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2 《無聲息的歌唱》讀後/心悟法師

《人生》雜誌主編

心悟法師

弘揚佛法,這是多麼艱鉅的一回事!不但要把甚深的,廣博的佛法裝到肚皮裡去,同時還要有豐富的常識來襯托它,銳敏的智慧來消化它,善巧的方法來發揚它。

通常弘揚佛法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口宣揚的;一是用文字說明的。其間當然以後者的效力比前者的要大得多。為什麼呢?因為前者無論從空間或時間方面來說,其範圍都很有限:如講經,空間不過一講堂,時間也不過一小時或兩小時而已。後者則不然,例如辦一種雜誌或著一部書,只要有人的地方它就可以到,不受空間的拘束,時間方面也會流傳很久,百千萬年都不一定。所以弘揚佛法者,不但要有言辭的善巧,更要有文字的善巧。說到文字方面,又有兩種:一種是純粹嚴謹的理論的文字,一種是活潑輕鬆的文藝的文字。弘揚佛法,純粹理論的著作固屬重要,而活潑輕鬆的文藝作品則更是不可缺少的。因為純理論的著作只能給知識稍高的人讀,也惟有他們才能讀得懂;而文藝作品則是上中下三根普被的,它不僅僅給人一種趣味的感覺,還能給人一種神祕的啟示,步步引人入勝,使人轉變觀念和思想於不知不覺中。故做宣傳工作的人,對這點應要注意!

我們放開眼晴來看看,今日中國所出版的許多著作之中,不是十九都屬於文藝方面的嗎?這是由於大家知道文藝作品左右人心的力量巨大,因而多趨向這方面努力創作。我們佛教徒今後要弘揚佛法,改善人心,也要重視這一點。

其實,我們佛教徒老早就有人見及這一點,並且還有過甚大的貢獻了。四十年前在甘肅的敦煌石室裡面所發現的佛教文獻中,就有許多從佛經變化來的文藝作品,如〈維摩經變文〉、〈八相成道變文〉等。這些作品,都是中古時代的佛教學者們成功的佛教文藝巨著。同時也就是他們在當時感覺到佛經文字艱深,只能供士大夫們閱讀,一般大眾都無法從那些經典上了解佛法,因而起來另闢途徑,選取那些富於戲劇性或小說性的經典做藍本,用通俗且富於趣味的文字來寫成用以求佛法的普遍化的傑作。可是宋明以後的佛教學者就忽視了這一點。我想佛教傳入我國一千餘年以來,其所以還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了解,原因恐怕就在這裡。

現在的時代終究是進步了,許多的弘法者都已經感覺到佛教文藝寫作的重要,近年來也已有不少的佛教青年奔向這條路上來了。雖然也還有些思想落伍的人在那裡喊理論第一,文藝是雕蟲末技,不足重視,但這都未能影響他們前進的勇氣。他們有時代的眼光,堅強的信念,所以成功到底是屬於他們的。我們近年來在中國的各種佛教雜誌上,不是常常都看到佛教青年作家們所寫的佛教文藝作品嗎?這的確給暮氣沉沉的佛教帶來了一股蓬勃的青春活潑的生氣了。同時,這也足以象徵佛教將要邁向新生的路上去了。

然而在許多佛教青年文藝作家中,最成功的、堪稱一枝獨秀的,那當推綽號「文化鬥士」的星雲法師了。這並非故作捧揚之辭,而是有其事實證明的。我想凡是讀過他的作品的人,絕沒有不首肯此言的。

像近兩年來他在以前的《覺生》月刊和現在的《菩提樹》雜誌上先後連載的「物語」,《覺生》十三期上用摩迦筆名發表的〈茶花再開的時候〉,和三十二期上發表的〈摩登伽女〉;還有如在《人生》月刊上發表的各篇「童話」,及最近用腳夫筆名連載的「玉琳國師」等,都是非常成功的佛教文藝作品:文字極其輕鬆、生動、含意又極其深刻、感人,真不知博得多少讀者的歡迎和讚歎!這確是佛教有雜誌以來所僅見的佛教文藝佳構,也是從中古後期以來的佛教界僅有的佛教文藝創作!所以,如果說現在是佛教文藝勃興的時代,那麼星雲法師便是這個時代的開路先鋒了。

星雲法師不單對文藝有極深的研究和修養,而且對佛教的前途也很有抱負,對衛教方面也極其熱忱。我們從他在《人生》上所發表〈給佛教知識青年的信〉中,可以見出他那洋溢的熱情和獨到的見解。說到這裡,記得還有一樁極可喜的事,是值得在此一提的:就是星雲法師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曾給日本的一名教授見到了,認為甚有價值,遂特為他譯成日文,向日本介紹。我以為這不但是星雲法師一人的光榮,同時也是我們整個中國佛教青年的光榮!

我和星雲法師的相識,是在三十九年(一九五○)的春天,那時我也是住在圓山,他則住在中壢,不過那時我們只是相見罷了,並未談過一句話。直到四十一年(一九五二)春天,我們在靈隱寺台灣佛教講習會做了同事後,才由相識進而成為至友,而彼此的性情、思想各方面,也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了。

那時講習會的出家的同事只有三個,就是星雲法師、心然法師和我。心然法師是個意志堅強,性情豪爽,內外一如的人。他是我十幾年的老朋友,頗善於新詩,且曾有詩人之稱。我們三個人同住在一個房間,融融樂樂,直同三兄弟一樣。如果拿六和敬來說,我們那時的確是做到了。

不過那時負教導責任的是星雲法師。因他的精明能幹,指導有方,當時的講習會真有一翻新生氣象。同學們彼此之間也非常的和氣相愛,所以大家的學業遂蒸蒸日上。由此可見,星雲法師實不僅善於文章而已,並且還長於做事,誠為今日佛教青年中最英俊而有為的人物!

之後,我又由他的關係,復認識了他的兩個好友:煮雲法師和廣慈法師。煮雲法師是一個具有真正慈悲心的弘法者,他不在有人弘法的地方弘法,要到人家所不要去的地方弘法。他到台灣以來一直是這樣的:先是在軍中當布教師,次到台南大轉法輪,後來更到台東、屏東、恆春、鳳山各地大作獅子吼,不知使多少未聞佛法的人得聞佛法,並皈依了三寶。他這種偉大的弘法精神,真叫人欽佩不已!廣慈法師則是個無掛無礙,達觀解脫的人,天資聰敏,聲如洪鐘,人緣很好,沒有人見到他不歡喜他的。我們幾個人一旦聚首在一個地方的時候,即飛聲滿屋,討論這個問題,討論那個問題,各人都如瓶瀉水一般的大發自己的意見:如何研究學問啦,如何弘揚佛法啦,如何改革佛教制度啦……真是無所不討論,幾個鐘頭如一剎那,每恨時間過得太快!

平時,我們雖不同住在一起,或在天南,或在地北,然而我們的精神卻總是團結一致的,彼此相愛互助的。關於這個最明顯的事實,就是自從我主編《人生》雜誌以來,他們都不斷的支持我,常常有大量的文稿寄來,或貢獻我寶貴的意見,使我無缺稿的憂慮,有指南的依憑,這點真令我太感激太安慰了!我覺得人生有如此相愛互助的朋友,實在可無憾了。故有人說佛教青年不能團結互助,是不正確的,他只見到不能團結互助的一部分,而未見到能團結互助的另一部分。

現在星雲法師要將他近兩年來在《覺生》和《菩提樹》兩個佛教月刊上連續發表的傑作「物語」收集起來印成單行本,改名《無聲息的歌唱》出版,這真令人感到無限的歡喜和興奮!我認為:這本書是數百年來的佛教出版界第一部而且最成功的佛教文藝創作!日前星雲法師來,蒙其不棄,一定要我為這本書寫一篇序文,而我也覺得這本書的出版是很有向讀者介紹它的價值的需要,因此便不揣翦陋,而欣然承命了。

本書是純文藝的作品,除了其文藝本身的價值外,在我的看法以為還有下列重要的數點,現在就讓我向各讀者們說一說吧。

一、內容常識豐富──在這本書的二十篇文章中,都充滿著整個佛教的各方面的常識,所以篇篇都可以當做佛教的常識讀。讀了它以後,對佛教的各方面便可得到一個輪廓的認識。這一點不需要我來舉例,篇篇都是,讀者讀了自會知道的。

二、可當佛教通史讀──例如〈經櫥〉一文中說:「今天能有大藏數千卷放在我這櫥中,古代翻譯經典的盛況實在不可磨滅。每一部經典的譯出,都要經過數千高僧的考證校勘,一切費用,全由國庫支出。看看今日的國立編譯館,比之古代譯經的道場,也要望塵莫及呢!」又說:「千餘年來,我這經櫥裡的典籍,在中國的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都有著偉大的貢獻。」像這兩段文字,都可以看做說明中古時代佛教興盛的狀況,及佛教對中國文化上之偉大貢獻的簡史。

同文又說:「很多的大科學家、大哲學家、大文學家,找到我櫥中的經典,好似久旱的暑天得到了清涼的甘露。即從民國以來,科學家王小徐及尢智表先生,研究了我櫥中的經典後,對他們科學的知識,增添了不少的見聞;梁啟超、胡適之,為一些大學生開一張研究國學的讀書目錄,多數是我櫥中的佛經和一些古德的高論。」像這段文字就可以看做敘述現代佛教經典怎樣受大學者們注意的簡史。

以上所引的只是做個例子而已,本書中當然還有很多說明歷代佛教盛衰現象的文字,不過那些要讓讀者自己去看,這裡是不能具說的。

三、可作興革佛教的指南──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佛教是急需要興革的,是很需要有一筆經費來作興革之用的,可是目前有些善於化緣的僧尼,卻不善於利用這辛苦所化來的錢。他們把這些錢用來建築塔寺,這根本不是當前佛教所需要的,對佛教根本沒有好處,徒耗施主的金錢而已,真令人不勝慨嘆之至!本書〈緣簿〉一文中,有一段針對著這種現象加以幽默的批評說:「佛教徒們不識時務,把化緣的錢用在不切要的地方,今天這裡建築大殿,明天那裡創興寺院,大家又沒有本領來住持保管,不是此處寺院給地方土豪強佔,就是彼處寺廟給軍隊駐防,現在的寺廟,難道還有人滿之患?」同文又說:「今日佛教的經濟已經面臨了崩潰的階段,靠著化緣的兩個錢,真是不能把它亂花費了!建築寺院固然可以住持佛法,但空有寺院林立,不做其他教育、文化、慈善事業,好比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要他有什麼用呢?」我想聰明的同道們讀了這兩段的話語後,對於今後的作為應何從何背是可以知道了吧?

本書有關興革佛教這方面的寶貴的意見實在還多得很,上面說的不過舉其一例而已,這裡恐繁,故不一一舉之,請讀者自己注意好了。

四、可作迷信者的警鐘──佛教本是教人覺悟宇宙人生的實相,做人處世應持的態度,故佛教之所謂信,完全是智信或正信的。可是一般無知識的人不辨是非,把民間迷信的習慣也拉進佛教裡面來妄用,致把光明萬丈的佛教,蒙上了一層濃厚的迷信色彩,使人分不出廬山的真面目,因此,使有些對佛教沒有認識的人誤會佛教是迷信的,這真是冤枉!本書批評迷信的地方很多,而且都非常巧妙。這裡我姑且舉出它對求籤和燒紙箔兩種的批評來說一說,因為這兩者是最普遍的迷信現象。

一般無知的人,他的行動的進退,都以求籤問神為定奪,這是頂錯誤的。本書〈籤筒〉一文曾幽默的批評說:「我有時天良發現,指示人不必來求我,比如『胡鳳嬌觀音寺行香』,我在那次解說道:『總是前途莫心勞,求神問聖枉事多,滿腹疑腸無人答,自問自心事即明。』愚癡的人們不明此理,你叫我又奈他何?」

又本書〈紙箔〉一文批評燒紙箔的迷信說:「有一位法師看見許多無知的人在佛菩薩座前燒紙箔,弄得啼笑皆非。他為了糾正他們的迷信,便喊來一個小孩子。在那個無知的信徒手中,拿過了一把紙箔,遞給小孩子,叫他拿了買糖吃,小孩子苦笑著說:「這個紙沒有用,怎麼可以買糖吃?」那位法師對這位無知的信徒說:「這些紙箔小孩子都不要,佛菩薩要它有什麼用?」像上面這些話,真可以作為迷信者的警鐘!

五、本書對於邪見的破除,對於正見的建立,對於佛法真價值的發揚,對於佛教不正行的批評,對於……‭ 總之,對各方面都有極精闢的見解發揮,洵是一部難得的好書!而敘述的生動,描繪的深刻,文字的輕鬆,幽默的風趣,更是餘事。真可謂極文字之善巧了!再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本書是:

沒有信仰佛教的,要看;已經信仰佛教的,更要看!

看過了「物語」的,應再看;沒有看過「物語」的,更應看!

四十二年(一九五三)五月二十五日於圓山

一九五三年七月八日刊於《菩提樹》第八期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