶塵根」和「勝義根」兩種。「扶塵根」,又稱「外根」,指外在可見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自身雖然沒有發識取境的功能,但可以扶助「勝義根」引起對五塵之認識作用,所以稱它為「扶塵根」。經典裡有一段描述扶塵根的文字,十分有意思,它形容五根形狀:「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爪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
「勝義根」,又稱「正根」、「內根」,它不是肉眼可見,唯有修行到天眼以上才能見到,相當於生理學的神經細胞。由於它有發識取境的功能,此點勝於扶塵根,所以稱為勝義根。對於勝義根這些視、聽、嗅、味、觸等感覺細胞,經典裡也有一段描述:「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身根極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
五根接觸外境(塵),需要外根和內根共同作用,才會產生「識」,例如耳的外耳、內耳、耳膜與內根的耳神經一起工作,產生「耳識」,能聽到外在的聲音,而耳聾的人,只有外根的器官,內根的耳神經損壞了,故無法產生耳識,所以無法聽到聲音。第六根──意根不須緣於具體器官,是屬於「心法」,它在五根與外境對應後,產生「了別」的作用,如耳朵聽到聲音後,產生心識來辨別聲音的大小、悅耳、刺耳等。
「塵」,指能引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感覺思惟之對境,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統稱六塵。之所以稱為「塵」,是因為它們能汙染情識,昏昧真性;再者,它有生滅變異功能,如塵土般經常浮動,且具有染汙作用。
「色塵」,指的是眼根所見的外境,如大小長短、黑白胖瘦、煙塵影霧等;「聲塵」是指耳根所聽到的聲響,如音樂、噪音、風聲、雨聲、蟲鳴鳥叫等;「香塵」是鼻根所嗅到的外境,如食物的香臭、花草的清香、腐敗物的臭味等;「味塵」是舌根所嘗到的酸甜苦辣、鹹淡甘辛;「觸塵」是指身根接觸外境而有的感覺,如冷煖、滑澀、輕重、軟硬等;「法塵」是意根所對及所緣的外境。廣義的「法塵」包含宇宙萬有事物,有形、無形、世間、出世間的萬物皆屬之;狹義的「法塵」指「五塵」所留下的影像,如念念不忘的美食、縈繞不去的音樂、思念的人、放不下的恩怨等。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前五識是依「根」立名。五識與五根之間的關係再用以下五點說明:
1.依於根:五識必須各別依託五根才能發識,又稱「不共依」,即:眼識必須依於眼根,耳識必須依於耳根,鼻識必須依於鼻根,舌識必須依於舌根,身識必須依於身根,分別依託,才能生起認識作用。除非到聖賢位,五根才可以互相發識。
2.根所發:五識的生起係由「根」所引發,如果「根」損壞不全,「識」也會起變化。例如:近視、弱視的人由於「眼根」受損,觀看事物就無法和常人一樣清楚;愛迪生年少時被人打了一巴掌,「耳根」的神經受損,以致聽力不全等等。
3.屬於根:五識的生起,就「依根發識」而言,是恆常不斷的,隨時都配合五根,因此說完全是屬於「根」的,例如:眼睛一張開,屬於「眼根」的眼識就能辨別色境;耳朵聽到聲音,屬於「耳根」的耳識就能辨別聲境。
4.助於根:五識的生起雖然是靠五根發起認識、了別作用,但生起的五識對於其所依的根,也有很大的助力。例如:鼻識聞到香味,可以讓鼻根產生愉悅的感覺;身識感受疼痛,馬上會回應到身根的難受。
5.如於根:根與識,攝取的是同樣的境界。例如:眼根攀緣的是紅色的花,眼識認識的相狀一定是紅色的花,而絕不會看作綠色的葉子;舌根緣甜的味道,舌識嘗到的絕對不會是苦的。
為了讓大家對五根、五塵、五識有更明晰的認識,將其相狀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