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4 生活

「既然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未來,接下來,請師父為我們談談生活吧!」談過了生死,我向師父請法。

我想請師父談生活,基於兩個原因:一是大師的一生都是在倡導、實踐「人間佛教」,既是人間,就離不開生活。「人間」是「生活」,佛教是「修行」,因此,「生活的修行」對人間佛教而言,是契理契機的。

二是學佛修行的人很多,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不懂生活的,有的是生活的失敗者,因而遁入空門,有的是一邊想往生淨土,一邊生活過得亂七八糟。

大師笑了,他說:「佛教裡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威儀與細行,講的就是生活,如果連生活都不能管理,就不能講修行了。」

星雲大師認為一個人的生活觀,與生長的環境、人生的態度很有關係。

「我小的時候,沒有機會上學,十歲的時候聽到隔壁讀國民小學的孩子在念書,讀到兩句:『短衣短褲上學校,從不遲到半分鐘』,當時心裡非常震撼,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語言啊!我就對自己說:這輩子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要遲到半分鐘。」從此,星雲把「不遲到半分鐘」當成人生的圭臬,很專注的去實踐。六十幾年來,星雲大師,準時是出了名的,他對時間的把握很嚴厲,講經說法一定準時開場。他說如果有三千人,遲到一秒鐘,就等於遲到五十分鐘,遲到一分鐘就是五十小時,那還得了!

天有天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

由於對時間的重視,他認為忽視時間就是「得罪了時間」,由於時空可以轉換,得罪時間就是得罪空間,如果時空與別人有關,進一步也得罪了人間,「時間、空間、人間誰得罪得起?得罪了沒什麼好處的!」

這一生,星雲大師都非常忙碌,加上嚴守時間,使他的「生活」比一般人長得多,也創造了恢宏的志業。大師自豪的說:「我提倡過三百歲的人生,一般人聽了都覺得不可能。並不是說真的活到三百年,而是充分利用時間,別人花一小時,我花三小時,如果同樣活一百歲,我就有了三百歲的人生。時間就是時機,時機就是機緣,人生有許多可成就的機緣,一旦失去,剎那之時,永不再復,不重視時間的人,就會失去先機!

「對時間的重視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訓練、養成和管理,就好像我們到老字號的餐廳,你看人擺碗筷,咻咻咻,幾十個碗筷擺得一絲不苟,又快又精確。再看人倒茶拿個大茶壺,壺嘴那麼長,只看茶壺在動,水像線一樣射入杯中,每杯都是七分滿,倒的人不動、茶杯不動、客人也不動,滿堂的茶水很快就倒好了。再看那神廚,從刀工開始,到爆炒起鍋,簡直是神乎其技。無知的人會想:喔!那個是天生來擺碗筷的!那個是上輩子就是倒茶水的!那個是生來命中要當廚師的!那就錯了!是因為有的人練了,而且通了,在沒練的人看來就很神了。」

星雲大師認為,不論小事大事,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早年他在叢林時,師父就常說:「有志無志,就看燒火掃地。」如果連燒火掃地都做不好,談什麼承擔如來家業?

「我這一生恰巧就是從燒火掃地開始的,一生從未討過巧。譬如在三寶殿擺蒲團,我擺了十幾年啊!擺得多快啊!多巧妙啊!例如掃地好了,我也掃了多少年,別人才掃一角的時間,我可以掃一大片。為什麼我能掃得多呢?因為動腦筋、有巧妙,像掃到一條溝,裡面只有幾片葉,有的人就拚命扒、拚命掃,就是不肯彎腰,我彎了個腰撿起來,不就好了。還有,有的人拚命把樹葉多的往樹葉少的地方掃,那多麼花力氣呀!如果把樹葉少的往樹葉多的掃,就省很多力氣了。」

星雲從這些小事得到一個啟示:天有天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以理而行,事半功倍。所以從小就喜歡以理來盤算,像行堂的碗筷,不是一個一個擺,而是一次擺開,一次就完成了。像吃飯的碗與杓子的大小先算好,一杓一碗,一次就做好,既準確又公平。甚至於像「坐在什麼位置可以聽經聽得清楚,站在哪一個角落比較涼快,坐在何處行堂的添飯才會比較快添到」等等,都是有理的。

「像一般人住房子,喜歡看地理、講風水,這也是物理。物理是有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空氣流通、風景優美,那就是好地理好風水,如果說怕相剋,把屋子蓋得斜斜的,或者弄得很奇怪,那就違背物理,不會是什麼好風水。再講到人理,有的人信了佛、吃了素,身體變差了、生意潦倒了,就說吃素沒有用、佛也不靈,這種說法就不合人理。平時不注重運動、不重視營養、不懂得修持,身體怎麼會好?自己不擅經營、不勤勞、不奮鬥,事業怎麼能順利呢?地理不如人理,人理不如天理,什麼是天理呢?就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就是因果。因果觀念就是世上絕沒有僥倖的事,如果所做的事都合乎天理,不但自己會平安幸福,也會使眾生平安幸福。」

先要處理人生三間

「我們談到生活,先要處理人生三間,就是時間、空間、人間,認識到時間失去了,時間不會再來!空間失去了,空間還有別的用途!人間失去了,人間不能回復!接著要重視人生三理:地理、人理,天理,若能處處用心,就會通身是手眼,志業開闊,生活自然就平順了。」

星雲大師談到對生活的管理,他舉了一些例子:「就好像舞蹈老師教學生跳舞,一開始是學舞步,亦步亦趨;等到會跳了,一邊惦記舞步,一邊可以用心體會;到完全純熟,根本就忘了舞步的存在,只是歡喜的跳舞。人生也是這樣,學東西只是方法,不是生活的本身,要懂生活的人要會悟,悟了以後,人生的舞步就通了,也不會隨著別人起舞了。

「又好像是做菜,上等的廚師,薪水一個月二十萬,因為他一次可以管六個鍋;二等的,一次管四個鍋,薪水十萬;三等的,一次管兩個鍋,薪水五萬,這很公平呀!上等的廚師也是從一個鍋學來的,只是他有悟,進展就快。例如,他會悟到煮菜時開水最重要,一進廚房,毛巾一披、帽子一戴,先燒一大鍋開水,這就省了多少時間?因為如果每次下鍋都是冷水煮開,就太慢了。他會悟到全心投入,所以一進廚房,烹小鮮如治大國,全心全意,因為他有廚師的尊嚴和價值感。他會悟到時間的重要,同樣一個大白菜,如果有一個小時,可以拿來燉;如果三分鐘要出來,就用炒的……這樣不斷的悟,就變成上等廚師;那些不會悟,願意聽師父話的,成為二等廚師;那些既不會悟、又不會聽話的,就成為三等廚師。」

我覺得每次聽師父開示,都令人目瞪口呆,他總是信手拈來,舉出讓我們難以思議的例子。師父講佛法自是當行本色,講廚藝也是因為自己有好手藝,但是,師父沒有跳過一天舞,怎知道舞蹈的事呢?更令人驚奇的是,他說:「就好像做一個上等的太太,也需要悟,先生的客人要來做客,也需要管理。客人來之前,一切都弄好了,自己漂漂亮亮的和客人一起用餐,而不是客人進門了,說『大家坐,我正在忙』,自已弄得蓬頭垢面,客人也不自在。上等的先生,也需要悟,每天除了賺錢回來,還帶點幽默回來、帶點愛回來、帶點讚美回來,不只是賺錢,光會賺錢不是好丈夫。」

這些人間世事,大師都能用心思惟、體驗,那是由於他心念眾生,對眾生的生活與心行都有甚深的觀照。

深入那寶貴的時刻

「時間、空間、人間都需要創造。時間的創造是要懂得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無價值的,在有價值的事物上多花時間,深入那寶貴的時刻。例如念佛念得正好,進入了一種甚深的狀態,這時不要停,不管吃飯、休息都不要停,因為你要吃飯的時間一定會有,你要休息,總有一天會永遠休息,可是心行處滅的境界就很難再有了。其次,要懂得善用零碎的時間,我在忙的時候,連散步、走路都在辦公,車船、飛機都是我的辦公室,讀書、看信、思考,這樣零碎的時間整合起來,就變成許多時間了。

「空間的創造,有兩個方法,一個是一心一境,心裡空間不怕大;一個是一心多用,能量的發展不怕多。一心一境在修行上,是『心中有事世界小,心中無事一床寬』,就好像修行者閉關與囚犯坐牢不同,前者因為有內心的空間,世界就自由自在了。在生活上,是『人生可以自己製造快樂』,吃飯、喝茶裡都能自創樂趣,像冬天時,冷飯泡熱茶;夏天時,熱飯泡冷茶;自己可以製造一些溫暖和清涼。如果能一心一境,不論修行或生活,一個人有一桌一椅一床,就樂趣無窮了。一心多用,則是認識到一切眾生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不但要修行弘法,還要利益眾生、心憂國事、排難解紛、奉行環保、教育文化、人道主義,要做的事情可多了。這六十年來,我一人做五人的事,從未停止,這是一心多用。『一心』是不管怎麼用,還是赤子之心,這是個人的密行,沒什麼可誇耀的,但是禪者如果有了功力,用在各個層面都會是一念三千、法輪大轉,空間就會變得更大、更多、更美、更好了。

「再講到人間,人我之間是最難的,但是化繁為簡就容易了解。我先說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子和人吵架,自己滿肚子怨氣,跑到山谷裡,對著山谷大叫:『我恨你!』結果,山谷傳來回聲:『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他非常傷心,回家告訴媽媽:『媽!這整個世界都恨我呀!』媽媽問明了原因,帶他回到山谷,教他大叫:『我愛你!』山谷傳來回聲:『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媽媽對他說;『你看,整個世界很愛你啊!你要記住,以恨只能換得恨,用愛才能贏得愛呀!』

「這人間就是這樣,對別人尊重,回來的就是尊重;對別人感恩,換來的就是感恩。因此,一個人要光明磊落、坦誠無私、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心胸要像日、月、星給人溫暖,行為要像陽光、空氣、水給人利益。自己給人的,要『君子施恩,不望報答』;別人給我的,要『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就是與人相處,要充滿正向的能量,這不只是人間的生活,也是通向聖者的境界。」

阿羅漢與菩薩的特質

星雲大師舉了「阿羅漢」與「菩薩」的特質,來說明內心的光明。

1.阿羅漢有三種特質:

(1)光明如日月: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智慧現前,內心斷盡了煩惱,如烏雲被沖散,顯現了太陽的光明。阿羅漢的光明正如日光朗照,處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中一樣。

(2)不染如蓮花:證得羅漢果的人,他的說話、他的行事,不會再犯威儀。雖然在沒有捨報之前,仍然生活在世間,但是,心不貪住,意不執著,不入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即不受雜染的環境所薰變。如蓮花生長在淤泥中,而仍能保持微妙香潔。

(3)安住如大地: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有大禪定、大智慧,身心已安住在微妙的正法之上,寂然不動如同大地一樣。大地常受世人踐踏、耕種、挖掘,甚至堆積垃圾等穢物,但是,大地卻分毫不動。證阿羅漢果的聖者,在接觸六塵境界時,不論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都不會再起貪瞋之心了。一切毀譽得失,他都再不會動搖了。

2.菩薩則有十種特質

(1)若聞譏毀,心能堪忍:完全能夠忍受別人的譏諷、侮辱、毫不生恨。

(2)若聞稱讚,反生慚愧:有人稱讚你,心裡感到慚愧。

(3)修道歡喜,自慶不傲:自己慶幸自己修道、利他的成就,但卻不因此感到自傲。

(4)人之慚恥,不為宣說:對於別人感到慚愧羞恥的事,不加以渲染。

(5)不為世事,而做咒術:不要為了世間上的事情,去懷恨、咒罵別人,或者怨天尤人,施放法術。

(6)少恩加己,施欲大報:別人對我有些許恩惠,心中念念不忘,所謂「滴水之恩,湧泉以報」。

(7)怨恨己者,恆生善心:對於怨恨自己的人,要常想方法對他好,以慈善之心待他。

(8)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別人罵我們,不但不因此生氣,反而要憐憫他的無知衝動。

(9)視諸眾生,猶如父母:對一切眾生,都能如同父母兄弟姐妹般看待。

(10)擁諸所得,樂於助人:將自己所擁有的,歡喜與人共享。

到了佛的境界,則是「萬德莊嚴,內外明徹」了。

大師說:「聖者的光明境界和凡夫有高下深淺大小之分,本質卻是沒有差別的,因此,保有內心的光明特質是修行者在生活裡最重要的。」

星雲大師回想起多年來,曾經在監獄弘法布教,內心時常生起無限的悲憫。他感慨的說:「作惡的人在社會上往往不能安身立命,最後不是在牢裡,就是下場悲慘,這是什麼道理?我們可以說這是因果,也可以說是天網恢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失去了內在的光明。就像小孩子對山谷叫『我恨你』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怨恨整個世界,恨意只會不斷的加深,到後來縱使天地無限廣大,自己也就寸步難行了。」

中道在不苦不樂之間

「在人間生活,如果能常常思惟『你大我小,你多我少,你對我錯,你重要我不重要』,不但自己能安身立命,在大眾裡也能隨喜無礙了。」

星雲大師對生活無非修行、世間不離佛法的信念,有廣大圓融的見解,他斬釘截鐵的說:「小乘出家人的思想,並不適宜在家大眾的佛教,人間的、生活的佛教裡,兒女不但不是討債鬼,而是法侶道親;夫妻也不是冤家聚頭,而是同修因緣;黃金不是毒蛇,而是利益眾生的資糧;富貴也不是罪惡,反而是布施的功德、福報的聚集。所以,我們信仰佛教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快樂的生活、有希望有未來的生活。幸福、快樂、希望、未來的最終極目標就是解脫之道,解脫則是來自中道,所以,佛教徒儘管心中快樂無限,生活還是要合乎中道,這才是佛的教化。修樂行的人,生活熱烘烘;修苦行的人,生活冷冰冰,熱烘烘與冷冰冰都不合乎中道,中道是在不苦不樂之間,因為苦樂都會束縛我們的身心呀!」

「如何才能不被苦樂所執著和束縛呢?」我問師父。

大師說,數十年來,他把生活的佛法化繁為簡,大約可以分成五點:

1.以退為進

平常我們總以為前進顯耀的人生,才是光榮的,而不知道後退的人生,另外有一番風光。我們尋幽訪勝,遼闊無垠的曠野,有時候失之於平淡;峰迴路轉的溪壑,也別有洞天,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進的人生,是一半的人生,加上另外一半後退的人生,才圓滿無缺。

我們為了跋涉更遙遠的路途,需要休息、養精蓄銳;我們為了完成更繁重的工作,需要含藏、養深積厚。飛機、船舶如果不藉著引擎排氣時所產生的反彈力量,則無法前進;農夫插秧,一排一排的退後,退到最後,終於把滿畦綠油油的秧苗插好。因此真正的進步是由能退之中養成的。

後退並不是畏縮不前,也不是消極厭世;後退充滿著謙遜忍讓、積極進取。我們駕駛汽車,碰到紅燈,不知道停車,只有人車俱毀。人生道路上,橫衝莽撞,不知懸崖勒馬,只有殞身斃命。有時候慢半拍忍讓一些,停一步再想一下,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就化為烏有。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三分何等清閒」!

退步的人生更廣大、更自在,因此古德有詩說:「有求莫如無求好,進步哪有退步高!」退步的人生寬廣灑脫,但是並不是任何事都後退不管。譬如看到正義被摧殘塗地,應當挺身而出,維護真理;看到佛教被破壞,不可退避三舍、袖手旁觀,即使肝腦塗地,也要捨我其誰,護教衛法。所謂後退的人生,是對個人功名利祿的追求當退則退,而為教為道的維護則當進則進。退步的人生,並不是要我們懈怠不勤、退失道心,而是在退讓之中,培養堅韌的耐力、精進勇猛的忍辱道行。所謂:「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2.以無為有

平常人的觀念總以為「擁有」才是富裕幸福,有錢財、有名位、有權勢、有妻兒,人生才美滿無憾。事實上,擁有了田園美眷的同時,也擁有了牽掛、有限,沒有的世界更灑脫、無限。譬如無官一身輕,功名富貴、官運亨通雖然稱心如意,但是仕途上的波譎雲詭、變幻莫測,有時也讓人身敗名裂、傷神勞心;沒有了官位,則可以享受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趣。

社會上的大眾,擁有了家庭,一天工作結束了,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安息,不可以投宿別人的住居。而出家人割愛辭親,沒有眷屬,沒有自己的住屋,但是「出家無家處處家」,不管林下水邊、古剎新寺,都可以棲止,何等的自在逍遙!「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出家人沒有自己的親人,所有的眾生都是他的眷屬;出家人沒有自己的房舍,山河大地都是他的床蓋,因為「無」反而擁有更多。

道樹禪師和一位道士同住在山林裡,道士看到別人來了,就使出神通蠱惑,嚇唬他人,而道樹禪師則以平常心來接待請法的人。禪師在巖洞裡修行,一住就是十年;道士最後終於黔驢技窮,落荒而逃。道士雖然有神通,而神通有變化,有變化則有窮盡,當神通使用盡淨的時候,就無法懾服人。而禪師以「無」──不變來應萬變,不管什麼樣的情況,都能處變不驚,因此「有」是有限,「無」才是無限。

我們常常為了追求有形的東西,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反被物役;為了錙銖小利,而汲汲於道路上,疲於奔命,而不知道享受「無」的妙趣。太陽是無主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它的溫暖;月亮是無主的,任何人都能夠受到它的照拂。冷氣機雖然舒服,但是只能裝設在特定的地方,並且要付出昂貴的電費,尤其能源缺乏的現在,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使用。而清涼的和風,不需要付出一分一釐,隨時隨地讓我們享用不盡。我們雖然沒有洋房汽車,白雲青山任我們遨遊;我們雖然沒有錦衣玉食,但是明月清風隨我們品茗。能夠超越有形有相,在「無」上細細咀嚼體味,人生將更擴大、更多采多姿!

唐朝的智藏禪師,有一天,來了一位居士向他請教佛法說:「請問禪師,有沒有天堂地獄?」禪師回答說:「有呀!」

「有沒有因果報應?」

「有呀!」

「有沒有佛法僧三寶?」

「有啊!」不管居士提出什麼問題,禪師總肯定的回答:「有!」這位居士聽了之後,仍然百思不解的說:「可是我前日請教徑山禪師同樣的問題,他卻回答說:『無啊!』你們兩位,究竟誰的話才對呢?」禪師於是反問說:「你有老婆嗎?」

「有啊!」

「你有金銀財寶嗎?」

「有啊!」

「你有房舍田產嗎?」

「有呀!」

「徑山禪師有老婆嗎?」

「沒有呀!」

「他有金銀財寶嗎?」

「沒有呀!」

「他有房舍田產嗎?」

「沒有呀!」

禪師正色的說:「所以我對你說有,而徑山禪師對你說無呀!」

這一段公案裡,徑山說「無」,是指覺者禪悟無限的世界;智藏說「有」,是指吾人虛妄有限的世界,能夠泯除對待差別的假有的現象界,真實不變的妙有世界才能呈現。不要而有,才是實至名歸的真有!

3.以空為樂

人生活著最大的目的是追求快樂,而快樂的來源有很多種,有人以感官的享受來娛樂自己;有人以從事藝術、文字的創作為人生樂事;有人以追求人類性靈的顯露、真理的證悟為最大安樂。感官的享樂,來自外在,有窒礙性,容易產生副作用;藝術文字的創作,是嘔心瀝血的感情的流露表現,但是多情反被情傷,不如太上之忘情;證悟的快樂是有情而不為情役、閒雲野鶴的禪悅,是物我兩忘般若空的快樂。

空的快樂是廣大無邊的,宇宙虛空都涵容在寸心之中,眼不必看而洞悉一切,耳不必聽而徹知一切,這是內證真如的快樂。空的快樂是永恆的,世間上的事相,如夢幻泡影,瞬息即逝,而虛空不滅;人生上的恩怨情愛,會離我而去,而虛空不變,若能與虛空契合,則快樂綿長不斷。世間的快樂有對待、不究竟;而空的快樂是超越有無、多少、苦樂的究竟常樂,我們口渴了,喝一杯水,如飲甘露,繼續喝第二杯、第三杯,不但不樂,反而痛苦。世間上的快樂是伴隨著痛苦的短暫快樂;空的快樂是隨緣不執著的快樂,是解脫不企求的快樂。

有了空的快樂,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動其心;物質的匱乏貧困,不能挫其志;身體的疾痾衰朽,不能傷其情。空的快樂至大至剛、無限富有,擁有了空的證悟之樂,即獲得了全宇宙,生命的內涵必能無限的擴大、無限的深厚!

有時候我們替別人服務,假如我們心中存著希望對方報答的念頭,而對方沒有回報的時候,一定會耿耿於懷、不能釋然。我們希望生活上享受羅綺玉食、亭台歌榭的歡樂,當環境不能盡如心意時,種種的煩惱必隨之而至。我們企盼得到某人的青睞,而沒有辦法得到對方的感情,一定會陷入痛苦的淵藪。如果我能夠體認諸法的虛妄、體悟三輪體空的道理,就能從一切的煩惱、痛苦之中超拔出來。《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能空一切假相,因此能得到菩提的快樂。

世間的快樂是愛著、執迷、貪求的快樂,空的快樂是無著、無住、無求的快樂。以空為樂的人,施恩於他,不求回報,因此別人不報答,也不會耿耿於心。以空為樂的人,以虛空為住,三衣一缽不少,巖穴澗旁不差,茅茨土階如瓊樓玉宇一樣的舒適安然。以空為樂的人,不企盼他人的愛護、關懷,而只想將溫暖、慈悲布施予人。心中本來無求,因此不曾失去什麼,縱有所得,也是多餘的幸福。

空的快樂,並不是要我們矯情排斥一切,如槁木死灰般的生活,而是依然看花賞月,不為花香所眩、月華所迷。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以空為樂的生活是「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欣賞一切,染而不染的禪的灑脫生活!

4.以眾為我

人是群眾的動物,不能夠離群索居,一旦離開了社會,我們的生活所需,馬上發生困難。經上也常常告訴我們說:「佛法在眾生中求。」修道的人,要以眾生為我們修行的道場,從和大眾的接觸之中,培養忍辱行、增長慈悲心。如果和大眾能夠和睦共處、水乳交融,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當下就是極樂淨土。因此過去有人問:「淨土在哪裡?」其實眾生就是淨土。

世間上的許多爭亂,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中心太強,每個人一味希望大眾為我,把自己重要化,凡事只要我快樂,不惜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學佛的人,要重新以佛法來淨化世間,心中存著:你大我小、你樂我苦、你有我無、你好我壞的念頭,退讓一步,自然能免去爭執、改善人生,凡事以大眾的利益為前提,自然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根據佛陀的教示:萬法眾緣和合。宇宙是一個整體,我們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小砂石而已,每粒小砂石和諧的融合在一起,宇宙才能成其大。我們要把自己投入大宇宙之中,不可以和宇宙分離開來,宇宙為宇宙,我為我。佛陀常常強調說:「我乃眾生一員。」每一個人都是團體的一分子,離開了團體,就沒有個人。好比眾緣如果不聚集,諸法則散滅,因此我們和眾生不可分開,和世界不可分割。而愚痴的人,總是人我對待,和社會大眾對立,原因是不能了解「一多相容」的道理。

過去叢林裡,舉薦住持的時候,端看這個人對大眾有沒有供養心,而是否有出類拔萃的才華還在其次。因為叢林道場是大眾修行辦道的地方,一個住持如果慳吝刻薄,不能護持大眾安心辦道,縱然有過人的才幹,也不是適當的住持人才。在禪堂裡,懸掛有「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歸汝身」的警策板,這是警惕維那師父主持禪堂的儀禮要如法,不可驚動道者平靜的心,所謂「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由此可見,佛教尊重大眾,以大眾為中心的思想。

5.以教為命

我有一位老師──塵空法師,有一次從普陀山託煮雲法師帶給我一封信,上面寫著:「現在我們佛教青年,要讓『佛教靠我』,不要有『我靠佛教』的想法。」我聽了非常感動,終身都奉行這句話。

數十年來,我都秉持「非佛不作」的原則,不論做什麼,都是以佛教為出發點,只做與佛教有關的事業,一切都要與佛法相應為原則。

有的人感到很驚奇,我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祕方,能創建這麼大的佛教事業,其實,我的祕方就是「以教為命」。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不惜一切,要使佛法邁向現代化、國際化、人間化,做事全力以赴,結果隨緣無求,生活盡量簡單,心志無限廣大,許多原來認為不可能的,也就變為可能了。

有一句話說「寧叫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由於童年的叢林生活,我對佛法很了解,知道佛法的界限在哪裡,在生活裡不會跨出那個界限,所以,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佛法一步,為了佛教的復興,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呀!

唐朝的龍潭崇信禪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數年之中,打柴生火、挑水做飯,不曾得到道悟禪師的一句法要。

有一天,他忍不住對師父說:

「師父!我跟隨您很多年了,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開示,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法要吧!」

道悟禪師說:「你跟隨我出家以來,我沒有一天不傳授你法要呀!」

崇信感到非常訝異的說:「弟子愚笨,不知道師父什麼時候傳授過我法要?」

「你端茶給我,我就喝;你捧飯給我,我就吃;你向我合十,我就回禮;我從來沒有一天懈怠,每天都在指示心要呀!」

崇信禪師聽了,當下頓然開悟。

只要一心不離佛法,搬柴運水、喝茶吃飯,都是在指示法要,一旦心裡離開了佛法,縱使念經打坐,也是與佛法無涉呀!

人間佛教不離開生活

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是不離開世間、不離開生活的,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有悟,無一不是明心見性的資糧,我們讀古代大德的傳記,讀的不是神蹟,而是以生活為道場的心路歷程。生活中的佛法,是將寂靜的禪定功夫,攝入日常作務,而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是從瑣碎的事務中,也能以整個身心去參透宇宙的無限奧妙,是融偉大於平凡、化高深於平淡的修持。」

聽了師父的開示,使我想到從前讀師父的著作、聽師父的說法,總是可以看到師父嚮往的人物與道風,是那麼活潑那麼真實而有偉大力量,那麼平淡那麼平常而有非凡德操。像「菩提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惠能,像「行住坐臥,無非是禪」的道信,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像「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的龐蘊……我忽然覺得,在那些大德的身上,可以看見星雲大師的影子,而在大師的身上,也看到古德的心跡,他們都是「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正法遍一切時處,生活中也無不是正法的道場。淨慧是無量無限,生活的細微處,有了清淨的慧觀,也充滿了無盡的智慧。

我也想到,有一句諷刺的話:「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兩年,佛在西天;信佛三年,向佛要錢。」那是因為如果佛只在供桌上,而不是化入生活,只會離佛日遠,若依循大師的教示,在生活習慣中深入佛法的體驗,深信「人人皆有佛性」,能「自依止,法依止」,那麼時時刻刻佛都會在眼前。

「生活的佛法,就是不斷開發自己的能量,認識自己的本性。」星雲大師如是說。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師父!是不是有最簡單的可以終身奉行的生活原則呢?」我問道。

大師舉了一個故事。有一天,白居易去向鳥窠禪師請教佛法大意。

鳥窠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說:「這個三歲小孩也曉得呀!」

鳥窠禪師說:「三歲小孩也曉得,八十歲老翁行不得。」

星雲大師說:「鳥窠禪師這句話,出自〈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就是生活佛法最簡易的原則。從前的佛都是依這個原則成就佛道的,只可惜一般人不能在生活裡付諸實踐,如果一生不覺不行,就錯失了自己的人生!」

當我告辭師父,走出台北道場時,才發現今天和師父談了整整十個小時,時光如箭,恍如一眨眼,想到大師所言,時間、空間、人間當好好珍惜,地理、人理、天理,應時刻存心,內心湧起了濃濃的感動。回望台北道場宏偉的建築,看到一輪明月高懸,想到自己是多麼幸運,在青年時代初聞佛法,就讀到星雲大師的著作,確信了學佛的人應該體會人生的幸福、創造生活的快樂、開展精神的愉悅、尋找未來的光明;也確信了,佛教雖然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實相,並不是要讓我們在生活裡受苦,而是要尋求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方法;更確信了,佛教是講求自力的宗教,一個平凡人也可以用自己的手、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創造更長遠究竟的幸福。

隨喜、隨眼、隨口、隨手、隨心、隨時隨地,如果身心不離佛法,處處都是功德,時時都是布施呀!

抬頭望月,月是多麼柔美光明,一陣風吹過,啊!這人間的風多麼清涼!使我想起「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的句子。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