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0 人人可讀的現代佛典/劉豫嬌

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

劉豫嬌

編按:《迷悟之間》刊登於《人間福報》期間,即獲得許多青年的回響;此篇由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劉豫嬌同學所撰寫,文中表達自己在閱讀《迷悟之間》後,由迷到悟的所以及觀念的開展等等,也道出許多人共同的心得。在此援引其文,作為《迷悟之間》出版序文之一。

《迷悟之間》,可說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跨時代的代表性鉅著。有別於過去傳統佛教刊物的寫作手法,是一種完全應世的、軟性的文章。它的前身,是刊載於日日見報的《人間福報》專欄,也許就是因為報紙需具有普世大眾通俗易懂的性質,使得佛法能隨順此因緣,以更為貼切的方式深入人心。後來,以順應坊間正流行的「勵志小品文」格式刊行,風格清新,樸質中帶有深遠哲理,而得到大眾好評。

說來慚愧,《迷悟之間》刊行已久,自己卻遲遲未對全文加以拜讀。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自己課業繁忙,沒有時間;但另一個真正的原因,就是感覺《迷悟之間》道理淺顯,讀者群應是廣大的初機學佛者,而不是我這個「修道人」。

之所以認為道理淺顯,是因為過去一向以「受者」的立場來看文章,只擷取義理中為我所需要的部分重點記憶,並不會深入文中思考大師引用每一例的深度意涵。其實,若轉以「施者」的角度來看,才深深感受《迷悟之間》真的是「大有文章」。文中,見大師每以神來之筆,善引譬喻。在古今借鑑交錯其中,以為佛法的佐證下,妙語如珠,尤其面對社會百態,都能周遍環顧。這不僅是智慧,亦是慈悲的展現。

佛法要為人所用,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人間佛教就是因為深入世間,所以能貼切地與眾生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密切相應。《迷悟之間》即是掌握這個要則,大幅引用生活事例,使文章達到通俗易懂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的負面效果,亦容易讓人忽略文中的深義、奧妙之處,是一大遺憾。不過,舉出事例的最大優點,即是在所舉事例與讀者生命、心靈相契之時,能引人入勝,讓人感動,覺得這是一篇屬於「自己」的文章。同理心與歸屬感,是佛教能吸引人們親近的最大誘因。

事例的引用,在《迷悟之間》中為可易見,在此僅引〈力爭上游〉一文中的描述:

看到燒餅油條店的工作人員,天未亮便起床燒烤作活,只為了爭取清晨的生意。深夜裡,清道夫不畏寒意辛苦掃街,只為了讓大家有整齊清潔的明天。世間上,各行各業無不充滿了艱難困苦,但是只要自己肯「力爭上游」,行行都能出狀元。

一樣是佛門中人的慈悲心,但大師能將心安住在世法中,又還能在世法中開展智慧:因為深入民間,所以能夠以「以己度他情」的同理心深入關懷。因此,即便是未學佛的市井小民,看了《迷悟之間》,心弦都被打動了。

《迷悟之間》格式的大抵配置,是以「成語引用」、「文字排比」、「歷史故事」、「中國史籍」,及「佛教經典、故事」引用作為貫穿。排比技法,在佛教原典中處處可尋,如《菩薩本生論》中即有一段對於「慈悲」的譬喻:

大慈心者猶如良藥,能愈眾生煩惱重病;大慈心者猶如明燈,能破眾生三毒黑暗;大慈心者猶如船筏,能渡眾生三有苦海;大慈心者猶如伴侶,能越生死險難惡道;大慈心者如摩尼珠,能滿眾生所求善願。

而大師引用事例,在現實事件的表達中,亦不失秩序與節奏的美感。好比在〈散發魅力〉一文中這樣說道:

音樂家,能用動聽的歌聲扣人心弦,這就是散發魅力;美術家,能用美麗的繪畫引人目光,這即是展現魅力;建築家,能用宏偉的建築搏人讚歎,這也是魅力的展現;演說家,能用精闢的講演令人會意,這更是魅力的傳達。

這樣能夠兼具文學美感與實用性,在無形中,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相信這也是佛教經典中,引用事例的用意所在。

《迷悟之間》的另一大特色,即是古籍與經典的引用,以及成語排列的寫作手法。在經典引用方面,不只引用佛典,中國文學的經史子集、老莊思想、歷史故事等,也常見於文章中。

成語的引用,以〈慈眼視眾生〉中一文為例:

有的人小氣,慳吝不捨;有的人閉塞,庸俗不堪;有的人狡猾,玩世不恭;有的人虛假,表裡不一。

因為成語的引用,增進了文章的文學性質,有不少學生為了尋找寫作靈思及範例參考,《迷悟之間》成了他們的口袋書、床頭書,再三玩味仍愛不釋手。有些學子,則因閱讀《迷悟之間》的文章,日久功深,‭ 倒也能「出口成章」,無形中培養了紮實且廣博的國學涵養。

在閱讀過程中,見大師脫口而出盡是文章,讓我最為佩服,也看到師父紮實且廣博的國學涵養。自己本來天真地想要臨摹,但後來發現,這不只是學識的累積,也包含大師五十年來,一步一腳印弘法經驗的累積。所以說,修行是最為踏實之事,絕沒有空中樓閣可一步登天。僅管文章的格式有其限量,但大師的智慧是無邊無限,是怎麼能學的呢?唯有自我充實學識,別無他法,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要以讀書來豐富涵養人生。不過,這也讓我更感佩大師的智慧—「不愧是大師‭!」

《迷悟之間》的撰寫,由大師口述,滿義法師筆記。據大師言,滿義法師紀錄時,文字內容少有更動,最多只有兩三字的增刪,卻能儼然成為一篇篇理路架構完善、事理兼備的好文章。大師曾經敘述,好文章的要件,必須要「論理精闢,敘事生動」(見《迷悟之間》〈上中下的等級〉),而《迷悟之間》每個環扣起承轉合的配置,是完全達到這個標準的。

此外,在大師的字句珠璣中,令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迷悟之間》可以說是一部接引現代人親近佛法的現代佛典。隨著長時間的熏習,我發現淺顯易懂的文章,並不是表達義理的深淺,而是翻譯手法的深淺優劣。中國文字不斷演進,從文言到白話,但真理卻未曾更改。世諦歸世諦,真理卻是橫貫古今,相信這也是人間佛教的勝義內涵之一。所以,真理不一定要深奧難懂,如果是以「能為人所用」著想,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不僅是讓佛教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一大突破,更是大菩薩慈心悲願的展現。

《華嚴經》中說,九地、十地的大菩薩,能善用智慧,以權巧方便度化眾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云:「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要當大菩薩,不僅要了達空性慧,眾生的種種個性、習氣、煩惱,在萬法緣起性空的無礙涵融中,菩薩不只有智慧能了解世間百態的種種細微變化,更要有禪定的功夫,才能有耐性包容眾生循環不已的煩惱習氣,進一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9》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從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無量智慧觀察覺了已。善思惟修習,善滿足白法,集無邊助道法,增長大福德智慧。廣行大悲,知世界差別,入眾生界稠林。」

「稠林」,指的就是每一個眾生「家家那本難念的經」,名堂多,又繁雜、五花八門的種種煩惱。諸如:「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

想想大師一生看盡人生百態,將廣博的閱歷及生命體驗付諸文字。雖然文章只是輕描淡寫幾句帶過,但其經歷過程中,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的銘心感受,可是我們這些讀者所無法感同身受的吧!

一個心量大、虛懷若谷的人,不會以說教的方式要求別人信服自己。看似平實無華的事例引證,其中竟蘊涵這麼大的入世智慧。這不禁讓我想起,有人曾說大師是大菩薩再來……但如此用世之智,又有幾個人能了解呢?

二○○四年九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