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146 薪傳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二日,是佛教史上重要的一天,是日晴空萬里、片雲點太清,星雲大師正式傳燈給心平和尚,宣布退位。
星雲大師講了一段動人的話:
「佛光山如果要說是我的,就是屬於我的。因為大自然的一切,小如花草清風,大到山河大地,如果你認為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了。
「佛光山,如果要說不是屬於我的,就不是屬於我的。因為不要說佛光山這麼大的園林,不能為個人擁有,即使是自己的身體,也不是自己所擁有的。」
然後他傳位給首座弟子,一身袈裟,飄然離山,幾千弟子跪送大師,有人流下了不捨的淚水。對佛光山的弟子,大師退位是預料中事,因為師父一生都在追求寺院的民主化、現代化、制度化,這正是師父以行動來實踐自己的信念。
但是,想到當月稍早,大師才度過六十歲生日,在中國歷史上的高僧,六十歲正是人生、修行、慧見的高峰時期,星雲大師也正邁入這個高峰,是站在百尺竿頭上,突然宣布退位,更是令弟子依依不捨。
如果我們跟隨大師的思想與身影,就會知道,星雲大師的退位是必然的。
大智慧者的生涯規劃
從個人而言,星雲大師青年時代的理想「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到這個時候,根基已經非常穩固。在佛光山,教育、文化、慈善、共修早就形成一個善的循環,「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即使是重要如星雲大師,不在其位,也能運轉無礙。所以,「從初撒菩提,開山奠基;到弘教立宗,傳燈度眾」的階段使命已經完成,星雲大師「其所思者甚大,而其志甚遠」,只有退位放下,才能邁向更廣大的世界。
十年後,星雲大師對自己的生平自題:
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
佛光普照五大洲。
回觀大師退位時的感人場景,才看見大師退位後的短短十幾年,佛光山的佛光早就普照世界,當時大師的退位正如不繫之舟,才使佛光普照五大洲。明眼人想到大師退位的一幕,十年後才猛然一覺,那一次的退位「退步原來是向前」,是大智慧者最動人的「生涯規劃」。
從佛教來說,從此「恪遵佛制,薪火相傳,以制度管理,以組織領導」,邁向了一個民主的新時代。只要有人才,只要有制度,寺廟住持的退位,本是自然而正常的。
相較於傳統的佛教界,因為積習已深,寺廟住持都是終身職,連一般的宗教職務也是終身職,遇到大德大慧者也就罷了,如果所託非人,積習就會成為流弊,流弊一流數十年,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星雲大師微笑、歡喜、心甘情願的交棒,為佛教的民主化樹立了典範。宗教不能自外於社會的發展,更應領導社會的發展。民主是時代的趨勢,大師實踐民主化,正是時代的先知先覺者。
就在星雲大師宣布退位不久,達賴喇嘛在美國演講,公開宣布:「下一世的達賴喇嘛不應該由轉世制度產生,最好是由選舉制度產生。」
從社會來看,星雲大師的退位,對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很好的啟示與教化。
他教化了擁有。擁有不是權威專擅的,擁有也不是執著獨占的,擁有是「過我眼,入我心,即為我有」。
他啟示了放下。人生只是滄海一粟、逆旅微波,如果能隨時放下、時時放下,何等瀟灑、何等自在?
人才與制度的薪傳
相信一般人,包括寺廟的住持都嚮往著「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的境界吧!
為什麼嚮往,卻放不下呢?
最大的原因是沒有接棒的人。
這是為什麼武俠小說裡,每當少林寺發生法難時,都是住持大師正在閉關的時候。
其次,是沒有傳承的制度。
這是為什麼許多歷史名剎,一旦換了住持,就會道風消褪、名剎蒙塵。
星雲大師可以瀟灑的退位,是因為他的先見之明。他是台灣佛教界最早費心培育人才的宗教家,是接棒者最多的大師,也是台灣寺廟最早建立民主傳承制度的開山祖師。
舉例來說,佛光山在全世界有一百多個道場,每一個道場的住持都是堪當大任的,那麼不只是星雲大師退位,任何住持退位,最少有一百位以上的人才可以立即接任。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即使放在歷史上的叢林,也是少見的。
除了人才,制度也很重要。由於四十年前,星雲大師就參照古代的叢林制度,加以現代化、國際化、未來化的眼光,自創佛光宗風門規,使得人才不論如何流通與變動,制度還能使寺院永續。這套制度非常細膩與完備,不只能通過時間的考驗,還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星雲大師說:「佛光山派下的寺廟,我退位的十幾年發展得很快,年年都會增加幾個新的道場與寺廟,這並非刻意擴展,而是有許多寺廟經營不下去,願意無條件的交給佛光山經營,還有許多是捧著房契地契的信徒,請求我們去辦道場。為什麼他們願意奉獻那麼大的財產提供佛光山呢?因為他們知道我們有很好的人才和完善的制度。這幾年我看發展太快了,還拒絕了一些想把寺院交給我們的人,否則佛光山的道場還會更多。」
事實證明,那些奉獻道場的人有很好的眼光。一旦由佛光山接手,道場立刻煥然一新,道風也馬上溫暖、明朗而開闊了。
要了解佛光山的傳承與成就,必然要了解人才與制度的薪傳。從佛教的人間發展來看,認識了佛光山的人才培育、制度建立,等於為佛教的未來確立了最好的方向。
「我幼年出家,在傳統的叢林參學了十幾年,叢林裡有很多好的東西,例如修行的鍛煉,使人謙卑而無我;例如師徒的恩義,使人有深刻的懷抱。但叢林裡也有許多不好的東西,例如落伍的、守舊的、不合人情的觀念;僵化的、無法變通的形式。更大問題是,深山古剎裡的修習系統,總認為寺廟裡統統是好的,社會上都是洪水猛獸,是不好的。
「在寺廟參學的經驗,使我深刻了解到人才是佛教裡最重要的資產,只有不斷的發展,佛教才有前途。但是如何使人才有發展?一定要把叢林裡好的東西和社會上好的東西結合起來,使佛教人才不只有傳統的修行品格,也具有現代的人間性格,不只在修行上有境界,也能在社會上有專業的涵養;不只在思想上能領眾,在處事上也能圓融……」
嚴格開明的進階制度
為了使人才能不斷的發展,佛光山成立了「宗務委員會」,將所有的僧眾依學歷、年資、經歷、特殊技能、戒臘、道業、學業、事業各項目,核定僧眾的階位與升級制度。
出家徒眾分成五級:
清淨士──共六級,每級一年至兩年。
學士──共六級,每級兩年至三年。
修士──共三級,每級四年至六年。
開士──共三級,每級五年至十年。
大師(長老)。
另外,又創立在家眾的「師姑」、「教士」制度,即住山發心修行未受出家戒者,分成三級:
清淨士──共六級,每級一年至三年。
學士──共三級,每級三年至六年。
修士──共三級,每級五年至八年。
依照這個制度,所有傑出的人才可以依次進階,最後也達到大師、長老的階位。但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升等,如果年資屆滿,但沒有特殊表現不合升階標準,另設「安士」,例如「清安士」、「學安士」、「修安士」。
「這個等級階位的辦法,可以避免傳統佛教的弊病。例如有一些出家人,學業、道業、事業並無可觀之處,一旦剃了頭就做人的老師,甚至私收徒眾、傳授戒法;或者自以為神通,號稱大師,在佛光山不會發生這種情形。我們鼓勵徒眾進修,不但希望他們都有好的學歷,也希望他們對經論、講學、著作都能確實深入,而有心得。我們也鼓勵徒眾在事業上有成就,社會經歷的鍛煉與成就,也是序列升等的重要條件。我們更重視道業,『早晚殿堂,精進不懈;早齋必到,生活規律;威儀莊重,合乎戒規』這是最基本的,對常住、佛教、弘道事業是否有貢獻,在人品、道德、修持上是否有突破,都是考慮的標準。」星雲大師說。
佛陀設立僧團的精神
佛光山雖有階位及升級制度,但在僧團裡是平等的,有一些人人必須遵守的原則。這些也是參照佛陀設立僧團的精神,例如:
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是事業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星雲大師說:「在佛陀的時代,僧團,本來就是和合眾的意思,也就是清淨和樂的大眾。如果不能養成無私無我的精神,僧團就不能完成普濟社會的願心,這是為什麼我提倡『老二哲學』。我們若不能把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就無法真正得到法益。」
接著,星雲大師認為佛光人,對內要「六和敬」、對外要「四攝」。六和敬是古代僧團的根本精神,它包括了:
1.六和敬的第一是「見和同解」,那就是思想的統一:
如果有人思想不能跟大家一致,走到岔路去,就有可能發生變故。在佛教裡面,大家講究對佛法要有共同的認識,以佛法為行事的最高標準,不可越離軌道。
2.六和敬的第二是「利和同均」,那就是經濟的均衡:
有錢的人要幫助窮困的人,有力的人要扶助弱小的人,讓大家都能夠安穩、舒適的生活。
3.六和敬的第三是「戒和同修」,那就是法制的平等:
在生活中,個人不可擁有特權;在法制規章之前,應該人人平等。大家養成奉公守法的習慣、公平合理的生活。
4.六和敬的第四是「意和同悅」,那就是心意的開展: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養成心胸的開闊,和心意的和諧,不要比較人我得失,不要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那才是天堂淨土。
5.六和敬的第五是「口和無諍」,那就是語言的親切:
人與人相處,常常會有不悅、誤會等情事發生,大都是從言語上引起的,因此,說話懇摯,語氣委婉,大家就能夠和平相處。
6.六和敬的第六是「身和同住」,那就是相處的和樂:
大家有緣相聚一處,講求和諧快樂,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你尊敬我,我尊敬你;平等的共居,平等的生活。
「四攝」則是菩薩對待眾生的重要態度,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大師說:「先談到布施,有人或許認為我沒有錢財,也不會說法,我如何布施、如何與人結緣呢?其實,布施法門是最容易的。譬如:走在路上,與人碰面了,給人一個微笑,或是一個點頭,這就是布施;開口問一句『好』、道一聲『早』,用嘴巴說一些關懷別人、慰問別人、給人歡喜的話,這些都是布施,是一種不花本錢、人人能做的布施。
「假如有人認為對人微笑,笑不出來;跟人點頭,不太習慣;關懷、慰問,說不上口,沒有關係,你總有一顆心吧!用你的心來布施。當別人很有禮貌互道安好的時候,你心裡要歡喜;當別人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你也要歡喜,這就是心的歡喜布施。
「事實上,布施的功德,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容易的,隨口的布施,隨手的布施,隨意的布施,隨喜的布施,隨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錢,隨時隨處可以做功德。
「平時我很重視人生的佛教,很重視生活的佛教,我所提倡的佛法並不是精闢深奧的道理,而是生活上都能做得到的。譬如上述的布施功德,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思,切實去奉行,則相信一定能夠處處如意、人人有緣。除此之外,還有愛語、同事、利行。所謂『愛語』,給人說幾句好話,用鼓勵代替責難,用愛語幫助他人,何必一定說話像刀劍一樣,刺傷別人,讓別人難過呢?所謂『同事』,就是要能設身處地和他一樣。譬如說:他是個軍人,你和他談商業,他會不感興趣;他是一個家庭主婦,你和他談政治,他也不喜歡。你必須能夠設身處地為人設想,他需要什麼?就針對他的需要講佛法。還有『利行』,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為,凡事只要把握住『真心為人』的原則,以誠懇、歡喜的心,事事就能夠做得恰到好處。」
媲美唐代叢林的佛光僧團
一般人到佛光山的道場,很容易感受到和樂的氣氛,法師對信徒都是笑嘻嘻的,法師與法師之間也充滿融洽,那是因為「四攝」與「六和敬」傳承的結果。佛光山氣氛雖然輕鬆自在,許多原則是非常嚴格的,例如「不違期剃染」、「不夜宿俗家」、「不共財往來」、「不染汙僧倫」、「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
「這些原則都是我看到佛教道場的積弊而確立的。例如不私收徒眾,佛教的徒眾並不是屬於私人的,而是整個佛教的,以前的佛教濫收徒眾、濫傳戒法、濫掛海單,致使僧格墮落、教團散漫,因此我主張出家弟子只論輩分,不依某一人。例如第二代都是師父,第三代都是徒弟;如果是在家眾弟子,所有出家人都是師父。再如不私建道場,從前佛教興盛時,古德說:『寧可在大廟裡睡覺,不在小廟裡辦道。』因為在大廟裡才能培養奉獻精神,磨鍊入道的信念,在小廟裡容易謀求私利、自圖安樂。因此每當佛教衰微時,就會這裡成立一間精舍、那裡開設一個佛堂,既不能掛單接眾,又不能專心辦道,因此我們嚴格限制了私自的道場,佛光山都是規模宏大的公有道場。再說不私造飲食,從前有名的律宗首剎──江蘇龍潭寶華山隆昌寺,自古以來,每年春秋兩季傳戒,住眾千人,嚴持戒法,被尊為模範道場。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准許大眾除正餐過齋,各人可以『燒小鍋』,私造飲食。從此,成年累月不上殿者有之、不過堂者有之、在房中宴請賓客者有之、偷竊山中蔬菜竹筍者有之、用常住油鹽者有之,僧格之墮落,制度之破壞,終至使寶華山不再莊嚴,連一般的小廟都不如。」
星雲大師說:「私造飲食,本來是輕微的小事,卻能使僧團弊端叢生。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若不防患未然,最後就會使僧團不像僧團,失去僧格,還談什麼傳承呢?」
綜觀佛光山的道風,除了是星雲大師早年叢林生活的體會,在精神上受到佛陀原始教團的影響,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淳樸;在理念上則受到禪宗叢林的影響,像六祖的人間觀念、百丈的叢林清規、臨濟的宗風等等,再加上星雲大師自己的創見、融會貫通,終於形成了一個媲美唐代叢林的「佛光僧團」。這個「先入世再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再擴大」的僧團幾乎所向披靡,建立了一個既有傳統價值、又有現代精神,充滿了未來發展的大團隊。
佛光山僧團汲取了佛陀教化弟子的四種方法:「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使僧團成為慈悲、道德、智慧、法樂匯聚的地方。
佛光山僧團也吸收了六祖惠能的精神,就是重內涵勝過重形式。六祖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菩提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礙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都一再的說明了生活、人間、自性的重要性。這也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核心,也正是《楞嚴經》說的:「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星雲大師說:「一般人不了解為什麼六祖惠能的禪法會弘傳千年、一枝獨秀,是因為它的簡易、直捷、不拘方便。我們的僧團雖然有許多規矩,在弘傳佛法時卻應該有這種簡易、直捷、不拘方便的精神。」
從百丈、臨濟到星雲
叢林的規矩始創於百丈懷海禪師,這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叢林制度。志在光耀大唐風光的佛光山,自然從「百丈叢林清規」中得到一些傳承,例如:
1.百丈規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立下農禪制度,人人不僅要入堂坐禪,也要出坡種田。佛光山亦然,因為時代不同,佛光山的法師不只是「農禪」,也從事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工作,但相同的是,百丈山與佛光山都沒有「閒人」,人人都要工作,發揮專才!
2.百丈禪師說:「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異大小乘。當博約折中,設於制範。」這種開闊的精神,使百丈禪師能擷取大小乘的優點,例如「寺主稱長老」、「住持為方丈」,不設佛殿,特重法堂,可以說是充滿「實際」的精神。佛光山也是這樣,佛光山的宗風超越大小乘,像星雲大師主張的「宗教情操」、「因果觀念」、「慚恥美德」、「容人雅量」都是大小乘共通的,基本上也保留了百丈禪師的「長老」、「方丈」、「典座」、「行堂」等等規矩。
3.百丈禪師主張「定慧等持」、「三學並修」,與星雲大師的主張完全一致。
4.百丈禪師有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力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要,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再對照星雲大師手書的佛光山宗風、性格、工作信條二十則:
佛光山的宗風:
1.八宗兼弘,僧信共有
2.集體創作,尊重包容
3.學行弘修,民主行事
4.六和教團,四眾平等
5.政教世法,和而不流
6.傳統現代,相互融和
7.國際交流,同體共生
8.人間佛教,佛光淨土
佛光山的性格:
1.人間的喜樂性格
2.大眾的融和性格
3.藝文的教化性格
4.菩薩的發心性格
5.慈悲的根本性格
6.方便的行事性格
7.國際的共尊性格
8.普世的平等性格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1.給人信心
2.給人歡喜
3.給人希望
4.給人方便
可以看到雖經過一千兩百年,語言、表現方式不同,其內涵是千古呼應的。
百丈懷海的徒弟是黃蘗希運,黃蘗希運的徒弟是臨濟義玄,星雲大師在法的傳承是「臨濟第四十八代傳人」,也是百丈禪師的傳承。至於「臨濟宗」的開山祖師對佛光宗風有什麼影響呢?
壯大於國際,垂範於永久
有僧問臨濟:「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
臨濟說:「佛者心清淨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淨光是。」
臨濟最有名的是「四料簡」和「四照用」。
四料簡:「我有時奪人不奪境,我有時奪境不奪人,我有時人境兩俱奪,我有時人境俱不奪……如中下根器來,我便奪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上根器來,我便境法俱奪;如上上根器來,我便境法俱不奪;如有出格見解人來,山僧此間,便全體作用,不歷根器。」
四照用:「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
可見這位臨濟的開宗祖師創造了一種自由的、因機施教的宗風,這種宗風也影響了星雲大師。他說:「教化徒眾有一○八種方法,更多的是八萬四千法門,不但要看人的根器,也要看職業、習慣、需要。法不孤起,隨緣而起;法不獨行,隨人而行;宗風雖有路向,對人的啟發是變化萬千的。」
臨濟的宗旨洋洋大觀,但如果他能與第四十八代傳人星雲見面,一定會說這一段話:「如有真道人,念念心不間斷。達摩大師從西土來,只是覓個不受人惑的人,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虛用功夫。山僧今日見處,與佛祖無別!」
真正的修道人,是每一念心都不間斷的,從印度來的達摩祖師只是想找一位不受人惑的人呀!二祖只聽了一句話,立刻知道從前用錯功夫,如果能見到這個境界,與佛祖又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可以看到佛光山的宗風是從佛陀一脈相承的,但作為「佛光宗」的開山宗師,星雲更加強了僧團與社會的相容相通,制度的建立有如無私奉獻的國際企業,僧團的評定升級則像大學、研究所,國際佛光會更是如同扶輪社、青商會等公益組織,是國際化最成功的藍本。
由於佛光山道場的和樂積極、兼容並蓄、人間性格,使佛光山的道場深受大眾喜愛,總本山佛光山更成為「台灣十大觀光聖地」。全世界的人到了台灣,北部一定去故宮博物院,南部則必定到佛光山,到後來車水馬龍、摩肩接踵,使得佛光山不得不在一九九七年五月正式「封山」,一時之間,全台灣的佛教信徒悵然若失。
佛光山歷經第一代宗長星雲大師的退位、第二代宗長心平和尚的圓寂,以及封山,不只沒有稍減其光芒,反而在法務、文化、教育、國際弘法有更長足的發展。一直到二○○一年,陳水扁總統到佛光山小住,代眾生向星雲大師請託,佛光山才再度開山,果然,法緣更盛,使我想起封山時佛光山的說明:
「佛光山要像鯤魚一樣潛入大海,有朝一日,蛻變成大鵬鳥時,要舒展寬大的雙翼,庇護更多更廣的無盡眾生。封山,不是封閉,是更深度的沉潛,未來將是更廣度的開展。」
佛光山是注重制度的教團,不論人事獎懲、升等調職、財務會計、出家剃度受戒、道場設立建築,乃至僧團大眾的共住規約等等,都訂有周密的制度。這些制度不是一人專權決定的,而是佛光教團七眾弟子所共同集思、審慎討論所制定。力行制度,是佛光山的一貫精神,也因為這些周密的制度,使佛光山不只今日壯大於國際,相信也能垂範永久。
三代禮樂,盡在僧家
與制度互相輝映的是人才。我們打開「徒眾人事」的一覽表,有許多驚人的發現。佛光山的徒眾有一千三百多人,大專及佛學院畢業的有一千多人,博士、碩士兩百人,人數最龐大的是二十五歲到五十歲的青壯之年,正是弘法最有力的年紀。
徒眾的專長方面,有一些專長幾乎是人人都會,像梵唄唱誦、法器敲打、典座烹飪、名相輔導、演講、外語、電腦,會的人都在八成以上,甚至電器維修、國樂、醫護、音響也不乏其人,幾乎到了「要什麼人才,有什麼人才」的境界。出家僧的國籍,亞、美、歐、非、澳五大洲,遍及全世界。
再看看開士、修士的名單:
慈莊、慈惠、慈容、慈嘉
心定、慈怡、依嚴
慧龍、依敏、心舫、依如、依融、紹覺、依勤、依恆、依空、依淳
依修、依航、依諦、依恩、慧開、依品、依清……
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法門龍象,人品、道德、能力都是考驗再考驗、淬煉再淬煉。我每次與這些法師相處,都覺得如沐春風、如逢甘霖,想起宋朝大儒參訪禪林之後,忍不住大歎:「三代禮樂,盡在僧家!」
從佛光山法師的行事言談間,就會看見星雲大師的影子,想起祇園精舍、曹溪風光、百丈叢林、臨濟宗旨,想起千千萬萬以全身心投入而光大佛教的前輩,使我深信,「佛光宗」、「佛光人」、「國際佛光會」從二十世紀走入二十一世紀,還會弘揚許多許多世紀!
星雲大師在六十歲的時候,曾寫過兩偈,一偈講佛光精神,一偈講個人心境:
慈悲喜捨遍法界,
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
慚愧感恩大願心。
問彼何人也,佛光山上人;
開宗廿七載,說法四十秋。
課徒千餘眾,分燈五大洲;
化身無盡藏,普為淨世儔。
思惟再三,想起大師最早到佛光山的景況,他赤手空拳,從野谷密林建起了靈山勝境,從茅莰土階築成了華藏玄門,從粗衣疏食創造了佛光莊嚴。經過三十幾年,有如寒夜天星,有群星共明;又有如藍天白雲,有眾雲追隨;大師之後必有大師,從禪宗史觀之,師師相連,未曾間斷,薪火相傳,光華並續。
如此思惟,如不繫之舟的大師,也常常露出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