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2 雲水在哪裡

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唐‧李翱


這首詩偈,是唐代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因久聞藥山禪師是一位有道的高僧,想一見他的廬山真面目,於是跋山涉水到處打聽、尋訪,終於在一座山頭的松樹下,找到正在參禪打坐的藥山禪師。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藥山禪師卻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過如此的奚落,終於忍不住諷刺說:「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意思是說,我久仰你的大名,但見了面,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達世故的一個人。說完,就很生氣的準備要離開。

藥山禪師忽然開口說:「你何必貴耳賤目呢?」意思是:為什麼你只相信耳朵聽到的,卻不相信眼睛所看到的呢?

李翱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再問:「什麼是戒定慧?」

藥山禪師淡淡的回答他:「我這裡沒有這些閒道具!」

李翱又問:「如何修行?」

藥山禪師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正當李翱要再提問,只見藥山禪師一手指天,一手指著身旁瓶子的水,接著閉起眼睛,不再開口。

李翱豁然大悟,終於明白禪的道理是不可分別,不可臆測的。他回去後,便潛心研習佛法,撰寫很多有關心性禪修的書,後來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學者。

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學士與佛門大德、禪師往來論道,幾句簡短的話頭或提示,就影響了他的一生。像李翱與藥山禪師對話之後,寫下這首偈語,為禪門留下一段千古公案!

人與人初次見面,常會說「久聞大名」,其實心裡可能想著「不過如此耳」,這些都屬於「貴耳賤目」之人。以李翱這麼聰明博學的人,當下都被自己的眼耳所矇騙,以致於無法立即領會藥山禪師的功行,更何況是一般的凡夫?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卻不見得會看、會聽、會說。因此,這首偈語主要是提醒我們,觀看事物,不但要用肉眼去看,更要用心眼去看事理,才能洞察到「無相之相」,傾聽到「無聲之聲」,了知事情的真實相貌。

二○一二年四月七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