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十二類【附錄】 /
- 377名家閱讀大師作品 /
- 《釋迦牟尼佛傳》 /
- p032 《釋迦牟尼佛傳》讀後/采薇(聖嚴法師)
p032 《釋迦牟尼佛傳》讀後/采薇(聖嚴法師)
法鼓山創辦人
采薇(聖嚴法師)
在這之前,我雖曾讀過幾部佛經,但對於浩瀚的佛教哲理,仍然是一個地道的門外漢,所以我在寫這篇讀後以前,先要借《釋迦牟尼佛傳》作者星雲法師的話,來作為表白。他在〈自序〉中說:「我很慚愧,我還是一個凡夫的初學沙門。」又說:「因為凡夫寫佛陀,佛陀也要變成凡夫。」那麼以我這個凡夫中的凡夫,來寫讀後,就該更加慚愧了。好在我寫的是心得,並沒有其他的作用。
我對宗教學的興趣是多方面的:讀過《新約》、《舊約》,也看過關於穆罕默德的事蹟,最近又讀了這部富有代表性的《釋迦牟尼佛傳》(係代表整個的佛教)。其中我最感到不解的,是耶穌的史料。耶穌教講究神的萬能,然而耶穌的身世,也好像是富有神祕色彩的。在《聖經》中,只看到耶穌出生,與耶穌在三十歲以後的傳道三年,接著便是被釘於十字架而為人類贖罪。至於耶穌在三十歲以前,究竟是在哪裡?又在做些什麼?便無從探索了。這對於一個宗教的教主,實在是有著很大影響的。不像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他有父母、有生養的地點、出家、修行、證道、說法而至涅槃,都有年月日時可考的。
當我看了《釋迦牟尼佛傳》以後,我覺得這是一部在佛教革新史上,應該佔有重要地位的著作。作者星雲法師,不但集中了數十種《佛傳》的精華與資料,而將佛教的教理熔於一爐,並且還以嶄新的姿態,將佛教介紹給了當前的時代。像這樣長達三十萬言的語體巨著,在我國的佛教界裡,恐怕還是初見。
過去我們往往說佛經太深了,因為看不懂,所以看的人也就少了,同時由於佛菩薩境界不同于凡夫,致使凡夫看了難以信解。但是這部《釋迦牟尼佛傳》便將這個問題解決了:裡面沒有玄妙的理論,也沒有天上地下的神話;裡面只有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一段段剴切的譬喻。我們可以在作者的〈自序〉中看出,他說:「我只想這也是人,不過是成了佛陀的人。」在我看來,作者的偉大處,便是在於將佛陀人格化的強調:佛陀是人,佛陀所教化的主要對象也是人,佛陀以完人和超人的人格與智慧,站在人的本位而普度眾生。所以我們看了這部《佛傳》以後,便感到佛陀的偉大,並不是在於三明六通的神力,而是在他大慈大悲教化眾生的苦心。
上面我說這部《佛傳》是以新姿態出現的。它不但有新的形式與新的內容,作者更從新的角度,發掘了新的寶藏。他用新文藝的體裁,寫出合乎時代需要的作品。在我的看法,這部《佛傳》,非但可以供作學佛者的研讀和佛學家的參考,也可以作為一般文藝作品欣賞。它是傳記文學,但也有看小說的氣氛與色彩。其中如〈玉耶女的悔改〉、〈摩登伽女出家證聖果〉、〈迦毘羅城的悲運〉等篇,便是很好的短篇小說。最值得一提的,是〈十大比丘弟子〉,這是傳記中的傳記,然而〈十大比丘弟子〉的小傳,又是《釋迦牟尼佛傳》的一部分。由於十大弟子的烘托,使讀者對於佛陀的應化,又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不過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在他的傳記中,便難免有說教的成分。如果站在文學的立場,這是美中不足,好在這不是純文藝的作品。作者的主旨是在以新文藝的筆觸,而達到表現的目的;其價值,也是在於透過了文藝的技巧,而所介紹出來的佛教。
因為我是門外漢,這是門外漢站在門外的看法,所以我對這部《佛傳》中有關教理方面的闡述,無從置評,我只覺得這是佛教文化界的一朵奇葩。我希望今後能夠多開幾朵,好讓一般對佛教抱著知難而退心理的人們,能夠有機會多得一些佛學的知識。不過我有一個建議:作品不要太長,售價也不能過高。由於閱讀的時間及購買能力的關係,對於銷路及效果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好像這部《佛傳》,雖然裝潢精美,但是三十元的定價,在於窮苦的青年,卻不能不算是一筆可觀的負擔。
一九五六年二月八日刊於《菩提樹》第三十九期
- 《星雲日記》套書
- p082 一張紙、一枝筆,買得好歡喜/石永貴
- p086 一面明鏡/胡志強
- p088 一生的良師益友/鍾榮吉
- p090 悲天憫人的宗教家/洪冬桂
- p092 解結之手/梁丹丰
- p094 甘露遍灑,隨根普霑/薇薇夫人
- p096 菩薩道的指南/淨耀法師
- p098 基督徒vs.高僧/柏楊
- p101 普度諸有情/圓香
- p103 菩薩願行/方杞
- p105 星雲大師的道範實錄/李鍾桂
- p107 師父的心,我懂!/鄭羽書
- p109 讚歎之外,還是讚歎!/許明銀
- p112 因有佛法,人生方有真味/黃英吉
- p114 發現生命/龔鵬程
- p116 大師心事重重/吳伯雄
- p118 歡喜心讀《星雲日記》/鄭石岩
- p121 「我」是罪惡的淵泉/尹雪曼
- p124 佛光普照三千界/陳慧劍
- p126 清澈長河的源頭/高希均
- p129 智慧的寶庫/余陳月瑛
- p131 世間有情‧紅塵有愛/張亞中
- p133 千種情萬般隨緣/趙寧
- p136 我的師父/西原佑一
- p138 走向永恆的生命/張姚宏影
- p140 悲智無限/丁守中
- p142 大和尚的心/張燕
- p144 《星雲日記》的啟世工夫/楚崧秋
- p146 《星雲日記》人人可讀/林 良
- p148 平凡的人‧不凡的事業/簡志忠
- p150 享受平凡/游乾桂
- p152 如山如水的大師/趙翠慧
- p154 心心相印/馬天賜神父
- p156 人間佛教‧人間佛/楊孝濚
- p158 廣闊無邊,其深似海/張培耕
- p160 人文精神的典型/柴松林
- 《迷悟之間》簡體版套書
- p188 生活智慧法寶/韓春錦
- p191 人生智慧之書/周美芬
- p193 暢飲「心靈智慧湧泉」/戴晨志
- p196 直指人心,撥雲見日/翁詩傑
- p198 「迷」與「悟」其實是個人選擇/胡亞橋
- p200 人間佛教—佛法的圓滿究竟/許子根
- p203 提升人文素養,在於自利利他/黃家泉
- p205 佛之頌‧發掘潛能/祝家華
- p209 走出自己的道路/魏家祥
- p212 水,在迷悟之間/鄧章欽
- p214 陶醉於真趣中/何乃健
- 《佛光菜根譚》珍藏版套書
- p222 礦藏中的鑽石/單國璽
- p224 真、善、美、聖的智慧寫真/高柏園
- p225 佛光的「論語」—佛光菜根譚/陳義芝
- p226 天女散花,人心與否?/張錯
- p227 每天兩句「關鍵語」/黑幼龍
- p228 法音流暢,智慧如海/劉阿榮
- p229 抒傷療痛的哲語/隱 地
- p230 小小指引,永恆價值/簡靜惠
- 《人間萬事》套書
- p264 當代中國之「新民」/張作錦
- p268 春風拂醒夢中人/謝鵬雄
- p271 增進智慧,開創人生/歐宗智
- p276 演活自己最美/游乾桂
- p279 智慧的種子/歐銀釧
- p282 遇緣則有師/李偉文
- p284 人類共享的心靈導師/陳怡安
- p288 我讀這套書/林 良
- p291 人間摘星/黃春明
- p296 展讀智慧之書/閻崇年
- p300 生命的普遍觀照/林水福
- p303 讀悟者的書/鄭石岩
- 《往事百語》有聲珍藏版套書
- p316 一部生命大書/吳伯雄
- p319 打開生命的另一「善」窗/沈春華
- p323 惟願人間滿情義/柴松林
- p326 邀請你來,聆聽閱讀生命的故事/張小燕
- p329 人間佛法的動人一瞥/簡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